⑴ 腰在什麼位置
腰分布在脊柱的兩側,介於髖骨和假肋之間。腰椎有5個,椎體高大,前高後低,呈腎形。椎孔大,呈三角形,大於胸椎,小於頸椎。關節突呈矢狀位,上關節突的關節面凹,向後內側,下關節突的關節面凸,向前外側。上關節的外側有一乳突,棘突為四方形的骨板,水平地突向後。
橫突短而薄,伸向後外方,根部的後下側有一小結節,稱為副突,在發生過程中橫突與肋同源,副突應為真正的橫突。第1~第3腰椎的橫突逐漸增長,以第3腰椎最長,第4、5腰椎的則逐漸變短。第5腰椎椎體特別大,椎體前面特別高,當第5腰椎與骶骨相接時,構成向前凸的岬。
(1)腰肩肋骨扭傷在哪個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傷腰的姿勢:
1、蹲
下蹲時過猛或使用不正確的蹲姿,也容易拉傷腰部。正確蹲姿是,下蹲時,兩腿合力支撐身體,頭、胸、膝關節在一個角度上。
2、提
很多人都喜歡用一個手提重物,這樣容易使一側腰肌受損而引發疼痛。正確方法是,兩手分攤重物力量,讓腰椎均勻受力。提的東西也不能太重,蠻力最傷腰,搬重物最好藉助工具。
⑵ 左側腰部扭傷
急性腰部扭傷是指因各種突然刺激所造成的腰部軟血組織損傷,又稱「扭腰、閃腰」等。臨床上極易見到,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如不及時進行按摩手法治療處理,易轉變成為頑固的慢性腰肌勞損。筆者將對本病的一般臨床資料、臨床表現、臨床檢查、診斷、治療手法等內容進行介紹:� 一、 一般臨床資料� 腰部脊柱是一根獨立的支柱,承擔著人體60%以上的重力,從事著復雜的運動,附近只有一些肌肉、筋膜和韌帶,無骨形結構的保護,故在持重和各種運動中,極易受到損傷。� 二、臨床表現� 傷情較重者隨即可見腰部劇痛、坐卧、翻身困難,甚至不能起床,咳嗽,打噴嚏,深呼吸均感疼痛加重,另有一部分患者在發病時,腰部疼痛並不十分劇烈仍能工作數小時或數日後才覺痛感逐漸加重,類似患者極易轉為慢性腰肌勞損。� 三、臨床檢查與診斷� 在檢查時可見下列體征:� 1.壓痛點。絕大多數患者有明顯的壓痛點,一般痛點位於損傷部位。� 2.肌痙孿。主要位於骶脊肌、臀大肌。俯卧時肌肉稍感松軟,用手指按壓時產生肌痙孿。 � 3.脊柱生理曲度改變。因疼痛可引起肌肉保護性痙孿,這時,不對稱的肌痙孿可引起脊柱向患側傾斜,屬於暫時性生理改變。一般情況下,多見於單側發病。� 4.X線拍片檢查常無異提示。根據以上檢查可將本病診斷為急性腰部扭傷。� 四、臨床治療與手法� 1. 治療原則:舒經通絡、治血散於、解痙鎮痛。� 2. 施術部位:病變局部(腰部)及其壓痛點。� 3. 主要手法:推、按、揉、撥、振動等。� 4. 取穴:扭傷、人中、腎俞、壓痛點、大腸俞、環跳、殷門、委中、承山、陽陵泉、昆侖等,可加用關元、氣海、足三里、曲池、肩井、合谷等配穴。� 5. 操作順序:俯卧位,側卧位,正坐位。� 6. 操作時間:每次20分鍾即可,不宜太長,以免造成新的損傷。� 治療手法刺激量:推按要輕,撥揉稍重,振動要緩,穴位刺激由輕到重。� 五、臨床手法介紹� 在臨床上,筆者對本病進行了長時間的觀察與總結。認為急性腰部扭傷症發病急,見效快,只要治療及時不易復發,但要囑咐患者注意保護腰部鍛煉。� 因急性腰肌扭傷的病因多來自於外力,在治療手法上不宜極強的刺激,其原因是本病的主要特徵是劇痛,如在此時採用強烈推拿刺激,會使局部肌肉組織韌帶的緊張度增大。患者因劇痛而失去配合。� 在治療中應根據患者不同反應來進行分類治療。� 1.對較重者治療手法:� (1) 患者仰卧位,採用點穴按摩通氣法,先按揉人中穴,以安神調整血壓減輕患者思想壓力。點按關元、氣海從通利中焦氣血,減輕腰部劇痛。按壓足三里,以調整病後飲食,改善消化,順腸通便。最後按壓扭傷穴(穴位位於陽池與曲池的連線上四分之一處),如患者是左側腰痛,則取穴右側。按時可詢問有何反應,並令其做輕微挺腹運動,完後便即感輕松 。� (2) 患者俯卧位。採用推揉分撥理筋法:令患者全身放鬆,術者立於其旁,用於掌或拇指推揉壓痛部位,令其深呼吸,以解筋消於,緩解疼痛。手法由上而下,反復數遍。此時觸摸可觸感到腰肌松軟。取穴:大腸俞、腎俞、壓痛點等,進一步促進血液循環,緩沖肌痙孿。 (3) 俯卧位。採用壓腰部痛點法以解筋鎮痛,理氣。在患者壓痛點上,雙掌重疊,反復振 顫,隨病人深呼吸向下垂直壓(呼氣時壓正,吸氣時抬起)。� (4) 俯卧位。採用對抗牽引按摩法,以舒筋止痛加強活動度,請助手幫助固定兩腋下,術者雙手分別握其下肢術部向健側偏斜,緩緩撥伸,牽引,持續一至兩分鍾後,也就是最大限度時猛牽一下,然後按摩腰部,點環跳,殷門、委中、承山等穴,以防止軟組織粘連,迅速恢復腰肌彈性。� (5) 側卧位。採用捏拿腰肌蹬腿法,以放鬆肌肉,增強運動。術者立於其後,雙手捏拿腰部肌肉。此時,令患者蹬腿,如上述手法,作用明顯,患者即可迅速進入運動配合狀態。 (6) 正坐位。採用提拿肩頸理氣法,以寬胸理氣,消除緊張。術者立於其後,雙手提拿肩頸,後點穴曲池。此時患者自覺輕松。 2.對於發病疼痛不明顯後則加重者,則可採用下列手法操作。
⑶ 肩胛骨在哪說清楚些,最好有圖片
貼於胸廓後外面,介入第2至第7肋骨之間。
可分為二面、三緣和三個角。腹側面或肋面與胸廓相對,為一大淺窩,稱肩胛下窩,背側面的橫嵴稱肩胛岡。岡上、下方的淺窩,分別稱岡上窩和岡下窩。
(3)腰肩肋骨扭傷在哪個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肩胛骨為三角形扁骨,位於胸廓的後面,與鎖骨共同組成肩胛帶。有三緣(上緣、外側緣、內側緣)、三角(上角、下角、外側角)和二面(前面、後面)。肩胛骨前面微凹,在凸出的後肋骨處滑動。
在靜止位置時,肩胛骨介於第2~7肋之間。肩胛岡大約平對第3、4胸椎。上角和下角位於內側緣的上端和下端,分別平對第2肋和第7肋。
⑷ 人的腰在什麼地方圖片
人的腰在胯上肋下的部分,分布在脊柱的兩側,介於髖骨和假肋之間。某些物體上相當於人腰位置的或狀似人腰的部位;物體之中部,尤指比兩頭窄或細的中部。
腰椎有5個,椎體高大,前高後低,呈腎形。椎孔大,呈三角形,大於胸椎,小於頸椎。關節突呈矢狀位,上關節突的關節面凹,向後內側,下關節突的關節面凸,向前外側。上關節的外側有一乳突,棘突為四方形的骨板,水平地突向後。
(4)腰肩肋骨扭傷在哪個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傷腰的姿勢:
1、蹲
下蹲時過猛或使用不正確的蹲姿,也容易拉傷腰部。正確蹲姿是,下蹲時,兩腿合力支撐身體,頭、胸、膝關節在一個角度上。
2、提
很多人都喜歡用一個手提重物,這樣容易使一側腰肌受損而引發疼痛。正確方法是,兩手分攤重物力量,讓腰椎均勻受力。提的東西也不能太重,蠻力最傷腰,搬重物最好藉助工具。
腰部保護:
1、早晨起床首先活動腰部。每日早晨起床後,要首先活動腰部。平時多做收縮腹肌、伸展腰肌運動,以及散步、倒步行走和騎自行車等,都能防止和減輕腰疼。
2、學會放鬆,減少緊張。緊張可使血液中激素增多促使腰間盤腫大而導致腰疼,所以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保持愉快心境對防止腰疼有很大幫助。
3、保持正確姿勢。無論做什麼都不能違背生理機能。久坐的人坐時要使背部緊靠椅背,以使腰部肌肉得到放鬆和休息,時而向後伸腰也是預防腰疼的好方法。
⑸ 第四腰椎位置圖
第四腰椎棘突(或棘間)與髂棘最高點平齊。髂棘最高點就是腰帶下邊的緊接觸的那個骨頭上沿。
⑹ 腰肌勞損在哪個位置。最好有圖片,或者可以用手摸到的大概位置
這種情況主要是腰肌韌帶的長期的姿勢不當拉傷勞損引起的病變。如長期的久坐彎腰,勞累。一般常見的位置是脊柱正中間兩側的位置,上下是以腰帶部位為中心上下部位的疼痛,一般用力,彎腰或改變姿勢引起疼痛加重。
⑺ 腰在哪個位置圖
先找到你肋骨的最下面一根,然後再找到你的胯骨最上邊,中間那部分沒有骨頭的地方俗稱為「腰」!但是如果你要測量下半身的話,估計還得是從那個胯骨那兒算起才行!
⑻ 腰椎結構圖片 4—5在人體什麼部位
雙側髂前上棘(即身體兩側皮帶下方的2個突出骨頭)連線與脊柱的交界處就是腰5骶1,往上2個椎間盤就是腰4-5。
腰椎一共有5個,每一個椎體基本上都由椎體、椎弓及從椎弓上發出的突起(包括上、下關節突、橫突和棘突等)組成。
第1~第3腰椎的橫突逐漸增長,以第3腰椎最長,第4、5腰椎的則逐漸變短。第5腰椎椎體特別大,椎體前面特別高,當第5腰椎與骶骨相接時,構成向前凸的岬。
(8)腰肩肋骨扭傷在哪個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腰椎骨、骶骨和兩側的髂骨共同構成了人體腰部的骨骼,這之中最重要的是腰椎,它上接胸椎,下連骶椎,共同構成人體軀乾的中軸線,成為人體的支柱。同時,腰椎還肩負著支持骻部和下肢的重任,對身體有緩震、運動、平衡的作用。
椎間盤和後關節是人體脊柱運動的基礎,之中的任何部分受損,都可以導致疼痛症狀的出現。所謂椎間盤,就是腰椎每兩個椎體之間夾有的那層與椎體緊密結合的纖維軟骨墊,它連接著椎體和前、後縱韌帶,在脊柱中起著緩沖墊的作用。
除了椎間盤之外,還有兩個後關節突關節聯系著相鄰的兩個腰椎。此外,脊柱的每個椎骨之間都有很多韌帶相聯系。
腰可以說是人體活動的重要樞紐,但它周圍沒有其他骨骼的保護,只有腰椎本身及其周圍附屬的軟組織,所以這個部位的關節比全身任何關節所承受的壓力和負荷都要大,同時關節的各項活動都需要肌肉的參與,因此,穩定、保護腰椎的角色很大程度上歸於腰部的軟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