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脾胃虛寒艾灸哪個穴位最好圖片
擴展閱讀
黑色美女橫屏背景圖片 2025-01-24 01:18:16

脾胃虛寒艾灸哪個穴位最好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1-08 13:37:46

A. 艾灸哪些穴位治脾胃虛寒,腎陰虛,謝謝!

脾胃虛寒可艾灸脾俞,胃俞,足三里,腎陰虛不宜艾灸,希望回復對你有幫助

B. 脾胃虛弱艾灸哪些穴位

上脘、中脘、下脘(分別在肚臍上5寸、4寸、2寸處)都可以灸。
特別是中脘穴。《針灸甲乙經》:腹脹不通,寒中傷飽,食飲不化,中脘主之。《循經考穴編》:一切脾胃之疾無所不療。
至於關元(肚臍下3寸),主治腎虛,神闕(即肚臍)多作回陽救逆之用。

C. 脾胃虛寒,夏天艾灸什麼穴位比較好

可以用艾灸盒的如果不太明確穴位可以不用找穴位脾胃虛寒可以就肚臍眼出腹部,那痛灸哪裡就可以!中脘、足三里都可以

D. 脾胃寒濕艾灸哪些穴位

一般灸膽經部位比較合適,凡十一臟取決於膽也,腸胃不適根在膽,脾胃互為表裡,胃不適,影響脾的運化,體內寒氣多,陰陽失去平衡,膽囊收縮功能減弱,膽汁分泌減少,食物消化差,根在膽,有時間到附近野地里挖些榮苦菜,配些紅糖,平時食東西清淡些少油,少食生冷油辣之物,晚上不要熬夜。

E. 脾虛艾灸什麼穴位

1、脾虛艾灸解溪穴
解溪穴位於腳背、踝關節活動的凹點。這個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濕的穴位,對於解除下肢的水腫有較好的效果。每日對解溪穴艾灸15分鍾,堅持一段時間,能夠很好祛濕。

2、脾虛艾灸關元穴
關元穴位於臍下3寸的位置,屬於養生保健的穴位。長期對關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於調理氣血、補腎固精。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鍾,能夠幫助祛濕。

3、脾虛艾灸豐隆穴
豐隆穴是脾胃虛弱濕重艾灸重點,豐隆穴位於小腿外側的中點,肌肉較為鼓起的位置,針對這個穴位祛濕,效果較佳。

4、脾虛艾灸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凡是肚腹部位的問題都可用足三里這個穴位治療。取穴時,由外膝眼向下量4橫指,在腓骨與脛骨之間,由脛骨旁量1橫指,該處即是。

5、脾虛艾灸中脘穴
中脘則在上腹部,臍中上4寸,可治療胃痛、惡心、腹脹等。內關則是寬胸解郁、行氣止痛之穴,位於前臂正中、腕橫紋上2寸處。
有需要的患者,可自己去葯店買點艾條。仰卧姿勢,用點燃的艾條在以上這幾個穴位上溫灸,每穴5分鍾,以感覺溫熱、舒適、不燙為度。每日1次,10次一個療程,此方對緩解胃痛有幫助。

脾胃虛該如何調理
1、注意保暖:老中醫告訴我們,身體中出現的大部分毛病都是由於沒有做好保暖工作造成的。特別是現在春寒料峭的時候,脾胃虛弱的患者更是要注意保暖工作,如果有胃痛的患者要避免手冷;腹瀉的患者最好在肚臍的地方進行有效的保暖。日常要少吃一些生冷的果蔬或者飲品,女性可以多喝一些薑茶。
2、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積極向上、輕松樂觀的情緒可以使人體陰陽平衡、氣血暢通、神志清楚,使身體保持健康狀態或促使疾病痊癒。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當人的精神愉快時,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指揮作用加強,人體內進行正常的消化吸收、分泌和排泄的調整,保持著旺盛的新陳代謝。
3、適當的進行體育鍛煉:體育鍛煉的方法有很多,慢跑、爬山、瑜伽、氣功等等都是很好的選擇。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能夠有效的促進腸胃蠕動,提高身體的消化能力和營養的攝取能力。同時也能夠促進體內的新陳代謝,排除身體毒素。

F. 脾虛艾灸哪個穴位

您好,用艾灸有調理脾虛的作用,但是這還是要 堅持灸,才有一定的效果,您可以灸中脘,神闕,天樞,大橫,足三里,脾俞等都有調理脾虛的功效。希望對您有幫助。

G. 脾虛艾灸哪裡的穴位

足太陰脾經上共有21個穴位,分述如下:

(一)隱白 足太陰經五輸穴的井穴

定位 拇趾內側趾甲角旁約0.1寸 淺刺0.1寸

(二)大都 五輸穴的滎穴

定位 拇趾內側,第一跖趾關節前緣,赤白肉際 直刺0.3-0.5寸

(三)太白 脾經原穴 五輸穴的輸穴

定位 第一跖骨小頭後緣,赤白肉際 直刺0.5-0.8寸

(四)公孫 足太陰經絡穴,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於沖脈

定位 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緣,赤白肉際 直刺0.6-1.2寸

(五)商丘 五輸穴之經穴

定位 內踝前下方凹陷中 直刺0.5-0.8寸

(六)三陰交 足太陰、少陰、厥陰經交會穴

定位 內踝高點上三寸,脛骨內側面後緣 直刺1-1.5寸

(七)漏谷

定位 三陰交上3寸 直刺1-1.5寸

(八)地機 足太陰經郄穴

定位 陰陵泉穴下3寸 直刺1-1.5寸

(九)陰陵泉 足太陰經五輸穴之合穴

定位 脛骨內側髁下緣凹陷中 直刺1-2寸

(十)血海

定位 髕骨內上緣上2寸 直刺1-1.5寸

(十一)箕門

定位 血海穴與沖門穴的連線上,血海穴直上6寸 避開動脈 直刺0.5-1寸

(十二)沖門 足太陰、足厥陰經的交會穴

定位 恥骨聯合上緣中點旁開3.5寸 避開動脈,直刺0.5-1寸

(十三)府舍 足太陰、厥陰經與陰維脈交會穴

定位 沖門穴外上方0.7寸,前正中線旁開4寸 直刺1-1.5寸

(十四) 腹結

定位 府舍穴上3寸,大橫穴下1.3寸 直刺1-2寸

(十五)大橫 足太陰與陰維脈交會穴

定位 臍中旁開4寸 直刺1-2寸

(十六)腹哀 足太陰與陰維脈交會穴

定位 大橫穴上3寸,前正中線旁開4寸 直刺1-1.5寸

(十七)食竇

定位 第五肋間隙中,前正中線旁開6寸 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十八)天溪

定位 第四肋間隙中,前正中線旁開6寸 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十九)胸鄉

定位 第三肋間隙中,前正中線旁開6寸 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二十)周榮

定位 第二肋間隙中,前正中線旁開6寸 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二十一)大包 脾之大絡

H. 脾虛艾灸什麼穴位

1、脾虛艾灸解溪穴

解溪穴位於腳背、踝關節活動的凹點。這個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濕的穴位,對於解除下肢的水腫有較好的效果。每日對解溪穴艾灸15分鍾,堅持一段時間,能夠很好祛濕。

2、脾虛艾灸關元穴

關元穴位於臍下3寸的位置,屬於養生保健的穴位。長期對關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於調理氣血、補腎固精。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鍾,能夠幫助祛濕。

3、脾虛艾灸豐隆穴

豐隆穴是脾胃虛弱濕重艾灸重點,豐隆穴位於小腿外側的中點,肌肉較為鼓起的位置,針對這個穴位祛濕,效果較佳。

4、脾虛艾灸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凡是肚腹部位的問題都可用足三里這個穴位治療。取穴時,由外膝眼向下量4橫指,在腓骨與脛骨之間,由脛骨旁量1橫指,該處即是。

5、脾虛艾灸中脘穴

中脘則在上腹部,臍中上4寸,可治療胃痛、惡心、腹脹等。內關則是寬胸解郁、行氣止痛之穴,位於前臂正中、腕橫紋上2寸處。

有需要的患者,可自己去葯店買點艾條。仰卧姿勢,用點燃的艾條在以上這幾個穴位上溫灸,每穴5分鍾,以感覺溫熱、舒適、不燙為度。每日1次,10次一個療程,此方對緩解胃痛有幫助。

I. 艾灸哪個穴位治療脾虛

脾虛導致的濕邪一般是由於脾不運化導致的水液停留。 指導意見: 這種情況下一般需要艾灸的穴位是三陰交。足三里、水分、氣海、關元,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