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牛腩是哪個部點陣圖片
擴展閱讀
撲克牌月亮小鬼唯美圖片 2025-01-21 05:29:05
讀書演講背景圖片大全ppt 2025-01-21 05:24:57

牛腩是哪個部點陣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1-07 16:38:12

① 牛腩是那個部位

牛腩是牛腹部及靠近牛肋處帶有筋、肉、油花的松軟肌肉,分為坑腩、爽腩 、腩底等六種,根據種類不同可以紅燒、燉湯等。它含有礦物質、維他命B群和氨基酸。

中文名
牛腩
口味
營養豐富,豆香肉軟
主要功效
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
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主要食材
牛腹部及靠近牛肋處的松軟肌肉
製作方法

牛腩

1. 烹飪時放一個山楂、一塊橘皮或一點茶葉,牛肉易爛;清燉牛肉能較好地保存營養成分。

2. 煮老牛肉的前一天晚上把牛肉塗上一層芥末,第二天用冷水沖洗干凈後下鍋煮,煮時再放點酒、醋,這樣處理之後老牛肉容易煮爛,而且肉質變嫩,色佳味美,香氣撲鼻。

3. 紅燒牛肉時,加少許雪裡蕻,肉味鮮美。

4. 牛肉的纖維組織較粗,結締組織又較多,應橫切,將長纖維切斷,不能順著纖維組織切,否則不僅沒法入味,還嚼不爛。

5. 牛肉受風吹後易變黑,進而變質,因此要注意保管。[1]

食用方法
食用禁忌

牛腩

1.感染性疾病、肝病、腎病的人慎食;黃牛肉為發物,患瘡疥濕疹、痘痧、瘙癢者慎用。

2.高膽固醇、高脂肪、老年人、兒童、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

3.一周吃一次牛肉即可,不可食之太多,另外,牛脂肪更應少食為妙,否則會增加體內膽固醇和脂肪的積累量。

注意事項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適宜於生長發育、術後、病後調養的人、中氣下隱、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黃目眩的人食用;感染性疾病、肝病、腎病的人慎食;黃牛肉為發物,患瘡疥濕疹、痘痧、瘙癢者慎用;高膽固醇、高脂肪、老年人、兒童、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

營養價值
營養成分

牛腩

1.牛腩提供高質量的蛋白質,含有全部種類的氨基酸,各種氨基酸的比例與人體蛋白質中各種氨基酸的比例基本一致,其中所含的肌氨酸比任何食物都高。

2.牛腩的脂肪含量很低,但它卻是低脂的亞油酸的來源,還是潛在的抗氧化劑。

3.牛腩含有礦物質和維他命B群,包括煙酸,維生素B1和核黃素。牛肉還是每天所需要的鐵質的最佳來源。

4.牛腩還含肉毒鹼。

主要功效
牛肉具有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2]、消水腫等功效。

② 牛腩 哪個部位

你知道牛腩是牛的哪個部分嗎?買牛肉時,別總是傻傻分不清

牛腩是牛胸口處靠近腹部的蓬鬆和牛,牛叫腩和肌肉,有很多地方和我們的國家的進口牛好像基本是一線為中心,這非常適合大規模,或者煮湯,裡脊肉一層肌肉,但少肉,形狀不規則的裡脊邊,這個部位使用大。

平時買牛腩接近時,肋骨一側的牛腩買吃更多軟體的一部分,大家一定不購買牛的肚子上的肉,吃了這部分的肉更粗糙一些,如果你是自己買的,到底是牛的哪個部分確定,根據這些經驗可以區分瘦肉部分的牛奶纖維如果父母非常粗看是一條一條的,那麼這說明肉質粗糙,如果住在犍看起來比較細小,這個肉細嫩,說明可以購買。

如果住在鄉村,鄉村殺牛的人很多,但有肉,非常好吃,特別有嚼勁的,但是這個肉基本是少買,他牛的肚子裡面他是在牛肚子裡面的,挨著牛的肝臟,這塊肉吃起來喝牛奶比較像,他在外麵包裹著一層薄膜,還會帶一些筋,肥肉組織,對於這塊肉製作的非常好的話,吃起來就很有嚼勁,每次殺完牛之後,這塊肉都會馬上烹制出來,味道非常的好。

今天是用牛肉做的家常菜,紅燒牛肉,很好吃,誰吃都可以,接下來給大家說明做的步驟。
首先准備食材
第二步,將牛肉洗干凈,切成塊放入冷水中,放入花椒姜絲,大火煮開後撈出
第三步,在鍋中加入油,油熱後,加入干辣椒段和蔥段,用大料炒出香味
第四步,將牛肉塊放入第四鍋中,大火翻炒均勻後,加入適量的水
第五步,鍋里放了姜、甜料酒、老抽、砂糖、濃湯
第六步,蓋上鍋蓋,在火上煮40分鍾左右,直到牛肉煮開為止,打開鍋蓋,用火把鍋里的東西吸起來

至此,完成了,你知道牛腩是牛的哪個部分嗎?買牛肉的時候,不能總是小看它,喜歡的話,點擊右上角的關注,分享評論

③ 牛腩是哪個部位

牛腩是牛腹部及靠近牛肋處的松軟肌肉,是一種統稱。

若依部位來分,牛身上許多地方的肉都可以叫做牛腩。另外,在裡脊肉上層有一片筋少、油少、肉多,但形狀不大規則的裡脊邊,也可以稱作牛腩。

但按中文理解,其實還包括扇面(五花肉)牛腩(Flank)等。還有以下幾塊:

1、坑腩:牛味最濃,取自牛胸前的牛仔骨/肋排(short rib)或旁邊牛肋條(Finger meat)部位的的肉。

2、爽腩:又叫綳紗腩、崩沙腩或蝴蝶腩,是牛肚皮的腩位,位於牛的橫膈膜附近,爽腩貴坑腩一半,由於有塊薄軟膠質,爽軟不硬。

3、腩底:連著坑腩近牛皮下的一塊肉,又粗又韌,很難炆。

4、腩角:爽腩和坑腩中間的一塊肉,分量極少。

④ 牛腩是牛的哪個部位看看就知道了

牛腩是指牛腹部及靠近牛肋處的松軟肌肉,是一種統稱。另外,牛腩含有高質量的蛋白質,含有全部種類的氨基酸,各種氨基酸的比例與人體蛋白質中各種氨基酸的比例基本一致,其中所含的肌氨酸比任何食物都高。

⑤ 牛腩是牛身上哪個部位

1,牛腩即牛腹部及靠近牛肋處的松軟肌肉,以新鮮黃牛的牛腩為好。 2, 牛腩是指帶有筋、肉、油花的肉塊,這只是一種統稱。若依部位來分,牛身上許多地方的肉都可以叫做牛腩。國外進口的部分是以切成條狀的牛肋條為主(又稱條肉),是取自肋骨間的去骨條狀肉,瘦肉較多,脂肪較少,筋也較少,適合紅燒或燉湯。另外,在裡脊肉上層有一片筋少、油少、肉多,但形狀不大規則的裡脊邊,也可以稱作牛腩,是上等的紅燒部位。牛腱也可以算是牛腩的一種,筋肉多,油少,甚至全是瘦肉。因此一般用來鹵,不適合燉湯,更不適合紅燒。

⑥ 牛腩是牛的哪個部位

1,牛腩即牛腹部及靠近牛肋處的松軟肌肉,以新鮮黃牛的牛腩為好。
2,牛腩是指帶有筋、肉、油花的肉塊,這只是一種統稱。若依部位來分,牛身上許多地方的肉都可以叫做牛腩。國外進口的部分是以切成條狀的牛肋條為主(又稱條肉),是取自肋骨間的去骨條狀肉,瘦肉較多,脂肪較少,筋也較少,適合紅燒或燉湯。另外,在裡脊肉上層有一片筋少、油少、肉多,但形狀不大規則的裡脊邊,也可以稱作牛腩,是上等的紅燒部位。牛腱也可以算是牛腩的一種,筋肉多,油少,甚至全是瘦肉。因此一般用來鹵,不適合燉湯,更不適合紅燒。
上面是兩種說法,從網路里看到的。
我就知道康師傅的西紅柿燉牛腩挺好吃。

⑦ 牛腩是牛的什麼部位的肉

牛腩是指帶有筋、肉、油花的肉塊,即牛腹部及靠近牛肋處的松軟肌肉,是一種統稱。若依部位來分,牛身上許多地方的肉都可以叫做牛腩。國外進口的是切成條狀的牛肋條為主,取自肋骨間的去骨條狀肉,瘦肉較多,脂肪較少,筋也較少,適合紅燒或燉湯。另外,在裡脊肉上層有一片筋少、油少、肉多,但形狀不大規則的裡脊邊,也可以稱作牛腩,是上等的紅燒部位。牛腱可以算是牛腩的一種,筋肉多、油少,甚至全是瘦肉,一般用來鹵,不適合燉湯,更不適合紅燒。

⑧ 牛腩是牛哪個部位

「牛腩」一詞,常見於粵語,也許因為香港茶餐廳文化在北方漸漸流行,現在普通話也接受牛腩了。但國標GB/T 27643-2011「牛胴體及鮮肉分割」裡面,是沒有這個詞的。那麼,牛腩到底是牛身上的那個部位呢?

牛腩即牛腹部及靠近牛肋處的松軟肌肉,是指帶有筋、肉、油花的肉塊。

牛腩只是一種統稱,如果依照部位來分,牛身上許多地方的肉都可以叫做牛腩。國外進口的,是以切成條狀的牛肋條為主,是取自肋骨間的去骨條狀肉,瘦肉較多,脂肪較少,筋也較少,適合紅燒或燉湯。

在裡脊肉上層有一片筋少、油少、肉多,但形狀不大規則的裡脊邊,也可以稱作牛腩,是上等的紅燒部位。

牛腱也可以算是牛腩的一種,筋肉多,油少,甚至全是瘦肉。因此一般用來鹵,不適合燉湯,更不適合紅燒。

以香港對牛肉的分割標准為例,牛腩大致可分為坑腩、爽腩、腩底、腩角和挽手腩,當中最普遍是坑腩。

坑腩屬近腰肋骨的肉,除去肋骨後會出現一條條坑,所以稱為坑腩。其肉質韌性大,肥瘦相間,最適合用作燜或煲湯。

牛腩外形呈橢圓形狀,肉塊扁平,其肉中有筋,肌肉間脂肪明顯;性溫,味甘咸;烹調方法主要為燜、燉、紅燒等。

但這些名詞仍然是俗稱,不同店家指代的,可能不完全相同,下面我們配上圖片,以讓大家分辨清楚。

牛腩分類:

坑腩(無骨牛仔骨):

牛味最濃,取自牛胸前的牛仔骨,或旁邊牛肋條部位的肉。

崩沙腩:

牛的橫膈膜,連著少許的肉。

爽腩:

又叫「牛白腩」,是牛肚皮的腩位,位於牛的橫膈膜附近。

挽手腩:

集坑腩和爽腩的優點於一身,味濃有韌性。

腩底:

連著坑腩近牛皮下的一塊肉,又粗又韌。

腩角:

爽腩和坑腩中間的一塊肉,分量極少,四面都有軟膠質,非常爽脆。

先貼一張圖,這裡面分別有:

1、爽腩

2、挽手腩

3、坑腩

4、崩沙腩

坑腩,最普遍的一個部位。

坑腩是牛肋骨之間的肉,肉味較香濃,連著牛骨軟膏。

按描述,坑腩為牛胸前八支骨腩肉。

牛有13根肋骨,按照美國式的分割法,前5根的部分是brisket,6—12根是plate,13根及後面是flank。估計這里的8根,就是6—12這七根加不知道第5還是第13根肋骨的部位,即主體仍是plate。

⑨ 牛腩是哪個部位

1,牛腩即牛腹部及靠近牛肋處的松軟肌肉,以新鮮黃牛的牛腩為好。

2, 牛腩是指帶有筋、肉、油花的肉塊,這只是一種統稱。若依部位來分,牛身上許多地方的肉都可以叫做牛腩。國外進口的部分是以切成條狀的牛肋條為主(又稱條肉),是取自肋骨間的去骨條狀肉,瘦肉較多,脂肪較少,筋也較少,適合紅燒或燉湯。另外,在裡脊肉上層有一片筋少、油少、肉多,但形狀不大規則的裡脊邊,也可以稱作牛腩,是上等的紅燒部位。牛腱也可以算是牛腩的一種,筋肉多,油少,甚至全是瘦肉。因此一般用來鹵,不適合燉湯,更不適合紅燒。

⑩ 牛腩到底是牛的哪個部位

牛腩是牛腹部及靠近牛肋處的松軟肌肉,是一種統稱。

若依部位來分,牛身上許多地方的肉都可以叫做牛腩。另外,在裡脊肉上層有一片筋少、油少、肉多,但形狀不大規則的裡脊邊,也可以稱作牛腩。

但按中文理解,其實還包括扇面(五花肉)牛腩(Flank)等。還有以下幾塊:

坑腩:牛味最濃,取自牛胸前的牛仔骨/肋排(short rib)或旁邊牛肋條(Finger meat)部位的的肉。

爽腩:又叫綳紗腩、崩沙腩或蝴蝶腩,是牛肚皮的腩位,位於牛的橫膈膜附近,爽腩貴坑腩一半,由於有塊薄軟膠質,爽軟不硬。

腩底:連著坑腩近牛皮下的一塊肉,又粗又韌,很難炆。

腩角:爽腩和坑腩中間的一塊肉,分量極少。

(10)牛腩是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牛腩搭配西紅柿的好處

牛腩性溫,吃多了容易上火。而西紅柿卻性偏寒,胃寒和體寒的人要少吃。兩者一起燉煮,恰恰起到了寒熱中和的效果。因此,體寒體熱的人都適合吃這道菜。此外,《本草綱目》中有記載,西紅柿屬於酸酐生津之物,牛肉能養陰,就能起到補血滋陰的作用,而且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相結合,營養更均衡,非常適合貧血陰虛的人食用。

牛腩的纖維較粗,不利於消化,不過西紅柿則具有刺激胃腸黏膜蠕動,促進消化的作用。所以,即便胃腸不好的人,也可以放心大膽地吃西紅柿燉牛腩。我國古代醫學就發現了牛腩有治療消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