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女人生孩子到底有多痛,宮口全開男人永遠無法體
從規律性收縮開始到胎兒胎盤娩出為止的全過程稱為總產程。第一產程時間最漫長,此時的宮縮,是為打開頸口做准備。第二產程是經將胎兒娩出,第三產程為娩出胎盤。
第一、第二、第三產程是總產程在臨床上的三個階段,即三個產程。
1、第一產程:漫長前奏
時間跨度:約在進產前8~12個小時(初產婦)
第一產程是指口開始擴張,直到宮口開全(約為10厘米)。這是整個分娩過程中歷間最長的一個產程。此時的收縮間隔會越來越短,從開始時的每隔5~6分鍾收縮30秒以上到每隔2~3分鍾收縮50秒。在第一產程中,准媽媽宮縮時感覺下腹痛,宮縮越緊,間隔時間越短,頸口則開得越快。在這一階段准媽媽一定要保持安靜,不要大喊大叫白白消耗體力,以免到後來精疲力盡,無法配合。
2、第二產程:需要用力
時間跨度:約1~2個小時
一旦你的頸完全打開了,就進入了胎兒娩出階段,也就是終於到了你的寶寶要離開你身體的時候了。第二產程就是指從口開全到胎寶寶娩出這個階段。此時隨著收縮加強,宮口全開,胎頭先露部分開始下降至骨盆,隨著產程進展,宮縮加強,迫使胎寶寶從母體中娩出。
3、第三產程:娩出胎盤
時間跨度:約5~15分鍾
第三產程是指胎寶寶出生到胎盤排出這個階段。此時胎寶寶已經娩出,宮縮會暫停一會兒又重新開始,胎盤因收縮會從壁剝落移向口,產婦只需再次用力,胎盤就會順利脫出。或助產士會檢查胎盤及隔膜以確認它們全部被排出來了,任何留在內的碎塊都應該被清理出來。或助產士還將檢查產婦的,以確認它在繼續收縮,這樣才能夠止住胎盤剝落地方的流血。如果你接受了外陰切開術,這個時候傷口也需要進行縫合。
現在,有人主張把產後2小時稱為「第四產程」。因產後出血大多發生在這2小時內,在這段時間里產婦仍需留在產觀察。如一切正常,2小時後產婦被送到休息室,分娩過正結束。
㈡ 宮口開是什麼樣的圖片
開宮口,專業名稱叫子宮頸口擴張。婦女子宮頸管是長約2公分的肌性管道,外連陰道,內聯子宮腔。孕婦臨產時子宮規律宮縮,牽拉子宮頸內口的子宮肌和周圍纖維,加之胎兒先露部前羊水囊呈楔狀,致使子宮頸內口向上向外擴張,子宮頸管逐漸變短直至消失。子宮頸外口平時僅容一指尖大小,隨著產程進展子宮頸外口擴張至直徑10公分,可以容許足月的胎頭通過,這個過程稱為開宮口。 宮口張開的過程比較緩慢,通常懷孕第9個月後的第2個星期宮頸才逐漸展平,也是宮頸成就的過程。你的宮頸在寶寶出生時會張開到10厘米,開始時比較慢,從臨產到宮口開大3厘米平均需要8小時,從宮口開大3厘米到開大10厘米平均需要4小時。 一般情況下,直到在宮口張開到3厘米以後,才會針對疼痛使用一些葯物。表明進入分娩的活躍期,宮口已經張開到3厘米,宮頸變軟、變薄,並且富有彈性,每次宮縮間隔2-3厘米。臨產後隨著規律的宮縮,宮口會逐漸開大。 宮口開大的程度將第一產程分為兩期,即潛伏期和活躍期。 潛伏期是從規律宮縮到宮口開大3厘米,活躍期是指宮口開大3-10厘米的時期。在此需要說明的是,初產婦和經產婦的宮口開大速度是不同的。初產婦先有宮頸縮短到展平,然後宮口才擴張;而經產婦是宮頸縮短展平和擴張同時進行的。所以經產婦明顯要快於初產婦,這也是初產婦和經產婦第一產程進展快慢不同的主要原因。在潛伏期宮口開大較慢。 活躍期則明顯加快。初產婦的潛伏期約需8小時,經產婦的速度要比初產婦的快,但是個體之間差異較大,潛伏期長短因人而異,從數十分鍾到數小時不等。初產婦的活躍期約需4小時,經產婦進入活躍期後則要准備接生了,因為經產婦進入活躍期後一般很快就宮口開全了。 分娩開始 (陣痛間隔為5~10分鍾) 不會感覺到很疼,子宮有規則的收縮,子宮口稍微打開。 最需要時間的一段 (陣痛間隔為大約4~5分鍾) 強烈地感覺到子宮的收縮,也是最花費時間的時候,到這時子宮口打開一半。 想使勁卻使不上勁 (陣痛間隔為大約2~3分鍾) 陣痛變得越來越強烈,這是最辛苦的時期,無論怎麼使勁兒都感覺使不上勁兒,但是不能放棄,不管怎樣都要堅持用力。 寶寶快要出生了 (陣痛間隔為大約1分鍾) 子宮口全部打開,從子宮口到陰道已經連成了一體,成為胎兒出生的通道,要保持用力,配合寶寶的出生,勝利就在眼前了。
㈢ 女人宮口只開兩指是什麼樣子的圖片
網上找的 自己不懂 分娩過程雖然每個母親不盡相同,有快慢及難易之分,但都有一個共同的規律,即先出現子宮規律性收縮,然後子宮口開大,胎兒通過開大的子宮口,順產道而下降,最後胎兒和胎盤相繼娩出。我們把這個分娩的全過程,分為三個時期,也就是三個產程。 第一產程(第一期):是從子宮出現規律性的收縮開始,直 到子宮口完全開大為止。子宮收縮時產婦感到子宮發硬,小腹 或腰部疼痛,伴有下墜感。產程開始每隔10分鍾左右宮縮1 次,持續時間很短,逐漸宮縮越來越頻繁,大約每間隔2~3分 鍾1次,每次持續1分鍾左右,宮縮力量也加強,子宮口隨之 逐漸開大,直到擴展到10厘米,就叫子宮口開全,這時第一產程結束。在子宮口完全開大或接近開全時,胎膜自然破裂,俗稱破漿胞,隨之有清亮透明的羊水流出來。 第二產程(第二期):胎兒隨著強而頻的宮縮逐漸下降,當胎先露部下降到骨盆底部壓迫直腸時,產婦便不由自主地隨著宮縮向下用力,約經1~2小時,胎兒也就順著產道,從完全開大的子宮口娩出了,從而結束了第二產程。 第三產程(第三期):胎兒生下後,子宮的體積縮小,胎盤和包繞胎兒的胎膜(俗稱胎衣),就和子宮分開,隨著子宮收縮而排出體外,這時整個產程全部結束。 一般來說,第一產程約10~12小時,第二產程1~2小時,第三產程5~30分鍾。總產程,初產婦約1 6小時,經產婦約10~12小時。應注意的是,真正的臨產應從規律的宮縮開始算起,不是一有宮縮就算臨產
㈣ 女人生孩子不開宮口什麼情況
拋宮產
㈤ 打過胎的女人,生小孩宮口開的快,是嗎
這個不一定。應該是喜歡運動的人,懷孕期間一直運動,生孩子就快。我就是這樣的人,從小就喜歡跑步,每年在學校運動會,都會為班級拿幾個名次。
㈥ 生寶寶的時候要經歷宮口從一指開到十指的過程,那麼開到幾指會比較難熬呢
相對於大部分的媽媽來說,順產確實是比較有利的,也是一個最自然的分娩方式。但是順產的話,就需要經歷開宮口的過程,這個過程是非常疼痛的,並且大部分的產婦都不會在短時間內就結束,所以對於順產的媽媽來說,除了要忍受身體上的疼痛,還要忍受心理上的煎熬。
作為一個媽媽,其實在生孩子的時候,不管有多辛苦,多煎熬,這種感覺都會隨著寶寶的出生而瞬間瓦解。所以不管宮口開到幾指,不管有多煎熬,只要多想想寶寶都能熬過去。
我是懶媽媽,一個二胎寶媽,多平台原創作者,混跡於育兒圈多年,專注於孕產,育兒方面的解答,關注我了解更多。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刪。
㈦ 女人生小孩的過程圖片
嬰兒分娩過程
分娩是指胎兒生長發育成熟而從母體子宮向外排出的過程。40孕周為足月妊娠,胎兒發育成熟,體重約波動於2,500-4,000克;出生時體重小於2,500克的新生兒中至少有25%具有37孕周以上的特徵:皮膚紅潤、皮下脂肪豐滿,胎脂、毳毛不多,有明顯的正常毛發和指甲,哭聲宏亮,男嬰睾丸已下降至陰囊內、女嬰大陰唇已覆蓋陰蒂和小陰唇。因此,20多年前就有人主張重新審查只憑體重來判斷未成熟的概念。上述情況不屬於早產兒,已經足月或過期所以稱小樣兒。這需要生後特別注意關照。在妊娠期間,子宮雖然日益膨大,但子宮平滑肌的收縮一直很弱,基本上處於平靜狀態,因而並不引起孕婦的感覺。到了分娩前天,子宮收縮才逐漸加強。這時的收縮具有兩個生理意義,一是擠壓胎兒,使期在子宮內逐漸轉到臨產前的正常位置;二是促使子宮口開大,便於分娩。以下分別從引起分娩的機制、分娩的過程和新法接生措施作簡單介紹。
(一)分娩的機制
子宮在妊娠末期怎樣會發生強有力的收縮?這個問題直到今天尚無確切的答案。對動物的研究已經積累了分娩最初發動機制的證據,認為胎兒的存在乃是引起分娩的關鍵性因素;但這種設想是否能適用於人類,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母體方面,在妊娠的前2/3時期,孕激素分泌較多,因而能抑制子宮不發生收縮;到後1/3時期,雌激素分泌較多,它能增加子宮肌的自發收縮和子宮肌對催產素的敏感性,故子宮收縮較為頻繁,特別是在分娩前幾天。在分娩已經開始後,孕婦生殖道被刺激時可以通過神經反射途徑引起催產素分泌,這時催產素可以加強子宮肌收縮。
這里還需要指出人的精神活動對分娩過程的影響。分娩過程乃是一個非常緊張的全身活動過程,為了順利地度過這一過程,產婦需要積極地參與這個過程;反之,若懷著恐懼害羞的心理而想逃避這一過程,那效果就適得其反。這說明大腦活動可通過低級中樞而影響子宮收縮。
(二)分娩的過程和新法接生措施
人類的分娩過程通常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子宮收縮的頻率較低,收縮力量較弱,其主要作用是使子宮口更加擴大。到了這一階段的末尾,胎兒外面的包膜破裂,羊水被排出體外。當子宮口已經完全開大,胎兒的頭部已經落到盆腔時,乃開始第二階段。從此以後,子宮收縮變得又快又有力,這就稱為臨產陣縮。陣縮的作用是在擠壓胎兒外出。每當陣縮發生時,產婦應配合作屏氣運動,閉住聲門,使腹壁肌和膈肌都用力收縮,這將有助於分娩。通常這種陣縮間斷地發生二、三次後,子宮仍繼續作強力的收縮,經歷時20-30分鍾,這是第三階段。這一階段的收縮作用是把胎盤擠出體外,並使子宮壁的靜脈竇和破損的血管壓緊,以免流血過多。分娩過程完畢後,子宮乃逐漸縮小,但已不能恢復到妊娠前的狀態。
決定分娩的因素,除子宮收縮力是娩出力的主要力量外,由腹肌、膈肌收縮造 成的腹壓及肛提肌收縮能協助促使胎兒娩出。產道分為骨產道與軟產道兩部分。骨產道即骨盆,胎兒娩出時,必須根據骨盆形態盆腔形態和大小而採取一系列適應性動作;軟產道是由子宮下段,子宮頸、陰道及盆底軟組織所組成的彎曲管道。胎兒能否順利娩出,還取決於胎位、胎兒的大小、胎頭的可塑性及有無畸形等。胎兒通過產道時,為了適應產道的形狀及大小而發生的一系列轉動,使胎頭以最小的徑線來適合骨盆各平面的最寬徑線以通過產道 ,這一過程也稱為分娩機轉,依次包括銜接、下降、俯屈、內旋轉、仰伸、外旋轉六個過程。其中銜接又稱入盆,指胎兒雙頂徑進入骨盆入口平面;內旋轉使枕部向前旋45°,即小囪門轉到恥骨弓下面,使矢狀縫與骨盆前後徑一致,以適合骨盆出口前後徑大於橫徑的特點此過程是在分娩第二階段;末完成的;外旋轉指胎頭隨胎肩的轉動而發生的枕部向左旋轉。
在分娩第一階段要注意觀察宮縮情況,勤聽胎心音、注意被膜時間;以右手食指戴上橡皮指套,塗少許滑潤劑,輕輕作肛門檢查,可觸知宮頸擴張程度等,初產婦子宮口開全(大約10cm ),即應送至分娩室准備接生。
㈧ 懷孕四個多月做引產,宮口都開了兩指 還要多久才能生出來,疼的都快受不了了。
懷孕四個月做引產手術時,有無痛引產方式可以選擇。只是無痛方式只能針對手術操作期間有效,對於術後的疼痛並沒有任何效果,所以在進行引產時選擇無痛方式,也確實能夠減少身體的疼痛而導致手術操作時的各種亂動情況。
女性懷孕四個月出現胎停情況時,必須要及早做引產處理,更好地針對宮腔內部的胚胎組織做全面性的清除,從而使子宮狀態有效恢復並不會影響到下一次的懷孕。通常在做引產處理的方式上,主要有葯物引產和手術引產這兩種,可根據個人情況做綜合的判斷後而進行相關的選擇。
懷孕四個月引產時,可通過手術引產的方式將胚胎組織全面取出,術後再休養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就能使身體全面恢復到正常的狀態。在進行手術操作期間,可以選擇做無痛引產手術,更大限度地減少引產手術期間的疼痛情況。但無痛引產手術只能保證手術操作時沒有疼痛,但是在術後肯定會存在明顯的子宮收縮等陣痛情況,所以無痛引產並不是指從手術操作到休養期間都會沒有疼痛性。正常情況下,在做引產手術時,肯定要對胚胎組織進行取出後,再通過器械進行刮宮操作,所以在這個手術期間肯定會導致身體存在劇烈的疼痛。因此在做手術時肯定要注射麻醉葯和鎮痛劑,從而能夠使整個手術在無痛狀態下進行。盡管在術後肯定還會存在身體的疼痛性,但是只要多卧床休息並做到飲食合理,大約一周後就能使身體恢復到一定效果後,從而避免疼痛問題持續存在。
㈨ 女人生孩子宮口開不開怎麼看啊
一般第一胎剖腹產最好第二胎也是剖腹產,這樣比較安全一點。我和你情況一樣,頭胎因為宮口開不了後來剖腹產的,現在寶寶兩歲零8個月了,准備明年再次懷孕。我姐姐兩胎都是剖腹產的,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