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格桑花的樣子。
格桑花又稱格桑梅朵,具體為何種植物存在廣泛的爭議。在藏語中,「格桑」是「美好時光」或「幸福」的意思,「梅朵」是花的意思,所以格桑花也叫幸福花,長期以來一直寄託著藏族人民期盼幸福吉祥的美好情感。
西藏自治區高原生物研究所依據民族植物學方法,對格桑梅朵原植物進行過研究探討。根據相關文獻研究及關鍵人物的訪談,表示大量的藏族影視、歌曲、西藏的期刊雜志上被視為格桑花的秋英(波斯菊)並不是真正的格桑花。從廣義上說,「格桑梅朵」極有可能是高原上生命力最頑強的野花的代名詞,而從植物學特徵上講菊科紫菀屬植物和拉薩至昌都常見的栽培植物翠菊,都符合格桑花的特徵。另外在藏區也有如:金露梅、狼毒花、高山杜鵑、雪蓮等植物稱為
主要認定
由於格桑花並沒有統一的植物認定,故列舉主要被認為的代表植物:
⒈波斯菊(秋英)
很多人都把波斯菊認為是格桑花,而這種花在藏區另有其名,叫「張大人花」。網路查詢「格桑花」的圖片,展示較多的也是「張大人花」波斯菊。而波斯菊原產墨西哥及南美其他地區,別名秋英、秋櫻(學名:Cosmos bipinnata Cav. )為菊科秋英屬一二年草本植物。雖然波斯菊是許多像《八瓣格桑花》這樣的影視作品或西藏大量的期刊雜志、歌曲上代表格桑花的植物,但是拉薩人稱這種花為「張大人花」,卻是因為此花是清末駐藏大臣張蔭棠帶到拉薩的。據稱,1906年,清廷任命張蔭棠為副都統,以駐藏幫辦大臣的身份,到西藏辦事,藉以挽回政令不通的危局。1906年11月,張蔭棠進入西藏。進藏時曾帶入各種花籽,試種後,其他花籽無法生長,唯有一種花籽長出來呈「八瓣」形,且耐寒,花瓣美麗,顏色各異,清香似葵花,果實呈小葵花籽狀。一時間,拉薩家家戶戶都爭相播種,這種花生命力極強,自踏上這片高天闊土,就迅速傳遍到西藏各地。然而誰都不知道此花何名,只知道是駐藏大臣張蔭棠大人帶人西藏,因此起名「張大人」。當時,西藏通曉漢語的人很少,而會說「張大人」這一詞彙的藏族百姓卻大有人在。許多不會說漢語的藏族老人談論此花時,也能流利地說出「張大人」這3個漢字。所以從物種引入中國的時間上來說,波斯菊絕對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格桑花。
象徵意義
在西藏,人們經常借著格桑花表達和抒發美好的情感,流傳著很多贊頌格桑花的歌和故事。格桑花在藏族人民心中具有很高的位置,被藏族百姓視為象徵著愛與吉祥的聖潔之花。在西藏歷史的長河中,格桑花作為一種精神存在藏族百姓心中,成為他們追求幸福吉祥和美好情感的象徵。它美麗而不嬌艷,經常成為形容女強人的代名詞。由於它喜愛高原的陽光,不畏嚴寒風霜,視為高原上生命力最頑強的一種野花。也是西藏首府拉薩的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