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抗日劇中肌肉英雄都有誰
不知道從何時起,我們的抗戰劇中也出現了很多肌肉猛男,這些肌肉猛男的確是為電視劇增色不少,這邊給他們按照肌肉緯度進行一次排序,各位覺得合理嗎?
ps://iknow-pic.cdn.bcebos.com/08f790529822720e47883f2e77cb0a46f31faba4?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就算是這些士兵有什麼豬肉燉粉條,有豐富的肉吃,這些只會作為脂肪儲存起來,以避免飽一頓飢一頓的情況。如果像江水那樣的身材,在戰場上除了好看些,根本沒什麼用。
雖然抗日劇上的肌肉猛男越來越多,但各位看官切不可忘記那時候的人們吃小米,一年吃一頓肉的,哪有可能練出如上述的那些肌肉身材,憶苦方能思甜
Ⅱ 為什麼古代的武將畫像肚子挺大,挺著將軍肚能上戰場嗎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古代留下來的很多武將的畫像,都被畫得大腹便便。而且這些人很多都是名將,包括關羽、岳飛、戚繼光等。換句話說,他們都有一個「將軍肚」,而從「將軍肚」這個詞我們也可以看出,大腹便便的人確實不在少數,而是一些「將軍」的共同特徵。
(岳飛像)
我們知道,如果一個人長得很胖,自然是不能上戰場打仗的。尤其在冷兵器時代,這更是兵家之大忌。可為什麼,「將軍肚」卻成了將領們的一個特徵呢?
關於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理解的。
一、將軍年紀都比較大。
古代的將領們,都是從戰場上拼殺過來的。都是因為立下了不少戰功,最後才升任將軍的。也就是說,當他升任將軍的時候,年紀都比較大了。
一個人年紀大了以後,身體就會發胖,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還有一點,我們現在看見運動員,當他們年老退役以後,身體都會發胖。這是怎麼回事呢?因為他參加運動的時候,身體消耗很大,因此也吃得很多,把胃口吃開了。後來他雖然年紀大了,不參加運動了,但是胃口還在,因此就很容易吃胖。
古代打仗的將軍的情況,和當下運動員的情況,幾乎是一樣的。他們打仗的時候胃口肯定也很好,後來當將軍了,年紀大了,胃口依然很好,因此就吃胖了。
(關羽像)
二、將軍很少沖鋒在前打仗。
由於我們對古代軍隊打仗的觀感,大都來自於古代《三國演義》《說岳全傳》這樣的小說,因此,會覺得古代的將軍,每次在戰場上打仗的時候,都會親自上戰場,拿著武器沖殺在第一線。
甚至在打仗的時候,還是先將軍打。將軍打完,分出勝負以後,才會士兵上前打。而且將軍在打的時候,一般還是先打口水仗,來一通辱罵和威嚇。比如說什麼「報上名來,我的刀下不留無名之鬼」。比如說「你在我手上走不了三個回合」等等這樣的話,另一方必然大怒,接著兩人就捉對廝殺。
但事實上,真實的打仗,顯然不可能這樣。將軍確實需要親臨前線。但是,絕對不可能沖在第一線。如果是山地戰,必然有相應的埋伏什麼的。如果是平原陣地戰,那也需要將軍擺陣型。當將軍擺陣型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個人指揮。那個指揮的人,自然是將軍。他如果每次都沖殺在第一線,那就沒人指揮了,軍隊就亂了。
不過,我這樣說,並不是說將軍不會身先士卒,不會帶著軍隊沖殺。而是講一種一般情況下的戰爭狀態。
(腰闊十圍的武將)
三、畫師一般都會給將軍畫個「將軍肚」。
我的意思是說,不管將軍長得胖還是長得瘦,畫師都會給他畫一個「將軍肚」。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因為在古人的認識上,有一個粗壯的腰身,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