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物圖片 » 清朝男人卡通圖片
擴展閱讀
動漫里的女的女人圖片 2025-01-10 10:59:20

清朝男人卡通圖片

發布時間: 2024-11-30 13:20:57

⑴ 花木蘭的資料

在古老的中國,有一位個性爽朗,性情善良的好女孩,名字叫作「花木蘭」,身為花家的大女兒,花木蘭在父母開明的教悔下,一直很期待自己能花家帶來榮耀。不過就在北方匈奴來犯,國家正大舉徵兵的時候,木蘭年邁的父親竟也被徵召上戰場,傷心的花木蘭害怕父親會一去不返,便趁著午夜假扮成男裝,偷走父親的盔甲,代替父親上戰場去。花家的祖宗為保護花木蘭,於是派出一隻心地善良的木須龍去陪伴她,這只講話像連珠炮又愛生氣的小龍,在一路上為木蘭帶來許多歡笑與協助。

從軍之後,花木蘭靠著自己的堅持的毅力與耐性,通過了許多困難的訓練與考驗,也成為軍中不可或缺的大將。然而,就在赴北方作戰時,花木蘭的女兒身被軍中的同僚發現,眾家男子害怕木蘭會被朝廷大官判以「欺君之罪」,只好將她遺棄在冰山雪地之中,自行前往匈奴之地作戰。幸好在這么艱難的時刻里,木須龍一直陪伴在她身邊,不時給她精神上的支持與鼓勵,而憑著一股堅強的意志與要為花家帶來榮耀的信念,木蘭最後協助朝廷大軍抵擋了匈奴的來犯,救了全中國。

出身於古老中國家庭的花木蘭,自小便是個聰明伶俐,志氣高昂的女孩,雖然她一心一意想要父母為她這個女兒感到驕傲,但似乎常常弄巧成拙,令她自己傷心不已。當她得知年邁的父親將被徵召入伍,以對抗日漸入侵的匈奴時,花木蘭不禁為父親的安危感到憂心,突生的勇氣促使木蘭決定告別家鄉,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就像是得到祖先們的庇蔭般,。由被排斥到接受,就在花木蘭的軍人生活漸入佳境時,她女扮男裝的身份被揭穿了,她與木須被拋棄在冰天雪地的邊疆,即使在如此惡劣的情勢之下,木蘭都沒有放棄對抗挫折的勇氣,但是原想要為家人帶來驕傲的花木蘭,要如何回到中原,並證明自己的一片心意?而瞞騙父母出征,欺騙長官從軍的欺君之罪,又要會讓花木蘭如何面對自己的家人呢?

1.古代民族女英雄古代民族女英雄 2.1927版電視劇1927版電視劇 3.1939版電視劇1939版電視劇 4.1951版電視劇1951版電視劇 5.1956年大陸戲劇1956年大陸戲劇 6.1961版電視劇1961版電視劇 7.1964版電視劇1964版電視劇 8.1996年台灣版楊麗菁主演電視劇1996年台灣版楊麗菁主演電視劇 9.1996年、1997年時愛紅&何賽飛主演電視劇1996年、1997年時愛紅&何賽飛主演電視劇 10.1998台灣版袁詠儀、趙文卓主演電視劇1998台灣版袁詠儀、趙文卓主演電視劇 11.1998香港TVB版陳妙瑛、王喜主演電視劇1998香港TVB版陳妙瑛、王喜主演電視劇 12.2009年趙薇主演的電影2009年趙薇主演的電影 13.1998年迪士尼版動畫片1998年迪士尼版動畫片 14.葉蓓的歌曲葉蓓的歌曲 15.鄭融的歌曲鄭融的歌曲 16.斯普公司開發的游戲斯普公司開發的游戲 17.廈門花屋廈門花屋 18.2011年中國大陸電視劇2011年中國大陸電視劇 19.英雄殺花木蘭英雄殺花木蘭 20.單機游戲花木蘭單機游戲花木蘭 1.古代民族女英雄 編輯本義項花木蘭求助編輯網路名片
孝烈將軍—花木蘭花木蘭,中國北方古代民族英雄,忠孝節義,以替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聞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河南通志》記載:「隋木蘭,宋州人」,花木蘭的事跡流傳至今,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的絕唱。花木蘭事跡被多種文藝作品所表現,電影、電視劇、歌舞豫劇等。 2009年匯集了中國影壇巨星趙薇,陳坤主演的電影《花木蘭》真實自然感人堪稱經典,口碑和票房雙豐收,榮獲第3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優秀故事片等多項大獎。

中文名: 花木蘭
外文名: Mulan
其它譯名: Mulan legendary warrior
出品時間: 2009年
出品公司: 星光國際,上影,湖南電廣傳媒
製片地區: 中國
導演: 馬楚成
編劇: 張挺
製片人: 宋光成
類型: 戰爭,歷史,劇情
主演: 趙薇,陳坤,胡軍,房祖名,Vitas
片長: 115分鍾
上映時間: 2009年11月27日凌晨0點
拍攝日期: 2009年2月15日至2009年5月11日
原聲音樂: 木蘭情,木蘭星Beneath the Glory

目錄

人物介紹
歷史民歌
歷史考證相關記載
年代考證
姓氏解析
故里探尋
花木蘭之謎
《木蘭從軍》
木蘭祠
現在的木蘭文化中國木蘭之鄉
電影趙薇版《花木蘭》
人物介紹
歷史民歌
歷史考證 相關記載
年代考證
姓氏解析
故里探尋
花木蘭之謎
《木蘭從軍》
木蘭祠
現在的木蘭文化 中國木蘭之鄉
電影趙薇版《花木蘭》
展開 編輯本段人物介紹
花木蘭是中國南北朝時期一個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幗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壯的英雄史詩。 花木蘭是北魏人,北魏遷都洛陽之後,經過孝文帝的改革,社會經濟得到了發展,人民生活較為安定。但是,當時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北魏政權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 但是木蘭的父親年紀大了,沒辦法上戰場,家裡的弟弟年紀又小,所以,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多年的軍旅生活。去邊關打仗,對於很多男人來說都是艱苦的事情,更不要說木蘭又要隱瞞身份,又要與夥伴們一起殺敵。但是花木蘭最後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十數年後凱旋迴家。皇帝因為她的功勞之大,認為她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職,不過,花木蘭拒絕了,她請求皇帝能讓自己回家,去補償和孝敬父母。 千百年來,花木蘭一直是受中國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為她又勇敢又
電影《花木蘭》海報,趙薇飾演(18張)純朴。1998年,美國迪斯尼公司將花木蘭的故事改編成了動畫片,受到了全世界的歡迎。 《木蘭詩》被列入中小學課本,被千千萬萬的青年學生世代誦頌。木蘭的事跡和形象被搬上舞台,長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勵著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保衛國家,可歌可泣。
編輯本段歷史民歌
歷史上有一篇贊頌花木蘭的北朝民歌——《木蘭辭》,又稱木蘭詩,也是敘事詩。具體請參見《木蘭詩》
編輯本段歷史考證
相關記載
花木蘭(有學者考證,其生於412年,死於502年,享年90歲。一說生於412年,在從軍12年後返鄉,因不願做魏主之妃,自殺。)的故事流傳廣遠,一千多年以來有口皆碑,但對於她的姓氏、里居、出生年代,仍然傳說紛壇,莫衷一是。 關於她的姓氏,有人說是姓朱,有人說是復姓木蘭,有人說是姓魏,明代的徐渭在《四聲猿傳奇》中說她是姓花,名木蘭,父親花弧(一說朱文祿)是一個後備役軍官,大姐花木蓮,幼弟花雄,母親姓袁,一家五口,這是至今仍為大家所接受的一種說法。 至於出生年代,姚瑩在《康輶紀行》中說她是北魏孝文帝至宣武帝時人;宋翔鳳的《過庭祿》中則說她是隋恭帝時人,程大冒的《演繁露》中則說她是唐初人,比較起來北魏時人的說法比較可靠。 說到籍貫里居,姚瑩以為她是涼州人,《大清一統志》說她是穎州譙郡東魏村人,還有人說她是宋州人或黃州人,河南省《商丘縣志》則說她是丘花宋村人,似以《商丘縣志》的說法比較合理。 然而不管怎麼說,正如《中國文學發展史》所言:「考證這些無稽之談,實在沒有一顧的價值,我們只要知道花木蘭是一個北方英勇女性的代表就夠了。」
花木蘭的事跡傳至今,主要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的絕唱,是這篇長篇敘事詩歌頌了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 《河南通志》:「隋木蘭,宋州人,姓魏氏。恭帝時發兵御戍,木蘭有智勇,代父出征,有功而還。鄉人為之立廟」。 侯有造《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說:「將軍魏氏,本處子,名木蘭。歷年以紀,交鋒十有八戰,策勛十二轉。朝覲,天子喜其功勇,授以尚書。隆寵不赴,懇奏省視。擁兵還譙,造父室,釋戎服,復閨裝,舉皆驚駭。咸謂自有生民以來,蓋未見也。衛兵振旅還,以異事聞於朝。召復赴闕,欲納宮中,將軍曰:臣無媲君禮制。以死誓拒之。勢力加迫,遂自盡。所以追贈有孝烈之謚也……」 明人劉惟德著《韓木蘭(娥)傳》載:「少女木蘭,姓韓,原名娥,四川閬中人。」
年代考證
根據北朝民歌《木蘭辭》(又作《木蘭詩》)(約作於北魏遷都洛陽以後,中經隋唐文人潤色)的描述,對於花木蘭的歷史年代問題,目前有兩種主要的民間說法是: 第一種說法是: 北魏太武帝年間,花木蘭替父從軍,參加了北魏破柔然之戰,木蘭多次參與了北魏出擊大漠兵伐柔然的戰爭,且表現突出,但卻無人發現她是女子。戰爭結束後,朝廷欲授予她尚書郎,被她婉言拒絕。 第二種說法是: 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多載,屢建功勛。花木蘭的事跡傳至今,主要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北朝民歌的絕唱,這是一篇由宋代郭茂倩編的長篇敘事詩歌,歌頌了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木蘭辭》是公認的北朝民歌,和隋朝缺乏密切的關系,這種隋朝末年的說法卻與全文多處有沖突,但是不知道為何會流傳這種說法)。
姓氏解析
據明人焦紱在其《焦氏筆乘》中說:「木蘭,朱氏女子,代父從征。今黃州黃陂縣北七十里,即隋木蘭縣。有木蘭山、將軍冢、忠烈廟,足以補《樂府題解》之缺。」 ;清代《康熙黃陂縣志》載:「木蘭,本縣朱氏女……假男子代父西征……至今其家猶在木蘭山下。」 可見,木蘭本姓朱,西漢人,出生於今武漢市黃陂區姚集鎮大城潭村。黃陂朱木蘭,有關文獻、實物、 傳記三重證據。
故里探尋
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無確載,因此,木蘭之爭歷代有之。最早言及木蘭籍貫的是東晉末、南北朝初的何承天,他在《姓苑》一書中言木蘭任城人。他認為木蘭姓木,乃孔子的弟子端木賜(子貢)之後。端木氏曾因避仇而改姓木。子貢原籍魯國,即今曲阜一帶,東晉南北朝時,曲阜曾屬任城郡,所以何承天稱木蘭是任城人,不過此說學術界並不認可。當前爭議最激烈的有安徽亳州、河南虞城、湖北黃陂、陝西延安四個地方。虞城由娘娘廟改為木蘭廟,再附會為木蘭家鄉;黃陂由木蘭樹稱木蘭山,建木蘭廟,再附會為木蘭故里;延安在黃河西邊百餘里,也可「朝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那裡有座萬花山,也被附會為木蘭故里。以上三地都認為木蘭是隋朝或唐朝人。 花木蘭
1、河南商丘市虞城縣營郭鎮是木蘭故里,有花木蘭祠為證。 在京九鐵路線上,有個虞城木蘭站,不遠處即為花木蘭祠,是隋朝木蘭故居所在地。祠始建於唐代,佔地面積72000平方米,自南而北依次有大門、大殿、獻殿、後樓和各院落,共有百餘間。大門過道內,塑有花木蘭的高大戰馬;大殿內,塑有花木蘭戎裝出征像和兩側侍衛;後樓塑有花木蘭少女像、全家合歡像;祠殿內外,有歷代官吏、名人贊美花木蘭的撰文、題詩、書畫等碑刻十餘通。如唐代杜牧詩:「彎弓征戰作男兒,夢里曾經與畫眉。幾度思歸還把酒,佛雲堆上祝明妃」。可惜,原祠毀於1943年一場戰火,近年重修,尚有元代、清代祠碑保存完好。2007年5月22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做出決定,命名虞城縣為「中國木蘭之鄉」,並同意虞城縣掛牌成立「中國木蘭文化研究中心」。 木蘭葬於延安,聖地有勝跡。木蘭家住延安城南萬花鄉花塬頭村,為花姓,北魏人。死後葬於村旁山上,稱「花家陵」。皇帝還派人送葬,墓下有石階,兩旁分列石人、石馬、石獅、石羊。1984年,在延安萬花山修復了木蘭陵園。該園雕梁畫檔,典雅壯觀,依山建有墓冢,石碑上刻有舒同所書的「木蘭詩」、「花將軍墓」,以及白居易、杜牧等著名詩人歌頌花木蘭的詩詞。園內遍植滿了木蘭喜愛的牡丹花,塑有木蘭戎裝石像,躍馬橫劍,逼真再現了木蘭當年的英雄氣概。 2、安徽亳州市也有史書文物建築證明自己是花木蘭故里。 亳州說認為花木蘭是漢朝人,早於北朝的木蘭辭,符合邏輯。城郊有陵,並有多塊石碑。 木蘭亳州人之說主要有下列根據: (一)明代,由皇帝御批的《大明一統志》載:「木蘭姓魏,亳州人。嘗代父戍完(縣),唐封孝烈將軍」。 (二)清代,《大清一統志》引《大明一統志》雲:「木蘭姓魏,亳州人。漢文帝時,匈奴寇北邊,發內郡戍之。木蘭代父為戍卒,以功為小校,所戍是完縣,故完人祀之。孝烈將軍,唐所封也。」 (三)明清以來的《鳳陽府志》、《潁州府志》、《保定府志》異口同聲,均言「木蘭姓魏,亳州人。」《歸德府志》雲:「木蘭,亳之譙人也。」 (四)古代《亳州志》、《完縣志》均言:「木蘭姓魏,亳州人」 。 (五)清代由皇帝欽定的大型圖書《古今圖書集成》內言「木蘭姓魏,亳州人。」 (六)明代巡按御史(皇家史官,自稱柱下史)何出光曾作《木蘭祠賽神曲》12首,他在序文中說:「木蘭,亳人,魏氏女。」 (七)完縣(今名順平縣)木蘭祠元代碑刻《漢孝烈將軍記》言:「神姓魏,字木蘭,亳州人。」 (八)木蘭戍邊燕山,《燕山叢錄》一書對木蘭的記載較為詳細,雲:「完縣東門外有孝烈廟,榜曰孝烈將軍。」《大清一統志》引《大明一統志》雲:「縣東或雲即木蘭女嘗代父戍此。唐封孝烈將軍。」有古碑稱曰:「木蘭姓魏,亳州人。」 (九)歷代學者,如元代學者達世安、明代學者朱國楨、明代詩人吳姚奎等,均在自己的著作中明白無誤地稱:「木蘭姓魏,亳州人。」 (十)木蘭家鄉亳州及木蘭戍邊之地燕山一帶均有很多傳說,不約而同地認為:木蘭是漢代女子,從軍的背景也是匈奴犯境。 3、湖北黃陂縣:據一些史料記載,湖北黃陂縣城北20里為木蘭故鄉,古時曾置木蘭縣。 在《湖北通志》、《黃陂縣志》因黃陂有木蘭廟、木蘭將軍冢。《木蘭古傳》曰:「木蘭將軍黃郡西陵人也。」清《忠孝勇烈奇女傳》稱:「木蘭朱姓,為湖廣黃州府西陵縣雙龍鎮人。」史傳明示則成為湖北黃陂人「與木蘭同籍」的最大理由。黃陂雙龍鎮有座「木蘭山」,山的北坡有一大土冢,冢前墓碑銘刻「敕建木蘭將軍墓碑序」。木蘭山上尚存「唐木蘭將軍坊」,上鐫「忠孝勇節」。
花木蘭之謎
花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但是,關於花木蘭的身世----究竟有無花木蘭此人?她是何朝何代的人?原籍何處?-----為此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人認為,木蘭的名字最早見於《木蘭詩》,不見於正史,是文學作品中的虛構人物,並不是真實人物。也有人說木蘭曾被封為孝烈將軍,實有此人,因其事跡奇特而成為文學素材,傳誦不止。晚唐著名詩人杜牧就曾寫詩題贊木蘭:「彎弓征戰作男人, 花木蘭
夢里曾經與畫眉。幾度思歸還把灑,拂雲堆上祝明妃。」但是,即便木蘭真有此人,她又姓什麼呢?晉宋之際的何承天認為木蘭姓木,為古代端木氏之後。安微《毫州志》說木蘭「一名花孤,姓魏氏」,其他如河南商丘、河北完縣的地方誌也說木蘭姓魏。《毫州志》還記載:「天子嘉其功,除尚書不受,懇奏省親,命軍士至其家。釋戎服而服巾幗,同來者皆大驚駭,軍士還奏,帝召赴,欲納之後宮。對:『臣無媲君之禮。』以死拒之。帝驚憫,贈將軍考烈,鄉人立祠。以四月八日致祭,蓋其生辰雲。」 木蘭生活的時代問題也是個謎。《毫州志》等說她是隨唐人,但《木蘭詩》最早見於南朝,何承天已提到木蘭,可見木蘭生活的年代不得晚於南北朝,唐人李冗的《獨異志》把她列在漢代人物之中,河北完縣木蘭廟廟碑稱她為漢文帝時人。至於《木蘭詞》中的一些用語,如「可汗」、「策勛十二轉」等這是漢以後才出現的,這是後人輾轉傳唱過程中所作的補充和潤飾。 關於木蘭的故里,說法更多,河南商丘、山東任城、陝西延安、河北魏郡、安微毫州都有木蘭故里之稱。木蘭的「家國情懷」、「忠孝勇烈」之說,早已深入民間百姓心中。體現對木蘭的敬仰和懷念的那座木蘭山,也從此名聲大振。正如明朝詩人徐承頤在《木蘭山》詩中所言: 未有木蘭先有山,山名偏借木蘭補; 木蘭與山名俱在,山並木蘭爭萬古。 唐代詩人杜牧曾游木蘭山,並賦《題木蘭廟》一首: 彎弓征戰作男兒,夢里曾經與畫眉, 幾度思歸還把酒,拂雲堆上祝明妃。 贊頌了木蘭女扮男裝,征戰疆場的英雄氣節和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應該說,在男尊女卑的中國封建社會,女子是難以載入史冊的。是故木蘭到底是否確有其人?又系何朝何方奇女子?實在難以用史料或實物予以確鑿定論,神州遍地盛開「木蘭花」,也未必是件壞事。因為世人所敬重的是一位巾幗英雄,所崇尚的是一種民族氣節。誠如曾經有過的諸葛亮襄陽、南陽之爭,既然「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陽南陽」(顧嘉衡語)呢!
《木蘭從軍》
原文: 木蘭者,古時一民間女子也。少習騎,長少而益精。值可汗點兵,其父名在軍書,與同里諸少年皆次當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蘭乃易男裝,市鞍馬,代父從軍,溯黃河,度黑山,轉戰驅馳凡十有二年,數建奇功。嘻!男子可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為,余觀夫木蘭從軍之事因益信。 翻譯: 木蘭是古時候的一位民間女子。從小練習騎馬,隨著年齡的增長技術不斷精深。時值皇上點兵,她的父親也在名冊上,和同村的許多年輕人都在此次出征中.她的父親因年老多病而不能勝任。木蘭便女扮男裝,給馬買好馬鞍,替父親出征。逆黃河而上,翻越黑山,與敵作戰馳騁沙場十二年之久,屢建奇功。!男子可做之事女子未必不可為,我看到木蘭從軍之事後便更加相信這個道理了。
編輯本段木蘭祠
木蘭祠始建於唐代,金代泰和年間(1201年-1208年),敦武校尉歸德府谷熟縣營郭鎮酒都監烏林答撒忽剌又重修大殿、獻殿各三間,並創塑了花木蘭像。至元代元統二年(1334年),睢陽府尹梁思溫倡議,募捐二千五百貫,重修擴建。清嘉慶十一年(1807年),由該祠僧人堅讓、堅科和其徒田何、田楨、田松等,又募資修祠立碑。由於歷代重修,祠宇佔地面積一萬平方米,祠地四百餘畝,住僧人十餘人。 1943年毀於戰火。現倖存祠碑兩通。一是元代《孝烈將軍像辨正記》碑,立於 河南虞城木蘭祠
該祠大門內東側。碑為青石,通高3.6米,寬1米,碑首前後皆為深浮雕的二龍雲里戲珠,布局對稱,造型大方。篆字題名《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碑四邊刻有圖案,上邊用誇張浪漫的手法,刻有二龍戲珠,龍頭大而逼真,龍身簡而細小,穿入流雲,生動美妙。兩邊陰刻牡丹花紋,線條活潑流暢,古樸而不俗。碑文正書31行,滿68字,其刻書精美,蒼勁有力。龜座高0.7米,龜形伸頭直尾,四肢半曲,似起似卧,栩栩如生。碑文下款:元朝元統二年,祖居歸德湯德立石,侯有造撰文,曹州李克均、李英刻石。此碑經專家鑒定,確屬元代石刻真品。1982年,由省文局撥款,又重修碑樓,頂為轎形,尖頂四脊,合瓦挑角,17層封檐,前後園門,古樸典雅,碑樓四周砌有圍牆。另一通是清朝《孝烈將軍辨誤正名記》碑,立於該祠大門外西側。通高2.14米,寬0.78米,方座,碑額刻有深浮雕盤龍,篆字題名,碑文正書,歸德府商丘縣庠生孟毓謙撰文,歸德府商丘縣邑大學生孟毓鶴書丹,芒山石工張握玉刻石。1993年,虞城縣舉辦了中國第一屆木蘭文化節。我國部分歷史學家聚集在商丘,一起分析了《木蘭辭》內容和尚存的元碑記載。大多數學者一致認為,花木蘭的故鄉在虞城。
編輯本段現在的木蘭文化
中國木蘭之鄉
河南商丘虞城縣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木蘭之鄉」。人們為了紀念花木蘭,在河南商丘虞城縣內還建有木蘭中學、木蘭火車站、木蘭賓館、花木蘭度假村、花木蘭產業集團、花木蘭民兵連、木蘭巨型雕像等。商丘市還組建有花木蘭武術協會、花木蘭盤鼓隊、花木蘭舞龍隊。每年的四月初八,木蘭的生日,
商丘第五屆國際木蘭文化節(20張)人們前來祭祀,人山人海,廟會盛大。2009年10月26日上午,新落成的虞城縣木蘭文化廣場鑼鼓喧天,彩旗招展。備受矚目的中國·商丘第五屆國際木蘭文化節在這里隆重舉行。木蘭文化源遠流長,木蘭故事家喻戶曉。「虞城縣木蘭傳說」是2007年3月被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6月國務院確認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更好地弘揚木蘭精神和民族文化,商丘市從2000年開始舉辦木蘭文化節系列活動,已經成功舉辦了五屆。現在,巾幗英雄花木蘭的名子不但在我國家喻戶曉,而且由於美國迪斯尼公司耗巨資製作的卡通片《花木蘭》的巨大影響,她的美名已傳遍了全球。美國新聞媒體賦詩稱贊"古有神州花木蘭,替父從軍英名響;今有卡通"洋木蘭",融中貫西四海揚。"
電影趙薇版《花木蘭》
2009年12月由星光國際領銜出品的中國電影趙薇版《花木蘭》 取得了票房和口碑雙豐收,引國內外媒體關注,創新傳統文化樹新風。不但在國內上映時候成功迎戰多部進口的美國好萊塢大片的圍攻,在海外市場上也表現不俗,實現了「走出去」。該片去年11月27日全國公映,作為2009年賀歲檔第一部國產大片,《花木蘭》憑借民族題材和演員陣容的雙保險,高舉民族題材的大旗,上映時在眾多好萊塢大片的圍 追堵截之下,創造了傲人的成績。在中國內地、香港、台灣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亞太地區上映以來,票房已經突破1.1億。《花木蘭》海外再揚威,韓國首周末票房飄紅華語片《花木蘭》自9月2日起在韓國上映,首周票房名列票房榜前列,票房飄紅。9月7日晚,在中國電影局參與的電影研討活動中,現場表彰了近幾年在「走出去」工程中做出了突出貢獻、在國際上有巨大影響的十部國產影片,《花木蘭》、《赤壁》、《建國大業》等優秀影片均在其中。主演《花木蘭》的中國著名女演員趙薇更在2010年8月,出任第10屆長春電影節形象大使並獲得影後殊榮,2010年10月16日榮獲第19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之第三十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等多個影後桂冠。電影《花木蘭》成功斬獲百花獎優秀故事片獎。 《花木蘭》熱映的消息不但登上《新聞聯播》還吸引了國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美國《時代》周刊專門在官網上以《中國VS迪士尼:木蘭之爭》為題發表評論指出,「中國本土的電影人也開始立足於發掘和創新傳統文化,借鑒好萊塢的成功元素和商業操作模式。目前正在熱映的《花木蘭》正是一個很好的實例,經典題材加上國內一線的演員,以商業大片的模式加以運作,同樣取得了豐厚的票房回報。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電影《花木蘭》...(18張)
商丘第五屆國際...(20張)
詞條圖片(5張)

擴展閱讀:
1
趙薇版《花木蘭》搜狐正版高清在線觀看:http://tv.sohu.com/s2009/huamulan/
2
趙薇版《花木蘭》高清在線觀看及下載:http://www.tudou.com/home/diary_v1866437.html
3
關於敘事詩http://ke..com/view/273157.html?wtp=tt
開放分類:
電影,人物,英雄,木蘭詩,郭茂倩

⑵ 古代皇帝穿什麼衣服

清代中國服裝發展史

仍記憶深刻高中時所學《古代的服裝》一文。當時,深嘆普通的服裝只是經由不同的質料,顏色及花飾就劃分了人類的等級,區分出了貴賤之別。在近日的鑒賞課中,「服裝」又被重提,不免甚為關注。
清朝是以滿族為統治的政權機構,當時旗人的風俗習慣影響著廣大的中原地區。幾千年來世代相傳的傳統服制度,由於八旗兵的進關,而遭到破壞,取而代之的是異族陌生的服制。因此,從化妝到衣著,滿漢民族之間產生矛盾就成為必然。客觀上來說,清代服制的變化,是由外力促使而產生的改革與變化,從衣著特點和後世傳播的持久性來分析,它是以新代舊的一種進步,是時代前進的產物。因此可以說這種變革,已經形成我國傳統服制的又一次飛躍,是歷史上"胡服騎射"、"開放唐裝"之後的第三次明顯的突變。所以說這種改革是起到了推進服飾演變的積極作用。
歷時數千年的寬袍大袖拖裙盛冠,瀟灑富麗,纖細柔弱,與衣身修長,衣袖短窄的滿裝形式,形成鮮明的對比。旗裝以它用料節省,製作簡便和服用方便,取代了古代的衣裙,這是後人易於接受的主要原因。滿族的旗裝,外輪廓呈長方形,馬鞍形領掩頰護面,衣服上下不取腰身,衫不露外,偏襟右衽以盤紐為飾,假袖二至三幅,馬蹄袖蓋手,鑲滾工藝裝飾,衣外加衣,增加坎肩或馬褂,……。其造型完整嚴謹,呈封閉式盒狀體,因此形象肅穆莊重,清高不凡,而獨樹一幟,突破了幾千年來飄逸的塔形衣冠,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形象記憶。時至今日,它已對國內、外產生了"一代優美服飾"的影響。特別是隨時代發展,經過加工曲線突出修長秀麗的旗袍,已經形成了漢民族的服飾代表,顯示了東方女性的溫柔與內涵,具有永恆存在的價值。
旗袍或短裝有琵琶襟、大襟和對襟等幾種不同形式。與其相配的裙或褲,以滿地印花、綉花和襇等工藝手段作裝飾。襟邊、領邊和袖邊均以鑲、滾、綉等為飾,史書記載"……鑲滾之費更甚,有所謂白旗邊,金白鬼子欄干、牡丹帶、盤金滿綉等各色,一衫一裙……鑲滾之弗加倍,衣身居十之六,鑲條居十之四,衣只有六分綾綢,新時離奇,變色以後很難拆改。又有將羊皮做襖反穿,皮上亦加鑲滾,更有排須雲肩,冬夏各衣,均可加工......"。清初滿族婦女與男人的裝扮相差不多,不同之處只是穿耳梳髻,未嫁女垂辮。滿女不纏足不著裙,衣外坎肩與衫齊平,長衫之內有小衣,相當於漢女的肚兜,衣外之衣又稱「烏龍」。旗裝在清代,除具有上述共同特點外,不同時期的組合特徵仍比較鮮明。
康熙年間:貴族婦女流行一種身著黑領金色團花紋或片金花紋的褐色袍,外加淺綠色鑲黑邊並有金綉紋飾的大褂。襟前有佩飾,頭上梳大髻,也有包頭巾樣式。侍女是著黑領綠袍,金紐扣,頭上飾翠花,並有珠璫垂肩。
乾隆年間:婦女著鑲粉色邊飾的淺黃色衫,外著黑色大雲頭背心。裙邊或褲腿鑲有黑色綉花欄干,足著紅色弓鞋。也有著朱衣,袖邊鑲白緞闊欄干,足著紅色綉花鞋。也有的著鑲有黑邊飾的無領寶藍色衣者,襟前掛香牌一串,紐扣上掛時辰表、牙簽、香串等小物件。也有的在衣服外面結桔黃色帶子,垂在腰胯兩側與衫齊,帶子的端頭有綉紋。也有的著白紗汗衫,黑褲紅腰帶、紅肚兜,鞋後跟有提舌。
嘉慶、道光年間:女子多著低領藍衣紫裙,裙子鏡面和底邊均鑲黑色綉花欄干,袖口鑲白底全彩綉牡丹闊邊。也有的袖口和衣服裙子鑲闊欄干,裙帶垂至膝下,肩有鑲滾雲肩。也有的著團花綠衣淺紅色裙,裙的鏡面上綉少許折枝花數朵,披雲肩垂流蘇。
同治年間:流行藍緞地鑲闊邊的綢褲帶,帶寬一丈或數丈,帶端有綉紋。無論著裙著褲均有系帶的習俗。腰帶系後垂至膝下為尚。
光緒中期:婦女衣裙漸短,袖子漸寬,帶長過膝露出約一尺有餘,走動時隨風飄擺,也有將流蘇縫於帶端,擺動時呈現異樣效果。服色以選用湖藍、桃紅為多,也有寶石藍和大紅等色。光緒末年:婦女的衣服身長過膝,採用大鑲滾裝飾,裙上有時加十六至二十條飄帶,每條帶尾繫上銀鈴,步行時有響聲,甚為風趣。衣襟前掛有金或銀制的裝飾物,如耳挖子、牙剔子、小毛鑷子等。有的還掛有梅檀一類的裝有香料的小香囊。也有的系著內裝香脂粉的綢緞或緙絲製成的小鏡袋。與此同時,上海流行一種新裝,這種新裝不但在袖邊,也在臂肘上飾以鑲滾,衣服較前窄且長,褲子也相應地窄了一些。並配以三至四對手鐲。如此新裝,確實將婦女們的形象裝扮得更加清秀和嫻靜。這種在原有基礎上稍加變化的新形式,在當時就是時髦的新潮裝。
清末流行衣袖裡面裝假袖口,少時一、二幅,多時二、三幅。這種裝束,一則為了顯示身份和富有;二則為加強旗裝封閉形式的風格特色。假袖口不但用料考究,裝飾布局也追求與旗袍相同,由此整體服飾更增加了華麗的效果,也加強了裝飾的層次感。假袖口一層層連接起來,顯現出窄袖的修長感覺。
宣統至民國初年:這個時期婦女的衫褲比光緒未年更窄小,衣領卻增高,甚至可以掩住面頰,如同馬鞍形狀。這個時期的鑲滾裝飾較前簡單得多,但襟前仍然系掛裝飾物。
清代女子服裝,有公服、禮服和常服。公服是自皇後至七品命婦規定的服制;禮服在民間指的是吉服或喪服。婚喪嫁娶及壽日的衣服,宮廷中是按命婦的品級規定的;常服形式多,變化服用也自由得多。

常服

從《大清會典》和《大清通禮》的記載中得知,婦女日常用衣有嚴格規定,並受法律限制。當然由於它不受品級約束,因此相比之下服式種類較多。服用也隨意得多。只是對奴僕、優伶、皂隸限制不得使用絲、絹、紗、綾、緞、紬和羅等檔次較高的原料制衣,也不得使用細皮、細毛和石青色原料制衣,不得隨便使用珠、翠、金、銀、寶石等貴重的裝飾品,只能使用葛布、梭布、毛褐、繭紬、貉皮和羊皮等較粗質地的低級原料。在當時如出現「時式裝」,則首先在貴族中間服用,在帝制統治時期,人們的衣妝不輕易改變,至於「奇裝異服」就更不允許存在了。

明代較多使用的紐扣,主要用在禮服上,常服很少使用,明末時才有所普及。滿人入關後開始普遍使用紐扣,成為制衣的必備之物。民間用紐扣是受八旗兵的甲衣影響,同時也受到國外商品輸入的影響,因此逐漸在衣服的領邊和襟邊普遍使用。明代以前衣領大多是交領、對領和圓領、自清代旗裝用紐扣以後,衣領的形狀開始發生明顯的變化。出現了清代以前從未有過的立領、襟邊不外露,內衫也與前不同,大鑲大滾的工藝邊飾更是不一般,因而對裁剪縫紉技術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古代服裝十分崇尚「官樣」和「內家樣」,一般出新樣都首先來自這些式樣。乾隆以後,由於通商口岸開始有了商品的交流,使得新材料新花樣慢慢出現,兩廣和蘇杭一帶成為"時式新裝"的發源地;道光之後花樣愈出愈新,但是新時興的服裝式樣雖多,卻只能在貴族之間流行,平民不能隨意模仿。

自乾隆、嘉慶以後,不少旗女仿效漢服,在原來窄長的衣衫外面加上寬大袖子的馬褂,或加寬衫袍的衣袖,並學纏足等陋習,引起仁宗和宣宗動怒,連續下諭禁止,並申明滿洲八旗、蒙古、漢軍督統、副督統隨時詳查。違者治罪,一並嚴懲絕不寬大。

禮服

分吉服和喪服兩類。宮廷中的吉服有如下規定:皇太後、皇後、皇貴妃和貴妃的吉服冠採用熏貂並綴朱緯(一種圖案);龍褂色為石青有綉文;龍袍色用明黃,皇子福晉、親王福晉的吉服冠用熏貂,頂用紅寶石。皇子福晉的吉服褂色用石青有綉文;皇子福晉蟒袍用香色,通綉九蟒五爪;文武官一品至九品的夫人所著補服隨夫品級,補子的形制為方,清末品官的命婦有用圓形補底。一品文官綉鶴;二品綉錦雞;三品綉孔雀;四品綉雁;五品綉白鷳;六品綉鷺鷥;七品綉雞?;八品綉鵪鶉;九品及未入流的綉練鵲。武官一品綉麒麟;二品綉獅子;三品綉豹;四品綉虎;五品綉熊;六、七品綉彪;八品綉犀牛;九品綉海馬。無品級的夫人用天青色大褂。不用補子,紅裙,衣袖口邊鑲綉可隨意。而妾只能用粉紅色和淡藍色。清代命婦的鳳冠(又名"珠冠",因冠上以珠為主要裝飾),霞帔、蟒襖沒有規定。總之,清朝命婦的各種品級均以綉蟒為裝飾。這一點與明代有些不同,明代命婦大衫不綉蟒,而只綉雉(瞿)、孔雀、鴛鴦和練鵲。

喪服

自古以來,喪服也被列為禮服之類。喪服可分兩部分:一種是後輩人為長者預制的"壽衣";一種是在喪禮上人們的著裝。官者服用"壽衣"是按品級穿戴,平民婦女則用元青或藍色大褂。

出席葬禮者要按照月份分別服生麻布、熟麻布、粗白布、細白布、麻冠、麻履、草履、素履等喪服。在著喪服期間女人不得戴有色鮮花,不可塗抹脂粉,也不得穿絲綢衣服,不得使用鮮艷色彩,只准採用白、灰、黑、藍幾色。這些是喪禮的一般規定,根據地區習慣還另有不同。南方比較遵守古禮,比如女人用粗衣時邊緣不縫,腰下系麻裙,頭上用一條麻布縫綴一側,呈風帽形狀,戴帽後布的兩端一邊長一邊稍短;北方則將白布紐結包在頭上,在不綴邊線的粗衣下面用白布包鞋,留有鞋跟,父輩留黑色跟,祖輩留紅鞋跟。

公服

是宮廷中上至皇太後,下至皇貴妃的正式官樣服裝。其朝服朝褂的具體規定和配套的各種珠寶飾物在《大清會典》圖卷中和《大清通禮》卷中都有記載,下面簡要介紹一二。

皇太後和皇後的冬朝冠為熏貂。上綴朱緯,頂三層。飾有珍珠、金鳳、寶石、珊珊等飾物,冠後有護領,垂明黃帶;夏朝冠為青絨。

皇太後和皇後的金約(用金做成的飾物),上綴青金石、綠松石、珍珠、珊珊等為垂褂物。皇太後和皇後的耳飾左右各三,由金龍銜一等珠:皇貴妃和貴妃的耳飾,宮中貴人耳朵扎有三個孔,配戴三副耳墜。皇太後、皇後、皇貴妃的朝褂,用石青色片金緣,以立龍、正龍和萬福萬壽為綉衣圖案。領後垂明黃絛,飾以珠寶;也有以正龍、行龍或立龍和八寶平水為圖案綉文。

皇太後和皇後、皇貴妃的冬朝袍用明黃色、披領和袖均用石青,肩的上下均加緣,並有金龍、行龍、正龍以及八寶平水等圖案綉文。

皇太後和皇後的領約,以縷金鑄之,以珍珠、綠松石、珊珊為飾。皇太後和皇後著朝服時胸前掛有三盤朝珠。著吉服掛一盤朝珠,均為珍珠和珊珊等高檔飾物;皇貴妃、貴妃和妃的朝珠,是用密珀為飾。這種朝珠共計一百零八顆,分四部分,以三顆大珠間隔,每個部分二十七顆。

皇太後、皇後和皇貴妃配有綠色采,絛用明黃色,綉文為五穀豐登。

皇太後、皇後、皇貴妃、貴妃、妃和嬪的冬朝裙,用片金加海龍緣,紅織金壽字緞和石青行龍庄緞;夏朝裙用緞紗,圖案與冬裙相同。

清代男裝主要是長袍和馬褂,袖端呈馬蹄形是歷代不曾見過的。長袍造型簡練,立領直身,偏大襟,前後衣身有接縫,下擺有兩開衩(古時稱"缺褲"),四開衩和無開衩幾種類型。皇室貴族為便於騎射,著四面開衩長袍,即衣前後中縫和左右兩側均有開衩的式樣,平民則著左右兩側開衩或稱「一裹圓」的不開衩長袍。在我國文學名著《紅樓夢》第九十四回「宴海棠賈母賞花妖」一節中,記述了一段內容「那日寶玉本來穿著」一裹圓的皮襖在家休息,忽聽賈母要來,便去換了一件狐腋箭袖,罩了一件玄狐腿外褂。這里說明「一裹圓」,是休閑衣服,不可登大雅之堂,所以賈母的到來,必須換掉便裝,改著正式穿戴。滿清時期長袍外面的馬褂身長不過膝,袖寬且短。衣服上的佩飾比較瑣繁,一個金銀牌上垂掛著數十件小東西,如耳挖子、鑷子、牙簽,還有一些古代兵器的小模型,如戟、槍之類,佩掛飾物在清代已經形成風尚。

男裝中以褂最為盛行,馬褂是滿清男子四種制服之一。四種制服為禮服、常服、雨服和行服,馬褂即行服。馬褂自康熙年間進入富家後,軍服也用此制。史料《陔余叢考·馬褂》記「凡扈從及出使,皆服短褂,缺襟袍及戰裾,短褂亦曰馬褂,馬上所服也」。馬褂做為外用,有單、夾、棉幾種不同做法,一般採用石青、紺色、黑色等較素的顏色,習慣上不用亮紗原料。在乾隆年間,有翻毛皮馬褂,為貴族服用,官職人員著褂在胸前背後綴有補子叫"補褂"。馬褂又名"德勝褂"。清初馬褂採用天藍色。乾隆時以玫瑰紫為佳,清末深絳(赤、大紅)最流行,民國時期流行淺灰和淺駝顏色。

清代的上等褂為「黃馬褂」,這種褂屬於皇帝的最高賞賜,有四種人才可以享用:
(1)皇帝出巡時,所有扈從大臣,即御前大臣、內大臣、內廷王大臣、待衛、仆長等皇帝的心腹之人,並可在帽頂後端插戴孔雀翎。這種黃馬褂沒有花紋,是取淡黃色(明黃)紗或綢緞原料製作,又叫"職任褂子",所以卸職者不可服用。
(2)競技場上比武的優勝者和每年「行圍」時,貢獻珍貴禽獸的大臣可以享用,服用黃馬褂時文官用黑色紐絆,武將用黃色紐絆。
(3)作戰有功,顯赫的高級武將或統兵的文官可以享用。
(4)朝廷特使,宣慰中外的官員可以被特賜,賞賜時必騎馬繞紫禁城一圈,這種儀式在威豐年間尤為盛行。

馬褂有長袖短袖之分,但無論長短馬褂之袖都是寬肥的。馬褂有對襟、大襟和琵琶襟等幾種式樣。以衣襟區別使用范圍。對襟馬褂是禮服,右大襟鑲黑邊飾的馬褂是常服,而缺襟馬褂,即琵琶襟(又稱"烏龍")的馬褂是行裝。
清代服制改變,從公服開始逐漸推向常服。滿人進關,對男子採取強制性更裝,女子的更裝是逐步實現的。可由清到滿服飾上的轉變,因為出現不少拒絕者,因而服飾改革上死的人不計其數。當時女子改裝阻力很大,明裝難以更改,反而吸引了滿人,不少旗人還特意模仿漢裝,盡管乾隆時期宮中一再降旨,禁止滿人纏足,但異族女裝的吸引力,使得不少滿人違抗旨令的現象時有發生。
幾百年間服裝的改革不得不讓人佩服清朝的,雖然強制的方式,殘酷的手現代旗袍
風行於本世紀20年代的旗袍,脫胎於清代滿族婦女服裝,是由漢族婦女在穿著中吸收西洋服裝式樣不斷改進而定型的。當時的變化並不復雜。
從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國旗袍風行了20多年,它的款式幾經變化,如領子的高低、袖子的長短、開衩的高矮,使旗袍徹底擺脫了老式樣,改變了中國婦女長期來束胸裹臀的舊貌,讓女性的體態和曲線美充分顯示出來,正適合當時的風尚,為女性解放立了一功。其中的青布旗袍最受當時女學生的喜愛,一時間盛行全國。旗袍的誕生幾乎成成為20年代後期中國新女性的典型裝扮。還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領導服裝潮流的十里洋場中摩登女郎、交際名媛、電影明星等,在旗袍樣式上的標新立異,也促進了旗袍的發展。自30年代起,旗袍幾乎成了中國婦女的標准服裝,民間婦女、學生、工人、達官顯貴的太太,無不穿著。旗袍甚至成了交際場合和外交活動的禮服。後來,旗袍傳到了外國,被西洋女子效仿穿著。
發展至今,旗袍的樣式花色都逐漸繁多,隨著復古風尚的流行,旗袍重新演繹昔日的精彩。作為中國服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旗袍,有著悠久的歷史,象徵著華夏文明,襯托東方女性的優雅氣質,仍然在樣式上不斷創新,在時尚的舞台上大放異彩。
段,但卻不得不佩服改革後的輝煌。

⑶ 尋一部很老的動畫片

[1995年TVB播放過的動畫]
Duck Chick采訪隊
安妮的故事
搏擊之男
超人小子
潮與虎
創龍傳
反斗劍神
飛天少女豬事丁
高智能方程式之超級雷神
機神兵團
卡拉OK戰士
老虎仔樂園/嘻嘻哈哈虎次郎
綠洲傳說
貓貓日記
美少女戰士(第二輯)(美少女戰士R)
美少女戰士R劇場版之聖夜傳說
偶像小英雌
深海的童話
深海中的朋友
太平洋上的彩虹
天地無用(第二輯)
天地無用(第一輯)
頑童歷險記
為食龍少爺
新忍者亂太郎
新鐵金剛
雪國王子
雪鹿傳說
櫻花少年
幽游白書
元氣爆發
月亮公主
重裝甲少女組
裝甲天使

[1996年TVB播放過的動畫]
百變小姬子
高智能方程式之時空極限
咕嚕咕嚕魔法陣(第一輯)
伙頭爸B
疾風無敵銀堡壘
狂歡三寶
羅得島戰記
美少女戰士(第三輯)(美少女戰士S)
魔天戰神
偶像防衛隊
熱血最強
忍忍忍者亂太郎
十二守護戰士
太陽勇者
天生禮物狂
外星毛查查
新雪姑七友
新蜘蛛俠
新足球小將
異空大冒險
種子特務

[1997TVB播放過的動畫]
IQ博士之衰鬼酒店
KOBO看天下
暗黑武神傳
百搭肥師奶
變相怪傑
玻璃鞋公主
超時空少年
城市獵人劇場版之保護密令
電光超能人
奪寶精靈使
復活奇緣
高校球王
鬼神童子
皇家雙妹嘜(就是《逮捕令》)
婚紗小天使
婚紗小天使之失憶戰記
龍珠劇場版之超能量戰士悟天
龍珠劇場版之生化戰士
貓狗寵物街(第二輯)
美少女戰士(第四輯)(美少女戰士Super S)
美少女戰士劇場版之水晶計劃
魔法獵人
偶像萬人迷
乞嗤雙子星
深海霸王707
聖劍武士
四驅兄弟(第一輯)(就是現在大陸熱播的那個《四驅兄弟》)
特種變形勇士
童話樂園
武士屠龍
小熊維尼歷險記
新機動戰紀
行運超人
焰之傳說
櫻桃小丸子(第一輯及第二輯)
勇者急先鋒
足球風雲

[1998年TVB播放過的動畫]
BB保你大
Q版小龍女
阿斯蘭戰記(劇場版)(就是《亞爾斯蘭戰記》)
阿斯蘭戰記(OVA版)
笨B小英熊
超光戰士
超人
超人迪加
超音鼠奇兵
寵物小精靈(第一輯)(就是《口袋怪物》劇場版)
復活聖殿
鋼鐵神兵
古靈偵探
哈利動物園
皇家雙妹嘜(第一輯)(就是《逮捕令》)
黃金勇者
機動武神傳
機甲孖寶
疾風男兒
恐龍島飄流記
龍珠GT
龍珠劇場版之冥界超激戰
貓狗寵物街之友情劇場版
美少女 Super Star
美少女戰士最後星光
夢幻紳士
名偵探柯南
魔印傳說
霹靂小威龍
霹靂戰隊
企鵝掌門人
聖誕有禮
特種變形勇士II
天使亞必
小孤燕
小熊維尼之聖誕也瘋狂
新番忍者亂太郎
新世紀超時空要塞
新世紀超時空要塞
星際漫遊YAYAYA (第一輯)
星空少女組
星空戰隊
銀河警花
櫻桃小丸子(第一輯)
寓言學說動畫廊
越野旅情

[1999年TVB播放過的動畫]
Bom Bom 彈珠人(第一輯)
超人帝拿
超時空金牌小女將
城市獵人劇場版之危險女神
計算機戰隊
動物玩玩樂園
奪寶雙子星
反斗小王子(第一輯)
飛鳥戰隊
風之傳說
伏魔飛龍
鋼鐵神兵
高校和平美使者
搞笑拯救隊
古怪獵人(第一輯)
古怪獵人II
護士小天使
幻法俏天師
機動警察II
機動警察之正義行動
機動新世紀
機動戰士0083
機甲防衛隊
巨鴨奇兵
科幻特攻
快打旋風
蠟筆小王國
樂韻有情天
靈貓
綠林青春物語
貓狗寵物街之聖誕快樂
貓狗寵物街之新年萬歲
妙探俏嬌娃
泥膠樂園
晴天 Pig Pig
熱斗小馬
傻版僵屍
閃電戰車 Go Go Go
甩繩公主
唐老鴨數學樂園
體操小子
童話的星空
童真歲月
小淘氣 Smile
小王子
校園美戰士
新機甲桃太郎
銀河醒目女(第一輯)
勇者王
宇宙特警
再見校園
智多多知多多
中華一番(就是前段時間大陸播映的《中華小當家》)
種子特務II
重甲戰隊

[2000年TVB播放過的動畫]
Yo! 我系馬騮精
百變小櫻 Magic 咭(就是《魔法少女櫻》)
保衛旋風
爆熱時空
變形火車俠(第一輯)
玻璃面具
超級小黑咪
超魔神英雄傳 (就是《神龍鬥士》)
超人大電影之迪加與帝拿
超時空金牌小女將:友情篇
寵物小精靈之比卡超的假期(就是《口袋怪物》劇場版)
寵物小精靈之超夢夢反擊戰
吹波糖危機2040
反斗小王子(第二輯)
福星大咀鳥
乖乖砵砵車
鬼馬小靈精之聖誕習作
海上狗仔隊
鬍子叔叔
皇家雙妹嘜之東京攻略(就是《逮捕令》劇場版)
機動戰士:哀?戰士篇
機動戰士:大地上的高達篇
機動戰士:進化?新類型篇
機甲小寶
極速拯救部隊
勁爆 Bom Bom 彈珠人
開心快活林
柯南偵探電影之摩天驚魂(就是《引爆摩天樓》)
快活小天使
戀愛物語
貓狗寵物街之反斗奇遇記
冒險鐵男(第一輯)
夢幻戰隊
迷你愛神
米老鼠神奇旅程
命運之子
魔法小美穗
魔界獵人
扭計小霸王
青春萬歲
少女革命
深海人魚傳說
時空小偵探
蔬果串燒樂園
數碼暴龍(第一輯)
數碼戰隊
四驅兄弟 Champion
天才小魚郎(第二輯)
天才小魚郎(第一輯)
威威鼠闖天下
小魔女 Doremi (第一輯)
心動季節
新編伊索寓言
學神救未來
牙擦超人謝亞斯
銀河女黑俠
櫻花大戰(第一輯)
勇者警察
友愛的天空
戰地少女
智多多動物奧運會

[2001年TVB播放過的動畫]
Barbie 與胡桃夾子的夢幻之旅
八爪小英雄
班點狗歷險記
彩虹戰記
超人佳亞
城市獵人劇場版之危機直播
寵物小精靈之比卡超探險隊
得意快獸仔
反斗小王子II
封神演義
高智能方程式之極速神話(SAGA)
高智能方程式之極速神話(SIN)
哥斯拉
嘩鬼校園
皇家雙妹嘜(第二輯)
機甲發明小子(第一輯)
金色漩渦
柯南偵探電影-命啤牌
科學情緣
雷霆守護者
兩小無猜冒險英雄
魔法少年(第一輯)
女棒甲子園
全職獵人
忍者亂太郎(第六輯)
忍者亂太郎(第七輯)
忍者亂太郎(第五輯)
傻版僵屍
神風怪盜
時空穿梭大發現
數碼暴龍(第二輯)
童心看世界
微星小超人
未來特警
小魔法變變變
小魔女 Doremi (第二輯)
小魚仙
星獸戰隊
櫻花大戰II
櫻桃小丸子友情歲月
勇者指令
運動小天王
智多多20日環游世界
足球小將之決戰歐洲
足球小將之決戰歐洲前傳

[2002年TVB播放過的動畫]
Barbie 長發公主
Cyber 守護星(第二輯)
Cyber 守護星(第一輯)
阿蟲歷險記
百變小櫻之相約在香港(就是《魔法少女櫻》劇場版)
百變小櫻之再見 Magic 咭
爆旋陀螺(第一輯)
超級娃娃戰士
超人迪加.帝拿.佳亞大聯盟
超人迪加大電影
超人迪加身世之迷
超人帝拿大電影
超速搖搖
倒凶十將傳
迪迪仔周記
蕃茄土豆大作戰
鋼鐵天使(第一輯)
哥斯拉2000
哥斯拉大戰超翔龍
咕嚕咕嚕魔法陣II
哈姆太郎
海盜媽寶(第二輯)
海盜媽寶(第一輯)
徽章戰士(第一輯)
機動戰士08小隊
極盜狂熱份子大動畫
間諜少女組
盔甲娃娃
辣妹掌門人
老鼠仔與芭蕾舞
零戰士
零戰士外傳
六門天外
麥嘜春田花花幼兒園
貓狗寵物街(第一輯)
夢幻之寵物小精靈利基亞爆誕
幪面貓俠
魔靈公主
森林小英雄
數碼暴龍3馴獸師之王
數碼暴龍大電影-滾球獸之誕生
數碼暴龍大電影-我們的戰爭游戲
外星BB撞地球(*)
消防員的故事
小司機 Noddy
笑笑小莫加
新機甲發明小子
新牌公主
新仙魔大戰
星際漫遊YAYAYA(第二輯)
銀河醒目女
銀河醒目女(第二輯)
足球小將歐洲爭霸戰
足球小將之反擊歐洲
足球小將之世界級決戰

回憶回憶吧 應該有你小時候看的吧!!~~~~~~~~~
你說的實在太模糊了~~~~
我也只能找到這些了!!!~~~~~~~

o(∩_∩)o...

⑷ 花木蘭的資料

隋代人,花木蘭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營郭鎮周庄村人。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一十二載,屢建功勛,無人發現她是女子,回朝後,封為尚書。唐代追封為"孝烈將軍",設祠紀念。

木蘭祠始建於唐代,金代泰和年間(公元1201-1208年),敦武校尉歸德府谷熟縣營郭鎮酒都監烏林答撒忽剌又重修大殿、獻殿各三間,並創塑了花木蘭像。至元代元統二年(公元1334年),睢陽府尹梁思溫倡議,募捐二千五百貫,重修擴建。清嘉慶十一年(公元1807年),由該祠僧人堅讓、堅科和其徒田何、田楨、田松等,又募資修祠立碑。由於歷代重修,祠宇佔地面積一萬平方米,祠地四百餘畝,住僧人十餘人。

可惜,這座古雅祠宇,1943年毀於戰火。現倖存祠碑兩通。一是元代《孝烈將軍像辨正記》碑,立於該祠大門內東側。碑為青石,通高3.6米,寬1米,碑首前後皆為深浮雕的二龍雲里戲珠,布局對稱,造形大方。篆字題名《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碑四邊刻有圖案,上邊用誇張浪溫的手法,刻有二龍戲珠,龍頭大而逼真,龍身簡而細小,穿入流雲,生動美妙。兩邊陰刻牡丹花紋,線條活潑流暢,古樸而不俗。碑文正書31行,滿68字,其刻書精美,蒼勁有力。龜座高0.7米,龜形伸頭直尾,四肢半曲,似起似卧,栩栩如生。碑文下款:元朝元統二年,祖居歸德湯德立石,侯有造撰文,曹州李克均、李英刻石。此碑經專家鑒定,確屬元代石刻真品。1982年,由省文局撥款,又重修碑樓,頂為轎形,尖頂四脊,合瓦挑角,17層封檐,前後園門,古樸典雅,碑樓四周砌有圍牆。另一通是清朝《孝烈將軍辨誤正名記》碑,立於該祠大門外西側。通高2.14米,寬0.78米,方座,碑額刻有深浮雕盤龍,篆字題名,碑文正書,歸德府商丘縣庠生孟毓謙撰文,歸德府商丘縣邑大學生孟毓鶴書丹,芒山石工張握玉刻石。1993年,虞城縣舉辦了中國第一屆木蘭文化節。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聚集在商丘,一起分析了《木蘭辭》內容和尚存的元碑記載。一致認為,花木蘭的故鄉在虞城,已確鑿無疑。

花木蘭的故事是一支英雄的歌,悲壯的詩。《木蘭辭》被列入中小學課本,被千千萬萬的青年學生所誦頌;多年來,木蘭的事跡和形象被搬上舞台,《木蘭從軍》長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勵著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在保衛國家的戰斗中做出了驚天動地的壯舉。人們為了紀念她,在虞城縣內還建有木蘭中學、木蘭火車站、木蘭賓館、花木蘭度假村、花木蘭產業集團、花木蘭民兵連。商丘市還組建有花木蘭武術協會、花木蘭盤鼓隊、花木蘭舞龍隊。每年的四月初八,木蘭的生日,人們前來祭祀,人山人海,廟會盛大。現在,巾幗英雄花木蘭的名子不但在我國家喻戶曉,而且由於美國迪斯尼公司耗巨資製作的卡通片《花木蘭》的巨大影響,她的美名已傳遍了全球。美國新聞媒體賦詩稱贊"古有神州花木蘭,替父從軍英名響;今有卡通"洋木蘭",融中貫西四海揚。"

《木蘭辭》詩是這樣寫的: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至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但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析,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出門看夥伴,夥伴皆驚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詩中稱天子為「可汗」,征戰地點都在北方。黃河姑且不說,黑山即殺虎山,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南。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杭愛山。花木蘭參加的戰事,當發生在北魏與柔然之間。

北魏是鮮卑族拓跋部建立的,西晉未年曾被封為代王,後為苻堅所滅。苻堅在淝水之戰中失敗,拓跋氏復國,改國號為「魏」,經過五、六十年的征戰,結束「五胡亂華」的十國時代,統一黃河流域。傳到北魏孝文帝時已八十六年,經過了五位皇帝,孝文帝崇尚中原漢族文化,遷都洛陽,實行漢化政策,今天的「元」姓即多為北魏皇室後代。當時承平日久,在孝文帝均田令政策下,社會經濟發展,花木蘭就生活在這樣一種社會中。

這時立國已一百五十八年的北方游牧大國蠕蠕,也就是柔然不斷南侵,北魏政權便多次「車駕出東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甫北三千里。」與柔然大戰。

戰爭產生英雌,在世無男英雄的情況下,便會有女英雄,北魏與柔然戰爭沒有突出的男人,就有了突出的女英雄花木蘭。

在《木蘭詩》中開頭就說明了當時的軍情緊急:「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而花木蘭家中除了年邁的父母,就是年幼的弟弟,衰老的父親怎能去遠征殺敵,可是祖國的召喚又義不容辭,面對這雙重的考驗,木蘭挺身而出:「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木蘭好女兒,替父從軍的意志,實為對父親的愛心與對祖國的忠心的凝聚,是巾幗英雄本色的表現。

花木蘭就要出征了,她「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疇,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是多麼的急促緊張,是多麼的昂揚士氣,她早晨告別爺娘,晚上就宿在了黃河岸邊,行軍多急,軍情多緊張,軍令如山倒,作為一個少女離開閨閣,投入戰場,何異投入另一個世界。暮色蒼茫中,一個女戰士枕戈待旦,這是何等荒涼而又悲壯的境界。「黃河流水鳴濺濺。」「燕山胡騎鳴啾啾。」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可見戰事是十分的頻繁,歲月是十分的漫長,那麼多的將軍蝶血疆場,花木蘭能活著回來是十分的不容易。那可是:

北風振漠,胡兵伺便;主將驕敵,期門受戰;

野樹旌旗;川回組練;法重心駭,威尊命賤;

利杴穿骨,驚沙入面,主客相博,山川震眩;

聲析山河,勢崩雷電。至若窮陰凝閉,凜冽海隅;

積雪沒脛,堅冰在須。當此苦寒,天假強胡,

憑陵殺氣,以相剪屠。徑截輜重,橫攻士卒;

都尉新降,將軍覆沒;屍填巨港之岸,血滿長城之窟。……

鳥無聲兮山寂寂,夜正長兮風漸浙,魂魄結兮天沉沉,

鬼神聚兮雲冪冪,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

花木蘭回來了,這很不容易。她重視生命的可貴,更加懂得家庭的溫暖。她拒絕了天子的賞賜,也不願在朝為官,將榮華富貴輕輕地拋下,她願馳千里足,早日還故鄉。

她回來了,年邁的父母攙扶著出來迎她,姐姐理妝相迎,弟弟磨刀霍霍向豬羊,以實際行動迎接姊姊的回來。看到這一切,花木蘭由衷地高興,十二年的沙場出生入死,多難。十二年的喬裝而不露痕跡,多難,然而這一切都過去,花木蘭內心的精神力量,該是何等地偉大。

日子安定下來,過去的夥伴又來看她,她每次都總是以女兒裝見他們,對驚怕的過去的夥伴,花木蘭在內心說:知道了么?過去與你一道血戰沙場,立下大功;回朝後不願為尚書郎的我是個女孩子。

⑸ 有哪些好看的古裝電視劇值得推薦

古裝劇必看武俠,武俠劇必看金庸。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大師的武俠小說大多都拍攝成了電視劇,而且成就了不只一部經典!

1.《天龍八部》,黃日華、陳浩民版本。金庸武學的最高境界,降龍十八掌,北冥神功,六脈神劍……光是這些絕世武功就讓人熱血沸騰。加上喬峰、段譽、虛竹的兄弟情義,及各自的身世之謎,各自的愛恨交織,讓人慾罷不能,看幾次都不為過!

其實金庸大師的作品都擁有極為強烈的年代感,結合了年代的歷史故事,訴說著「俠」的真意,描述著那些武功超絕的俠客愛恨情仇,但是最終他們都願意為國家,為民族拋頭顱,灑熱血。這才是真正的武俠,看金庸大師的電視劇,不止是「爽」,而且總能有新的體會,感悟人生的道理!

⑹ 花木蘭的圖片和簡短資料

花木蘭

隋代人,花木蘭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營郭鎮周庄村人。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一十二載,屢建功勛,無人發現她是女子,回朝後,封為尚書。唐代追封為"孝烈將軍",設祠紀念。

木蘭祠始建於唐代,金代泰和年間(公元1201-1208年),敦武校尉歸德府谷熟縣營郭鎮酒都監烏林答撒忽剌又重修大殿、獻殿各三間,並創塑了花木蘭像。至元代元統二年(公元1334年),睢陽府尹梁思溫倡議,募捐二千五百貫,重修擴建。清嘉慶十一年(公元1807年),由該祠僧人堅讓、堅科和其徒田何、田楨、田松等,又募資修祠立碑。由於歷代重修,祠宇佔地面積一萬平方米,祠地四百餘畝,住僧人十餘人。

可惜,這座古雅祠宇,1943年毀於戰火。現倖存祠碑兩通。一是元代《孝烈將軍像辨正記》碑,立於該祠大門內東側。碑為青石,通高3.6米,寬1米,碑首前後皆為深浮雕的二龍雲里戲珠,布局對稱,造形大方。篆字題名《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碑四邊刻有圖案,上邊用誇張浪溫的手法,刻有二龍戲珠,龍頭大而逼真,龍身簡而細小,穿入流雲,生動美妙。兩邊陰刻牡丹花紋,線條活潑流暢,古樸而不俗。碑文正書31行,滿68字,其刻書精美,蒼勁有力。龜座高0.7米,龜形伸頭直尾,四肢半曲,似起似卧,栩栩如生。碑文下款:元朝元統二年,祖居歸德湯德立石,侯有造撰文,曹州李克均、李英刻石。此碑經專家鑒定,確屬元代石刻真品。1982年,由省文局撥款,又重修碑樓,頂為轎形,尖頂四脊,合瓦挑角,17層封檐,前後園門,古樸典雅,碑樓四周砌有圍牆。另一通是清朝《孝烈將軍辨誤正名記》碑,立於該祠大門外西側。通高2.14米,寬0.78米,方座,碑額刻有深浮雕盤龍,篆字題名,碑文正書,歸德府商丘縣庠生孟毓謙撰文,歸德府商丘縣邑大學生孟毓鶴書丹,芒山石工張握玉刻石。1993年,虞城縣舉辦了中國第一屆木蘭文化節。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聚集在商丘,一起分析了《木蘭辭》內容和尚存的元碑記載。一致認為,花木蘭的故鄉在虞城,已確鑿無疑。

花木蘭的故事是一支英雄的歌,悲壯的詩。《木蘭辭》被列入中小學課本,被千千萬萬的青年學生所誦頌;多年來,木蘭的事跡和形象被搬上舞台,《木蘭從軍》長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勵著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在保衛國家的戰斗中做出了驚天動地的壯舉。人們為了紀念她,在虞城縣內還建有木蘭中學、木蘭火車站、木蘭賓館、花木蘭度假村、花木蘭產業集團、花木蘭民兵連。商丘市還組建有花木蘭武術協會、花木蘭盤鼓隊、花木蘭舞龍隊。每年的四月初八,木蘭的生日,人們前來祭祀,人山人海,廟會盛大。現在,巾幗英雄花木蘭的名子不但在我國家喻戶曉,而且由於美國迪斯尼公司耗巨資製作的卡通片《花木蘭》的巨大影響,她的美名已傳遍了全球。美國新聞媒體賦詩稱贊"古有神州花木蘭,替父從軍英名響;今有卡通"洋木蘭",融中貫西四海揚。"

《木蘭辭》詩是這樣寫的: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至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但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析,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出門看夥伴,夥伴皆驚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詩中稱天子為「可汗」,征戰地點都在北方。黃河姑且不說,黑山即殺虎山,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南。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杭愛山。花木蘭參加的戰事,當發生在北魏與柔然之間。

北魏是鮮卑族拓跋部建立的,西晉未年曾被封為代王,後為苻堅所滅。苻堅在淝水之戰中失敗,拓跋氏復國,改國號為「魏」,經過五、六十年的征戰,結束「五胡亂華」的十國時代,統一黃河流域。傳到北魏孝文帝時已八十六年,經過了五位皇帝,孝文帝崇尚中原漢族文化,遷都洛陽,實行漢化政策,今天的「元」姓即多為北魏皇室後代。當時承平日久,在孝文帝均田令政策下,社會經濟發展,花木蘭就生活在這樣一種社會中。

這時立國已一百五十八年的北方游牧大國蠕蠕,也就是柔然不斷南侵,北魏政權便多次「車駕出東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甫北三千里。」與柔然大戰。

戰爭產生英雌,在世無男英雄的情況下,便會有女英雄,北魏與柔然戰爭沒有突出的男人,就有了突出的女英雄花木蘭。

在《木蘭詩》中開頭就說明了當時的軍情緊急:「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而花木蘭家中除了年邁的父母,就是年幼的弟弟,衰老的父親怎能去遠征殺敵,可是祖國的召喚又義不容辭,面對這雙重的考驗,木蘭挺身而出:「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木蘭好女兒,替父從軍的意志,實為對父親的愛心與對祖國的忠心的凝聚,是巾幗英雄本色的表現。

花木蘭就要出征了,她「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疇,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是多麼的急促緊張,是多麼的昂揚士氣,她早晨告別爺娘,晚上就宿在了黃河岸邊,行軍多急,軍情多緊張,軍令如山倒,作為一個少女離開閨閣,投入戰場,何異投入另一個世界。暮色蒼茫中,一個女戰士枕戈待旦,這是何等荒涼而又悲壯的境界。「黃河流水鳴濺濺。」「燕山胡騎鳴啾啾。」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可見戰事是十分的頻繁,歲月是十分的漫長,那麼多的將軍蝶血疆場,花木蘭能活著回來是十分的不容易。那可是:

北風振漠,胡兵伺便;主將驕敵,期門受戰;

野樹旌旗;川回組練;法重心駭,威尊命賤;

利杴穿骨,驚沙入面,主客相博,山川震眩;

聲析山河,勢崩雷電。至若窮陰凝閉,凜冽海隅;

積雪沒脛,堅冰在須。當此苦寒,天假強胡,

憑陵殺氣,以相剪屠。徑截輜重,橫攻士卒;

都尉新降,將軍覆沒;屍填巨港之岸,血滿長城之窟。……

鳥無聲兮山寂寂,夜正長兮風漸浙,魂魄結兮天沉沉,

鬼神聚兮雲冪冪,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

花木蘭回來了,這很不容易。她重視生命的可貴,更加懂得家庭的溫暖。她拒絕了天子的賞賜,也不願在朝為官,將榮華富貴輕輕地拋下,她願馳千里足,早日還故鄉。

她回來了,年邁的父母攙扶著出來迎她,姐姐理妝相迎,弟弟磨刀霍霍向豬羊,以實際行動迎接姊姊的回來。看到這一切,花木蘭由衷地高興,十二年的沙場出生入死,多難。十二年的喬裝而不露痕跡,多難,然而這一切都過去,花木蘭內心的精神力量,該是何等地偉大。

日子安定下來,過去的夥伴又來看她,她每次都總是以女兒裝見他們,對驚怕的過去的夥伴,花木蘭在內心說:知道了么?過去與你一道血戰沙場,立下大功;回朝後不願為尚書郎的我是個女孩子。

⑺ 巾幗英雄的故事簡介

故事簡介:

三國時,蜀國丞相諸葛亮率軍出祁山,攻打魏國。魏軍統領司馬懿與諸葛亮對峙於渭南。由於諸葛亮遠道而來,利於急戰,司馬懿採取了相持戰術。諸葛亮深知,這樣相持下去,對蜀軍是極為不利的,而發動強攻,魏軍深溝高壘,很難取勝,可是又怎能甘心退兵?

於是諸葛亮想出了一個很巧妙的辦法:派人大張旗鼓地前往魏營給司馬懿送了一份"厚禮":一大堆婦女用的頭巾和發飾,還寫了一封信,說司馬懿太膽小了,一個大英雄,掌握那麼多兵將,竟不敢來戰。

如果他領兵出戰就是大英雄;如果不敢來戰,乾脆就用婦女的頭巾包上頭,再用脂粉化妝,證明他是個一般婦女!司馬懿非常生氣,卻依然沒有中計。

(7)清朝男人卡通圖片擴展閱讀:

中國巾幗英雄有:

1、穆桂英

穆桂英- 戲曲及小說《楊家將》中人物。明熊大木小說《北宋志傳》和紀振倫小說《楊家將通俗演義》中人物。原為穆柯寨穆羽之女,武藝超群、機智勇敢,傳說有神女傳授神箭飛刀之術。因陣前與楊宗保交戰,生擒宗保並招之成親,歸於楊家將之列,為楊門女將中的傑出人物。

穆桂英與楊家將一起征戰衛國,屢建戰功。佘太君(佘賽花)百歲掛帥,率十二寡婦西征,她五十歲尤掛先鋒印,深入險境,力戰番將,大獲全勝。是中國古典文學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

2、花木蘭

花木蘭:姓魏,名木蘭。隋代人,花木蘭是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人。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一十二載,屢建功勛,無人發現她是女子,回朝後,封為尚書。唐代追封為"孝烈將軍"。

3、秦良玉

中國歷史上,正式列入國家編制的女將軍,實際上只有秦良玉一位。秦良玉(1574或1584~1648) 字貞素,土家族(也有說是苗族),四川忠州(今忠縣)人。自幼從父習文練武,善騎射,通詩文,有智謀。

丈夫死後,繼任其職,她曾派出族人救援沈陽抗擊後金,更曾親率3000精兵北上,鎮守山海關。清軍入關南下,她堅持抗清,被南明隆武帝加封太子太保、忠貞侯。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正式登錄的巾幗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