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物圖片 » 抱壇子的女人油畫陶高清圖片
擴展閱讀
圖片手寫軟體免費下載 2024-11-29 00:03:33
ps圖片添加背景 2024-11-28 23:47:29
歐州唯美圖片 2024-11-28 23:44:42

抱壇子的女人油畫陶高清圖片

發布時間: 2024-08-28 03:51:46

❶ 有一副世界名畫,是一個女孩子抱著一個壇子,上身是裸的,下身是白色紗衣,

您說的這幅世界名畫叫作《陶》。

謝楚余畫的「抱陶女」正確的名字為《陶》,這是謝楚餘1997年初完成的一幅油畫作品。《陶》的創作,緣於三個模特,一個青島人,一個汕頭人,一個混血兒。在謝楚余看來,這三種人「雜交」,最漂亮。

《陶》一經問世,便以一種中西合璧的美打動世人。但是,它也成為中國油畫史上被翻版盜印最多的一幅油畫,盜版數不少於一百萬次。

謝楚餘1962年生於廣東汕頭市。1988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19研究生班,1992年完成研究生專業課程並任油畫系講師,1993年應美國加州設計學院邀請赴美作學術交流和考察。1998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同等學歷研究生班。1991年參加"依維爾古典油畫技法材料研究班"和"西方當代藝術新材料研習班"學習。現為廣州美院油畫系副教授,廣東美術創作院畫家。

1989年起,在廣州,台灣和新加坡舉辦五次個人畫殿。1993年及2001年分別赴美國、法國進行學術交流及專業考察,至今已游歷了近三十個國家。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形成了精緻而嚴謹、典雅而洗、洗練的繪畫風格。代表作有《中國少女》、《陶》、《木板上的拳套》等。

多次參加"中國油畫藝術展"、"第八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展"、"中國油畫精英邀請展"等大型畫展。被《美術》、《中國油畫》、《收藏天地》、《藝術家》、《畫廊》、《現代畫報》等雜志多次介紹並98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同等學歷有專題報道.《謝楚余油畫藝術》出版 。

❷ 美女抱瓷壇畫是什麼

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Jean-AugusteDominiqueIngres)法國畫家。我們通常只稱其為安格爾,法國古典主義畫派最後的代表。

《泉》,(如圖)布面油畫,作於1856年。163×80cm(一說為164×82厘米),盧浮宮博物館藏,為西歐美術史上描寫女性人體的優秀作品之一。為了創作好這幅作品,安格爾竟醞釀了36年的時間。它通過一個抱罐倒水的裸體少女形象,表現了畫家終身追求的古典美。這幅作品的動人之處,還在於它匠心獨具地表現了少女的純潔,在畫面上創造出了一種恬靜、思雅和抒情詩般的意境。

實際上,畫中少女上肢的姿態並不符合人體的動態規律。安格爾為了使少女的動態看起來更美,為她編造了這樣一個不可能存在的動作。這幅作品對於水的表現非常神奇。從水瓶中傾瀉而出的泉水是寧姿侍靜的畫面上最具動態的因素。但經過畫家的巧妙處理,飛瀉的清泉非但沒有打破畫面的寧靜感,還使之平添了一種流動的韻律。

也可能是油畫作品《陶》,創作完成於1997年初,作者謝楚余,1962年生於廣東汕頭市。現為廣州美院油畫系副教授,廣東美術創作院畫家慶冊消。

近年來,他的人體油畫被人以臨摹、翻印的方式大量盜版,其中《陶》(右上圖)被某口服液侵權一案列入了1999年中國十大廣告糾紛案。以《陶》為代表的一批人體油畫還出現在眾多餐館、酒吧譽知、發廊的牆上,印在各式各樣的掛歷和商品的包裝上,擾亂了大眾的視線。《謝楚余油畫藝術》的出版,起到了以正視聽的作用。

❸ 一位裸著上身,抱著一個陶罐兒的少女的油畫叫什麼名字誰畫的謝謝

回答:名字叫做《陶》,它的作者是謝楚余。

1962年生於廣東汕頭市。1988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廣州美院油畫系副教授,廣東美術創作院畫家。因一副油畫「抱陶女」——《陶》而出名。

1988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19研究生班,1992年完成研究生專業課程並任油畫系講師,1993年應美國加州設計學院邀請赴美作學術交流和考察。1998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同等學歷研究生班。1991年參加"依維爾古典油畫技法材料研究班"和"西方當代藝術新材料研習班"學習。現為廣州美院油畫系副教授,廣東美術創作院畫家。

網路:《陶》

❹ 一個小女孩右手懷抱一個酒壇請問一下這是誰畫的

謝楚余,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副教授。大名鼎鼎的油畫———《陶》的作者。(就是你說的那為抱水壇子 白長裙寄腰上的那畫)γ⌒_⌒γ。謝楚余油畫作品見網址。

❺ 有一幅畫,是一個少女抱著一個水壇,這幅畫叫什麼

是不是抱著破的「壇子」?
那是《破壺》
作者 : 格瑞茲
國家 : 〔法國〕
年代 :
大小 : 108×86.5厘米
收藏地點 : 巴黎盧浮宮

18世紀,法國的貴族們並不喜歡頌揚耶穌的宗教藝術,倒是希臘、羅馬神話里的那些裸著身子談情說愛的故事很合他們的心意。

其時法國進步的知識分子對此類頹廢的貴族美術深惡痛絕,對它們進行無情的批判,其中數啟蒙主義哲學家和美學家狄德羅的抨擊最有力。他寫的《論繪畫》等文章反映了18世紀愛國的革命資產階級的美學理想,即要求向社會提供一種對社會和人民有益的、有道德理想的作品。他說:「每一件雕刻和每一幅畫都必須是有原則的,都必須是對觀賞者有教育意義的。」這種觀點在另一位思想家盧梭的理論著作中也很鮮明。他們認為,貴族階級在道德上的墮落是社會腐敗的主要因素,而謀求人們在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必須依靠藝術。在這些思想家的藝術觀影響下,出現了一種被稱作「訓誨劇」的藝術,目的是宣揚資產階級的家庭道德觀念。法國畫家格瑞茲當時描繪市民生活習俗的圖畫,正符合了這種要求,因而得到狄德羅等人的稱贊。

讓·巴普蒂斯特·格瑞茲(1725~1805)是一個泥瓦匠的兒子,從小喜愛繪畫,但沒有被其父親所理解,後來由畫家出身的外祖父出面支持,才得以進里昂城學畫。不久,格瑞茲又從里昂轉到巴黎,繼續入美術學院學習,並開始了他獨立的藝術創作生活。 在他21歲時,一幅帶訓誨劇味道的油畫《給孩子讀聖經的父親》誕生了,這給他帶來了聲譽。接著,他創作了一系列油畫:《鄉村婚約》、《小鳥死了》、《父親的詛咒》、 《被懲罰的兒子》、《破壺》等等。這些畫的內容都是反映第三等級的道德生活的。可是這一幅《破壺》(橢圓,108×86.5厘米)所給人的」教育作用「, 幾乎是與畫家原來的意圖背道而馳的。畫上的形象提供不了一點道德規范的意義,這也正是本文所要說明的地方。

「破壺」,是法國民間俗語,即少女失去童貞的象徵。那麼,就這一含義來說,畫上的主人公應是一個受譴責的對象。但在這個時髦的橢圓形畫框里展現的卻是一個十分可愛、秀麗多姿的妙齡淑女。畫面充滿宮廷仕女畫的脂粉氣。用色勻稱,筆觸細膩,素描是古典主義風格的。而掛在這位顯得天真、純潔的少女的右腕上的那隻破壺,反而成了不引人注意的細節。從背景的處理到人物衣紋的嚴格描繪來看,這幅肖像畫是一幅十足的學院派風格的古典油畫。根本體現不出對所謂女性道德的訓誡性。

對於作者的這種矛盾現象,似可從兩方面去理解:其一,格瑞茲是18世紀古典畫風的追隨者,他所有的油畫肖像畫,都具有這種用色細膩的古典畫風特色。《破壺》的模特兒原是畫家追慕中的少女,名叫安勒·卡弗列娥爾。她是一個舊書商的女兒,長得嬌小活潑,明眸善睞。格瑞茲在與她熱戀時,曾在一幅《鴿子與少女》上,畫下了這位姑娘的美麗、稚氣,展出後大獲好評。於是,在狄德羅的啟蒙思想影響下,他又以她為模特兒,畫了這幅《破壺》。《破壺》的主題原是為了進行道德教育,而畫家用古典肖像表現這種具有譴責性質含義的形象,就事與願違了。其二,當時的所謂訓誨畫,一般都以某個故事情節來表現的,而格瑞茲沒有這樣做,他一方面出於訂戶需要,另一方面喜愛用這個已獲成功的模特兒。因此形象告成後,只在少女的手腕上添了那隻企圖作為主題象徵的破壺。按說,他這幅畫沒有達到說教的目的,是一幅不成功的主題畫。可是當這幅畫展出時,卻又引起公眾的強烈反應,從而提高了他在畫壇的地位。不久,他正式娶了這位使他一舉成名的姑娘。

成了畫家寵愛的妻子的這位姑娘,後來並沒有給格瑞茲的生活帶來幸福,相反,使畫家的晚年極其孤獨與凄涼。盡管結局不幸,而格瑞茲對這位姑娘的一顆美好的心靈卻永久存留在這幅名畫《破壺》上面。

此畫現藏巴黎盧浮宮。

http://yy.teach8.net:8010/RESOURCE/GGXK/MeiShu/Enjoy/HuiHua/D496.htm

❻ 一副著名的油畫,畫的是一個女人,雙手舉著一個罐子,舉過頭頂,胳臂彎曲,有清水從罐子里流出,叫什麼名

這幅油畫作品出自安格爾的《泉》。

《泉》(spring),別名《春之仙女》,是法國新古典主義畫家安格爾於1830年至1856年所創作的一幅布面油畫,現藏於法國奧塞美術館。

該畫運用柔和並且富有變化曲色彩和柔美的曲線,表現出女性人體的古典之美。年輕的裸女手拿陶罐,讓裡面的永緩緩地傾例出來,微屈的雙膝和因舉起陶罐所表現出的肌肉曲線營造一種典雅、純潔的脫俗之美。

安格爾(Ingres,1780—1867)大衛的學生,新古典主義的代表畫家。安格爾追求「絕對的美」,認為古希臘和拉斐爾的藝術是完美無瑕的典範,並認為造型的形式美才是繪畫的根本。

他推崇古典的藝術法則,強調理性原則,重視素描和線條的作用,忽視色彩的表現作用,並反對直接表達感情和想像。代表作有《路易十三的誓言》《荷馬的禮贊》《利維爾夫人像》《大宮女》《土耳其浴室》《泉》等。

(6)抱壇子的女人油畫陶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在西方古典藝術家的眼裡,女性形象是他們普遍鍾愛的表現對象,米洛的維納斯,被奉為永恆的經典,代表愛與美的維納斯,即使雙臂殘缺仍不失為一種美;提香塑造了烏爾比諾的維納斯,達·芬奇塑造了好多女性形象,代表了古典藝術的典型形象……安格爾的題材並不多,甚至反反復復畫同一題材、使用同一造型——女性。

1830年,安格爾在義大利佛羅倫薩逗留期間,開始為作品《泉》起稿創作,可是遲遲沒有完稿。直至1856年,76歲高齡的他才在助手亞歷山大·萊格菲和吉恩·保羅艾蒂安·巴爾澤的協助下完成此畫。

最初在安格爾心中構思的「泉」,是仿效義大利大師們在畫維納斯時的願望,企圖使形象更單純化的「維納斯」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