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物圖片 » 男人刮痧背部圖片真人
擴展閱讀
電腦出現windows圖片 2025-01-16 18:34:31
肝在什麼位置圖片男性 2025-01-16 18:32:54
手繪男人伸手圖片 2025-01-16 18:18:15

男人刮痧背部圖片真人

發布時間: 2024-07-13 14:54:19

A. 請專家看下這個背部刮痧圖,解釋下,謝謝。

從你給的圖片看,你的膀胱經似乎有些不通暢,身體內有濕氣,不過還不算很嚴重。

B. 請專家看下這個背部刮痧圖,解釋下,謝謝。

可能是經常熬夜休息不足,心肺功能需要調理,頸椎病肩周炎。日常需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堅持慢跑多喝溫水,不喜歡白開水,考慮泡菊花,綠茶等

C. 刮痧後背部的痧圖,很紅,代表了什麼

內臟基本正常,有點濕而已.

D. 有誰知道刮痧

刮痧(Skin scraping),是中國傳統的自然療法之一,它是以中醫皮部理論為基礎,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膚相關部位刮拭,以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之目的。刮痧可以擴張毛細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進血液循環,對於高血壓、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風寒痹症都有立竿見影之效。經常刮痧,可起到調整經氣,解除疲勞,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治病原理
刮痧
1、調整陰陽刮痧對內臟功能有明顯的調整陰陽平衡的作用,如腸蠕動亢進者,在腹部和背部等處進行刮痧,可使蠕動亢進的腸道受到抑制而恢復正常;反之,腸蠕動功能減退者,則可促進其蠕動恢復正常。這說明刮痧可以改善和調整臟腑功能,使臟腑陰陽得到平衡。 2、活血祛瘀刮痧可調節肌肉的收縮和舒張,使組織間壓力得到調節,以促進刮拭組織周圍的血液循環,增加組織血流量,從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3、舒筋通絡刮痧療法主要是增強局部血液循環,使局部組織溫度升高。另外,在刮痧板直接刺激下,提高局部組織的痛閾。第三是通過刮痧板的作用使緊張或痙攣的肌肉得以舒展,從而消除疼痛。
編輯本段治療原則
1、陰陽:是中菝的基本理論核心,也是八綱的總綱。
2、表裡:是指一般疾病所在部位的深淺而言。 3、寒熱:是指冷疾病的性質而言。 4、虛實:是指人體正氣的盛衰和病邪的消長。
人體各部位的刮拭方法
1、頭部頭部有頭發覆蓋,須在頭發上面用面利法刮拭。不必塗刮痧潤滑劑。為增強刮拭效果可使用刮板薄面邊緣或刮板角部刮拭,每個部位刮30次左右,刮至頭皮有發熱感為宜。太陽穴:太陽穴用刮板角部從前向後或從上向下刮拭。頭部兩側:刮板豎放在頭維穴至下鬢角處,沿耳上發際向後下方刮至後發際處。頭頂部:頭頂部以百會穴為界,向前額發際處或從前額發際處向百會穴處,由左至右依次刮拭。後頭部:後頭部從百會穴向下刮至後頸部發際處,從左至右依次刮拭。風池穴處可用刮板角部刮拭。頭部也可採取以百會穴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狀刮拭。全息穴區:額頂帶從前向後或從後向前刮拭。頂枕帶及枕下旁帶從上向下刮拭。頂頸前斜帶或頂顳後斜帶及頂後斜帶從上向下刮拭。額中帶、額旁帶治療呈上下刮拭,保健上下或左右方向刮拭均可。全息穴區的刮拭採用厲刮法。 2、面部面部由內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面部出瘀影響美觀,因此手法須輕柔,忌用重力大面積刮拭。眼、口腔、耳、鼻病的治療須經本人同意,才可刮出痧。刮拭的按力、方向、角度、次數均以刮拭方便和病患局部能耐受為准則。 3、背部背部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後背正中線的督脈,再刮兩側的膀胱經和夾脊穴。肩部應從頸部分別向兩側肩峰處刮拭。用全息刮痧法時,先對穴區內督脈及兩側膀胱經附近的敏感壓痛點採用局部按揉法,再從上向下刮拭穴區內的經脈。 4、胸部胸部正中線任脈天突穴到膻中穴,用刮板角部自上向下刮拭。胸部兩側以身體前正中線任脈為界,分別向左右(先左後右)用刮板整個邊緣由內向外沿肋骨走向刮拭,注意隔過乳頭部位。中府穴處宜用刮板角部從上向下刮拭。 5、腰部腹部由上向下刮拭。可用刮板的整個邊緣或3分之1邊緣,自左側依次向右側刮。有內臟下垂者,應由下向上刮拭。 6、四肢四肢由近端向遠端刮拭,下肢靜脈曲張及下肢浮腫患者,應從肢體未端向近端刮拭,關節骨骼凸起部位應順勢減輕力度。
刮痧療效
刮痧是根據中醫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遵循"急則治其標"的原則,運用手法強刺激經絡,使局部皮膚發紅充血,從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熱解表、行氣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刮痧施術於皮部對機體的作用大至可分為兩大類,一是預防保健作用,二是治療作用。 刮痧演示圖片(5張) 預防保健作用 刮痧療法的預防保健作用又包括健康保健預防與疾病防變兩類。刮痧療法作用部位是體表皮膚,皮膚是機體暴露於外的最表淺部分,直接接觸外界,且對外界氣候等變化起適應與防衛作用。皮膚所以具有這些功能,主要依靠機體內衛氣的作用。衛氣出於上焦,由肺氣推送,先循行於皮膚之中,衛氣調和,則『『皮膚調柔,腠理緻密」(《靈樞·本臟》)。健康人常做刮痧(如取背俞穴、足三里穴等)可增強衛氣,衛氣強則護表能力強,外邪不易侵表,機體自可安康。若外邪侵表,出現惡寒、發熱、鼻塞、流涕等表證,及時刮痧(如取肺俞、中府等)可將表邪及時祛除,以免表邪不祛,蔓延進入五臟六腑而生大病。治療作用 [3]的治病作用可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活血祛瘀
刮痧可調節肌肉的收縮和舒張,使組織間壓力得到調節,以促進刮拭組織周圍的血液循環。增加組織流量,從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二)調整陰陽
刮痧對內臟功能有明顯的調整陰陽平衡的作用,如腸蠕動亢進者,在腹部和背部等處使用刮痧手法可使亢進者受到抑制而恢復正常。反之,腸蠕動功能減退者,則可促進其蠕動恢復正常。這說明刮痧可以改善和調整臟腑功能,使臟腑陰陽得到平衡。
(三)舒筋通絡
肌肉附著點和筋膜、韌帶、關節囊等受損傷的軟組織,可發出疼痛信號,通過神經的反射人體刮痧經絡圖(6張)作用,使有關組織處於警覺狀態,肌肉的收縮、緊張直到痙攣便是這一警覺狀態的反映,其目的是為了減少肢體活動,從而減輕疼痛,這是人體自然的保護反應。此時,若不及時治療,或是治療不徹底,損傷組織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粘連、纖維化或疤痕化,以致不斷地發出有害的沖動,加重疼痛、壓痛和肌肉收縮緊張,繼而又可在周圍組織引起繼發性疼痛病灶,形成新陳代謝障礙,進一步加重「不通則痛」的病理變化。 臨床經驗得知,凡有疼痛則肌肉必緊張;凡有肌緊張又勢必疼痛。它們常互為因果關系,刮痧治療中我們看到,消除了疼痛病灶,肌緊張也就消除;如果使緊張的肌肉得以鬆弛,則疼痛和壓迫症狀也可以明顯減輕或消失,同時有利於病灶修復。 刮痧是消除疼痛和肌肉緊張、痙攣的有效方法,主要機理有: 一是加強局部循環,使局部組織溫度升高; 二是在用刮痧板為工具配用多種手法直接刺激作用下,提高了局部組織的痛閾; 三是緊張或痙經脈與十二皮部的關系:「欲知皮部,以經脈為紀者,諸經皆然。」十二皮部的劃分是以十二經循行分布為依據的,即十二經脈都各有分支之絡,這些絡脈浮行於體表,有各自的分布區域,因為經脈有十二,所以皮部也分為十二,手足六經相合則稱為六經皮部。 經脈的分支為絡脈,皮部又可說是絡脈的分區,故《素問·皮部論》又說:「凡十二經絡脈者,皮之部也。」皮部之經絡的關系對診斷、治療疾病有重要意義。《素問·皮部論》:「皮者脈之部也,邪客於皮則腠理開,開則邪客於絡脈,絡脈滿則注於經脈,經脈滿則舍於府藏也。 」指出病邪由外入內,經皮呻絡呻經呻腑攣的肌肉通過用刮痧板為工具配用多種手法作用下得以舒展,從而解除其緊張痙攣,以消除疼痛。
(四)信息調整
人體的各個臟器都有其特定的生物信息(各臟器的固有頻率及生物電等),當刮痧工具(20張)臟器發生病變時有關的生物信息就會發生變化,而臟器生物信息的改變可影響整個系統乃至全身的機能平衡。 通過各種刺激或各種能量傳遞的形式作用於體表的特定部位,產生一定的生物信息,通過信息傳遞系統輸入到有關臟器,對失常的生物信息加以調整,從而起到對病變臟器的調整作用。這是刮痧治病和保健的依據之一。如用刮法、點法、按法刺激內關穴,輸入調整信息,可調整冠狀動脈血液循環,延長左心室射血時間,使心絞痛患者的心肌收縮力增強,心輸出量增加,改善冠心病心電圖的s—T段和T波,增加冠脈流量和血氧供給等。如用刮法、點法、按法刺激足三里穴,輸入調整信息,可對垂體、腎上腺髓質功能有良性調節作用,提高免疫能力和調整腸運動等作用。
(五)排除毒素
刮痧過程(用刮法使皮膚出痧)可使局部組織形成高度充血,血管神經受到刺激使血管擴張,血流及淋巴液增快,吞噬作用及搬運力量加強,使體內廢物、毒素加速排除,組織細胞得到營養,從而使血液得到凈化,增加了全身抵抗力,可以減輕病勢,促進康復。
(六)行氣活血
氣血(通過經絡系統)的傳輸對人體起著濡養、溫煦等作用。刮痧作用於肌表,使經絡通暢,氣血通達,則瘀血化散,凝滯固塞得以崩解消除,全身氣血通達無礙,局部疼痛得以減輕或消失。 現代醫學認為,刮痧可使局部皮膚充血,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另外刮痧的刺激可通過神經—內分泌調節血管舒、縮功能和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強局部血液供應而改善全身血液循刮痧出痧的過程是一種血管擴張漸至毛細血管破裂,血流外溢,皮膚局部形成瘀血斑的現象,此等血凝塊(出痧)不久即能潰散,而起自體溶血作用,形成一種新的刺激素,能加強局部的新陳代謝,有消炎的作用。 自家溶血是一個延緩的良性弱刺激過程,其不但可以刺激免疫機能,使其得到調整,還可以通過向心性神經作用於大腦皮質,繼續起到調節大腦的興奮與抑制過程和內分泌系統的平衡。 痧症中醫的「痧症」是以症狀而起的名字,是指刮痧後痧痕明顯的病症。刮痧後,皮膚很快會出現一條條痧痕和累累細沙粒(出血點),並且存留的時間較長,這是它的特徵之一。 痧症多脹。所謂脹,就是痧症多有頭昏腦脹,胸部悶脹,腹部痛脹,全身酸脹等。明、清時代,我國有位對痧症有研究的醫生叫郭志邃的,曾寫過《痧脹玉衡》,就是一本介紹痧症的專門書籍。
編輯本段刮痧適應症
內科病症:感受外邪引起的感冒發熱、頭痛、咳嗽、嘔吐、腹瀉以及高溫中暑等,急慢性支氣管炎、肺部感染、哮喘、心腦血管疾病 、中風後遺症、泌尿系感染、遺尿症、急慢性胃炎、腸炎、便秘、腹瀉、高血壓、眩暈、糖尿病、膽囊炎、肝炎、水腫,各種神經痛、臟腑痙攣性疼痛等,諸如:神經性頭痛、血管性頭痛、三叉神經痛、膽絞痛、胃腸痙攣和失眠、多夢、神經官能症等病症。除慎用症和禁忌症以外的各種病症,包括一些疑難雜症均可用全息經絡刮痧法治療。 外科病症:以疼痛為主要症狀的各種外科病症,如急性扭傷,感受風寒濕邪導致的各種軟組織疼痛,各種骨關節疾病,坐骨神經痛,肩周炎,落枕,慢性腰痛,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頸椎、腰椎、膝關節骨質增生,股骨頭壞死,外科如痔瘡、皮膚搔癢症、蕁麻疹、痤瘡、濕疹、脫發等病症。 兒科病症:營養不良、食慾不振、生長發育遲緩、小兒感冒發熱、腹瀉、遺尿等病症。 五官科病症:牙痛、鼻炎、鼻竇炎、咽喉腫痛、視力減退、弱視、青少年假性近視、急性結膜炎、耳聾、耳鳴等病症。 婦科病症:痛經、閉經、月經不調、乳腺增生、產後病等。 保健:預防疾病、病後恢復、強身健體、減肥、美容等。 「痧」又叫做「瘴氣」等。它包含兩方面的含義,從廣義來講,一方面是指「痧」疹徵象,即痧象;另一方面是指痧疹的形態外貌,即皮膚小現紅點如粟,它以指循皮膚,稍有阻礙的疹點。清代邵新甫在《臨證指南醫案》中說:「痧者,疹之通稱,有頭粒如。」它是許多疾病在發展變化過程中,反映在體表皮膚的—種共性表現。它不是一種獨立的病,許多疾病都可以出現痧象,痧是許多疾病的共同證候,統稱之為「痧證」,故有「百病皆可發痧」之說。 痧病相當於現代醫學的什麼病?目前尚難確定。痧證所包括的范圍很廣,現存中醫古籍中,有關痧證的記載涉及到內、外、婦、兒等多種疾病。《痧驚合壁》—書就介紹了40多種痧症,連附屬的共計100多種。根據其所描述的症狀分析:「角弓反張痧」類似現代醫學的破傷風;「墜腸痧」類似腹股溝斜疝;「產後痧」似指產後發熱;「膨脹痧」類似腹水;「盤腸痧」類似腸梗阻;「頭瘋痧」類似偏頭痛;「縮腳癰痧」類似急性闌尾炎等。此外民間還有所謂寒痧、熱痧、暑痧、風痧、暗痧、悶痧、白毛痧、沖腦痧、吊腳痧、青筋痧等,名目繁多。 從狹義來講,痧證是特指一種疾病。古人認為,痧證主要是內風、濕、火之氣相搏而為病。天有八風之邪,地有濕熱之氣,人有飢飽勞逸。夏秋之際,風、濕、熱三氣盛,人若勞逸失度,則外邪侵襲肌膚,陽氣不得宣通透泄,而常發痧證。—年四季都布發生痧症的可能,但以夏秋季為多見。痧證的主要特徵有二:一是痧點,二是酸脹感。根據病情輕重,其臨床表現可分為一般表現與急重表現:1)一般表現:多表現為頭昏腦脹,心煩郁悶,全身酸脹,倦意無力.胸腹灼熱。四肢麻木,甚則厥冷如冰。邪入氣分則作腫作脹;入血分則為蓄為淤;遇食積痰火,結聚而不散.則皖腹痞滿。甚則惡心、嘔吐。2)急重表現:起即心胸憋悶煩躁,胸腔大痛,或吐或瀉,或欲吐不吐、欲瀉不瀉,甚則卒然眩暈昏例,面唇青白,口噤不語,昏厥如屍,手足厥冷,或頭額冷汗如珠,或全身無汗,青筋外露,針放無血,痧點時現時隱,唇舌青黑,均為病情危重的表現。 現代醫學認為,痧是皮膚或皮下毛細血管破裂,是一種自然溶血現象,易出現在經絡不通暢,血液循環較差的部位,它不同於外傷淤血、腫脹。相反,刮痧可使經絡通暢,淤血腫脹吸收加快,疼痛減輕或消失,所以刮痧可以促進疾病的早日康復。
編輯本段手法詳述
古錢幣是刮痧療法使用的最常用的工具。目前已經發展到專業工具:刮痧板、扶陽罐。
刮痧工具一覽
1、薴麻、麻線、棉紗線團; 2、銅錢、銀圓; 3、瓷碗、瓷調羹、木梳背; 4、小蚌殼; 5、檀香木、沉木香刮板、小水牛角板等等。另外,還有水、油、潤膚劑等輔助材料。 刮痧手法有十幾種,其中最常用的手法: ●手拿刮板,治療時刮板厚的一面對手掌,保健時刮板薄的一面對手掌。刮拭方向從頸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從上向下刮拭,胸部從內向外刮拭。刮板與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90度進行刮痧。刮痧板一定要消毒。刮痧時間一般每個部位刮3-5分鍾,最長不超20分鍾。對於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強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為原則。刮痧次數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至5天,痧退後再進行第二次刮治。出痧後一至二天,皮膚可能輕度疼痛、發癢,這些反應屬正常現象。 ●扶陽罐,集溫刮、溫灸、磁療、紅外線於一體,國家專利產品,為新一代的刮痧醫療器械,據專家介紹,傳統刮痧都伴有疼痛,一種結合了傳統醫學和現代科技的全新溫通經絡醫療器械「扶陽罐」,它所倡導的「無痛刮痧,扶陽養生」新理念逐漸被社會認識並認同,因其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優點被人們廣為推崇。 《痧脹玉衡》記載刮痧的方法有: 刮痧法——背脊頸骨上下及胸前脅肋兩背肩臂痧症,用銅錢蘸香油刮之,或用刮舌子腳蘸香油刮之。頭額腿上之痧,用棉紗線或麻線蘸香油刮之。大小腹軟肉內之痧,用食鹽以手擦之。 淬痧法——在頭額和胸脅出現小出血點或小充血點,用紙捻或大個的燈草蘸上少量香油點燃, 然後用火頭直接粹到痧點上,火頭爆出一聲響即熄滅, 再點燃去粹燒其他痧點。 放痧法——在委中穴或在十指尖放血,就是「放痧法」,也叫刺血療法或放血療法。 搓痧法——用手指撮擰、拿捏、提拉患者的皮肉,使局部充血或現出血點,此法若用於治療痧症,則叫撮痧法。 民間刮痧法沒有明確的理論指導選取刮拭部位,基本上採取哪疼刮哪的「阿是」穴取穴方法,主要用於治療感冒、發熱、中暑、急性胃腸炎、其它傳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初起,肩、背、臂肘、腿膝疼痛等一類症證。刮痧法作為一種簡便易行的外治法,以其有立竿見影的療效,既在民間流傳不衰,也被醫家廣泛重視。 刮痧療法不僅能治病,而且還可以起保健作用。只要皮膚沒有什麼疾病,尤其是出血性疾病,沿著經絡適當刮一刮對身體還是比較有益的。刮痧的保健作用主要應用於疏通經絡方面。常見有些患有肩周炎的50歲左右的人,採用刮痧的療法療效比較好,但是一般不是一次能完成,大概要二、三次左右。 刮痧療法對皮膚有一定的損傷,所以一次刮完後要等過一段時間,一般為五至七天左右,再進行第二次刮刮痧療法具有活血化瘀、調整陰陽、舒筋通絡,排除毒素等作用,操作方便,療效顯著,深受廣大患者的歡迎。 刮痧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意外及處理:刮痧療法和針灸、按摩等方法是一樣的,都是對人體的穴位進行刺激,只不過使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刮痧也和針灸一樣,有可能像暈針一樣出現暈刮。 (1)暈刮出現的症狀為頭暈,面色蒼白、心慌、出冷汗、四肢發冷,惡心欲吐或神昏撲倒等。 (2)預防措施:空腹、過度疲勞患者忌刮;低血壓、低血糖、過度虛弱和神經緊張特別怕痛的患者輕刮。 (3)急救措施:迅速讓患者平卧;讓患者飲用1杯溫糖開水;迅速用刮板刮拭患者百會穴(重刮)、人中穴(稜角輕刮)、內關穴(重刮)、足三里穴(重刮)、湧泉穴(重刮)。
頭部刮痧
刮痧是傳統的中醫物理療法,現在的頭部刮痧治療方法是用有活血潤養功效的天然牛角做成的刮痧板,根據顧客的情況,刺激頭部相關穴位,疏通頭部經絡。如刺激風池穴有利於疏通腦部神經,減少疲勞;刺激頭竅陰穴可起到淋巴排毒功效;刺激玉枕穴有利於給大腦補充氧分,減輕壓力等。 頭部是一個全息器官,對五臟六腑有調節功能。經常作頭部刮痧可以促進頭部血液循環,消除疲勞、消除頭疼、改善大腦供血,因此很多老人都以梳頭的方法來達到保健的效果。長期做頭部刮痧還有利於改善頭發乾燥、脫發的現象。 提醒:如果有出血性疾病,比如血小板減小症者無論頭部還是其他部位都不能刮痧。如果有神經衰弱,最好選擇在白天進行頭部刮痧。
面部刮痧
1、面部刮痧美容法是傳統和現代結合,具一定中醫理論依據;中醫的基本理論是陰陽平衡,全身刮痧出痧瘢是排出陰毒,這是有形的,面部是陽經聚合地方,疏刮痧氣是陽毒,這是無形的。現代醫學里人體的五臟六腑在面部有全息反射區。經絡之間是息息相聯的,這種聯結是內到五臟六腑?,外到四肢百骸。當在面部進行刮拭刺激通過全息元傳遞經絡穴位反射區至內臟雙向調節,以外達內,以內養外,調節各個器官的生理活動,以求體魄的健康,肌膚的亮艷潤澤。 2、面部刮痧美容對於面部經常出現的一些問題:暗瘡、色斑、皺紋、黑眼圈等,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良性的面部「刮痧」刺激,改善了面部血管的微循環,增加血液和淋巴液、體液的流量,使皮膚毛孔細胞得到充分增殖,維護纖維的彈性狀態,激發?肌體「潛能」,使信息反饋而重新分配能量,增加「固衛」作用。獲得吐氧納氧排毒養顏,舒緩皺紋,行氣消斑,保健美膚的功效。 刮痧臉部的正確手法 手法1、刮痧板的提法:以刮痧板角45度,左手按壓地倉穴,右手刮承漿穴,再刮至右側地倉穴。 手法2、 同上方式由右側開始 手法3、 左手按壓地倉穴,由右往左側唇上刮至人中穴到地倉穴,右手按壓右側,由左手往右側唇上刮至人中穴到地倉穴。 按摩手法4、 雙手握刮痧板,以側邊由下鄂滑至耳下(經大迎、頰車)。 按摩手法5、 雙手握刮痧板,板尖處輕提下巴3秒{ 默上數1、2、3、}再輕放。 6、 再由承漿穴沿法令紋刮至迎香穴按壓。 7、 在迎香穴兩側輕壓3秒,{ 默上數1、2、3、}再輕放。 8、 輕提下巴。 9、 沿法令紋刮至迎香穴按壓。 10、雙手握板傾斜45度,平滑雙頰至耳門,輕按翳風穴。 11、由眼下(眼頭處)刮至四白穴至承泣至太陽穴。 12、雙手四指握刮痧板上,拇指握板下固定姿勢。 13、由板尖角按壓攢竹穴(眉頭)。 14、以板刮滑(眉上)刮至絲竹空穴(眉尾)。 15、雙手握板,左右交替在額頭上刮6~10次[刺激額上及陽白穴] 16、雙手握板由鼻側上側,平滑至鼻頭。 17、雙手握板以比板角尖處輕刮鼻翼6次,再按迎香穴。 18、刮痧板面按壓經由下關至耳門,板輕提按下再按翳風穴。
注意事項
1、要了解病情,辯證施治,審病求因,確定刮拭的部位。 2、根據病人的虛實、寒熱、表裡、陰陽採取手法。 3、婦女懷孕者,腹、腰、骶部禁刮。 4、小兒臼門未合者禁刮。 5、皮膚有感染瘡療、潰瘍、瘢痕或有腫瘤的部位禁刮。 6、下肢靜脈曲張者,宜由下而上採取相應手法。 7、血本低下者(容易出血)、病危的人要謹慎刮試。 8、不要面向電風扇刮痧、盡量避風。 9、不要使用其他的代用品刮痧(如銅錢、塑料晶、瓷器、紅花油,好得快)。 10、頭部,面部不必抹油,保健刮可著衣刮拭,治病出痧。必須使用專門的刮痧油。 11、刮完在痧退後再刮痧,平時可以補刮,以加強退痧作用。 12、刮痧時,有一定量的毛細血管出血,滲到附邁組織,然後再行吸收,這是增加抵抗力的一種方法。 13、怕疼的人,可先泡熱水澡或熱敷再刮痧,以減少疼痛。 14、刮痧後,會使汗孔擴張,半小時內不要沖冷水澡,可洗熱水澡,邊洗邊刮無妨。 15、刮痧後喝一杯熱(溫)開水,以補充體內消耗的津液,促進新陳代謝,加速代謝產作的排出。 16、根除頑症,除刮痧,排毒(服用清腸食品)外,還要針對性地調理(樂多壽系列,迪芬斯系列)。 17、刮痧不必強出痧。 18、保健刮痧,不必抹油,不必刮出痧來,從頭到足每個部位,第條經脈,都刮拭8次,每天3-10分鍾,自然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了。 工具、體位:刮痧板由水牛角製成,形狀為長方形,邊緣鈍圓。背部刮痧取俯卧位,肩部取正坐位。刮拭後會出現青紫色出血點。 適應症:感冒、發燒、中暑、頭痛、腸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勞損、肌肉驚攣、風濕性關節炎等病症。 刮痧禁忌證: 1.孕婦的腹部、腰骶部,婦女的乳頭禁刮。 2.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 3.心臟病出現心力衰竭者、腎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腫者禁刮。 4.下肢靜脈曲張,刮拭方向應從下向上刮,用輕手法。 5.凡刮治部位的皮膚有潰爛、損傷、炎症都不宜用這種療法,大病初癒、重病、氣虛血虧及飽食、飢餓狀態下也不宜刮痧。
常見問題解答
★在刮痧的過程中和刮痧後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1.刮痧治療時應注意室內保暖,尤其是在冬季應避寒冷與風口。夏季刮痧時,應迴避風扇直接吹刮試部位。 2.刮痧出痧後30分鍾以內忌洗涼水澡。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處進行再次刮試出痧。再次刮痧時間需間隔3-6天,以皮膚上痧退為標准。 4.刮痧出痧後最好飲一杯溫開水(最好為淡糖鹽水),並休息15-20分鍾。 ★「出痧」會損害皮膚嗎?紅紅的皮膚何時能恢復正常? 「出痧」的皮膚紅紅的,看上去有點兒可怕。其實,不管怎麼紅,都不必擔心,因為這對皮膚是沒有損害的。紅斑顏色的深淺通常是病症輕重的反映。較重的病,「痧」就出得多,顏色也深,如果病情較輕,「痧」出得少些,顏色也較淺。 一般情況下,皮膚上的「瘀血」會在3-5天內逐漸消退,遲一些也不會超過1周就會恢復正常,不僅不會損害皮膚,而且由於這種方法活血化瘀,加強了局部的血液循環,會使皮膚變得比原來還要健康、美麗。 ★刮痧的工具有很多,使用哪一種最好呢? 如同刮痧法一樣,刮痧的用具也十分簡單、方便,只要是邊緣比較圓滑的東西,如梳子、溏瓷杯蓋子等,都可以用來刮痧。當然,如果長期使用或作為治療,還是用正規一些的刮痧板比較好。 現在推薦兩種刮痧板: 1、木魚石刮痧板,木魚石刮痧板是現今為止最好的刮痧板之一,其刮痧效果非常明顯,風靡各大刮痧美容機構。 2、也可以選擇天然水牛角為材料,對人體肌表無毒性刺激和化學不良反應。而且水牛角本身是一種中葯,具有發散行氣,活血和潤養作用。 另外,刮痧之前,為了防止劃破皮膚,還要在皮膚表面塗一層潤滑劑,香油、色拉油都可以用。當然,有條件的話,最好採用專門的「刮痧活血劑」。它是一種採用天然植物油加十餘種天然中葯,經傳統與現代高科技結合的方法提煉加工而成的刮痧油,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開泄毛孔、疏通經絡、排毒驅邪、消炎止痛等作用。

E. 背部刮痧怎麼刮圖片

龍骨兩邊。就是最中間那條骨頭的旁邊。

F. 背部拔火罐穴點陣圖

人體背部穴點陣圖 2005-9-20 0:0 【大 中 小】【我要糾錯】 科名片拔火罐穴點陣圖,一本醫學書籍名稱,全名《中醫拔火罐穴點陣圖 》,由廣州市好輕松醫療科技出版,書中掛圖分正面、背面兩張,介紹了常用刮痧區位、穴位等,說明書中介紹了刮痧方法、常見病刮痧取穴等,該書作者多年來從事中醫按摩、刮痧...、拔火罐治療工作,臨床經驗豐富。 編輯本段拔火罐的功能【 拔罐器的特點】: 好輕松拔火罐器其吸收了傳統罐具的優點,利用高科技手段,克服了傳統拔罐的缺點,使中醫古老的拔罐法又煥發了青春。好輕松拔罐器的主要特點是罐體透明,罐內負壓可根據病人的體質情況和病情隨意調整,易於觀察罐內皮膚變化,便於掌握拔罐時間,較之傳統意義上的火罐,療效一致,但使用更安全,無燙傷之優,操作簡便,A不易破碎,所以既適用於醫院,又更廣泛的適用於家庭。 ◆不用電、不用找穴位、看圖即會。 ◆有病治病,無病健身! ◆拔罐療法是中+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它以用具簡單,操作方便等優點,深受人們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