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物圖片 » 女人劃龍舟圖片
擴展閱讀
賣鞋子的唯美圖片 2025-01-09 14:31:44

女人劃龍舟圖片

發布時間: 2024-07-10 04:36:07

1. 端午節為什麼要賽龍舟

端午節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1)女人劃龍舟圖片擴展閱讀:

賽龍舟在各地不同的寓意:

1.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

2. 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歷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

3. 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岩紅窩。

2. 端午節的圖片

關於端午節的圖片大全

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如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端午節的圖片,希望能幫助到你。






端午節的習俗介紹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歷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岩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劃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劃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歷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並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里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葯,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葯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采葯,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

3. 賽龍舟的簡筆畫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習俗,也是漢族在端午節最重要的民俗活動之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南方很流行,在北方也有劃旱龍舟的習慣。下面為大家分享了有關賽龍舟的簡筆畫,歡迎欣賞!

賽龍舟的簡筆畫圖片1

賽龍舟的簡筆畫圖片2

賽龍舟的簡筆畫圖片3

賽龍舟的簡筆畫圖片4

賽龍舟的簡筆畫圖片5

賽龍舟的簡筆畫圖片6

賽龍舟的簡筆畫圖片7

賽龍舟的簡筆畫圖片8

龍舟的發展

南北朝的《荊楚歲時記》最早記載有龍舟競渡,說五月初五這天舉行竟渡。明朝以後,這種習俗尤其盛行,不僅宮廷舉行競渡,民間各地也都紛紛舉行競渡,其場面頗為壯觀。有關龍舟的起源,據說目的是為了祭弔屈原。其實,從紅山文化遺址發掘出來的龍形玉器,就可知我國原始先民對龍的認識是一種馬頭蛇身、無角無須、無鱗無足的動物。傳說原始人能在山口或山槽處用石頭壘壩,砌成山凼,引龍進入捕捉後進行馴養,作為水上交通工具。但這種做法十分冒險,於是人們就用獨木剜製成小舟來代替龍。到了戰國時期,《穆天子傳》和屈原的《東君》,才將舟正名為「龍舟」。從這種傳說中可以看出龍舟也是同屈原有關。

龍舟一般十餘丈長,可乘十餘名水手。有的龍舟船頭設一喊號子的指揮,也有的船上擺置鼓鈸樂器。號炮一響,鼓鈸齊鳴,眾水手在鑼鼓號子的指揮下,動作整齊化一,奮力劃槳。兩岸觀眾歡呼吶喊,擊鼓放炮,為本方的水手加油助威。賽龍舟是一種極富競爭性的集體比賽,它在端午佳節可以起到錦上添花的喜慶作用,所以從古至今,一經延續下來了。

時至今日,全國各地有許多龍舟競渡活動,以汨羅江畔的最為代表。人們扶老攜幼,身著節日盛裝,點蠟燭先到屈子廟朝拜,再抬龍頭祭廟。祭祀完畢,開始龍舟比賽。

賽龍舟是端午節一項最受歡迎、最熱鬧的民俗活動。關於賽龍舟的由來說法很多。紀念屈原是其主要傳說。傳統的.賽龍舟分四個程序:游江、招魂、競渡、回舟。其中招魂最為感人。每年的端午期間,在屈原故里都會舉行盛大的賽龍舟活動,鄉親們非常看重龍舟竟渡,而且對奪標尤為重視,素有「寧願荒廢一年田,不願輸掉一年船」之說。

奪標歸來的龍舟,不僅能使村名大振,而且還會給劃船的人帶來一年的豐收和幸福。那麼為什麼船頭要裝飾龍頭呢?

傳說用有龍頭的船運載食物投入江中祭祀屈原,水中的怪物見是龍王派來的,就不敢吞吃食物了。近年來,賽龍舟已由民間的紀念活動。發展成全民游樂活動和體育競技活動,並成為了世界性的比賽項目。另外,苗族在五月十五還有大端陽節,也是為了紀念屈原而開展的劃船競賽的娛樂活動。

在我國一些少數民族中也同樣有龍舟競渡的習俗,因民族習俗不同,舉行的時間各異。

歷史上最大的龍舟

由於龍崇拜的產生,人們把壁畫、圖卷的龍舟形象通過再創造,在船頭裝上龍頭,船身和橈、櫓等畫上龍紋,船尾配上龍(鳳)尾,使龍的特徵與船舟進行了完美的結合,成為現代意義上的龍舟。正史《隋書·煬帝紀》亦載:(大業元年三月)庚申·遣黃門侍郎王弘,上儀同於士澄往江南采木,造龍舟,鳳艒(小船),黃龍,赤艦,樓船等數萬艘。八月壬寅,上御龍舟,幸江都。……舳艫(指首尾銜接的船隻)相接,二百餘里。因此古代最大的龍舟是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隋煬帝下揚州時乘坐的龍舟。司馬光《資治通鑒》寫隋煬帝的龍舟時,引用了《大業雜記》的材料:長200尺,寬50尺,高45尺,上下四層,中間兩層,共有房間120間,全部用金玉裝飾,龍頭鳳尾,僅纖夫就動用1080人。有詩曰:

至尊號命等風雷,萬只龍舟一字開。莫道有才能治國,須知亡國亦由才。

當時楊廣游揚州時,其挽船者所作哀歌《隋煬帝時挽舟者歌》:

我兒征遼東,餓死青山下。今我挽龍舟,又困隋堤道。方今天下飢,路糧無些小。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煙草。悲損門內妻,望斷吾家老。安得義男兒,焚此無主屍。引其孤魂回,負其白骨歸。

而隋煬帝卻坐在龍舟上悠哉游哉,並以《泛龍舟》為題吟詩作樂:

舳艫千里泛歸舟,言旋舊鎮下揚州。借向揚州在何處,淮南江北海西頭。六轡聊停御百丈,暫罷開山歌棹謳。詎似江東掌間地,獨自稱言鑒里游

4. 龍舟的外形是怎樣的由哪幾部分組成

外形:船上畫著龍的形狀或做成龍的形狀的船。

正規的龍舟由龍頭、龍頸、龍尾組成。

龍舟是船上畫著龍的形狀或做成龍的形狀的船,扒龍舟分為起龍、游龍、競賽、收龍等幾個環節。扒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是一種多人集體劃槳競賽,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現流行於中國及世界上一些國家與地區。

扒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我國傳統的悠久歷史文化繼承性和人們的集體主義精神。

歷史淵源

相傳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卻不見其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人們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競渡之習,盛行於吳國、越國、楚國。其實,「龍舟競渡」早在屈原之前就已經有了。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說,距屈子投江千餘年前,劃龍舟之習俗就已存在於吳越水鄉一帶,目的是通過祭祀圖騰——龍,以祈求避免常見的水旱之災。

5. 劃龍舟人如何起來劃,腳步怎麼站

一)握槳:
以左手劃槳的槳手為例,該位槳手的右手應將食指與中指分開並扣於槳的握柄上,左手應握於槳葉上方一個半拳頭的位置。

(二)腳的支撐:
以左手劃槳的槳手為例,左腳應撐住座位前方的腳踏板區域,主要目的在於增加蹬腿的力量,因為劃龍舟並非只依靠上半身的力量,而是全身的力量。而右腳必須曲屈,右腳曲屈主要目的在於協助身體的平衡。

三、劃槳預備動作:

劃槳動作主要重點與斜前方槳手及右(左)方槳手的配合。因此除了基本劃槳技巧的一致性是訓練重點之外,整體動作的一致性更是季前訓練期的重點之一。

(一)上半身動作:
1.右手動作:
以左手劃槳的槳手為例,右手稱為上手,在預備動作時上手應該彎曲90度,拳頭朝前。

2.左手動作:
以左手劃槳的槳手為例,左手應該在預備動作時盡量的往前延伸。槳手在完全往前延伸的情況下,槳葉若會碰到前一位槳手的手肘或肩膀的話,表示前一位槳手的動作沒有完全伸展開。

3.身體動作:
以左手劃槳的槳手為例,以左手劃槳的槳手為例,在預備動作時應該盡量的讓左肩往前旋轉,最佳的動作是每對槳手在作預備動作時兩位槳手的肩膀是幾乎呈平行的狀態。

四、結語:

各項況技運動的基本技巧雖然看似簡單,但是要突破瓶頸的話,最基本的就是扎實的基本技巧、動作。即使是世界級選手也不免要花費大部分的時間在於基本動作、技巧的練習。龍舟運動也不例外,每一個動作都做得扎實、穩定性高,之後再進行抓水技巧、動作一致性、配速以及默契等的練習,才能達到最佳的訓練效果。

古今之龍舟,各地形式及劃法,皆有不同之處,人數也因龍舟之長度大小而異本文所述之劃法介紹,乃是以台北市每年所舉辦之全國中正杯,龍舟錦標賽,所用之大型木製龍舟為准,包括一人奪標一人鼓手」,一人撐鴕22人劃漿,其舟身長:13.125公尺,寬:146公尺,深:55公分,坐間間隔:85公分。槳長:125公分,重量:1 公斤,槳面長:56公分,寬:12公分,舵長:190公分,舵槳面長:89公分,寬:21公分。

茲將劃法及有關事項分述16點如下:

漿手:
槳:
握法:必須一手握於把手,一手握於把柄與槳面交界處(如圖一)
力學原理(P:r×F),力臂愈大,力矩愈大,船所受到的作用也愈大。

劃法:
漿前伸至入水點入水,經劃水到達出水點,然後回覆到入水點為一動作單元。(如圖二)
必須將手及身盡量向前使力臂加長,力矩也加大,(即出水點與入水點距離加長)。出水後漿必須與水面平行回到入水點,利用轉肩(因一物體由一點到另一點最捷徑的路線是直線,因而縮短每一動作單元之時間,使同程中劃槳次數增加(速度增快)。

漿面:
漿面在入水點下水要快,因船本身已有速度,劃水時槳面必須與船身成垂直,阻力大, 反作用力愈大,船自然向前。力學原理(MΔV:FΔT)面積(質量)愈大,作用愈大。
出水時盡量減少漿面與水之摩擦力(如圖三)。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此主題相關圖片

坐姿:
必須固定減少出力時力量消失,臀部坐固定A,腳掌頂著前座板B,外膝緊靠船身C, 不要以手臂或其他部位為支點,以腳掌為支點,增長力臂(使水對船所產生的轉矩變為最大)
使漿手之作用力全部用於船體(如用竹竿推竹筏)(如圖四)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此主題相關圖片

舵手:
為固定船直線前進之最大功臣,(

起動時或中途助劃,因舵之漿面一倍放漿手之槳面。

利用本身之重量向下做韻律性之下壓,使龍頭向上掀起。

最重要的是使奪標手完成奪標動作。

鼓手:
鼓手可說是整個團隊的精神領導中心,從出發到終點,一個鼓手的節拍,若能使一漿手動作配合齊劃一,而且達到力量之最高利用點,則為一好鼓手, 有時因對手鼓聲相似或距離相近時,則須以口哨輔助,以免後座之槳手無法按節拍劃槳。

奪標手:
以前奪標手也為鑼手,但現大多棄而不用,專司奪標工作。其任務分以下:

起劃後協助穩定船身,並輔助船頭之起落。

離標旗20公尺處即須爬上船頭,用雙腳勾著船頭,身向前傾。

迅速奪標,及時將標高舉過頭。

起劃:
靜止中的船要出發,如騎自行車一樣,起動力必須很大,
故若能保持船身隨流水慢漂,對起劃之幫助必很大。

前左右各二槳起劃是微微向外潑水以使水分道,助船之前進。

中途:
龍舟賽全程400公尺,全程若能維持劃漿動作劃一,速度均衡,

如田徑之400公尺,必須在訓練中,提示出其訣竅及注意事項
沖刺:
到達終點前,按各隊之體力必須有一段提高速度之沖刺,也就是加快劃水動作之節拍。

節拍:
節拍即完成劃水一動作單元,應以鼓手之鼓聲為准,

故鼓手必須了解漿手之體力及耐力和速度,打出有效之節拍(鼓聲)。

體重:
北部龍舟賽,大型的通常是槳手22名(左右各11名),鼓手一名,舵手一名,奪標手一名

體重因素除舵手若能重些可使船頭向上蹺,但最重要的是漿手的體重問題,故有以下幾點注意事項。

左右二邊各11名,其選手體重總和應力求相同,因若有一方較重,

則必會造成船身傾斜,影響前進。

前後重量之安排。應以後座之重量較重為原則,因船向前進船頭必會向上掀起

左右二邊力求重量總和相同外,必須注意是否坐的位置一樣,否則:如蹺蹺板W = W1則 L ×W:W1 L = L'×L(平衡) L > L I 則 L ×W L1 ×W1(不平衡)

手長:
平常人身高與手長成正比,因手長的人力矩大些,故前後槳通常以手臂較長者來擔任。

因此座有前伸及後引的位置。

肌力:
劃船是一種應用全身肌力作單一之連續動作,故其肌力之大小及協調配合實用競賽上基本條件。

耐力:
劃船是所有運動消耗卡路里熱量最多的一種,又因必須用全力一氣劃完400公尺的距離,

若無良好的耐力,實在無法勝任。

速度:
在此速度是指本身的肌力和耐力協調運用,完成一個劃槳動作所需要的時間。

若因速度無法配合其他槳手,則必影響前後槳選手之劃水動作,進而影響船隻之平衡及前進。

心理:
任何競賽,運動心理是必備常識,如何培養信心、門志、以及其他臨場經驗、實為一門很大的學問。

水流(水道):
任何一條河床,皆有深淺、彎曲、流速不一的狀況·因而造成水流速度之不同,又龍舟賽必須分水道進行,往往兩舟之間相距15公尺以上,因此,水流之問題是嚴重的。

賽前准備活動:
任何一次體育競賽前的熱身運動是必備的,尤其龍舟賽是一種劇烈出力的運動,更不可避免

建議:
舵手盡量選體重輕的。
最好是體形嬌小的會水MM。
劍橋、牛津賽艇隊都是這樣作的。

龍舟與賽艇有一定的區別 體重偏重的可以在靠後的位置

當然太重的就不要上了 不要影響船的「總裝質量」

非專業隊伍 爆發力和耐力同樣重要

從一開始就領先沒什麼不好 保持下去

平時不怎麼拿重物的手 可以帶山地車手套

不僅防滑 還能顯的有一點點酷

上船前別多喝水 腰部的熱身運動一定要做開

內褲要麼別穿 要穿就穿盡可能緊身的

個子嬌小的在前面 高大的在後面

行船過程中不容易因為前面黑壓壓的 覺得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