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佛的各種手勢都代表什麼
佛像的各種手勢代表佛像的不同身份,表示佛教的各種教義,是具有印度特點的人體語言,表達的含義極為豐富。常見的有說法印、無畏印、與願印、降魔印、禪定印5種,即「釋迦五印」。手印形式可有多種變化,尤其是密教手印多達幾百種,變化莫測,見的有智拳印、期克印等。
圖片 1 說法印 以拇指與中指(或食指、無名指)相捻,其餘各指自然舒散。這一手印象徵佛說法之意,所以稱為說法印。
圖片 2 說法印 以拇指與中指(或食指、無名指)相捻,其餘各指自然舒散。這一手印象徵佛說法之意,表現佛陀於鹿野苑初轉時的狀態,所以稱為說法印。
圖片 3 與願印 以手自然下伸,指端下垂,手掌向外,表示佛菩薩能給與眾生願望滿足,使眾生所祈求之願都能實現之意。此印相具有慈悲之意,所以往往和施無畏印配合。
圖片 4 降魔印 以右手覆於右膝,指頭觸地,以示降伏魔眾。相傳釋迦在修行成道時,有魔王不斷前來擾亂,以期阻止釋迦的清修。後來釋迦即以右手指觸地,令大地為證,於是地神出來證明釋迦已經修成佛道,終使魔王懼伏,因此稱為降魔印。又因以手指觸地,所以又稱觸地印。
圖片 5 禪定印 以雙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於左手上,兩拇指的指端相接。這一手印表示禪思,使內心安定之意。據說釋迦佛在菩提樹下禪思入定修習成道時就是採用這種姿勢。在密教中,這種手印是胎藏界大日如來所用,稱為「法界定印」。
圖片 6 智拳印 以兩手分別作金剛拳(以四指握拇指於掌中,稱為金剛拳),再以右拳握左手食指於胸前,據說此印相表示消滅無明煩惱,能得佛智慧。
圖片 7 期克印 以中指與拇指相抵,豎食指,此印是密宗的降魔印。
圖片 8
參考資料:
http://w.hudong.com/.html?prd=shouye_shitang_liebiao
㈡ 誰能告訴我下面照片里的佛像是什麼佛,最好詳細說明下,謝謝@@@
一些細節看的不是很清楚,但是大致判斷為藏傳佛教金剛薩埵雙身像,雙手應該執的是五股金剛杵和金剛鈴,懷抱明妃,象徵智悲雙運。金剛薩埵是五方佛智的化身,密宗的初祖之一,傳密宗是由它從大日如來處傳至龍樹菩薩後得以流傳的,所以金剛薩埵也是藏密各宗都修煉的法門之一,可以去除無始以來的全部罪業,金剛薩埵一般兩種造像居多,一種是雙身像,另一種是單身,手持金剛鈴杵(但不交叉,交叉者為金剛總持),或獨坐或懷抱明妃。
㈢ 頭戴帽子手裡沒拿東西是哪尊佛
你說佛像頭上戴著帽子應該指的是發髻,在漢川佛教裏手裡沒拿東西的佛像只有如來佛。
第一張圖片是如來佛:
如果你想立堂口千萬別搞錯了,不要相信賣佛像的話,否則請回家也供不長久。
㈣ 懇切求一副佛教圖片,內容是前面阿彌陀佛強制拉一個人往生凈土,大勢至菩薩在後面推,觀世音菩薩在旁邊勸
日本平安時期阿彌陀鉤召圖
㈤ 求四川旅遊景點排名前十,哪些比較值得去
我是重慶的,挨著四川很近,去四川百十來次了。
沒別的,就是去四川避避暑。
重慶素有火爐之稱,尤其是今年更熱,實在是待不住。立秋過後,暑假還沒結束,我又想要去四川旅遊玩玩了。
結合多年對於四川各知名景點的認知和自己往年去過的一些景點的經驗,以及查閱網上的相關資料,整理出了這一份四川十大景點排行推薦榜和一些基本的旅行攻略,正好能給想要去四川旅遊的小夥伴們作為一個參考。
下列表一中將十個知名度較高的景點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具體規劃:
推薦遊玩攻略一、小夥伴們可以在景區門口坐觀光車,車程約1個小時,到達【沖古寺】,然後徒步爬坡300米左右觀賞景色,也可以在這里坐觀光車到【洛絨牛場】,然後步行2-3公里到達三個海子,這里很累,要注意,尤其要注意返程時間,不能超過下午兩點,否則沒有回去的班車就糟了。這里山上沒有服務點,需要自備干糧,關鍵是山上廁所不能用,條件十分惡劣。需要提前有個心理准備。
推薦遊玩攻略二、從景區門口坐觀光車,大約一小時從山腳到山頂,再坐景區觀光車20分鍾到馬場,然後再騎馬40分鍾到半山腰,然後步行約2小時到最高峰的五色海。先游覽五色海再下來遊玩牛奶海,從上往下比較不怎麼累,注意遊玩時間,回景區大門處的班車時間最遲是2點,所以不要錯過景區班車時間,必須在下午2點前坐車回景區大門處,然後回住宿的地方。因為是高原地區,所以上山必帶氧氣,天氣多變經常會突然下雨,雨衣、雨傘,登山杖也是必備物品。
推薦攻略三、每1個人需配備:4罐氧氣、5支葡萄糖口服液、2瓶礦泉水、巧克力兩包,士力架3個,自熱米飯1個,登山杖1支。
早上8.30進入景區,乘坐景區大巴,先到五色海,後去牛奶海,從上往下玩,下午2點前必須坐觀光車返回景區大門【過了兩點就沒有回去的車了】,五點前返回住宿的民宿酒店。不要單獨亂跑,景區屬於高原地區,晝夜溫差大,下午就會開始猛烈降溫,這一點尤其注意,所以只能是夏季前往。
推薦自駕路線攻略:南線:成都—雅安—瀘定—康定—新都橋—雅江—理塘—稻城—亞丁
北線:成都—都江堰—映秀—卧龍—日隆—小金—丹巴—八美—塔公寺—新都橋—雅江—理塘—稻城—亞丁
北線 具體規劃和景點如下:
1 成都—映秀地震遺址—巴郎山隧道—貓鼻樑—四姑娘山雙橋溝—丹巴
2 丹巴—甲居藏寨-氂牛河谷—雅拉雪山—惠遠寺—塔公草原—新都橋
3 新都橋—卡子拉山—毛埡大草原—海子山—稻城白塔—日瓦鄉
4 日瓦鄉—沖古寺草坪—洛絨牛場—五色海—亞丁村觀星空
5 亞丁村—珍珠海—青楊林—稻城縣
6 稻城縣—理塘—雅江-高爾寺山—新都橋-折多山—康定—瀘定橋—磨西鎮
7 磨西鎮—雅安—成都
注意事項,車況一定要好,可以三輛越野車組隊前往,注意沿途帶足氧氣瓶,以防高反,不要開夜車,因為高原地區晚上路面結冰,輪胎易於發生側滑。白天八點左右開始行車,中午要注意休息,下午五點左右找酒店或者民宿住宿,不要疲勞駕駛,注意行車安全。
整體注意事項:
一、在亞丁景區是沒有廁所的,所以喝水要慎重。
二、防曬霜和唇膏必帶,高原上紫外線強,空氣乾燥。
三、高原地區盡量少洗頭洗澡,避免感冒。
四、預防高原反應,避免劇烈運動,常備葯品,包括腸胃葯、腹瀉葯以及感冒葯和口服葡萄糖等。
五、吃飯、門票,用手機支付基本可以,現金不建議帶多,但是零錢是需要准備的,藏區的廁所是每次收費一塊錢,需要現金支付,不支持手機支付,所以准備點一元面額的紙幣很重要,當然了也可以帶鋼鏰。
2.食
稻城亞丁進入景區之後,往往遊玩的地方沒有吃飯的地方,所以需要自己帶自熱米飯或者是自熱的其他食品,或者自帶干糧,以及礦泉水。
稻城亞丁特色美食
一、高原無鱗鱈魚
無鱗雪魚是自熱生長在高原河水裡面的野生魚類,其實當地人沒有吃魚的習慣,只是滿足遊客需要,這種魚渾身沒有魚鱗,肉質比較鮮嫩,吃起來味道爽口並極具營養滋補攻效,小夥伴們可以嘗嘗鮮。
二、糌粑
糌粑是藏族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由青稞、豌豆、玉米等原材料製作而成,食用時將糌粑中滲入少許茶,然後用手揉搓成塊狀,就可以吃了。或者是將其放在碗中,用手壓緊,等喝杯茶之後在吃。
三、酥油茶
酥油茶香味十足,喝起來有點咸,並有甘甜味,喝了之後能暖身禦寒,補充營養。
四、藏香豬
藏香豬,十分滋補,別名:人參豬,脂肪含量很低,食用方法:烤制
吃起來很脆,肉質卻是十分鮮美,小夥伴們要嘗嘗,這可是稻城亞丁的一個特色美食。
3.宿
亞丁景區,屬於高原,又很偏僻,至於住宿問題,可以在亞丁村住宿。亞丁村住宿多以民居、客棧為主,價格相對實惠,可以提前在網上預訂民宿。
關於住宿我推薦【稻城亞丁梵音海精品客棧】口碑很不錯,位置就在亞丁風景區內的亞丁村3號站下車即是。
(三)、景區信息
景區名稱:四川亞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景區地址: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縣
開放時間:4月1日-11月30日 08:20-19:00(停止售票16:40,最晚入園16:40)
12月1日-次年3月31日 08:20-18:00(停止售票15:50,最晚入園15:50)
景點級別:AAAAA級
以上就是我為小夥伴們推薦的四川十個比較具有可玩性的景區,受限於篇幅的原因,部分城都周邊的景區,請參看我寫的,【成都周邊旅遊景點大全】成都周邊旅遊景點大全。歡迎小夥伴們在下方留言評論,把你們的觀點和知識分享出來,以幫助更多想要了解四川的小夥伴們。
㈥ 佛說禁慾,為何歡喜佛摟著明妃
《佛說四十二章經》記載了一個「天魔嬈佛」的故事: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為?去!吾不用。
佛陀把第六天魔王波旬獻給他的欲界三玉女退貨了,還責備波旬朝貢之物除了個包裝殼,裡面裝的是垃圾。佛陀認為:人追逐七情六慾,好比熏香,聞聞香氣卻燒沒了自己。因此佛常常告誡眾生:千萬不要跟女人有體液輸出,否則會大禍臨頭(四十二章經「意馬莫縱」)。
佛陀視女如猛虎,堅決保持距離。為何佛家偏偏供奉一尊正在進行人體活塞運動的歡喜佛?歡喜佛身上摟著的女人又是誰?
歡喜佛,又名喜金剛,他是佛教中的愛神,藏傳佛教密宗修習觀想的五大本尊之一。形象通常為:歡喜佛盤坐,明妃面向男身,雙腿張開,兩唇相吻,四臂相擁,胸部緊貼,赤身裸體,作交合狀。
他們希望通過這種男女同修獲得大自在、大自由和大解脫,也就是達到真正身心合一的大歡喜境界。因此,歡喜佛也被稱作「大聖歡喜天」。
歡喜佛夫婦的原型有二:
一說是歡喜佛大自在天(即濕婆)之子象頭神,明妃是觀音姐姐的化身。觀音菩薩為了降伏象頭神,將這個印度教的神太子引渡進佛門,化作絕色美女去誘惑他,成功將象頭神拉近佛門陣營,荒暴的象頭神變成了吉祥、智慧的佛主。
另一種說法是,歡喜佛原為崇尚婆羅門教、排斥佛教的國王,名叫「毗那夜迦」。他殺戮成性,經常殘害佛教徒。釋迦佛無奈反擊,從女信眾中挑選傾世美女勾引毗那夜迦,這位傾世美女就是金剛無我佛母。毗那夜迦沉溺在於金剛無我佛母的交歡中忘掉一切,最終被佛母引入佛門,成為佛壇中眾金剛的主尊。
佛說斷欲,卻又以欲制欲,究竟是何原理呢?
密宗認為,男身代表法,女身代表智慧,男體與女體相互緊擁,代表法智雙成,相合為一人,代表法界智慧之無窮。在最原初的形象中,佛父身體藍色,佛母紅色,分別代表人體的「氣」與「血」,交歡雙修代表「血氣相依」的人體規律。在密宗看來,無上密法不是佛前一跪三千年,空口念念阿彌陀佛就能修來的,需要根據人體本身的規律來修行。
與歡喜佛類似的還有勝樂金剛、金剛亥母夫婦,而勝樂金剛則是佛陀為鎮壓印度教主神濕婆(即「大自在天」)所化現的62尊憤怒像之一。佛說斷欲,卻又以欲止欲,怪哉!怪哉!
㈦ 佛教的上古七佛叫什麼
佛教的上古七佛依次是:
毗婆屍佛、屍棄如佛、毗舍婆佛、拘留孫佛、俱那含牟尼、迦葉佛、釋迦牟尼佛。
七佛者,謂過去庄嚴劫中三佛,賢劫中四佛。(劫,梵語 kalpa,具雲劫波,華言分別時節。庄嚴劫者,謂此劫中,多所庄嚴。賢劫者,謂此劫中,皆為賢人。只是名稱而已,不必執著。)
又稱過去七佛。指釋迦佛及其出世前所出現之佛,共有七位。即:毗婆屍佛、屍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與釋迦牟尼佛。據景德傳燈錄卷一載,此過去七佛各舉之得法偈,稱七佛說偈。
小乘經典只說四佛或七佛,並認為有未來成道的彌勒菩薩,而《增一阿含經》更述及師子、承柔順、光焰、無垢、寶光等諸佛。釋迦牟尼佛之化相,乃比照過去諸佛,而八相成道之始末,也與諸佛類似。如『諸惡莫作』等偈頌,乃眾所周知之七佛通誡偈。
過去七佛,離我們時間最近的七位佛。《長阿含經·大本經》提到過去七佛出現的因緣。據佛經所載,前三佛為過去庄嚴劫千佛的三佛,後四佛為現在賢劫千佛的四佛。過去庄嚴劫、現在賢劫、未來星宿劫三劫之中,皆有千佛。
上古七佛圖片:
拓展資料:
七佛寺的由來傳說一唐代僧人登七佛山游覽,被山景迷倒,便在山下豎起七尊大佛。當天夜間,突然有五道金光凌空現世,天地如晝,七彩繽紛,祥光滿山。
次日凌晨,只見山腳下出現了五個仙洞,洞中有五條金龍卧息。山頂現出一寺,七尊佛像端坐其內。原來夜間五龍並力,抬佛峰頂。從此在主峰頂就有了七佛寺。七佛山也因此得名。
七佛寺歷經千年滄桑之變,幾經摧殘修復。上世紀三十年代毀於戰火。2002年復擴重建七佛寺,歷時五載,積新七而落成。即:七佛街、七佛路、七佛山、七佛門、七佛塔、七佛殿、七尊大佛,占盡人間形勝風光。
七佛寺共有七道門。從眼前出現的漢白玉牌坊是七佛山主峰上的七佛寺的第一道門,上刻有少林寺法師題寫的「清凈」二字。前五道門相距約百米,第二、三、四、五道門分別題刻著「吉祥」、「平安」、「益壽」、「成就」。
第六道門即正山門匾額「七佛寺」三字由當代書法大家啟功題寫,著名作家金庸先生題寫了「七佛勝境」匾額。
參考資料:上古七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