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腹部肌肉共分幾層,從皮膚往下各是什麼。最好有圖,謝謝
六塊腹肌結構全剖析
若想有效改善身體曲線、強化腹肌線條,光靠死命地重量訓練是不夠的。當你在徹底了解過腹肌的基本構造之後,鍛煉起來的效果便會大大不同!
腹肌約可依其所處部位,細分為以下幾大肌群 !
1 外腹斜肌:外腹斜肌覆蓋於側腹部表面,是位於下方肋骨至劍狀突起處、骨盤附近,呈水平與斜向活動的肌肉,其下方即為內腹斜肌。當我們扭轉上半身、往左右斜方前傾、側邊傾倒時,都會運動到這兩塊肌肉,加以鍛煉的話便能呈現出V字型肌肉。
2 腹直肌:腹直肌就是大家熟悉的「腹肌」,是覆蓋於腹部表面的細長形大肌肉,當我們將身體前屈或將骨盤上抬時,便會運動到腹直肌。肌肉內有許多纖維束線,用來分隔縱橫區塊,因此當你加強鍛練腹直肌時,便會出現所謂的「六塊肌」。不過切忌光只鍛煉整個腹部,最好細分為上、中、下三個區塊分別鍛煉。
3 腹橫肌:腹橫肌的位置是在內、外腹斜肌的更里側,由肋骨往旁突出,和腹直肌連結在一起。腹橫肌能提高腹壓,保護內臟並使其回歸正確位置。由於腹肌運動幾乎很少運動到這塊肌肉,因此必須以超強意識鍛煉這個部位,難度相當地高。
壁壘分明的絕妙好處
腹肌和背肌分別位於身體的兩個側面,負責固定骨盤與背骨,以支撐我們的身體。但腹肌不像背肌有背骨為軸,它是連結肋骨和骨盤的長形肌肉,並沒有任何骨頭或韌帶存在,所以形狀是不固定的。
腹肌的作用在於縮短肋骨和骨盤之間的距離。當我們挺直抬起上半身時,雖然有對肌肉施力,但是肌肉卻沒有獲得收縮或伸展。若要收縮伸展肌肉的話,抬起上半身時身體要弓起,而非呈筆直姿勢。若身體筆直抬起的話,不僅無法鍛練到腹肌,還會導致腰部疼痛。
腹肌包圍在內臟的外圍,用來固定內臟的位置,防止其任意移位。倘若腹肌的肌肉鬆弛,內臟便會往外凸出,小腹自然會「跑」了出來。(當然,小腹會微凸的原因並不只是腹肌肌力變弱而已,也有可能因為皮下脂肪囤積過多而造成。)相反地,如果腹肌肌肉結實的話,內臟便會乖乖地待在原地,腹部自然也就變得平坦結實了。故將腹部鍛煉得結實的目的,除了可強化腹肌肌力之外,最主要便是能將因腹肌肌力變弱而往外突出的內臟,在腹肌肌力變強之後,能夠回歸原位。此外,腹肌容易弱化鬆弛,身體姿勢便會不正確,容易出現腰痛等不適症狀。
超激爆發力地板伸展操
當你深入了解腹肌的結構之後,鍛煉時便更能集中意識、提升運動效果。不過,光鍛煉腹肌是不見得能使腹部脂肪完全消失的!運動雖能使脂肪轉化為能量、再從血液中釋出,但要達到瘦身卻必須是全身脂肪均衡地釋出變成能量。因此,平時應該多做有氧運動,配合均衡的飲食習慣、適當的鍛煉,才是正確的運動之道
『貳』 盆腔和附件在哪個位置 圖片
盆腔是女性生殖系統整個部分的總稱。盆腔包括生殖器官、盆腔腹膜結締組織、卵巢輸卵管、盆腔腹膜和子宮周圍的結締組織。肚臍下方、小腹部,這個位置屬於是盆腔的位置。一般情況下如果女性有盆腔炎的時候,會出現肚子疼痛的感覺。是卵巢或者子宮,或者是輸卵管有炎症感染導致的這種症狀,可以應用消炎葯,如婦科千金片或者是甲硝唑治療。女性的盆腔包括子宮、附件、卵巢、輸卵管等生殖器官,以及膀胱、直腸以及周圍的結締組織,在大腿根部兩邊的髖骨以上,肚臍以下的部位有一個骨盆,骨盆內的空間就叫做盆腔,盆腔位於下腹部,附件在肚臍稍下的左右兩側,膀胱在附件的上方,直腸在附件的後方。子宮位於盆腔的正中央,有前傾位、平位和後傾位三種,子宮口朝下位於盆底腹膜的上方,子宮底兩側有左右兩條彎曲而長的輸卵管,輸卵管連接卵巢,卵巢位於子宮底的後外側,一般位於卵巢窩內,但其位置受大腸的充盈度影響,當妊娠時因為子宮發生變化,卵巢的位置也會發生一些變化。
『叄』 腹部具體位置圖
人的腹部是骨盆和胸部之間的身體部分。在解剖學上,腹部從胸底的橫隔膜直到骨盆的真假骨盆界限。
中文名
腹部
外文名
abdomen
所屬分類
人體器官
部位
骨盆和胸部之間
功能
大部分消化道的所在
快速
導航
行業名詞
人體器官
腹壁分為後,側和前腹壁。它們的構造一樣:最深的一層為腹膜外的脂肪,壁層腹膜,和一層筋膜,後者根據其不同的位置,覆蓋物的不同有不同的名字(如腹橫筋膜,腰肌筋膜)。這些結構的表層,(但後腹壁缺少)的是三層肌肉,腹橫肌 (tranvserse abdominal muscle),腹內斜肌 (obliquus internus)和腹外斜肌 (obliquus externus)。
腹部的體表劃分
在腹部的正中從劍突向下到恥骨聯合,代表了白線在腹壁的始終。在白線的中點有臍。可以在肌肉發達的人腹部看到向兩邊伸開的八塊腹直肌。從外面就可以看到這些肌肉被三條或更多腱劃經過。一條在劍突軟骨附近,一條在臍,還有一條在兩者之間。白線和這三條件腱劃將腹部分成「六格」。這正是健身人士追求的外形。
腹部上側界是(8,9和10)假肋軟骨連接形成的肋骨下緣。下側界則是髂骨前棘和起於髂前上棘終於恥骨棘的Poupart韌帶。下界在體表成溝狀。恥骨棘上方兩邊是腹股溝環,是腹壁肌肉層的開口,在男性的精索在此通過。在此可發生腹股溝疝。
『肆』 人體結構圖 人體腹部左邊都有什麼器官
脾、胃、左腎、左半結腸、乙狀結腸及部份空腸和回腸。
『伍』 女性恥骨在什麼地方圖片
恥骨位於髖骨的前下部,分為體及上、下兩支。恥骨體構成髖臼前下部,較肥厚,自體向前內側伸出恥骨上支,此支向下彎曲移行於恥骨下支。
恥骨上支的上緣薄銳,稱恥骨梳,其向後與髂骨的弓狀線相續,向前終於圓形隆起,為恥骨結節,恥骨是在小腹下部,大腿內側。恥骨結節是重要體表標志,其向內延伸靜到恥骨聯合面上緣也有一嵴,稱恥骨嵴。恥骨上、下支移行處的內側,有卵圓形的粗糙面,稱恥骨聯合面。
(5)女人小腹結構圖片擴展閱讀
組成與功能:在恥骨聯合纖維軟骨的上部到9歲時始出現一甚小的關節腔,在女性較大。恥骨聯合下面形成角度,男性呈銳角叫恥骨角,約70~75°,女性呈鈍角,叫恥骨弓,平均87.5°。
關節周圍的韌帶皆甚弱,真正具有連接作用的為關節內的纖維軟骨盤,與椎間纖維軟骨盤相似,惟有一甚小的滑膜腔,而無髓核。
恥骨聯合的構造特點說明,當暴力沖擊時,常引起恥骨骨折,而不易發生恥骨聯合分離。恥骨聯合可進行微小的運動,如旋轉和移位,並且多與骶髂關節和髖關節同時運動,在妊娠晚期和分娩時可出現恥骨聯合分離現象。
輔助結構:恥骨上韌帶附著於恥骨嵴和恥骨結節。恥骨下韌帶亦稱弓狀韌帶,為弓形的厚纖維束,附著於兩側恥骨的下支,形成恥骨弓的圓形部分,其基部與尿生殖膈之間隔一間隙,有陰莖(陰蒂)背深靜脈穿過。
恥骨前韌帶由堅強的纖維交織而成,與腹直肌和腹外斜肌的纖維相混,恥骨後韌帶只有極少的纖維束,最為薄弱。成人男性恥骨聯合承受的質量可超過236kg,承受的張力較壓力更大,可達270kg。恥骨聯合的血供來自閉孔動脈、陰部內動脈、腹壁下動脈和旋股內側動脈的分支。神經由陰部神經和生殖股神經分支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