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浪漫主義繪畫的代表人物與代表作品
浪漫主義繪畫的四位代表人物與代表作品:
1、德拉克洛瓦的《沙達納帕路斯之死》、《獵獅》、《阿拉伯人與馬》等都是浪漫主義畫派的傑作。
2、籍里柯21歲時畫的《輕騎兵軍官》獲金質獎。1819年《梅杜薩之筏》引起轟動,這幅反映由於法國政府的過失而使戰艦梅杜薩號在非洲觸礁沉沒的事件,表現了他對人類命運的關注和人道主義精神。
3、約瑟夫·透納的《販奴船》、《商船遇難》、《最後一次歸航》等,都表明他的海景畫已達到爐火純青的階段。透納對光色和空氣變化的注重與悉心研搜派究,對後來的印象主義派畫家有著明顯的影響。
4、呂德法國浪漫主義螞猜風格的雕塑家呂德(1784~1855)。呂德擯棄了18世紀末19世紀初法國雕塑界流行的形式主義,提倡富於動態和激情的風格。他的代表作是巴黎凱旋門上的高浮雕《馬賽曲》,重悶漏型現了1792年法國人民保衛祖國的歷史場面。
(1)西方文藝復興油畫男人物作品圖片擴展閱讀:
浪漫主義是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出現於德國和英國,十九世紀盛行於法國的一種文藝思潮。
浪漫主義宗旨與「理」相對立,主要特徵注重個人感情的表達,形式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浪漫主義手法則通過幻想或復古等手段超越現實。法語的浪漫一詞意味著感情豐富、多情善感。
浪漫主義在繪畫上,是與以官方學院派為代表的古典主義相對立的,其表現特徵是:注重個性表現,耽於幻想和誇張,選擇驚人事件作題材,情緒激越。
❷ 西方名畫 畫的是山頂上一個人的背影,手上有一直手杖,周圍是一片在雲海中的山峰
《霧海上的漫遊者》,1818年,德國,卡斯帕·大衛·弗里德里希,木板油畫,74.8x94.8m,漢堡藝術館藏
《霧海上的漫遊者》(The wanderer above the sea of fog)是一幅大名鼎鼎的油畫作品,代表德國浪漫主義繪畫的成就。對這幅畫的解讀五花八門。有的說,弗里德里希的這幅畫,強調的是知識人的孤獨感,可以看到在斷崖上拄著拐杖的一個人的背影,他正自信地注視著茫茫雲海環繞著的群山。有的說,這個形象恰如其分地表達了我們對未來及其風險的感受。如果我們和畫中人一樣,想穿透時間的迷霧,展望未來,就會發現眼前的景物狂亂不羈,混沌不明,如墜五里霧中,只能辨認出模糊的輪廓。還有的說,這是勝利的攀登者,他提著一根手杖,霧靄在他身周繚繞,他踏著嶙峋的岩石,不停向上、向上,終於越過重重雲靄,登上山巔, 俯視著下方無限壯觀、變幻萬千的雲海。而德國著名思想家、作家歌德則從這幅畫中看到弗里德里希如此迷戀大氣、雲、廢墟和墓地,認為這些浪漫主義元素是不健康的。
畫面上,男人背對我們,站在石頭頂端。他的位置如此之高,面前的風景都已消失在雲下。他到達的所在,與其他任何目的地絕不相同,這里群峰會聚,是一切之中心。長長的手杖杵在石中,他一條腿踏前,表現出社會上紳士的優雅。他毫無賣弄之姿態,但人們卻能從中看出英勇果決的味道,一種達成功業的感覺。一場狩獵之後的獵人會做出同樣姿勢,或是剛剛戰勝歌利亞的大衛,正像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刻那樣,也許巨人沾滿血的頭就在他腳下。這姿態屬於英雄,聖經中的王,屬於男人中的領袖。石頭的尖角讓他看到無限。他是船首人像,在一艘無形的船上。賞畫者受邀與他分享這一獨特時刻的完美,經過漫長而又危險的攀登之後收獲的完美。因為,即使沒有其他征服的事跡,這穿著大衣的男人至少攀爬了這座高山,達到如此高度,讓他一覽無上美景。
畫中圖景充滿誘惑,但它卻建立在荒謬之上。什麼樣的男人,穿成這種樣子,還能爬這么高?不可否認,畫家加入了一些不協調的元素:幾縷亂發飄在風中。但這說明不了什麼,只是表明某種浪漫的能量,某個冷眼旁觀傳統習俗的人表現出的受到克制的熱情:他的頭發可能在風中飄,但他堅強有力的手掌控著大局,秩序佔了上風。雲隱藏大地,遮蔽高險的懸崖,把一切簡化。景色中一切細節都已消失,世界遙遠難及:他從遠處觀察。他看到了,或者在想像它,彷彿一個和諧的空間因為某些不幸的事故、某些歷史中的失敗和問題,碎為幾片。石頭從這里那裡冒出來,提醒我們:下面,戰火彌漫,障礙叢生,直面自由和層出不窮的理想。
弗里德里希的漫遊者似乎在思考:是什麼把自己和完整的自我實現分開?但是他為自己選擇了一種不同的人生觀,一種令人驕傲的孤獨,將自己置身於平庸的日常生活之上。在這里,在擁有成就的高度上,他享受不可思議的自由,這都出自於單純的景色,它們沐浴在雲中。
❸ 文藝復興代表畫家有哪些
1、達·芬奇
達·芬奇是列奧納多·迪·皮耶羅·達·芬奇 (義大利語: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義大利著名畫家、科學家,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並稱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也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之一。
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是一個博學者:在繪畫、音樂、建築、數學、幾何學、解剖學、生理學、動物學、植物學、天文學、氣象學、地質學、地理學、物理學、光學、力學、發明、土木工程等領域都有顯著的成就。
他全部的科研成果保存在他的手稿中,大約有15000多頁,愛因斯坦認為,達·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當時就發表的話,科技可以提前半個世紀。
他15歲左右到佛羅倫薩拜師學藝,成長為具有科學素養的畫家、雕刻家,並成為軍事工程師和建築師,1482年應聘到米蘭後畢業於義大利理工學院成為義大利著名建築師、畫家,在貴族宮廷中進行創作和研究活動,1513年起漂泊於羅馬和佛羅倫薩等地。
1516年僑居法國,小行星3000被命名為「列奧納多」。最著名的作品是《蒙娜麗莎》現在是巴黎的盧浮宮的三件鎮館之寶之一。
2、拉斐爾·桑西
拉斐爾·桑西(1483 —1520),Raffaello Santi全名Raffaello Sanzio da Urbino,常稱為拉斐爾(Raphael),義大利著名畫家,也是「文藝復興後三傑」中最年輕的一位,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從事理想美的事業所能達到的巔峰。
他的性情平和、文雅,創作了大量的聖母像,他的作品充分體現了安寧、協調、和諧、對稱以及完美和恬靜的秩序。
1483年耶穌受難日凌晨三時,拉斐爾誕生於義大利的烏爾比諾[2]。其父喬萬尼·桑西(另譯:喬凡尼·桑提·迪·彼得洛)是位默默無聞的畫家,在其唯一的兒子誕生後,給他起名拉斐爾,並堅持由孩子的母親(瑪吉亞·迪·巴蒂斯塔·迪·尼吉拉·席亞拉 )親自撫養。
所以,童年時代的拉斐爾受父母家庭環境熏陶,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而沒受到貧民家庭那種相俗、野蠻方式的影響。
3、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里·德爾·米尼亞托·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4、弗朗切斯卡
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Sansepolcro,1416-1417—Sansepolcro,1492-10-12):義大利文藝復興初期著名畫家。在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第二代人文畫家中,弗朗切斯卡是具有標志性的代表。
他的作品精彩地詮釋了藝術、幾何和一個高水平的復雜的文化系統——包括神學、哲學以及社會現實。不論是他的一生還是他的作品中,都彰顯著他所處時代的知識和精神價值,也都凝聚著傳統與現代、宗教與人文、理性與美學等多方面因素對他的影響。
5、吉貝爾蒂
義大利文藝復興早期主要青銅雕刻家。40歲已成為大藝術家,與多那太羅(Donatello)和南尼(Nanni di Banco)為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新雕刻藝術風格奠定基礎。吉貝爾蒂傾慕古典藝術,作品既優美抒情,又具有其早期習金飾的精雕技術,故人物栩栩如生。
無論其早期的國際哥德式風格,還是文藝復興時的作品,比例協調,風雅大方,都受同代和後代藝術家的贊揚和仿效。
❹ 國外一副名畫 兩個男人 指尖相觸的畫叫什麼名字啊
是米開朗琪羅為羅馬西斯廷教堂創作的巨幅天頂畫《創世紀》中的一幅畫《創造亞當》
《創造亞當》是整個天頂畫中最動人心弦的一幕,這一幕沒有直接畫上帝塑造亞當,而是畫出神聖的火花即將觸及亞當這一瞬間:從天飛來的上帝,將手指伸向亞當,正要像接通電源一樣將靈魂傳遞給亞當。
(4)西方文藝復興油畫男人物作品圖片擴展閱讀
《創世紀》是米開朗琪羅在西斯廷禮拜堂大廳天頂的中央部分按建築框邊畫的連續9幅宗教題材的壁畫。
這幅巨型壁畫期間,歷時長達4年多。畫面面積達14x38.5平方米,畫題均取材於《聖經》的開頭部分中,有關開天闢地直到洪水方舟的故事(見《創世記》)。
壁畫畫題分別為《神分光暗》,《創造日、月、草木》,《神分水陸》,《創造亞當》,《創造夏娃》,《原罪-逐出伊甸園》,《諾亞獻祭》,《大洪水》,《諾亞醉酒》。畫面由以上9幅中心畫面和眾多裝飾畫部組成,共繪有343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