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骨盆組成,分布及性別差異
骨盆由左、右髖骨和骶、尾骨以及其間的骨連接構成。界線:由骶骨岬、弓狀線、恥骨梳、恥骨結節,恥骨聯合上緣構成的環形線。骨盆pelvis由骶骨、尾骨和左右兩塊髖骨及其韌帶連結而成。
骨盆被斜行的界線(後方起於骶骨岬,經髂骨弓狀線,髂恥隆起,恥骨梳、恥骨結節,恥骨嵴到恥骨聯合上緣連線)分為兩部:界線以上叫大骨盆,又稱假骨盆,其骨腔是腹腔的髂窩部;大骨盆參與腹腔的組成。界線以下叫小骨盆,又稱真骨盆,其內腔即盆腔,前界為恥骨和恥骨聯合,後界為骶、尾骨的前面,兩側為髖骨的內面、閉孔膜及韌帶,側壁上有坐骨大、小孔。盆部系指界線以下的小骨盆部分,它包括盆壁、盆膈和盆腔器官等,盆腔上口由界線圍成,下口封以盆膈。盆膈以下的軟組織稱為會陰。
小骨盆有上、下兩口,上口又稱為入口,由界線圍線;下口又稱為出口,高低不平,呈菱形,其周界由後向前為尾骨尖、骶結節韌帶、坐骨結節、坐骨下支、恥骨下支、恥骨聯合下緣。兩側恥骨下支在恥骨聯合下緣所形成的夾角叫恥骨角,男性約為70~75°,女性角度較大,約為90~100°。假骨盆與產道、性功能無直接關系。真骨盆容納子宮、卵巢、輸卵管、陰道及鄰近的輸尿管、膀胱、尿道、直腸等器官。人體直立時,骨盆上口平面向前下傾斜,女性的傾斜度比男性稍大。女性骨盆是胎兒分娩出的產道,所以男女骨盆有著顯著的差異。
❷ 女性骨盆的三個想像平面是
入口平面 為大小骨盆的交界面(即盆腔的入口),呈橫橢圓形,徑線如下: (一)前後徑為恥骨聯合上緣至骶岬前緣中點距離,又稱骶恥內徑,平均長約11cm。 (二)橫徑是入口平面最大徑線,為兩髂恥線間的最寬距離,平均約13cm。 (三)斜徑左右各一條,為一側骶髂關節至對側髂恥隆突間的距離,長約12.5cm。從左骶髂關節至右髂恥隆突者為左斜徑,反之為右斜徑。 臨床上以前後徑為最為重要,扁平骨盆的前後徑較小,將影響兒頭入盆。 二、骨盆中段 中上段為骨盆腔的最寬大部分,近似圓形,其前方為恥骨聯合後方的中點,兩側相當於髖臼中心,後緣位於第二、三骶椎之間。下段為骨盆的最小平面(所謂的中平面)系恥骨聯合下緣、坐骨棘至骶骨下端的平面,呈前後徑長的橢圓形。前後徑約1 1.5cm,橫徑(坐骨棘間徑)長約10cm。 三、出口平面 由兩個以坐骨結節間徑為其共同底線的三角平面組成。前三角的頂為恥骨聯合下緣,兩側邊為恥骨降支,後三角的頂為尾骨尖,兩側邊為骶骨結節韌帶。坐骨結節間徑,即出口橫徑,平均長9cm。恥骨聯合下緣至尾骨尖間距離為其前後徑,平均長9.5cm。分娩時尾骨尖可向後移 1.5~2cm,使前後徑伸長至11~11.5cm。兩側恥骨降支在恥骨聯合下方形成一接近直角的恥骨弓。由恥骨聯合下緣至坐骨結節間徑的中點稱「前矢狀徑」,平均長6cm;骶尾關節至坐骨結節間徑的中點稱「後矢狀徑」,平均長9cm。臨床上單純出口平面狹窄少見,多同時伴有骨盆中平面狹窄。
❸ 生沒生過娃一看就知,藏都藏不住,「少女胯」和「婦女胯」有何區別
人們常說:女人的年齡永遠是個謎。因為現在的女人都非常會保養,而且化妝技術也特別高超,並且很會打扮自己。所以,從外表上,幾乎看不出女人的年齡,甚至都看不出她究竟有沒有生過孩子。
所以,就算寶媽保養的再好,打扮得再年輕,只要看她的胯部,便可以看出她有沒有生過孩子。
所謂:女悅為已者容。女性就算生了寶寶,也希望自己能變得美美的,讓自己年齡成謎,永遠保持少女。所以,女性在生完寶寶後,一定要做好產後恢復,才能讓自己年齡成謎。
女性產後要如何恢復
1、飲食
女性在生完寶寶以後,如果想要做好產後恢復,對於飲食也是要多加註意的。
很多女性在生完寶寶後,為了讓自己成為"大奶牛",每天都胡吃海喝的,完全沒有控制好飲食的攝入。
由於產後的女性身體非常虛弱,這個時候胡吃海喝,身體也吸收不了這么多營養,這只會造成脂肪的堆積,使自己產後身體難以恢復。
所以,女性在完寶寶後,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飲食。而且,就算要成為"大奶牛"也不用每天胡吃海喝的。
只要攝入的營養均衡,便能讓自己成為"大奶牛"的同時,也能控制好飲食,而且也利於產後的恢復。
2、運動恢復
女性生完孩子後,想要做好產後恢復,也可以進行運動來達到產後恢復的目的。很多女性在生完寶寶以後,由於沒有控制好飲食,並且也沒有進行運動恢復,使自己產後的身材難以恢復,甚至無法恢復。
所以,女性在生完寶寶以後,可以進行一些運動來達到恢復身材的目的。比如:健身操、有氧運動、跑步、瑜伽、去健身房健身等等,都可能達到目的。但前提是每天都要堅持運動,這樣才能做好產後恢復。
據廣州婦女醫院婦產科許文靜副主任醫師表示:女性要想做好產後恢復,一定不要為了寶寶的口糧而胡吃海喝,只要保證好每天攝取的營養和能量,也能讓寶寶口糧充足。並且,女性產後也能進行一些產後的瑜伽和適量的運動來達到產後恢復的目的。
總結
原來,少女胯和婦女胯也有一定的區別。少女胯沒有經歷過分娩,所以才會顯得小而緊致。而婦女胯經過了分娩,才會顯得寬而下垂。
所以,要想判斷女性有沒有生過娃,看她的胯便知道,藏都藏不住。雖然女性的胯部生完孩子會很難恢復,但女性生完孩子後,也要注意做好產後恢復,才能使自己更加美麗動人。
❹ 女性骨盆的骨盆的類型
骨盆的形狀、大小因人而異,可分為四種類型
女性型骨盆
骨盆的三個平面均較寬,側壁不內聚,適合胎兒娩出。這種類型占我國女性骨盆的1/2。
男性型骨盆
骨盆上半部呈三角形,中骨盆及出口橫徑較小,骨盆側壁內聚。如各徑線都小,易出現難產,在我國婦女中這類骨盆佔1%~3.7%。
類人猿骨盆
骨盆各平面前後徑均比橫徑大,能骨直向後傾,側壁內聚,骨盆深。我國婦女中這類骨盆佔1/6~l/7。
扁平骨盆
骨盆淺,前後徑短,艙骨向後。單純扁平骨盆只要胎頭能進骨盆入口,其他徑線較寬裕。在我國婦女中這類骨盆佔1/3~1/4。
骨盆多為混合型,單純型骨盆較少。
總之,不論是哪種骨盆類型,只要胎頭與骨盆相稱就能陰道分娩。
❺ 盆腔和附件在哪個位置 圖片
盆腔是女性生殖系統整個部分的總稱。盆腔包括生殖器官、盆腔腹膜結締組織、卵巢輸卵管、盆腔腹膜和子宮周圍的結締組織。肚臍下方、小腹部,這個位置屬於是盆腔的位置。一般情況下如果女性有盆腔炎的時候,會出現肚子疼痛的感覺。是卵巢或者子宮,或者是輸卵管有炎症感染導致的這種症狀,可以應用消炎葯,如婦科千金片或者是甲硝唑治療。女性的盆腔包括子宮、附件、卵巢、輸卵管等生殖器官,以及膀胱、直腸以及周圍的結締組織,在大腿根部兩邊的髖骨以上,肚臍以下的部位有一個骨盆,骨盆內的空間就叫做盆腔,盆腔位於下腹部,附件在肚臍稍下的左右兩側,膀胱在附件的上方,直腸在附件的後方。子宮位於盆腔的正中央,有前傾位、平位和後傾位三種,子宮口朝下位於盆底腹膜的上方,子宮底兩側有左右兩條彎曲而長的輸卵管,輸卵管連接卵巢,卵巢位於子宮底的後外側,一般位於卵巢窩內,但其位置受大腸的充盈度影響,當妊娠時因為子宮發生變化,卵巢的位置也會發生一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