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物圖片 » 女人花織內衣圖片
擴展閱讀
ipad與電腦互傳圖片 2025-02-06 20:02:15
搶手的男人圖片 2025-02-06 20:00:03

女人花織內衣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7-19 02:15:13

1. 古代內衣長什麼樣子

古代內衣到了唐代,出現了叫做訶子的內衣,這種內衣竟然沒有帶子,可以說是顛覆性的設計。唐代女子流行穿半露胸式的裙裝,穿這種內衣可以顯示出女性苗條的身形,又不至於累贅。

宋代的時候,抹胸也叫做抹肚,平常人家常用的製作材料是土布,而富貴人家則用絲織品,並在上面綉上各色圖案,穿上這種內衣,整個胸腹都可以遮到。

古代內衣的折疊奇巧方寸

中國古代女子內衣在造型理念上,強調在內衣的方寸之間通過巧妙分割來塑形修身。在款式結構的經營中注重平面形態的不同分割與布局,在奇巧的方寸分割中體現獨到的創意理念,達古代內衣到平中出奇、平中出神、平中生韻。

中國古代女子內衣的制式既具有合乎人體裝束的自然屬性又與習俗禮儀的社會屬性相對應。它所包含的因人定製、因題定性、因俗定款等一系列制式特徵中,充分體現著中國古代女子內衣文化的深邃廣奧。

它從外形設計到具體的某一細節,均明晰地折射著當時的社會文化與表現。它在款式藝術的創造法則中既有長短寬窄的穿插,又有厚薄動靜的變化。

中國古代女子內衣的款式結構有前後覆繞式與前胸單片式兩種,分別來覆蓋胸背和覆蓋胸乳。從目前的研究來看,款式有長方形、正方形、菱形、如意形、扇形、三角形、仿動植物形態等數大類。

2. 女生的內衣叫什麼名字呀就是系在脖子上面的那種

古代有兩根繩子系在脖子上的內衣叫肚兜。肚兜上面用布帶系在脖頸上,下面兩邊有帶子系於腰間。肚兜又稱「抹胸」,是中國傳統服飾中護胸腹的貼身內衣,形狀多為正方形或長方形,對角設計,上角裁去,成凹狀淺半圓形,下角有的呈尖形,有的呈圓弧形。 肚兜的面上常有圖案,有印花有綉花,印花流行的多是藍印花耐薯布,圖案多為連生貴子、鳳穿牡丹、連年有餘等吉祥圖案。

古代婦女只為情人、丈夫或兒子綉肚兜;她們自用的肚兜一般只以純色布料做成,略加花邊裝飾而已。綉給情人的肚兜多以戲曲、神話、傳說中之愛情故事為題材以示意;為兒童綉的則以虎、虎吃五毒、蓮生貴子等護生、繁衍主題為內容。材料方面除了布料外,一些達官顯貴還喜用絲綢、織錦、紗、羅、絹、緙絲等。在肚兜製作上則以刺綉展現魅力,有的還鑲有金銀絲線,顯得精美絕倫。

(2)女人花織內衣圖片擴展閱讀:

古代肚兜是以朦朦朧朧、時隱禪源時顯、含羞內斂來抒發對美、情以及身體表現的企望。尤其在民間,中國古代內衣表現著更多的優雅與浪漫,通過內衣來傳頌身體語言更具想像力與創造力,給中華服飾文化增添了不少的生動和瀟灑。

根據中國歷史記載,肚兜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818年,《左傳》「陳靈公與孔寧儀行父通於夏姖,皆衷其衵服,以戲於朝。」這里所說的衵服就是近身衣,也可能是後來的肚兜。先秦稱「膺」,漢謂之「抱腹」,流行於魏晉南北朝。亦有一說肚兜是楊貴妃為遮掩她和安祿山私通的痕跡而發明的。民間亦有一說肚兜起於漢時,獨身女子因怕被粗魯漢子欺負,所以用布纏胸,再以帶子系至背後,稱之為「縛胸」賀畝態。

3. 四分之三罩杯和全罩杯二分之一罩杯文胸之間的區別

罩杯有3/4罩杯、全罩杯、二分之一罩杯、5/8罩杯四種,前三種的區別如下:

1、形狀不同,全罩杯整體呈球形,可將乳房全部包納於罩杯,3/4罩杯呈V型,乳房被包納3/4,1/4被露在外面,1/2罩杯呈半球形,一般乳房包納於罩杯中。

2、功能及效果不同,全罩杯具有支撐、提升集中的效果,是最具功能形的罩杯。3/4罩杯集中效果最好的款式,如果你想讓乳溝明顯的顯現出來,那您一定要選擇3/4罩杯來凸顯乳房的曲線。1/2罩杯在設計製作中95%以上的為可拆卸肩帶式,穩定性較差,提升效果不強,承托力小。

3、適合人群不同,全罩杯適合乳房豐滿及肉質柔軟的人。3/4罩杯任何體形皆適合。1/2罩杯適合胸部小而平坦的女性,也可將肩帶取下,搭配露肩的衣服。

(3)女人花織內衣圖片擴展閱讀:

穿胸罩需要注意的問題:

1、太緊的內衣:要根據乳房大小選擇合適的內衣,經常穿太緊的內衣會影響乳房健康,會損傷乳房組織,會增加乳腺疾病的發病幾率,盡量選擇透氣性好的舒適內衣,可以起到保護乳房的作用,能有效避免乳房損傷。

2、蕾絲內衣:經常穿蕾絲內衣會影響乳房皮膚的健康,並且會對乳房皮膚造成刺激,容易導致乳房皮膚過敏,甚至會誘發嚴重的乳腺疾病,女性盡量選擇棉質舒適的內接,減少內衣對乳房皮膚的刺激,做好乳房的保護工作非常重要。

3、鋼圈內衣:鋼圈內衣對女性乳房的傷害非常大,會壓迫乳房組織,容易導致乳腺疾病的發生,正確穿內衣非常重要,盡量選擇透氣的內衣,並且要選擇吸水性好的內衣,經常換洗內衣有利於乳房的健康,可以有效保護女性的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