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物圖片 » 背手持佛珠男人背影圖片
擴展閱讀
qq照片牆圖片大全傷感 2025-02-08 13:13:20
紅旗圖片為什麼在左上方 2025-02-08 13:13:09
23款電影卡圖片素材 2025-02-08 13:13:08

背手持佛珠男人背影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6-28 04:29:03

1. 為什麼好多男生並不信佛還喜歡在手腕上帶佛珠

其實佛珠也可叫手串,隨著社會的發展,佩戴佛珠並不僅限於出家人或者信仰佛教的人士。

很多時尚人士都比較喜歡佩戴佛珠,在他們的眼裡佩戴佛珠是一種時尚;也有很多喜歡文玩的朋友,他們把佛珠叫文玩,常見的是一些木質的手串或者可疊加套圈的手鏈。

在他們的心裡佛珠與佛其實本身沒有什麼本質的聯系,自己喜歡就購買,想帶就帶。

另外,在現今社會中,手串已經成為男人女人的裝飾品,可以與服裝搭配,同時也具有把玩的作用,是現代工藝品中最受追捧的文玩之一。此外,人們可以根據個人喜好穿進去豐富的寓意,使之成為感情和心靈的寄託。

《文玩是修身養心,不是互相攀比》這篇文章中的觀點可以看看。

地址:http://www.lichiying.com/2015/08/07/wen-wan-xiu-shen.html

2. 男生戴佛珠手鏈是戴左手好看還是右手

佛珠手鏈戴左手還是右手有不同的含義:

1、佩戴在「左手」手腕上,能夠穩定人的情緒,使人遇事穩重,特別是煩躁的時候把玩珠子片刻,能讓人恢復理性舒緩壓力,長期佩戴並加以開光加持可辟邪、助運的功能。

3. 請教下這張圖片里雙手合十、手持佛珠、肩上有刺青的和尚的原圖!

貌似悶碰人家沒找到藍色迅肆背畝罩轎景的原圖噢~

4. 本人自己用小桃核做了一串念珠(手鏈,十八顆的),聽朋友說有很大講究,故想向大家請教一下關於念珠的知

  1. 十八顆很合適,念珠,又稱念珠、數珠,主要是指一些宗教在祈禱、歌頌、念經、念咒或靈修時所用的物品,一般在各種傳統宗教成員如道教、羅馬天主教、東正教、英國國教、伊斯蘭教、印度教、佛教、錫克教和巴哈伊教中使用。如道教的念珠,有81顆,代表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天主教的玫瑰念珠,有59顆,是用來念誦《聖母玫瑰經》,伊斯蘭教的念珠,有33顆,轉三圈正好是99,是用來念誦「安拉真主」的九十九個名字,佛教的念珠一般有108顆,代表除滅108種煩惱。隨著宗教的不同和珠子數目的區別,賦予了念珠獨特的含義。

  2. 緣起:一拿起念珠就告誡自己所發的念要純潔,不該想的絕對不去想;不該做的也絕對不做。這樣就能使心都貫徹在善念中,善久了就能明心就能開智慧。就像有人讀經,剛開始讀經文一句也不懂,讀久了自然而然地心開意解,就懂得其間的道理。是以有之:【持珠·善念】。

  3. 名字的含義,念珠,從字面上看,是佛教用品中的珠子。具體地說是佛教徒在念佛時為了攝心一念而拔動計數的工具。當然,非佛教徒中,也廣為佩戴。大多數人選擇佩戴念珠手鏈。念珠名字的另外一個含義是:弗誅,就是不要誅殺生命的意思。不論在家出家,佛教中的第一大戒是不殺戒。我們每個人都不願失去生命,推己及人,每一個有生命的有情也都是如此。所謂上天有好生之德。佛教更是著重這一點,並強調戒殺護生的人必定有健康長壽的結果。念珠戴在身上或者拿在手中,也是時時在提醒自己愛惜物命。

    形狀的含義,念珠一般是圓球形的,表示圓滿,也就是完美無缺的意思。我們常常抱怨人生的很多缺憾,人的很多缺陷,但我們總是沒有發現一個重要的問題,也就是佛教千言萬語、苦口婆心要說明的一個問題:每個人都有圓滿無礙的智慧和功德,只因為自己無謂的煩惱,而將這些本有的圓滿智慧覆蓋了,不能顯現出來。只要能化解這些無謂的煩惱,就可以與佛一樣,三身、四智、五眼、六通,隨意運用。

    結構的含義,每串念珠由一個主珠、若干其他的珠子和穿繩三部分組成。主珠代表著佛,穿繩代表著法,若干其他的珠子代表著僧,佛、法、僧三寶都可以包含在一串念珠之中。所以,對念珠要有恭敬心,如對聖容,收拾身心。所謂:守口攝意身莫犯,莫惱一切諸有情。

    念珠:念珠乃念佛時計數之用,是功德、佛性、慈悲、善良、吉祥、圓滿、佛心的表徵,除了可以提醒自己不做壞事外,也是美好的裝飾。

  4. 是念佛、菩薩名號或持咒時用以記數的法具。最初是印度的毗琉璃王請釋迦牟尼佛開示消除煩惱的法門,佛陀就教他用木槵子樹(菩提樹的一種)的種子穿成珠串,持佛名號消除煩惱。

5. 佛教中人佩戴佛珠,背後有什麼意義嗎

佛珠,在佛教中有一種理解是「弗誅」,也就是勿生誅殺的意思。「上天有好生之德」,佛教更是注重這一點,佛珠戴在身上或者拿在手中,也是時時在提醒我們要愛惜物命。「弗誅」其實代表的是佛教「慈悲」的思想。佩戴佛珠,就是時時規勸自己心懷慈悲


3、佩戴佛珠的人越來越多

當今社會中,無論您是否信奉佛教,最初用於佛教的珠子也有越來越多地人們喜愛高速發展的社會,讓每個現代人心中都越來越多地充滿著不安與焦慮。佩戴佛珠是一種很有用的心理安慰。習慣佩戴佛珠的人要是哪天忘了帶佛珠,可能內心的不安與不適感都會很明顯。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和佩戴佛珠,佛珠也不再是佛法僧人才能夠佩戴的器具。隨著時間流逝,佛珠已從參禪悟道的工具逐漸演變成眾生大智慧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