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痛風的初期症狀
痛風是一種常見且復雜的關節炎類型,各個年齡段均可能罹患本病,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痛風患者經常會在夜晚出現突然性的關節疼,發病急,關節部位出現嚴重的疼痛、水腫、紅腫和炎症,疼痛感慢慢減輕直至消失,持續幾天或幾周不等。當疼痛發作時,患者會在半夜熟睡中疼醒,有患者描述疼痛感類似於大腳趾被火燒一樣。最常發病的關節是大腳趾(醫學術語:第一跖骨),但發病的關節不限於此,還常見於手部的關節、膝蓋、肘部等。發病的關節最終會紅腫、發炎,水腫後組織變軟,活動受限,最後影響日常生活。這些症狀會反復出現,所以一旦關節出現強烈、突然的疼痛後,就要及時看醫生,做好症狀管理和預防。
如果沒有及時治療,拖延的後果是疼痛感將越來越強,讓人難以忍受。如果這時候發燒了,就說明已經出現了炎症。不僅如此,關節本身也會受到損害,骨質會被腐蝕,導致關節變形(見圖集),整個發病過程腎臟也會受損,嚴重的會發生腎結石甚至是腎衰竭,危及生命。
目前痛風治療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治療痛風發作時疼痛和炎性反應。預防痛風發作,降低血尿酸<6 mg/dl(357μmol/L)。無論是否合並CKD,痛風患者均需要終身降尿酸治療,除非不耐受或出現不良反應。
對於肥胖的痛風患者,在關注血尿酸的同時,注意引導患者規律運動,監測血壓、血糖、血脂、肝臟轉氨酶等指標,給予綜合治療,維持血尿酸達標,盡可能減少受累關節數。
低嘌呤飲食,保持合理體重,戒酒,多飲水,每日飲水及隨蒂絳酸茶2000ml以上。避免暴食、酗酒、受涼受潮、過度疲勞和精神緊張,穿舒適鞋,防止關節損傷,慎用影響尿酸排泄的葯物如某些利尿劑和小劑量阿司匹林等。防治伴發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和冠心病等。
造成痛風的本質原因是體內尿酸水平的升高,造成了尿酸鹽在關節和腎臟部位的沉積。通常來說,造成痛風的主要原因包括但不限於:①飲食原因。吃了太多的肉類和海鮮,暢飲了過多的啤酒之後,人體的尿酸水平升高,就可能造成尿酸鹽沉積;②肥胖。肥胖導致的後果是體內尿酸的增加,腎臟無法徹底清除多餘的尿酸;③服用了某些葯物。這些葯物會導致體內尿酸水平升高;④家族史。如果家人患有痛風,那麼你患病的概率也會大大增加。
痛風—網路
⑵ 痛風的症狀都有哪些
首先,痛風患者的尿酸值普遍都處於偏高的狀態,會在受累關節部位出現劇痛的症狀,在病發的早期較常侵犯單一關節(佔90%),其中約有半數發生於一腳掌骨關節,因此病人疼痛難當,無法穿上鞋子,常會穿著拖鞋前來就診。但發展到後來,可能會侵犯多處關節,痛風常犯部位包括大腳趾、腳背、腳踝、腳跟、膝、腕、手指和肘等部位,但其它部位也會發作。
這里需要給各位朋友畫一個重點,那就是:痛風的急性發作一般都是後半夜,表現出來的症狀是腳踝關節或腳趾,手臂、手指關節處腫脹、發紅,且伴有劇烈疼痛。如果你出現過以上的這些症狀,基本上可以確定已經患上痛風。
⑶ 痛風痛有幾個部點陣圖片
在生活中,許多因素都可以導致痛風,痛風,當疾病嚴重威脅到病人的安全和對患者的身心健康會造成傷害。如果人們不重視引起痛風,可能會導致疾病繼續給更多的人傷害。只有了解痛風的原因,對疾病的防禦。
痛風是一種人體內嘌呤代謝紊亂、尿酸代謝障礙引起的疾病,血液中尿酸濃度過高時,尿酸鹽在關節、軟骨、滑膜和骨周圍組織內沉澱形成結晶,從而引起非感染性炎症,也就是痛風性關節炎。
痛風的症狀
痛風的預防和治療
1、定期體檢:痛風病人(包括高尿酸血症)應堅持每個月(或遵照醫囑)查一次尿酸,以指導用葯。定期監測血糖、肝腎功能、B超腎圖、X線和心電圖等,以早期發現心肝腎病變,早期治療。
2、有效的葯物治療:患了痛風要找風濕科醫生系統正規治療。不論選擇中葯還是西葯都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葯,並要堅持治療。堅持服葯:痛風發作時,口服秋水仙鹼,以減輕紅腫、疼痛;血尿酸高時,口服別嘌呤醇,以降低血尿酸水平、
3、慎用一些葯物:在積極服葯治療痛風的同時,還要在注意有些葯物最好不用或慎用。這些葯物有青黴素、四環素、利尿葯、含有利尿葯的復方降壓葯、維生素B1、維生素B2、阿司匹林、抗結核葯、煙酸、華法林等。因為這些葯物影響尿酸排泄。另外維生素C和維生素D也要慎用,因其促進泌尿系結石形成,加速痛風病人腎臟的損傷。
4、科學安排飲食:牛奶喝蛋兩種食物不受限制,其他食物應恰當限制。
1.海鮮類。盡可能不吃大蝦、海帶、鳳尾魚等。
2.肉食類。少吃瘦肉,不吃動物內臟,堅決不吃火鍋。
3.蔬菜。不吃菠菜、扁豆、豌豆、毛豆、蘑菇、蘆筍。花生也不宜多吃。多選食其他蔬菜和水果等鹼性食物,促使尿酸(酸性)鹽結晶溶解、排泄。
4.低脂飲食。因為高脂飲食可能影響尿酸排泄,而脂肪又是高熱量營養素,攝入過多會導致肥胖。豬油、牛肉、肥肉、肥禽都應避免。烹調時也應少用油。多採用蒸、煮、燉、燴、拌等少用油烹調方法。
5.痛風病人的主食應以細糧為主,如精麵粉做的麵食,精大米等,不宜吃粗糧。因為細糧製品中嘌呤含量較粗糧少。
6.飲食宜清淡:食鹽不宜過多,腎功能受損時應少鹽飲食,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7.多飲水:每日保證2000毫升白開水,不包括牛奶、稀飯等其他流食。人體70%左右的尿酸從腎排出,每日尿量要達到2000毫升說明飲水量足。有利於尿酸的排泄。夏季多汗水飲水量還要增加。
8.禁止酗酒、吸煙:酗酒常常是痛風急性發作的誘因之一。煙對痛風病人也不利,應該戒除。
⑷ 痛風的部位圖片大全
痛風是很折磨人的,每逢陰雨天,身體就非常疼痛,給生活帶來很大的困擾。所以降低身體內的尿酸含量就是避免痛風發作的最根本解決辦法。那麼痛風怎麼辦?這里建議老葯方滋風草茶可以試試,每天喝兩袋可以較好的改善痛風症狀。除此之外,合理的飲食規律也是非常重要的。日常注意事項:
1、限制總能量,防治超重或肥胖
已經確診為高尿酸血症、痛風的人群,每日攝入總能量應比正常人減少10%-20%,防止發胖超重。肥胖人群也要減少攝入,以免出現過多酮體,而減少尿酸的排出。
2、多吃蔬菜、水果等鹼性食物
這是一條萬金油,科學原理在於它們屬於鹼性食物,尿酸及尿酸鹽在鹼性環境中容易被溶解、排出。除了水果蔬菜以外,蘇打水、蘇打餅干、鹼面也是屬於鹼性食物,可以適量吃。
3、少喝富含果糖的飲料
雖然水果要多吃,但是富含果糖的果汁盡量少吃,因為果糖可促進核酸(也就是DNA)的分解,增加尿酸生成。像蜂蜜雖然嘌呤低,但裡面65-80%是葡糖糖和果糖,同樣要少吃。
4、禁酒
是的,得了痛風的人,不是要少喝酒,而是絕對,禁止喝酒!
上面說了,酒精容易使體內的乳酸堆積,對尿酸排出有抑製作用,引發痛風。
5、補充一些膳食補充劑
它們可以促進尿酸鹽的溶解,有利於緩解痛風。這條知識別處沒有,趕緊告訴有痛風的家人。
6、多喝水
這句話講爛了,但確實管用。人體水分不足,血液中的水分減少,尿酸濃度自然上升;身體缺水,排尿自然就少。尿都沒有,尿酸哪有出路!
⑸ 痛風的圖片症狀圖片
典型症狀
根據痛風3個階段的自然病程分別介紹其症狀。
無症狀期
僅有波動性或持續性高尿酸血症,但尚未發生痛風(表現為關節炎、痛風石及尿酸性腎結石)。從血尿酸增高至症狀出現的時間可達數年,有些可終身不出現症狀。
急性關節炎期及間歇期
多在午夜或清晨突然起病,關節劇痛,數小時內到達高峰,受累關節出現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
首次發作累及單一關節,單側第1跖趾關節最常見;
發作呈自限性,多於2周內自行緩解,紅腫消退後受累關節處皮膚脫屑;
可伴高尿酸血症,但部分急性發作時血尿酸水平正常;
關節液或痛風石中發現尿酸鹽結晶;
可伴有發熱。
痛風石及慢性關節炎期
痛風石是痛風的特徵性臨床表現,典型部位在耳廓,也常見於關節周圍以及鷹嘴、跟腱、髕骨滑囊處。
痛風石的外觀為大小不一的、隆起的黃白色贅生物,表面菲薄,破潰後排出白色粉狀或糊狀物。
慢性關節炎多見於未規范治療的患者,受累關節非對稱性不規則腫脹、疼痛,關節內大量沉積的痛風石可造成關節骨質破壞,導致患者出現關節畸形,尤其在手和足,並可造成殘疾。
腎臟病變症狀
病程較長的痛風患者可有腎臟損害,其症狀也非常典型,需要警惕。
痛風性腎病:起病隱匿,臨床表現為夜尿增多、低比重尿、低分子蛋白尿、白細胞尿、輕度血尿及管型等。晚期可出現腎功能不全及高血壓、水腫、貧血等。
尿酸性腎結石:可從無明顯症狀至腎絞痛、血尿、排尿困難、腎積水、腎盂腎炎或腎周圍炎等表現。
急性腎衰竭:大量尿酸鹽結晶堵塞腎小管、腎盂甚至輸尿管,患者會突然出現少尿甚至無尿,可發展為急性腎衰竭。
伴隨症狀
除外常見的關節相關症狀,患者有時還會出現其他症狀,包括:發熱(體溫可達38.5° C以上),心率加快(心動過速),全身不適感,畏寒(罕見)等。
⑹ 痛風有什麼症狀
痛風主要是表現為急性的一個關節炎,表現為單關節的紅腫熱痛功能障礙,很多患者痛風急性發作時疼痛太劇烈了而無法行走。
如果痛風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痛風發作多年後,病人可能還會出現痛風石表現為關節附近出現包塊,影響關節的功能導致關節畸形,晚期的痛風患者還可能累及到腎臟而出現雙腎結石。
病情分析:你好,痛風是關節疼痛,多在
病情分析:你好,痛風是關節疼痛,多在午夜或清晨突然起病,多呈劇痛,數小時內出現受累關節的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痛風由於嘌呤代謝紊亂所致的以高尿酸血症為主要特徵的一組臨床綜合征。本病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是由於先天性嘌呤代謝紊亂所致,繼發性者可由腎臟病,血液病及葯物等多種原因引起。痛風的症狀表現為急性關節炎,痛風石,慢性關節炎,關節畸形,慢性間質性腎炎和尿酸性尿路結石。痛風是一種終身性疾病,注意飲食,同時積極配合醫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