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什麼意思
一、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的解釋
1、在現代這句話多用來比喻一位男子和多位女子有所牽扯,他風流了,放縱了,但最後卻不屬於任何一個人,也不會給任何一個女人留下希望與幻想,他們看似多情,實則無情,這類人大部分感情手段高超,做事無所顧忌,缺乏責任感。
2、還有一層意思,即周旋於很多女人之間卻沒有任何糾纏問題。
3、這句話原本出自湯顯祖的《牡丹亭》,故事描寫了杜麗娘夢見一書生手拿柳枝要她題詩,後被那書生抱到牡丹亭畔,共享雲雨之歡。
二 、出處是湯顯祖的《牡丹亭》
1、具體詩文是:
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 曉帶輕煙間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長條別有風流處,密映錢塘蘇小家。 牽回百意鑄詩堂, 眾賦詩詞亦乎忙。 激揚毫情盪九州, 傾注詩句展風流。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
2、詩文簡介:
作品把傳說故事以及明代社會相結合,使之成為一部具有浪漫主義的精神傑作。全劇共計五十五齣,每一出都為後面的劇情提供了暗示。下場詩全部採用了唐詩而無不如意。
從這里也可以看出湯顯祖對於他的《牡丹亭》的重視超出了他的其他作品。《牡丹亭》不僅謳歌了人性,同時也用另一種獨特的方式抨擊了當時大行其道的「存天理,滅人慾」的程朱理學。
(1)男人萬花叢中過的圖片擴展閱讀:
杜麗娘,是明代流傳很廣的話本小說《杜麗娘慕色還魂記》中的女主角,為湯顯祖的《牡丹亭》提供了基本的故事情節,並且經由《牡丹亭》而聞名於世。《牡丹亭》中的許多部分還沿用了話本中的故事情節,如:【驚夢】、【尋夢】、【鬧殤】各出的賓白中還保留著話本中的若干原句。
杜麗娘乃是古典戲曲中少有的少女形象之一。作為南安太守杜寶的掌上明珠,她的出身決定了她應該成為具有三從四德的賢妻良母的形象,可是在婢女春香的引誘下,她偷偷越出綉房走進花園,在春天大自然的感召下喚醒了她的青春活力,以及心底的那一絲渴望愛情的念頭,並在夢中與情郎柳夢梅幽會於牡丹亭畔。
B. 「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是什麼意思
意為從茂盛的花叢中穿過,而不沾到一片花葉。還有一層意思,即周旋於很多女人之間卻沒有任何糾纏問題。
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出自元曲《牡丹亭》。
原文:
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 曉帶輕煙間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長條槐嫌散別有風流處,密映錢塘蘇小家。牽回百意鑄詩堂, 眾賦詩詞亦乎忙。激揚豪情盪九州, 傾注詩句展風流。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
翻譯:
(我)從鮮花從中穿過,(但是)(我)並沒有在我身上留下任何的葉子、花瓣。在早晨穿過裊裊青煙和杏花林,晚上就坐下遠眺遠處的翠綠青蔥。風光景緻別有一番風味,花花草草交相輝映,錢塘的蘇家更添光彩。
牽回心中的萬千思緒鑄成詩者緩堂,眾人都忙著賦詩詞。萬丈豪情沖盪九州,揮毫潑墨寫下的詩句展現風采。在牡丹花下死去,即使做了鬼,也略顯風流。
(2)男人萬花叢中過的圖片擴展閱讀:
萬花借指官僚上的權貴人士,片這個字和不沾身寫出作者的清廉。寫鉛氏出了作者在朝廷不受官僚的控制(因為並沒有收下賄賂,受人之禮必聽於人),一心清廉的決心。
這句詩出自湯顯祖的《牡丹亭》,是書生對杜麗娘說的話。
故事描寫了杜麗娘夢見一書生手拿柳枝要她題詩,後被那書生抱到牡丹亭畔,共成雲雨之歡。 對於這句話的理解大概是形容一個男子,雖然混跡於煙花之地,但是卻毫不動心,可以形容男人很專情或者是潔身自好.
作品中流露的女性生命意識,不僅造就了杜麗娘青春意識與情感意識的覺醒,更是在杜麗娘的精神世界引發動盪,促使麗娘走上打破封建禮教束縛、追求自由愛情的個性解放之路。
C. 什麼叫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
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的意思是指一個男人風流、瀟灑,卻不獨愛。桃花運非常旺,喜歡他的女人不計其數,但是卻沒有一個女人能纏上他、控制他,他知道該怎麼打發這些女人,讓自己能做到獨善其身。通常用來形容情場老手。
「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這句話出自《金剛經》,原話是:「萬綠叢中過,片葉不沾身。」是佛教裡面說的一種境界:春天萬物復甦我們去賞花,卻沒有一片花瓣沾在我們的身上。人到凡塵中去,卻能陵銀夠脫俗而歸。
而後,湯顯祖在其《牡丹亭》運用這句話寫了一首詩:「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曉帶輕煙間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長條別有風流處,密映錢塘蘇小家。牽回百意鑄詩堂,眾賦詩詞亦乎忙。激揚毫情盪九州,傾注詩句展風流。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描寫杜麗娘夢見一書生手拿柳枝要她題詩,後被那書生抱到牡丹亭畔,共享雲雨之歡的故事。
現在人們所運用的通常是《牡丹亭》里這句話的意思,比喻凡塵中的男子風流了、放縱,但最後卻不屬於任何一個人,也不會給任何一個女人留下希望與幻想,他們看似多情,實則無情。
(3)男人萬花叢中過的圖片擴展閱讀:
牡丹亭內容簡介:
女主人公杜麗娘長得天生麗質而又多情善感。她到了豆蔻年華,正是情竇初開的懷春時節,卻為家中的封建禮教所禁錮,不能得到自由和愛情。
忽一日,她那當太守的父親杜寶聘請一位老儒陳最良來給她教學授課,這位迂腐的老先生第一次講解《詩經》的「關關雎鳩」,即把杜麗娘心中的情絲觸動了。
數日後。杜麗娘到後花園踏春歸來,睏乏後倒頭睡在了床上。不一會見一書生拿著柳枝來請她作詩,接著又將她抱至牡丹亭成就了雲雨之歡。待她一覺醒來,方知是南柯一夢。悉廳
此後她又為尋夢到牡丹亭,卻未見那書生,心中好不憂悶。漸漸地這思戀成了心頭病,最後葯石無治竟然死去了。其父這時升任淮揚安撫使,臨行將女兒葬在後花園梅樹下,並修成「梅花庵觀」一座,囑一老道姑看守。
而杜麗娘死後,遊魂來到地府,判官問明她至死情由,查明婚姻簿上,有她和新科狀元柳夢梅結親之事,便准許放她回返人間。
此時書生柳夢梅赴京應試,途中感風寒,卧病住進梅花庵中。病癒後他在庵里與杜麗娘的遊魂相遇,二人恩恩愛愛,如漆似膠地過起了夫妻生活。
不久,此事為老道姑察覺,柳夢梅與她道破私情,和她秘議請人掘了杜麗娘墳墓,杜麗娘得以重見天日,並且復生如初。倆人隨即做了真夫妻,一起來到京都,柳夢梅參加了進士考試。
考完後柳夢梅來到淮揚,找到杜府時被杜巡撫盤問審訊,柳夢梅自稱是杜家女婿,杜巡撫怒不可遏,認為這儒生簡直在說夢話,因他女兒三年前就死了,如何現在能復生尺陸宴,且又聽說女兒杜麗娘的墓被這儒生發掘,因而判了他斬刑。
在審訊正吊打之時,朝廷派人伴著柳夢梅的家屬找到杜府上,報知柳夢梅中了狀元了。柳夢梅這才得以脫身,但杜巡撫還是不信女兒會復活,並且懷疑這狀元郎也是妖精,於是寫了奏本讓皇上公斷。
皇帝傳杜麗娘來到公堂,在「照妖鏡」前驗明,果然是真人身。於是下旨讓這父子夫妻都相認,並著歸第成親。一段生而復死,死而復生的姻緣故事就這樣以大團圓作了結局。
(資料來源:網路:牡丹亭還魂記)
D. 說一個人「萬草叢中過,片葉不沾身」是什麼意思
是佛教的一種境界,與俗語「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