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代古代人為什麼要裹小腳,為什麼那個時候男人喜歡小腳女人,那個時候的女人真可憐
首先,古代女人並不是喜歡裹腳,而這是一個陋習並留了下來。
纏足現象始於五代時期。南唐後主李煜的宮嬪娘用布帛纏腳,使其呈「新月」狀,穿著素襪,在黃金做成的蓮花上跳舞,李煜看後十分喜歡,稱其有凌雲之態。這種風氣先興起於宮帷之中,後進入民間,到北宋神宗熙寧年間就廣為流傳了,並把纏腳當成了婦女的美德,把不纏腳當做恥辱。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皇後馬娘娘,就是因為有一雙天然大腳而受盡嘲笑。
過去的女孩-般在五六歲時開始纏足,其方法是用長布條將拇趾以外的四個腳指連同腳掌折斷彎向腳心,形成「筍」形的「三寸金蓮」。其慘其痛,可想而知,這樣做一般大都是在長輩的逼迫下進行的。母親或祖母不顧孩子的眼淚與喊叫,以盡到她們的責任,並以此保證孩子未來的婚姻生活。
這種人為的傷殘行為之所以能廣為流行,是因為它以人工的方式營造出了一種獨特的「女性美」。在五代之前,即有詩文稱贊女性小腳之美,五代之後纏過的小腳更是被譽為「金蓮」、「香鉤」、「步步生蓮花」等等。文人們甚至總結出了小腳的「四美」(形、質、姿、神)、「三美」(肥、軟、秀)。到清朝。纏足之風大盛,漢族女子沒有不纏足的。
這種審美心理事實上包含了濃厚的性意識,清朝文人李漁在其《閑情偶寄》中甚至公然聲稱,纏足的最高目的是為了滿足男人的。由於小腳「香艷欲絕」。玩弄起來足以使人「魂銷千古」,他竟將小腳的玩法歸納出了48種之多。如:聞、吸、舔、咬、搔、脫、捏、推等。可以說,在古代小腳是女人除、外的第三「性器官」。在古典名著《金瓶梅》中就有「羅襪一彎,金蓮三寸,是砌坑時破土的鍬鋤」之類的說法。甚至穿在小腳上的綉鞋也被賦予了性的內涵。清朝時,一位中國留學生被日本海關官員要求解釋為什麼攜帶一些小巧的編織綉鞋,這位學生有點害羞地說他希望在他空閑時間能欣賞到他愛人的「腳」。
除此以外,纏足似乎還有另一個目的。由於腳小不便於行走,讓女人纏了足就可以防止「紅杏出牆」。如同古代埃及的男人不給妻子鞋穿;中世紀的歐洲男人為女人了貞操帶。而實際上,在貧窮落後的中國,除了少數的富裕人家女子外,大多數小腳女人不得不為生計而奔波,她們付出的艱辛,要遠遠超過一個天足的女人。
纏足作為一種習俗,也造成了另外一些習俗的形成,如古時候山西大同的賽腳會,就是女人們在農歷六月初六這天,向人們展示自己的小腳,以博得好評為榮。
纏足,在歷史上也曾被禁止過。清康熙帝曾明令禁止,太平天國也曾頒布過類似法令。直到清末,海禁大開,在外來的文化和先進的知識分子不斷呼籲聲中,纏足的風氣才非常緩慢地走向滅亡。特別是辛亥革命後,從城到鄉村纏足才逐漸被廢除。今天,我們還可以看到一些有一雙被稱為「解放腳」或「半裹腳」的婦女,而那些真正的「三寸金蓮」已越來越少見了。
纏足這一習俗。體現了中國古代獨特的審美標准和男尊女卑的社會結構。它的消亡,顯示了婦女的解放和地位的提高,也標志了中國已從傳統走向現代。
⑵ 古代女人為何要殘忍裹小腳這個習俗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古代男人審美特別畸形,那時候沒有高跟鞋,女性裹了小腳以後走起路來婀娜多姿,令男人非常的喜歡,古代女性的地位又特別低,為了迎合男人的愛好,紛紛裹小腳來取悅男人。
⑶ 古代女人為什麼要裹小腳
主要還是宋代以後社會風氣日益保守導致的。裹腳可以限制女性的活動,從而約束女性。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在擔任地方官時,認為當地女性風俗輕佻,於是下令所有女性必須裹腳。明清時期,裹腳成為中上層社會普遍接受的社會風氣,中下層女性因為必須參加勞動,所以大都不裹腳。因此是否裹腳又成為了反映女性社會地位乃至父親和丈夫社會地位的一個標志。清代時期,滿族女性是不裹腳的。清代初年,政府曾經下令禁止裹腳,但收效甚微,後來就不再堅持了。也有一些學者認為,這實際上反映了中國古代男性的性需求。這種說法也可能有一定道理。
⑷ 古代小腳女人是什麼意思
小腳女人 ( xiǎo jiǎo nǚ rén ) 指舊時纏足的女子。封建社會把女孩子的腳用長布緊緊地纏住,使腳骨變成畸形,從而便有了小腳女人。《儒林外史》第二六回:「當下揭開門簾進房,只見王太太坐在牀沿上裹腳。」嚴復《原強》:「嗟夫!此真非以裹腳為美之智之所與也!」魯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他聽說中國的女人是裹腳的,但不知道詳細,所以要問我怎麼裹法,足骨變成怎樣的畸形。」
三寸金蓮,最早出現於元代,是古代婦女傳統習俗的極端發展。人們把裹過的腳為「蓮」,而不同大小的腳是不同等級的「蓮」,大於四寸的為「鐵蓮」,四寸的為「銀蓮」,而三寸的便為「金蓮」。「三寸金蓮」之說要求腳不但要小至三寸,而且還要弓彎。
⑸ 今天在快手上看視頻,視頻的內容是兩個裹著小腳女人的照片,我評論說
首先 你沒有錯 也不是開不起玩笑 你自己都說生活中都能接受 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底線的 所以那種玩笑其實是傷人的 所以你感覺不舒服是對的 有時候不要被別人的思想所束縛 所有的玩笑都不應該建立在別人的痛處上面 所以你做好自己就行 不要太委屈自己 祝你被世界溫柔以待 望採納
⑹ 古代小腳女人怎樣撈動
古代小腳女性基本不進行重體力勞動,只做一些紡織,家務等輕體力勞動。
此外,能給女兒裹小腳的一般家境還過得去,也不怎麼需要女性去勞動。真正處於社會底層的家庭,很多並不裹腳。
⑺ 關於古代三寸金蓮、小腳女人
我解釋為什麼中國古代女人會纏腳,我的解釋很簡單,童養媳是買回來的,中國婚姻也是買回來的,她纏了腳就只會坐下來織布,不會走掉了,而男人就不會纏腳,他要去耕田。中國傳統的解釋是女人纏腳比較性感,我的解釋是,兒女的產權在父親處,一旦舊家庭瓦解,產權脫離,就不會有人纏腳了。
網路知道中有過類似問題
纏足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陋習,即把女子的雙腳用布帛纏裹起來,使其變成為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蓮」。「三寸金蓮」也一度成為中國古代女子審美的一個重要條件。但是,古代婦女纏足始於何時,裹足小腳為什麼被稱為「金蓮」?卻始終是一個謎。
纏足起源的傳說
關於纏足的起源,說法不一。有說始於隋朝,有說始於唐朝,還有說始於五代。有人甚至稱夏、商時期的禹妻、妲己便是小腳。可謂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確有此痕跡。傳說大禹治水時,曾娶塗山氏女為後,生子啟。而塗山氏女是狐精,其足小;又說殷末紂王的妃子妲己也是狐精變的,或說是雉精變的,但是她的腳沒有變好,就用布帛裹了起來。由於妲己受寵,宮中女子便紛紛學她,把腳裹起來。當然,這些僅僅是民間神話傳說,含有較多的演義附會成份,不足以成為當時女子纏足的憑證。
纏足始於隋,也源自民間傳說。相傳隋煬帝東游江都時,征選百名美女為其拉纖。一個名叫吳月娘的女子被選中。她痛恨煬帝暴虐,便讓做鐵匠的父親打制了一把長三寸、寬一寸的蓮瓣小刀,並用長布把刀裹在腳底下,同時也盡量把腳裹小。然後又在鞋底上刻了一朵蓮花,走路時一步印出一朵漂亮的蓮花。隋煬帝見後龍心大悅,召她近身,想玩賞她的小腳。吳月娘慢慢地解開裹腳布,突然抽出蓮瓣刀向隋煬帝刺去。隋煬帝連忙閃過,但手臂已被刺傷。吳月娘見行刺不成,便投河自盡了。事後,隋煬帝下旨:日後選美,無論女子如何美麗,「裹足女子一律不選」。但民間女子為紀念月娘,便紛紛裹起腳來。至此,女子裹腳之風日盛。
纏足始於五代之說,則是源自南唐李後主的嬪妃娘,美麗多才,能歌善舞,李後主專門製作了高六尺的金蓮,用珠寶綢帶纓絡裝飾,命娘以帛纏足,使腳纖小屈上作新月狀,再穿上素襪在蓮花台上翩翩起舞,從而使舞姿更加優美。
宋代已有纏足記載
而一些學者經研究指出,中國古代女子纏足興起於北宋,五代以前中國女子是不纏足的。宋代詩人蘇東坡曾專門做《菩薩蠻》一詞,詠嘆纏足。「塗香莫惜蓮承步,長愁羅襪凌波去;只見舞回風,都無行處蹤。偷立宮樣穩,並立雙跌困;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這也可稱之為中國詩詞史上專詠纏足的第一首詞。應該看到,纏足詩的寫作是以纏足習俗的出現為依存條件的,這說明,宋代確已出現纏足習俗。到南宋時,婦女纏足已比較多見,甚至南宋末年時,「小腳」已成為婦女的通稱。但在南宋時代,婦女纏足還並不普及,纏足者主要限於上層社會,在社會觀念上纏足尚未達到人人接受的地步。同時,纏足的風俗是由北方傳到南方的,大約是在宋室南遷之時。
宋代的纏足與後世的三寸金蓮有所區別。據史籍記載,宋代的纏足是把腳裹得「纖直」但不弓彎,當時稱為「快上馬」。所用鞋子被稱為「錯到底」,其鞋底尖銳,由二色合成。目前這種纏足鞋的實物已在考古中有所發現。從考古發現的實物推測,穿這種鞋所纏裹出來的小腳要比後來的大。
蒙古貴族入主中原建元之後,他們本來不纏足,但並不反對漢人的纏足習慣,相反還持贊賞的態度。這樣,使得元代的纏足之風繼續發展,元代末年甚至出現了以不纏足為恥的觀念。元代婦女纏足繼續向纖小的方向發展,但這時不纏足者仍很多,特別是南方江浙、嶺南地區。明代,婦女纏足之風進入興盛時期,並在各地迅速發展。明末張獻忠進佔四川時,大刖婦女小腳,及至堆積成山,名曰金蓮峰,可見四川地區婦女纏足之盛。這時期,對裹足的形狀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女子小腳不但要小,要縮至三寸,而且還要弓,要裹成角黍形狀等種種講究。
⑻ 小腳女人。(打一古代名人)
潘金蓮
在古代女人的小腳被稱作「三寸金蓮」,所以潘金蓮這個大名人最合適
⑼ 古代小腳女人頭上包的叫什麼布
古代小腳女人頭上包的叫包頭布,一般用來束發,同時有遮煙塵的實用功能。這塊布也象徵古代女子很少拋頭露面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