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還記得當年一夜走紅的拉麵哥嗎辭職娶富豪女粉絲,如今活成怎樣了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當年拉麵哥因為拉麵時跳舞魔性的樣子,紅遍網路,好多人慕名而去,只為親眼去看拉麵哥,拉麵時舞蹈的畫面。但是時過境遷,熱度逐漸消退的他,現在活成什麼樣了?其實,現在的拉麵哥回歸本真,不再做一個網路小丑了,關了自己的網紅店,專心做一名拉麵師傅,生活很普通,也很愜意。
現在的拉麵哥,放棄了成為網紅的念頭,關了自己的網紅小店,只專心做一個拉麵師傅。經歷了大起大落,田波才明白,一夜爆紅帶來的只是一時歡愉,唯有真正的手藝才能安身立命。
② 瘋狂的石頭的主題與影評
這部影片「給漆黑一片的中國低成本電影市場,照個大亮。《石頭》的語感完全是電影化的、視聽化的,而不是中國電影擅長並牢牢抓住不放的『小說、散文甚至詩歌』的傳統範式。它有意調動了方言的特殊幽默感,講的都是動盪大都會里的小人物喜劇,都有著密集而生動的閃光細節。中國電影需要更多的寧浩。(北京影評人老晃評)
《瘋狂的石頭》對中國電影界的意義絕對大於這部影片本身的價值。且不論影片藝術上的優缺點,單看電影呈現給觀眾的精神面貌,是一種具有氣勢的,一種鮮活的生命感覺;這種感覺是用金錢、名氣、資歷、政績工程、邊緣題材等等急功近利的手段所無法獲取的,而上述這些浮躁的名詞正在覆蓋著中國電影的方方面面,迫使普通觀眾對中國電影漸行漸遠。(鳳凰網特約撰稿人張嘯濤評)
《瘋狂的石頭》是一部純粹的娛樂商業電影,它並沒有想表達什麼過於深刻的主題,僅僅是為了單純的娛樂觀眾。相比之下,中國電影長久以來相當缺乏趣味性,電影人大都固步自封,多數認定藝術品質才是影片的唯一標准,而大大忽視了電影的產業特性。多年來中國電影只有一個馮小剛能夠適時推出合乎觀眾口味的電影,用低成本換回大收益,事實證明中國已經不缺少能夠拍攝高水準藝術片的人才,而恰恰缺少的是能把握市場脈絡拍出成功商業電影的人才。不要以為商業片比文藝片好拍,拍一部垃圾商業片自然很容易,但要拍出一部能讓觀眾喜歡的商業片決非這么簡單。(騰訊網眉間尺評)
同行評價
《瘋狂的石頭》不像是一部內地電影,寧浩對幽默的把握在香港電影中都極少出現。(陳可辛評)
想做到聰明需要的是智慧和經年的積累,寧浩有非常出色的駕馭細節的能力,法國新浪潮、義大利新寫實主義和昆汀的黑色影片都在這里有所體現,導演將這種當代流行的拼貼藝術方式運動得十分到位。(黃建新評)
《瘋狂的石頭》是一部非常自由的影片。(陸川評)
③ 湖南為什麼又叫三湘
湖南因位於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我湖南也被稱為三湘或三湘四水,四水指的是湖南省內最大的四條河流:湘江、資水、沅江、澧水。那三湘是指什麼呢?
第三種說法:湘東、湘西、湘南
在1979年版的《辭海》中這么解釋三湘:「三湘:近代一般用作湘東、湘西、湘南三地區的總稱,泛指湖南全省。」
從《辭海》的解釋來看,完全是從近代的角度進行解釋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涵蓋整個湖南省。而且看起來這里的湘並不是指湘江,而是以湘(湖南)來定的方位,進行東、西、南的劃分,達到涵蓋整個湖南的最終目的。
第四種說法:湘陰、湘潭、湘鄉
這種說法認為,湘陰為上湘,湘潭為中湘,湘鄉為下湘,合稱為「三湘」。這種說法姑且先不論歷史,在地圖上找找這幾個地名,湘陰隸屬於岳陽市,湘鄉隸屬於湘潭市,相信不用說什麼你就會明白,這種說法是沒什麼意思的了。
除了這四種說法外,還有其他比較離奇的說法,如湘江、湘菜、湘軍之類,雖然湘軍在歷史上也出過彩,湘菜辣得夠味很好吃,但是硬拉上三個帶「湘」字的放一起說是「三湘」,只能說是來搞笑的。
其實,三湘到底是什麼並不是那麼重要,至於認同哪種說法,取決於看問題的角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