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家知道這個很可愛的熊的圖片是叫什麼的熊
日文名:たれぱんだTarepanda (是垂著的熊貓的意思) (tare是日語 垂 的意思) 中文名:懶熊、皮皮熊、趴趴熊或麻薯熊 香港名:趴地熊 出產地:日本關東SAN-X公司 生日:1995年11月25日 外型特徵 大小約5cm-3m,似黑白色系的大陸貓熊 (它很愛吃的哦) 個性 剛毅木訥、沉默寡言、愛發呆 (因為說話可是會累的) 經典名言 能趴著為什麼要站著,能不動就一定會癱著 能吃地,就一定不會落下特性 就是喜歡靠在一起、黏成一堆,或是玩疊疊樂 最喜歡的食物 甜滋滋的Swama和果子 最討厭做的事情 傷腦筋
[編輯本段]肢體語言
兩只臉頰貼在一起,代表「我們看對眼了」 兩只上下緊緊依靠,是向眾人宣告「我們正在熱戀中」 互相依靠著且有大小之分,就是單純的親子關系 大屁屁對著你表示它已經發出「我討厭你」的訊號
[編輯本段]創作者
趴趴熊是1995年由日本SAN-X公司美術設計部門一名新進員工所創作出來,當時這位新人因為工作繁忙,在整天身心疲憊狀況下而想出這只只想趴在地上的小熊貓,剛開始時出現在大頭貼背景框的貼紙上,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可憐,一直到後來才發展出立體造型,1998年2月正式商品化。 身長有5CM左右,摸起來軟趴趴的,卻出乎意料的濕潤。手感酷似一坨麻薯。從任何角度看他都好像是趴著。外行人很難分辨出他是雄性還是雌性,有傳聞說他是靠分裂來繁殖後代的。 趴趴熊特別懶惰。他有四隻腳,卻從不用來走路,而是用滾的方式移動。速度更是慢的讓人郁悶,以至於你看不出他在動!前滾翻、後滾翻、側翻他都會,不過速度都差不多,平均2.75米/小時而已哦…
[編輯本段]喜歡的活動
堆積趴趴熊。目前達到的最高記錄10隻。重疊再重疊,還是軟趴趴的.....
[編輯本段]喜歡的食物
喜歡吃白糖年糕,趴趴熊會 在夜間潛入點心屋偷吃。 現在的趴趴熊玩偶,有正版的,也有盜版的,正版的趴趴熊料子軟和但卻不是化纖的那種柔軟,而盜版的趴趴熊則是用化纖料子做的,裡面了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編輯本段]活動
2007年《加油,好男兒》井柏然最愛的卡通人物。 趴趴熊也特指2009年湖南衛視舉辦的【快樂女聲】全國10強的第10名『李媛希』的稱呼,也有少數『奶昔(李媛希的粉絲名)』稱呼自己為趴趴熊。
❷ 冬季日本有哪些限定美食
中國人說「冬令進補」,而和我們一衣帶水的鄰國——日本,在吃的方面花的心思也絕對是毫不輸給中國的饕餮食客們。
日本料理中最讓日本人引以為豪的是他們對四季的關注和使用,自古以來的和食都非常講究「風物」,所謂風物就是當下的時節當下的土地上所生長特有的東西,由此誕生的隨著四季更迭而不停變化著的日本食文化中最重要的中心詞則是「旬」,而這也是日本文化中最獨特的一點。
隨著秋風吹落最後掙扎在枝頭的樹葉,地面的枯葉慢慢被積雪覆蓋,葉類蔬菜經過寒氣的洗禮甜度增加,迎來了旬期,白蘿卜、大蔥、小松菜等等都是這類蔬菜的代表。而水果類中的蜜柑、伊予柑,檸檬,草莓等則在冬季進入收獲期,因此圍坐在暖爐旁分撥橘子是很多老派日本人腦海中對冬天的印象畫。
日本的冬季旬物甚至可以追溯到江戶時期。從11月底開始到進入十二月中旬變成高潮的年末時節,江戶的大街小巷漸漸打糕的聲音越來越清晰可辨了,四五人圍圈為一組,各自舉著杵、臼、屜子等等工具依序上陣,揉面和打擊需要配合的恰到好處,節奏亂了的話既有受傷的危險還有可能毀了一桶面。打糕的時候最開心的總是小孩子,因為他們知道這預示著年末的盛宴即將拉開帷幕了。
那麼讓我們來扒一扒冬天來日本吃什麼才夠in吧。
是從秋風漸起之時就默默開始悄然排起長隊的各種地方口味的涮涮鍋?還是到便利店冬季開始咕嘟咕嘟冒著熱氣,香味傳出百里的關東煮?抑或是配合著聖誕節的奢華裝飾的讓人不敢相信這是食品的百貨店限定甜品?還是元日闔家團圓時的「年夜飯」?
主食類
奶油燉菜[主食]
寒風剛剛吹起來的時候,奶油燉菜的電視廣告就開始不停的滾動播出「入冬了喲~」的開場白了。確實,濃厚的奶汁搭配著燉煮數小時酥爛入味的蔬菜和肉塊,僅僅是想想就覺得一陣暖意從胃裡油然而生了,有了奶油燉菜一碗米飯又怎麼夠呢?另外,奶油燉菜常年名列日本男生公認最希望女朋友為自己做的菜之排行榜榜首。
七草粥[年菜]
每年的1月7日早上喝一碗七草粥是日本目前很多傳統人家依舊流行的習慣。這種含有水芹菜、薺菜、鼠麴草、蘿卜、蕪菁、繁縷、寶蓋草七種食用草類的菜羹最初是中國的一種舊時習俗,在平安時代傳入日本在貴族宮廷間開始盛行,並在江戶時代普及到民間百姓之間。據中國古籍中的記載正月七日又叫人日,按字面解說為為人之日,故而選在這一天吃七草粥祈求一年無病無災,也有說這一天是古時官吏決定升遷賞罰之日,所以在這一天吃七草粥也有祈禱來年出人頭地之意。夏目漱石也曾留下「粥味滴滴佳,腸中春欲蘇」的俳句來說這一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