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卡通圖片 » 卡通涮鍋圖片
擴展閱讀
扁平風工業工具圖片素材 2025-04-07 07:31:46
想去參加高考的搞笑圖片 2025-04-07 07:24:39
職業生涯規劃的背景圖片 2025-04-07 07:13:13

卡通涮鍋圖片

發布時間: 2025-04-06 10:01:57

㈠ 藏在鄭州這些小巷裡的神級小店, 絕對能滿足挑剔的你!

「關於鄭州,我知道的不多

為了愛情曾經去過那裡

多少次在火車上路過這城市

一個人悄悄地想起她……」

李志《關於鄭州的記憶》

這是一個歌手對於鄭州的記憶,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鄭州是一個在火車的「咣咚咣咚」聲中發展起來的城市。但對於老鄭州們來說,鄭州對於他們的專屬記憶除了老路老橋老電車之外,那些依靠口口相傳而積淀下時間的口味和濃重老味道的小店也是最重要的一項。

沒有豪華的裝飾,沒有浮誇的門臉,深巷窄街里或3~5平米的小店,或三兩張條凳就支撐起了這些老鄭州們的口味代代相傳,成為了老鄭州們口中的老味道。不管你是無肉不歡,還是無辣不歡,這些小店定能讓你某一方面歡樂到底。

今天就跟隨啦啦的腳步,一起去探尋一下那些藏在鄭州的窄街小巷中,缺藏不住香味的小店們,這個夏天按圖索驥,來一場嗅覺和味覺的盛宴吧!

1.老周毛血旺

門面不大,門臉古樸,一般飯點進去是座無虛席的,菜系主要以川菜為主,招牌菜就是他們的招牌:毛血旺,用料足,味道正;另外推薦他們的秘制油菜,啦啦還是比較喜歡滴,無辣不歡的朋友不可錯過哦~

人均消費:35元

商家地址:金水區南陽路與崗杜北街交叉口向南50米路西(中亨花園)

2清江覓魚

這家店的裝修格局很特別,是開放式的,比較心靜,牆體裝修也是以自由隨性的塗鴉為主,反正除了吃,瞄一眼牆上的畫也不錯,反正一頓魚吃下來,估計也看不懂,哈哈哈。

清江魚的話,大家都知道,魚肉鮮嫩,幾乎沒有刺,所以愛吃魚的朋友可以考慮一下。

人均消費:40~45元

商家地址:二七區大學路與航海路交叉口二七萬達金街中段(二七百貨3號門;第一烤場隔壁)

3.老胡家三廠燴羊肉

到了鄭州就不得不說說燴面和燴羊肉了,河南的地道美食和地方特色,北方豪放而不拘一格的飲食習慣深入的印證到這碗燴羊肉里。這里說的這家店在以前的棉紡廠附近,因為棉紡廠得名,後來遷移到了五龍口南路,在朋友家附近,所以我去吃的次數不少哦~

這家的燴羊肉,確實是鄭州老一代的記憶,不說味道,只是這品牌的年代感就在這兒擺著呢,哈哈……

人均消費:29元

商家地址:中原區桐柏路與五龍口南路交叉口向西200米路北

4.宋老三酥肉老店

這家店裡的大鍋,據說已經「咕嘟」了十幾二十年,反正每次路過都見熱氣騰騰的翻滾著濃濃的羊肉湯。一碗一碗的原油肉、酥肉丸子排成排蹲坐在巨大的籠屜上,這氛圍一來,胃口就來了!

商家地址:管城區管城街(近法院東街)

5.咱家小店

不起眼的門臉,七拐八拐的老房子,透出的卻是家常的味道。

門臉不大,在一條小巷子里,具體的路名兒啦啦還真是不知道,是那種七拐八拐的老房子了,滿滿的都是老家家常的味道。雖然店面不大,但在附近非常有名,招牌紅燒肉賣的很火,要早點預定,否則很難搶到。。

商家地址:中原區棉紡路(近國棉四廠)

6.小背心串串蒸蝦

這家就厲害了,有點書吧的意思,老闆是個文藝范兒滿滿的人,裝修風格自然也是跟著老闆的品味一道兒的,牆上貼的老照片,抬頭就是復古的老吊燈,來這兒吃飯的話,帶上本書可能都不會很怪。

這家的特色美食是霸王蟹腳面,下圖是實物擺拍,蟹腳肉肥嫩,面勁道彈牙,口感不用說,爽!對了,分量有點大,去的話記得4個人點一份哦~

商家地址:中原區前進路崗坡路交叉口西南角(前進路)

7.頂呱呱牛蛙煲

這家店也算得上是N年老店了。這么多年了生意一直很火爆,食客絡繹不絕。

這家店開的念頭兒也不少了,反正從我上大學大概08年開始,到現在一直生意都很火,每次路過這家店都門庭若市的,親口去品嘗過幾次,味道確實沒的說。

這家的特色干鍋牛蛙,干、香、麻、辣、嫩,口味正宗,吃完牛蛙涮青菜,適合幾個朋友喝酒小聚哈。

人均消費:36元

商家地址:中原區前進路與崗坡路交口南行80米路西(近崗坡路)

8.蜀香瓦罐

這家店據說是96年就在了,那會兒啦啦才剛幾歲,不過現在倒是搬了新地址,之前沒去吃過,但新地址有去嘗過,一樓和二樓布置很文藝,到處貼著卡通漫畫,可想而知這老闆應該也是動漫迷,二次元的好朋友啊。二樓是咖啡廳,逼格滿滿哦。

菜如店名,主打9款瓦罐,啦啦推薦生氽丸子和蓮節酥肉,湯汁是雞架與大骨頭熬的鮮湯,醬料給力,應該是秘制的,關鍵是胃口大的話,可以免費加湯的哦~

人均消費:26元

商家地址:金水區黃河路與衛生路交叉口南50米路西(近黃河路)

9.清真襄縣燜面羊肉鮮湯

這家除了有碳鍋魚之外還有碳鍋雞,碳鍋雞的雞塊是經過炸制的,這一點比較有特色。

這家說是燜羊肉、羊肉湯,但最有特色的其實是碳鍋雞和碳鍋魚。親身驗證,特別是碳鍋雞的雞塊都是炸過的,相當有特色。

地址:姚夏路前牛崗小區東門

10.玲瓏坊蟹黃湯包

蟹黃湯包是招牌,吃一口滿滿都是湯汁,蝦仁湯包也很好吃。流沙包真的是甜食,一大口下去奶香味四溢。大餛飩是鮮肉香菇的,太太太香了。這家店的包子大小適中,皮薄下面的收口處脆脆的,很可口,即使放了一會兒還是汁液豐富。

商家地址: 健康路優勝北路西50米路北

11.好巴依新疆烤肉

這家店的烤肉是鄭總新疆師傅烤制的,進門就能看見他們的烤肉大廚啦,另外一方面,食材的全透明也是讓人放心的一個原因,一樓挑食材,二樓擼串喝啤酒,要的就是這豪邁勁兒。據說羊肉和作料都是從新疆空運過來的哦,啦啦推薦可以試試他們燒烤和涮鍋的組合,非常獨到。

商家地址:民安路與勤勞街交叉口向西200米路南

12.戴記龍蝦

小龍蝦這幾年真是火遍了大江南北,而且今年由於氣候原因,小龍蝦的供不應求直接導致了小龍蝦的價格飛漲啊。幾年入夏以來,啦啦才稍稍了吃了5頓小龍蝦誒。。

這次推薦的這家戴記龍蝦,吃起來就挺過癮的,選材較好,一般個兒頭都比較大,微麻的口味,吃完所有的蝦才會感覺到一點點辣,關鍵是蝦線去除的干凈,吃的放心,不用糾結衛生這一點。

人均消費:95~100元

商家地址: 金水區文博東路與科源路交叉口向東20米路北

13.方燕烤豬蹄

說到豬蹄應該很多女生都會飛航喜歡的,不那麼油膩,骨膠原豐富。

這家的豬蹄不同於一般鹵制的豬蹄,是用烤的,10元半隻。烤好以後撒上花生碎和孜然,表皮焦脆,骨膠原軟糯可口,混合著辣椒、孜然、香蔥和花生碎的香味,不點贊是很難的。

人均消費:10元

商家地址:金水區金水路曼哈頓廣場奧斯卡電影院東邊豪享來南50米(漢釜宮樓下)

14.侯記全牛湯館

這也是家老店了,開了很多年,也可能是基於這份感情,這家的牛湯面和牛肉湯一直都沒怎麼漲價。一直到現在,牛肉湯、牛肉拉麵還都是10元一碗。分量足,實惠好吃,就是飯點的時候不太容易找座兒哦~

人均消費:12元

商家地址:金水區姚砦路口向東200米(黃河路口)

鄭州的小巷裡藏著很多的神級的小店,啦啦舉的只是其中一點點例子。鄭州是個鐵路運來的城市,很多人說基於這個定位,鄭州是沒什麼好吃的。但其實並不是,每個城市的興盛都伴隨著各色各樣的人們的匯集,人們陪著城市一起發展,將各自從不同的地方帶來的特色糅合在這片歲月里,就會形成當地獨有的特色。老鄭州的口味其實很多就是從這歲月中積淀出來的。

如果你來鄭州,不妨在穿行於大街小巷的時候稍稍留意一下這些藏在窄街小巷中的小店,說不定會驚艷你的哦……

啦啦旅行(lalalvxing)

跟著啦啦去旅行,去發現更美的世界!

㈡ 冬季日本有哪些限定美食

中國人說「冬令進補」,而和我們一衣帶水的鄰國——日本,在吃的方面花的心思也絕對是毫不輸給中國的饕餮食客們。


日本料理中最讓日本人引以為豪的是他們對四季的關注和使用,自古以來的和食都非常講究「風物」,所謂風物就是當下的時節當下的土地上所生長特有的東西,由此誕生的隨著四季更迭而不停變化著的日本食文化中最重要的中心詞則是「旬」,而這也是日本文化中最獨特的一點。

隨著秋風吹落最後掙扎在枝頭的樹葉,地面的枯葉慢慢被積雪覆蓋,葉類蔬菜經過寒氣的洗禮甜度增加,迎來了旬期,白蘿卜、大蔥、小松菜等等都是這類蔬菜的代表。而水果類中的蜜柑、伊予柑,檸檬,草莓等則在冬季進入收獲期,因此圍坐在暖爐旁分撥橘子是很多老派日本人腦海中對冬天的印象畫。

日本的冬季旬物甚至可以追溯到江戶時期。從11月底開始到進入十二月中旬變成高潮的年末時節,江戶的大街小巷漸漸打糕的聲音越來越清晰可辨了,四五人圍圈為一組,各自舉著杵、臼、屜子等等工具依序上陣,揉面和打擊需要配合的恰到好處,節奏亂了的話既有受傷的危險還有可能毀了一桶面。打糕的時候最開心的總是小孩子,因為他們知道這預示著年末的盛宴即將拉開帷幕了。

那麼讓我們來扒一扒冬天來日本吃什麼才夠in吧。

是從秋風漸起之時就默默開始悄然排起長隊的各種地方口味的涮涮鍋?還是到便利店冬季開始咕嘟咕嘟冒著熱氣,香味傳出百里的關東煮?抑或是配合著聖誕節的奢華裝飾的讓人不敢相信這是食品的百貨店限定甜品?還是元日闔家團圓時的「年夜飯」?



主食類


奶油燉菜[主食]

寒風剛剛吹起來的時候,奶油燉菜的電視廣告就開始不停的滾動播出「入冬了喲~」的開場白了。確實,濃厚的奶汁搭配著燉煮數小時酥爛入味的蔬菜和肉塊,僅僅是想想就覺得一陣暖意從胃裡油然而生了,有了奶油燉菜一碗米飯又怎麼夠呢?另外,奶油燉菜常年名列日本男生公認最希望女朋友為自己做的菜之排行榜榜首。



七草粥[年菜]

每年的1月7日早上喝一碗七草粥是日本目前很多傳統人家依舊流行的習慣。這種含有水芹菜、薺菜、鼠麴草、蘿卜、蕪菁、繁縷、寶蓋草七種食用草類的菜羹最初是中國的一種舊時習俗,在平安時代傳入日本在貴族宮廷間開始盛行,並在江戶時代普及到民間百姓之間。據中國古籍中的記載正月七日又叫人日,按字面解說為為人之日,故而選在這一天吃七草粥祈求一年無病無災,也有說這一天是古時官吏決定升遷賞罰之日,所以在這一天吃七草粥也有祈禱來年出人頭地之意。夏目漱石也曾留下「粥味滴滴佳,腸中春欲蘇」的俳句來說這一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