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卡通圖片 » 微粒卡通圖片
擴展閱讀
取件碼在哪個位置圖片 2025-02-07 10:06:47
臨沂批發市場大全圖片 2025-02-07 09:39:58

微粒卡通圖片

發布時間: 2025-02-07 07:15:22

① 誰有球狀閃電的資料啊求救!

球狀閃電,俗稱滾地雷,就是一個呈圓球形的閃電球。這是一個真實的物理現象,絕非科幻小說或卡通片集的能量炮。這種現象早於1838年便有文獻記載,科學家已研究逾160年,有關的報告多達數千份,也有二千多份科學論文出版,但是我們對此現象仍未有合理的解釋,可是說它可以穿越任何物體是不可信的。

球狀閃電通常都在雷暴之下發生,它十分光亮,略呈圓球形,直徑大約是20至50 cm。通常它只會維持數秒,但也有維持了1-2分鍾的紀錄。更神奇的是它可以在空氣中獨立而緩慢地移動。有少數目擊者說它會隨著金屬物品走,例如電話線,但多數人都說它的路徑不定。絕大部份目擊者都說它是橫向移動的。在它短短幾秒的生命中,它的光度、形狀和大小都保持不變。它曾在空地、封閉的房間內、甚至飛機倉內出現!有跡象顯示,它跟雲層與地面之間的閃電(即常見的普通閃電)有密切關系,有目擊者說它會在普通閃電後形成或消失。球狀閃電有可能激烈地爆發,也可能會安靜地突然消失。在顏色方面,則眾說紛紜,沒有一致的描述。

球狀閃電具有破壞力。它既可以破壞玻璃窗,也能使牆壁的外層剝落。它也曾造成人和動物的傷亡,但由於資料不足,未能了解致死的真正原因。沒有證據顯示球狀閃電會破壞樹木,這與普通閃電略有不同。球狀閃電幾乎無法被破壞,有人曾用步槍射中過球狀閃電,但是無效。

由於球狀閃電出現的頻率很低,科學家難以做系統的觀測,至今也沒有人拍攝得高質量的照片來作科學研究。理論方面,有人認為它是灼熱的空氣團或氣化了的元素,例如碳、鈉又或是銅。雖然這個理論可以解釋球狀閃電的部分特性,卻不能說明為什麼它可以在飛機倉內形成。此外還有許多不同的說法,如等離子體、離子、帶電的塵埃、有外層電子殼的水……,但沒有一個理論可以完滿地解釋這個科學懸案。如果你有見過球狀閃電或拍到它的照片,一定要把所有資料記錄下來呀!那將會是十分寶貴的研究資料。

球狀閃電之所以神秘,實在是因為它並不常見,它飄渺的行蹤、多變的色彩和外形以及它剎時間巨大的破壞力都讓人類著迷。所以,早在古希臘的年代,人們就開始留意這種奇特的自然現象了。

千奇百怪的目擊記錄

上世紀40年代,在法國的小城鎮里,有3個士兵在一棵菩提樹下躲雨時被雷擊斃了,但他們仍然站著,像沒事一樣。雷雨之後,行人跟他們說話,卻不見回應,當行人去接觸他們時,3具屍體頓時倒地,化成了一堆灰燼。

1956年夏的一個正午,在蘇聯某個集體農庄,兩個孩子在牛棚里躲雨。突然,房前的白楊樹下滾落一個橙黃色的火球直向他們逼來,一個孩子踢了它一腳,轟隆一聲,火球爆炸了,牛棚里的12頭牛炸死了11頭,孩子們被震倒在地,但沒有受傷。事後,人們才知道那個火球是罕見的球狀閃電。

在美國的一個小城裡曾發生了一件怪事:一位主婦從市場回到家裡,打開電冰箱一看,她放進去的生鴨、生肉全都變成了熟食品。後經科學家的研究才明白,是球狀閃電把冰箱變成了電爐,奇怪的是冰箱沒有損壞!

1981年1月的一天,蘇聯一架客機在黑海附近遭遇球狀閃電。一個大火球闖入駕駛艙,發出爆炸聲。幾秒鍾後又穿過密封的金屬艙壁,出現在乘客的座艙里,戲劇性的表演一番後,發出不大的聲音離開飛機。事後檢查,機頭機尾的金屬壁各出現一個窟窿,內壁卻完好無損。

在美國俄勒岡州,一個球狀閃電來去如風,先在紗門上留下了一個籃球大的洞,然後直奔地下室,毫不留情的毀壞了一個舊軋干機;俄羅斯一位教師的經歷更可怕,一個80厘米直徑的球狀閃電在他頭上來回跳動不下20次,然後悄然消失了;此外,前蘇聯也有報道說,一個球狀閃電飛進了一個盛水的大鍋里,水立刻沸騰起來,球狀閃電在鍋里翻滾了10分鍾才熄滅; 另有一次,一個足球大小的球狀閃電沿街滾動、跳躍,接觸到地面時,竟炸出了一些深半米、直徑1米的坑,最後,隨著一聲轟響,火球鑽進地下。

1999年3月16日下午,我國湖北省北部的棗陽市忽然間閃電頻發,雷聲驚天,當場造成9人死亡、20餘人受傷的罕見災害。據目擊者稱,雷擊現場有一片紅光,這正是球狀閃電的特徵。

有人懷疑,上個世紀發生在俄羅斯的通古斯大爆炸的罪魁禍首就是球狀閃電。

球狀閃電的一般性質

球狀閃電至今仍是人們不能解釋的奇怪自然現象。許多目擊者認為,球狀閃電的運動就像是有智慧的,好像它知道要去哪裡,如果它進到一個房間,它通常是穿過門口或窗戶再到走廊。當然,這只是人們的想像。

根據眾多的目擊材料,我們大概可以勾勒出球狀閃電的基本輪廓。這種發光的球體大小在高爾夫球和足球之間,顏色有白、綠、黃、橙之分,其亮度可與100瓦燈泡相當。球狀閃電持續時間一般在5~10秒左右,它會隨氣流的起伏在近地的空中自在飄飛,有時逆風而行,可穿門窗,進室內,甚至穿過爐子煙筒。有時會懸停,有時會無聲消失,有時又會碰到障礙物爆炸發出巨響而消失。球狀閃電運行速度緩慢,有時與人跑速度差不多,極少情況下它會發出輕微的唿哨聲、嘁嘁聲或噝噝聲。一個共同的特點是,球狀閃電幾乎總是發生在雷暴天。

球狀閃電的特點

大小 球狀閃電直徑從15~30厘米不等,但也有人見過直徑1~2厘米和5~10米大小的。能以固定的頻率改變其直徑大小,可逐漸衰弱變小,爆炸可使其體積增加並使其終結。能靠分解或重組改變大小。

形狀 大部分報道為球形或卵形,還有扁長方形、立方體、圓環狀、啞鈴形、雲霧形、圓柱形、子彈形、雪茄形、錐形、透鏡形、盾形和螺旋形等。

顏色 兩種最常見的顏色是白色和橘黃色,其他較常見的是紅、藍、黃和綠色,銀色和黑色很少見。有些球狀閃電會變色。

速度 可從靜止到難以想像的高速(每小時2萬多公里,但這種情況不是在雷暴中),一般速度約為每秒5米,即每小時18公里。

結構 似乎是某種等離子體或雲霧狀物質,有的球狀閃電中心是透明的,有的是中空的,或根本沒有明顯的固定結構,有些球狀閃電似乎處在動態變化之中。

運動性 有時是靜止的。大部分為直線運動,有些是在一靜止位置旋轉,有些是不停地轉動,有些是按明顯的復雜路徑來運行的。

壽命 球狀閃電一般會持續幾秒鍾,如7~8秒鍾,有些可長達1分鍾以上。

行為 有些會模仿周圍的物體運動,有些直沖大地。有些球狀閃電似乎在「調查」其他物體。大部分被引向金屬性或磁性物體,會發生強烈碰撞,有時會造成很大損傷。閃電球會跳動、分解、重組、衰減、爆炸或同時發生這些變化。

聲音 極少情況會形成噼哩啪啦或嘶嘶的聲音。

味道 目擊者說有燒焦的或硫磺的味道。還說有時有燒焦油或氨水或臭氧的氣味。

混合性狀

溫度:觸到球狀閃電的人都說它相當涼——即沒有熱的感覺。但它卻可以煮開鍋、熔電線和加熱金屬。

亮度:球狀閃電一般都像路燈一樣亮。它們有時白天即可見到,但人們通常是夜間見到它們照亮了大地。

發生:它們通常發生在雷暴之時,但極少也會發生在之前或之後。大多數的球狀閃電都伴隨著普通閃電——盤旋著待機而發,但有時它們也像普通閃電一樣從雲端直擊大地。

人體自焚的原因

1966年12月5日,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波特城,一位煤氣工人上午9時來到班特萊醫生家查表。他以為老醫生尚未起床,就徑直走向地下室去查表。一進地下室發現地上有一堆灰燼。他抬頭一看,看到灰燼上方的天花板有一個燒穿了的大窟窿。他大吃一驚,趕忙奔上去找那位老醫生,卻在衛生間看到燒穿窟窿的地板上,只剩下半條人腿,老人的身體已化為灰燼。 整個現場沒有絲毫發生火災的跡象。

有些科學家稱這種現象為「人體自焚」,並給它下了個定義:所謂「人體自焚」,是指人體沒有同外部火源接觸,內部發生燃燒化為灰燼,而灰燼周圍一切可燃物體保持原樣的一種現象。

根據現有的200多案例,發生「自焚」的人男女比例大約相等;年齡從4個月到114歲都有;身體有胖有瘦,有的案例甚至發生在走路、開車、劃船、跳舞的過程之中。

那麼,「人體自焚」起於何因?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在西方,有人認為是人體內有過量的脂肪引起的。這種解釋顯然站不住腳,因為發生自焚的人有胖有瘦。有些人認為,人體自焚是由於某種天然的「電流體」造成體內可燃物質燃燒。所謂天然「電流體」究竟何所指?還有人認為是由於體內磷質過多,發生自燃,此說沒有根據。更有趣的是有人認為這是由於喝了過量的酒,酒精發生自燃的現象。此人還做了個可笑的試驗:把酒精注射到一塊新鮮的肉里,然而卻不見發生「自焚」現象。

近年來,有人指出:「人體自焚」是自然界中的球狀閃電引起的,所以不是自燃,而是他燃。持這種觀點的人解釋道:球狀閃電像一個大火球,在空中飄飄忽忽,忽高忽低的移動,常使夜間行路的人大驚失色。球狀閃電能穿過門、窗的縫隙、升堂入室、鑽進人家,它有時發生爆炸,毀壞建築物,造成人畜傷亡。它在行經的沿途,遇到任何障礙物時無堅不摧,卻又不燒壞周圍的可燃之物。通常,一個球狀閃電爆炸時釋放出的能量,約相當於10公斤TNT炸葯爆炸時放出的能量。而且當球狀閃電消失後,一般會留下燒焦、硫磺或臭氧的氣味。

探索球狀閃電的本質

到底什麼是不可思議的球狀閃電?多少年來,科學界都認為球狀閃電是子虛烏有的現象,直到最近幾十年才承認它的真實性。

早在1955年,蘇聯物理學家便提出球狀閃電是雷暴中所產生的電磁干擾效應所引起的。1991年,日本科學家報道了他們在實驗中觀察到微波干擾所產生的一系列類似球狀閃電的現象,他們的人造等離子球也顯示出球狀閃電的一些特性,如它可沿與主氣流相反的方向運動,並可穿越固體物質。

1998年,一位西班牙物理學家認為,所謂的神秘球狀閃電其成因並不神秘,這一現象很可能是閃電產生過程中,磁場約束發光等離子體所形成。他建立了閃電磁場模型,認為關鍵是閃電過程中形成的水平磁場和垂直磁場磁力線圈相互交織而成的磁力線網。在某些特殊情況下 ,這一磁力線網有可能會呈現出球形,而發光等離子體會被這一網所「俘獲」而形成球狀閃電。這一火球效應會一直持續到等離子體開始冷卻。研究人員指出,根據他們的預算,火球持續時間最多可達10至15秒。當等離子體冷卻後,電子開始被原子所束縛,等離子體內部電阻變大、電流趨弱,周圍的磁場也將隨之瓦解,最終火球不復存在。

按照這一理論,球狀閃電絕大部分較冷,但在沿磁力線方向局部溫度則極高。研究人員指出,據此就可很好的解釋為什麼火球並不發熱而觸到物體後往往容易著火。

2000年,兩位紐西蘭科學家提出了他們的新理論。當一般的枝狀閃電擊到土壤中,土壤中的礦物質會轉換成納米純硅和硅化合物顆粒。這些尺寸不足十分之一微米的微型顆粒,會在閃電的能量作用下由土壤蒸發進入大氣。這一過程,就像抽煙者從嘴中吐出煙圈。進入大氣的含硅顆粒會首先連接成鏈,然後組成能隨氣流運動的球狀細絲網。該球狀細絲網中的顆粒具有很高活性,會在特定條件下緩慢燃燒,並釋放出光和熱而形成所謂球狀閃電。

一些目擊者曾報告說,他們看到的球狀閃電能穿牆越窗,甚至能通過飛機的機身,這一理論對此也能解釋。大多數房屋的門窗周圍都有縫隙,而含硅顆粒組成的球狀細絲網極具彈性,只要空氣能過的地方細絲網也應能通行。也就是說,如果空氣能穿過門窗,那麼該細絲網也能「擠過」,並會隨後重新恢復形狀。

科學家以閃電樣本的放電來試驗土壤樣本,結果確實產生了聚合的納米粒子,這些離子的氧化速度與球狀閃電一致。

研究的新進展

2002年1月15日英國皇家學會在其學術雜志《哲學學報》的專刊上發表了一組有關球狀閃電理論的文章。這些理論分別由物理化學家、物理學家和化學工程師提出。他們提出了3個解釋球狀閃電緣由的新理論。其主要內容分別是:

1.球狀閃電是由含有水合離子的小水滴組成的,它通過離子反應來釋放能量。在這個理論中,球狀閃電是一個包含等離子體的電化學結構,這一結構是由溫度、壓力、電磁場和重力場的微妙平衡來維持的。

2.球狀閃電是由聚合體細絲纏繞而成,通過表面放電來釋放能量。在該理論中,灰塵中的自然微粒,像來源於纖維素、煤煙或硅土中的微粒都能形成細絲狀結構,這些細絲聚合起來就變成了一個高度充電的球體,當它表面放電時,就發出了光和熱。

3.球狀閃電是由金屬納米粒子鏈構成,其能量釋放是通過金屬納米粒子的表面氧化來進行的。在這個理論中,普通的閃電能引起像土壤或木材這樣的物質釋放金屬蒸氣,這種帶電的金屬蒸氣濃縮成一個網狀的金屬納米粒子球。

這些理論都有些說服力,特別是第三個理論,可以解釋為什麼球狀閃電能夠穿過牆壁和關著的窗子,似乎更有說服力。

但是,人們至今尚未在實驗室中製造出真正的球狀閃電,雖然已模擬出了極微型又短命的球狀閃電。事實上,所有的理論在球狀閃電的復雜多變性面前都顯得那麼單薄。一個真正的球狀閃電理論應說明所有的現象,包括沒有雷暴的情況和球狀閃電持續很長時間及球狀閃電大如房屋的情形。而要說清這一切,需要更強大的理論。

有人認為,更有說服力的解釋應是接近冷聚反應領域,與等離子體現象相關的理論。更有人提出球狀閃電和龍卷風一樣都是等離子團的現象。還有人設想,最佳的理論可能是把電磁學、電學和等離子及納米理論綜合起來的想法。

總之,球狀閃電不僅有趣,而且包含了很多秘密,一旦了解了它的本質,對我們人類的生活或許會有深遠的影響。或許,我們不僅能找到人體自焚和通古斯大爆炸的元兇,更能由此找到高效、清潔的新能源。

圖片,
選了幾個我覺得可信的站點:

Ball lightning scientists remain in the dark
科學家們對球狀閃電仍然知之甚少
http://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ns?id=dn1720

abc上關於球狀閃電的報道
http://www.abc.net.au/cgi-bin/common/printfriendly.pl?/science/news/stories/s520317.htm

Anatomy of a Lightning Ball
這里也有一個球狀閃電的圖片
http://www.sciencenews.org/articles/20020209/bob8.asp

下面是《科學美國人》關於球狀閃電的問答
http://www.sciam.com/askexpert_question.cfm?articleID=000CB330-61BF-1C71-9EB7809EC588F2D7

② 涓欑儻鍗¢氭彃鐢誨浘鐗-紱忓瓧鍏斿瓙鎬庝箞鐢

鍍忚繖綾葷殑鍥劇墖灞炰簬浠涔堢被鍨嬶紵娌圭敾錛熸墜緇橈紵鍔ㄧ墿錛熷姩婕鍗¢氾紵<pstyle="text-align:center;">

榪欑嶈兘綆楀埌鎻掔敾閲屽幓銆

娌圭敾鏄涓涓緇樼敾縐嶇被,鏄鐢ㄦ補鐢婚滄枡鐢繪墠鑳界畻,榪欎袱涓閮戒笉鏄銆傜涓涓鍍忔槸鎵嬬粯鐨(鎵嬬粯灝辨槸鑷宸辯敤絎斻侀滄枡絳夌敾鍑烘潵鐨,鑰屼笉鏄鏈哄櫒鎵撳嵃鎴栬呯數鑴戠粯鍒),鍙鑳界敤鐨勬槸褰╅搮銆佷笝鐑鎴栧叾浠栨潗鏂欍傜浜屼釜鏄鐢佃剳緇樼殑銆備絾榪欑嶇敾緇堝綊榪樻槸瑕佺礌鎻忓拰緇樼敾鐨勫姛搴曠殑銆傜被浼間簬榪欑嶇敾涓瀹氭槸浣跨敤鎵嬬粯鏉挎墍鐢匯

鍗¢氬氨鏄鐩稿逛簬鍐欏疄鏉ヨ寸殑,姣旇緝浜屾″厓涓浜涖傝繖涓や釜涔熷彲浠ヨ存槸鍔ㄧ墿鍗¢氱敾銆

奼備竴浜涗笝鐑鐢誨浘鐗囷紝鐢誨湪鐧借‖琛涓婄殑錛屽浘妗堢畝鍗曚簺錛岄滆壊涓嶈佸お澶氳阿璋錛侊紒錛丳S:闈炲父濂界殑鍔犲垎

1銆佷笝鐑鐢,鐢ㄤ笝鐑棰滄枡浣滄垚鐨勭敾銆傛ら滄枡涓20涓栫邯60騫翠唬鍑虹幇鐨勪竴縐嶅寲瀛﹀悎鎴愯兌涔沖墏涓庨滆壊寰綺掓販鍚堣屾垚鐨勬柊鍨嬬粯鐢婚滄枡銆備笝鐑鐢葷殑涓昏佺壒鐐規槸閲囩敤涓欑儻棰滄枡榪涜岀粯鐢匯傝仛涓欑儻閰擱滄枡鏈韜鏄姘存憾鎬,騫茬嚗鍚庡艦鎴愬氬瓟璐ㄧ殑鑶,鍙樹負鑰愭按鎬с傝壊褰╅矞鑹熾佽壊娉介矞鏄庛佸寲瀛﹀彉鍖栫ǔ瀹,鑳介噸鍙犮佹煍杞鐨勯滄枡鍚勫眰鐩鎬簰綺樻帴,褰㈡垚閫忔槑鎴栧崐閫忔槑,闄勭潃鍔涘己鑰愪警鎬уソ,騫跺叿鏈夎愪箙鎬с

2銆佷笝鐑鐢葷礌鏉愬彲浠ュ湪緗戜笂鎼滅儲鍒,涓嬮潰鏄涓浜涚畝鍗曠殑鐢誨湪鐧借‖琛涓婄殑涓欑儻鐢誨浘鐗囩礌鏉愩

紱忓瓧鍏斿瓙鎬庝箞鐢

鍏充簬紱忓瓧鍏斿瓙鎬庝箞鐢誨備笅:

瑙傚療鍏斿瓙鐨勫浘鐗囩礌鏉,浜嗚В鍏斿瓙鐨勫栧艦鐗圭偣浠ュ強鐩稿叧鐨勪紶緇熸枃鍖,閫氳繃鍗¢氱殑鏂瑰紡鎻忕粯鍑哄厰瀛愬彲鐖辯殑褰㈣薄銆

鍙傝冨厰瀛愮殑瀹炵墿鍥劇墖鎴栬呮彃鐢誨笀鐨勫厰騫翠綔鍝,浜嗚В鍏斿瓙鐨勫栧艦鐗圭偣銆傚湪鐢婚潰涓,浠ュ厰騫翠負涓婚樺圭敾闈㈣繘琛屽壋浣,閫氳繃鎷熶漢銆佸崱閫氱殑鍒涗綔鏂瑰紡鎻忕粯鍑哄彲鐖辨湁瓚g殑鍏斿瓙褰㈣薄,鍚屾椂榪樺彲浠ユ坊鍔犻敠椴ゃ佹按娉㈢汗鏍風瓑鍚夌ゥ鍥炬堣繘琛岃呴グ,浣跨敾闈㈡洿鍔犵簿褰┿佺敓鍔ㄣ

涓板瘜鐢婚潰鑹插僵銆佽儗鏅,娣誨姞瀵屾湁鏂板勾鍠滃簡鐨勫厓緔,澧炲己鐢婚潰琛ㄧ幇鍔涖傜孩鑹插湪浜轟滑鐨勭溂涓,鏄鏈鍚夊埄銆佸枩搴嗙殑棰滆壊,鐢ㄧ孩鑹叉墠鑳戒唬琛ㄤ漢浠瀵逛簬鏂板勾鐨勭編濂芥啩鎲鍜屾湡鐩,鎵浠ョ敤綰㈣壊鏉ヤ唬琛ㄦ槬鑺傚啀鎮板綋涓嶈繃,涔熸剰鍛崇潃鍥㈠渾銆佺孩鐏銆佸枩搴嗐

鍦ㄧ敾闈涓,閫氳繃緇樼敾鍜屾墜宸ヨ〃鐜板嚭瀵屾湁鏂板勾鍏冪礌鐨勮呴グ(姣斿:鍏冨疂銆佺儫鑺便侀摐閽便佺忓瓧絳夌瓑),浣跨敾闈㈡柊騫存皼鍥存洿鍔犳祿閮併

鍑嗗囦竴寮犵櫧鑹插崱綰,閫氳繃鎷熶漢銆佸崱閫氱殑鏂瑰紡鎻忕粯鍑哄厰瀛愩侀敠椴ょ殑褰㈣薄銆傝繍鐢ㄦ按褰╃瑪鎴栬呴┈鍏嬬瑪鎻忕粯鍏斿瓙鐨勮壊褰,娉ㄦ剰鑹插僵鐨勬繁嫻呭彉鍖栧拰鑹插僵鎼閰嶃

鐢ㄩ┈鍏嬬瑪鎻忕粯閿﹂菠鐨勮壊褰,娉ㄦ剰榪欓噷闇瑕佽繍鐢ㄥ埌鍚岃壊緋繪潵琛ㄧ幇鑹插僵鐨勬笎鍙樻劅銆傚噯澶囦竴寮犲渾褰㈢殑綰㈣壊鍗$焊,鐒跺悗鍦ㄦ祬钃濊壊鍗$焊涓婄敾鍑烘按娉㈢汗鏍,灝嗗叾鍓瑁佺矘璐村湪綰㈣壊鍗$焊涓娿

灝嗙敾濂界殑鍏斿瓙閫犲瀷鍓涓嬫潵綺樿創鍦ㄨ儗鏅涓,娉ㄦ剰榪欓噷闇瑕佺敤鍒版搗緇佃兌鎷夊紑鐢婚潰鐨勫眰嬈°傜敤涓欑儻椹鍏嬬瑪鍜岃秴杞婚粡鍦熻呴グ鍑哄瘜鏈夎妭鏃ユ皼鍥寸殑鍏冪礌,璁╃敾闈㈡洿鍔犵簿褰┿傚綋褰撳綋~涓寮犲瘜鏈夊厰騫存皼鍥寸殑鏂板勾浣滃搧灝辯敾濂藉暒!灝忔湅鍙嬩滑浣犱細濡備綍琛ㄧ幇鍛?

鍦ㄨ劇▼涓,瀛︿範榪愮敤鍗¢氱敾鐨勬柟寮忚〃鐜板厰騫寸殑鍥炬,閫氳繃浠嬬粛鍏冩棪鑺傚拰涓鍥界殑鍏斿勾鏂囧寲,甯﹂嗗皬鏈嬪弸浠浜嗚В浼犵粺鏂囧寲,騫朵互鐢熷姩鍙鐖辯殑鍗¢氬艦璞$粯鐢誨睍寮鍒涗綔,鎼閰嶉矞鑹崇粺涓鐨勮壊褰,琛ㄧ幇鍑哄厓鏃﹁妭鍠滃簡鐑闂圭殑姘旀皼,閿葷偧浜嗗皬鏈嬪弸浠閫犲瀷鍜岃壊褰╃殑琛ㄧ幇鍔涖

鍦ㄥ壋浣滀腑,灝忔湅鍙嬩滑絎斾笅鐨勫厰瀛愬彲鐖辨湁瓚,閫犲瀷鐢熷姩媧繪臣,鍏呮弧絝ヨ叮;鍦ㄨ壊褰╃殑鎼閰嶄笂,灝忔湅鍙嬩滑榪愮敤浜嗘殩鑹茶皟榪涜屼笂鑹,鑹插僵鍗忚皟緇熶竴

③ 科技手抄報內容

兔子用腿拍打地面的動作來傳遞信息,用後腿拍打地面的大多數是雄兔,這是它向雌兔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
2、世界上最大的猴是狒狒,最小的猴子是倭狨。
3、「四不象」真正的名字叫麋鹿,是我國的珍奇動物。
4、冰糕為什麼會冒氣?
冰糕冒氣是因為外界空氣中有不少眼睛看不見的水汽,碰到很冷的冰糕時,一遇冷就液化成霧滴包圍在冰糕周圍,看上去似乎是冰糕在「冒氣」一樣。
5、向日葵為什麼總是向著太陽?
向日葵的莖部含有一種奇妙的植物生長素。這種生長素非常怕光。一遇光線照射,它就會到背光的一面去,同時它還刺激背光一面的細胞迅速繁殖,所以,背光的一面就比向光的一面生長的快,使向日葵產生了向光性彎曲。
6、蟬為什麼會蛻皮?
蟬的外殼(外骨骼)是堅硬的,不能隨著蟬的生長而擴大,當蟬生長到一定階段時,蟬的外骨骼限制了蟬的生長,蟬將原有的外骨骼脫去,就是蟬蛻。
7、蜜蜂怎樣釀蜜?
蜂先把采來的花朵甜汁吐到一個空的蜂房中,到了晚上,再把甜汁吸到自己的蜜胃裡進行調制,然後再吐出來,再吞進去,如此輪番吞吞吐吐,要進行100~240次,最後才釀成香甜的蜂蜜。
8、為什麼星星會一閃一閃的?
我們看到星閃閃,這不是因為星星本身的光度出現變化,而是與大氣的遮擋有關。大氣隔在我們與星星之間,當星光通過大氣層時,會受到大氣的密度和厚薄影響。大氣不是絕對的透明,它的透明度會根據密度的不同而產生變化。所以我們在地面透過它來看星星,就會看到星星好像在閃動的樣子了。
9、為什麼人會打呵欠?
當我們感到疲累時,體內已產生了許多的二氧化碳。當二氧化碳過多時,必須再增加氧氣來平衡體內所需。因為這些殘留的二氧化碳,會影響我們身體的機能活動,這時身體便會發出保護性的反應,於是就打起呵欠來。打呵欠是一種深呼吸動作,它會讓我們比平常更多地吸進氧氣和排出二氣化碳,還做到消除疲勞的作用呢。
10、為什麼蛇沒有腳都能走路?
蛇的身上有很多鱗片,這是它們身上最外面的一層盔甲。鱗片不但用來保護身體,還可以是它們的「腳」。蛇向前爬行時,身體會呈S形。而每一片在S形外邊的鱗片,都會翹起來,幫助蛇前進時抓住不平的路面。這些鱗片跟蛇的肌肉互相配合,並能推動身體向前爬行,所以蛇沒有腳也可以走動呀!
11、為什麼人老了頭發便會變白?
我們的頭發中有一種叫「黑色素」的物質,黑色素愈多頭發的顏色便愈黑。而黑色素少的話,頭發便會發黃或變白。人類到了老年時,身體的各種機能會逐漸衰退,色素的形成亦會愈來愈少,所以頭發也會漸漸變白啊!
12、為什麼螢火蟲會發光?
螢火蟲會發光因為在它們的腹部末端有發光器,發光器內充滿許多含磷的發光質及發光酵素,使螢火蟲能發出一閃一閃的光。螢火蟲發光的目的,除了要照明之外,還有求偶、警戒、誘捕等用途。這也是它們的一種溝通的工具,不同種類螢火蟲的發光方式、發光頻率及顏色也會不同,它們藉此來傳達不同的訊息。
13、為什麼肚子餓了會咕咕叫?
肚子餓了便會咕嚕咕嚕地叫,這是因為之前吃進的食物快消化完,胃裡雖然空空的,但胃中的胃液仍會繼續分泌。這時候胃的收縮便會逐漸擴大,內里的液體和氣體便會翻攪起來,造成咕嚕咕嚕的聲音。下次不要再為肚子咕咕叫而感到尷尬啊!因為這是正常的生理動作呢。
14、為什麼駝鳥不會飛?
身型龐大的駝鳥類的一種,但它們卻不會飛上天啊!這不是因為它們的翅膀不管用,而是它們的羽毛都太柔軟,翅膀又太小,根本不適合飛行。另外,駝鳥的肌肉不發達,胸骨又平平的,對飛行都沒有幫助。駝鳥生活在非洲,由於長期居於沙漠地區,身體為了適應環境,便逐漸演化成現在的樣子。
15、為什麼罐頭里食品不容易變壞?
午餐肉、豆豉鯪魚、茄汁豆......都是美味的罐頭食物,它們都可以存放很久而不易變壞。這因為罐頭是密封的,細菌便無法進入。人們在製造罐頭食品的時候,把罐頭里的空氣全部抽出,然後把它封口。在沒有空氣的情況下,即使裡面的食物沾上少許細菌,它們也無法生存或繁殖啊!
16、 為什麼嬰兒剛出生時都會哭個不停?
嬰兒剛出生時都會呱呱大哭,這不是因為他們感到不開心,而是他們正在大口大口地呼吸著第一口的空氣呢!當嬰兒離開媽媽身體出生時,他們吸進的第一口空氣會沖到喉部去,這會猛烈地沖擊聲帶,令聲帶震動,然後發出類似哭叫的聲音。
17、為什麼蜥蜴的尾巴斷落後仍然不斷彈跳著?
為了保護自己,很多蜥蝪也利保護色掩人耳目;而部份蜥蜴當受到襲擊時,尾巴更會因肌肉劇烈收縮而導致斷落。基於斷落的尾巴中仍有部份神經活著,它會不斷彈跳,從而分散敵人的注意力,以便逃脫。別以為他們的生命會這樣完結,其實只需多個月,尾巴又會重新長出來,繼續生活。
18、為什麼松鼠的尾巴特別大?
別看輕松鼠的尾巴!松鼠在樹上跳來跳去的同時,它的尾巴正發揮很大的功用。它能夠令松鼠在樹上跳躍時得到平衡,避免掉下來受傷。此外,這條大大的尾巴更能於冬天發揮保護的功用,緊緊圍著松鼠的身軀,既方便,又實用。
19、為什麼人的大拇指不可以有一或三節?
一般人有五隻手指,而手指的長度各有不同。但是,有沒有人察覺到,除了大拇指外,其它手指也有三節,而唯獨大拇指只有兩節呢? 原來,它的節數正好配合其它四指。要是三節的話,大拇指會顯得沒有力,以致不能提起較重的物件;要是只得一節,它便不能自如地與其它四指配合抓緊東西!
20、為什麼自己搔自己時不感到很癢?
當別人搔自己時,我們會倍感痕癢,而且不斷大笑;可是,當自己搔自己的時候,我們不單不會大笑,而且更不感痕癢。基於我們的思想上已有了准備,大腦會發出一種「不會有危險」的訊息,神經亦隨之放鬆,所以便不會大笑起來和感到很癢了!
21、為什麼海水大多是藍、綠色?
望向大海,很多時也發現海水呈現藍、綠色。可是,當你把海水撈起時,你卻只能看到它像往日的水般,透明無色。原來,海水本身與我們日常所接觸到的水沒有大分別,也是透明的。我們所看到的綠色,其實是海水對光吸收能力而產生出來的現象。只有綠光能被海水吸收,從而反射出來;當海水更深時,綠光也被吸收,海水看上去便成了藍色。
22、為什麼會起雞皮疙瘩?
我們的皮膚表面長著汗毛,而每一個毛孔下都有一條豎毛肌,當受到神經刺激(例如:生氣、害怕、受涼等情況)後,身體的溫度會下降,而豎毛肌便會收縮而令毛發豎立起來,形成雞皮疙瘩。除了有著保溫的作用外,這個生理系統亦可使動物的體型看起來比實際更大,從而嚇退敵人。
23、海馬是由爸爸的肚裡出世?
幾乎所有動物也是雌性繁殖下一代,但海馬卻是與眾不同,它是由雄性分娩出來的。於雄性海馬的肚上有一個像袋鼠「育兒袋」的孵卵囊,雌性海馬會把卵子排到雄海馬的孵卵囊中。此後,雄性海馬就擔起孕育的責任,經過約三個星期,小海馬便由爸爸的體內彈出來。
24、為什麼樹葉會變顏色?
樹葉變色的原因與其蘊含的化學物質—葉綠素有關。當秋天來臨時,白天的時間比夏天較短,而氣溫更亦較低,樹葉因此停止製造葉綠素,剩餘的養分輸送到樹乾和樹根中儲存。樹葉中缺少了綠色的葉綠素,與此同時,其它化學色素因而顯現出來,所以我們多看到黃和褐等顏色的樹葉。
25、為什麼有落葉?
秋天來臨的是時候,樹葉上蒸發的水份比夏天多,但樹根吸水卻比夏天少了。為了減少樹木的水分流失,莖部的細胞開始形成一個分離層,待養分完全離開樹葉後,分離層會令樹葉和樹干隔離,樹葉從而掉下來。
26、為什麼鯨魚會噴水?
鯨魚是哺乳類動物的一種,可是它的鼻子沒有鼻殼,鼻孔長在頭頂上。在水中生活的它用肺呼吸,能一次過儲存很多空氣,不用經常到水面換氣。但當它往水面換氣時,它便會用鼻呼吸,而呼吸時連帶海水噴出體外所發出的巨聲浪便是由壓力所造成的。
27、銀河系有多大?
許許多多的恆心合在一起,組成一個巨大的星系,其中太陽系所在的星系叫銀河系。銀河系像一隻大鐵餅,寬約8萬光年,中心厚約1.2萬光年,恆星的總數在1000顆以上。
28、為什麼白天看不見星星?
因為白天部分陽光被大氣中的氣體和塵埃散射,把天空照得十分明亮,再加上太陽輻射的光線非常強烈,使我們看不出星星來了。
29、太陽系有那些天體?
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它們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另外,太陽系裡還有許多小行星、彗星和流星,已正式編號的小行星有2958顆。最著名的彗星是哈雷彗星。
30、藍天有多高?
「藍天」其實是地球的大氣層。大氣層包圍著地球的空氣,根據空氣密度的不同分為5層,總共有2000-3000公里厚。但絕大部分空氣都集中在從地面到15公里高以下的地方,越往高處空氣越稀薄。大氣層有多厚,藍天就應該有多高。
31、打雷是怎麼回事?
答:這是陰電和陽電碰到一起發生的自然現象。下雨時,天上的雲有的帶陽電,有的帶陰電,兩種雲碰到一起時,就會放電,發出很亮很亮的閃電,同時又放出很大的熱量,使周圍的空氣很快受熱,膨脹,並且發出很大的聲音,這就是雷聲。
32、飛機為什麼能飛上天?
答:飛機有兩個機翼,像小鳥的翅膀一樣,它還有推進器。機翼能產生升力,把飛機托起在空中;推進器能產生能力,把飛機推向前進。因此,飛機就能像鳥兒一樣飛上天了。
33、掛在壁牆上的石英鍾,當電池的電能耗盡而停止走動時,其秒針往往停在刻度盤上「9」的位置。這是由於秒針在「9」位置處受到重力矩的阻礙作用最大。
34、電爐「燃燒」是電能轉化為內能,不需要氧氣,氧氣只能使電爐絲氧化而縮短其使用壽命。
35、鍋內盛有冷水時,鍋底外表面附著的水滴在火焰上較長時間才能被燒干,且直到燒干也不沸騰,這是由於水滴、鍋和鍋內的水三者保持熱傳導,溫度大致相同,只要鍋內的水未沸騰,水滴也不會沸騰,水滴在火焰上靠蒸發而漸漸地被燒干。
36、天然氣爐的噴氣嘴側面有幾個與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氣不會從側面小孔噴出,只從噴口噴出.這是由於噴嘴處天然氣的氣流速度大,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氣流表面壓強小於側面孔外的大氣壓強,所以天然氣不會以噴管側面小孔噴出。
37、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越走樣.因為鏡里的像是由鏡後鍍銀面的反射形成的,鍍銀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勻都會產生走樣。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由光放大原理,鍍銀面的反射光到達的位置偏離正常位置就越大,鏡子就越走樣。
38、螳螂被稱為「捕蟲神刀手」。
39、在非洲的烏干達,有一種老鼠能吃貓。這種老鼠同普通家鼠差不多,只是嘴巴上多一層硬殼,長得非常堅硬。這種老鼠能散發出一陣陣濃烈的臭味,貓聞到後就渾身癱軟、發抖,動彈不得。這時,老鼠就跳過去,用銳利的牙齒咬斷貓的喉管,把血吸盡,然後再把貓拖到隱蔽的地方,慢慢吃掉。
40、亞馬遜河流域的一種文鳥,當同伴不幸死亡,其它同類就會叼來五顏六色的花瓣、綠葉撒在同伴的屍體上,為其「花葬」,且一隻只低垂腦袋,以表示對死者的悼念。
41、早晚的天空為什麼是紅色的?
早晨和傍晚,在日出和日落前後的天邊,時常會出現五彩繽紛的彩霞。朝霞和晚霞的形成都是由於空氣對光線的散射作用。當太陽光射入大氣層後,遇到大氣分子和懸浮在大氣中的微粒,就會發生散射。這些大氣分子和微粒本身是不會發光的,但由於它們散射了太陽光,使每一個大氣分子都形成了一個散射光源。根據瑞利散射定律,太陽光譜中的波長較短的紫、藍、青等顏色的光最容易散射出來,而波長較長的紅、橙、黃等顏色的光透射能力很強。因此,我們看到睛朗的天空總是呈蔚藍色,而地平線上空的光線只剩波長較長的黃、橙、紅光了。這些光線經空氣分子和水汽等雜質的散射後,那裡的天空就帶上了絢麗的色彩。
42、為什麼灌滿水的瓶子不易破?
有兩個相同的玻璃瓶,一個空著,一個灌滿了水,同時從相同的高度落到地面上,哪個瓶子容易破?一般說重的瓶子容易破。可是,當瓶子灌滿水後,瓶子里的水還有另外一個作用,能減少瓶子的形變,反而使瓶子不容易破了。玻璃瓶破裂,大多是由於形變引起的。空瓶子落地,地對瓶子產生一個壓力,瓶子從外向里形變,終於破裂。瓶子裝滿水,由於水是不可壓縮的,從而減少了形變,使得瓶子不易破裂。瓶子里裝滿水,再擰緊瓶蓋,就更不容易摔破了。
43、哈喇味的食品有毒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會遇到食品腐敗變質的情況。食品腐敗變質的過程,是食品中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的分解變化過程,其程度因食品種類、微生物種類和數量及環境條件的不同而異。通常脂肪的變質主要是因為酸敗,為食品誘變性污染的一種。微生物所產生的酶、紫外線和氧可以使食品中的中性脂肪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脂肪酸進一步分解生成過氧化物和氧化物,隨之產生具有特殊刺激氣味的酮和醛等酸敗產物,即所謂哈喇味。食用因滯銷而存放過久的已產生哈喇味的食品,會導致中毒,臨床表現以胃腸病狀為主,有的患者會出現頭暈、頭痛、腹脹、腹瀉、腹痛、惡心嘔吐等症狀。
44、笑能使人健康,這是因為笑能使人肺部擴張呼吸量,加大血液循環:加速促進內分泌活動,快樂的情緒提高了食慾是消化液增多。
45、楓樹葉子變紅的原因:一是花青素的作用,二是葉綠素由於天變冷不斷分解,被花青素取代。
46、科學家在海豚的啟迪下,製造了水聲探測器材——回聲探測儀。
47、生物的命名與模式標本:科學家們給每個他們研究過而又沒有記載過的生物都取一個拉丁學名,包括屬名和種名兩個拉丁字,稱為雙名法,1758年由瑞典科學家林奈首創。定名所依據的標本稱為模式標本,其中指定一個為正模,其餘為副模。
48、維生素C有還原性,不能與海鮮類食物一起吃。
49、新傢具中通常有甲醛存在,可以放上濃氨水來吸收甲醛。
50、香腸、腌肉、鹹菜中含有亞硝酸鈉,在人體中一定條件下生成亞硝酸胺,致癌物質。

我這是有趣的科學實驗小知識,你看看。
、小木炭跳舞

取一隻試管,裡面裝入3一4克固體硝酸鉀,然後用鐵夾直立地固定在鐵架上,並用酒精燈加熱試管。當固體的硝酸鉀逐漸熔化後,取小豆粒大小木炭一塊,投入試管中,並繼續加熱。過一會兒就會看到小木炭塊在試管中的液面上突然地跳躍起來,一會兒上下跳動,一會兒自身翻轉,好似跳舞一樣,並且發出灼熱的紅光,有趣極了。請你們欣賞一下小木炭優美的舞姿吧。你能回答小木炭為什麼會跳舞嗎?
答案

原來在小木炭剛放入試管時,試管中硝酸鉀的溫度較低,還沒能使木炭燃燒起來,所以小木炭還在那靜止地躺著。對試管繼續加熱後溫度上升,使小木炭達到燃點,這時與硝酸鉀發生激烈的化學反應,並放出大量的熱,使小木炭立刻燃燒發光。因為硝酸鉀在高溫下分解後放出氧來,這個氧立刻與小木炭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這個氣體一下子就將小木炭頂了起來。木炭跳起之後,和下面的硝酸鉀液體脫離接觸,反應中斷了,二氧化炭氣體就不再發生,當小木炭由於受到重力的作用落回到硝酸鉀上面時,又發生反應,小木炭第二次跳起來。這樣的循環往復,小木炭就不停地上下跳躍起來。
我有一個實驗,既簡單有神奇。
實驗材料如下:
1.白糖,400克。
2.新毛筆一支。
3.紙杯,兩個(一個裝糖水,另一個裝清水)。
4.白紙,2~3張。
5.打火機一個.
實驗步驟如下:
1.調制一杯濃糖水,一定要濃,糖不夠再加。
2.拿一張白紙平鋪在桌子上,用毛筆蘸糖水在白紙上寫字或者畫畫。
3.等白糖水干後,拿打火機稍微的烘烤一下。剛寫上去的字或者畫的畫就會顯現出來.
實驗完成.

④ 請問誰能給我提供一張人體鼻子的詳細構造圖

鼻解剖圖
http://www.fx120.net/JBZT/RTGS/200503021741323133.htm
http://www.myausblue.com/Principle.asp

一、鼻腔衛生學
鼻腔形態:鼻解剖圖
鼻子的結構
鼻子由外鼻、鼻腔和鼻竇3部分組成。
(1) 外鼻由鼻骨、鼻軟骨和軟組織組成。
外鼻突出於面部,容易受到外傷。鼻尖與鼻翼軟組織與皮膚粘連甚緊,如果發炎則很疼痛,
也是痤瘡、酒渣鼻的好發部位。外鼻的靜脈血匯流海綿竇,如炎症處理不當,可引起海綿竇血檢性靜脈炎
等並發症

鼻子的結構:
1、鼻根 2、鼻樑 3、鼻尖 4、前鼻孔 5、鼻背 6、鼻唇溝 7、鼻翼(2) 鼻腔的前部稱鼻前庭,有鼻毛,並富有汗腺和皮脂腺,易生癤。鼻腔的頂部是顱前窩底部一部分,較薄,與硬腦膜相連甚緊,有嗅神經通過。鼻的內側為鼻中隔,其下前方有豐富的血管網,鼻腔外側壁表面不規則,有3個垂向下方的突出部,分別稱為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各鼻甲的下方的空隙稱為鼻道,即上、中、下鼻道。鼻甲內側與鼻中隔之間的空隙稱總鼻道。在下鼻道有鼻淚管開口,在中鼻道有額竇、前篩竇及上頜竇 開口,在上鼻道有後篩竇和蝶竇的開口。

http://www.blueair.com.cn/cpxx/2003513171703.asp
鼻腔常識

--------------------------------------------------------------------------------

一、鼻腔衛生學
鼻腔形態:鼻解剖圖
鼻子的結構
鼻子由外鼻、鼻腔和鼻竇3部分組成。
(1) 外鼻由鼻骨、鼻軟骨和軟組織組成。外鼻突出於面部,容易受到外傷。鼻尖與鼻翼軟組織與皮膚粘連甚緊,如果發炎則很疼痛,也是痤瘡、酒渣鼻的好發部位。外鼻的靜脈血匯流海綿竇,如炎症處理不當,可引起海綿竇血檢性靜脈炎等並發症。(圖2)
圖2 鼻子的結構
1、鼻根 2、鼻樑 3、鼻尖
4、前鼻孔 5、鼻背
6、鼻唇溝 7、鼻翼

(2) 鼻腔的前部稱鼻前庭,有鼻毛,並富有汗腺和皮脂腺,易生癤。鼻腔的頂部是顱前窩底部一部分,較薄,與硬腦膜相連甚緊,有嗅神經通過。鼻的內側為鼻中隔,其下前方有豐富的血管網,鼻腔外側壁表面不規則,有3個垂向下方的突出部,分別稱為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各鼻甲的下方的空隙稱為鼻道,即上、中、下鼻道。鼻甲內側與鼻中隔之間的空隙稱總鼻道。在下鼻道有鼻淚管開口,在中鼻道有額竇、前篩竇及上頜竇 開口,在上鼻道有後篩竇和蝶竇的開口。(圖3)
1-額竇 2-上鼻甲 3-上鼻道
4-中鼻道 5-中鼻甲 6-下鼻甲
7-下鼻道 8-鼻前庭 9-蝶竇
10-咽鼓管隆突 11-咽鼓管咽口

(3)鼻竇也稱為副鼻竇,有4對,即額竇、篩竇、上頜竇及蝶竇。
①額竇:位於額骨的下部,後壁為一薄骨板與顱前窩相隔,底壁相當於眼眶的內上角,甚薄。發生急性額竇炎時,此處有明顯的壓痛。
②篩竇:位於眼眶與鼻腔外上方之間的篩骨內,由極薄的小骨板組成蜂窩狀小氣房,分前後組。其外側面與眼眶的內側面為紙樣板,菲薄如紙,故篩竇或眼眶炎症可互相感染。
③上頜竇:居於上頜骨體內,為鼻竇最大的一對,其平均容量約13毫升。上頜竇的開口位置較高,不利於引流,故比其它的竇易發炎。
④ 蝶竇:位於鼻腔後上方蝶骨體內,其頂、外、後壁均借骨板與顱中窩及顱後窩相隔,與眶尖關系密切,故蝶竇炎時可引起視神經病變。

二、什麼是鼻腔衛生學?
1、鼻腔衛生的重要性

* 鼻腔是人體的重要器官,但卻常常被我們自己所忽視。

* 鼻腔是呼吸系統的重要成員
呼吸是人體的重要功能,停止呼吸人體就無法生存,但我們常常意識不到自己在呼吸。呼吸是鼻腔從大氣中抽取空氣,供應給我們的肺部。鼻腔位於整個呼吸通道的最末端,是呼吸通道的一部分。
* 鼻腔保護我們的肺不致直接暴露在外界的污染環境中,起著空調器和過濾器的雙重作用。
鼻腔不象我們人體的其他器官那樣敏感、脆弱。鼻腔內部覆蓋的鼻黏膜及鼻纖毛有兩個作用:
> 空調器的作用:濕潤和溫暖吸入的冷空氣
> 過濾器的作用:生長在鼻黏膜上的鼻纖毛過濾掉空氣中的雜質,阻擋粉塵等微粒進入呼吸道。當鼻纖毛無法正常工作時,人體會自動擴張鼻粘膜上毛細血管口,然後順勢排出大量的粘液清洗鼻腔。
鼻腔是人體呼吸的第一道防線,阻擋了粉塵、污染、細菌、病毒等對人體的侵襲。
如果吸入的灰塵、粉塵過多鼻黏膜乾燥了或者鼻纖毛阻塞了,即便擴張後粘液的大量分泌仍無法完全去除時,鼻腔內部鼻粘膜上就會形成了大的塊狀污垢。無法正常清潔吸入的空氣,在人體每天通過鼻腔吸入的空氣達15000立升的情況下,機體的健康將遭受嚴重的挑戰。
而通常人們會選擇清潔鼻腔,恢復鼻黏膜的正常運做從而使鼻腔正常工作。

* 鼻腔在我們人體的嗅覺和味覺功能中扮演重要角色

位於鼻孔前上方的鼻黏膜中包含著嗅覺神經末梢,控制著味覺和辨識氣味的功能。由約500萬個感測器組成,使得人類可以分辨約3000種不同的氣味。
嗅覺功能是如何工作的?
氣體進入鼻腔,氣味的分子便分散滲入了覆蓋著黏液的鼻黏膜,然後到達嗅覺感測器,神經末梢受到氣味的刺激,將信號傳遞到大腦,大腦破解信號後,嗅覺就產生了,我們便感知到氣味了。

* 鼻腔是我們的發音和語言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
許多因素影響著我們的發聲

* 空氣:能量的源泉
* 喉:震動器官
* 舌頭和嘴唇:附屬的震動器官
* 面部其他器官:嘴、咽喉、鼻等,放大或調整喉部發出的聲音,其中的鼻腔起者共振和混響的作用。
這個強有力的組合控制著發聲的質量和表現。
* 鼻腔衛生應象刷牙一樣,成為我們日常家居生活的一部分。
我們每日清潔我們的牙齒,同樣,我們也應每日清潔我們的鼻子2-3次以確保順暢的呼吸和鼻腔的正常功能。
良好的鼻腔清潔習慣是保持鼻腔健康的重要手段。
接下來,我們將為您詳細介紹如何保護我們的「鼻腔財產」。

三、鼻腔衛生的保健措施

1、第一步:清空鼻腔異物。鼻子阻塞時,首先應將鼻腔塊狀污垢等異物清除,用紙巾逐個鼻孔進行清理;
2、第二步:定期清潔鼻腔
鼻腔清潔的頻率依鼻子的阻塞程度而定,良好的鼻腔衛生習慣體現在把清潔鼻腔當作清晨的第一件事和晚上臨睡前的最後一件事來完成。
使用一次性紙巾(而不是棉手帕)進行清潔,以預防重復感染。請將用過的紙巾丟入垃圾筒以避免隨手亂丟傳播細菌。
在兩中特定環境中,鼻腔清潔顯得尤其重要:
* 臨睡前:因為在睡眠過程中,鼻腔是我們最主要的呼吸通道,而不象白天我們有時也會用口進行輔助呼吸;
* 嬰兒期:出生不久的嬰兒,鼻腔是主要的呼吸通道,但他們還沒有學會自己清除鼻腔異物,因此一旦鼻腔阻塞,就會給他們的飲食和睡眠帶來極大的不適而啼哭不止。

四、耳、鼻、喉疾病的種類
** 過敏性鼻炎(乾草熱)
* 病因:您是否也是過敏反應的受害者?當您了解到全球20%的人口或多或少地遭受不同程度的過敏症狀,或許心理上可以得到一些安慰。過敏源多種多樣:動物的毛發、灰塵、花粉、某種特定的食物或物品等等。
醫學研究表明,在過去的30年間,人類過敏症狀的發病率番了一番。原因主要是:
> 生存環境的持續惡化,尤其的大氣污染的不斷加重;
> 居住空間的相對獨立和分隔(能源危機和科技進步導致現代居住空間趨向密閉和絕緣,從而致使過敏源聚集,室內過敏源密度持續增長;世界衛生組織將敏感症列為人類第4大常見病。預計到2010年,將有一半的人口受到感染;在法國,有350萬人感染敏感症,尤其是兒童和青年人,過敏性鼻炎便是因鼻黏膜暴露在過敏原(如花粉、室內粉塵或灰塵顆粒)引起的。
* 過敏性鼻炎的種類:
>> 季節性過敏(通俗叫法為「乾草熱「或」花粉熱:)與花粉的活動關系密切,在全球20%的敏感症患者中,75%的人對花粉過敏。花粉最活躍的月份是每年的4-6月份,此時正是草本植物(如油菜)和禾本植物(如乾草花)的盛開時節。而7月里,法國梧桐、白樺、楊樹、菩提樹、女貞等樹木也極易引發過敏感染。天氣條件、空氣污染、氣壓都會對花粉襲擊的發動時間造成影響。
>> 非季節性過敏:由一些非季節性的因素造成,一年四季都可能發作。過敏原包括:粉塵、蟑螂、霉變、動物毛發。(約2.5%的人對寵物過敏,其中貓居首位)
>> 雙重過敏:有一部分人既對季節性因素如花粉過敏,也對非季節性因素如狗的毛發過敏,被成為雙重敏感症患者。

* 過敏性鼻炎的產生
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對初次接觸的過敏原表現很敏感,肌體對該物質呈現免疫反應,並生成一種抗體能夠識別該過敏原並被裝備到鼻黏膜中。
第二階段:
當人體抗體反復與過敏原接觸,刺激人體免疫系統細胞釋放具有生理活性的組胺。組胺反過來又有刺激
> 鼻腔黏液的過度分泌和鼻黏膜的膨脹,從而阻塞了空氣流通的通道。
> 持續打噴嚏
> 鼻腔充血、流眼淚
> 嗅覺敏感性降低

使用藍海豚鼻腔噴霧劑,可幫助您擺脫過敏原的影響,減輕鼻黏膜的充血狀況,減少鼻黏液的分泌數量,促使鼻腔回復到適宜的工作狀態。
*過敏性鼻炎的後果
@ 嚴重影響睡眠質量
@ 持續的不適使得身體虛弱無力,經常使用抗生素類葯物雖然可以緩解症狀卻易引發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副作用(如工作中、行駛、考試等場合)
@ 過敏性鼻炎還是哮喘等疾病的誘發因素,全球每年有18萬人死於哮喘。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了「過敏性鼻炎及其對哮喘病的影響」的報告,報告中明確努力的目標為:降低過敏性鼻炎的影響范圍;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為哮喘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條件。報告同時揭示80%的哮喘患者曾經患過不同類型的鼻炎,如果得到適當的治療,他們本可以避免病情的加重和後期向哮喘的轉化。
因此,敏感症和哮喘同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影響公共健康的日常疾病。

** 急性鼻炎:由急性感染所致,俗稱「傷風」或「感冒」,可有全身症狀;以秋冬或冬春季之交多見。病情一般經過7~14天便逐漸好轉。抵抗力強者可不治自愈。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急性傳染病的前驅症狀多件有急性鼻炎的局部表現而缺乏傳染病本身的特點,臨床上應注意鑒別。
** 慢性單純性鼻炎:是常見的多發病,由急性鼻炎發展而來。與合並細菌繼發感染、治療不徹底和反復發作有關。臨床上要與慢性肥厚性鼻炎與慢性鼻塞炎相鑒別。
** 慢性肥厚性鼻炎:由慢性單純性鼻炎而來,是長期慢性炎症、淤血而使鼻粘膜、鼻甲出現增生所致。此時粘膜增厚、組織彈性下降、鼻腔通氣能力差,從而危害鼻的生理功能。
** 乾燥性鼻炎:乾燥性鼻炎的發生與氣候和職業因素等有密切的關系。系鼻粘膜長期受刺激而發生粘液腺體萎縮、分泌減少引起,粘膜因而乾燥甚至有淺表糜爛。
** 萎縮性鼻炎:主要是鼻粘膜、骨膜和鼻甲骨萎縮;由於鼻組織萎縮,雖然鼻腔比較寬大,但鼻粘膜卻喪失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且因鼻內干痴形成,患者仍感通氣不暢。當有細菌感染時,其毒素及排泄物等產生惡臭氣味,一經嗅到,終生不忘。
** 乾酪性鼻炎:是一種罕見的鼻病。臨床特徵為鼻內乾酪樣物積聚,有惡臭,日久侵蝕軟組織和骨質,發生鼻內、外畸形。在乾酪樣物質中發現有脫落上皮、壞死組織、化膿細胞、膽固醇結晶及黴菌樣微生物。至於病因目前尚無定論。
** 葯物性鼻炎: 葯物性鼻炎是不恰當的鼻腔用葯長期持續作用的結果,也可理解為是一種慢性鼻炎。其致病原因就是不恰當的鼻腔用葯,包括使用作用強烈的鼻粘膜血管收縮滴鼻劑、葯液濃度過高、非等滲葯液、用葯過量或長期用葯等。這些均會損害鼻粘膜纖毛的結構,從而影響鼻粘膜的生理功能,產生臨床病症。

** 鼻咽炎:是全鼻咽部黏膜、黏膜下和淋巴組織的急性炎症,主要發生於咽扁桃體,成人與兒童多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驅症狀。可由細菌或病毒引起。

* 主要症狀:鼻塞、流涕、頭痛及鼻咽部干痛、灼熱感、異物感等。鼻咽部黏膜充血水腫,並有多量黏液膿性分泌物附著,分泌物可沿咽後壁下流。有的會表現38度以上的發熱及嗅覺功能的減弱。嬰幼兒的鼻咽部不易窺見清楚,但因咽部分泌物及嚴重的鼻塞,可導致吸乳困難,易發生嗆咳,平時張口呼吸,影響睡眠。
* 致病原因:感冒、牙科疾病、外傷等
* 並發症:常見有急性上、下呼吸道炎症、中耳炎、鼻竇炎、喉炎、咽後壁膿腫及嬰幼兒並發腎臟疾病等。
** 鼻竇炎:
鼻竇炎的原因及誘因如下:
* 全身原因,如疲勞、愛涼、營養不良、變態反應體質、煙酒過度、全身疾患如結核、梅毒等,以致身體抵抗力減弱。
* 患急性鼻炎(即感冒)時感染蔓延至鼻竇。
* 鼻腔疾病妨礙鼻竇通氣與引流,如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腔變態反應性病變、鼻腔腫瘤、異物。以上疾病均可阻塞中鼻道或上鼻道,妨礙鼻竇通氣與引流。
* 慢性扁桃體炎及兒童患增殖腺者常使鼻腔阻塞,易誘發鼻竇炎。
* 鼻腔手術或治療鼻衄時鼻腔填塞物置用時間太久。
* 游泳跳水,污水吸入鼻竇而生炎症。
* 鼻竇外傷骨折或異物存留。
* 上頜竇炎常因牙病而發生。
因以上種種原因,細菌侵入鼻竇,破壞組織,發生急性或慢性炎症。同時還容易引發腦膜、血管等並發症,大約1%的患者還會損害視神經,導致腦膜炎和血栓靜脈炎等嚴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