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利用網路為佛教發展爭取空間
如何利用網路為佛教發展爭取空間
一、 網路弘法的必然性
在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國內外不同的宗教派別都在通過各種傳媒手段積極地對大眾進行文化信仰滲透。而全國13億的人民,用句商業術語來說,我們有著巨大的信仰市場有待開發。現代社會如何廣泛地弘揚佛法?這要考慮怎麼樣既能保持佛教原有的精神,又能夠體現時代性,讓社會上不同層次的人都容易接受,就必須要以民眾容易接受的形式存在。近幾年來網路溝通交流發展迅猛,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這種趨勢下,如何因勢利導、最大幅度地利用未來媒體科技為佛教的弘揚服務,為佛教的生息與發展爭取空間,成為我們每一個熱愛佛教者必須具有的憂患意識。
二、 網路弘法方式的多樣性
現代網路技術令弘法的方式耳目一新:精彩生動的圖片、照片,某些佛經故事還被做成老少皆宜的動畫卡通片,使深奧的佛法道理簡單化、立體感地呈現於網路,大大增強了可視性和傳播性。
科技將原本只有出家人念誦的經咒轉換成現代人喜聞樂見的歌曲,攝受力極強的梵唄佛音通過網路激盪著網友們的耳膜,音聲弘法的力度大大加強,這在佛教網站里隨處可聽可見。
打開電腦,一張張網頁,就能參學各個大善知識的教誨,如夢參老和尚講座、學誠法師博客、明海法師的網路日記、慧律法師視頻及各種佛教論壇等多樣的弘法聞法形式,全世界同時都能收看收聽到,這正如佛經中所說的「不動道場,周遍十方」,也如「十方三世諸佛,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多媒體技術使得文字、語音、圖像、音樂、動畫熔於一爐,創造出前所未有的表達藝術,令網路生動地實現了千里眼、順風耳、廣長舌的弘法聞法功能。
網路溝通方式從最初的電子信箱發展到目前的QQ、MSN、視頻及網路與手機互發簡訊的飛信方式等等。當溝通改變了,所有受它影響的事務都會隨之而起變化。弘法即是教育的溝通,其方式必然與溝通方式相匹配。
三、網路弘法內容的豐富性
1.大德居士們創辦網站(以下簡稱民辦網站)的形式活潑,內容豐富
筆者最初以白衣居士的身份游學佛教網站,親自經歷一些優秀網站的發展壯大和穩定完善。例如地藏論壇,戒邪淫論壇等。其網站創辦者及論壇版主不僅對佛法有較深較廣的研究,在社會工作中也相當入世。他們對網友的發帖提問不僅從世間法的角度善加安慰,也從出世間法的角度引導啟發。真誠的回復與輕松的溝通令網友們袒露心扉,暢所欲言,清凈和諧的修學氣氛凝聚了一大批來自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道友。
民辦網站中人們對於各種問題發帖請教討論,不必顧慮水平高低,對於未入門或接觸佛法不久者而論,初行者的學佛經驗往往具有一定的指導和借鑒意義。而與此相對應的各種修行法門也在這里得以彰顯:有道友專行放生,由此網路發展出專門放生的論壇和博客;各種佛經的共修活動吸引網友深入經藏。發帖不必害怕知見是否正確,因為論壇上有眾多具足正知見的道友,知見若正,自然會得到道友們的贊賞,並以此而相互激勵;若知見確有偏差,自然會有道友與其交流,因此而獲益,並且其他道友也因此消除錯謬而獲得正見。
民辦網站通過網友發帖,不僅加強了不同區域的聯絡,更加強了同地區的聯系,便於將分散的力量凝聚,由點及面溝通了人脈,加強團結。佛教論壇中的慈善版塊、助念版塊為當地佛子做慈善以及助念活動提供了方便。道場的網路化、大眾化,令其如同一個大熔爐,任何人進來都能得到重塑自我,重造命運的機會。網路也使佛學的教育、佛法的傳播更加普及化、社會化和終身化。
2.寺院及大德法師所辦網站的專業性和綜合性
民辦網站為接引不信佛或初信者提供了一個寬松的環境,而大德法師在線的網站則為網友進一步修行起了指導作用,為不同法門修行者提供了一門深入的專業環境。凈土祖庭東林寺「十天百萬佛號大閉關」的網友把自己的親身體驗發布在網路上,激發人們嘗試的興趣。專弘戒律的界詮法師住持的平興寺,毗尼嚴凈威儀庄嚴的網路照片,吸引佛子們欣然前往受戒學戒。不畏般舟苦行的東北海城保安寺、雞足山華首放光寺及下院恆陽庵(女眾寺院)為同道者挑戰自我、超越極限提供了專業的實踐場所。柏林禪寺活潑輕松的夏令營生活禪吸引年輕人躍躍欲試。專弘助念往生的大慶果成寺(女眾寺院)、山東淄博金陵寺(男眾寺院),其網站視頻將真實的往生故事再現,令見者生信嚮往。
法師在線的網站和博客直接接引有緣信眾。常輝法師在線的弘德論壇,筆者有幸參與了其組建發展工作。弘德論壇是以弘德家園(孤兒院)的名字命名,常輝法師以慈善的方式引導眾生慈悲喜舍,福慧雙修,提攜佛子用網路記錄修行的心路歷程。佛子們在法師引導下,長期熏修,形成一個精進修行的氛圍。佛性無南北,網路無東西。2005年至2008年的三年多時間,此論壇有七位網路佛子(分布全國各地)先後落發出家,包括筆者。法賴僧傳,佛教的傳播形式應該同社會發展階段相適應。
談到上網,有些人不太贊同上佛教網站聞思和討論,建議直接向大德法師請教,但現實情況是除了大德法師的弟子或者有緣的居士可以見到法師,有問題直接請教外,大多數的普通人,沒有因緣親近法師,通過上佛教的網站和論壇,向其他道友師兄請教和交流,不失為一種可能得到解決問題的途徑。而且許多居士自身的修學以及觀點,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相對而言,網路溝通交流面更寬一些,有機會面對更多的大德同道,而且交流都是公開透明,彼此互相參考,這樣就可以有多一些的學習機會,以避免「閉門造車」獨修造成過錯。
各大佛學院所創辦的網站將其專業性綜合性鮮明地展現在網友面前,這主要面對出家僧眾,根據自身的條件選擇適宜的學院做進一步的修學。比如閩南佛學院、戒幢佛學教育網等等佛學院網站。
中外各道場建設的網站中,佛經文獻通過網路搜索,極容易匯集,並選擇參照的資料。漢字大藏經的電子檔案、中英文佛學資料庫、諸位大德法師的全集、中華佛典寶庫等等,搜索瀏覽一番很容易找到想要看的。
3.民辦網站與法師、寺院網站的慈善互動
大德法師在線的博客,其言論觀點往往指引著眾多佛子的修行方向,尤其傑出的老一輩修行者的開示更是具有指導意義,網路媒體將這些精髓瑰寶方便地呈現出來,對網友佛子們的修行起了軌范引導的作用,尤其對現實問題的答復,更具有社會意義。
民辦網站與法師在線網站的互補互動在做慈善方面發揮了有效的作用。弘德論壇與地藏論壇的互動是個很好的範例。弘德論壇常年將每期需要救助的孤兒、孤寡老人及重大疾病患者的照片資料核實後傳到網上,呼籲網友救助。由於需要救助的孩子多,每期也會在地藏論壇上發布助學孤兒的信息,在人氣很旺的地藏論壇,佛子們都把這當作種福田的好機會,常常一搶而光。而弘德論壇一手進錢、一手出錢代眾生布施的宗旨,使得收支公開,財務透明,在網路上擁有良好的公信度,所以每期的網路助學信息進展得很順利,以每期助學50-60個孤兒的信息,每年小學生需要200元,中學生需要300元,每期募捐足15000元,網友的善款到位後以最快的速度轉到孩子們的手中,及時救助了許多即將失學的孩子。同時為救助者和被救助者提供了直接溝通的平台,這為廣大網友提供了可以信賴的慈善渠道。「佛教從事慈善福利事業,在一定范圍內對社會財富進行儲存分流和再分配」,「出世超越的佛法只有運用世法的手段才能在社會中傳播」。佛教通過網路吸引社會各階層參與社會公益、慈善救濟以解決社會中更多現實層面的苦,比如災難、缺衣少食、失學、被遺棄等等,「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與眾生結好善緣,再講佛法他就容易接受。筆者幾年來參加河北地區的扶貧資助活動,常與農村縣、鎮、鄉、村等基層黨政組織打交道,慈善資助不僅利於當地百姓,讓百姓大眾對佛教產生好感,也讓當地基層領導幹部深受感動,積極配合我們做好慈善活動,為佛法的弘揚做了基礎性的鋪墊工作。佛教通過網路慈善將道場延伸到邊遠貧窮深山大眾的心上;佛教通過網路弘法將道場延伸到城鎮村落善良網友的心上。
大德法師在線的網站,法師們號召大眾積極地為各種災難募集善款慈善救助。這在各佛教論壇博客上屢見不鮮,而這也彌補了民辦網站的不足。
四、網路弘法與雜志刊物的互動互補
網路的時效性迅捷性給廣大的城鎮網友聽經聞法提供了方便,而雜志刊物其便於收藏的特點有利於對廣大農村及網路不便的地區弘法利生。筆者接觸眾多的佛教刊物中,《禪》刊、《凈土》、《妙蓮華》、《寒山寺》等都有與紙版刊物相對應的電子刊物,而其選材大都來自於相對應的網站中佛子們所發表的文章。網路一方面為佛子們發表修行體會人生感悟提供了廣闊開放的空間;另一方面也為雜志刊物的稿源、圖片、照片等儲備了一個長期穩定豐富的「活水源頭」,避免了某些雜志只是一味轉摘、重復刊登的弊端。
慈善的救助信息,各地寺院法務信息及法寶經書光碟流通的信息,在網路上發布的同時,也將這些信息刊登在雜志上,這樣網路和雜志的雙向發布信息,擴大了宣傳力度和范圍;同時也為急需要救助的人們提供了一條及時有效的救助渠道。弘德論壇在慈善救助方面做的尤為突出,在「慈悲濟世篇」版塊,「在線求助」為各種重大疾病者提供了一個長期的急需的求助平台,患者在得到網友們及時的捐款救助後,病情緩解,由此步入佛門。有些患者病情嚴重,治療後雖然死亡,但在人生最艱難的時刻得到佛子們的物質幫助和精神安慰,由此感化親屬們信佛學佛,積極投入到修行隊伍中來,也感化了捐款的人們看見社會弱勢群體的現狀而發起悲憫心,從而對佛教產生好感,認識到佛法的智慧,積極按照佛法的教育去做。幾年來筆者親自接觸太多這樣的事例。所以通過網路,佛教在社會公益、慈善救濟等方面,可以開展許多基礎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