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手工製作的作文
今天好快樂,半個小時就寫完了作業,真棒!
」我自言自語道。剩下的時間做什麼呢?
我該去看看媽媽買來的小金魚。我快步走到扁圓形的魚缸前,魚兒好像歡迎我似的,一上一下地向我游來。其中,獅子頭金魚揚著大腦袋,甩著紅白相間的尾巴,好像在炫耀自己的美麗。我突發奇想:魚在水裡為什麼會控制平衡?
我觀察到魚兒游動時,不停地搖擺,是不是魚鰭和魚尾在起作用?為了驗證我的猜想,我做了大膽的實驗。我先准備了小剪刀、魚網、紗布。然後用魚網撈出了一條喂烏龜的小草魚,這條魚兒好像覺察到了危險———拚命掙扎著,我默默地對小魚說:「小魚,你別害怕,為了實驗成功,你就奉獻一次吧!
」我把雙面膠粘在我的拇指和食指上,一下把小魚兒粘住了,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了剪刀,一下一下地把小魚兒的鰭剪了下來,剪完後,我就把禿頭禿腦的魚兒輕輕地放進了魚缸里,起初,小魚兒掙扎了一會,就沉到水底,過了好一會兒,它也沒有再游動。看來,我的猜測是正確的。
我還有點擔心,就去查閱了網路全書,上面果真寫著:魚的鰭是讓魚掌握平衡的。魚的尾巴是掌握方向的。通過這次實驗,我覺得經過觀察和實驗獲得知識,是多麼有趣呀!
今天,我在家裡做了一個不倒翁,你們知道它怎麼做嗎?那就讓我告訴你們吧!
首先,我們要准備好材料:膠水、彩紙、釘子、雞蛋、水彩筆和橡皮泥。這樣,就可以開始製作了。
製作不倒翁分以下幾步進行:第一步,拿一個雞蛋,用釘子扎一個小孔,把蛋清和蛋白倒出來。第二步,在蛋殼里填滿橡皮泥,用手把它鋪平。第三步,把彩紙疊成帽子,用膠水把帽子粘在不倒翁的頭上。第四步,用水彩筆在不倒翁的臉部畫上眼睛、鼻子、嘴巴。這樣,一個不倒翁就做好了。
可是,不倒翁沒我想像的那麼好,他好像要睡覺,就是不肯站起來,我想:「問題出在哪呢?」我又想了好一會,我忽然想了起來,是不是橡皮泥沒鋪好?於是,我把它的帽子摘下來,一看,哈哈,橡皮泥後面鋪的多,前面鋪的少,怪不得它往後躺,我又在前面加了點橡皮泥,又給它帶上了帽子。這回,不倒翁終於睡醒了,怎麼推它,他都不躺下。
一個雞蛋殼,卻魔術般的變成了一個不倒翁。我喜歡這個不倒翁!
我學會製作「小汽車」
暑假裡,我在《科技製作》這本書上看到製作「小汽車」的示意圖,我便用自己的零用錢買了一塊鐵板、一把鐵皮剪和一把虎鉗,還有自行車的輻條、鋼絲,一張馬糞紙、兩節一號干電池和三個開關。我還來媽媽的化妝品的盒子。
開始,我用畫針和尺在鐵板上按尺寸畫線,然後,用虎鉗夾鐵板,用鐵皮剪沿線把鐵板剪好;再用鉗子分別折成駕駛室、擋板……最後,我用薄木板做了個操縱盒,盒內放兩節一號干電池,安裝三個撥動開關,用電線把電源和各個開關連接起來,「小汽車」製作完了。我用手開電源,放在地上,「小汽車」怎麼不會動的?我檢查了一下,發現是我自己沒有裝上電機。俗話說:有成功就有失敗。沒關系,再重新做,一定行。我再買了一些零件,按製作的步驟,很快就做了一個新的。我用手開電源,放在地下,它慢慢地動起來了。「成功了!」我非常高興。
我每當看見這輛「小汽車」的模型,總是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我想,我長大了一定要掙錢買一輛小汽車,陪爸爸和媽媽游遍全國。
我學會了製作電子作文報
成功可以給人帶來喜悅,快樂,增長見識和經驗,增強自信心和自豪感.但
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也要付出自己的努力.
在這個學期,我的作文報被掛在黑板上,同學和老師還有點不相信是我自己製作的.這也要從一年級上期說起.秦老師有一次讓我們自己做一份電子小報.我也從來沒有製作過.原原的作文報都是拿到外面去做的.我覺得我一定學會做電子作文報,這樣可以節約錢,又可以鍛煉自己計算機能力.
上學期,我也經常請教高阿姨,她用電腦的水平一流,電腦玩得精通.我有不會的都問她.平時在學校我也經常看電腦高手吳佳麗和張平遠等其他同學的作文報,看他們作文報的格式,排版和好些美麗的圖案,我都記在心裡.星期五一回家我就創作作文報.我又在方框裡面變顏色再按"半透明",再把此圖畫粘貼進來放在文字下方,就看見文字後面有這樣的圖案.這樣反復的練習改編就會讓作文報的格式和排版更加好看.我又增加了背景,把題目變成藝術字.
第二天,我的作文報被評上了,貼在黑板上,我心裡列比激動,真是有志者事竟成.
從此以後,我才真正懂得"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句話的含義.
竹雕工藝
竹雕形式豐富,除了圓雕、浮雕等不同表現形式之外,還引申出留青、貼黃、鑲嵌等工藝。竹雕作品依據品種和產地的不同,在工藝上又各有所長。建築多浮雕,擺件多圓雕,糕板雕則都是陰刻;寧波工以骨嵌著稱,潮洲工則以透雕見長。
圓雕
是指完全立體的雕刻,即前後左右均完整雕出景物形象,具有三度空間,在不依附任何背景的情況下,可從四周的任何角度進行欣賞。這種以圓雕技法刻制的器皿,大多是取竹根為材,根據竹的自然形態進行構思和設計,略施雕鏤,使其成為或巧妙、或古樸、或精緻,供人觀賞的藝術品。這種因材施藝的創舉,看似簡單,實極難為。不僅要有豐富的想像力和卓越的獨創性,還要有極為高超的雕刻技術,兩者之間必須緊密配合。最具代表的要數封氏家族。封氏是竹刻世家,世代相傳多至五六代以上。其中最有名的封錫爵、封錫祿、封錫璋三兄弟,號稱鼎足。他們繼承了朱氏刻竹中的圓雕技藝,以竹根為原料,摹仿現實寫生,所製作的器物多以新奇勝。
浮雕
是指在平面基礎上雕刻藝術形象,物象近似繪畫,前後體積壓縮。因此,浮雕是介於繪畫和雕刻之間的一種藝術形式。浮雕的製作過程也表明了這一點,即在雕刻前,先將畫稿貼在刻板上,然後依據畫稿進行雕刻。根據浮雕立體程度的差別,可分為「高浮雕」、「淺浮雕」、「薄意雕」、「線雕」等。高浮雕,與圓雕相接近,所雕形象起伏較一般浮雕大,有的局部為圓雕,具有很強的立體感。淺浮雕,與繪畫相接近,所雕刻的形象起伏較一般浮雕平緩。薄意雕,最淺薄的浮雕,所表現的形象僅是一層平緩的起伏,意到即止。
留青
所謂「留青」,也稱平雕,即是用竹子表面一層青皮雕刻圖案,把圖案之外的青皮鏟去,露出竹肌。竹材幹後始能起刀,此時表皮已由青轉白。所謂「跡若粉描」,與留青之花紋正合。刻後不須一兩載,表皮即呈淡黃色,但此後變化不大。竹肌則由淡黃而深黃,由深黃而紅紫,故皮、肌色澤之差異會越來越明顯。這種雕刻方法不僅精巧,而且竹器外表色澤瑩潤,經常撫摩掌玩,年代越是久遠,竹肌顏色越是深沉,光滑如脂,溫潤如玉,色澤近似琥珀,同時圖案部分也越清晰突出。這種技法始於唐代,當時雖是留青竹雕的初期階段,所刻紋飾還比較渾朴簡單,但這種技法的出現,顯示出了竹刻藝術的提高與進步。
陰刻
是指所雕的物象低於雕面的水平面的雕刻技法。線刻,在平面的雕面上以陰刻線條造型,與繪畫中白描相似。
透雕
透,意為穿透。透雕又稱通雕。通,意為貫通。有在浮雕基礎上鏤空其底版使圖象空靈突出,分為單面鏤空雕與雙面鏤空雕。有在圓雕基礎上作鏤空透雕,雕出內層的景物。也有平面多層透雕,多的可達五六層。
貼黃
又稱「竹黃」、「翻黃」、「反黃」、「文竹」等。其工藝乃取竹筒內壁之黃色表層翻轉過來,經煮壓、粘貼到木製胎骨上使其成器。清中期以來,江蘇嘉定、浙江黃岩、湖南邵陽、四川江安、福建上杭均以製作貼
黃著稱。據已知文獻記載,以上杭為較早。貼黃器以木為胎。木胎可隨意造型,故能突破竹材為圓筒形的限制,可以製成各種形狀的器物,並因此而增加其實用價值,所以貼黃器是值得並應該提倡的。不過貼黃甚薄,只能淺刻。一般民間的貼黃器,造型雕飾都比較簡單。但清宮所藏,精工華美,遠非民間者可比
朋友,當你翻閱書籍,想在某頁做上標記時,你一定會使用到書簽吧。書簽的品類很多,常見的有繪著諸如花鳥蟲獸山水人物之類圖案的硬紙書簽和塑料書簽。但是我想:如果能親手製作一枚葉片書簽,你一定會既覺得別致又饒有興味的。
首先,是精選樹葉。一般來說,樹葉的種類是沒有限制的,各種樹葉均可採用,只不過製作有所不同罷了。下面我們以女貞樹葉為例作介紹。挑選樹葉時,得挑選那些完整而且比較飽滿的葉子。還得注意,在採摘的時候,最好能保留葉梗1~1.5厘米左右,以便能代替一般書簽上的那根綢帶子。
選摘好葉片後,先將它們用冷水洗凈,除去葉片上的污垢,然後再放入溫水裡浸泡二三分鍾,以便剝離。接下去就是製作成敗的關鍵一步了——這就是剝離——將葉片外罩的一層薄膜揭開分離出來,進行這項工作,真可以說要比綉花兒還要細心呢!取張葉片,一手輕捏葉片一頭,另一隻手輕輕挑開那緊附著葉網的葉衣,小心翼翼就剝離。此時用力要適中,切不可過大,過大就會使葉子斷破;若揭到一半細膜斷掉時,不要慌,可以重新挑頭。這時,更要小心以免戳傷葉脈,影響美感。分離好後的葉子,只剩下那纖細的葉莖附著一層薄若蟬翼的葉脈,此時,整片樹葉仍然比較柔軟,但書簽已具雛形了。
接下去,就是「善後」工作了。將書簽的雛形放入稀釋的福爾馬林溶液(如果沒有,酒精可代替)浸泡,這是為了防腐所採取的必要措施。泡後,取出晾乾,一張樹葉書簽就基本形成了。你如果喜歡淡雅瑩潔,你就無須再上色了。那葉片本身就已夠樸素典雅了。如果你想讓它具有鮮艷的色彩,那隻須置於自己調置好的各種有色溶液中浸泡,那液汁便會通過葉脈達到整張葉片。浸泡片刻,葉片就著色了,如果在浸泡中放入香料,制出的書簽就會飄出絲絲縷縷的清香。
完成這一切後,你就會得到一張晶瑩澄碧、玲瓏剔透的葉片書簽了。如果你採用的葉子形狀和色液各異,那你得到的也將是奇形異色、充滿情趣的書簽。你可以讓它伴你讀書,也可以精心保存,如果送給同學好友,也不失為別致的禮物。
朋友,你有興趣嗎?不妨親自動手做一枚樹葉書簽!
選我答案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