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兒園中班《小馬過河》說課稿
幼兒園中班《小馬過河》說課稿(精選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小馬過河》說課稿(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小馬過河》說課稿1
一、說教材
《小馬過河》是第三冊教材中的一篇課文,是一篇童話故事。敘述了小幫媽媽馱麥子去磨坊,路上要過一條河,老牛說水很淺,可以過,松鼠說水很深,他的夥伴剛被淹死。小馬沒了主意,只好跑回去問媽媽,媽媽要他親自去試一試。小馬又回到了河邊,自己過了河。原來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說明遇事要自己動腦筋,想辦法克服困難,找到答案。文章篇幅長,涉及的事物多,哲理深刻。我們可以利用課文自身的美去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創設情境,在生動活潑的教學中扎扎實實地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表演課文。
2、通過「小馬過河」這個童話故事,使學生懂得做事不能光聽別人說,要動腦筋,要親自去試試,「實踐第一」這個道理。
3、在讀文中識字,認識本課14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中老馬對小馬說的話。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說教法、學法
在這節課中我關注學生的學法,以學定教,從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首先讓學生自主閱讀受到熏陶感染,然後把學生的感悟與老師、同學交流、分享。
在此設計理念的指導下我採用以下教法:
(1)多媒體直觀法。我配合課文的主體部分,製作了不同片段的多媒體課件,通過現代化教學手段,創設多種情境,充分喚起了學生的形象思維,使學生完全置身於課文所描繪的情景之中,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充滿興趣,積極主動地學習,使他們能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從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眼、耳、口、手、腦」多種感官得到運用,在「言、行、情」融為一體的感染下,獲得真知,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自主、合作、探究法。語文課程標准提出:「學生是語文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根據本組課文的訓練要求,我以學生為主體,採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
(3)以讀促悟法。通過朗讀,讓學生自己產生疑問,解決疑問。在不同形式的朗讀中感悟文本的內涵。
學生主要採用以下學法:自主質疑法、合作解疑法、自讀自悟法。
三、說教學流程。
1、故事導入,激趣引趣。
巧妙的開場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本課課文較長我用課文1、2、3自然段引入課文。揭示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是《小馬過河》。
2、檢查前置作業。
3、精讀課文,讀出感情
通過初讀課文,學生已經了解了小馬為什麼要過河,幾次來到河邊。接著我按課文順序分段進行教學。首先學習文章4—6自然段,四至六自然段中對話較多,我注意指導學生以不同的語氣去讀不同「人物」的話。這個故事中主要「人物」是小馬,還有老馬,老牛伯伯、松鼠。這些「人物」的語氣、語言的感情色彩不同,老馬是「媽媽」,說話該用親切的語氣。老牛伯伯是老一輩,朗讀時聲音要粗,語氣穩重。小松鼠從樹上跳下時講的話,語氣要急切。小馬天真、有禮貌,讀時要用適當的語氣表現出來。同時用課件展示,邊展示邊朗讀,引導學生進入情境。這樣的朗讀訓練,可以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感受故事中蘊含的美。然後學習第七自然段,第七自然段主要是小馬與老馬之間的對話,注意不同角色的不同感覺。最後學習第八自然段,通過齊讀第八自然段,理解小馬的感受。
4、在今後的生活中,如果你遇到困難,你會怎樣做?
讓學生從中既領悟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辯證觀點,又接受了分析、比較、綜合等思維方法訓練,並聯系學生實際,挖掘教材的內在思想因素,有的放矢地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5、課文延伸。
小馬終於把麥子送到了磨坊。同學們想一想,小馬過河回來以後,會對老牛、松鼠和媽媽說些什麼呢?
幼兒園中班《小馬過河》說課稿2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科教版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十二課《小馬過河》。這是一篇家喻戶曉的故事,課文中告訴了這樣一個故事:小馬在幫媽媽馱麥子到磨坊去的途中,遇到了一條小河,不知河水是深是淺。最後在媽媽的指示、指引下安全過河。本文以「過河」為線索,採取簡潔生動的語言,使學生懂得做事不能只聽別人說,自己也要動腦筋想想,親自去實踐才行的道理。
二、教學目標
依據新課程標准對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點,以及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目標:認讀生字詞,理解相關的詞語,積累新的詞彙,並能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運用,做到現學現用。
2、技能目標:通過研讀課文,培養學生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並訓練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引導學生知道做事不僅要動腦筋想,而且要勇於嘗試,在實踐中尋找答案。
三、教學重難點
依據以上的教學目標,我確定本課的重點
1、學會生字新詞;能理解課文,並能准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牛伯伯和小松鼠為什麼對同一條河有不同的看法?
3、如何理解文中老馬對小馬說的話,並讓學生明白其中的道理
四、說教學策略
1、情景導入法
2、朗讀感悟法
3、問題引入法
4、情境教學法:有情有趣是教學課的伊始,針對學生年齡小,藉助色彩鮮艷的圖片和色彩鮮明的畫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5、評價激勵法
6、隨文識字法
五、教學流程
1、導入
(1)這是使用情景導入法與設問法引入課題,充分勾起學生們的興趣,以及使他們能夠快速的進入主題。
(2)引出課題之後,用課件出示問題,讓學生們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課文(小馬為什麼要過河?過河途中發生什麼?)
2、分析課文
通過初讀,學生對課文已經有了整體認識,在此基礎上講解課文的段落,並解決課文中的重難點。同時,用課件出示每個模塊相應的問題,用問題引出課文的內容,便於學生能夠理解課文的內容,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3、復習生字,有感情朗讀課文
首先檢查,復習生字詞。以讀詞接力的形式讓學生朗讀,讓學生將生字詞帶入課文中,朗讀課文,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生字詞的理解與記憶。
其次創設情境,指導朗讀。這個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老馬、小馬、松鼠、老牛伯伯。老馬是媽媽,語氣要和藹,親切;老牛伯伯是長輩,聲音要粗,語氣穩重;小松鼠從樹上跳下來時,語氣要急切;小馬則天真,有禮貌,聲音較慢,溫和,有的地方還須顯示出害羞,不好意思,比如在它「難為情」時。用課件展示出動物們的對話,邊展示出動物們的對話邊朗讀,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同時,老師要范讀,並讓學生分角色朗讀,並佩戴上准備好的動物頭飾,這樣能夠讓學生能在愉悅的氛圍中感受到故事中蘊含的美。
幼兒園中班《小馬過河》說課稿3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十四課《小馬過河》,這是一篇家喻戶曉的童話故事。講述了小馬在幫媽媽馱麥子到磨坊去的途中遇到一條小河,不知是深是淺,最後在媽媽的指引下安全過河的故事。本文以「過河」為線索,採用簡潔生動的語言,使學生懂得做事不能只聽別人說,要動腦筋想想,親自去試試才行的道理。
二、說學情
二年級的學生閱讀能力還不是很成熟,注意力也不能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因此我採用圖文並存的方式來吸引學生,從而使學生們愛上學習,愛上語文。
三、說教學目標
遵循課標重在培養和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理念,根據二年級學生愛讀童話,能初步讀懂童話的特點,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與技能:認識馱、磨等生字,理解相關詞語。
2、過程與方法: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知道做事不僅要動腦筋想,而且要勇於試,初步懂得「實踐第一」的道理。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依據以上教學目標,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點是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讀懂課文,那麼如何理解文中老馬對小馬說的話,明白其中蘊含的道理,便成了本課的難點。
五、說教法、學法
為了突出重點,巧破難點,順利實現上述三維目標,在教學方法上我採用了「以讀促悟」法,通過朗讀讓學生自己產生疑問解決疑問,在不同形式的朗讀中感悟文本的內涵。為了更好的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我摒棄了傳統教學的「以教為主」,採取了「以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為主,以「教師的適時引領」為輔的新型學習,目的是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生能輕松掌握所學知識,進而能更加喜愛語文的學習。
六、說教學流程
我將本課的教學流程分五個環節進行:
第一個環節:激趣導入,啟發質疑
上課伊始,我首先出示一條謎語,引導孩子打一動物名稱,如此激趣的導入新課,使孩子在輕松的猜謎活動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體驗到了老師更像一個共同學習的夥伴,接著出示小馬,問:誰能有禮貌的和小馬打個招呼?通過剛才的打招呼拉近孩子與小馬的距離,彷彿這個故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即揭示課題《小馬過河》。啟發質疑,看到這個課題,你有什麼問題想問問小馬嗎?通過前面的鋪墊,孩子們覺得小馬就在我們當中,又通過剛才的問題「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的興趣被激發,問題匣子被打開了,這時孩子們的思想也很自然地被引入到積極主動的學習氛圍之中。
第二個環節:初讀課文,探究識字
對於二年級的小學生,已經學過幾十篇短小有趣的課文了,因此在識字認字方面,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方法,這里我對學生提出了自學要求:
在反饋中,我用認—帶—找三步進行,「認」拿出生字卡片與大家一起學習。「帶」你是用什麼好辦法來記住這些生字的,一個學生的方法變成大家共有的,達成知識共享。「找」老師准備字謎,如一個人白頭發原來是個老伯伯(伯),等等,這樣學生在游戲中嘗到了探索的快樂,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第三個環節:以讀代講,品文析句
在這一環節中以讀為主,我會引導學生以不同的形式反復讀文,如,指名讀、默讀、跟讀等。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才能達到簡簡單單教語文的目的,這期間隨著教學的推進,圖文並存的出示,讓學生進入情境,感知情境,進而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讀出應有的語氣。
第四個環節:研讀課文,解疑感悟
《小馬過河》這篇童話故事的關鍵就在面對同一條河,老牛說很淺,剛沒小腿,松鼠卻說河很深,能淹死人,兩者截然相反的觀點促成小馬過河左右為難,那麼河水到底是深是淺?為什麼?弄清這個原因是學生正確感受此篇文章的客觀因素。因此,讓學生通過討論確定答案,教師充當學生的引導者,將深奧的道理淺顯化,生動、形象地讓學生感觀到:牛說很淺松鼠說很深,而小馬親自試試,卻發現:即不像牛伯伯說的那麼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麼深,進而使學生深刻地領悟文中所揭示的道理,理論支點是:從文中來,到文中去,跳出文本,實現文與道的統一。
第五個環節: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這一環節分兩步進行:一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目的是使學生達到熟讀成誦,更是對學生學文情況的有效檢驗,二說寫結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小馬過河回來後會對老牛,松鼠,媽媽說些什麼呢?這一問題的提出,既培養了學生的想像力,又使學生說的能力得到提高,寫的能力得到訓練,「讀說寫」三者的有機結合是學生語文能力的有利保障。
以上就是我今天說課的全部內容,雖然我已經做到了認真准備,精心設計,但其中還定有不完善之處,敬請大家多提寶貴意見。
幼兒園中班《小馬過河》說課稿4
一、說教材
這是一篇家喻戶曉的童話故事。講述了小馬在幫媽媽馱麥子到磨坊去的途中遇到一條小河,不知是深是淺,最後在媽媽的指引下安全過河的故事。本文以「過河」為線索,採用簡潔生動的語言,使學生懂得做事不能只聽別人說,更要動腦筋想想,親自去試試才行的道理。
二、說學情
四年級的學生因為漢語閱讀能力還不是很成熟,所以注意力也不能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尤其是我們班兩級分化較大,部分學生甚至對漢語有厭學情緒。但是,在這個年齡段的他們對於圖片、動畫很感興趣,因此我利用圖文並茂的形式來吸引學生,同時也能幫助他們理解課文。從而使學生們輕松學習,愛上漢語。
三、說教學目標
遵循課標重在培養和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理念,根據四年級學生愛讀童話,能初步讀懂童話的特點,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與技能:認識棚、匹等13個生字,會寫深、淺等7個生字。
2、過程與方法: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知道做事不僅要動腦筋想,而且要勇於實踐,初步懂得「實踐第一」的道理。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依據以上教學目標,並根據本班學生的學習情況,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點是學會本課生字,讀通、讀懂課文;而難點在於讓學生理解文中老馬對小馬說的話,明白其中蘊含的道理。
五、說教法、學法
為了突出重點,巧破難點,順利實現上述教學目標,在教學方法上我採用了「以讀促悟」法,通過朗讀讓學生自己產生疑問解決疑問,在不同形式的朗讀中感悟文本的內涵。為了更充分的發揮學生的積極性,我採取了「以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為主,以「教師的適時引領」為輔的學習方法,目的是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生能更多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進而能更加喜愛漢語的學習。
六、說教學流程
我將本課的教學流程分五個環節進行:
第一個環節:激趣導入,啟發質疑
首先,我將通過多媒體展示小馬、老牛、松鼠的卡通圖片,讓學生說出這些動物的名字,並介紹學生與這些小動物相互認識。(這樣的簡單的引入,是為了照顧到待進生,化解他們的畏難情緒。而介紹學生與小動物認識則是為了拉近學生與小動物的距離。激發他們的興趣)接著,揭示課題《小馬過河》。啟發質疑,看到這個課題,你想到了什麼呢,小馬和其他小動物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這時孩子們的思想也很自然的被引入到積極主動的學習氛圍之中。
第二個環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通過初讀課文,學生對課文故事情節有了初步了解。我通過引導學生提問並解答的方式來幫助其他對課文理解有困難的學生把握課文內容。我預設的問題有:
1、小馬為什麼要過河?
2、它幾次來到河邊?
3、它最後過去了嗎?怎樣過去的?
第三個環節:再讀課文,探究生字
四年級的學生在識字方面已經積累了一定經驗,所以我以自主識字為主,對學生提出要求:把課文里生字新詞用筆劃出來,通過學生提問,老師引導的方式,理解生詞在句中的含義。
第四個環節:以讀代講、品文悟情
在這一環節中以讀為主,我會引導學生以不同的形式反復讀文。
首先出示《小馬過河》課文朗讀動畫,學生體驗朗讀的情感。接著指名讀,克服學生的朗讀困難。
最後分角色朗讀課文,讓學生進入情境,感知情境,進而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讀出應有的語氣。並引導學生思考並討論:在面對同一條河,老牛說很淺,剛沒小腿,松鼠卻說河很深,能淹死人,兩者截然相反的觀點促成小馬過河左右為難,那麼河水到底是深是淺?為什麼?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才能達到簡簡單單教語文的目的,這其間隨著教學的推進,圖文並存的出示,讓學生弄清這篇課文的難點,為什麼同一條河,每個小動物有不同的答案?弄清這個原因是學生正確感受此篇文章的客觀因素。因此,讓學生通過討論確定答案,教師充當學生的引導者,將深奧的道理淺顯化,生動,形象的讓學生感觀到:牛說很淺松鼠說很深,而小馬親自試試,卻發覺:即不像牛伯伯說的那麼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麼深,進而使學生深刻的領悟文中所揭示的道理。
第五個環節: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這一環節我是根據上一環節來進行的,通過小組競賽分角色競賽朗讀讀的方式激發學生朗讀熱情,要求學生讀出感情,通過學生自讀自評,進一步加強學生對課文的情感體悟。
七、說板書設計
略
幼兒園中班《小馬過河》說課稿5
一、說教材
《小馬過河》選自未來出版社大班上冊藝術領域的內容,活動中根據小馬過河的故事情節進行添畫,學習畫馬的外形。促進了幼兒想像力的發展和繪畫能力的提高。這符合《綱要》中的要求,在支持和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各種藝術活動並大膽表現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
二、說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讓幼兒知道小馬過河的故事。
能力目標:通過學習畫馬的外形,提高繪畫能力。
情感目標:喜歡畫畫,體驗繪畫的我樂趣。
三、說活動方法
大班幼兒已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模仿能力和親自動手的能力,因此活動中我將使用到觀察法、發現法、演示法,使幼兒能順利的理解活動中的內容。幼兒的天性就喜歡玩耍,因此為了滿足幼兒的需求,我在活動的末尾設計了一個游戲,讓幼兒能在玩中學到知識。
四、說活動准備
相關活動的卡片若干、游戲道具、布置好活動場地
五、說活動過程
1、講述故事,引出主題我會講述小馬過河的故事,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從而順利的引出本次活動的主題。
2、出示圖片,初步感知接下來,我將出示有馬的卡片,,讓幼兒仔細觀察,大概了解馬的外形。
然後引導幼兒自己動手畫馬,在過程中我會對幼兒進行有必要的指導,及時鼓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3、體驗游戲,深化理解通過走「獨木橋」的游戲,讓幼兒體驗到小馬過河的勇敢精神。
4、教師小結,活動結束對幼兒講述一些鼓舞性的話語。
;② 中班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准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不同水果的籽是不一樣的。(重點)
2、增強對物體細節部分觀察的敏銳性。(難點)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准備】
教學掛圖《西瓜子的故事》,西瓜、橘子、哈密瓜、葡萄、石榴等水果的圖片及籽兒、與掛圖相應的實物水果。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經驗:
引導幼兒說說已經知道的一些水果籽兒:
「秋天到了,水果大豐收,我們能吃好多的水果,你們最喜歡吃什麼水果呢?。哪些水果有籽寶寶呢?」
2、引導幼兒認識籽兒:
出示水果實物西瓜、橘子、哈密瓜、葡萄:
「這些水果都有籽嗎?」
教師當場切開哈密瓜,引導幼兒在品嘗的過程中觀察、比較籽兒的不同:
「你能區分哈密瓜籽和葡萄籽嗎?它們有什麼不一樣?」
小結:哈密瓜的籽寶寶是白白的、扁扁的,葡萄的籽寶寶是深色的、小小的。
3、引導幼兒分組開展配對游戲:
為幼兒提供一些水果圖片和水果籽兒。
在幼兒操作過程中,重點引導幼兒討論:
「這是誰的籽寶寶?」
4、引導幼兒欣賞故事《西瓜子的故事》:
引導幼兒了解籽兒的用處,知道籽兒是水果的種子。
「現在知道籽寶寶有什麼用處了吧?」
提出繼續探索的要求:
「回家後,我們再去找找,除了今天認識的這些水果以外,還有哪些水果有籽兒呢?」
5、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果實與種子》,進一步了解果實與籽的秘密。
教學反思:
這一話題,孩子們比較感興趣,都願意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達到了預期的效果。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讓幼兒理解掃墓的意義,培養幼兒尊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幼兒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動准備】
白紙、線、彩筆。
【活動過程】
1、讓幼兒知道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掃墓日子。
①師: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國農歷二十四個節氣中的一個,又是傳統的掃墓日子,為了紀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親人,人們往往在這一天掃墓。
②討論:人們是怎樣過清明節的?
2、教師解釋:掃墓為什麼選擇清明呢?原因之一,清明時節氣候轉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園墓地不免要荒蕪,需要整理;之二,清明前後,山青水秀,桃紅柳綠,人們藉此大好春光,出去郊遊;之三,為懷念古人介之推,而現在已將清明節掃墓作為緬懷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動了。
3、集體製作花圈。
師:無數革命先烈為了人們的解放事業,為了使小朋友都能過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戰爭中光榮犧牲了。為了紀念他們,今天我們將組織為烈士掃墓活動,現在,先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製作一個花圈。動手製作,教師扎竹圈,寫輓聯,然後把幼兒做好的小花繞在花圈上,再貼上輓聯。
4、掃墓。教師講解掃墓活動應注意的事項(要嚴肅,不亂講話,表示對先烈的尊重),然後由二位幼兒抬著花圈,其餘幼兒排好隊出發。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5以內的序數,會正確運用序數詞。
2、知道相鄰的兩個數之間是大一或者小一的關系,並能從不同方位識別排列順序。
活動准備:
小動物頭像5個,1—5數字2套。
活動過程
一、復習1—5的數字:出示數字卡片:幼兒拍幾下手。
二、今天小動物們結伴到森林裡去旅遊,看看來了哪些小動物?一共來了幾只?
5隻。師帶著幼兒一起數一遍,請一個小朋友貼上數字5。
三、小動物們排好隊,出示並講解箭頭方向和排列順序
小兔子排在第幾?第一
請一個小朋友擺出1在下面,說一遍,小兔排在第一。
小羊排在第幾?第三依次問一下
黑板上出現了兩個5,這兩個5表示的意思一樣嗎?指名說
四、游戲: 小動物們捉迷藏:拿走小豬和卡片,問:誰藏起來了?小豬,小豬排在第幾?依次拿走兩個小動物,再一次拿走兩個小動物,讓小朋友猜。
五、我們去看小動物的新房子,幫小動物標一下樓層。
1、把小動物送到你想送的樓層住;
2、按老師的指令把小動物送到指定的樓層住,指名做
六、游戲: 小動物們玩累了,排好隊回家去
出示小動物頭飾:這是什麼動物?請拿到頭飾的小朋友拿一個你喜歡的數字,然後按順序排好隊,集體訂正。
把頭飾交給你身邊的小朋友玩一次。
課後我們再來玩這個游戲。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體育運動的興趣,愉快地參加各項體育活動,增強自己的體質。
2、培養幼兒在體育運動項目競賽中自信、不怕困難、不怕挫折、正確對待輸贏,從小就有經得起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質。
3、培養幼兒協同合作的能力,遵守活動規則的意識,認真學習、思考對付挫折的一些技能、獲得一些抗挫的經驗,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活動准備:
1、創設熱烈的運動會環境氣氛,引起幼兒主動積極參與的願望。
2、用彩旗、花簇、標志圖及中國運動員在國內國際運動競賽中勇敢拼搏,勇奪金牌為園爭光的圖片和趣味卡通宣傳畫和"加油""沒關系,再來一次"等標語裝點環境。
3、在運動場上分別布置有不同的運動項目和器具。
活動過程:
一、運動員入場儀式活動
1、瓶罐操隊、彩旗操隊、響鈴操隊、球操隊小運動員隊伍,在進行曲中整齊有序地進入運動場。
2、主教練(園長)講話
二、運動項目表演和競賽
1、藝術器械團體操表演瓶罐操隊、彩旗操隊、響鈴操隊、球操隊
2、豐富多彩的運動項目競賽活動拉輪胎比賽、投籃高手、親子二人行、協力車、踩報紙、套圈、接力賽、二人三足
三、家長拔河比賽第一輪比賽第二輪比賽
四、比賽結束集體留影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親子運動會的互動讓家長了解了自己孩子在集體活動中的問題所在,從而採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如:有的幼兒交往能力比較弱,當家長在親子運動中發現這一問題後,家長和教師就會有意識的去引導幼兒與同伴交往,通過親子游戲,觀察他在活動中的表現,找出解決的辦法,直至他的交往行為向良性發展。再如:有的幼兒大膽表現的能力欠缺,在親子運動中,當家長發現後,就會更多的和孩子開展有關方面的親子游戲,使家園互動能得到更好的發揮其作用。而且,小班家長是我們新的朋友,老師與家長之間不僅要相互了解,而且家長和家長之間更要相互溝通,因為我們大家要相處三年,有很多事情得我們共同完成的。因此在邀請家長來園參與親子運動時是本著平等尊重的態度,是以家長作為合作夥伴關系,共同的目標是促進幼兒的發展。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讓幼兒知道花兒好看我不摘的道理。
2.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意識。
3. 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准備:
大樹一棵,樹上開滿鮮花。註:鮮花是活動的,可以任意摘下或貼上,鮮花若干。
活動過程:
1. 教師以快樂的口吻向幼兒介紹開滿鮮花的大樹引導幼兒體會到:開滿鮮花的大樹真美麗。(請幼兒告訴老師:開滿鮮花的大樹美麗嗎?漂亮嗎?)
2. 教師用沉重的口吻向幼兒講述:「有一天,大樹前來了一個小男孩,看見這么美麗的花就摘了一朵,」教師邊計邊從樹上摘下一朵花,「又有一天,一個小女孩來到大樹下,見到了樹上的花,也摘了一朵」教師又從樹上摘下一朵花。「這一天,大樹前來了一群小朋友,一見樹上開滿了鮮花都去摘,他們你一朵、我一朵不一會,樹上的花就補摘沒了」教師邊講這一朵一朵地把樹上的花摘下來。「花沒了,光禿禿的樹真難看。大樹傷心的哭了」教師把大樹的臉變成哭樣。 3. 提問:啟發幼兒回答:大樹為什麼哭了?(因為花沒了);就象沒了衣服一樣。你們說摘花的行為對嗎?你們家的周圍有什麼花?(幼兒自由回答);如果花園里沒有鮮花我們的環境還美麗嗎?
4. 小朋友,你們都說得真棒,現在我們一起來打扮大樹,讓它笑起來好嗎?(教師交待粘貼的方法,讓幼兒把鮮花貼到大樹上)
5. 完成後,教師用歡快的口吻說:「花朵回來了,大樹變美麗了,你們看大樹笑得多開心。(教師又把大樹的臉變成笑臉)
6. 教師引導幼兒明白花兒好看我不摘的道理(你們以後看見美麗的花不能怎樣)
7. 你們說讓大樹來裝飾我們的教室呢?還是帶到室外裝飾幼兒園的花園。
(根據大部分幼兒的意見辦)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寶寶在媽媽肚子里時的孕育過程,懂得感激媽媽為自己付出的辛苦。
2、通過聽聽、說說,體驗媽媽懷孕時的辛苦。
3、幫助幼兒了解身體結構,對以後的成長會具有一定的幫助。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准備:
1、媽媽懷孕時的照片。
2、一張寶寶孕育過程的圖片,故事《肚子里的家》。
3、請一位老師扮演懷孕的媽媽。
4、每個幼兒一個靠墊。
活動過程:
一、介紹自己的媽媽。
1、出示媽媽懷孕時的照片,向同伴介紹自己的媽媽,並說說那是媽媽什麼時候拍的。
2、那時侯你在哪裡?
二、逐一出示寶寶孕育過程的圖片,傾聽故事,了解寶寶的孕育過程。
1、圖片上的媽媽有什麼不一樣?
2、她的肚子里有什麼?
3、傾聽故事《肚子里的家》。
教師逐一出示圖片,以小寶寶的口氣講述故事《肚子里的家》,讓幼兒了解寶寶的孕育過程。
三、情境表演
1、一位老師扮演懷孕的媽媽來到我們教室,說說懷孕時的感受。
2、懷孕的媽媽真辛苦啊,你現在最想對媽媽說一句什麼話?
3、媽媽從懷你們到生出你們一直到把你們撫養這么大付出了很多心血,也很辛苦,你們要如何報答媽媽呢?
四、模擬游戲:我來做媽媽
請小朋友每人自己的衣服里塞上一個靠墊,跟著老師的台詞表演一位懷孕的媽媽。
(教師按照:慢慢起床———小心走路——彎腰打掃衛生———扶著肚子散步———彎腰撿東西———輕輕坐下),體驗媽媽懷孕時挺著大肚子的辛苦。
活動反思:
本活動是屬於性教育,這也是父母最覺得尷尬的問題,說的淺顯,可能會誤導孩子,說得直白,孩子不一定能了解。生活是兒童道德智慧發展的肥沃土壤,沒有以兒童生活為基礎,沒有以兒童生活實例為載體,兒童是無法產生情感體驗的,那麼所有的道德概念對兒童來講就將是外在的東西。只有將兒童的現實生活引進課堂,讓活動與兒童生活建立聯系,才能喚起主體積極主動參與體驗的慾望,才能促進主體主動參與體驗活動,從而獲得真切的感受。體驗成長是快樂的,發現是驚喜的,學習是幸福的。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積極並且喜歡參與體育活動,體驗滑板開車帶來的快樂。
2、能集中注意力,靈活反應,提高動作的靈敏性和協調性。
3、初步掌握滑板的玩法並了解一些交通知識,能夠遵守交通規則。
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在日常生活中有玩滑板的經歷。
2、物質准備:滑板若干,標志桶,紅綠燈指示牌。
活動過程:
1、熱身
教師和幼兒跟著音樂一起做熱身操,活動身體的各個關節(頭、上肢、下肢、軀乾等)。
2、出示滑板車,引起幼兒的興趣。
指導語:老師帶來了一個很好玩的玩具和大家一起玩游戲(出示滑板)。
3、幼兒自由探索滑板的各種玩法並集中交流創意玩法。
指導語:
待會我會給你們一人發一個滑板車,你們自己玩一玩,到時告訴老師你的滑板車是怎麼玩的呢?
(教師小結:教師鼓勵幼兒分享自己的不同的玩法,並加以肯定和表揚????分享的時候注意常規,順序有先後,重點是在幼兒中自己發現的玩法中尋找下面要教學的內容)
4、進一步練習滑板的玩法:肚子緊貼滑板,頭抬高,兩腿伸直並攏,雙手撐地使滑板向前移動。
5、游戲活動:紅綠燈(遵守紅燈停,綠燈行)。
任務與要求:
今天我們要用滑板車玩一個游戲,你們當汽車司機,駕駛滑板車。老師說「向前開」,你們就向前開;老師說「停」幼兒就停住不動。
指導要點:駕駛滑板時不能相互碰撞,保持一定距離,以免出現危險。各路縱隊集體游戲2-3次。
6、游戲競賽(激發整堂課的高潮)
幼兒分成幾組,開著滑板車到加油站加油,一路上穿越「樹林」(標志桶),還要注意看紅綠燈,遵守交通規則,以接力賽的形式進行,最先回到終點的隊伍獲勝。
指導要點:遵循在自己的車道開車,有序的從車道兩側(外側)回到隊伍的後面,在途中不允許撞車,撞車的司機淘汰出局。
7、放鬆活動,教師帶領幼兒跟著音樂打太極。
8、教師進行活動小結後,帶領幼兒退場。
活動反思:
這次游戲叫「快樂玩滑板」,聽到可以玩滑板,小朋友們都很興奮,有些會手舞足蹈、亂跑亂跳。到了戶外玩游戲小朋友們都很歡悅,這帶來的一個負面效果是紀律難以控制,易造成局面失控。小朋友排好隊,站好,聽我說話,這個過程也花了不少時間和精力。若是沒有老師的幫助,估計我花的時間和精力會更多。到後來回教室玩游戲時用了鈴鐺,紀律馬上好多了。下次帶著鈴鐺去戶外游戲會有利於游戲的順利開展。
這次游戲的缺陷仍是在講解規則這個環節。我只是站著,手拿滑板和小朋友講述游戲規則,而自己沒有進行現身示範或者是請個別小朋友來示範。解說也不夠到位。在講解「用胸貼在滑板用手向前滑」時,沒有講准確,應該說是用「胸腹部」去貼,而且提示在用手滑的同時將腳翹起來,可以減少摩擦滑的更快,若是當時有請小朋友示範這樣的錯誤時可以彌補的,將游戲玩法說的到位準確。所以游戲示範在游戲活動里起著有相當重要的作用的。在游戲解說方面我還需要多加註意,吸取經驗教訓,總結過失,盡快進步起來。
不僅如此,我在細節把握方面也有很大不足。對小朋友的指導用語要精確,多用兒童化的語言,注意說話的詞語把握,盡力做到一個老師的樣子。
在帶游戲活動時,要在腦海裡面認為「他們是不會玩這個游戲,我要教他們玩這個新游戲」,而不是想著「他們已經會玩這個游戲」,這樣行為表現方面也會有改善,游戲解說也會更加精細,減少一些錯漏失誤。
一句話,同志尚需努力,而我一直在路上。
中班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優美的音樂能給人帶來美好和安靜。
2、學慣用語言和動作來表現對故事的理解。
二、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感知紅、黃、藍、綠四種色彩與生活、情緒的關系。
2、物質准備:實物梨子2個,小提琴1把,音樂磁帶《夢幻曲》,故事PPT與故事視頻。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梨子,導入活動
1、出示梨子,請幼兒說說:切開來的梨子像什麼?
2、小松鼠撿到了一隻大梨子,它把梨子做成了什麼呢?我們一起來聽故事吧!
(二)分段講述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出示故事PPT圖片第一、二幅,教師講述故事「小松鼠撿到了一隻大梨子,他把梨子切開來做成了一把小提琴」。
(1)小松鼠為什麼把梨子做成了小提琴?
(2)出示小提琴,教師簡單介紹小提琴。
2、教師繼續講述:「小松鼠拉起了小提琴,琴聲傳得很遠很遠,這樣好聽的音樂,森林裡從來沒有過」,同時播放音樂《夢幻曲》。
(1)聽到琴聲你感覺怎麼樣?
(2)那麼,森林裡的動物們聽到了琴聲會怎麼樣呢?
3、逐一出示圖片,講述故事第二段。
(1)逐一出示狐狸捉小雞的圖片和狐狸對小雞說話的.圖片。提問:狐狸正在干什麼?狐狸聽到這樣優美的琴聲,它怎麼了?為什麼狐狸聽到音樂不捉小雞了?
(2)逐一出示獅子追兔子的圖片和獅子對兔子說話的圖片。提問:獅子正在干什麼?獅子聽到優美的琴聲,它怎麼了?為什麼獅子聽到音樂不追兔子了?
(3)回憶經驗:你們在哪裡也聽過這種音樂,讓自己變得很舒服、很美好呢?
(4)出示圖片,教師繼續講述:「動物們都來到松樹下……星星來聽,月亮也來聽,森林裡又美好又安靜」。
4、逐一出示故事圖片的後三幅,講述故事第三、四段。
(1)突然,小提琴上掉下來一粒東西,咦?這是什麼呀?
(2)繼續講述故事到最後。提問:這粒東西到底什麼呀?你怎麼知道的?
(三)幼兒完整欣賞故事,用動作來表現自己的感受
1、師:故事中的小提琴是用什麼做的?所以故事的名字就叫《梨子小提琴》。我們在來完整地欣賞這個故事吧!
2、幼兒邊欣賞音樂邊用動作表現。
中班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詩歌理解詩歌內容。
2、豐富幼兒知識,引導幼兒大膽想像。
二、教學准備:
1、了解有關動物冬眠的知識。
2、識別各種動物腳印。
3、准備電腦課件:a、序;b、觀察;c、詩歌;d、仿編;e、游戲。
三、教學過程:
1、引出詩歌(課件——序)秋天裡,楓樹爺爺畫了一幅很美的畫,染紅了大地,染紅了天空(課件展現出秋天楓樹景象,楓樹爺爺滿臉笑),冬來了,北風呼呼地吹,吹走了楓樹爺爺的畫,楓樹爺爺傷心極了(課件出現北風吹來,樹葉捲走,楓樹爺爺皺了眉頭),天越來越冷,你們看,天空里下起了什麼(雪絨花音樂起,課件展現下雪場景,同時伴有風雪聲)。(評析:以景激趣,引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學習詩歌
a、觀察:下雪了,下雪了,雪地里來了一群小動物(雪絨花音樂停,踏雪聲起),他們來干什麼?他們在雪地里留下了什麼呢?(課件逐一出現小雞、小貓、小鴨、小馬,分別在雪地里留下的腳)(評析:用創設好的情景,直接揭開課題,簡單,直接)
b、提問,引導幼兒討論,想像·誰來到了雪地里?(小雞、小鴨、小貓、小馬)·它們在雪地里留下了什麼?(腳印)·它們的腳印象什麼?,(小雞的腳印象小草、竹葉……;小貓的腳印象梅花、餅干……;小鴨的腳印象楓葉、雨傘……;小馬的腳印象月牙、耳朵……)幼兒大膽想像。(評析:讓幼兒暢所欲言,縮短了師生間的距離,充分體現了幼兒是學習的主體)·這些腳印就象一幅畫,我們畫畫要用筆、顏料,可小動物畫畫是不用顏料,也不用筆的,那它們的畫是怎樣畫出來的呢?(在地上走幾步就成了一幅畫)·我們怎樣誇它們(真不錯、頂呱呱、小畫家……)
c、是誰在說話呀?小貓問:「小雞小雞,你們的好朋友青蛙呢?」小馬說:「是呀,青蛙怎麼沒來」,小雞、小鴨說:「我們也示知道」。
d、小青蛙上哪去,孩子們,你們說說,青蛙怎麼不參加呢?(冬眠去了),原來,小青蛙躲在洞里睡著了(課件一角出現油中睡覺的青蛙)
e、你們說說還有哪些動物是冬眠的動物呢?(評析:自然而然地將動物冬眠的知識引入課題)
f、楓樹爺爺笑哈哈地說:「小動物的畫真美,我再也不傷心了,我要把你們編進詩歌里」由楓樹爺爺朗育詩歌,幼兒欣賞。
g、「孩子們,你們和楓樹爺爺一起來誇誇這些雪地里的小畫家吧!」(幼兒學習詩歌)(評析::幼兒在愉快的情緒中很快學會了詩歌)
h、楓樹爺爺會編詩歌,我們也試著編一編,幼兒可更換詩歌中部分內容,學習仿編。
3、仿編詩歌還有些小動物,蛇們的畫也很美,我們能不能把蛇們也編進詩歌里呢?誰來試一試(課件中出現小羊、小狗、小豬、小象、小熊)幼兒仿編詩歌。(評析:教師的問題讓幼兒的思維一下子活躍起來,整個活動的氣氛隨幼兒思維的活躍而活躍起來)
4、游戲:《幫小畫家找畫》小動物們很不錯,畫的畫都有自己的特色,可粗心的小畫家們把自己的畫給弄丟了,請你們幫忙找找,送還給它們,好不好(玩電腦游戲)。(評析:幼兒通過游戲,進一步感知動物的腳印)
5、結束:小動物和楓樹爺爺都很感謝孩子們,他們要走了,送給我們一人一幅畫(動物腳印),我們一起謝謝站動物,和它們再見了。
四、活動延伸:幼兒用動物腳印拼圖想像編故事。
五、活動總評:本次活動,教師一改以往詩歌單一的教學法,而是充分利用"電教"這一現代化手段,讓幼兒的思維、想像得到盡可能的發展。同時充分體現了幼兒的主體地位,調動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的積極性,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詩歌,創編了詩歌,充分感受創造的樂趣。附;詩歌——《雪地里的小畫家》下雪了,下雪了,雪地里不了一群小畫家,小雞畫竹葉,小貓畫梅花,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不用顏料不用筆,幾步就成一幅畫。青蛙為什麼不參加,它躲在洞里睡著了。
教學反思:
培養幼兒對自然美的欣賞。在教學中,幼兒通過感悟書中的精美語言,被偉大與神氣的自然所吸引。在充分感知課文後,我引導幼兒課後找一找,在冬天,還發現了哪些「小秘密」,親身體驗,尋找冬天的小秘密,讓幼兒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學習的快樂。
由此教師有意識地把課內學習延伸到課外,增加學生創造性學習與實踐的機會,鼓勵並帶領幼兒走出教室,親近自然,觀察周圍的事物,引導幼兒用眼、耳、鼻、手等器官去感受自然,最後用語言表達出來,盡管幼兒的語言有些稚嫩,但那是幼兒真實的感受,自由的表達,心靈的花朵在盡情綻放。
中班教案 篇10
一、活動目標
1.運用視覺觀察物品的特徵。
2.增進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活動准備
1.描繪物體顏色、形狀、用途等特徵的謎語若干。
2.生活中常見物品,如鍾、書、球、牙刷等等。
三、活動過程
1.猜謎
教師念謎語,幼兒猜謎。
請猜對的幼兒說說它是根據什麼猜出來的。
也可請自願的幼兒來說謎語給其他幼兒猜。
2.編謎語
請幼兒觀察教師手中的物品,說說他有什麼特點。
教師與幼兒一起把這些特點編成一個謎語。
幼兒嘗試自己編謎語,把自己編的謎語說一說,看看大家能否猜出來。
四、活動建議
教師在提供觀察用的物品時,宜盡量選取有特徵(如顏色、形狀、大小、質感等)的物品,以便幼兒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