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最搞笑的河南話
河南話,又稱豫語,屬漢語中原官話,是河南省境內的方言。河南話分為三類:一類是通行於河南大部分地區的中原官話,即為人們通常習慣所說的狹義的河南話;其次是通行於豫北太行山一帶的晉語-邯新片,分布在濟源、焦作、新鄉 、鶴壁各縣、安陽的湯陰縣,滑縣,內黃縣,林州市(縣級)安陽縣;還有一小部分則為通行於豫南地區的江淮官話-黃孝片,分布在信陽的新縣、光山縣。三種方言之間均不可以順利的交流。
詞彙考究
1.河南話總體特點就是:通俗化、簡練化。如一個很有名的例子:誰?我。啥(zhua)?尿。
2.河南話的標志性字:中、管(可以,願意的意思)
3.詞音的差別:水好深(chen)---深(shen)淵,拖(tǔ)拉機---拖(tuǒ)鞋
4.詞頻的不同這主要表現在地名的用字上,如,從用字的頻率有大到小排列:庄(張庄,李庄)----樓(馬樓,李樓)----店(流水店,沙河店)------廟(玉皇廟,三皇廟,胡廟)----集(李集,臧集)---平(遂平,西平)
5.意義范圍的大小不同如:飯,米食為主的人說飯主要指米飯,而對豫北地區(麵食)來說,飯和水果一樣是一類事物的概括性詞語,饅頭,面條,菜等一天三餐所吃的都叫飯。
6.全能詞:給這個詞既可以做動詞:給我一本書又可以做介詞:他給人打了可以表主動:你給我一般高又可以表被動:他給人打了(他臉上有傷)
7.語氣詞比較豐富:如:你幹啥來(音同)?寫字了(啊)。 河南方言啥字哎?毛筆字啊。寫哩好唄()?湊合唄()。其中"來"用的最為普遍,"哩"用的也很普遍,但從不用"呢"。
8.指示代詞:兩指法:近指:這兒(兒化十分輕)遠指:那兒(同上)
9.從詞源角度看,河南方言和普通話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對古語詞的繼承程度的不同;河南方言中存在一些普通話沒有與之對應的地方特色詞語。相比較而言,河南方言對古語詞的沿用要多於普通話。河南方言承傳了許多古語詞,而且大多是普通話中沒有或不常用的。例如,搦(緊握)、抪(抱)、焯(把蔬菜放鍋里用滾水燙)、勜(推)。笿(竹簍)、薅(拔)、胮(腫脹)、艮(食物堅硬而不鬆脆)、爒(火燒)、繚(縫)、旋(隨即)、煞(收束)、醭(酒、醋及其它物因腐敗或受潮後表面所生的白黴)、蔫(植物因失去水分而枯萎)、穅(虛,空)。
10.其它常用的方言詞彙:如日頭,月姥姥,月娘頭,月亮頭,月黑(xie,或者歇字)頭,扁食(水餃),前兒個(前天),明兒(明天),後陰(音同)個(後天),抓?(干什麼)喝湯(湯是麵粉做成的湯),削皮(頭屑),水滾了(水開了),luo chi(田螺),烤熰ōu了(烤焦了),老飛頭/老扁單(蝗蟲),噴快兒(聊天),弄啥(干什麼),聞早wèn zāo(趁早),熥téng干(加熱,烘乾),趿拉板ti la banr(拖鞋),噘人juan ren(罵人),入他姐ri ta jie(語氣詞,常被誤寫作"日他姐"),欂櫨蓋bo luo gai(膝蓋),拃zha(表示張開的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兩端間的距離),撧斷que an(折斷),排場pai chang (漂亮),緶袖子bian xiu zi (捲起衣袖),ge jiu(蹲下),發癔症fa yi zheng(發呆),尺不住chi bu zhü(表示程度很深的副詞,例如:天冷嘞尺不住)婞或行(四聲,表示牛、厲害的意思,多用於鄭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