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羊痘小反芻二聯苗接種方法,羊打針打什麼部位
1、用葯量:按照瓶身標簽註明頭份,用滅菌生理鹽水將疫苗稀釋至每0.5ml含一頭份,然後每隻羊皮內注射0.5ml。2、接種操作:一人抓住羊耳部,一人倒騎於羊背部,兩手抓住兩只後腳保定,然後於尾根內側皮內注射。3、注意事項:稀釋後的疫苗應當避免陽光直射,並在3小時以內用完。如果氣溫過高,接種過程中應冷水浴保存。
一、羊痘小反芻二聯苗接種方法
1、接種方法
(1)羊痘+小反芻獸疫二聯疫苗主要用於預防小反芻獸疫、山羊痘以及綿羊痘,免疫持續時間為12個月。
(2)羊痘+小反芻獸疫二聯疫苗一般採用皮內注射。注射疫苗時,先按照瓶身標簽註明頭份,使用滅菌生理鹽水將其稀釋至每0.5ml含一頭份,然後每隻羊皮內注射0.5ml。
(3)接種具體操作如下,一人抓住羊的耳部,一人倒騎於羊的背部,兩手抓住兩只後腳保定後,一人於尾根內側皮內注射(免疫最小月齡為一月齡)。
2、注意事項
(1)稀釋後的疫苗應當避免陽光直射,如果氣溫過高,在接種過程中應當冷水浴保存。
(2)稀釋後的疫苗應當在3小時以內用完。
(3)僅限於接種健康動物,如果是懷孕母羊,在接種時盡量保持動物輕柔,避免因保定不當而引起母羊流產。
二、羊打針打什麼部位
1、皮內注射:皮內注射的打針部位一般為尾巴內面或者是股內側。
2、皮下注射法:皮下注射的打針部位一般為頸部或股內側皮膚鬆弛處。
3、肌肉注射:肌肉注射的打針部位多為肌肉較多處,一般為羊的頸部。
4、靜脈注射:靜脈注射的打針部位一般為頸靜脈的上三分之一和中三分之一的交界處。
5、瘤胃穿刺注葯:瘤胃穿刺注葯的穿刺部位為左肷窩中央臌氣最高的部位,如果是注射驅蟲劑或其他葯物,穿刺部位為左肷部髖結節與最後肋骨所引水平線的中間,距離腰椎橫突大約5-10cm處。
6、腹腔穿刺注葯:腹腔穿刺注葯的穿刺部位為右肷部。
7、氣管注葯:氣管注葯時,一般將針頭穿過氣管軟骨環間,垂直刺入。
② 要怎麼給羊打針
1、肌肉注射
羊的肌肉注射部位有兩個:一是在羊臀部的三角區內,即羊的腰角到尾根的三角部位。二是在羊的頸部肌肉較厚處。
皮下注射
皮內注射是指用注射器將葯液注射到羊的真皮層,比皮下注射還要淺。注射手法與皮下注射相似。
③ 羊打針打什麼部位
羊打針打在羊的頸部上1/3處。肌肉注射在羊的頸部上1/3處(肩胛前緣部分),先用碘酒局部消毒,注射時用左手拇指、食指呈「八」字形壓住肌肉,再推葯液。注射完畢拔出針頭,針孔用碘酒消毒。抓羊應抓羊腰背處的皮毛,注意不可直接抓腿,以防扭傷羊腿;不可將羊按倒在地使其翻身,因羊腸細而長,這樣易造成羊腸扭轉羊只死亡。
羊消化能力
羊的消化道是體長的30—35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粗飼料。特別是羊的瘤胃占胃的2/3,其內有大量微生物,能把飼料中70%—95%的纖維素分解消化為有機酸,能把草料中的蛋白質分解並合成為菌體蛋白,還能合成多種氨基酸和B族維生素。
羊的盲腸和結腸也能消化飼料干物質的19%左右。羊是反芻類草食動物,白天所吃草僅初步嚼碎就咽進胃中,夜晚再反還口中慢慢咀嚼。
④ 羊打針打什麼部位,給羊打針用幾號針頭
1、肌肉注射:注射部位通常是臀部兩側、肩前頸部兩側等肌肉豐滿處,注射時可將針頭垂直刺入肌肉中,待抽動針管不見回血時便可推入葯液。2、靜脈注射:注射部位通常是耳部與後肢,或頸部上2/3與下1/3交界處,注射前、注射後均要對注射部位消毒。3、皮下注射:注射部位通常是頸部兩側、後肢股內側等皮膚疏鬆處。
一、羊打針打什麼部位
1、肌肉注射
(1)注射部位多為肌肉豐滿處,比如臀部兩側,或肩前頸部兩側(羊頸部上3/4處與下1/4交界肌肉豐滿處)。
(2)注射時將左手的拇指、食指呈“八”字形張開,然後壓住羊的肌肉,再把針頭垂直刺入肌肉內,待抽動針管不見回血時便可注射葯液。
2、靜脈注射
(1)注射部位多為羊的耳部與後肢,或頸部上2/3與下1/3交界處。
(2)注射前要剪除注射部位的絨毛,然後用碘酒做消毒處理,注射後還要對針孔消毒。
3、皮下注射
(1)注射部位多為皮膚疏鬆處,比如頸部兩側、後肢股內側。
(2)注射時可將注射處的皮膚提起來,使其呈三角形皺襞,再將針頭刺入皮下,待針頭可以左右自由活動、回抽針芯不回血時即可將葯物注進去。
二、給羊打針用幾號針頭
1、針頭大小
一般情況下,給羊打針適合使用5號針頭。
2、注意事項
(1)使用注射器之前要進行仔細的檢查,比如注射器是否有破損、針筒與活塞是否相配、松緊度調節是否合適、針尖是否銳利與暢通、針頭與注射器的連接是否緊密、金屬注射器的橡膠墊是否老化等。
(2)檢查葯液是否出現不良情況,比如變質、渾濁、沉澱等,注射時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
(3)注射時應控制好劑量及使用方法,防止對羊造成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