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兩個動漫人物對視產生閃電的圖
http://bbs.kaicn.com/attachments/month_0807/20080708_.jpg
這兩只雖然不是人物,但是很可愛
『貳』 圖片一個女身邊有藍色閃電哪部動畫片
【某科學的超電磁炮】(新番)or【魔法禁書目錄】(2季完結)
圖上人物是炮姐御坂美琴~
御坂美琴,動漫作品《魔法禁書目錄》中主要人物、外傳《科學超電磁炮》中主人公,聲優是佐藤利奈。學園都市中僅有的七名超能力者中排名第三位,學園都市最強「電擊使」,貴族女校常盤台中學二年級生,有「常盤台的王牌」和「最強無敵的電擊公主」之稱。性格好勝、正義感強,有著男孩子般的爽朗性格,但是卻沒有耐心,非常不坦率。
『叄』 地震知識卡通漫畫圖片欣賞
地震常常造成嚴重人員傷亡,能引起火災、水災、有毒氣體泄漏、細菌及放射性物質擴散,還可能造成海嘯、滑坡、崩塌、地裂縫等災害。我們有必要學習一些地震的知識。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地震知識卡通圖片,希望你們喜歡。
地震知識卡通圖片欣賞
地震知識漫畫圖片
地震的知識介紹
地震就是地球表層的快速振動,在古代又稱為地動。它就象刮風、下雨、閃電、山崩、火山爆發一樣,是地球上經常發生的一種自然現象。引起地球表層振動的原因很多,根據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為構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誘發地震和人工地震
1.按地震成因劃分,目前世界上發生的地震主要屬於哪幾類型?
主要屬於構造地震。據統計,構造地震約佔世界地震總數的90%以上。
2.地震的三個基本參數是什麼?
地點、震級和發震時刻。
3.什麼叫震源、震中、震中距?
地球內部發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點稱為震中。從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點的距離稱為震中距。
4.地球內部可分為幾層?哪一層常發生地震?
地球內部由表及裡可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個圈層。據統計約有92%的地震發生在地殼中, 其餘的發生在地幔上部。
5.地球上一年大約能發生多少次地震?
地球上每天都在發生地震,一年約有500萬次。其中約5萬次人們可以感覺到;能造成破壞的約有1000次; 7級以上的大地震平均一年有十幾次。
6.根據成因地震分為哪幾類?
按成因分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天然地震包括構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三類。因人為因素直接造成的振動是人工地震,如地下核爆炸引起的振動。我們一般所說的地震,多指天然地震,它是一
種經常發生的自然現象,是地殼運動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
7.什麼叫震源深度?何謂淺源地震、深源地震、中源地震?
從震中到震源的距離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70公里以內的地震為淺源地震;震源深度超過300公里的地震叫深源地震;震源深度介於70 —300公里之間的地震為中源地震。
8.何謂地方震、近震和遠震?
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內的稱為地方震; 震中距在100公里—1000公里的稱為近震; 震中距超過1000公里的稱為遠震。
9.什麼是震級?影響震級的因素有什麼?
震級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級,它與震源釋放出來的能量多少有關。能量越大,震級就越大;震級相差一級,能量相差約30倍。
10.地震按震級大小可分為哪幾類?
按震級大小分:7級和7級以上的地震,稱為大震;7級以下、5級和5級以上的地震稱為強震或中強震;5級以下、3級和3級以上的,稱為小震;3級以下、1級或1級以上的稱弱震和微震。小於1級的稱為超
微震。
11.目前記錄到的世界上最大地震是多少級?
8.9級,發生於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地震。
12.何謂地震烈度?影響烈度的因素有哪些?
地震對某一地區的影響和破壞程度稱地震烈度,簡稱為烈度。一般而言,震級越大,烈度就越大。同一次地震,震中距小烈度就高,反之烈度就低。影響烈度的因素,除了震級、震中距外,還與震源深
度、地質構造和地基條件等因素有關。
13.震級和烈度有何不同?
震級反映地震本身的大小,只跟地震釋放的能量多少有關,它是用“級”來表示的;而烈度則表示地面受到的影響和破壞程度,它是用“度”來表示。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而烈度則各地不同。
14.何謂等烈度線?等烈度線圖的作用何在?
『肆』 誰有球狀閃電和黑色閃電的圖片和解釋
http://www.greengz.cn/data/upload_file/2004430165838.jpg
顧名思義,球狀閃電就是一個呈圓球形的閃電球!這是一個真實的物理現象,絕非科幻小說或卡通片集的能量炮。這種現象早於 1838 年便有文獻記載,科學家已研究逾160 年,有關的報告多達數千份,也有二千多份科學論文已出版;但是我們對此現象仍未有合理的解釋。
球狀閃電通常都在雷暴之下發生,它十分光亮,略呈圓球形,直徑大約是 20 至 50 cm。通常它只會維持數秒,但也有維持了 1-2分鍾的紀錄。更神奇的是它可以在空氣中獨立而緩慢地移動。有少數目擊者說它會隨著金屬物品走,例如電話線,但多數人都說它的路徑不定。絕大部份目擊者都說它是橫向移動的。在它短短幾秒的生命中,它的光度、形狀和大小都保持不變。它曾在空地、封閉的房間內、甚至飛機倉內出現!有跡象顯示,它跟雲層與地面之間的閃電(即常見的普通閃電)有密切關系,有目擊者說它會在普通閃電後形成或消失。球狀閃電有可能激烈地爆發,也可能會安靜地突然消失。在顏色方面,則眾說紛紜,沒有一致的描述。
球狀閃電具有破壞力。它既可以破壞玻璃窗,也能使牆壁的外層剝落。它也曾造成人和動物的傷亡,但由於資料不足,未能了解致死的真正原因。沒有證據顯示球狀閃電會破壞樹木,這與普通閃電略有不同。
由於球狀閃電出現的頻率很低,科學家難以作有系統的觀測,至今也沒有人攝得高質素的照片來作科學研究。理論方面,有人認為它是灼熱的空氣團或氣化了的原素,例如碳、鈉又或是銅。雖然這個理論可以解釋球狀閃電的部分特性,卻不能說明為甚麼它可以在飛機倉內形成。此外還有許多不同的說法,如等離子體、離子、帶電的塵埃、有外層電子殼的水……等等,但沒有一個理論可以完滿地解釋這個科學懸案。如果你有見過球狀閃電或拍到它的照片,一定要把所有資料記錄下來呀!那將會是十分寶貴的研究資料
____________
在人們的心目中,不發光的閃電是根本不存在的。的確,放電現象,特別是空中的放電現象,一般都會伴隨著耀眼的光芒和隆隆的轟鳴聲。然而,經過科學家們觀察和對大氣化學物理特性的探索,卻證實了黑色閃電的存在。長期觀察表明,在自然界里,在球形閃電之後,接著立即出現黑色閃電的現象是大量存在的。
1974年6月23日,在札巴洛日城,蘇聯著名天文學家B·契爾諾夫,曾親眼見到一次飛快滾動的黑色閃電。當日下午17時45分,一場大雷雨正襲擊該城,契爾諾夫描述說,開始時是強烈的球狀閃電,不一會兒,在它後邊飛過一團黑色東西,黑色閃電在灰色雲層的背景下看得很清楚。這一現象使這位學者感到驚訝。更有趣的是A·包格旦諾夫上校,在大白天的莫斯科地區也目睹到一個平穩地冒著氣的黑色閃電。這個球狀閃電的直徑有25~30厘米那麼大,看上去像是霧狀的凝結物,背景是淡紅色,在它的周圍呈現深棕色的光輪。後來,這東西像是燒紅了的大火球,飛快滾動著,不久就爆炸了。
怎樣解釋黑色閃電的自然本質呢?科學家們告訴我們,這是因為大氣中太陽光、宇宙射線,雲的電場、線狀閃電和一些物理化學因素的作用,天空中會產生一種化學性能十分活潑的微粒,是一種分子氣溶膠,在電磁場的作用下,這種分子氣溶膠便聚集在一起,而且能像滾雪球那樣愈滾愈大,形成大小不等的球狀物。這種球狀物不會發射能量,但可以長期存在,由某些化學活躍分子充當「催生劑」,引起燃燒或爆炸,生成黑色閃電。
黑色閃電是一種最危險的閃電,因為它多次地出現在樹上、桅桿上、屋頂上和金屬表面上,一般呈瘤狀,很容易把它看成一團臟東西,而且一旦接近它,去動它、它便會立即燃燒或爆炸。如果飛機在空中飛行時遇到黑色閃電,它會變成一般的球形閃電,立即爆炸,飛行員叫它「空中霹靂」。在地面上如果黑色閃電落在飛機機體上、雷達設備或儲油罐上,要特別小心,千萬不要碰它。因為這時黑色閃電很容易變成球形閃電或發生爆炸,其危險陛更大。所以,無論是飛行人員還是地面指揮人員,對它都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並了解處置它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