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出現在穀神星上的白色斑點,究竟是反射光還是發射光
穀神星曾一度被認為是太陽系的第八大行星,當然,這只是人們當時認知的局限!我們自古以來就知道太陽系中包括地球在內有六顆行星,因為它們這幾個都是肉眼可見的。隨著哥白尼革命的結束,以及後來開普勒、伽利略和牛頓的發現,太陽系的結構已基本為人所知。在整個17、18世紀,越來越好的天文觀測證明了我們對行星運動的理解是正確的,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支配著地球上的一切、也支配著我們頭頂上的天空,1758年哈雷彗星回歸的預測也證實了這一點。
其隕石坑底部也會很少受到陽光的照射,這就足以使得其他地方的水冰升華,而隕石坑深處的得以保存。我們在月球甚至是水星上發現的水冰也是同樣的道理。
這是一個科學最好的例子:發現了一個神秘的東西,弄清楚需要知道什麼才能解決這個問題,然後精確地進行測量。了解小行星對弄清楚早期太陽系至關重要,這又一次證明了水在太陽系,甚至是宇宙中十分普遍。
『貳』 八大行星各直徑是多少
八大行星的直徑依次是水星4880Km、金星4880Km、地球12756.2 Km、火星6796km、木星142984 Km、土星120536km、天王星51118km、海王星49576 Km。
八大行星是太陽系的八個大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自轉方向多數也和公轉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兩個例外。金星自轉方向與公轉方向相反。
1、水星:英文名Mercury,水星最接近太陽,是太陽系中體積和質量最小的行星。常和太陽同時出沒,中國古代稱它為「辰星」。水星在直徑上小於木衛三和土衛六。
2、金星:英文名Venus,太陽系中第六大行星,中國古代稱之為太白或太白金星。它有時是晨星,黎明出現於東方天空,被稱為「啟明」;有時又是昏星,黃昏後出現西方天空,被稱為「長庚」。
金星是全天中除太陽、月球外最亮的星,猶如一顆耀眼的鑽石,於是古希臘人稱它為阿佛洛狄忒--愛與美的女神,而羅馬人則稱它為維納斯--愛神。
3、地球:英文名Earth,地球是距太陽第三顆,也是太陽系第五大行星。地球,當然不需要飛行器即可被觀測,然而我們直到二十世紀才有了整個行星的地圖。由空間拍到的圖片應具有合理的重要性;舉例來說,它們大大幫助了氣象預報及暴風雨跟蹤預報。
4、火星:英文名Mars,火星為距太陽第四近,也是太陽系中第七大行星;中國古代稱「熒惑星」,火星在心宿內發生「留」的現象稱為熒惑守心。火星(希臘語: 阿瑞斯)被稱為戰神。這或許是由於它鮮紅的顏色而得來的;火星有時被稱為「紅色行星」。
5、木星:英文名Jupiter,木星是離太陽第五顆行星,亦為太陽系行星中質量最大的一顆,它的質量是所有其他的7顆行星的總和的2.5倍,是地球的318倍,體積為地球的1316倍。被稱為「行星之王」。
6、土星:英文名Saturn,土星是離太陽第六遠的行星,也是八大行星中第二大的行星,中國古代稱為「鎮星」,是太陽系密度最小的行星,可以浮在水上。在羅馬神話中,土星(Saturn)是農神的名稱。希臘神話中的農神Cronus是Uranus(天王星)和蓋亞的兒子,也是宙斯(木星)的父親。土星也是英語中「星期六」(Saturday)的詞根。
7、天王星:英文名Uranus,天王星是太陽系中離太陽第七遠行星,從直徑來看,是太陽系中第三大行星。天王星的體積比海王星大,質量卻比其小。
8、海王星:英文名 Neptune,海王星是環繞太陽運行的第八顆行星,也是太陽系中第四大天體(直徑上)。海王星在直徑上小於天王星,但質量比它大。
(2)卡通圖穀神星圖片擴展閱讀:
行星的定義:一是必須圍繞恆星運轉的天體;二是質量足夠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體呈圓球狀;三是這個軌道附近應該沒有其他物體。按這樣的劃分,太陽系的行星就只有水、金、地、火、木、土,加上天王、海王星這八顆。
與2006年之前提到的九大行星概念不同,在2006年8月24日於布拉格舉行的第26屆國際天文學聯會中通過的第5號決議中,冥王星被劃為矮行星,從太陽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必須是圍繞恆星運轉的天體——冥王星相符。質量足夠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體呈圓球狀相符,但是冥王星沒有能夠清空其軌道上的其他物體,因此降級為矮行星。
而同樣具有足夠質量、成圓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軌道附近其他物體的天體稱為「矮行星」,冥王星恰好符合這一定義,並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確認是一顆「矮行星」。所以冥王星被歸為矮行星。從此太陽系從九大行星變成了八大行星。
『叄』 大多數天體都是球形的,這是為什麼呢
一般只有達到某個直徑上限的天體才具有球體狀態,這個值取決於天體本身的物質屬性。土衛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土衛一為太陽系岩石球體中體積最小的。簡單的說,這和引力勢能的差值(質量)以及流體靜力平衡相關,本文將為您簡單介紹這個原理。
首先來了解下我們熟悉而陌生的太陽,太陽不僅僅是球體,而且非常接近於圓球,估計扁率大概只有900萬分之一,這意味著其極直徑和赤道直徑的差別不到10千米,這和太陽約140萬千米的直徑比起來,都不算什麼了。我們再來看看其他天體,月亮的扁率約為0.0012,地球約為0.003。
我們在前言所提到的土衛一,它是目前太陽系最小的岩石球體,可以根據自身的引力以及自轉形成球體。土衛一的直徑大約為400千米,自轉周期大約為22小時。但是比土衛一更小的天體,卻不是球體的了。比如土衛七,形狀詭異,其直徑約為270千米,自轉周期為混沌狀態。又如木衛五,直徑約為200千米,其形狀也是不規則的。如果比土衛一直徑大的話,那麼天體就成球體了。如土衛二,直徑約為500千米,形狀為球體。
美國阿波羅17號宇航員在前往月球途中拍攝的“藍色彈珠”地球照片(攝於1972年12月7日,非原始照片),圖:NASA/Apollo 17 crew; taken by either Harrison Schmitt or Ron Evans
『肆』 美少女戰士各人物名字給圖片哦
1、月野兔
月野兔,武內直子原著漫畫《美少女戰士》及其衍生作品的第一女主角,可以變身成為水手月亮(即Sailor Moon)。她本是一名十番中學的普通中學生,不過成績並不理想,而且經常遲到。有一天,她遇到了一隻叫作露娜的會說話的小貓,並獲得了變身為水手戰士的能力。從此,月野兔和她的水手戰士夥伴們一起開啟了與黑暗勢力戰斗的旅程。
『伍』 宇宙中星球的名稱
宇宙中星球的名稱有:
1、天王星:
穀神星,是太陽系中最小的、也是唯一位於小行星帶的矮行星。由義大利天文學家皮亞齊發現,並於1801年1月1日公布。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穀神星重新定義為矮行星,穀神星曾被認為是太陽系已知最大的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