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學渣」試卷曝光,在試卷上搞塗鴉,他們是怎麼想的
一直以來,我很好奇的是,那些考試只考十幾分,大片的試題空白的學生,他們兩個多小時的考試時間在幹嘛呢,是不是很無聊?我原本以為,他們肯定要麼在發呆睡覺,要麼在抓耳撓腮,試圖找到一點能做出的題目。看了下面這些「學渣」的試卷之後,我終於知道,他們在考試的時候也是沒閑著,充分發揮了他們的美術天賦和想像能力,還是幹了不少事的。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下這些試卷上的「大作「吧。
這個同學和上面的同學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英語單詞寫不來沒關系,咱美術過關呀,你不就是要一個堅定的眼神嗎?這個眼神夠不夠堅定?我看不僅很堅定,還很機智呢。不過,這個學生倒是也不能說是「學渣」,畢竟除了這道題之外,別的單詞還是寫了的。
學習是需要踏踏實實的,一步一個腳印的,這樣的小聰明雖然看起來挺可樂,但是靠搞笑可考不上大學,還是需端正學習態度,打好學習基礎,在搞好學習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特長,培養興趣愛好不是更好嗎?
㈡ 為什麼一個男生總是愛發小貓的表情包
說到表情包流行原因,不得不談到表情包的發明,它是20年前由日本設計師栗田穰崇發明的。靈感來源也很有意思,來源於和女朋友吵架,為什麼呢?女朋友嫌棄他很冷漠。我們知道文字總是冷冰冰的,但是表情包是不是很有溫度。所以表情包最初的設計就是為了傳達愛意。
表情包是不是真的可以承載愛意、傳遞情緒呢?別著急,大腦掃描技術可以回答這一疑問。當我們注視一個表情包的面孔信息的時候,不論來自於動物還是卡通形象,這跟我們看到真實的面孔是一樣的,都是由大腦中的枕枕顳皮層來處理。所以我們看的不單單是表情包,看到的是發信人的表情,也就是說表情包在對你笑,就是發信人在對你笑,表情包在對你哭,就好像發信人一臉愁容。
除此之外它還有附加作用,有句話說,沒有什麼表達是一個表情包解決不了的,的確,表情包的出現簡化我們的溝通,讓我們的溝通更高效。因為我們發語音也好,發文字也好,都更像做一道解答題和論述題。但是表情包像是一道選擇題,選擇題總是更簡單,你只要按幾個按鈕,就能輕松傳達一條消息。
剛才說了表情包流行的原因以及它的一些作用,這些都不是空口無憑,而是有實證支持研究的。我們來看一下金賽研究所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實驗調查了使用表情包的習慣,發現經常使用表情包的人,在生活、戀愛中具有更大的優勢。研究結論表明經常使用表情包的人,約會、親吻甚至性生活的頻率更高,並且他們對自己的情感生活滿意度也更高。這個解釋有點書面化,我幫大家翻譯一下,意思就是表情包能幫你脫單,表情包能讓你和伴侶的感情更好,表情包能讓你在生活中更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