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卡通圖片 » 看書惡搞網路搞笑圖片
擴展閱讀
怎樣剪心形圖片大全 2025-02-06 14:51:36
手機圖片怎麼弄成橫版 2025-02-06 14:42:07
漫畫圖片男生唯美古風 2025-02-06 14:34:57

看書惡搞網路搞笑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7-09 17:28:21

Ⅰ 求動漫坐在寫字桌旁看書的女生圖片

這個可以么

Ⅱ 求一張網路搞笑圖片,大概是一個男生握著一支筆還是什麼東西,呲著牙貌似是在教室里拍的在傻笑


這個吧?

Ⅲ 幽默圖片搞笑圖片帶字

  1. 兒子拿了個iPad對媽媽說:「你瞧,可以在上面看書呢。」
    媽媽很是驚奇,拿過來iPad看了看,然後舔了舔手指去上面翻頁

  2. 高中時,同桌愛放屁。
    有次,一股惡臭飄過。我問他:「你是不是又放毒氣了?」
    前桌的MM回頭說:「他的不是這個味。」

  3. 室友A:「我新買的衣服好看嗎?」
    室友B:「哇塞,這么好看的衣服,你不去整個容搭配一下嗎?」
    室友A:「……」

  4. 隔壁宿舍音響特牛。
    有一次我問他們:「哎,裡面音響不錯,什麼牌子?」
    「豈止是音響不錯,還雙卡本來想在QQ空間發表說說:我Cao,今晚又喝大了!
    看到最近訪客有老媽,遂改成:快考試了,看了一天的書,好累,加油!雙待呢。」

  5. 、同桌做著做著卷子睡著了,在睡夢中放了一個驚天動地的響屁,而且味道及其難聞。
    大家頓時都停了筆看著他,但是他絲毫沒有醒來的意思。
    看著講台上老師那鐵青的臉,我們都使勁憋著沒敢笑。
    可這時,同桌居然還說起了夢話,只聽他吧唧了一下嘴說:「真香,好吃!」

Ⅳ 在教室里一個男生坐在窗戶邊看書,一個女生看著男生的卡通圖片.

是信鏈凳喚猜這張嗎滑旅?

Ⅳ 求些惡搞或者是搞笑的高達圖片.

搞笑漫畫
http://hi..com/hsdlslt/album/Seed%20Club
惡搞
http://hi..com/hsdlslt/album/%BD%AB%B6%F1%B8%E3%BD%F8%D0%D0%B5%BD%B5%D7

這張絕對是搞笑圖片
http://hi..com/hsdlslt/album/item/4c3f19ae1fb064d9faed5044.html

我不知道那個惡搞圖片你能不能看懂,基蘭COSPLAY朱雀和魯路修,原圖在火鳥和LL的相冊里。

Ⅵ 朱丹曬書店看書照,配文被指有錯別字,遭到了網友怎樣的調侃

朱丹是一位知性的女主持人,外表不算太過亮眼,主持風格比較大氣,一度受到觀眾們的喜愛。朱丹曾經也紅極一時,自從結婚生孩子之後,智商彷彿也下線了,經常會做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如果是一般的事件,觀眾多是可以原諒的,可是在頒獎典禮上,也會叫錯嘉賓的名字。她說錯的話,別人還由此編輯了網路熱梗,成為了流行的歌曲。朱丹閑暇的時候會在社交平台上,發布一些自己的日常,其中有一條是看書的照片,可是所配的文案有錯別字。遭到網友怎樣的調侃呢?讓我們一起看一下吧!

朱丹曬出的文字裡面,把“偌大”的“偌”寫成了“諾言”的“諾”,如果仔細的斟酌自己發過的文案,那麼就不會犯這種低級的錯誤。之前把迪麗熱巴叫做迪麗熱媽,說出來的英語也是不陰不陽,很多網友都建議朱丹重新去學習最基本的文字,要多讀一點書。雖然她和她老公的感情比較深厚,但是也應該把自己的心思投射在工作中,而不是最基本的常識都不懂。一個優秀的主持,業務能力要強,才會獲得觀眾的喜歡。

總之,畢竟觀眾不是傻子,大部分的人對於朱丹是有童年濾鏡的,對她有一些寬容。但是時間久了,業務能力一再下降的話,相信觀眾也不會買賬。

Ⅶ 什麼是網路惡搞

話不多說

先來看一段視頻截圖(沒看過視頻的可以網路看看)


看完這個惡搞視頻,二扔和大家一樣笑得前俯後仰……這個梗來自於哪裡?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嗎,這是小羋月和羋姝初次見面時玩耍的一個游戲,沒想到後來竟成為一句令人唏噓的話語。

盡管二扔並沒有看到過視頻中的這個片段,但幾乎可以判斷,這段視頻有一半是被後期加工惡搞的。那什麼是惡搞呢?

名詞解釋

惡搞,原意指出於惡意的搞笑,現在指在已有資源(如新聞圖片、文藝作品)基礎上進行再創作,原來的格調和氣氛大變,包含各種搞笑犯貧元素,同時,新作和原作的對比往往能增強搞笑程度。(來自網路)

由於「惡搞文化」的流行,人們在社會學、倫理學、教育學以及法學等學科視角下對其展開了深入細致的探討。在這種社會現象的背後,其實是有其心理的根源。研究在這個文化後面的根源,將有助大家更加深刻理解這樣的流行文化,進而是社會現象。

集體狂歡心理

網路的集體狂歡是網路行為的價值取向與網民的興趣、情感、認知傾向性等個人的心理需求相契合而產生的結果。隨著時代發展,國家的經濟文化水平正在極速提高,隨之而來的是巨大的生活壓力。而惡搞恰巧彌補了這方面壓力的釋放。平時「正兒八經」的電影電視劇,以及無法適應人們對多樣化文化的需求。這些「正劇」通過被加工,似乎變得更加有趣歡樂,在這種加工中讓大家找到了釋放的感覺。

從眾心理與標新立異

我們大五人格微信公眾號對從眾心理曾有過多次的介紹。許多社會現象的造成其實都起源於「從眾心理」,也就是人們對流行的追求。惡搞文化最開始是出於部分不願意隨波逐流的人群,將一些傳統資訊重新解構,變成一種獨特創新的文化。但是隨著這樣標新立異的人越來越多,標新立異似乎也變成了「從眾」。

自我實現心理

班杜拉對自我效能感的定義是指「人們對自身能否利用所擁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項工作行為的自信程度」。由於網路傳播快,成本低,許多普通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在網路世界占據一個角落,成為「網紅」。比如之前的芙蓉姐姐靠秀身材,鳳姐靠徵婚,滑板鞋靠雷人……各種普通人使用「出位」的方式,迅速在網路世界獲得關注,獲得自我實現。

碎片化時間消化

惡搞文化具有快餐化的特點。在大家印象中,看到的惡搞視頻、段子、漫畫,多以簡短、碎片化的特點為主。比如上個廁所,比如吃個午飯,比如約會等人等等碎片時間。在短暫的時間中無法從事連續性強或是難度比較高的一些活動,閱讀簡短的「惡搞文化」也是許多人打發時間的好方法。

結語

總之,二扔對「惡搞文化」還是持非常開放的態度,畢竟它不僅有趣,具有創意,還能幫大家釋放壓力,何樂不為?只不過在惡搞的同時,還是保留底線,畢竟有些惡搞過度,特別是針對個人的惡搞,也可能傷害到話題者本身。


文章首發自微信平台「大五人格」(ID:the_bigfive)

作者:二扔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