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一張圖,錘子是彎的,要去敲釘子猜一個成語
成語:不能自拔
解釋:錘子的一頭有拔釘的功能,即使彎下了腰卻依舊觸碰不到釘子不能將其拔出,表示不能主動地從痛苦、錯誤或罪惡中解脫出來。
讀音:bù néng zì bá
出自:南朝·梁·沈約《宋書·劉義恭傳》:「世祖前鋒至新亭,劭挾義恭出戰,恆錄在左右,故不能自拔。」
翻譯:世祖的前鋒到了新亭,劭挾持劉義恭出戰,恆錄在他的左右,所以他實在是出不來。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形容人不能解脫
(1)拔釘的搞笑圖片擴展閱讀
近義詞:自暴自棄
讀音:zì bào zì qì
意思:形容自己甘心落後,不求上進。暴:糟蹋;損害。棄:拋棄,鄙棄。
出處:先秦·孟軻《孟子·離婁上》:「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翻譯:自己損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談出有價值的言語;自己拋棄自己(對自己極不負責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價值的事業。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