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80後的動畫片有哪些
80後的經典動畫片有:
1、《葫蘆娃》
葫蘆娃是動畫片《葫蘆兄弟》及衍生作品的主角,每一個閉大的都本領超群,為救親人前赴後繼,與妖精們戰斗,受廣大觀眾尤其是少年兒童們的喜愛,成為80後和90後的經典。
2、《貓和老鼠》
以鬧劇為特色,描繪了一對水火不容的冤家:湯姆和傑瑞貓鼠之間的戰爭,片中的湯姆經常使用狡詐的詭計來對付傑瑞,而傑瑞則時常利用湯姆詭計中的漏洞逃脫他的迫旁消害並給予報復。
3、《大力水手》
是於1980年美國播出的動畫。這個故事講述的是一個水手奇跡般的遭遇。他有自己頑固的人生哲學,但是在七大洋的航行中,他的人生哲學受到了挑戰。
4、《大鬧天宮》
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於1961年—1964年製作的一部彩色動畫長片。該片以神話形式,通過孫悟空鬧龍宮、反天庭的故事,比較集中而突出地表現了主角孫悟空的傳奇經歷。
5、《哆啦A夢》
漫畫敘述了一隻來自22世紀的貓型機器人——哆啦A夢,受主人野比世修的託付,回到20世紀,藉助從四維口袋裡拿出來的各種未來道具,來幫助野比大雄的種種困難問題。
6、《龍珠》
該作品是一部講述了將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七顆珠子全部集齊後,便可以實現任何一個願望的秘寶—龍珠,和以主人公孫悟空為中心所展開的關於冒險,努力,熱血,友情於一體的轎啟豎長篇漫畫。
7、《聖鬥士星矢》
整個故事以希臘神話為主要背景,但並不拘泥於希臘神話的典籍。除希臘神話以外,埃及神話、印度神話、佛教、中國古代傳說等也陸續被引用。
Ⅱ 一個貓拿錢買酒去的動畫表情是什麼系列
星貓,是南京合谷科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旗下製作的系列動漫中的系列虛擬角色的統稱,深受小朋友們喜歡。
星貓也指星貓系列的動漫文化產業。
星貓系列動漫文化產業是由南京合谷科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策劃並運營的。
南京合谷科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1月,是一家專門從事原創星貓品牌StarQ系列動畫研發製作及營銷推廣的公司。
近幾年來「 星貓」動漫文化產業鏈逐漸成型,涵蓋了原創動漫畫製造、品牌授權與管理、動漫衍生品開發、動漫節目播映、動漫圖書音像發行、動漫館教學、動漫增值服務等等,在全國的動漫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是江蘇省影視動漫協會的常務理事和南京市的優秀動漫企業。
Ⅲ 中國皮影動畫的特點以及代表作品是什麼
中國皮影動畫的特點是操耍技巧和唱功。代表作品有白蛇傳、拾玉鐲、西廂記、秦香蓮、牛郎織女、楊家將、岳飛傳、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封神榜等等。
皮影戲中,操耍和演唱都是經師父心傳口授和長期勤學苦練而成的。在演出時,藝人們都有操縱影人、樂器伴湊合道白配唱同時兼顧的本領。
有的高手一人能同時操耍七、八個影人。武打場面是緊鑼密鼓,影人槍來劍往、上下翻騰,熱鬧非凡。而文場的音樂與唱腔卻又是音韻繚繞、優美動聽。或激昂或纏綿,有喜有悲、聲情並茂,動人心弦。
(3)紅軍橋邊大戰卡通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傳承發展
傳統的皮影戲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著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這也是它適應如今快節奏社會最大的障礙。
1、皮影精雕細琢,巧奪天工的色彩造型傾倒了無數的藝術家,卻給它的製作帶來了極高的難度。一個影人的製作要包括制皮,描樣,雕鏤和上色等十餘道工序,這些復雜的工藝足以花去一個手工藝人數星期的時間,還不包括這期間因任何一個小錯誤而導致無法修改,前功盡棄的可能性。
2、成品的保存也是一個難題,長時間的日曬會使顏料褪色,溫度的濕熱變化也會造成皮影的變形。這對強調批量生產的工業化社會來說無疑都是致命的弱點。
在過去很長時間里,皮影基本都是以表演的形式出現,都是以娛樂為目的。在如今這娛樂生活多樣的年代,皮影戲的魅力光環正在逐漸黯淡,只有這一些特殊場合可以看見(如:北京的老舍茶館以及一些演繹著歷史的戲院)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審美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因而大家把以前皮影中的角色與人物,都以更精湛與更細膩的雕刻工藝表現出來。
皮影的製作工藝正在從曾經的娛樂為主,欣賞為輔向現如今以欣賞為主,娛樂為輔緩慢過渡。將來的皮影更強調與突出其靜態的藝術價值,通過場景的布置,角色的表情,豐富的色彩等,展示著它獨特的魅力。
在中國,不少的地方戲曲劇種都是從皮影戲中派生出來的,而皮影戲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藝術手段,對電影的發明和美術片的發展也起到先導作用。如今,中國皮影被世界各國的博物館爭相收藏,同時也是中國政府與其他國家領導人相互往來時的饋贈佳品。
千百年來,皮影戲這門古老的藝術,伴隨著祖祖輩輩的先人們,度過了許多歡樂的時光。因而大家把以前皮影中的角色與人物都以更精湛與更細膩的雕刻工藝表現出來,更強調了皮影的藝術性與裝飾性。把皮影製作好以後,加以裝裱用於展覽與裝飾。
Ⅳ 這是什麼漫畫,有名字否
好像是《小黑卡利麥羅》,卡利麥羅是只烏黑的小雞,它的特徵是頭上戴著蛋殼。除了卡利麥羅和普莉西拉,還有稱作羅西塔、朱里亞諾、彼特、蘇姬的朋友。然後6人組成稱為{綠色小組}的電視取材團,為了充滿正義感的報道,果斷沖向各種各樣的危險地方。 另外向你推薦一些80年代的動畫片大全(吐血之作,24K真金)
80年代的動畫片種類多多,更重要的是內容和藝術性都很好。下面分門別類說一說,如
果不 全,希望大家補充。
我國的動畫片
必須說的是我國的動畫片藝術性很強,而且別有特色。《大鬧天宮》大家都看過吧,里
面的繪畫和著色非常非常的漂亮。另外《小蝌蚪找媽媽》的水墨畫畫法堪稱有中國特色
的動畫片,並且影響了早期日本的動畫片(例如《聰明的一休》)另外,那個時候的歌曲
出奇的好聽,這是後話,不提。
另外那時的動畫片教育性很強:《雪孩子》教育我們要舍己為人,《小馬虎》教育我們
要仔細,《三個和尚》教育我們要協作,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
連續劇和系列劇有
《大鬧天宮》:中國動畫片的NO.1。實在沒的說,再多說一句都是多餘的。前幾年的動
畫片《西遊記》根本沒法比。
《大林和小林》:夢中經常想起它。
《黑貓警長》:「眼睛瞪的像銅鈴...」黑貓警長的歌曲真是VERY GOOD。早期的黑貓警
長有五集,分別是《夜襲搬倉鼠》《食猴鷹》(原名不是這個)《偷紅土的小偷》《吃丈
夫的螳螂》和《吃貓鼠》。第二集中圍剿食猴鷹的戰斗最激烈——「實行第一套作戰方
案...神槍手掩護...佔領制高點...」。食猴鷹一開始還趾高氣揚「這該該該該死的貓」
;到了最後被剃光了,說了一句「我是賊,我該死」,這是本人小學時候被女同學「欺
負」的時候的認罪語。另外,大象河馬需要吃紅土(那個時候俺到了動物園還要找紅土喂
大象呢,嘻嘻),女螳螂要吃掉自己的丈夫才能生小螳螂,還有吃貓鼠的存在,長知識啊
。尤其是每一集結束的時候,黑貓警長掏出手槍乓乓乓乓打出四個大字——請看下集—
—真是酷閉了。
《阿凡提的故事》:木偶戲,好多集,有《賣樹陰》、《種金子》等等。阿凡提一邊騎
驢一邊唱「我的小毛驢,小毛驢...」,還有種金子時的咒語「埋沙子種金子沙子一袋子
金子一屋子...」妙哉妙哉。大家都看過吧,不過12集都看全了也不容易啊!
《天書奇譚》:裡面的小主人公蛋生把天書看了一遍就背下來了,厲害!還有蛋生吃餅的
動作也帥呆了。《天書奇譚》情節曲折,實在是扣人心弦啊。
《陶陶的故事》系列:棒!怎麼稱贊都不為過。陶陶是一隻兔子,比兔子羅傑可強多了。
《看不見的朋友》講陶陶對著山谷說話——「你對別人友好,別人也對你友好;你對別
人沒禮貌,別人也對你沒禮貌」,挺有教育意義的。《雪孩子》讓人潸然淚下,講雪孩
子為救小兔自己化成水變成了白雲,挺美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裡面的雪孩子一邊滑雪
一邊唱的歌曲「雪花,雪花...」——哎,怎一個美字了得!另外還有好幾部,大家想想
吧。
《葫蘆兄弟》:本事各異的七個葫蘆娃,大家都知道。
《葫蘆小金剛》:《葫蘆兄弟》的續集,歇菜了。結論:中國的連續劇,不能拍續集。
《邋遢大王歷險記》:只是記得好玩,印象不深了。
《小龍人》#:「我頭上有犄角,我身後有尾巴」它是誰?「就不告訴你,就不告訴你」
《小龍人》不算動畫片,可是也很有影響力。雖然是90年的,但是我也列出來了。這個
片子的想像力很是驚人,不像是孩子寫的。
《小靈通》#:二十集,我沒看全,但是我有書(是葉永烈先生寫的,他的博士警察金明
是我的兒時偶像)。第一集是中央電視台,後來講郵票、自來水、煤氣、冷飲、火柴的制
造,講塑料博覽會、玩具博覽會、航模製作等等,最後一集是北海艦隊。絕對棒絕對棒
的科普片。
《舒克和貝塔》:鄭淵潔的成名作,頌揚小耗子的。不知為什麼,我最喜歡臭球。不過
99年砸美國使館的時候,據說北航的兄弟們高喊「舒克,舒克,舒克,我是飛行員舒克
」,北理工的弟兄們也應和「貝塔,貝塔,貝塔,我是坦克手貝塔」,然後就是...真是
,真是...
《封神榜》:長篇動畫,比較晚。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跟西遊記寫的不一樣,孫悟空從花果山回來才把白骨精打死。
當初我是在電影院里看全的,旁邊一些大人也都伸著腦袋看。
《旗旗號巡洋艦》:是《七巧板》里播出的,誰還記得?裡面有一隻小耗子是旗手,不
過被誣陷偷了花生米。廚師是小瓷豬,小老鼠是旗手,然後小兔子是醫生,電動狗是船
長,機器人是大副,橡皮鴨子,洋娃娃,還有大木象...看了動畫片才知道船上面的職務
,知道什麼是「旗語」。評價嘛,一個字——精製!不久前一次我睡不著,竟然想起了
旗旗號巡洋艦的歌 ——「拉響風的汽笛...七七號已開始起航...啦啦啦啦...」,哈哈
... 拐個彎:當初星期四鞠萍姐姐的《七巧板》和星期五董浩的《天地之間》大家記否
?我的表姐當年就喊鞠萍姐姐,現在她的寶寶三歲了,還是喊鞠萍姐姐。我最喜歡《七
巧板》里的學學做做欄目和《天地之間》的主題歌「從天到地,從地到天...誰能揭開這
些奧秘,必會變的聰明無比...」最奇怪的是幾年前清華大學要保送生時的宣傳片的插曲
和背景音樂就是《天地之間》?!?!?!不知道現在還是不是。
《動物王國盜竊案》#:全是動物演的,開始時猩猩博士撅著嘴說「發電站的金軸被盜了
」。還有猴探長、狗熊局長。想起來了嗎?
《琴島和海爾》:海爾公司的贊助片,當初只拍了幾集,《我們愛科學》雜志還連載過
。現在又拍了,不過名字叫《海爾兄弟》。
《皮皮的故事》系列:有《小白兔不見了》《牙齒逃跑了》等等,十多集,教育大家養
成好習慣。
《大盜賊》:「我是個大盜賊,什麼也不怕...」
比較晚的,但是大家提到的:《魔方大廈》《藍皮鼠和大臉貓》《皮皮魯和魯西西》《
小蛋殼奇遇記》
註:#表示非動畫,是人演的。
單集的動畫片
《小蝌蚪找媽媽》:中國動畫片的張三豐,中國卡通界的達摩,開山鼻祖。據說是齊白
石先生的原畫!!!快去看啊!
《漁童(漁盆的故事)》:愛國主義教育片,強力推薦!裡面那外國壞傢伙說:「撈頭(老
頭),愚盆是窩們國家地(漁盆是我們國家的)。漁童忍無可忍,終於教訓了那外個國的壞
傢伙。典型的中國畫法。
《丁丁的故事(丁丁戰猴王)》:不是英國的丁丁,是中國的少年。丁丁有一把金鑰匙,
用科學技術打敗了孫悟空。挺古老的,估計記得的人不多。
《老狼請客》:你要是沒有看過,那你的童年就真是太不幸了。裡面老熊唱的「老狼請
吃雞」我最喜歡聽了。
《哪吒鬧海》:酒是陳的香,哪吒是老的好!
《西嶽奇童》:老版的《寶蓮燈》,上集——因為導演去世了,所以沒有下集...而且據
說,電影廠著火,下集還沒來得及播就葬身火海了...聽到這消息,我神傷了好久。我說
,大家聯合上書,讓電影廠重拍吧.
《小黃鸝學唱歌》:經典!也是典型的中國派畫法,可惜現在很少了;歌也不錯,現在也
很少有了。講小黃鸝練膽子學唱歌的故事:「小黃鸝,你唱的很好啊」「可是,我的膽
子很小,怎麼辦呢」...另外其中有兩首繞梁三日的歌,一個是「我是小小的歌唱家,要
把美麗的歌兒唱,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唱起歌來真快樂;唱啊唱啊愉快的唱啊
,唱起歌來真快樂...」另一首是「紅太陽,掛天上...」(開心,開心的流涕)
《九色鹿》:又一個經典——美麗的九色鹿。配音和畫面都是很唯美的感覺,我語言乏
力,實在沒法稱贊它。我只是想說:讓我再看一遍吧!如果金錢可以買回過去的時光,
我願意傾家盪產去看《九色鹿》。
《小馬虎》:另一個經典——掛在電線上的馬小虎。尤其是馬小虎開汽車「吧吧嗚,嗚
~—— 」當年我坐我老爸的自行車,就會來這一句。
《小鯉魚跳龍門》:超級無敵大經典。
《猴子釣魚》:經典中的經典,中國動畫片的代表作。看看中國化的美術,聽聽中國化
的音樂,作中國人真好。要是你沒看過,那你的人生絕對是不完整的。建議大家在入土
之前好好看看。
《猴子撈月》:也是猴子的故事,也是中國化的動畫片。
《過猴山》:裡面的老頭子跳舞時的音樂很好,什麼時候哪個舞廳里也來一段,那就火
了。
《等明天》:小猴子老是等明天,結果一直沒有蓋房子。
《淘氣的金絲猴》:裡面用國畫畫的的金絲猴和大熊貓進入了不少教科書!太棒了,任何
語言任何文字都沒法形容他。
《火焰山》:大概是解放前拍的。不過很好啊。
《人參果》:不說了。
《嬌嬌的奇遇》:沒有看過《嬌嬌的奇遇》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神筆馬良》:小的時候我的至愛啊!
《熊貓百貨商店》:剪紙片,教育我們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小熊貓學木匠》:教育我們要仔細。「我們我們我們猴子,愛吃愛吃愛吃桃子...沒吃
桃子,少了桃子...」 百唱不衰啊。
《差不多》:講一個小獵人的故事,也是教育我們要認真。
《狐狸打獵人》:和《差不多》是同時代的。
《人參娃娃》:橫里看,豎里看,怎麼看怎麼好。白白凈凈的人參娃娃叫的那聲「小哥
哥」,太天真太可愛了。
《張飛審瓜》:一個有趣的動畫片,不過大家可能都忘了。
《豬八戒吃西瓜》:沒吃過豬肉,還能沒見過豬走?
《醉酒》:一個卡車司機酒後行車,開到建築工地,撞了。演的次數太多了,不過風格
跟別的不太一樣,倒是有點像某版的《翠花上酸菜》。
《濟公鬥蟋蟀》:不用介紹了。
《蟋蟀》:《聊齋志異》里的《促織》故事,感人。
《天才雜技演員》:木偶劇,好故事,好片子。主人公叫台(太)驕傲和鄭(正)用功。
《驕傲的將軍》:一個無敵大將軍打了勝仗就刀槍入庫,結果最後被打敗了。
《三個和尚》:教育我們要協作,要勤勞!三個和尚紅黃藍三原色的搭配,因為簡單,所
以美麗。
《摔香爐》:老爺爺和老奶奶摔香爐的故事,廢除迷信,崇尚勤勞。建議廣播體操練習
者看三遍寫出觀後感。
《好貓咪咪》:教育我們要「苦練殺敵本領」!另有壯膽歌「老鼠怕貓,那是謠傳,一隻
小貓,有啥可怕,壯起鼠膽,把貓打翻,前年謊言,徹底推翻」。
《小鴨呷呷》:大家還記得吧。
《三隻狼》:和《小鴨呷呷》一樣都是折紙片,好玩,好玩。
《賣杏》:「賣信(杏)-來!賣信(杏)-來!」一個看過無數次的好片子。
《鷸蚌相爭》:剪紙片。
《真假李逵》:李逵就是李逵,李鬼就是李鬼。
《半夜雞叫》:小學時代看了《半夜雞叫》以後,所有姓周的同學都慘了。
《紅軍橋》:估計大家都看過。
《山伢子》:剪紙片,山伢子勇斗白匪軍的故事。
《善良的夏吾冬》:好人有好報,我最喜歡了。
《嶗山道士》:嶗山道士老唱「穿牆進去,我穿牆進去,拿了就...跑!」結果撞牆了。
《長發妹》:美麗的長發妹,美麗的故事,可惜俺是男孩子沒辦法留長發啊。
《沒頭腦和不高興》:一高一矮的沒頭腦和不高興。沒頭腦蓋了一個999層的大樓,要爬
3個月;不高興在樓頂上演武松打虎,結果...哈哈。
《小紅臉和小藍臉》:保護牙齒的故事。看了以後,現在我還是早晚刷牙。
《過河》:講小狐狸獨吞桃子結果被朋友拋棄的故事。裡面的歌「哎呀有隻壞狐狸...」
朗朗上口。
《曹沖稱象》:木偶劇,挺好玩的,尤其是黑糊糊的印度人。
《一夜富翁》:當時小豬豬儲蓄罐好流行啊。
《愚人買鞋》:木偶戲。我看過若干遍了。
《小兔偷瓜》:被粘住的小兔特可憐的哭喊:「老爺爺~~」。那個穿日本軍旗的傢伙應
該學習學習再學習!
《咕咚來了》:咕咚來了的郵票現在漲的特快,尤其是小本票。
《草原英雄小姐妹》:深入人心的故事。
《路邊新事》:紅領巾拾金不昧的故事,前幾天中央六剛剛演過。社會主義好,社會主
義好,就是好來就是好。
《小哥兒倆》:木偶戲。星期天一早哥哥就急忙離開家,弟弟以為哥哥踢球去了,到了
學校,發現哥哥原來在為班上修理壞椅子...俺當年曾經寫過觀後感,還得了小紅旗呢!
《松鼠理發師》:木偶劇,裡面的小松鼠理發師挺可愛的。
《老虎學藝》:還好,幸虧貓留了最後一手。
《母雞搬家》:誰看過?講三隻不同顏色的老母雞接到搬家通知...
《喵嗚是誰叫的》:講一隻從沒出過門的小狗,經過千難萬險終於知道了是喵嗚原來是
貓叫的呀。
《刺蝟背西瓜》:剪紙片。
《大名府》:梁山好漢!
《小鈴鐺》:五六十年代的,屬於木偶和真人合拍的,我媽媽很喜歡看的。
《小鈴鐺續集》:八十年代拍的,講的是一個木偶私自跑出來玩發生的故事。故事講了
很多木偶,動畫片知識,我現在都還記得。
《老鼠嫁女》:「小呀么小白鼠乖乖的跟我走住進我的窩...」
《鹿鈴》:小鹿跟鹿媽媽鹿爸爸在一起,碰到了老鷹,就分散了,被一個跟爺爺住在一
起的
小姑娘救了,小姑娘在小鹿的脖子上掛了一個鈴鐺...
《龍牙星》:很美的故事...
《蝴蝶泉》:很經典的純音樂動畫片。片中沒有任何對白,不過仍然非常動人。
《山水情》:號稱中國近十年動畫片之最。該片融入了中國的道家師法自然、與世無爭
思想和禪宗明心見性的靈感。傑出的水墨技法與古琴技藝無不出自大家之手。折服無數
中外人士。絕對可以作為劃時代的見證。
《勞動最光榮》:「太陽光,金亮亮,雄雞唱三唱...」
《奇怪的球賽》:一場冰球賽,撒野撒野王國暗指的是誰?呵呵...
《孔雀的焰火》:畫面極美,說的是一隻小孔雀和藍孔雀,綠孔雀比美的故事,小孔雀
很善良,樂於助人...
《驕傲的小公雞》:黑白的。
有部片子是說一隻老鼠希望變成貓,變了以後又想變別的...變來變去最後又變成老鼠哦
!我還記得它變成豬的時候還唱了首狂搞笑的歌:「當豬當得好快活,羅哩洛哩羅,當
豬當得好快活,羅哩洛哩羅,吃吃那個睡睡,羅哩洛哩羅...」
還有《狐狸拔牙》《七色花》《狐狸送葡萄》《狼來了》《小馬過河》《獵人海力布》
《水鹿》《鷸蚌相爭》《假如我是武松》《金幣國游記》《斗雞》《大掃除》《眉間尺
》《火童》《鹿與牛》《八仙與跳蚤》,就不一一介紹了。 不知道能幫到你不
Ⅳ 國產的動畫片有哪些
1,黑貓警長
《黑貓警長》是改編根據諸志祥原著小說的動畫片,由戴鐵郎導演,並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於1983年下半年至1987年改編出品的5集系列動畫片。國內原創經典動畫之一 ,該動畫自1984年播出以來,一直受到廣大觀眾,尤其是少年兒童們的喜愛,成為20世紀八九十年代少兒的美好記憶。
Ⅵ 中央電視台播發過的動畫片
1、《汪汪隊立大功》是美國尼克兒童頻道推出的動作冒險系列動畫片,在CCTV-14 播放,該片講述了精通科技的10歲男孩Ryder(萊德)在拯救了6條小狗之後,將他們訓練成了一組本領高強的狗狗巡邏隊。
2、《熊出沒之過年》是由深圳華強數字動漫有限公司出品的春節賀歲動畫片,該片於2013年2月9日在央視少兒頻道播出。講述了光頭強想回家過年但沒錢買火車票,熊大、熊二幫助光頭強回到老家過年的故事。
3、《百變機獸之洛洛歷險記》,是我國第一部以變形機器人為主角的大型動畫片,在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 播出。
講述主人公「洛洛」,是一個天才游戲高手,最擅長玩一個以機器人爭霸大戰作為背景,名為「機戰王」的3D電腦游戲,曾多次獲得該項游戲的競賽優秀獎,卻意外進入游戲世界的故事。
4、《睡衣小英雄》在中央電視台播出。蒙面睡衣小隊由三個小隊員組成康諾、葛瑞和艾瑪亞。三個人白天是普通的小孩,但是每當夜幕降臨,他們披上睡衣帶上面具之後,就變身超級英雄。他們探險、解決謎題,並在成長中學會很多知識。
5、《哪吒傳奇》是由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製作的一部神話故事動畫作品,張藜導演,吳楠編劇。該劇講述了小英雄哪吒成長的故事,該片於2003年6月1日在央視綜合頻道首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