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幼兒園《我愛洗手》健康教案
幼兒園《我愛洗手》健康教案5篇
我們周圍的環境存在著許多看不見的細菌、寄生蟲卵,幼兒好奇的天性使他們去到哪裡都想摸摸、玩玩,小手也在不知不覺中沾上細菌等微生物。如果不注意洗手,幼兒極易將病菌帶入口中。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我愛洗手》健康教案,希望大家喜歡!
幼兒園《我愛洗手》健康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習洗手的正確方法。
2、知道飯前,便後、手臟時要洗手。
3、培養幼兒愛清潔,講衛生的良好習慣。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准備:
洗手步驟圖。
活動過程:
一、看看自己的小手。
1、老師的手干凈嗎?(不幹凈,手上有粉筆灰。)手臟了怎麼辦?(應洗手。)
2、小朋友動動小腦筋,怎樣才能把臟手洗干凈?啟發幼兒說說洗手的順序、方法。
二、出示掛圖,介紹洗手的順序。
1、先把小袖子捲起來,打開水籠頭淋濕小手;然後抹上肥皂,搓一搓手,再把手上肥皂沖干凈,關上水籠頭,用毛巾把手擦乾,放下衣袖。
三、教師示範講解洗手的正確方法。
1、捲袖子。袖口一層一層向上卷或把袖子向上拉。邊示範邊問幼兒,為什麼要捲袖子呢?
2、抹肥皂,搓手。卷好袖子後,將手浸在水中,然後再抹上肥皂,兩只手心相對搓,手背搓,五指分開叉搓,然後把手上肥皂洗干凈,一、二、三、輕輕甩三下,最後用毛巾擦乾手,放下袖子,手就洗干凈了。
3、提問:我們在一天中,還有什麼時候要洗手呢?啟發幼兒說出飯前,便後要洗手,手臟時要洗手。教育幼兒不要用衣服擦手,培養幼兒愛清潔,講衛生的好習慣。
四、洗一洗。
1、請幼兒學習正陸知確的洗手方法。
2、帶領幼兒學念兒歌《洗手》。
教學反思:
洗手是幼兒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活動中,我先讓幼兒來示範如何正確洗手,在老師的引導下,幼兒能做到先捲起袖子,然後手心搓搓,手背搓搓,並告訴老師不能玩水。結合動作,幼兒較容易地學會了兒歌,而且能邊唱念邊表演,效果很不錯。但在之後的實踐環節中,有的幼兒沒有老師的提醒就又開始了玩水,可見,不玩水的行為個別幼兒還是不能控制好自己,需要老師的隨時提醒。當然頃悉纖,在一次活動中就想改變幼兒玩水的壞習慣,確實不可能,這需要老師在平時對引導多提醒,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地使幼兒養成正確洗手的好習慣。
幼兒園《我愛洗手》健康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養成飯前、便後、手臟時洗手的習慣。
2、了解洗手的常用工具。
3、初步掌握正確的洗手步驟。
4、知道一些保持身體各部位整潔衛生的方法。
5、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准備
《洗手步驟》課件、水龍頭圖片、肥皂或洗手液、毛巾。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伸出雙手)師:「請大家想一想,手臟了怎麼辦呢?」
——教師鼓勵幼兒說一說自己平常是怎麼洗手的,並簡單演示。
二、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
1、了解洗手用具。
——師:小朋友們,我們會用什麼東西洗手?(肥皂、洗手液、毛巾、干凈水等)
——教師逐一出示肥皂、水龍頭圖片、毛巾,並引導幼兒說「用肥皂,搓搓手」「干凈水,沖沖手」「小毛巾,擦擦手」。
——教師念兒歌,並加上相應動作,請幼兒模仿。
2、了解洗手步驟。
——教師播放課件《洗手步驟》,讓幼兒了解洗手的步驟。
——教師請幼兒一起按照課件圖示步驟進行洗手動作的學習。
——請幼兒邊念兒歌邊洗手。
三、體驗活動:洗洗手。
——教師帶領幼兒到洗手處,請一名幼兒按照教師剛才的方法試一試,請其他幼兒來做小裁判,看他做得對不對。
——雀仿幼兒分組進行洗手體驗活動,教師巡迴指導。
四、活動總結。
——師:「小朋友們,知道我們什麼時候要洗手嗎?我們在飯前、便後、手臟時都要洗手,這樣還可以防止傳染病呢。所以,我們以後要用正確的洗手方法,將我們的小手洗得乾乾凈凈。」
活動應變
導入部分也可以用故事導入,故事內容主要是主人公因為沒洗干凈手就吃東西,導致肚子疼,引出洗手的重要性,導入活動。
活動延伸
學習洗臉、擰毛巾等方法,提高幼兒生活自理能力。
區角活動
娃娃家:投放肥皂、水盆、毛巾等物品,讓幼兒練習洗手的正確步驟。
環境創設
將正確的洗手方式圖片貼在洗手池旁,提示幼兒按照正確的方式洗手。
家園同步
請幼兒回去觀察自己家人的洗手方式,提醒家人用正確的方法洗手。
隨機教育
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兒飯前便後洗手並堅持使用正確的方法。
附錄:洗手的步驟
第一步: 洗手掌 流水濕潤雙手,塗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對,手指並攏相互揉搓;
第二步: 洗背側指縫 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三步: 洗掌側指縫 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沿指縫相互揉搓;
第四步: 洗指背 彎曲各手指關節,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五步: 洗拇指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六步: 洗指尖 彎曲各手指關節,把指尖合攏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七步: 洗手腕、手臂 揉搓手腕、手臂,雙手交換進行。
活動反思
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洗手環節,只要認真的去觀察、貼近幼兒的生活,就會發現孩子的一個小小舉動,就是我抓住教育的良好契機。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都需要去動腦筋,應該給孩子們創造親自體驗的機會,把教育轉化為幼兒的需要。良好習慣的養成是孩子成功的基礎,要站在孩子的立場,體驗孩子習慣的養成過程。
幼兒園《我愛洗手》健康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經過舞蹈活動促進全身運動。
2、學唱歌曲,掌握斷頓、歡快和連貫、舒緩的不同演唱方法。
要求:
1、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知道在飯前飯後|、點心及大便後要洗手。
2、學會念《洗手》兒歌
准備:一條臟毛巾
過程:用游戲口吻,引起幼兒學習洗手的願望
老師:今天我聽到毛巾架上有哭的聲音,我走過去一看(舉起臟毛巾)這條毛巾對我說:「有一個小朋友手沒洗干凈就在我身上擦了,你看,把我身上擦臟了。」
提問:
1、誰在哭啊?
2、毛巾為什麼哭?
3、怎樣讓毛巾不哭?
二、學習正確洗手的方法,手心手背都要搓到,洗手後在水池上把手甩三下,不把水濺到地上。
1、老師邊示範邊念兒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換只手,再搓搓,沖沖沖,沖沖手,沖沖沖,沖干凈,關上龍頭耍三下,一二三。」
2、幼兒先在坐位上邊學兒歌邊練習洗手方法,學念兒歌,老師邊檢查幼兒洗手方法是否正確,邊對個別幼兒進行輔導。
3.組織幼兒在水池邊,實地練習一次洗手。
活動反思:
活動對幼兒進行勤洗手的良好習慣的培養與日常生活相結合。開始以一條臟毛巾的話題討論方式進入活動主題,讓幼兒知道為什麼要洗手,鼓勵幼兒自己來介紹洗手的方法,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利用通俗易懂的兒歌,具體形象的演示,富有激情的語言,再加上有徒手練習的鋪墊,先前進行個別的糾正和輔導,使得實際練習有條不紊的開展。讓幼兒真切觀察和感知到如何能把小手真正洗干凈的真實過程,都學會了用正確方法洗手。
幼兒園《我愛洗手》健康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並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2、能夠積極、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養成經常清潔衛生的好習慣。
3、掌握洗手的正確方法。
活動准備:
1、洗小手兒歌(幼兒已經學過了)
2、兩個小熊手偶
活動過程:
一、教師情景創設,導入活動。
1、情景導入「醫生嘟嘟來做客」,激發幼兒觀看手偶表演的興趣。
師:今天,我們小醫院的醫生嘟嘟要來我們班裡做客了,我們一起來歡迎它吧!(出示扮演小醫生的手偶)
2、觀看手偶表演:(教師邊做手偶表演邊講述故事,讓幼兒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師:小熊為什麼會肚子疼啊?他應該怎樣做啊?
3、教師小結:洗洗小手講衛生(鼓勵幼兒多洗手)
師: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小朋友,我們的手上有許多的細菌,所以我們要經常洗手,這樣我們的小手就會干凈啦。
二、教師示範正確的洗手方法以及洗手順序,以念兒歌的方式幫助幼兒記憶。
1、教師邊念兒歌邊示範正確的洗手順序及方法。
師:小朋友們來看看老師是怎麼洗手的吧!還有洗小手的兒歌哦。(教師邊做動邊講解)
捲袖子、沖手、搓肥皂、搓手心手背、沖肥皂、擦手
2、引導幼兒邊念兒歌邊模仿洗手的動作,學習洗手的正確方法。
洗小手,洗小手,先捲袖子後洗手,手心搓一挫,手背搓一挫,換只小手再搓搓,舉起來甩三下,一二三。
三、了解洗手的時間。
師: 那麼我們什麼時候去洗手呢?(飯前便後、玩完玩具、手臟時等)
四、幼兒實際練習洗手。
師:現在已經是吃飯的時間了,我們一起去洗洗小手吧,看看誰的小手洗的最干凈。
幼兒園《我愛洗手》健康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使用正確的方法洗手。
2、初步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吃東西之前要洗手。
3、願意使用正確的方法洗手,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活動重點:
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
活動難點:
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
活動准備:
視頻、ppt、2個桶、2個大盆、15條毛巾、水果、《洗手歌》、洗手液4瓶。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引出問題。
幼兒觀看故事視頻《一定要洗手》,思考並回答問題:故事裡發生了什麼事?皮皮想用手拿薯條吃的時候,小女孩對他說了什麼?為什麼要洗手?
二、學習洗手的方法。
1、觀看視頻,初步感知正確的洗手方法。
2、通過ppt學習正確的的洗手方法,老師引導幼兒一起按照ppt上的步驟圖練習。
3、幼兒自己根據步驟圖,練習洗手的方法,鞏固學習內容。
三、創設情境,練習洗手。
1、教師出示水果盤,激發幼兒洗手的主動性。
2、幼兒分成兩組,通過實踐練習正確的洗手方法,教師關注幼兒並給予指導,提醒幼兒使用正確的方法洗手。
四、活動小結,分享水果。
小結:手上容易沾上細菌,在吃東西之前我們用剛才的方法洗手,就可以讓我們變得健健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