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丁冬雞廣西話什麼意思
「丁冬雞」是聽通知的意思。
廣西的客家方言,一般認為是元末明初客家人因避亂、宦遊、經商或異地謀生從江西、福建、廣東、湖南以及江、浙等地入居廣西帶來的,而清代遷入廣西的客家人為數更多。也有人認為元末之前已有客家人遷入廣西。
客家方言最大的特點是把「我」說成「」,把「什麼」說成「麻介」([makkai]),因為這兩個詞出現頻率很高,所以人們乾脆把客家方言叫做「話」或「麻介話」。
廣西壯族自治區客爛搏並家方言又可分三種:
1、梅州聲(話)
梅州,古稱嘉應州。廣西壯族自治區客家人很多來自嘉應的五華,這些人操純正的長樂(五華)口音。其語音有一個特點,就是有一些字,如田、米飯、筷子、樹、草、河、多、少、古典等的讀音與現行的普通話相同。
據張春雲先生考:這支人從梅州地區輾轉到賀縣、鍾山、平樂、荔浦、蒙山等縣。今賀縣的桂嶺、蓮塘、賀街、鵝塘、八步、黃田、沙田北半部,步頭、黃洞;鍾山縣的西灣、望高、英家、羊頭;平樂縣的源頭鎮及荔浦、蒙山縣的客家人均屬這一支。
2、河婆聲
另一支來自河婆(今揭西縣)一帶,人數次之。梅州話和河婆話基本上一致,只是個別銀橋字詞讀音有些小差異。如稱筷子(或筷條)為「箸」,痛叫「疾」,飯讀「p澚n」。操河婆話的,今昭平縣全境的客家人;賀縣的公會鎮、沙田鎮的南半部、大平等其他一些鄉鎮;蒼梧沙頭鎮,均屬這一支。
3、河源聲
再另一支河源客家聲。這支河源聲來自河源市,人數較少。其口音融入了當地粵方言,故與梅州話的差別較大。
清咸豐年間,他們離開河源從珠江口溯西江轉溯賀江而在賀縣、鍾山縣擇地而居。故今賀州市的仁義鎮、信都鎮的鍾氏、廖氏,鍾山縣立頭鄉的李氏,賀縣的黃飢跡田、蓮塘、鵝塘、沙田等鄉鎮均有河源客家聲。其姓氏有李、包、鄒、周、張、徐等。
⑵ 為什麼廣西的客家人到現在還有二次葬的習俗
二次葬的習俗指人死後加棺下葬,幾年之後,再開棺將屍骨撿出來,並請風水先生擇一個風水寶穴和時間重新安葬。這種習俗的延續是有風水、歷史、人文、地理環境方面的原因的。第一,風水一說。客家人就像中國古代人那種很相信風水,所以墓穴的選擇很重要。但凡山水平地,都有龍脈一說,得其形而順其氣者就可以稱得上是好風水,乃興旺之象徵,反之乃衰亡之兆。
第四靈魂一說,古人相信如果人非正常死亡,其靈魂便會化做惡鬼而給人帶來不好的東西,災厄連連。而去災厄的方法就是祭厲。缺世客家人認為死者靈魂能夠依附在骸骨上面,二次葬就能使死後的親人重聚,易於死者安息再生,所以拾骨再葬。現今贛南客家地區二次葬雖然比較普及,但歷史時期,官方曾多次禁止二次葬習俗。雖然官方屢發禁令,但此風仍然比較難改。只能通過時間推移慢慢進行轉變。
⑶ 廣西人說話有多搞笑
廣西位於中國華南地區,東界廣東,南臨北部灣並與海南隔海相望,西與雲南毗鄰,東北接湖南,西北靠貴州,西南與越南接壤。
⑷ 為什麼叫客家人
客家人廣泛分布在南方,廣東梅州、惠陽、河源,江西、四川和廣西都有客家人。「客家」並沒有體現出地域的名棚帆稱,那客家人是什麼族的人?
其實,客家人就是漢族的其中一個民系。
客家話由於經歷多次遷徙,形成了獨樹一幟的風俗文化。客家文化被稱為古漢文化的活化石,客家話是古漢語的活化石,在客家話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文。這對於古代文化和古代漢語的研究起重要的作用。
⑸ 客家話搞笑句子
客家話搞笑句子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句子吧,句子是由詞或片語構成的,是具有一定語調並表達一個完整意思的語言渣拿運用單位。那什麼樣的句子才是經典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客家話搞笑句子,歡迎大家如消搭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客家話搞笑句子
1、還細讀書督目睡,日晨頭摸田螺捉老蟹,付魚李、釣拐李,暗布夜照蛤麻、夾黃蟮,游光也務,阿娘拿擔干板來材喲!
譯: 還小的時候讀書打瞌睡,白天摸田螺捉螃蟹,抓小魚,釣青蛙,晚上抓田雞,夾黃蟮,游手好閑,我媽拿扁擔來打我喲!
2、聽講陳屋有隻妹仔好靚,佔十七歲,介日想是Q其,搞倒奔其盡罵,還差滴奔其阿哥捉阿倒盡打!
譯:聽說陳姓村裡,有位小姑娘很漂亮,才十七歲,那天想泡他,反橋櫻而被她罵了一頓,還差一點被他哥哥捉到爆打!
3、參布夜滿人偷涯地臘里計番薯務里?打靶鬼,短命鬼,殺千刀計,想死呀脈個?
譯:昨天晚上誰偷我田裡的番薯和芋頭? 打靶鬼,短命鬼,殺千刀的,想死了是不是?
4、細狗仔,你朝日走到河臘里是洗身里,唔沒浸死里哦!
譯: 小朋友,你每天到河裡游泳,不要淹死了呀。
5、年三十布月光好,摸子見到賊古老;啞子去報信,聾耳公聽阿倒,掰腳子趕阿是,窺手子捉阿倒。
譯: 大年三十晚月光明亮,瞎子看到小偷, 啞吧去報信,聾子聽到了,瘸腿的去追趕,被獨臂的人抓到了。
6、在一個暗摸西嗦介夜埔頭,你邀涯去撈街,來到轉角邊,突然一隻人騎輛爛摩托隴啊過,你嚇倒嘆嘆遵,盡命拍心肝頭:哎呀!閑險噢,命都爭滴底奔幾收嘿嘍!
譯: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晚上,你邀請我去逛街,行到轉角處,突然有一個人騎著破爛的摩托呼嘯而過,你嚇得直哆嗦,不斷地拍胸脯:哎呀!好險呀,命都差一點沒了。
7: 今埔食忒飽,所以行得鬧,先生知道了,罰涯掃屎高。
譯:今晚吃得太飽了,所以走動得多,先生知道了,罰我去清潔廁所。
8:一摘賊古偷捉老雞嬤,盲前捉到就奔主人家看倒,主人家問巨做麥介,賊古佬就話:「涯想拔條雞毛來劃牙齒。」
譯:一個小偷去捉老母雞,還沒捉到就被主人家看到,主人家問他做什麼,小偷就說:"我想拔條雞毛來撬牙齒。"
9:鴨麻呱呱,楷水淋蔗,淋蔗滴篤,嫁俾竹勺,竹勺漏水,嫁俾酒累,酒累餐刀,嫁俾田刀,田刀落地,嫁俾皇帝,皇帝上天,嫁俾神仙,神仙沒法,嫁俾臘鴨,臘鴨沒油,嫁俾黃牛,黃牛到草,嫁俾大嫂,大嫂命歪,嫁俾老呔,老呔命短,嫁俾竹竿。竹竿漏風,嫁俾雷公。雷公吹牛角,打爆惹頭拿殼。
譯:鴨子叫呱呱,擔水淋甘蔗,……
10、腌雞又茫大,雞卵又生春,想是看你,唉,雞博瘟豬麻又走水,牛又矛人掌,十分吾涵,真是吾好意思!
譯:腌雞還沒大,母雞又生蛋,想去看看你,唉!雞患瘟病母豬又懷春,牛又沒人放養,一直沒有空去看你,真的不好意思呀!
11、 一日,魚去行街,突然有一隻癲古拿等刀企阿魚面前,魚嚇啊喂死,盡走盡叫,癲古又盡局,局魚局到一隻死胡同,魚敏死定野,癲古把刀拿啊魚面前話:換魚局崖!
譯:一天,你去逛街,突然有一個神經病拿著刀站在你面前,你嚇得半死,邊跑邊喊,神經病又拚命追來,追你追到一個死胡同里,你想可能死定了,神經病把刀放在你面前說:換你來追我!
12、今晡夜捱叫一隻蚊呢去尋你,話基話你知捱好想你撈請基代捱錫錫你,因為捱今嘎茅辦法接近你,請你唔么點蚊香,基會話你知捱有幾愛你介。
譯:今晚我叫一隻蚊子去找你,讓他告訴你我好想你,煩勞請他代我親親你,因為我今天晚上沒辦法親近你,請不要點蚊香,他會告訴你我有多愛你的。
13、記得:捱愛追你!捱死認你—!哩次機會捱唔會放過介,捱死都愛追到你!死賊古佬!你企解哩唔么動!
譯:記得:我要追你,我認死你—!這次機會我不會放過的,我死都要追到你! 該死的小偷!你站在那裡不要動!
14、你控,你控,你天下最控;人茅三兩雞重,盡骨頭;皮比大門苯,刀麻都砍唔落;學曉灌水,彬水浸死。
譯:你控<沒看明天>人沒有三兩雞重<人很輕>, 全是骨頭,皮比大門板厚,柴刀也砍不下,學會灌水,被水淹死。
15、韭菜芯,(GAO GAO,去聲,交換之意,下文統一用「高」代替),針鼻眼,高把傘,傘好擎,高禾坪,禾坪好曬谷,高間屋,屋好住,高屁樹,屁樹開叉,高條馬,馬好騎,高條糍,糍好食,高粒KIT,粒KIT圓,高塊田,田好耕,耕啊牛麻牛仔瘦兵乓。
16、月光光,秀才娘,騎白馬,過蓮塘,蓮塘背,種韭菜,韭菜花,結親家,親家門頭一口塘,養哎鯉嘛八尺長,長哎拿來煮酒吃,短哎拿來討新娘,討倒哎新娘矮嘟嘟,早早巷起來打屎撲,屎撲打啊能勃勃,鴨哎吃哎轉田螺,田螺殼,頓倒家干腳,家干啊啊叫,心舅哈哈笑。
17、一個涼爽的招神頭,你幣等腳鋤,款等糞機,戴等笠麻,來到塘頭背鋤田唇,乾田水,作田缺,唔小心奔胡期搭阿等,你博虛驚,腳鋤一橫,盡喊造故當!
譯:在一個涼爽的早晨,你扛著鋤頭,挑著糞箕(上面帶耳的),帶著斗籬,來到塘頭背(地名),修理田埂,放乾田水,修理田缺,不小心被螞蝗粘上,你虛驚了一場,鋤頭一丟,拚命地喊道:做不了!
18、來哦,收爛銅爛鐵爛膠鞋哦,牙膏罐雞卿皮,笨基腳頭爛鐵答哦,酒奄汽油奄有就拿出來哦,告咸魚欖角麥牙糖哦。
譯:收爛銅爛鐵爛膠鞋羅,牙膏罐雞內金,簸箕<上面帶耳的>鋤頭,鐵答<像鋤頭不過前面是爪的>,灑瓶汽油瓶,有就拿出來羅,換咸魚欖皮麥牙糖) 收破爛的
19、有一晚夜,涯自家一摘人,拿把電筒,試糞崗屙屎,歌么絕代—唔記得拿紙,想試跟條滅骨啪刮下屎忽,惹咩!!!有條蛇嚇倒涯褲都矛著就博命標——
譯:有一晚上,我自已一個人,拿把手電筒,去廁所拉屎,倒霉<歌么絕代,自已說是倒霉,吵罵時是斷子絕孫> 忘記拿紙了,想用篾屎(開完竹,去掉篾青剩下的),唉喲哇,見到一條蛇,嚇得我褲子都沒穿好就拚命跳出來——
20、頭幾日涯懂叻獅頭去拜年,行到一搭馬賽克介側角,涯話是大戶人家,作力盡打,暗久都毛人出來,涯行入去賴啊里,倒出來亂罵:打靶鬼!屎缸做老暗靚!
譯:前幾天我帶著獅頭(舞獅)去拜年,走到一貼有馬賽克的房子旁邊,我是說大戶人家,盡力地舞好看,很久都沒有人出來,我走進去看了一下,出來罵道:打靶鬼(粗口)!廁所做得這么漂亮。
拓展閱讀
一、客家語介紹
客家語(Hak—k—ng),簡稱客語(Hak—ng),在非正式場合又稱客話、客家話等,而在部分地區還稱涯話(粵西等地)、新民話(廣西等地)、廣東話(土廣東話)(湖南、四川等地)、懷遠話(江西等地)、惠州話(廣西等地)等,是中國台灣的官方語言之一(法定公事語言)、蘇利南共和國的法定語言之一、漢藏語系下漢語族內一種聲調語言,國際語言代碼:ISO 639—3 hak。
一般認為,南宋時客語便初步定型 ,但直到20世紀才被定名為客語。語言學者對於該將其歸屬至漢語方言或當成一門語言仍有一定爭論;特別在中國國內,被認為漢語七大方言之一。語言學術研究中,以梅縣話為代表 ,但現實中惠陽話影響較大;在台灣以四縣腔為代表。
客語集中分布在粵東、閩西、贛南,並被廣泛使用於中國南方(含台灣),以及馬來西亞等國華人社區。
歷史上,客語曾是蘭芳共和國境內主要流通語言之一;曾是太平天國的「國語」,廣泛用於其官方文書中 。因曾長期處於封閉狀態,客語的傳承曾一度依賴於不受外界干擾的.封閉社會和口口相傳的嚴厲祖訓。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的封閉社會被快速的城市化瓦解,傳承客語的傳統法則也在信息時代逐漸被拋棄,客語因此成為世界上衰落最快的語言之一。台灣地區曾於1988年發生了還我母語運動,後來逐步發展客語現代媒體,使客語得以在現代社會中繼續傳承。客語流行音樂的誕生和發展,公共生活領域(如廣播電視、交通服務)語言服務的出現等,使客語逐步走出封閉,融入時代潮流。
二、客家經典名言
有樣學樣:意即在農村,無論是生產和生活中的事情,都有一定的規律,在什麼季節該種什麼作物,該穿怎樣的衣服等。這里指教育那些思想落後跟不上「形勢」的人要看社會上大家的言行舉止。
會劃會算會當家:這里指計劃,在客家地區,農村婦女只要有計劃、多動腦筋,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就能發家致富,日子就會好過。好吃懶做、不動腦子的婦女,家中只能平平淡淡,過的是苦日子。這種婦女在客家農村被人叫做「女流嫲」「二流嫲」這樣的人當然很少。
學壞三日,學好三年:意指在客家農村的青年人,如果不積極參加生產勞動,整天游手好閑,好逸惡勞,人就很快會變壞。如果要早日脫貧、過上好日子的話,則要長期努力,艱苦創業,才能發家致富。
三日打魚、四日曬網:意指在客家地區,農村的年輕人做什麼事情都要堅持做下去,不要半途而廢,不能停停打打。做事要有耐心、有信心、有決心才能幹好。
莫學撈徽千隻眼,愛學蠟燭一條心:撈徽是客家地區用來盛菜的一種簡單工具,有小眼無數個。這里指教育青年人要從實際出發,一心一意,立足本地,在農村中積極勞動,靈活用腦子,才能過上好日子;否則撈徽(竹籃)打水一場空。
早起一朝當三工,晚起三朝亂咚咚:意指在客家地區農村,教育青年人不要睡懶覺、貪圖享受,要早睡早起,人要勤快,每天早上要外出參加勞動,只要天天早起,就好像出門打工掙錢一樣。
三、客家話的繞口令
1、
三帝廟既鼓,打爛布來補;
唔知鼓補布,還系布補鼓。
2、
水打一雙屐,打在石上夾;
唔知石夾屐,還系屐夾石。
3、
白紙糊白壁,
蛤蟆飈半壁,
壁上掛刀刀掛壁。
4、
水打一雙鞋,
一打打到泥項埋,
毋知泥埋鞋還系(啊)鞋埋泥。
5、
涯有一條狗,
狗尾拖只斗,
唔滴狗拖斗還系斗拖狗。
6、
童子打桐子,
桐子落,童子樂。
7、
土粗布,粗布褲,
粗布褲上補粗布,
土粗布補粗布褲。
8、
駝子與婆子。
東門有個老婆子,
西門有個老駝子。
東門的婆子趕了一群鵝子,
西門的駝子騎了一頭騾子。
駝子的騾子踩死了婆子的鵝子,
婆子的鵝子嚇死了駝子的騾子。
請你說一說,是西門的駝子賠東門婆子的鵝子,
還是東門的婆子賠西門駝子的騾子。
9、
牛郎戀劉娘,
牛郎戀劉娘,
牛郎年年戀劉娘,
劉娘連連念牛郎,
牛郎戀劉娘,
劉娘念牛郎,
郎戀娘來娘念郎。
10、
涯有一條鏈,
鏈上件條線,
唔滴線件鏈還系鏈件線。
客家話順口溜,你們看得懂嗎?
11、
缺牙爬,爬豬屎,
爬到半壁養豬子。
12、
排排坐,唱山歌,
唱誒山歌黎尿哥。
13、
挫(騙)條狗,
溜溜走,溜到西門口。
14、
一路順風,跌落坑空。
15、
月光光,照四方,
四方屋,點臘燭,
臘燭香,照紫薑,
紫薑甜,照禾廉,
禾廉利,照豆屎,
豆屎苦,照豬肚,
豬肚肥,照禾錘,
禾錘重,照雞公,
雞公哦哦叫,
打到屎忽瞄。
16、
羞羞羞,瞄里打瑚揪,
瑚揪鑽落泥,瞄里哎賽賽。
17、
大眼叮當,跌落屎江,
趴趴夜夜,夜到天光。
18、
老師教崖讀書,崖教老師打野豬,
野豬跌落河,老師轉家打老婆。
;⑹ 廣西方言的客家語
客家語在又被稱為「涯話」、「麼個話」、「新民話」、「土廣東話」等。它是漢語方言中比較一致的方言。客家語是以梅州市區(梅江區、梅縣區)梅城口音的梅州話為代表。
客家語是廣西漢族中第三大方言,分布相當廣泛。在陸川、博白、浦北、合浦、防城港、欽州、靈山、貴港、賓陽、賀州(原賀縣)、昭平等縣市,客家語是當地的主要交際語言。其內部差別不大,互能聽懂,語音系統受粵語影響較復雜,與梅州市區(梅江區、梅縣區)梅城口音的梅州話差異較大,詞彙和語法與普通話大體相同。廣西壯族自治區客家語使用人口約500萬左右。 廣西壯族自治區客家人祖先大都是於清乾隆年間陸續從廣東嘉應州(今梅州市區、梅縣區)沿西江遷入,現主要分布在桂南、桂東和桂中的陸川縣、博白縣、浦北縣南部、合浦縣東部、賀縣、鍾山縣和昭平縣相鄰地區、黎湛鐵路沿線;桂平縣、平南縣、象州縣、來賓縣、賓陽縣、玉林市各縣市客家人居住人口都超過20萬;柳州市、貴縣、鹿寨縣、南寧地區、欽州地區、百色地區、河池地區、桂林地區等也散居著不少客家人。
客家語分布的地區如此廣大,是與客家人千百年來一次又一次地遷徙有很大的關系。客家人雖然屢遭戰亂、飢荒、械鬥等劫難,但仍能勇往直前,興家立業。客家人一般以家庭、氏族為單位聚集而居,保持著客家人的文化風俗習慣,發揚勤勞樸素、勇於開拓、團結奮進的精神。客家人經常外出謀生,四處闖盪,他們身處異鄉,勢單力薄,必須加強內部的團結,而語言就是維持內部團結敏困的最好手段。正如客家祖訓所說:「寧賣祖宗田,不賣祖宗言。」他們把不講客家語看成是忘本叛祖的行為,婚姻習俗,往往以是否會講客家語為前題,語言對婚姻起了「鵲橋」的作用。也正是如此,使客家人的後代頑強地保留客家語而世代相傳。即使到了非客家地區,甚至海外異國也是如此。 廣西壯族自治區客家語方言又可分三種:
1、梅州聲(話皮瞎)
梅州,古稱嘉應州。廣西壯族自治區客家人很多來自嘉應的五華,這些人操純正的長樂(五華)口音。其語音有一個特點,就是有一些字,如田、米飯、筷子、樹、草、河、多、少、古典等的讀音與現行的普通話相同。據張春雲先生考:這支人從梅州地區輾轉到賀縣、鍾山、平樂、荔浦、蒙山等縣。今賀縣的桂嶺、蓮塘、賀街、鵝塘、八步、黃田、沙田北半部,步頭、黃洞;鍾山縣的西灣、望高、英家、羊頭;平樂縣的源頭鎮及荔浦、蒙山縣的客家人均屬這一支。
2、河婆聲
另一支來自河婆(今揭西縣)一帶,人數次之。梅州話和河婆話基本上一致,只是個別字詞讀音有些小差異。如稱筷子(或筷條)為「箸」,痛叫「疾」,飯讀「p澚n」。操河婆話的,今昭平縣全境的客家人;賀縣的公會鎮、沙田鎮的南半部、大平等其他一些鄉鎮;蒼梧沙頭鎮,均屬這一支。
3、河源聲
再另一支河源客家聲。這支河源聲來自河源市,人數較少。其口燃拿空音融入了當地白話方言,故與梅州話的差別較大。清咸豐年間,他們離開河源從珠江口溯西江轉溯賀江而在賀縣、鍾山縣擇地而居。故今賀州市的仁義鎮、信都鎮的鍾氏、廖氏,鍾山縣立頭鄉的李氏,賀縣的黃田、蓮塘、鵝塘、沙田等鄉鎮均有河源客家聲。其姓氏有李、包、鄒、周、張、徐等。 廣西壯族自治區客家語以陸川話為代表,語音系統聲母23個,韻母48個。 聲母的特點 1、古濁塞音和塞擦音如。並、定、群、從聲母字,不論是平仄,大都為送氣音。
2、古曉,匣母的合字,多變讀[f-],如:輝、懷、花、回。
3、部分古非、敷、奉母字,口語中念重唇音聲母[p-],[pʰ-],保留了古語特點,如:飛、斧、肥。
4、古見組聲母細音今讀大都保持舌根音及喉音[k-],[kʰ-]、[h-],如:基、記、九的聲母是[k-],「希、喜」的聲母為[h-]。
5、大都有唇濁擦音聲母[v-],如:物、碗、威、灣、還。 詞彙方面 廣西壯族自治區客家語和普通話的詞彙差異主要表現在來源、詞義、構詞等方面:
1、來源差異主要表現在古詞語的沿用,方言的創新和外來語的借用上。
有一部分古詞語在客家語方言的日常口語中是普遍使用的,但在普通話中一般只出現在書面語里或作詞素使用,日常口語則不同。如:索(繩子),禾(稻穀),烏(黑),飢(餓),朝(早晨),晝(中午),沸(沸騰)。
另一部分是客家語獨自保留的古詞語,如:銃(鳥槍),炎(烤),該[kʰai44](擔、挑),晡(下午或傍晚)。
從方言創新看,有一些方言詞語是由於反映本方言區獨特的自然環境、歷史狀況、風俗習慣、土特產以及不同的造詞習慣形成的。如:春(蛋),豬紅、豬旺(豬血),長生板、大料(棺材),頭那(腦袋),婿郎(女婿),目汁(眼淚),睡目(睡覺),舌嘛(舌頭),食朝(吃早餐),食晝(吃午飯)。
從吸收其他方言或借用外來語看,如吸收「岩」(剛剛、合得來、合適),靚(漂亮、美好),嚦(聰明,能幹),論准(糊塗,不靈便,不得體),車大炮(吹牛)。
有些借用來自英語的,如:波(球),波珠(軸承的滾珠)。
從對外國傳入的物品名稱加「番」「洋」字,如:番茄(西紅柿),洋燭(臘燭),洋樓(樓房)。
2、從詞彙意義的差異看,有些是同義異形的,如:叫(哭),面(臉),熱頭(太陽),火蛇(閃電),心舅(媳婦),狗虱(跳蚤),翠目睡(打瞌睡),伯姆(伯母),家官(公公),家娘(婆婆)。
有些是同形異義的,如:古典客家語指故事。打靶,普通話指按一定規則對設置的目標進行射擊,而客家語是指槍斃。
有些是詞形相同,但意義范圍大小不同。如:唇,普通話指人或某些動物口的周圍的肌肉組織,客家語除了具有這層意義外,還有器物的口和邊緣的含意,如:鍋唇、桌唇、河唇。燒,普通話有使東西著火,加熱使物體起變化的意義,而客家語除上述意義外,還有柴火,如割燒,熱等意義。吹,普通話除了有合攏嘴唇,用力出氣,吹氣演奏,氣流柔風等流動的意義,還有誇口,破裂或不成功等意義,而客家語只有前一部分的意義。客家語用光字的地方,普通話則用亮或明,如:月光(月亮),天光(天亮或天明)。
另從詞法功能上的差異看,客家語一詞多義較多,如客家語的鼻字,除作名詞(鼻孔)外,還作動詞(聞、嗅)。愛,除作動詞(喜愛)用外,還作助動詞(要)用。燒,除作動詞(燃燒)外,還可作形容詞(暖和)和名詞(柴火)。最後從修詞的褒貶,感情色彩看,客家語的男性老人稱老人家,或老伯,貶稱老貨,或老傢伙,普通話稱老頭兒,貶稱老頭子。
3、構詞差異主要表現在詞素次序,重疊式,附加式和單復音詞等方面的不同上,如詞素次序不同。客家語說緊要,普通話則說要緊。塵灰(灰塵),鬧熱(熱鬧),牛公(公牛),人客(客人)等;從詞的重疊看,如:碗碗(每一碗),間間(每一間);附加式和單復音詞不同。親屬的稱呼,客家語是不用重疊的方式,而是用前綴十單音稱謂的方式來稱呼,如:阿公(公公),阿伯(伯伯),老弟(弟弟),老妹(妹妹)等。中心詞在後,前加修飾性的重疊音,如:熬熬條(大聲地不停吼叫),釘釘企(筆直地立著)。 語法分析 語法方面除上述構詞方面的差異外,還有其它方面的差異:
1、人稱代名詞的領屬格可以通過變韻調和加「既」(個)的方法來表示,如:
主格涯(我),領屬格:涯既(我的)。
2、特殊疑問代名詞:脈個(什麼),滿人(誰) 樣般(怎麼樣) 做脈個(干什麼) 等。
3、客家語有特殊的位置,動量配搭關系,如:
名動詞人歌衣服被子星田葉飯走
量詞只條身番只丘皮餐轉擺
4、雙賓語的位置比較靈活,如:涯畀渠一件衫(我給他一件衣服)涯畀一件衫渠(意同上)其他通過變調的方式來表示近指和遠指等,在客家歌謠中都有較靈活的運用。
⑺ 客家人出過哪些名將有人說客家人很能打,你怎麼看
客家人,它並不是少數民族,而是漢族八大民系之一。主要分布於中國華南地區,尤其是以廣東、福建、江西等省的本地人居多,目前總人口約6000萬。
所謂客家,顧名思義就是“客而為家”,即遷居到外地生活的人。事實上,客家人在歷史上共有過五次大規模的遷徙,一直從北方遷徙到廣東、福建和江西的三省交匯處,最後和當地百越山民融合,由此形成漢族中一支獨特的客家民系。
因為客家人屬於北方遷移過來的人口,因而不可避免的會遭到當地人的欺負,加上客家人需要生存,自然就需要土地來耕種,但他們作為外來人口,無權無勢還沒有錢,如果通過合法途徑,肯定很難獲得足夠的土地來養活自己。
在這種背景下,客家人就只能通過武力來奪取,所以他們與當地的宗族豪強發生武力沖突自然也是在所難免。據統計,自明代以來,較大規模的土客械鬥就有幾百次。其中在1854-56年發生於廣東四邑的土客大械鬥,直接造成過萬人傷亡,可見其沖突有多激烈。
⑻ 怎麼模仿廣西人說話
模仿廣西人說話的方法:
媽媽叫咩,爸爸叫波,爺爺叫公佬,奶H奶叫咩佬,老婆叫咩丫,老公叫公關,姐姐叫搭寫,姐夫叫陪也,妹妹叫搭沒,舅舅叫阿狗,外婆叫咩代,外公叫公打,男人叫穩菜,女人叫穩扒,母豬叫某咩,公豬叫某公,臘局返鴨輪飢子叫毒筆,鵝叫毒汗,猴子叫麻樓,兔子叫突奪,雞叫毒給,牛叫毒歪,粽子叫後風,糯米叫後能,玉米叫喉美,吃飯叫客侯,睡覺叫馬您,抽煙叫春咽,喝酒叫格漏,猜碼叫害馬,拿錢來去喝酒叫歐銀都比格漏,衣服叫撲,褲子叫娃,內褲叫娃K,鞋子叫海,講話叫剛花。
聊天叫姐果,去玩叫被游,被子叫翻田,房子叫嗯然,大門叫嗯斗,坐車叫能洗,裸體叫羅康,回家叫麻然,結婚叫歐丫,狗叫獨麻,豬肉叫糯某,牛肉叫糯歪,貓叫獨喵,豆腐叫打否,耳朵叫突惹,雞吧叫突V,屁股叫恩航,我叫口,你叫蒙,他(她)叫蝶,肚子叫恩痛,殺雞叫咔給,狗屎叫嘿麻,泡妞叫斗早,→我愛你叫夠哼蒙←,老鼠叫毒NO,做什麼叫姑幾嘛,今年叫比內,明年叫比冷,後年叫比那,顛佬叫穩慌,神經叫嘛悶,乞丐叫搞娃,洗衣叫掃卟。
廣西客家話的歷史來源:
廣西是主要的客家聚居地之一,截至2011年廣西客家人己逾700萬,僅次於廣東、江西而居於福建、台灣、四川等省之前,系廣西境內漢族中僅次於講白話和桂柳話的一個重要支系。
廣西的客家話是明清以臘租後由廣東逐漸遷入的。客家話在廣西的分布狀況是小集中大分散,能夠連成片的地方,內部也呈漏篩狀,只是斷續相連。廣西客家話分布比較集中的地方主要在廣西東南的玉林、貴港、欽州,廣西東北部的賀州,廣西中部的柳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