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垃圾分類圖標是什麼
垃圾分類標識如下:
1、可回收物的標識是一個順時針方向循環的三角形箭頭,收集容器為藍色。
2、有害垃圾的標識上面像一顆單葉的小苗,下面是一個很明顯的叉。收集容器為紅色。
3、廚余垃圾(上海稱濕垃圾)的標識是由一個果核,一根魚刺以及半個雞蛋殼組成,收集容器為綠色。
4、其他垃圾(上海稱干垃圾)的標識由兩個箭頭朝下的三角形。收集容器為灰色。
垃圾種類
1、可回收物
可回收物就是再生資源,指生活垃圾中未經污染、適宜回收循環利用的廢物,主要包括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廢紙張、廢塑料、廢玻璃、廢金屬等五類,是現階段生活垃圾分類的主要工作和影響垃圾減量的重要因素。
2、有害垃圾
有害垃圾,指生活垃圾中對人體健康或自然環境造成直接或潛在危害的物質,必須單獨收集、運輸、存貯,由環保部門認可的專業機構進行特殊安全處理,包括電池、熒光燈管、燈泡、水銀溫度計、油漆桶、部分家電、過期葯品及其容器、過期化妝品等。
⑵ 分類垃圾桶的圖案是什麼
分類垃圾桶:
2003年10月,國家出台了《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標志》。根據國家制定的統一標志,生活垃圾被重新劃分為三類,它們分別是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可回收物表示適宜回收和資源利用的垃圾,包括紙類、塑料、玻璃、織物和瓶罐等,用藍色垃圾容器收集,有害垃圾表示含有害物質,需要特殊安全處理的垃圾,包括電池、燈管和日用化學品等,用紅色垃圾容器收集,其它垃圾表示分類以外的垃圾,用灰色垃圾容器收集。
2019年1月,生活垃圾被分成了四類它們分別是:
1、可回收物
屬於再生資源,指生活垃圾中未經污染、適宜回收循環利用的廢物,主要包括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廢紙張、廢塑料、廢玻璃、廢金屬等五類,是現階段生活垃圾分類的主要工作和影響垃圾減量的重要因素。
2、餐廚垃圾
根據城市實際分為家庭中產生的易腐食物垃圾(剩菜剩飯、動物類廢棄物、廢棄食物等)和餐飲服務單位(餐館、飯店、賓館等餐飲企業以及單位食堂)在食品加工、飲食服務、供餐等活動中產生的垃圾(食物殘渣、殘液、廢棄油脂等)。
3、其他垃圾
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廚垃圾外的其他生活垃圾,即現環衛體系主要收集和處理的垃圾。主要包括:紙巾、菜幫菜葉、保鮮膜(袋)、食品袋、包裝袋、瓜皮果殼、煙頭等。
4、有害垃圾
生活垃圾中對人體健康或自然環境造成直接或潛在危害的物質,必須單獨收集、運輸、存貯,由環保部門認可的專業機構進行特殊安全處理。
(2)垃圾減量卡通圖片擴展閱讀:
垃圾分類,是指按一定規定或標准將垃圾分類儲存、分類投放和分類搬運,從而轉變成公共資源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分類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力爭物盡其用。
垃圾分類處理好處:
1、減少佔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質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嚴重侵蝕。垃圾分類,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質,能減少垃圾數量達60%以上。
2、減少環境污染。廢棄的電池中含有金屬汞、鎘等有毒的物質,會對人類產生嚴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廢塑料會導致農作物減產;拋棄的廢塑料被動物誤食,會導致動物死亡。
3、變廢為寶。中國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達40億個,方便麵碗5~7億個,一次性筷子數十億支,這些占生活垃圾的8%~15%。1噸廢塑料可回煉600公斤柴油。回收1500噸廢紙,可免於砍伐用於生產1200噸紙的林木。1噸易拉罐熔化後能結成1噸很好的鋁塊,可少採20噸鋁礦。
生產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應珍惜這個小本大利的資源。大家也可以利用易拉罐製作筆盒,既環保又節約資源。
⑶ 幼兒園垃圾分類宣傳小知識是什麼
幼兒園垃圾分類宣傳小知識是關於教育幼兒園兒童垃圾分類的知識,主要包括垃圾的種類以及垃圾如何投放,還可以教小朋友一些環保的知識,具體如下:
一、首先告訴兒童為什麼垃圾分類。垃圾分類可以減少垃圾的處置量,減少焚燒和填埋等處理垃圾的行為,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證垃圾處理的正常運行以及控制環境污染情況,還能夠減少可回收垃圾造成的污染現象,循環的利用這些可回收物質,保證資源再生。
二、垃圾具體分為以下幾種:
1、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紡織物五大類。廢紙主要包括報紙、期刊、圖書、各種包裝紙、辦公用紙、廣告紙、紙盒等等。
2、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葯品等,這些垃圾需要進行特殊處理。
3、廚余垃圾。主要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果皮等食品類廢物,經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每噸可生產約0.3噸有機肥料。
4、其他垃圾。主要包括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用適當的方法處理可有效減少對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氣的污染。
三、日常生活中小朋友應該怎麼做。在垃圾分類時要將垃圾分類儲存、分類投放和搬運。
(3)垃圾減量卡通圖片擴展閱讀:
垃圾分類的目的就是為了將廢棄物分流處理,利用現有生產製造能力,回收利用回收品,包括物質利用和能量利用,填埋處置暫時無法利用的無用垃圾。
各地、各區、各社(區)、各小區地理、經濟發展水平、企業回收利用廢棄物的能力、居民來源、生活習慣、經濟與心理承擔能力等各不相同。社區和居民,包括企事業單位,逐步養成「減量、循環、自覺、自治」的行為規范,創新垃圾分類處理模式,成為垃圾減量、分類、回收和利用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