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卡通圖片 » 燈籠的卡通圖片
擴展閱讀
ps如何在圖片上加水印 2025-02-12 23:49:04
印度農村女人真實圖片 2025-02-12 23:38:42

燈籠的卡通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5-26 06:21:43

① 兔年過年的畫怎麼畫好看

關於兔年過年的畫怎麼畫好看如下:

首先在兒童畫中央畫一隻卡通兔子,兩個耳朵長長尖尖的,兩手抱在胸前,是恭喜的手勢。接著在兒童畫左上角和右上角畫兩個燈籠,寫上標題「春節」兩個大字。

在兒童畫的左下角畫一些元寶和紅包,在兒童畫右下角畫上許多鞭炮擺在地上。然後把兔子的腦袋塗上黃色,衣服是紅色的,燈籠也是紅色的,非常喜慶。

把標題塗上橘黃色,兒童畫背景是紫色的,裝飾物是五顏六色的很好看。最後把元寶塗上金黃色,紅包和鞭炮都是紅黃相間的顏色,這樣春節兒童畫就完成了。

在畫紙上畫出2023年生肖兔子,兔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思想進行構造,也可尺塵以參考圖片的兔子。對海報周圍進行一定的裝飾,可以畫燈籠鞭炮等等,

如果畫燈籠則可以藉助各種圖形尺子,讓整體效果更好。添加海報的主題文字「慶元旦」,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添加額外的字體,能表達元旦就可以。

對海報進行細化的描寫,對燈籠或者背景進行細致的補充,能讓海報整體看起來更是舒服,畫面感覺也更好。

對海報進行基本的上色,上色方面建議控制好顏色搭配,盡可能以紅色黃色為中心,但不要過分地花亂。

繼續在文字框內部畫上漂亮的福袋、糖葫蘆以及銅錢裝飾,線稿部分就完成了。兔年大吉祝福語、兔兒蹦蹦跳,恭祝鴻運到。兔兒撒歡跑,恭祝身體褲畢好。兔胡困芹兒睡得香,出門貴人幫。兔兒耳朵長,萬事都吉祥。預祝新年快樂,兔年吉祥。

② 怎樣畫一幅春節的圖畫

一幅春節的圖畫可以這樣畫:

春節少不了的就是鞭炮,高高掛起的紅燈籠和和和睦睦的家,所以可以畫燈籠,鞭炮,和一所房子代表遊子的回歸,圖如下:

③ 這是那個動漫啊

游戲:cafe little wish,

畫師是tinkle:

http://ke..com/view/1871972.htm

④ 女人好運吉祥微信頭像,好看又招財好運的微信頭像

以下是一些可能適合女性的好運和吉祥微信頭像:1. 貓咪扮演的招財貓:招財貓是東方文化中常見的帶來好運和財富的象徵。一橡虧嘩只可愛的貓咪扮演招財貓的形象,不僅可愛,還帶來了好運。2. 四葉草:四葉草象徵著幸運和好運,因為它們非常稀有。帶有四葉草的微信頭像,可空運能會為你帶來好運。3. 彩虹:彩虹是一種美麗的自然現象,也是幸運和好運的象徵。天空中出現彩虹的微信頭像,會讓你感到幸運和快樂。4. 笑臉:開懷大笑的微信頭像,可以讓你和周圍的人都感到愉快和幸福。當你感到開心和滿足時,好運會自然而然地來到你身邊。5. 香檳酒杯:香檳酒杯是慶祝和喜梁行慶的象徵,也是富有的象徵。帶有香檳酒杯的微信頭像,可以讓您感到高興和富足。

⑤ 卡紙怎樣做十二生肖燈籠

紙怎樣做十二生肖燈籠圖片:


⑥ 求提著燈籠的動漫人物圖片,一定要美型,要女生的

⑦ 十二生肖單個圖片列印,十二生肖圖片列印稿

十二生肖單個圖片列印

幼兒園元旦手工+環創牆+吊飾,趕快收!

2022 已經走到年末,

2022 正在向我們靠近。

你們准備好迎接它了嗎?

新年新氣象,

元旦的手工和環創也要趕快換一換啦!

燈 籠

元旦馬上就要來臨,手工一款紙燈籠,為新的一年增添幾分喜慶氛圍。在溫和宜人的元旦假期中,無論是戶外野餐還是燭光晚餐,這樣的一盞紙燈籠,還能增添浪漫氛圍,喚起孩子心底的濃濃愛意。

卡通燈籠

模板:

步驟 紙列印,或畫出想要的卡通形象,塗色

對折卡紙,沿線裁剪,把中間部分剪成條狀

展開卡紙,將卡紙裹成筒狀並粘牢

給燈籠加一個卡紙條提手

大紅燈籠

大紅燈籠最喜慶啦,試試做做看?

准備材料:訂書機,卡紙,剪刀,繩子,

步驟:把一張紅色卡紙卷一個紙筒,釘牢

另一張紅色卡紙對折,畫出輔助線,並沿線裁剪,如下圖

展開卡紙,把兩個邊粘在一起

把剛才的紙筒套在卡紙條裡面粘好

再剪一個紅色的把手,粘在燈籠上就可以啦

加些裝飾,最後把做好的燈籠都串在一起吧

紙條手工燈籠

需要准備紙條、打孔器、鉚釘、毛線等。

我們先做出燈籠的球體部分。

球體部分完成圖。

接著開始准備燈籠穗。

將燈籠穗穿過球體後就完成啦。

剪紙燈籠

首先准備一張帶花色的紙。

將其對折。

剪成同等寬度,不要剪斷。

將兩端用雙面膠或膠水粘在一起。

剪出長長的紙條粘在兩側,完成。

紙杯燈籠

先把一次性紙杯頂部的圓圈用刀割掉。

再將紙杯用刀劃成一條一條狀。

然後剪出一些漂亮的尖角。

將紙杯攤開,與另外一個紙杯的底部粘在一起。

做好後,將毛線做的燈籠穗穿過燈籠即完成。

多面體五角星燈籠

首先准備一些卡紙,也可以使用水粉紙之類較硬的紙張,將紙張用刻刀裁成五邊形的的樣式,大小可以自定。

這里有準備好的五邊形紙張,紙張可以是彩色的,也可以是單色的,根據需要圖案可以繪制也可以列印。

接著使用畫筆將不同的角用線條連接在一起。

接著將其中的角折向與其相對應的橫線。

剩下的四個角也都按照相同的方式進行操作,這個時候會出現一個五角星的形狀。

總共需要大約十個這樣的五邊形結構。

將兩個五邊形擺放在一起。

然後使用膠水粘貼,並且使用別針將兩個五邊形固定起來。

這樣連接起來五個五邊形後立起來。

這個時候再在這個基礎上加上一圈五邊形,同樣是使用膠水粘貼牢固。

當然,還可以將底部用額外的一個五邊形封住,這個時候做燈泡懸掛的燈籠使用,一樣很好看哦!

節日必備小燈籠

彩紙需要是兩種不同顏色的。

在彩紙的背面畫三條線,如圖。

然後開始裁小紙條,大約裁出十四條。

用小錐子或者針在每張小紙條的三條線的中間進行打孔。

剪裁出一根鐵絲,在鐵絲的一端挽出一個圓環。

紙條從鐵絲中穿過,紙條的顏色要相互交錯。

將其中的一頭翻上來,從鐵絲頂端穿過。

接著就可以一個接一個將紙條從上面穿過,一定要確保是從更底層的紙條開始。

完成後將上端的鐵絲打成一個小環,方便後面的懸掛。

賀 卡

不同圖案、不同風格、不同色彩的賀卡,相同的是都帶著熱情的問候, 深切的贈言,真誠的祝福亦或幽默的調侃。一張用心准備的賀卡,是連接人與人的紐帶,拉近心與心的橋梁,對生活在 絡時代的孩子們來說顯得更加珍貴。

新年立體賀卡

把所需要的各種工具材料准備好,如圖。

取一張較硬的卡紙,對折備用。

比著直尺,在折疊卡紙上割劃出一個正方形。

用紅色顏料將卡紙的外面刷成紅色,或者其他喜歡的顏色。

用白色的紙剪出一些雪花的形狀,粘在外側。用棉簽沾取少量白色乳膠,點綴在卡紙外側。

打開折疊卡紙,在里邊貼上一圈紅色即時貼條。

另取一張粉紅列印紙,裁剪成比卡紙略小的程度,對折。

在它的反面,按比例劃線、剪裁並折疊。

把窄的四條往裡折,如圖。

可以用水彩筆給列印紙勾一個花邊,剪掉旁邊多餘的部分,這樣更美觀。

剪出四個愛心,寫下新年快樂四個字。將愛心貼在粉紅列印紙剛才折好的立體邊上。然後,把做好的粉紅紙貼在折疊盒紙的裡面,如圖。

用即時貼紙剪一些花和綠色小草,貼在列印紙右下角。左邊劃上橫線。再用色卡紙剪一些的小花,貼在上邊部分,裡面就完成了。

別忘記我們的賀卡正面哦,先用白紙剪四條小邊,貼在正面的小窗口邊上。 紙剪下一朵小花貼在窗口裡,最後用綵帶條將完的賀卡打上一個小蝴蝶結。漂亮的新年賀卡完成了!

繁花似錦賀卡

材料: 卡紙、彩色膠帶、水彩筆、雙面膠

: 卡紙對折作基本的賀卡,將方形紙折成紙扇形狀,用彩色膠帶粘貼到賀卡,然後請幼兒塗鴉或粘貼,可以是花草、煙火、星星等。

彩虹色的祝願

材料: 泡沫膠、卡紙、水彩筆、剪刀、雙面膠

: 用白色卡紙剪出雲朵形狀,可以適當塗畫上其他顏色進行裝飾;彩色卡紙剪成條狀,請幼兒隨意裝飾,然後排列成彩虹,直線或彎曲的形狀都可以;然後用泡沫膠在彩虹兩端或其他合適的位置粘貼雲朵。

愛心花籃

材料: 心形卡紙、蠟筆、泡沫膠

: 用泡沫膠將心形卡紙粘貼在賀卡上,然後請幼兒隨意塗鴉。

豐收賀卡

材料: 剪刀、卡紙、雙面膠

: 方形卡紙對折,在中間剪出兩道豁口,並用手將其突出;另取卡紙剪出雞和雞蛋,按圖中的位置粘貼,還可以引導幼兒剪一些紙條做成雞窩。

蒸蒸日上

材料: 各色漂亮的包裝紙、純色卡紙、雙面膠、幼兒自帶的小貼紙等裝飾品

: 卡紙折成波浪形備用,然後剪出大小不一的幾個心形,請幼兒用現有材料隨意裝飾,完成後粘貼在波浪形卡紙上。

鞭 炮

富有中國味的環創怎能少得了鞭炮這一經典的傳統角色呢?給大家介紹的正是一款鞭炮手工,希望能夠給老師們的元旦環創增添更多的跨年喜慶!

超簡單小鞭炮

材料: 紅色硬卡紙、便條、剪刀、尺、鉛筆、雙面膠 、紅繩

首先,在紅色紙上劃出一個個正方形或長方形,指導小朋友慢慢沿著畫好的線把每個方塊剪下來。

將的便條紙對折剪開。

用雙面膠將紅色鞭炮雛形的兩端各粘上一圈便條紙。

在每一張剪開的小長方形紙塊的短邊粘貼雙面膠,然後把他們捲起來並粘牢,單個鞭炮的雛形就出來了。

同樣的,將紅色小長方形紙塊全部做成鞭炮。

最後用紅繩將所有的紅色鞭炮串在一起,紅繩的另一頭可以綁在筷子上,一個簡單的鞭炮掛飾就做好了。用紅繩把鞭炮串起來。成功!

魚掛飾

年年有魚

年年有魚是年年有餘的諧音,可謂中國傳統吉祥祈福中更具代表的語言之一,代表生活富足,每年都有多餘的財富及食糧!

准備材料:紙筒、彩紙、剪刀、毛線、膠水、雙面膠和木棒;

步驟:

1.把彩紙剪成條狀和半圓狀,作為尾巴和魚鱗;

2. 在紙筒上塗上膠水,把剪好的魚鱗依次粘在上面,然後粘上眼睛。接著在魚身下端的內側粘上雙面膠,把剪好的條狀尾巴粘上;在另一端粘上線,掛在木棒上,完成!

會擺動的魚

除了彩色的錦鯉,這里還有另外一款會擺動的魚,做起來非常神奇。想學的就趕緊往下繼續看吧!

1. 按照圖上的方式裁剪紙並對折;

2. 沿對角線剪成條狀,注意不要全部剪哦,要留出頭部,然後用固體膠粘貼;

3. 把頭部折下來,貼上眼睛、尾巴和魚鰭;

4. 在魚鰭和尾巴上條紋,完成!捏著魚的尾巴可以讓它來回遊動哦!

多彩中國龍

龍是中國等東亞區域古代神話中的神異動物,常用來象徵祥瑞,是中華等東亞更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之一喲~

1. 准備材料:紙筒、卡紙、彩紙、剪刀、毛球、塑料眼睛、剪刀和固體膠;

2. 把紅、黃彩紙剪成條狀備用;

3. 在紙筒上塗上固體膠,把綠色卡紙粘在紙筒上;

4. 把塑料眼睛長在大的毛球上,再把大毛球粘在紙筒上端,把小毛球粘在紙筒下端;

5. 在紙筒下端內側塗上固體膠,把剪好的彩紙粘上,威武霸氣的中國龍就完成了。小朋友們可以用這個做各種顏色的龍哦!

卡紙小龍

小小的中國龍是不是特別可愛呢?其實用彩色卡紙也可以做出中國龍喲。這下老師們講龍的時就有道具了呢!

1. 准備材料:彩色卡紙、工藝木棍、羽毛、彩色綢紙、緞帶和膠帶;

2. 在適當位置粘上小龍的眼睛,然後用綢紙、羽毛裝飾龍的臉;

3. 晾乾膠水後,裁剪卡紙邊角;

4. 找一張長方形彩色卡紙,用記號筆畫出花紋,反復折疊後與卡紙粘在一起,最後別忘了加上兩根小木棍做把手哦!

歡樂撥浪鼓

新年伊始,悅耳的鼓聲會一直伴隨著孩子們的童年回憶,所以快快動起手,把這快樂的鼓聲傳遞給班裡的孩子們吧!

1. 准備材料:塑料圓盤、木棍、小鈴鐺、蠟筆;

2. 先把紙盤背面刷成紅色或金色;

3. 晾乾顏料,把木棍粘在一個紙盤內部;

4. 將兩根紅色的細繩穿過兩個小鈴鐺,綁在紙盤的左右兩邊;

5. 把兩個紙盤粘在一起後,一個簡單的撥浪鼓就做好了,趕緊讓孩子試試看效果怎麼樣吧;

6. 當然,如果寶貝們能在鼓面上貼些的貼紙就更有感覺啦!

派對煙花棒

元旦聚會時一定少不了那些閃閃發光、烘托氛圍的小手工,看看下面這個派對煙花棒,絕對是烘托氛圍的哦!

1. 准備材料:錫箔紙、玻璃紙、吸管、膠帶和剪刀;

2. 將錫箔紙和玻璃紙剪成 A4 紙大小,把錫箔紙夾在兩張玻璃紙中間;

3. 將三張紙一起縱向對折,或在接近中線處折疊;

4. 從邊沿處開始剪,將三張彩紙的邊沿剪成條狀;

5. 找一根大小合適的吸管裹在三層紙中間,邊裹邊用膠帶粘牢;

6. 把吸管上的錫箔紙條和玻璃紙條,呈現出一個球狀;

7. 一個漂亮的煙花棒完成啦,是不是簡單又好玩呢?

毛球裝飾帽

有趣的元旦派對一定少不了有趣的帽子。這么好的機會,一定不要錯過手工小帽子!看看下面這些用球裝飾的帽子怎麼樣?

剪紙窗花

窗花是典型的簡單又漂亮的小手工,小夥伴們都來試試看吧!元旦伊始,剪出很多窗花貼到玻璃上,體驗一下新年的幸福氛圍吧!

步驟

元旦環創牆

錦鯉,中國龍,燈籠,鞭炮,還有窗花,這么多年味滿滿的手工該怎麼展示在一起呢?來做個元旦環創牆,為孩子留下珍貴的新年記憶吧!

我們致力於保護 ,內容 絡,因無法核實出處,如有 ,請 我們 !

以上就是與十二生肖單個圖片列印相關內容,是關於燈籠的分享。看完十二生肖圖片列印稿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⑧ 求卡通圖片——提著燈籠的小女孩,盡量好看一點。求大神了

⑨ 元宵節動畫圖片

元宵節動畫圖片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Lantern Festival)、上元佳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元宵節動畫圖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元宵節動畫圖片1


元宵節動畫圖片2


元宵節動畫圖片3


元宵節動畫圖片4


元宵節動畫圖片5


拓展:

元宵節看花燈有什麼說法

元宵節不知道大家是怎麼過的呢?如果沒有什麼好想法的話,大家不妨走出屋外去看花燈哦。元宵節看花燈具有悠久的歷史,而國內現在有不少城市在元宵節當日也會舉辦花燈活動。那看花燈主要是為了看什麼呢?節日知識。

燈籠來自於生活,除了簡單照明的原始功用外,更多的是一種生活的象徵,人們綜合了繪畫、書法、剪紙等工藝,利用一切可用之物,因時因地取材而就,同時形成了不同功能與寓意的燈籠:宮燈豪華富麗,即代表婚娶喜慶;竹篾燈素色淡雅,即代表喪葬余哀;字姓燈刻劃府第,即代表門楣興旺……

中國花燈是多種技法、多種工藝、多種裝飾技巧、多種材料製作的綜合藝術,其種類繁多,有龍燈、宮燈、紗燈、花藍燈、龍鳳燈、稜角燈、樹地燈、禮花燈、蘑菇燈等,形狀有圓形、正方形、圓柱形、多角形等。

龍燈,亦稱「龍舞」,是中國民間燈飾和舞蹈形式之一,流行於中國的很多地方。龍燈前有龍首,身體中間節數不等,但一般為單數,每節下面有一根棍子以便撐舉。每節內燃蠟燭的就稱為「龍燈」,不燃蠟燭的稱為「布龍」。舞時,由一人持彩珠戲龍,龍頭隨珠轉動,其他許多人各舉一節相隨,上下掀動,左右翻舞,並以鑼鼓相配合,甚為壯觀。

宮燈,是中國馳名世界的特種手工藝品。宮燈因多為皇宮和官府製作和使用,故有此名。現存最早的宮燈是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朝宮燈。宮燈的製作十分復雜,主要用雕木、雕竹、鏤銅作骨架,然後鑲上紗絹、玻璃或牛角片,上面彩繪山水、花鳥、魚蟲、人物等各種吉祥喜慶的題材。上品宮燈還嵌有翠玉或白玉。宮燈的造型十分豐富,有四方、六方、八角、圓珠、花籃、方勝、雙魚、葫蘆、盤長、艾葉、眼鏡、套環等許多品種,尤以六方宮燈為代表。1915年,北京宮燈首次被送到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展出,榮獲金獎,受到國際好評。其後,宮燈逐漸向實用方向發展,出現各種吊燈、壁燈、台燈和戳燈等。中國的宮燈製作以北京最為著名。

走馬燈是花燈藝術中一類獨特的觀賞燈種,其聲譽傳遍海內外,以廣東走馬燈為最佳。走馬燈通常是在燈中置一轉輪,在其上貼好用彩紙剪成的各式人物、花鳥等形象,輪下點燃蠟燭,熱空氣上升,引起空氣對流,使輪子轉動,紙像也就隨之轉動,畫面連續不斷,動感很強,引人入勝。

紗燈是用麻紗或葛麻織物作燈面製作而成,多為圓形或橢圓形。紅紗燈亦稱紅慶燈,通體大紅色,在燈的上部和下部分別貼有金色的雲紋裝飾,底部配金色的穗邊和流蘇,美觀大方,喜慶吉祥,多在節日期間懸掛。影紗燈則以各色麻紗蒙制,上面多繪花鳥蟲魚、山水樓閣等,並配上金色雲紋裝飾及各色流蘇,更是五彩繽紛,爭奇斗艷,為佳節喜日增光添彩。

花燈通常分為吊燈、座燈、壁燈、提燈幾大類,它是用竹木、綾絹、明球、玉佩、絲穗、羽毛、貝殼等材料,經彩扎、裱糊、編結、刺綉、雕刻,再配以剪紙、書畫、詩詞等裝飾製作而成的綜合工藝品,也是我國傳統的民間手工藝品。

元宵節來源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里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關於元宵節的來歷,民間還有幾種有趣的傳說:

關於燈的傳說

傳說在很久以前,凶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有一隻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人們。眾人聽說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裡張燈結綵、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

大家聽都點頭稱是,便分頭准備去。到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以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

另一個傳說是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後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再呂後手中.漢惠帝病死後呂後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後殘暴而敢怒不敢言.

呂後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秘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

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囊耳中,劉囊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系,設計解除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

平亂之後,眾臣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裡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東方朔與元宵姑娘

這一則傳說與吃元宵的習俗有關: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天冬天,下幾天大雪,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准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裡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後,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之。東方朔聽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一個占卜攤。不少都爭著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佔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簽語。一時之間,長安里起很大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說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到皇宮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的想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群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後,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正月十五日長安城裡張燈結綵,遊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著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裡的親人團聚。

如此熱鬧一夜,長安城果然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