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明治維新背景圖片
擴展閱讀
女人下部結構真實圖片 2025-01-24 09:18:11
太熱了去游泳搞笑圖片 2025-01-24 09:00:41
電腦桌面主題圖片推薦 2025-01-24 08:59:59

明治維新背景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5-07 17:19:30

Ⅰ 日本明志維新的影響(急!!!)

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歸還天皇,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等方面實行大改革,促進日本的現代化和西方化。明治維新的主要領導人是一些青年武士,他們以「富國強兵」為口號,企圖建立一個能同西方並駕齊驅的國家。1871年廢藩置縣,摧毀了所有的封建政權。同年成立新的常備軍。1873年實行全國義務兵制和改革農業稅。另外還統一了貨幣。在19世紀70年代中期,這些改革遭到兩方面的反對:一方面是失意的武士,他們糾集對農業政策不滿的農民多次興行叛亂;另一方面是受西方自由主義思想影響的民權論者,他們要求實行立憲,召開議會,萬事決於公論。明治政府在各方面的壓力下,1885年實行內閣制,翌年開始制憲,1889年正式頒布憲法,1890年召開第一屆國會。在政治改革的同時,也進行經濟和社會改革。明治政府的主要目標是實現工業化。軍事工業以及交通運輸都得到很大發展。1872年建成第一條鐵路,1882年成立新式銀行。為了滿足現代化的需要,大量介紹西方的科學技術。到20世紀初,明治維新的目標基本上已經完成,日本在現代工業國的道路上前進。

第一目「廢除舊體制」

教材闡述了明治政府在政治上對日本封建體制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確立了與資本主義發展相適應的新體制,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1)「廢藩置縣」

明治政府推翻幕府統治之後,各地藩國依然存在,並且擁有很大勢力,威脅著中央集權,不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1871年明治政府宣布廢藩置縣,廢除藩國,設立府縣,由中央委派官員管理,這樣日本封建割據局面徹底結束,真正形成了統一的中央集權政府。這樣一方面有利於明治政府各項措施順利施行,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形成統一的國內市場。需要注意的是在廢藩過程中,對各藩大名,明治政府採取了優撫政策,減少了改革的阻力。

(2)廢除封建等級制度,取消武士特權,宣布「四民平等」

明治政府成立不久就著手廢除封建等級制度,取而代之的是皇族、華族、士族和平民四種身份,並宣布「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權。這樣一種與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社會體制開始建立起來。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平民可以自由擇業和遷徙,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勞動力;二是明治政府用公債的形式逐步收回了華族和士族的俸祿和祿米。華族和士族的上層利用巨額公債投資於新興工業,成為資本家。其實質是利用國家力量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

建議本目教學時,首先引導學生結合本單元第一課的有關內容思考「封建幕府體制和封建等級制度對日本資本主義發展有哪些阻礙?」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概括政治改革的必要性,然後再根據具體改革內容探究改革的影響,尤其是對資本主義發展的影響。注意比較改革前後日本武士和平民地位的變化。

第二目「發展新經濟」

明治維新的根本目的是富國強兵,而富國強兵的關鍵又在於必須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建立資本主義新經濟。同時也為了解決政府面臨的財政困難,明治政府開始進行經濟改革,初期主要精力集中在土地改革上。

(1)土地改革

建議在此設問「為什麼明治政府首先進行土地改革?」原因有二:一是封建領主土地所有制阻礙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二是在資本主義工商業不發達的情況下要增加政府財政收入,也不能不在土地上打主意。

改革進程:①1871年幣制改革,以金本位的紙幣日元作為全國唯一貨幣。②1872年廢除封建領主土地所有制,確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買賣。③1873年,頒布地稅改革法令,以土地價格為標准,一律按地價的3%向土地所有者徵收土地稅,並以貨幣稅取代原來的實物稅。

關於改革的影響,建議設問「土地制度的改革有何影響?」「徵收土地稅以貨幣取代實物有何作用?」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歸納:土地所有權的確認和保護,提高了土地所有者經營農業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同時地稅改革推動了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為國家工業化政策提供了保障。

(2)「殖產興業」政策

建議教師首先引導學生閱讀【學思之窗】引文,了解「殖產興業」政策提出的背景。「殖產興業」政策是大久保利通1874年在考察歐美國家後提出的。其主要精神在於充分利用政府的力量發展經濟,以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此政策的主要內容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利用政府力量引進技術和設備,創辦「樣板」企業,供私人企業效仿。同時由國家興辦近代交通通訊事業,為工業發展奠定基礎。建議投影日本近代第一列火車機車和近代紡織廠的投影片以加深認識。

第二,利用政府力量大力扶植和保護私人資本主義的發展。具體措施:①政府把鐵路和軍工企業以外的大部分國營企業無償或以優惠的價格轉讓給私人資本家。②政府通過補助金和優惠貸款等形式給予私人資本家資金支持。在政府示範企業的刺激和政府的扶持下,日本出現了興辦工業的熱潮。在幾乎所有的生產領域,建立了許多資本主義企業。至19世紀90年代初日本初步實現了資本主義工業化。但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得到明治政府鼎立扶持是那些與政府關系密切的大資本家如三井、三菱集團等,奠定了他們後來發展為「財閥」的基礎。隨著規模的擴大,財富的增加,這些大資本家控制了日本大部分近代工業,這構成了日本資本主義發展的一個特徵。

第三,政府大力拓展海外市場,同時積極發展國內市場。

明治政府在初步實現富國強兵之後,作為日益崛起的東方強國,日本開始效仿歐美強國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具體內容下一課時進行詳細闡述。對國內市場,明治政府採取撤銷國內各地關卡,禁止對商人任意抽稅加捐等措施大力發展。到19世紀末日本的產品迅速佔領了國內市場,還開始出口海外。

建議本目教學時與英國工業革命的進程進行比較,以加深對日本發展資本主義工業的過程及其特點的理解。

第三目「倡導『文明開化』」

明治政府在推廣「殖產興業」政策時特別注意從西方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以提高日本的生產力水平。但只引進先進技術設備是不夠的,還必須學會和掌握這些技術,因此明治政府大力倡導學習西方資本主義文明,即所謂「文明開化」。

建議投影1871年日本政府使節團出訪的影像資料,加深對日本人迫切了解西方文明願望的理解。

「文明開化」政策內容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派遣留學生,翻譯西方著作,讓更多日本國民了解西方文明。

(2)為提高日本國民的素質,進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體制。1871年明治政府成立了文部省,統一管理全國的教育,開始逐步建立了小學、中學和大學三級教育體制。小學為義務教育,所有適齡兒童必須上學。教學內容增加了許多自然科學的知識。對於教育改革的評價,可利用【學思之窗】中的問題:如何評價「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則?在學生討論基礎上概括:一方面為日本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大批掌握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的人才:另一方面向學生灌輸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濃厚。

(3)在生活習俗方面,明治政府也大力推行西化。如採用西方歷法。穿西服,喝牛奶,吃西餐,住洋房等。但隨著學習西方高潮的到來,也出現追逐西方文明的皮毛和崇洋媚外的不良傾向。有的人甚至主張取消日語,改用「文明」的英語。關於這一問題,引導學生閱讀材料中有關「鹿鳴館」的文字圖片資料,加深認識和培養學生的辨別分析能力。

第四目「建立新軍隊」

富國強兵是明治維新的最終目標,因此政府必須加強國家軍事國防力量。而為增強這個力量就必須取消舊的軍制,建立新的軍制。1873年,明治政府頒布《徵兵令》。實行義務兵役制,取消了武士壟斷軍事的特權,仿照歐美組建一支常備軍。為了確保這支常備軍的實力,明治政府一方面大力改進軍事裝備,引進新式武器。並設立現代化軍工企業,仿製先進武器以作保障;另一方面,設立軍事院校,培養軍事人才。

新組建的這支日本軍隊與英、美等國不同之處在於:①它由軍部指揮。軍部只向天皇負責,稱為「皇軍」,不受內閣干涉。1878年發布的「軍人訓誡」第一條就要求軍人把天皇當作「神」來崇拜。②所有的軍人都接受武士道教育。「武士道」本來是封建武士的道德規范,它強調「忠君」、 「尚武」等精神。這一切都決定這支軍隊從開始就保留了濃厚的封建軍國主義色彩,成為日本帝國主義對外侵略的核心力量。

Ⅱ 明治維新 影響以及意義

3.明治維新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教研室 孫友寧 江蘇省南京市秣陵中學 張遠龍

一、教學目標

目標
內容
知識與能力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識記
理解
運用

廢除舊體制
廢藩置縣
四民平等
明治維新各項改革措施內容、特點及影響
政治改革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問題探究
歷史比較
符合時代潮流的改革對實現富國強兵具有深遠影響
對待外來文化需要正確認識

發展新經濟
幣制改革
土地改革
殖產興業
日本發展資本主義工業與英美等國的不同
分析圖表
歷史比較

倡導文明開化
文明開化
教育改革
生活西化
學習外來先進文化的作用及需要注意的問題
情境再現
分析圖表

建立新軍隊
改革軍制
日本軍事改革對世界的影響
問題探究

二、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1.知識結構

2.教材分析與建議

重點

明治維新的主要內容及其影響。

難點

明治政府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措施及其特點。

教材內容分析與建議

本課教材是本單元的重點,從四個方面介紹了明治維新的主要措施及其影響。在政治上以適應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為出發點,對封建國家進行改造,廢除舊體制,確立新體制;經濟上動用政府力量大力推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文化上用西方資本主義文化改造舊文化,並同時進行教育改革;軍事上新建一支符合資本主義發展需要的新式軍隊。本課內容豐富,建議學習時注意前後教材的聯系,以及同英國資本主義發展和中國近代史的有關知識結合起來加深理解。

本課引言引用了明治維新前夕天皇的「五條誓文」,這段誓詞反映了明治政府改革的決心,同時也揭示了明治維新得以成功的一個條件:推翻幕府封建統治後確立的明治政府的統治為維新變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環境。建議教師設問:「倒幕運動成功最重要的意義何在?」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指出倒幕運動推翻了幕府統治,為明治維新創造了條件。明治政府大力改革,廢除封建舊體制,確立新的制度,發展資本主義,史稱明治維新。由此導入新課。

第一目「廢除舊體制」

教材闡述了明治政府在政治上對日本封建體制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確立了與資本主義發展相適應的新體制,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1)「廢藩置縣」

明治政府推翻幕府統治之後,各地藩國依然存在,並且擁有很大勢力,威脅著中央集權,不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1871年明治政府宣布廢藩置縣,廢除藩國,設立府縣,由中央委派官員管理,這樣日本封建割據局面徹底結束,真正形成了統一的中央集權政府。這樣一方面有利於明治政府各項措施順利施行,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形成統一的國內市場。需要注意的是在廢藩過程中,對各藩大名,明治政府採取了優撫政策,減少了改革的阻力。

(2)廢除封建等級制度,取消武士特權,宣布「四民平等」

明治政府成立不久就著手廢除封建等級制度,取而代之的是皇族、華族、士族和平民四種身份,並宣布「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權。這樣一種與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社會體制開始建立起來。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平民可以自由擇業和遷徙,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勞動力;二是明治政府用公債的形式逐步收回了華族和士族的俸祿和祿米。華族和士族的上層利用巨額公債投資於新興工業,成為資本家。其實質是利用國家力量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

建議本目教學時,首先引導學生結合本單元第一課的有關內容思考「封建幕府體制和封建等級制度對日本資本主義發展有哪些阻礙?」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概括政治改革的必要性,然後再根據具體改革內容探究改革的影響,尤其是對資本主義發展的影響。注意比較改革前後日本武士和平民地位的變化。

第二目「發展新經濟」

明治維新的根本目的是富國強兵,而富國強兵的關鍵又在於必須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建立資本主義新經濟。同時也為了解決政府面臨的財政困難,明治政府開始進行經濟改革,初期主要精力集中在土地改革上。

(1)土地改革

建議在此設問「為什麼明治政府首先進行土地改革?」原因有二:一是封建領主土地所有制阻礙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二是在資本主義工商業不發達的情況下要增加政府財政收入,也不能不在土地上打主意。

改革進程:①1871年幣制改革,以金本位的紙幣日元作為全國唯一貨幣。②1872年廢除封建領主土地所有制,確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買賣。③1873年,頒布地稅改革法令,以土地價格為標准,一律按地價的3%向土地所有者徵收土地稅,並以貨幣稅取代原來的實物稅。

關於改革的影響,建議設問「土地制度的改革有何影響?」「徵收土地稅以貨幣取代實物有何作用?」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歸納:土地所有權的確認和保護,提高了土地所有者經營農業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同時地稅改革推動了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為國家工業化政策提供了保障。

(2)「殖產興業」政策

建議教師首先引導學生閱讀【學思之窗】引文,了解「殖產興業」政策提出的背景。「殖產興業」政策是大久保利通1874年在考察歐美國家後提出的。其主要精神在於充分利用政府的力量發展經濟,以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此政策的主要內容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利用政府力量引進技術和設備,創辦「樣板」企業,供私人企業效仿。同時由國家興辦近代交通通訊事業,為工業發展奠定基礎。建議投影日本近代第一列火車機車和近代紡織廠的投影片以加深認識。

第二,利用政府力量大力扶植和保護私人資本主義的發展。具體措施:①政府把鐵路和軍工企業以外的大部分國營企業無償或以優惠的價格轉讓給私人資本家。②政府通過補助金和優惠貸款等形式給予私人資本家資金支持。在政府示範企業的刺激和政府的扶持下,日本出現了興辦工業的熱潮。在幾乎所有的生產領域,建立了許多資本主義企業。至19世紀90年代初日本初步實現了資本主義工業化。但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得到明治政府鼎立扶持是那些與政府關系密切的大資本家如三井、三菱集團等,奠定了他們後來發展為「財閥」的基礎。隨著規模的擴大,財富的增加,這些大資本家控制了日本大部分近代工業,這構成了日本資本主義發展的一個特徵。

第三,政府大力拓展海外市場,同時積極發展國內市場。

明治政府在初步實現富國強兵之後,作為日益崛起的東方強國,日本開始效仿歐美強國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具體內容下一課時進行詳細闡述。對國內市場,明治政府採取撤銷國內各地關卡,禁止對商人任意抽稅加捐等措施大力發展。到19世紀末日本的產品迅速佔領了國內市場,還開始出口海外。

建議本目教學時與英國工業革命的進程進行比較,以加深對日本發展資本主義工業的過程及其特點的理解。

第三目「倡導『文明開化』」

明治政府在推廣「殖產興業」政策時特別注意從西方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以提高日本的生產力水平。但只引進先進技術設備是不夠的,還必須學會和掌握這些技術,因此明治政府大力倡導學習西方資本主義文明,即所謂「文明開化」。

建議投影1871年日本政府使節團出訪的影像資料,加深對日本人迫切了解西方文明願望的理解。

「文明開化」政策內容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派遣留學生,翻譯西方著作,讓更多日本國民了解西方文明。

(2)為提高日本國民的素質,進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體制。1871年明治政府成立了文部省,統一管理全國的教育,開始逐步建立了小學、中學和大學三級教育體制。小學為義務教育,所有適齡兒童必須上學。教學內容增加了許多自然科學的知識。對於教育改革的評價,可利用【學思之窗】中的問題:如何評價「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則?在學生討論基礎上概括:一方面為日本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大批掌握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的人才:另一方面向學生灌輸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濃厚。

(3)在生活習俗方面,明治政府也大力推行西化。如採用西方歷法。穿西服,喝牛奶,吃西餐,住洋房等。但隨著學習西方高潮的到來,也出現追逐西方文明的皮毛和崇洋媚外的不良傾向。有的人甚至主張取消日語,改用「文明」的英語。關於這一問題,引導學生閱讀材料中有關「鹿鳴館」的文字圖片資料,加深認識和培養學生的辨別分析能力。

第四目「建立新軍隊」

富國強兵是明治維新的最終目標,因此政府必須加強國家軍事國防力量。而為增強這個力量就必須取消舊的軍制,建立新的軍制。1873年,明治政府頒布《徵兵令》。實行義務兵役制,取消了武士壟斷軍事的特權,仿照歐美組建一支常備軍。為了確保這支常備軍的實力,明治政府一方面大力改進軍事裝備,引進新式武器。並設立現代化軍工企業,仿製先進武器以作保障;另一方面,設立軍事院校,培養軍事人才。

新組建的這支日本軍隊與英、美等國不同之處在於:①它由軍部指揮。軍部只向天皇負責,稱為「皇軍」,不受內閣干涉。1878年發布的「軍人訓誡」第一條就要求軍人把天皇當作「神」來崇拜。②所有的軍人都接受武士道教育。「武士道」本來是封建武士的道德規范,它強調「忠君」、 「尚武」等精神。這一切都決定這支軍隊從開始就保留了濃厚的封建軍國主義色彩,成為日本帝國主義對外侵略的核心力量。

建議設問「明治政府建立的新式軍隊『新』在哪裡?與英美等國軍隊有何不同?」在學生討論探索的過程中完成本目教學。

明治維新使日本由一個封建落後國家逐漸變成一個封建色彩濃厚的近代資本主義國家,基本實現富國強兵的目的。這一切來自於明治政府大刀闊斧、行之有效的改革。在教學最後,請學生做【本課測評】第一題「用最簡潔的名詞概括明治維新的主要內容」,作為本課總結。

三、教學設計與案例

1.教學設計

本課導入教師可以採用問題探索的方法。設問「幕藩體制對日本資本主義手工工場有何阻礙?」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得出廢除舊體制的必要性。再設問「倒幕運動成功的意義何在?」得出推翻幕府統治為明治維新創造了可能性。隨後,明治政府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四個方面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廢除舊的封建體制,建立起新的制度,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史稱「明治維新」,由此導入新課。

第一目「廢除舊體制」的教學。首先結合導入中的設問讓學生明確廢除幕藩體制和封建等級制度的必要性,然後由學生從教材中歸納出明治政府的具體改革措施(廢藩置縣,四民平等),最後探討「這些措施有何影響?」關於身份制度改革的影響是一難點:其一廢除武士特權,用公債補償的形式收回華族和士族俸祿和祿米,這樣做有何意義?其二,平民獲得更多自由又有何意義?

第二目「發展新經濟」。教材展示了三張歷史照片《明治政府頒發的地契》、《日本第一列火車機車》、《明治時期大阪紡織廠》,這三張照片反映日本經濟改革的歷史階段:土地改革→國營示範工業→民間興辦工業。其中土地改革的核心是土地制度改革,在此可以設問「土地制度發生怎樣的變化?有何作用?」關於地稅改革,特別注意啟發學生注意:土地稅以貨幣代替實物對推動農村商品經濟發展的作用。

關於「殖產興業」政策,設問「明治政府如何發展資本主義工業的?有何特點?」「與英國工業革命有什麼不同?」通過討論,讓學生深入理解明治政府在興辦工業過程中的核心地位。

第三目「倡導文明開化」。首先用實物投影或影像資料,再現以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為首的大型使節團出訪歐美的歷史瞬間。引導學生觀察:使節團的規模如此之大說明了什麼?主要成員著裝有什麼變化等問題。得出結論:明治政府如此大張旗鼓,反映學習西方資本主義文明的迫切願望。除了學習先進技術,科學知識,甚至生活方式也大力提倡「西化」。同時為了提高日本國民素質,明治政府如何大興教育的?對於教育改革的評價可利用【學思之窗】的問題進行。

對於日本文明開化政策,我們要充分肯定其進步作用,但在這樣過程出現的「全盤西化」、崇洋媚外等不良傾向一定要清醒認識。可以結合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一些現象進行比較,培養學生辨別分析能力。

第四目「建立新軍隊」。建議通過圖片或影視資料,給學生以感性認識,然後探討「明治政府創辦新式軍隊與舊軍隊有何不同?與歐美軍隊又有何不同?」讓學生明確新式軍隊的建立對於提高日本的國家地位有重要作用,但其封建軍國主義色彩也使日本迅速走上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

最後由學生用簡潔的語言對明治維新的主要內容進行概括,作為本課小結。

2.教學案例

案例一 在介紹廢除封建等級制度,實現「四民平等」這一問題時採用歷史比較的方法。

首先投影《幕府時代的等級制度示意圖》幻燈片,說明這一制度對資本主義發展不利因素,然後比較身份制度改革後武士階層和平民地位的變化,及其對資本主義發展的促進作用,由此加深對明治政府廢舊立新的意圖的認識。

案例二 在學習「發展新經濟」時,用實物投影或幻燈片展示三幅圖片:

圖片1 《明治政府頒發的地契》

地契:土地所有權的憑證。說明幕府時代的封建領主土地所有制被廢除,近代資本主義土地私有制確立。土地所有者對土地所有權得到法律的承認,大大激發了他們經營農業的積極性,推動了日本農業的發展。

圖片2.《日本第一列火車機車》

明治政府在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初期,充分利用國家的力量建設近代交通通訊事業,為工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圖片3.《明治時期的大阪紡織廠》

這是19世紀80年代,由一些華族投資成立的日本最早的民營的採用蒸汽動力的機器紡織工廠,說明日本工業開始由國營示範向民間興辦轉變。

案例三 介紹日本「文明開化」時用實物投影或播放影像資料《日本使節團出訪歐美》。 時間:1871年12月,地點:橫濱港。讓學生注意觀察了解以下幾個細節:

①使節團主要成員在明治政府中的地位?②他們的著裝。③送行人群的熱烈場景。④港口外的大型蒸汽輪船。通過觀察這些細節讓學生理解當時明治政府了解學習西方文明的迫切願望,以及對文明開化政策實質的理解。

四、問題解答

【學思之窗】

1.為什麼大久保利通堅持「誘導獎勵」政策?

解題思路:大久保利通認為富國強兵的關鍵在於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

思路引領:日本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人民致力工業與否,依賴於政府的誘導獎勵。

答案提示:明治維新的目的在於富國強兵,而富國強兵的關鍵又在於鼓勵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日本當時民智未開,經濟落後,人民群眾缺乏創辦工業的勇氣、信心、技術、資金等。因此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

2.你對「和魂洋才」教育原則有何評價?

解題關鍵:對「和魂洋才」教育原則的理解。

思路引領:「和魂」指培養學生忠君、愛國思想;「洋才」是指要求學生掌握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

答案提示:「和魂洋才」教育原則一方面要求學生掌握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為日本社會經濟發展培養了各種人才。但是另一方面又向學生灌輸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濃厚。

【探究學習總結】

(一)本課測評

1.用最簡潔的名詞概括明治維新的主要內容。

解題關鍵:對明治維新內容理解基礎上的高度概括。

思路引領:從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四個方面概括。

答案提示:廢藩置縣,四民平等;土地改革,殖產興業;文明開化,教育改革;軍事改革,富國強兵。

2.日本發展工業的進程與英國工業革命有什麼不同?

解題關鍵:對日本工業發展的過程及英國工業革命過程的認識。

思路引領:日本發展工業主要以政府力量為核心,而英國工業革命是手工工場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自然結果。

答案提示:英國工業革命是本國生產力的自然發展。日本發展工業的進程則是在外侵當前,變革圖強的結果,而且,日本發展工業之際,英國等國已開始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為了趕上發達國家,日本在進行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同時,吸收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先進成果。具體表現為:①日本政府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創辦工廠,建設交通通訊事業。英國工業革命主要技術都是自己研發的。②日本政府對私人資本主義的發展大力扶持和保護,而英國實行自由主義經濟政策。③日本利用政府力量拓展海外市場,而英國主要利用殖民公司的力量開拓海外殖民地。等等
意義:明治維新使日本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成為亞洲強國,並為亞洲國家一些立志擺脫落後狀況、實現民族振興的人們提供經驗。ltv101如果我回答的好請給分 謝謝

Ⅲ 都是救亡圖存,明治維新和戊戌變法有哪些異同

一、日本明治維新和中國戊戌變法的異同點
相同點:
(1)背景相同,改革前都面臨著嚴重的社會危機;
(2)性質相同,都是由最高統治者自上而下進行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3)都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上採取了重大措施;
(4)都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
不同點:戊戌變法依靠一個無實權的皇帝,以失敗而告終,中國仍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明治維新獲得成功,日本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並逐漸強大起來。
二、戊戌變法和明治維新成敗的原因比較。
(1)社會背景:日本方面,人民反抗持續而猛烈;新興的階級力量相對較強;統治階級內部發生了較大分化。中國方面,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發展很不充分;封建統治者與帝國主義列強勾結,封建勢力比較強大。
(2)領導力量:日本,中下級武士擁有較大武裝力量,通過武裝倒幕使天皇掌握實權,改革的阻力相對薄弱。中國,改良派不能發動群眾,寄希望於毫無實權的皇帝,雖然頒布了一系列改革的詔書,但根本無法實施。
(3)國際環境:日本,明治維新期間,世界處於自由資本主義時期,爭奪殖民地高潮還未形成。西方列強正加緊侵略中國,客觀上也為日本發展資本主義提供了一個有利的國際環境。中國,維新變法期間,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迫切需要開拓原料產地和產品傾銷市場,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在這樣的背景下變法圖強,為帝國主義列強的不容。

Ⅳ 同學卡掉了,明天就用,非常急,在線求助,有關中國和日本歷史對比的!

圖片可以在網路上找這里也發不鳥圖片。。。內容嘛。。。日本明治維新和清朝洋務運動的對比主要是。。。日本是提倡完全西化。。。主張脫亞入歐。。。對西方文化採取完全吸收的方式。。。所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日本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清朝主張只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而思想制度還是保證的是中國傳統思想。。。其實思想不改變是無法真正的達到革新的效果的。。。西方的先進思想還是可以選擇性接收的。。。不然我們今天還停留在封建制呢。。。。可以從這個方向入手。。。其次就是兩國國情不同。。。日本本身沒什麼自己的本土文化所以對外來文化向來很開放比較善於吸收雖然德川幕府一度閉關鎖國但後來人們對西方文化的接收程度也證明了這個觀點。。。。但中國不同。。。中國有五千年的自己的傳統文化。。。所以總認為西方小國的文化不如我們~~對外來文化有抵制心理。。。因為這種思想所以在洋務運動時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戊戌變法的失敗的根本原因也是因為這個思想。。。

Ⅳ 歷史課的預習~~日本明治維新時的社會狀況是什麼

德川家康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之後,對鞏固日本德統一起了決定性作用的人物。他生於1542年三河國(今愛知縣)的崗崎城人,幼名竹千代。曾作為人質跟隨戰國大名今川義元征戰南北。今川義元在桶狹間戰役中死後,家康乘機獨立,並轉而與織田信長聯合,發展自己的勢力。1582年,織田信長被刺身亡,家康則繼續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成為佔有駿河、遠江、三河、甲斐、信農五大國的大名。1584年,在小牧、長久手之戰中家康大勝羽柴秀吉(豐臣秀吉)。但考慮到自己的實力,家康向秀吉妥協,並通過與秀吉聯姻等方式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地位。1590年,豐臣秀吉完成了統一大業,德川家康被封於關東江戶城(今關東一帶)。1596年家康被封為內大臣,五大老首席。1598年豐臣秀吉病死。翌年德川家康進入伏見城本丸,成為事實上的執權者。

豐臣秀吉死後,五大老與五奉行雖表示誠心輔佐秀吉遺子秀賴代行政務,但各自心有打算。其實,豐臣秀吉死以前,他的近臣就已分成兩派,以石田三成為首的文吏派和以加藤清正為首的強權派。德川家康與強權派關系密切,他積極地籠絡人心,操縱派系對立,開展獨占霸權的活動。

1599年,文吏派的干將、五大老之一,前田利家病死,政局均勢被打破,形勢有利於家康。1600年,家康以上杉景勝不從朝廷命令、圖謀反叛為由,組成東軍,攻打會津。此時,石田三成乘機與其他四奉行謀劃組成西軍,推毛利輝元為盟主,共同彈劾家康,並於7月攻下東軍的據點伏見城。9月,西、東軍先後進入美濃(今歧阜縣)。15日,雙方在東西4公里,南北2公里的關原盆地展開了激戰。東軍忠誠合作,戰斗意志昂揚,而西軍內部意見不統一,人心渙散,小早川秀秋又忽然倒戈,最終這場戰斗以東軍的勝利而告終。石田三成、小西行長、安國寺惠瓊等被捕,10月在京都六條河原被處以死刑;毛利輝元、島津家久收拾殘局回到自己的領地。

德川家康取得霸權之後,立即開展鏟除異己、分封親黨的活動。多達88位大名被 「 改易 」 或 「 除封 」 ,豐臣秀吉的兒子豐臣秀賴只得到攝津、河內及和泉三地,成為收入僅65萬石的「大名」。1603年,德川家康效仿鐮倉時代的源氏與室町時代的足利氏,強迫朝廷封他為右大臣和征夷大將軍,並將江戶作為自己的據點,成立了幕府。當時的江戶破舊敗落,無法與本州西部各大名的封地相比。德川家康艱苦創業,苦心經營,在取得征夷大將軍之後經過精心建設,終於將江戶建設成足以與京城相匹敵的政治經濟中心。為獨占政權,削弱皇室的權利,江戶幕府於1614年頒布了《禁中及公家諸法度》,不僅取消了朝廷對武官的任命權,並規定天皇的活動只限於從事學問。同時,為防止豐臣氏卷土重來,德川家康對身處富庶的大坂一帶的豐臣秀賴展開了打擊。1614年,他製造了「方廣寺鍾銘事件」,發動對大坂的進攻,並於次年佔領大坂,迫使秀賴母子自殺,終於徹底清除了來自豐臣氏的威脅。

德川家康在執掌政權二年後,讓位於兒子德川秀忠,隱居於駿河自己的老巢,遙控江戶幕府。經過第二、三代將軍的經營,江戶基本確立了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地位。

二、幕藩體制的確立
江戶幕府的統治,將軍是絕對的中心,具有不可動搖的地位。將軍之下設有「大老」、「老中」、「若年寄」等職。「大老」,為特別指任的執政官,具有較高的地位,但並非常設;「老中」,經將軍授權直接掌管政務,一般由4至5人組成,輪流主持政局。「老中」的職責主要有皇室、公卿、大名事務的處理,全國財政、寺社的管理以及外交事務處理等等。為確保德川氏的統治地位,幕府對「老中」人選的選用非常謹慎,除考慮個人能力之外,與德川氏的親疏關系也成為入選條件之一。據統計,整個江戶時代共有「老中」143人,其中「御家人」、「譜代大名」等與德川氏關系密切的人占據了95%左右, [1] 足見德川氏為維護統治用心良苦。「若年寄」也參與政務,分掌旗本、御家人及江戶市政。「若年寄」的人選也大多出自德川氏親近。「老中」下還設有許多職務,如江戶奉行、寺社奉行、勘定奉行等等,他們管理江戶一帶的政務、司法以及全國寺社、財政等事務。

幕府的監察機構有「老中」下屬的「大目付」與「若年寄」下屬的「目付」,監視上至「老中」下至一般武士的行為。幕府的最高司法機構為「評定所」,由「老中」、若年寄、三奉行、大目付、作事奉行等人員組成,審議一些涉權范圍較大的案件。

幕府的軍事機構由直屬御家人、旗本及各藩與所屬武士組成,重要的城市由「定番」輪流守衛。有重要的戰事時,各地的大名就是軍事統領,他們有對幕府擔負軍役的義務。但總的來說,全國大名的兵力無法與幕府的軍事力量相抗衡。

幕藩體制是德川家康以來建立的統治模式,「幕」即位於江戶以將軍為中心的幕府,「藩」即由幕府任命的分布於全國各地的「大名」。幕府把持中央的大權,地方上的藩政則交由「大名」來管理。「藩」的統治機構也與幕府機構基本相似,但大名具有一定的自治權利。這並不代表大名對地方藩政的完全掌握,大名的權利首先要以對幕府的絕對支持為前提,幕府通過制定嚴格的法度規范和限制大名及下屬武士的權利與義務,並且利用各種手段削弱大名對幕府的對抗力,確保大名既能管理好地方事務,又不會威脅到幕府的統治。

首先,幕府以親疏關系將大名們劃分為「親藩」、「譜代」、「外樣」三類。「親藩」就是將軍家的親屬大名,與德川家有一定的血緣關系。尾張德川家、紀伊德川家、水戶德川家,被稱之為御三家;「譜代大名」是指在關原之戰以前就歷代服侍於德川家的家臣,在江戶幕府成立時共有68家,分別稱之為安詳譜代、岡崎譜代、駿河譜代;「外樣大名」,是關原之戰後新臣服的大名。與德川氏關系密切的大名被安排在江戶的周圍,外樣大名被封往邊遠地區,並定期到江戶參觀。許多大名由此耗去大量財力與精力。幕府還規定一藩只能保留一座城堡,其餘全部拆毀。

大名的統治結構與中央幕府基本相似。如「家老」相當於幕府的「老中」,藩下各町也派「町奉行」駐守,也設有監察官「大目付」等等。大名向下直接掌管農民,徵收租稅,向上則承擔各種公役和軍役,如修建工程,戰時組織軍事力量等。

這樣,將軍通過領地的分封與俸祿的提供,與各地大名、武士結成牢固的君臣、主從關系,大名及其下屬武士、家來則向將軍宣誓效忠,並擔負一定的義務。大名與其下屬也結成相似的關系。因此,全國大名雖然呈現割據狀態,但由於將軍及幕府的絕對支配地位,幕藩體制安全運行了兩個半世紀。

為進一步牢固幕藩體制,幕府頒布了一系列法令,如前述的《禁中及公家諸法度》,限制皇室的權利及活動范圍,同時對大名及武士也實行嚴格控制。1615年,幕府頒布的《武家諸法令》,規定了大名及武士階層的活動准則及對幕府的義務。《武家諸法度》共分13條,內容包括大名、武士的生活規范,如服制、乘輿制度、婚姻制度等;生活方式如勤儉、禁止群游群飲、修煉「文武馬弓之道」等;對上義務方面,首先是要定期到江戶參見將軍,其次不可隱瞞包庇任何有違於幕府法制的行為與人,禁止修繕新城等。《武家諸法度》要求各地大名與武士嚴格遵守,若有違反,就要被處以幽禁、沒收領地,甚至賜死。

1635年,三代將軍德川家光時期,幕府任命名儒林羅山主持,對慶長版《武家諸法度》進行了修改與補充,將原有的13條法規擴充為19條,並進一步規范了大名的義務。特別是嚴格規定各地大名、小名必須隔年到江戶拜見將軍,即一年駐守領地,一年執勤幕府,回領地期間大名的妻子留在江戶作為人質,這就是著名的「參觀交代」制度。「參觀交代」制度一方面限制了大名的政治活動,一方面由於參觀的巨大開支,牽制了大名的財力,削弱了大名對幕府的抵抗。幕府由此加強了對大名的控制,進一步鞏固了其統治地位。

幕府實行幕藩體制的統治方式,其根本支柱是嚴格的不可僭越的等級身份制度。為實現少數武士對人口佔大多數的農民及「町人」的統治,所謂「士農工商」的身分區別被不斷強化並固定下來。「士」指武士階層,「農」指農民,「工」、「商」差別不大,指商人與手工業者,他們被統稱為「町人」。在這四個階層中,武士的地位高高在上,他們修習武藝與學問,佩戴雙刀,一把用於殺敵,一把用於自裁(剖腹)。假如農民與「町人」有「犯上」的行為,武士有權不經過上級而直接將他殺死。與武士相反,農民、「町人」等平民的地位相當底下。幕府對農民的勞作與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嚴格的規定,極力詐取其全部的剩餘勞動;由於幕府「重農輕商」政策的限制,「町人」的活動也受到多方限制。平民不能象武士那樣擁有姓氏,遇到大名出行等場合,必須伏地跪拜,不能抬頭。另外,在各階層內的等級制度也十分嚴格,如武士又分為「侍」、「徒」、「中間」等級別,徒以下的武士遇到上級,也應伏拜路旁。農民中有「持高」農民與「無高」農民之分;町人也有復雜的門第與身分差別。在四民之下的還有穢多、非人,他們處在社會的最底層。

統治階級中的皇族、公家、僧侶與神官不屬於四民之列。

幕府就是這樣嚴格地鑄造起等級身份制度的銅牆鐵壁,以保證其階級統治順利進行。

三、禁教與鎖國
江戶幕府成立後,雖然德川家康曾通過各種途徑要求與明朝恢復國交,但由於明朝政府對豐臣秀吉的侵略言行記憶猶新,加上國內政局不穩,對此反應不甚積極。幕府又企圖利用再開「勘合貿易」、將貿易區移至琉球、將琉球十年一貢制改為一年一貢制等措施實現對流球的控制,遭到了明政府的拒絕。

在這期間,日本與朝鮮關系通過對馬島藩主宗氏的外交努力得以改進,1609年,兩國締結《己酉條約》,恢復了國交與貿易關系。而對於琉球,德川家康則以琉球親明為由,出兵琉球,迫使其從屬島津藩。

德川幕府與南洋各國之間實行「朱印船貿易」制度。慶長年間朱印船的觸角深及暹羅、呂宋(菲律賓)、交趾(越南中部)、東京(越南北部)、柬埔寨、西洋(澳門)、安南等19個地方,而到了元和(1615-1623)、寬永(1624-1643)年間,朱印船貿易的港口就集中到了高砂(台灣)、東京、暹羅、呂宋等7個地方。在往來貿易的同時,日本人在所到國當地建立起的貿易駐地——日本町。

16世紀的世界海域一直被舊教國葡萄牙、西班牙所控制。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被英國人摧毀後,葡、西兩國的東亞海洋貿易遭受到了來自新教國英國、荷蘭的挑戰。葡萄牙人數次在幕府面前攻擊英國與荷蘭,德川家康不以為然,反而對英、荷貿易產生極大的興趣。經過激烈的競爭,葡萄牙、西班牙在東亞貿易戰中敗給英國與荷蘭。由於對中、日貿易的苦心經營,荷蘭又逐漸取得了貿易的優勢地位,到17世紀20年代,荷蘭成為西方獨占對日貿易的國家。

在國內,幕府對外來宗教尤其是對天主教的發展越來越警覺。德川幕府建立初期,因貿易的需要,對天主教的傳教活動採取默認的態度。天主教勢力得到很大發展,參加者從平民到武士甚至大名諸侯一應具有。他們結成堅強的組織,宣傳上帝的權威與人人平等的思想,這與幕府的「神國」思想及等級身份制度相違背;加上新教國家英國與荷蘭因貿易的競爭關系,對天主教支持國西班牙、葡萄牙不斷進行挑撥,幕府愈來愈感覺到對天主教進行鎮壓已刻不容緩。

1612年,天主教大名有馬晴信擊沉一艘葡萄牙商船,為討封他的肥前舊領地,有馬氏向德川家康近臣本多正純的家臣岡本大八行賄,但事情未獲成功,有馬向本多正純追問,岡本大八受賄事發,被本多囚禁。在獄中,岡本又揭發有馬晴信謀殺長崎奉行。幕府以謀殺、受賄罪且兩人均為天主教徒為由,賜死有馬,火刑岡本大八。並以此為契機,斷然發出禁教令,宣布幕府直轄都市駿府、江戶、京都、長崎等地禁止天主教的傳播,並要求摧毀域內所有天主教堂。1613年大久保忠鄰被任命為「伴天連追放總奉行」,進入京都,負責摧毀京都的教堂,流放天主教傳教士,並強迫那裡的天主教信徒「改宗」。1616年,幕府命令島津家久消滅領內「百姓以下」一切天主教活動,禁教的重點由清除外國傳教士活動轉向對國內一般教徒的迫害。1622年發生了著名的「元和大殉教」事件,西班牙等外國傳教士、日本教徒及朝鮮、中國人55人被集體屠殺。幕府還採用「踏繪」的手段搜查信教民眾,一旦被幕府發現,信徒就被處以遊街、拷打甚至竹鋸、火刑等各種殘酷的刑罰。許多教徒被迫改宗。

九州肥前的島原與天草,是天主教在日本的發祥地,自1634年以來兩地天災不斷,幕府卻一再逼交租稅,並對信教民眾展開殘酷迫害。兩地人民忍無可忍,推舉16歲的少年天草時貞四郎為首於1637年發動起義。參加起義的群眾很快發展至3.7萬人,包圍了島原城。農民、浪人武士、天主教徒是這次暴動的核心。幕府緊急調動兵馬,令執勤於京都的西南藩主回國鎮壓起義。雙方僵持了數月,天草軍終因長期困守,彈盡糧絕,被幕府軍鎮壓。天草時貞四郎戰死,被俘民眾全部被殺害。島原起義是一次以宗教為號召口號的農民起義運動,一方面沖擊了幕府的封建統治秩序,另一方面更引起了幕府對外來宗教的恐懼,為全面鎖國埋下了伏筆。

伴隨著禁教的展開,幕府逐步加緊了鎖國的腳步。早在1616年幕府就下令除明船以外的外國商船隻能在平戶、長崎兩港停泊。1620年,禁止日人隨外國商船出海並輸出武器。1622年「元和大殉教」之後,驅逐葡萄牙、西班牙人出境及禁止入境通商。隨後幕府分別於1633、1634、發布第一、二次「鎖國令」,在進一步驅逐境內的天主教勢力的同時,嚴格限制對外交往與貿易,宣布只有經過特許的船隻(奉書船)才能出海。1635、1636年又接著發布第三、四次「鎖國令」,禁止一切船隻駛往海外,海外歸僑、葡、西混血子女一律處死等。1639年幕府發布第五次「鎖國令」,全面限制一切外來船隻。規定只有中國、荷蘭的船隻才能與日本通商,且通商地點限定在長崎一港。朱印船貿易被禁止,幕府壟斷了所有對外貿易。1715(正德五)年,幕府發布《正德新令》,限定每年來航的中國船隻不能超過30艘,銀6000貫;荷蘭商船限定2艘,銀3000貫。

這樣,日本經過數十年的禁教鎖國運動,一步步關上了國門。日本對西方的開放如驚鴻一瞥,立即轉入對本國文化的咀嚼與對民族產業的經營上。

第二節 江戶時代經濟的發展
一 、封建領主制經濟發展狀況
江戶時代的經濟制度是一種封建的小農經濟。16世紀末,日本人口的80%以上為農民。基本的生產關系為各藩領主直接控制廣大農民,農民為領主耕種一塊世襲土地,並交納一定量的實物地租和貢米。這種被稱為「本百姓」的自耕農,是德川幕府時代幕藩體制的主要經濟基礎。

幕府的收入主要依賴農民的年貢。因此為保證大米等糧食的供應充足,幕府千方百計提高對土地產量的剝削,不斷地變換租稅收取制度,提高農民上稅的份額,對農民的搜刮幾乎到了使農民「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境地。為防止農民從土地上流失,嚴禁土地的永世買賣。同時為了防止農村生產、生活的商業化,1650(慶安三)年,幕府向全國農民發布《慶安告諭》,禁種經濟作物,提倡節約。並通過改革幣制、強制捐獻、壟斷專賣等形式壓抑商品經濟的發展。

盡管如此,商品經濟還是在農村出現了,農村的生產力程度由於生產工具的改造以及栽培技術的提高而獲得了很大的發展,一部分農民開始有了年貢之外的剩餘產品。這為商品經濟在農村的發展與城市的繁榮創造了條件。一部分富裕起來的富農、地主僱傭貧雇農進行土地的耕種,同時在農村開設手工作坊,進行商品的經營,牟取更大的利益。鄉村商人統包農民的農產品及手工產品,銷往外地。同時城市商人也把目光投向農村,他們向農村收購產品,牟取利潤。封建領主出於生活與財政的需要,也不得不鼓勵農民進行一些經濟作物的生產,農業生產日益商品化。在這樣的情況下,逐漸產生了農業特產區,如棉花生產集中在畿內和東海地區,養蠶集中於關東和東山地區,大豆盛產於本州東北地區。這樣的地區性特色農業為農產品的商品化提供了契機。米、棉、油等農產品除了上交部分外,剩餘部分都作為商品出售。自然經濟逐漸受到沖擊。

農村經濟作物的生產,促進了手工業的發展。從17世紀末開始,農村手工業成為手工業發展的顯著特點。農產品的商品化,使農村捲入商品經濟的漩渦。上交給幕藩的租貢和農民的剩餘品都向貨幣趨勢發展。17世紀後半期開始,為解決復雜的財政生活需要,各幕藩開始實行初期專賣制,並開始經營地方性特色手工業。一部分農民在商業活動中獨立出來,成為新興的階層。經過商人的活動與幕藩的經營,各地手工業也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自己的特色。手工業的主要產地有:京都西陣、九州博多的絲織業,大阪附近的棉織業,越前、美濃的造紙業,灘、池田、伊丹的釀酒業等等。

由於各產業的發達與「參觀交代」制度的影響,交通的建設也如火如荼。形成了以江戶為中心的呈反射狀的交通要道。沿海岸到京都的東海道、經信濃到京都的中山道、通往甲州(今山梨縣)的甲州街道、去往奧州(今東北地區)的奧州街道與通往日光的日光街道被稱為當時的「五街道」。由於運送大米與物質的商船的增加,航運事業也逐漸發達起來。

隨著各產業的發達,城市的發展進一步繁榮。為削弱各地大名的反抗力量,1615年幕府下令摧毀除藩主居住地以外所有地方的城堡,保持「一國一城」。幕藩的領主將武士聚集到城堡周圍,並召集手工業者、商人也聚集到這里,形成「城下町」,在「城下町」的基礎上慢慢發展了城市的規模。到17世紀末,全國上下已有城市300餘座。其中江戶、大坂、京都是全國最大的城市。以江戶為例,不僅是幕府所在地,而且是經濟文化的中心。據1693年的調查,江戶各階層的人口總數有100餘萬,超過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倫敦。大坂為當時商業的中心,有「天下的廚房」的美譽,江戶時代在這里形成了全國市場的中心,活躍在城市的町人與進出大坂的商人使大坂成為當時最具活力的城市,人口也僅次於江戶。另一個繁華的城市就是京都,18世紀初城內外人口達到36萬左右。

城市的興盛使商業更加繁榮。為保證商業的利益,批發商門組成同業公會,不斷地積蓄起財富,出現了大坂鴻池、江戶三井等大商人。

與城市商人相應生輝的是農村商人的崛起,他們以農村為據點,展開了與城市商人間的競爭。

三 、資本主義因素與生產關系的變化
德川中期以後商品經濟得到了極大發展,全國形成了以大坂、江戶、京都為中心的商品經濟圈。江戶是最大的全國消費市場。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商船滿載大米、酒類、鹽、手工製品在江戶港停泊。這些產品除了一部分為上交給幕府與藩主的租賦外,一半以上為進入江戶流通市場的商品。以大米為例,送到江戶的商品大米由米批發商賣給銷售商,經「舂米屋」加工後直接送往市場銷售,在嘉永(1848-1853)年間,僅江戶城就有這樣的「舂米屋」2700餘間。

在大坂,於1697(元祿十)年,開設了堂島大米市場,1730年,堂島米會所成立,下設「正米商內」與「帳合米商內」。「正米商內」負責米券的發放,「帳合米商內」則進行相當於期貨交易的證券買賣活動。每年有100萬石以上來自畿內、九州、四國甚至東北的大米集中在被稱為「藏屋敷」的倉庫中,米商用購買的「米切手」(米券)兌換大米運往大坂堂島米市場進行銷售。

除了大米之外,酒的市場也在形成。幕府為穩定米價,曾於1754年下令解除對造酒業的限制,兵庫縣灘地方、攝津的伊丹、池田都成為著名的酒產地,興盛的酒製造業還吸引周邊百姓參加勞動。另外,鹽的產地主要是瀨戶內海沿岸諸國。17世紀,這里出產的鹽佔全國鹽市場的九成以上。

由於城鄉分工擴大,商品生產的流通、合作性日益加強。例如秋田的棉紡織業,其原料就來自藩外的大坂。這種生產方式打破了藩與藩的界限,使商品生產的市場日益擴大。

商品經濟的發展也把農民捲入了商品生產的環流。農村不僅僅是商品原料的提供地,同時也成為簡單加工業的工廠。商人會向農民統購一定的手工產品,支付有限的加工費;地主富農開設手工作坊,僱傭農民進行生產等等,都是這一變化的體現。

這樣,全國各地各地都出現了相對獨立的市場,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萌芽逐漸出現。

19世紀初,出現了由許多工人分工製造同一產品的手工業工場。在農村,地主富農開設釀酒、醬油等手工作坊,僱傭農民進行生產。也有的商人提供原材料和生產工具如棉紗、織機等,組織勞動力生產商品。而在城市,手工工場的數量和規模都達到了相當大的程度。江戶時代上層社會穿著的華貴衣物和市民們消費的布料大多出自京都西陣的手工業工場。工場除了平織機之外,還擁有可以織出復雜花紋的「高織機」。西陣的絲織工場在18世紀達到極大的規模。1730年6月京都西陣織造工場遭受大火,損失織機3012台,而這個數字只是全部織機的一半,恢復後的工場,織機數量仍然達到2500餘台,可見當時西陣織造工場實力之強。除了釀酒、絲織,其他行業也相繼出現了手工工場。

商品經濟沖擊著封建領主經濟結構, 促進了生產關系和農村的階級變化。首先,出現了一大批豪商,他們利用商品經營中獲取的利潤,投資於土地墾殖和河川治理,成為擁有商品、錢庄河大量土地的商人兼地主。他們把資本轉化為土地,再通過租佃關系剝削農民,轉過來又用地租投入商業活動;其次,農民中也發生了分化,大批小農失去土地,淪為租佃農。小農的破產,從根本上動搖了幕藩體制。正是這種生產和階級關系的變化,推動了推翻幕府,建立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新政府的活動。

第三節 幕藩體制的動搖
一、幕府統治的腐敗
17世紀後半開始,商品經濟的發展勢不可擋,封建經濟日漸顯露危機。幕府在這樣的挑戰下顯得無能為力。與商人的崛起相應的是下層武士生活日益貧困,幕府採取減免武士債務的辦法加以挽救,但仍然阻止不了社會發展對武士造成的沖擊。不滿的武士連續發生數起反幕事件,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發生了分裂的危機。

在幕府內部,由於揮霍無度,奢侈成風,加上對新的經濟形式的沖擊缺少把握,幕府的財政逐漸陷入危機。對此,幕府一方面加緊對農民的超經濟剝削,對農村提高年貢額,享保年間的農業稅取消按年收成豐歉程度課稅的舊例,稅率由農產品總量40%升至60%。 另外還進行提前征稅,有的甚至提前三年征稅。對於富農,同樣徵收各類攤派。另一方面,還加緊對城市手工業者與商人的壓榨。如通過發行成色較低的貨幣,引起物價的高漲;壟斷某些特產品買賣;而大商人又與幕府相勾結,通過各種手段,將負擔轉嫁給下層市民,造成城市貧民生活的貧困。城市貧民的反抗運動不斷涌現。

二 、武士的貧窮與商人勢力的抬頭
從17世紀後期開始,幕藩的財政連年出現赤字。為維持財政,各藩大名採取的對策之一就是減少家臣俸祿。家臣、武士得不到維持開銷所需的俸祿,生活陷入窮困。為了生計,武士們只得用自己的俸祿、官爵、領地最為抵押向商家典當、借款。有的武士無法償還到期的高利貸,淪落到上街乞討的不堪境地。

對於武士的窘迫境地,幕府也曾採取一定的措施加以解決,如發布法令,宣布不接受商人關於武士借債不還的訴訟等等。但整個武士階層,特別是中下級武士的貧困已是不可挽回的趨勢。

與武士的貧困相反,城市商人勢力的發展卻蒸蒸日上。城鄉批發商、高利貸者聚積了大量的財富。在商品經濟較為發達的大坂、京都、江戶地區聚集了許多巨商,如鴻池、住友、三井等。鴻池一家的收入就相當於10個藩的收益。為維護自己的商業利益,大商家還結成批發商公會,形成全國性的同盟,開始運行全國性的商業經營。伴隨著武士的沒落、商人的社會地位的提升,舊有的封建等級身份制度開始受到沖擊,走向反面。原有的封建統治秩序受到動搖。

三 、農民與市民的反抗運動
封建統治危機使幕府更加殘酷地剝削農民,在封建領主壓迫下的農民因不堪忍受沉重地負擔,集結在農村共同體組織下,向領主請求減少年貢與課稅,甚至冒著生命危險越級上告。當他們的願望沒能實現時,往往忍無可忍,採取武力斗爭的手段。據統計,享保(1716-1735)年間發生農民起義90次,天明(1781-1788)年間發生114次,天保(1830-1843)年間則發生了近160次。以天保年間為例,農民起義的頻率為平均每年11.21次,僅1836年一年就達到了67次。1842年,反對清丈土地的近江農民起義的人數達到4萬人,給幕府以沉重的打擊。

與此同時,城市中受到幕藩領主與城市大商人雙重壓榨的城市貧民,成為動搖幕府統治的另一支力量。1675年,江戶市民由於米價上漲,向町奉行展開請願活動,要求借米,獲得成功;1732年,發生大飢荒,米商與幕府勾結,囤積米穀,乘機高價出售,引起市民的憤慨。次年1月,進而市民發動了暴動,搗毀米商住宅和倉庫,搗毀財務,撕碎帳簿等。1837年,在大坂發生了著名的大鹽平八郎領導的市民暴動。暴動隊伍走上街頭,燒毀店宅,分取店主的財物。這一發生在經濟中心大坂的暴動極大地震撼了幕府。在這之後各地的市民斗爭風起雲涌,撼動了幕府的統治。

Ⅵ 《海國圖志》對日本的開國及維新的影響

《海國圖志》的出現,為日本維新變革人士擦亮了眼睛。當時著名的維新思想家佐久間象山在讀到《海國圖志》「以夷制夷」的主張後,不禁拍案感慨:「嗚呼!我和魏源真可謂海外同志矣!」在魏源思想的引導下,佐久間象山在思想上實現了從排斥西方人到發展與西方的關系的重大變化,他主張從全球的形勢出發思考日本的方略。

另一位維新志士橫井小楠,也是在讀了《海國圖志》後得到了啟發,與佐久間象山共同提出了日本「開國論」的思想。他們在吸收歸納《海國圖志》的精髓後指出,日本發展之路必是「東洋道德與西洋技術的結合」。

日本的維新派人士認為,《海國圖志》的核心內容是「制夷」,「制夷」的核心思想是「調夷之仇國以攻夷,師夷之長技以制夷」。唯有「師夷之長技」才能抵制其殖民擴張。要做到「師夷之長技以制夷」,就不僅要發展本國的工業,開展對等的對外貿易,更重要的是推行民主制度,推翻德川幕府的封建統治。

(6)明治維新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由於戰事的失利,魏源悲憤填膺,愛國心切,於1841年3月,憤然棄筆從戎,投入兩江總督、抵抗派將領裕謙幕府,到定海前線參謀戰事。於1842年寫成50卷的《海國圖志》。作者為什麼要編撰此書呢?魏源在《海國圖志》一書的序中,講得非常清楚:「是書何以作?曰:為以夷攻夷而作,為以夷款夷而作,為師夷長技以制夷而作。」

作品賞析

《海國圖志》在中國近代史學史上,是第一部較為詳盡較為系統的世界史地著作。開始在中國介紹有關世界歷史的知識。司馬遷以後,歷代正史多立有外國傳,但這些記載大多集中於中國邊境的國家。

到近代才有《四洲志》和姚瑩撰成的《康輶紀行》。《四洲志》純是一部譯作,而《康輶紀行》系合日記雜錄而成。而《海國圖志》,它不僅在編纂和內容上彌補了《四洲志》和《康輶紀行》等書的缺憾,而且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結構和理論方法,被譽為國人談世界史地之開山。

Ⅶ 日本明治維新

第一「廢除舊體制」

教材闡述了明治政府在政治上對日本封建體制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確立了與資本主義發展相適應的新體制,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1)「廢藩置縣」

明治政府推翻幕府統治之後,各地藩國依然存在,並且擁有很大勢力,威脅著中央集權,不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1871年明治政府宣布廢藩置縣,廢除藩國,設立府縣,由中央委派官員管理,這樣日本封建割據局面徹底結束,真正形成了統一的中央集權政府。這樣一方面有利於明治政府各項措施順利施行,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形成統一的國內市場。需要注意的是在廢藩過程中,對各藩大名,明治政府採取了優撫政策,減少了改革的阻力。

(2)廢除封建等級制度,取消武士特權,宣布「四民平等」

明治政府成立不久就著手廢除封建等級制度,取而代之的是皇族、華族、士族和平民四種身份,並宣布「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權。這樣一種與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社會體制開始建立起來。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平民可以自由擇業和遷徙,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勞動力;二是明治政府用公債的形式逐步收回了華族和士族的俸祿和祿米。華族和士族的上層利用巨額公債投資於新興工業,成為資本家。其實質是利用國家力量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

建議本目教學時,首先引導學生結合本單元第一課的有關內容思考「封建幕府體制和封建等級制度對日本資本主義發展有哪些阻礙?」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概括政治改革的必要性,然後再根據具體改革內容探究改革的影響,尤其是對資本主義發展的影響。注意比較改革前後日本武士和平民地位的變化。

第二「發展新經濟」

明治維新的根本目的是富國強兵,而富國強兵的關鍵又在於必須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建立資本主義新經濟。同時也為了解決政府面臨的財政困難,明治政府開始進行經濟改革,初期主要精力集中在土地改革上。

(1)土地改革

建議在此設問「為什麼明治政府首先進行土地改革?」原因有二:一是封建領主土地所有制阻礙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二是在資本主義工商業不發達的情況下要增加政府財政收入,也不能不在土地上打主意。

改革進程:①1871年幣制改革,以金本位的紙幣日元作為全國唯一貨幣。②1872年廢除封建領主土地所有制,確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買賣。③1873年,頒布地稅改革法令,以土地價格為標准,一律按地價的3%向土地所有者徵收土地稅,並以貨幣稅取代原來的實物稅。

關於改革的影響,建議設問「土地制度的改革有何影響?」「徵收土地稅以貨幣取代實物有何作用?」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歸納:土地所有權的確認和保護,提高了土地所有者經營農業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同時地稅改革推動了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為國家工業化政策提供了保障。

(2)「殖產興業」政策

建議教師首先引導學生閱讀【學思之窗】引文,了解「殖產興業」政策提出的背景。「殖產興業」政策是大久保利通1874年在考察歐美國家後提出的。其主要精神在於充分利用政府的力量發展經濟,以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此政策的主要內容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利用政府力量引進技術和設備,創辦「樣板」企業,供私人企業效仿。同時由國家興辦近代交通通訊事業,為工業發展奠定基礎。建議投影日本近代第一列火車機車和近代紡織廠的投影片以加深認識。

第二,利用政府力量大力扶植和保護私人資本主義的發展。具體措施:①政府把鐵路和軍工企業以外的大部分國營企業無償或以優惠的價格轉讓給私人資本家。②政府通過補助金和優惠貸款等形式給予私人資本家資金支持。在政府示範企業的刺激和政府的扶持下,日本出現了興辦工業的熱潮。在幾乎所有的生產領域,建立了許多資本主義企業。至19世紀90年代初日本初步實現了資本主義工業化。但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得到明治政府鼎立扶持是那些與政府關系密切的大資本家如三井、三菱集團等,奠定了他們後來發展為「財閥」的基礎。隨著規模的擴大,財富的增加,這些大資本家控制了日本大部分近代工業,這構成了日本資本主義發展的一個特徵。

第三,政府大力拓展海外市場,同時積極發展國內市場。

明治政府在初步實現富國強兵之後,作為日益崛起的東方強國,日本開始效仿歐美強國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具體內容下一課時進行詳細闡述。對國內市場,明治政府採取撤銷國內各地關卡,禁止對商人任意抽稅加捐等措施大力發展。到19世紀末日本的產品迅速佔領了國內市場,還開始出口海外。

建議本目教學時與英國工業革命的進程進行比較,以加深對日本發展資本主義工業的過程及其特點的理解。

第三「倡導『文明開化』」

明治政府在推廣「殖產興業」政策時特別注意從西方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以提高日本的生產力水平。但只引進先進技術設備是不夠的,還必須學會和掌握這些技術,因此明治政府大力倡導學習西方資本主義文明,即所謂「文明開化」。

建議投影1871年日本政府使節團出訪的影像資料,加深對日本人迫切了解西方文明願望的理解。

「文明開化」政策內容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派遣留學生,翻譯西方著作,讓更多日本國民了解西方文明。

(2)為提高日本國民的素質,進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體制。1871年明治政府成立了文部省,統一管理全國的教育,開始逐步建立了小學、中學和大學三級教育體制。小學為義務教育,所有適齡兒童必須上學。教學內容增加了許多自然科學的知識。對於教育改革的評價,可利用【學思之窗】中的問題:如何評價「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則?在學生討論基礎上概括:一方面為日本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大批掌握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的人才:另一方面向學生灌輸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濃厚。

(3)在生活習俗方面,明治政府也大力推行西化。如採用西方歷法。穿西服,喝牛奶,吃西餐,住洋房等。但隨著學習西方高潮的到來,也出現追逐西方文明的皮毛和崇洋媚外的不良傾向。有的人甚至主張取消日語,改用「文明」的英語。關於這一問題,引導學生閱讀材料中有關「鹿鳴館」的文字圖片資料,加深認識和培養學生的辨別分析能力。

第四「建立新軍隊」

富國強兵是明治維新的最終目標,因此政府必須加強國家軍事國防力量。而為增強這個力量就必須取消舊的軍制,建立新的軍制。1873年,明治政府頒布《徵兵令》。實行義務兵役制,取消了武士壟斷軍事的特權,仿照歐美組建一支常備軍。為了確保這支常備軍的實力,明治政府一方面大力改進軍事裝備,引進新式武器。並設立現代化軍工企業,仿製先進武器以作保障;另一方面,設立軍事院校,培養軍事人才。

新組建的這支日本軍隊與英、美等國不同之處在於:①它由軍部指揮。軍部只向天皇負責,稱為「皇軍」,不受內閣干涉。1878年發布的「軍人訓誡」第一條就要求軍人把天皇當作「神」來崇拜。②所有的軍人都接受武士道教育。「武士道」本來是封建武士的道德規范,它強調「忠君」、 「尚武」等精神。這一切都決定這支軍隊從開始就保留了濃厚的封建軍國主義色彩,成為日本帝國主義對外侵略的核心力量。

Ⅷ 【材料一】 圖一 甲午戰爭圖 ...

(1)甲午戰爭中國戰敗;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民族危亡。
(2)原因:主觀上,維新派依靠的是沒有實權的皇帝,政令無法真正實行。客觀上,中國封建勢力強大;帝國主義要瓜分中國,反對中國發展資本主義。
出路:推翻清政府,實現民族獨立,發展資本主義。

Ⅸ 明治維新到底是改革還是革命啊是不是有兩種說法

改革,明治維新之前有場倒幕運動,不過那是明治維新的背景
而明治維新本身是在明治天皇時期,進行的一場資產階級改革

Ⅹ 日本明治維新對日本經濟發展產生了什麼影響

(1)「廢藩置縣」
明治政府推翻幕府統治之後,各地藩國依然存在,並且擁有很大勢力,威脅著中央集權,不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1871年明治政府宣布廢藩置縣,廢除藩國,設立府縣,由中央委派官員管理,這樣日本封建割據局面徹底結束,真正形成了統一的中央集權政府.這樣一方面有利於明治政府各項措施順利施行,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形成統一的國內市場.需要注意的是在廢藩過程中,對各藩大名,明治政府採取了優撫政策,減少了改革的阻力.
(2)廢除封建等級制度,取消武士特權,宣布「四民平等」
明治政府成立不久就著手廢除封建等級制度,取而代之的是皇族、華族、士族和平民四種身份,並宣布「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權.這樣一種與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社會體制開始建立起來.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平民可以自由擇業和遷徙,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勞動力;二是明治政府用公債的形式逐步收回了華族和士族的俸祿和祿米.華族和士族的上層利用巨額公債投資於新興工業,成為資本家.其實質是利用國家力量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
建議本目教學時,首先引導學生結合本單元第一課的有關內容思考「封建幕府體制和封建等級制度對日本資本主義發展有哪些阻礙?」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概括政治改革的必要性,然後再根據具體改革內容探究改革的影響,尤其是對資本主義發展的影響.注意比較改革前後日本武士和平民地位的變化.
第二目「發展新經濟」
明治維新的根本目的是富國強兵,而富國強兵的關鍵又在於必須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建立資本主義新經濟.同時也為了解決政府面臨的財政困難,明治政府開始進行經濟改革,初期主要精力集中在土地改革上.
(1)土地改革
建議在此設問「為什麼明治政府首先進行土地改革?」原因有二:一是封建領主土地所有制阻礙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二是在資本主義工商業不發達的情況下要增加政府財政收入,也不能不在土地上打主意.
改革進程:①1871年幣制改革,以金本位的紙幣日元作為全國唯一貨幣.②1872年廢除封建領主土地所有制,確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買賣.③1873年,頒布地稅改革法令,以土地價格為標准,一律按地價的3%向土地所有者徵收土地稅,並以貨幣稅取代原來的實物稅.
關於改革的影響,建議設問「土地制度的改革有何影響?」「徵收土地稅以貨幣取代實物有何作用?」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歸納:土地所有權的確認和保護,提高了土地所有者經營農業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同時地稅改革推動了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為國家工業化政策提供了保障.
(2)「殖產興業」政策
建議教師首先引導學生閱讀【學思之窗】引文,了解「殖產興業」政策提出的背景.「殖產興業」政策是大久保利通1874年在考察歐美國家後提出的.其主要精神在於充分利用政府的力量發展經濟,以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此政策的主要內容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利用政府力量引進技術和設備,創辦「樣板」企業,供私人企業效仿.同時由國家興辦近代交通通訊事業,為工業發展奠定基礎.建議投影日本近代第一列火車機車和近代紡織廠的投影片以加深認識.
第二,利用政府力量大力扶植和保護私人資本主義的發展.具體措施:①政府把鐵路和軍工企業以外的大部分國營企業無償或以優惠的價格轉讓給私人資本家.②政府通過補助金和優惠貸款等形式給予私人資本家資金支持.在政府示範企業的刺激和政府的扶持下,日本出現了興辦工業的熱潮.在幾乎所有的生產領域,建立了許多資本主義企業.至19世紀90年代初日本初步實現了資本主義工業化.但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得到明治政府鼎立扶持是那些與政府關系密切的大資本家如三井、三菱集團等,奠定了他們後來發展為「財閥」的基礎.隨著規模的擴大,財富的增加,這些大資本家控制了日本大部分近代工業,這構成了日本資本主義發展的一個特徵.
第三,政府大力拓展海外市場,同時積極發展國內市場.
明治政府在初步實現富國強兵之後,作為日益崛起的東方強國,日本開始效仿歐美強國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具體內容下一課時進行詳細闡述.對國內市場,明治政府採取撤銷國內各地關卡,禁止對商人任意抽稅加捐等措施大力發展.到19世紀末日本的產品迅速佔領了國內市場,還開始出口海外.
建議本目教學時與英國工業革命的進程進行比較,以加深對日本發展資本主義工業的過程及其特點的理解.
第三目「倡導『文明開化』」
明治政府在推廣「殖產興業」政策時特別注意從西方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以提高日本的生產力水平.但只引進先進技術設備是不夠的,還必須學會和掌握這些技術,因此明治政府大力倡導學習西方資本主義文明,即所謂「文明開化」.
建議投影1871年日本政府使節團出訪的影像資料,加深對日本人迫切了解西方文明願望的理解.
「文明開化」政策內容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派遣留學生,翻譯西方著作,讓更多日本國民了解西方文明.
(2)為提高日本國民的素質,進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體制.1871年明治政府成立了文部省,統一管理全國的教育,開始逐步建立了小學、中學和大學三級教育體制.小學為義務教育,所有適齡兒童必須上學.教學內容增加了許多自然科學的知識.對於教育改革的評價,可利用【學思之窗】中的問題:如何評價「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則?在學生討論基礎上概括:一方面為日本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大批掌握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的人才:另一方面向學生灌輸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濃厚.
(3)在生活習俗方面,明治政府也大力推行西化.如採用西方歷法.穿西服,喝牛奶,吃西餐,住洋房等.但隨著學習西方高潮的到來,也出現追逐西方文明的皮毛和崇洋媚外的不良傾向.有的人甚至主張取消日語,改用「文明」的英語.關於這一問題,引導學生閱讀材料中有關「鹿鳴館」的文字圖片資料,加深認識和培養學生的辨別分析能力.
第四目「建立新軍隊」
富國強兵是明治維新的最終目標,因此政府必須加強國家軍事國防力量.而為增強這個力量就必須取消舊的軍制,建立新的軍制.1873年,明治政府頒布《徵兵令》.實行義務兵役制,取消了武士壟斷軍事的特權,仿照歐美組建一支常備軍.為了確保這支常備軍的實力,明治政府一方面大力改進軍事裝備,引進新式武器.並設立現代化軍工企業,仿製先進武器以作保障;另一方面,設立軍事院校,培養軍事人才.
新組建的這支日本軍隊與英、美等國不同之處在於:①它由軍部指揮.軍部只向天皇負責,稱為「皇軍」,不受內閣干涉.1878年發布的「軍人訓誡」第一條就要求軍人把天皇當作「神」來崇拜.②所有的軍人都接受武士道教育.「武士道」本來是封建武士的道德規范,它強調「忠君」、 「尚武」等精神.這一切都決定這支軍隊從開始就保留了濃厚的封建軍國主義色彩,成為日本帝國主義對外侵略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