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歷史上三次土地改革的內容,背景,路線,意義
注意:這也是從網上尋找出來的,高中學的只記得它的年份了。
第一次是抗日戰爭時期(1941年),實行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意義:減輕了地主的封建剝削,改善了農民的物質生活,提高了農民抗日和生產的積極性,有利於聯合地主一致抗日。
第二次是人民解放戰爭時期,1947年,中國共產黨召開全國土地會議,決定在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制定了《中國土地法大綱》。大綱規定: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土地改革中,中共貫徹依靠貧農,團結中農,有步驟地有分別地消滅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發展農業生產的土地改革總路線。
意義:這種土地政策極大地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為了保衛勝利果實,翻身農民踴躍參軍,積極支援前線。農民的支持,成為解放戰爭迅速取得勝利的一個可靠保證。
第三次是新中國成立後鞏固政權的斗爭時期,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階級的土地所有制。為減少阻力,孤立分化地主階級,以利於穩定民族資產階級,早日恢復發展農村經濟,實行了經濟上保存富農經濟,政治上中立富農的政策.
意義:1.1952年底,全國土改基本完成,3億多無地或少地的的農民分到了土地;2.徹底廢除了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徹底改變了農村的生產關系,促進生產力;3.廣大農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經濟上翻了身;4.農村生產力得到解放,為農業生產的發展和國家工業化開辟了道路;5.進一步鞏固了工農聯盟和人民民主專政;6.摧毀了美蔣反動集團的社會基礎;7.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活動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准備了條件。
Ⅱ 高中地理新課程應如何改革
從2006年秋季開始,我省高一年級全面實施新課程改革,我們閩東的地理教師一方面努力實踐新課程改革的思想理念,探索新課程改革的種種問題,品嘗新課程改革給師生帶來的諸多成功喜悅,同時我們也不乏困惑、失落和顧慮。下面我們就結合2007年3月在柘榮召開的寧德市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學科地理指導組會議上高中地理課改交流,談談我們對新課程改革的感悟和思考。
一、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的優點
1.圖片多,直觀性強,體現了地理學中「圖」的優勢
據粗略統計,「地理1」的五章內容中,各種圖片達150多幅;「地理2」的六章內容中,各種圖片達190多幅;「地理3」的五章內容中,各種圖片達160多幅,最多的章有58幅,最少的章也有17幅圖之多,圖文新穎,充分體現了地理學中「圖」的優勢。以圖為本,學生易學,教師易教。
這些閱讀材料和案例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說明性,內容豐富、詳實,涉及到地理學的方方面面,對課文的相關內容起到詮釋、實證、應用等作用,極大地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對教材較好地作了補充和說明。雖然新教材與舊版教材比較,章節、內容減少了許多,但由於補充材料的增加,學生學到的地理知識亦比較廣。
4.每章節後都設有一個「問題研究",側重於所學知識的應用,可以聯系了學生現實生活世界,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地理素養
「問題研究"應用的形式多種多樣,如月球資料的收集分析,市區氣溫高於郊區的探究及建議,讓學生表述論證自己的想法,評價別的同學的觀點等,鼓勵學生將知識外化。這些都給學生創造了更多機會體驗主動學習和探索「過程」和「經歷」,學生從中體驗到以下三方面的過程與方法:①獲得、整理、分析、運用地理信息的過程與方法;②發現、探究、解決地理問題的過程與方法;③表達、交流、反思學習與探究的體會、見解和成果的過程與方法。
5.注重「過程與方法」,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例如,「地理l」中的活動中,安排有學生講解、製作學具、繪圖、觀察、實驗、角色扮演、研究性學習、收集資料、設計、調查訪問等多種學習活動形式;同時「地理l」的「問題研究」更需要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在這些學習情境中積極的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有利於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形成很強的團體合作意識和高度負責的工作態度。
二、閩東高中地理新課改的實施情況
新課改實施一學年來,我們根據高中地理新課程課改精神,圍繞實驗的組織推進、排課、選課、教學管理、教學實施、考試評價和學分管理、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依法科學實施新課程、新課程宣傳和校本研訓等方面,積極開展研究,推進課改實驗的進行。以下是我們的具體做法:
1.加強理論學習和交流研討,努力轉變教育教學觀念。
新課程改革對學校、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必須加強學習,加強對教學行為的研究已成為全體教師的共識,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教師觀和質量觀等。新課改實施前我們積極參加了學校召開的高中地理新課程課改實驗工作會議,參加校教研室舉辦的普通高中地理新課程新課程知識培訓班,參加市教師進修校組織的高中地理新課程新課改的學習。參加了由學校組織的高中地理新課程福州一中、連江一中和寧德一中的考察學習與交流研討。通過不斷的學習探索,我們對新課改精神的認識逐步提高。
2.認真研讀和領悟高中地理課程標准
高中地理課程標準是編寫地理教材的依據,各種版本的教材無一不是圍繞課程標准編寫的。對於課標無論是教材的編者,還是教材的使用者,都有各自的理解。我們覺得新課程標准要求不具體,講多深、講多少,很難把握。新課程地理教材正文簡短,有的只有幾句,許多知識點到為止,留給教師發揮的餘地過大(變相地加重了教師負擔);針對正文篇幅小、彈性大的特點,我們備課組的幾位地理教師每周都堅持集體備課,統一要求,集體討論(講哪些、講多深、怎麼講);利用教材素材理解掌握它想說明的地理事物和現象的成因及規律,同時緊密結合實際,尋找生活中的一些和地理知識相關的案例,幫助學生理解並掌握有關的原理等。
3、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內在吸引力
高中地理教材中穿插有許多地理圖像,包括分布圖、統計圖、示意圖、景觀圖,以及一些帶有啟發性、思考性的漫畫,而地理圖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生動、形象、直觀的特點,它對於學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規律及各要素間的內在聯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學中,我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圖像來設計教學,注意發揮圖像作用,注意教給學生讀圖技巧,啟發學生如何挖掘圖中的顯性信息和隱性信息,培養學生讀圖、分析圖的能力和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運用圖像引導學生「動起來」,使學生充分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有利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4、及時對所學知識點進行梳理
由於初中階段地理不作為中考科目,學生對地理的學習根本就不重視,造成地理基礎非常差,進入高中後普遍感到地理難學,而且地理知識缺乏系統性,比較零散,許多老師說:地理新課程教起來困難,學生學起來更困難。針對知識缺乏系統性、零散的情況,上課時我們利用第二教材幫助學生了解三維目標和對課文內容進行概括,教師每上完一節課要進行課堂小結,每學完一個單元也要進行小結,及時對所學知識點進行梳理歸納,把一些陳述性知識變成生成性的知識,讓知識開花結果。
5、營造探究式課堂環境,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探究慾望。
針對難學這一點,在平時的地理教學中,我們盡可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心理上預先讓學生喜歡它,盡量發現學生某方面的優勢並不斷強化其學習地理的興趣。為了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探究慾望,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做了以下嘗試:
①把課程標准分解,剛開始要求放低一點,讓學生嘗試到成功,興趣就會越來越濃。
②充分利用模型、文字、圖片、多媒體動畫等,以創設一個新奇的環境,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直觀表象,激發學生的興趣。
③注意發揮知識趣味性的學科優勢,充分利用現有的趣味知識加以渲染,深入挖掘潛在的趣味知識並進行合理的加工,使之融入課堂教學,就能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收到好的教學效果。
④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地理教學資源,讓學生去體驗身邊的地理,並從體驗中去探索、領悟、學習。例如在學習氣旋與低壓的有關知識後,我們把教材進行了整合,直接引入了學生比較熟悉、本年對福鼎影響最大的災害性天氣一桑美台風。台風是一種強烈發展的熱帶氣旋,我們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利用台風雲圖引導學生分析台風的形成、結構、以及台風影響下的天氣等知識,接著又引導學生利用前面學過的氣旋知識對台風影響下風向變化的原因進行解釋,達到了學以致用的效果,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上述做法,學生的興趣得到培養,教師教起來容易,學生學起來也就不太難了。
5、在教學過程中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
現代教育心理學指出,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與課堂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並努力創造「民主、和諧、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這是學生發揮學習主體性的重要保障。只有在輕松、愉悅的課堂環境中,學生的大腦皮層活動處於最大程度的興奮,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激發,思維的火花被點燃。為此,我們在向學生傳授地理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有意識地對學生施以情感誘導,給予必要的關懷、勉勵、尊重和理解,培養學生積極表演的信心和熱情,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發揮學習的主體作用。
6、開展考試評價和學分認定方案的研究
根據實驗的進程,學生的每個學習模塊的學分是由學校負責認定的,結合學分認定,積極開展學生學業成績評價和考試制度改革,是新課程標准實驗的重要內容。對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價,我們注重學生的發展過程,以促進學生發展為根本目的,在關注學生發展的全面性的同時關注學生發展的個別差異。我們學習了省教育廳下發的《普通高中地理新課程學生學分管理暫行規定》,按《福鼎一中普通高中地理新課程學生學分管理方案》(試行)的學分認定方案包括下面的內容:模塊成績由三部分組成:(1)學習課時。學生參加課程學習時間必須達到規定的90%方為合格。(2)學習過程反映。包括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態度,參與教學活動情況,完成作業及各項學習任務情況,從事與學習內容相關的實驗和實踐活動等。(3)模塊考試成績。階段測試按30%、終結測試按70%計入模塊考試成績,模塊考試成績達到60分(包括)為合格。以上三方面均為合格,才能給予相應模塊學分。
認定學分的模塊考核,主要採用紙筆測驗的方法,但根據不同模塊的具體內容,倡導運用非紙筆測驗的一些質性評價的方法評價學生,例如實驗考查、提交活動的作業、課堂觀察、課後訪談、作業分析、學生成長記錄袋等,學生的這一類表現性評價的結果應該按一定的比例反映在學分中,倡導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評價過程,要通過評價,培養學生的自我評價意識和能力,讓學生體驗到自己的進步。
三、我們的團惑
困惑之一:對課標,不同教材版本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知識點的取捨和教學要求的把握也有很大的差異,應如何把握知識點的取捨和確定教學要求,課程標准與高考的關系如何?
困惑之二:對現有教材的補充,應如何掌握「度」。現在的教材有許多刪減,若不補充~些知識,三年後,學生能否達到應有的標准;若按舊教材要求作一定程度拓展深挖,是否會拔高了教學要求,反而「欲速不達」?
困惑之三:教輔材料的選用十分困難:現在,學校為我們訂的教輔材料是通過教育行政部門下發的清單選購的。結果發現,還是舊教材的內容,許多題目是超出課標要求的;而若要自己選用好一點的新教材配套的教輔材料,則因各種的限制不能訂購;同時即使現在較好的新教材配套的教輔材料,許多題目的能力要求也是很高的,不太適合我們這一類學校學生,需要精選。因為編寫的人在都沒有教過或者沒有很好的研讀教材與課標。
困惑之四:高一學生普遍對新課程改革了解不夠以及學生傳統的學習行為使學生一下子也很難適應新形式下的課堂教學,尤其在一些學生基礎較差的學校或普通班進行課堂教學模式的轉變難度更大。還有,學生對地理學習的不重視和認識不足始終是影響地理教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困惑之五:課時緊張與教學任務繁重的矛盾。許多學校採用按學期安排課程的模式,每周2學時,一個學期兩個學段完成一個模塊的教學任務。而以自然地理為主的必修模塊1知識難度大且內容繁多,課堂教學留給學生的思考活動時間,空間較少,培養學生相關能力存在困難。
困惑之六: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基礎知識差距較大,同時初高中知識的銜接出現較大「真空」,教師課堂得補充一定的基礎知識。
困惑之五:學生學習條件簡單,加上各科的學習壓力,對問題探究的作業難以完成,如需要上網查找資料的內容大部分學生無法做到,目前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困惑之七:理念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較大,「一言堂」「滿堂灌」仍然存在。新課程地理教材提倡探究式學習,以學生為主體,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學生很活躍,但由於活動過多,一節課很難講完,為了趕進度,又出現教師唱「獨角戲」現象。
困惑之八:學生參與課堂活動面小。目前,我校的班額較大,大多在56人左右,同時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也十分明顯,有內向型、外向型;有思維型、情感型;有基礎較好的和較差的等各種類型。教師難以控制和了解全局,無論是學生自主活動還是分組活動都會出現活躍的學生熱情高漲,而內向的學生遭受冷落,得不到應有的活動機會。而且教師無法了解學生的活動情況和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活動效果,活動也難以滿足各種層次學生的需要。此外,不少學生懶於動腦、不願動口,任憑教師怎麼鼓勵、啟發都懶於參與課堂活動,因此,要在課堂上開展「活動」、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還十分困難。
困惑之九:「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課程目標仍然未能很好地整合。教學是一個讓學生探索知識與方法、增長技能、培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過程,它們是一個有機整體。課改理念告訴我們,教學既要重視結果,也要重視過程。在實施過程中還難以把握這兩者的關系,往往是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放開了,卻忘了結果;或者重視了結果,而教學的方法卻又回到了傳統當中,很容易出現「穿新鞋,走老路」這種現象。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將致力於尋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整合,積極探討對不同層面的學生都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和學法。
困惑之十:地理教育改革缺少必要的理論指導,時常處於觀望、等待的狀態,地理教育理論對地理教育實踐中的新情況、新問題也缺乏分析能力和評價能力。地理教育理論與基礎地理教育的教育教學實踐缺乏聯系與合作。
四、我們的思考與建議
1.課程的設置要充分考慮高、初中地理知識銜接。
初中階段和高中階段的地理課程是一個整體,兩者之間既有分工又密切聯系。初中階段地理課程的設計思路是以區域地理學習為主,原則上不涉及較深層次的成因問題。高中地理課程注重與實際相結合,要求學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實的基礎上,逐步學會運用地理的基本原理,探究地理過程、地理成因和地理規律。「地理1」,在學時上要求用36課時完成。其依據是:學生已經完全掌握初一地理的知識。但實際上,學生初中地理的知識嚴重缺乏是高中地理入門的最大困難。受中考指揮棒的影響,地理既不參加統考(即使參加也較易矇混過關),更不屬中考科目,家長和學生基本不重視。這種情況對於課改和非課改區均存在,而尤其對於非課改區,由於師資缺乏和辦學條件較差,初中地理教學質量普遍較差,加之初三地理學習又中斷了一整年,因此學生地理基礎知識的掌握不夠扎實。多數學生只有在地理考前才多少花點時間背一背地理,初中地理學習方法就是背背就能考好。試題的考核目標是以考查對知識的掌握為主。高中地理與初中地理的要求明顯不同,高中地理與其它科目一樣既屬會考科目,還屬高考科目,難度上的跨度很大,與初中地理知識聯系又十分密切,因此在平時的學習中,遇到與初中知識相聯系的地方,往往經常「卡殼」,特別是咱們學生在地球基礎知識(像基本的經緯線、經緯度劃分等)、地圖知識、區域地理方面的常識匱乏,更是嚴重影響高中地理的正常學習。所以必須幫學生補充這些知識,但會佔用大量的課時,以致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地理l」的教學,同時學習效果也不理想。這情況,當然雖要地理教師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想方設法解決,但新課程的設置,能否充分考慮:通過增加課時解決;或調整初中的課程設置,在初三開設地理課程,授課內容以與高中教學密切聯系的知識為主,使初、高中地理知識銜接得更好。
2.做一個學習型教師,及時更新自己的存量知識
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甚至是自來水,這是社會對教師也是教師對自己一種要求和期望。我們在提倡學生要樹立終身學習思想的同時,教師自身就應先樹立終身學習的榜樣,撥動學習的心弦做一個學習型的教師。課改給我們感觸最深的就是:教科書提供的知識和教師個人的知識,已不能滿足當今課改的需要,不能滿足學生學習知識的需要。鑒於此,在業務上教師要加強自身修養,強化教育理論與地理知識的學習,及時更新自己的存量知識。使自己的地理教學能力提速,使自己能充分地駕御課堂,上課方式上更有創造性,以便更好地引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產生共鳴,結出思維和知識的火花,跟上新課程的時代步伐,進而推進新課改的落實。
3.師生地位的變化
課改與以往課堂不同的是,教師的角色得到了重新定位,成為了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組織者,甚至是參與者、合作者。走近學生,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交流、討論,一同體驗發現知識和構建知識的快樂,使學生聽而不厭,學而不倦。因而也就有了學生心靈的舒展和靈性的飛揚、想像力的生發,也就有了學生的敢想、敢說、敢爭論,敢於將自己的意見毫無保留地表達出來。
4.教學方法創新與繼承相結合
新課改充分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提倡改變傳統的傳遞一一接受式教學為倡導學生自主學習、突出學生發現式、探究式的過程學習、注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學方式,這是時代發展對教育提出的要求。我們認為教學中重要的是堅持這樣的理念,鼓勵教師勇於嘗試施行新的教學方式,但要避免流於形式以及忽視和拋棄傳統教學方式走極端,要充分發揮傳統教學的優勢,積極穩妥地探索新教法,促使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促進學生更好的求知和成長。
通過新課改實踐,我們大體總結出了以下三種課堂教學模式:
①講述—領悟型。這種課型主要針對那些基本地理規律和原理的內容,這些內容往往難度較大,邏輯性較強。如第一章第三節「地球的運動」、第二章第一節中「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等,對於這些內容,我們在課堂上首先採取以教師講述為主,讓學生理解這些基本原理和規律,然後再讓學生結合教材和練習進行自我領悟,最後再由學生提出問題,師生共同圍繞問題進行討論和探索,從而使學生達到體驗學習過程,掌握基本知識的目的。
②自主學習—探究型。這種課型主要圍繞那些教學內容難度不大,學生易於理解的章節而進行。如「宇宙中的地球」、「全球氣候變化」、「水資源的合理利用」等。其基本組織形式是首先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閱讀、討論等形式自我學習(有時也在課前先布置學生提前預習或搜集相關資料),然後由學生根據自學或課前預習提出相關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有些是教材上的,也有可能是教材外但與本節內容相關的),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等對問題進行探究,最後教師進行簡單的歸納與小結。這種課型強調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③實踐活動型。這種課型主要是針對新教材上的一些探索、案例研究等內容而進行。新教材與以往教材最大的一個不同點就是增加了大量學生活動的內容,這些內容有的是很難在短時間內或在教室內完成的,那麼有意識地組織一些活動課就可以解決這類問題。這種課型主要就是讓學生動手、動腦、動眼、動耳等,如教材P32的探索「熱力環流實驗」等內容就可以把它單獨設計成一節實驗課。還有教材中的「月球基地應該是什麼樣子」、「是否可以用南極冰山解決沙烏地阿拉伯的缺水問題」等案例研究的內容,就可以把它設計成一節地理網路教學課,讓學生去電子閱覽室進行資料查找、研究等(當然教師要進行調控)。此外,結合其它課型的學習內容,有時也可以適當地組織一些活動課,如在學完第一章「行星地球」後,為了讓學生加深對宇宙、太陽系、地球等的了解,就可以組織學生利用一節課的時間觀看VCD《宇宙與人》(或其它與宇宙探索相關的內容)。
5.教學由課堂向課前、課外延伸
新教學方法提倡學生自主、探究、開放式地學,加之我們班生數多,要在課堂內充分體現學生學習過程和照顧每個學生是幾乎不可能的,另外我們每周只有兩節課,兩節課間時間相隔長,知識學過容易淡忘。為此我們針對必修二內容相對比較簡單的特點確定以新教法為教學主基調並在學生中推行「課前小組自學討論式"學習作為輔助將教學從課堂中延伸到課前,具體做法是:將學生按座位位置每四個或三個做為一個學習小組,小組長輪流當,老師每節課布置好下節課要學的內容,由小組長組織小組成員學習討論新課,梳理知識脈絡、討論教材相關問題形成小組結論、初步完成相應練習,這樣課堂上教師即可組織讓學生整理知識、發表見解。經過兩周的嘗試,我們認為這樣方式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學習熱情比較高,通過課前小組討論學和課堂師生互動學有效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也很好地解決了課堂時間不足和學生數多的問題。
6.嚴格常規管理,保證教學成效:
新課程周課時少,採用新教學方式課堂熱鬧生動,但學生對知識掌握可能會淡化弱化,從應試角度教學成效可能會降低,從必修一教學來看學生普通感覺到課堂是有意思了,但練習不好做,考試不好考。針對這個問題我們認為除在教學方式上採取上述的調整外,還必須嚴格抓好作業布置、講評、交繳及訂正,知識的復習和檢測等常規工作,從而保證教學不落空,學生知識掌握牢固扎實,訓練有素。
7.加強交流,充分發揮教師及學校資源的作用
新課程教學要求師生的收集參考豐富的資料,第一輪課改教師手頭資料缺乏,靠自己從零開始積累,每備一節課每製作一個課件都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一個人不僅時間有限、知識技能和思維都是有限的,所以新課程教學要求教師要改變傳統的單兵作戰為教師間緊密合作、資源共享、群策群力的團隊作戰的工作方式,從而高效地豐富教學資源及提高教師業務水平。
我市的教研氛圍比較薄弱,今後應由市進修學院或市地理教學研究會牽頭多開展高中新課程教學的研討,各校間互相溝通,組織對高中新課程的觀摩或課件交流。
8.教師必須寫好教學後記
作為地理教師,堅持寫好教學後記有許多好處。寫好教學法後記有利於改進教學方法。對於同樣的教學內容,但面對的學生不同,如生理、心理、知識水平、性格、興趣等都有很大的差異。因此教師在設計教案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這種差異,找到一個既符合教材邏輯規律,又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寫好地理後記是捕捉教學「靈感」的有效方法。在地理教學設計中產生「靈感』』是很正常的,我們要善於捕捉」靈感」,並應用於地理教學中。寫好地理後記為撰寫地理教研論文提供豐富的素材。教學後記是教師進行地理教學的心得,教學實踐活動的具體記錄。因此,教師的教學後記不能僅僅停留在堅持「記」上,而應該將這些零散的看似互不相乾的教學後記整理出來,認真加以思考、分析、概括和總結,探究教學中出現問題的解決途徑和方法,撰寫有關的教學教研論文,為地理教學服務。
總之,目前的新課改處於不成熟的探索階段,要正確、深刻地認識與理解現代地理教育的特徵,突破舊的思維方式,逐步樹立正確的人才觀、教學觀、質量觀等素質教育新觀念,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勞動、學會生活、學會健體、學會審美打下扎實的基礎,使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得到全面協調的發展。
Ⅲ 反映祖國六十周年的變化的圖片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而創作的大型系列油畫,共6張,每張以十年歷史跨度為一個主題,6張概括反映了新中國60年來不斷發展進步的時代主旋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60年進程的一個精彩縮影。
該大型系列油畫從構思到創作歷時兩年,可謂鴻篇巨制,原畫尺寸高近兩米。每幅畫的主要人物都是以有時代特徵的普通人民大眾為代表,通過普通人的精神面貌反映時代的主旋律,畫面的背景元素來自每一個十年中精選最出的推動中國發展進步的經典瞬間和歷史成就。每幅畫中都含有一面富於動感的五星紅旗,作為貫穿6張畫的形象標志。該套海報是慶祝建國60周年、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進行長期歷史教育的精緻作品和出版物。
1號作品:【50年代】
這幅畫是新中國第一個十年的代表和縮影。十年發生了許多事,那麼什麼事是新中國最本質最深刻最簡單的代表?只有當我們站在近現代數百年的歷史中去思考,才能過濾浮光掠影,發現沉澱已久的珍寶:新中國最本質的變化就是中國人民***了壓在自己身上的三座大山——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買辦資本主義,讓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翻身得解放,農民分到田地、勞動者成為土地的主人。正如***主席在開國大典上震撼世界的一句話: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因此,當我們翻閱歷史鏡頭,發現這張農民分到田地的笑臉時,他當之無愧成為我們這幅畫的核心代表。畫面的左上角取自50年代初***前***檢閱部隊的鏡頭,***城樓上的毛主席像都是那個時代特定使用的。畫面下的長城和鐵路建築工人鋪設鐵軌,表示百廢待興的中國開始建設新的長城,續寫振興中華的新篇。
2號作品:【60年代】
新中國的第二個十年。中國經歷很多艱辛和痛苦,但回顧起來,***主席領導中國人民戰天斗地、改造河山,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為我國的基礎工業和國防建設打下了深厚的基礎。大慶油田的開發、原子彈的掌握等一系列能源、工業和國防建設成就,為中國自立自強創造了物質條件。毛主席在1963年說了最具前瞻性的一句話:「中國人民有志氣有能力,一定能在不遠的將來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綜上因素,我們選擇石油工人為主題形象,是這個時代的代表和縮影。新中國在60年代打下的能源基礎,今天仍然發揮著支持經濟騰飛的中流砥柱的作用。
3號作品:【70年代】
新中國的第三個十年。中國仍然經歷很多艱辛和痛苦,70年代初是文革末期,但這也是中國開始反思和撥亂反正的年代,中國恢復聯合國的合法席位,醞釀中美建交,中國新時代的生機發源於70年代末。76年粉碎「四人幫」,77年恢復高考,提出科教興國的國策,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奠定了改革開放的基礎。因此,我們選擇一個年輕知識分子作為主題形象,國家發展的希望從尊重知識開始。中國恢復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東方紅一號衛星上天,恢復高考,這些都是我們畫面的重要組成。
4號作品:【80年代】
新中國的第四個十年。國家確定實現四個現代化的總目標,制定了在本世紀末實現工農業年總產值翻兩番的目標,確立本世紀的目標是實現小康。這十年裡,「***理論」成為***最重要的思想成果。***同志關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理論,是經過10年實踐檢驗而形成的科學理論,是指導我國改革開放的旗幟。畫面選擇一個建築工人——農民工的經典形象,代表國家「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藉助35周年國慶***隊伍北大師生打出的「小平您好」,點出了***作為改革開放總設計師所做出的歷史性貢獻。
5號作品:【90年代】
新中國的第五個十年。1992年***南巡講話後,黨的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國民經濟提前實現翻兩番,達到小康水平。香港、澳門順利實現回歸祖國,實行一國兩制,並依基本法成立了特區政府。畫面右前以三軍儀仗隊升國旗的瞬間,代表香港、澳門回歸,國旗後還飄揚起香港、澳門特區區旗。畫面中有代表經濟晴雨表的證券市場,林立的現代化高樓和畢業典禮上的學生。
6號作品:【21世紀】
新中國的第六個十年。進入新世紀,中國經濟步入快速發展軌道,取得很多世界矚目的成就,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新引擎。據最新統計2007年中國已成為繼美國、日本後的第三大經濟體。中國已躍為中等偏下收入國家,進出口貿易總額在世界的位次已經由第29位躍居第3位,僅次於美國與德國,佔世界貿易總額的比重也由0.8%提高到7.7%,中國已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對外貿易大國。2008年中國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成為「無與倫比」的典範。神五、神六、神七的成功發射,標志中國載人航天技術取得突破。中國在新世紀里提出了構建「和諧社會」和「和諧世界」的人文理念,可以展望中國必將在21世紀對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產生更大影響,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我們畫面選擇奧運火炬手為中心,背靠五星紅旗和地球;右上是中國宇航員在太空展示聯合國旗和五星國旗;畫面下方展現「5.12汶川大地震」中軍人、醫護人員、志願者合力搶救傷員的場景,標志著中華民族在艱難困苦中奮斗不屈、團結一心的精神。總之,畫面體現了中國構建「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的最高人文理念。
Ⅳ 從哪四大戰略定位透析海南未來發展前景
適值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之際,海南迎來了新的四大戰略定位: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這為海南下一步發展確立了更高的戰略定位,指明了全新的發展方向,體現出黨中央對新時代海南在擴大開放方面闖出一條對全國有可復制可推廣經驗新路的殷切期望。隨後公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就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為海南描繪了一幅未來發展的絢麗藍圖,同時為實現這一雄偉目標制定了具體的時間表和線路圖。
海南是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也是唯一一個省級經濟特區。與國內其它自貿區和單一城市經濟體相比,海南作為單一省級行政區劃,整體上是在更大地理空間范圍內建設自貿試驗區,其建設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和最終的成功將會在全國范圍內產生更大的帶動效應、示範效應和輻射效應,所謂的「可復制性」和「可推廣性」也就是從這個意義上講的。
三、如何建設中國特色自貿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
海南全面深化對外開放、建設中國特色自貿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簡單地說就是要讓一切有利於發展生產力的要素都能在遵循市場規律的基礎上、在市場有效配置資源的條件下自由流動起來,就是要讓國內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一切要素出得去,讓有利於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的貨物、資金、人員等外部要素進得來。通過上述要素的充分自由流動,實現資源高效率、高效益的優化配置,滿足要素報酬遞增和利益最大化的需要。
縱觀國際上的各類自貿區,大致劃分為自由港型、工貿結合型、貿易型、出口加工型、保稅倉儲型等多種類型。
與其它類型的自貿區相比,自由貿易港被視為目前國際上開放水平最高的經濟特區,其在政策上自由度更高,在市場准入方面門檻更低,在投融資方面也更為便利。由此可見,作為最高水平的開放形態,自由貿易港的建設對所在地區的經濟運行的體制和制度設計、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政府管理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近年來,我國已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1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相對而言,海南的發展基礎仍較為薄弱,起點不能說很高,所以困難和挑戰也是顯而易見的。對於自貿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建設,我們既要站在更高起點上謀劃和推進改革,也要認識到任務的長期性與艱巨性,通過潛心研究海南省情和國際通行的自貿區建設和發展規律,瞄準自由貿易港這一高水平開放新形態,尋找突破口和著力點,時不我待地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第一,以進一步解放思想為突破口,掃除一切不利於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的戰略定位,尤其是自貿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制度設計為海南沖破現有一切阻礙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固有觀念和體制機制束縛提供了契機。海南全省上下應統一思想、形成共識,應通過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高水平對外開放、改革創新體制機制等方面所進行的大膽探索和試驗,做到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逐步形成制度成熟、規范有序、運行高效的自由貿易區(港)政策和制度體系。
第二,從理論和政策上釐清改革與開放的關系,只有改革與開放同步推進、相輔相成,海南才能最終到達勝利的彼岸。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是決定未來中國命運的不二選擇,也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順利崛起的不竭動力源泉。就二者關系而言,改革是為了更好更有序地開放,開放也無疑會促進改革進一步深化,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回顧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無論是改革開放初期以深圳為代表的經濟特區,還是後來設立的上海浦東、天津濱海等新區,雖然各自肩負的使命不同,但無一不是體現和展示了「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的基本理念和大膽實踐。海南作為相對落後和缺乏市場腹地的島嶼經濟體,擴大對外開放是海南發展的必由之路;同樣,海南要打造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也必然要改革和掃除一切阻礙開放的體制機制和制約。
第三,要把「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落實到每一個領導幹部和海南人的行動中去。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建設自貿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非一朝一夕之功,這一前所未有的壯舉和崇高使命要求我們來不得半點「急功近利」心態和不切實際的幻想,而是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幹,時刻保持爬坡過坎的壓力感、奮勇向前的使命感、幹事創業的責任感,和時不我待的精神狀態,致力於在改善營商環境、吸引高端緊缺人才、提升政府和社會公共服務的國際化水準等方面取得讓人們看得見摸得著的實質性成果。
第四,要以制度創新為抓手,把海南打造成我國開放層次最高、營商環境最優、聚才優勢最強的新特區、新標桿、新高地。建設自貿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需要破除一切不利於深度開放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因為這涉及到各種既得利益的調整和新的用人制度的形成,所以對很多人來說這無疑是一場「革命」。同時,形成更加成熟、更加穩定和透明的的制度體系,我們還要逐步探索高度自由化和高度便利化的貿易與投資政策,以及與此相關的土地使用政策、用工政策、外籍人士的長期就業和居留政策、市場准入前的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政策,甚至符合未來海南自貿區(港)特點的公共服務政策等,這些政策設計伊始就應該牢記海南的制度創新應作為將來建設其他自由港或者高度開放的內地自貿區參考、借鑒和推廣的「海南經驗」這一重要使命。
第五,採取「拿來主義」和自我探索相結合的辦法,是現階段加速推進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可行路徑。結合海南自身特點,有針對性、有選擇地學習借鑒國內外自貿區和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成功經驗,不失為當下海南此類經驗不足、人才匱乏和急需「成果效應」示範的一個可行而便捷的路徑。自由貿易港形態各異、多種多樣,既有中國香港、新加坡等功能復合型的「整體自由港」,也有迪拜、倫敦模式的「腹地自貿港」。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可在充分考慮自身特點的基礎上,借鑒中國香港、新加坡、迪拜等地的成功經驗和實踐,建設初期以提高行政審批效率、推動投融資和貿易自由化、營造良好的監管和賦稅環境、完善商事爭端解決機制、便利人員與服務自由流動等領域的改革與制度創新為著力點,逐步達到建設全方位、高水平開放的港城融合型自由貿易港的最終目標。
第六,抓住決定海南改革開放成敗的「牛鼻子」不放鬆。在關鍵因素、關鍵制度、關鍵障礙、關鍵領域上精準發力、持續發力。以「重要窗口、試驗平台、開拓者和實幹家」要求為目標導向,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大無畏氣概,去攻克新時代萬里長征前進道路上的一個個「堡壘」、拿下一個個「山頭」。
總而言之,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能否最終取得成功,高水平、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一流的科技與管理人才、優質的營商環境和完備的公共服務體系就是決定成敗的關鍵,並且是關鍵因素中的關鍵。
我們的事業前無古人,我們的事業光榮而艱巨。我們惟有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以舍我其誰的使命感和只爭朝夕的緊迫感,進一步發揚特區精神,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更好擔當起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使命。惟其如此,海南成為展示中國風范、中國氣派、中國形象的一張靚麗名片便指日可待。
內容文字來自新華網
Ⅳ 【求】改革開放三十年海報設計思路
憶改革開放,現中華雄威
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使祖國母親徹底擺脫了被壓迫的境地,中國這頭東方睡獅開始慢慢覺醒,但卻步履維艱,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實行改革開放的新決策;從此改革開放的春風使中華大地再次煥發了活力,中華民族終於踏上了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
30年的征程,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滄桑巨變,30年的光輝歷程,鑄就了一個民族近百年的夢想!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經濟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78年到2006年間,中國經濟總量迅速擴張,國內生產總值從3645億元增長至21,0871億元,增長近60倍!中國的經濟成就不僅寫在了中國歷史之上,也在世界歷史上刻下了輝煌的一頁,過去25年全球脫貧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歸功於中國!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社會和諧穩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幫」以後,中華民族猶如鋼鐵長城一般堅不可摧!97年香港回歸,99年澳門回歸;1998年面對南方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對讓人聞風喪膽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對十幾個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災害,中華兒女眾志成城,手挽手將一個個磨難阻擊在腳下!
改革開放的 30年,是教育事業穩步發展的30年!1983年,鄧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對世界,面對未來!高考制度恢復之初,全國有570萬人參加高考,卻僅錄取27萬名;而到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報名人數達到1010萬,錄取新生達567萬名!伴隨著教育規模的發展,更有越來越多的中華兒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據著日益重要的位置!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航天事業不斷創新的30年!從1979年遠程火箭發射試驗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號載人航天衛星順利返回,中國航天人在摸索中讓祖國一躍成為航天科技強國!2008年,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炎黃子孫的千年奔月夢成為了現實!
改革開放的30年,也是我國體育事業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許海峰摘得中國奧運首枚金牌,自此之後,中華體育健兒奮勇爭先:2000年悉尼奧運,中國代表團收獲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獎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績;04年雅典,中國軍團更是將金牌總數擴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今年,在108天之後,奧運大幕將在中華大地上拉開,我們將成為奧運的主人!
我們堅信,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必將出現一個又一個輝煌的30年!中華民族的崛起,必將讓世界為我們自豪!
Ⅵ 1860年代現象
(1)結合材料一的圖片信息,我們可知,當時的四大改革分別是俄國1861年農奴制改革,美國南北戰爭,中國洋務運動,日本明治維新.
(2)結合1860年之前的社會現實,我們可知之所以出現這一系列的改革,共同的因素是由於第一次工業革命大大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推動了世界各國生產關系,由封建生產關系過度,迫使各國不得不進行相應的改革和革命來調整生產關系.
(3)材料中所體現的時代觀念主要是指工業革命帶來的影響,包括,政治上民主化趨勢,走向工業化,思想上啟蒙思想理性主義發展,教育日益普及,思想文化走向大眾.
(4)依據材料和所學知識,1860年的現象,我們可以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角度來分析,認為,1860年的社會現象是生產關系的改革,是當時生產力發展推動的,主要就是第一次工業革命,大大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加速了世界范圍內社會的轉型,學生可以從四大改革的具體內容來論證這一觀點,如美國內戰促進了工業革命的發展,為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掃除障礙,俄國農奴制改革使我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日本明治維新,使他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
故答案為:
(1)一、俄國1861年廢除農奴制改革(亞歷山大二世廢除農奴制改革);二、美國內戰(美國南北戰爭);三、中國洋務運動;四、日本明治維新.
(2)19世紀中期後,第一次工業革命從英國向世界各國各地區擴展,推動著世界各國各地區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與此同時,阻礙資本主義發展和工業化推進的各種因素(或落後的制度)與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間矛盾尖銳.
(3)政治民主化、經濟工業化、思想理性化、教育普及化、文化大眾化等.
(4)觀點,1861年現象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必然結果.
論述,第一次工業革命是生產力的飛躍,大大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迫使當時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生產關系的調整,適應工業革命的要求;俄國農奴制改革為工業革命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動力,讓俄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美國南北戰爭解放了黑人奴隸,滿足了工業革命對自由勞動力的要求,促進了美國之旅經濟發展和民主政治的發展.中國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歷程,日本明治維新,使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
Ⅶ 誰有這張背景圖片,謝謝
上聯:陽光為墨天作紙,描中華美景;下聯:歲月似弦地如琴,奏盛世強音。橫批:看炎黃子孫 戰天斗地六十載 安居樂業十三億 民生有幸百年好 國運無疆萬世強 六十年輪揮去風吹雨打 四代核心招來國富民安 虎嘯青山改革春雷驚大地 龍吟玉宇振興巨浪拍長天 龍騰虎躍 華夏三千年,乘龍翔天地,看人豐物阜,東方一巨龍神州五萬里,隨風傲寰宇,享國泰民安,世界黃色風
補充:
上聯:碧空月圓逐花影,龍燈笑舞鬧中秋下聯:國強民富顯龍威,彩旗飄揚迎國慶。 桃花春水遍天涯,寄語武陵人,於今可改秦衣服; 鐵馬金戈回地軸,吟詩錦城客,此後休嗟蜀道難。 你在拖,我也在拖,中華版圖竟此弄成兩塊; 公有理,婆亦有理,民國幸福硬算飽受十年。 物換星移,萬里山河盡歸人民所有: 眉開眼笑,五億人民共祝祖國新生。 民富國強數今朝歡笑迎國慶; 山南海北贊改革歌舞頌黨恩。
Ⅷ 新課程改革的背景是什麼
新課程改革教學背景下的可持續發展教育── 對EPD課堂教學實踐的案例分析北京師范大學地理與遙感科學學院北京市東城區研修中心 陳紅EPD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環境人口與可持續發展」教育項目。其目的是通過對青少年和全體社會成員進行環境教育、人口教育和可持續發展教育,促進改善環境、提高人口素質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一、EPD課堂教學原則EPD課堂教學原則是「主體探究、綜合滲透、合作活動、創新發展」。又稱「16字實驗原則」。(一)解讀「16字實驗原則」主體探究: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建構學生在學習與發展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與終身發展所需要的主動探究精神與能力。綜合滲透: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注重以環境、人口與可持續發展教育為核心內容,將相關學科內容以及校內外相關信息綜合起來,隨機滲透環境、人口與可持續發展科學知識與科學思想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終身學習和終身發展所需要的可持續發展思想與能力。合作活動: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將指導學生開展小組及全班討論與其他合作探究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活動形式。創新發展:教師要注重以新型教育教學模式為載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相關能力,並促進他們的發展,同時促進教師創新能力的提高和身心健康的發展。(二)新課程改革與「16字實驗原則」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是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在學習內容上,要精選對學生生活和終身發展有用的知識,如人口、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等內容。在學習方式上,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探究、與人合作,形成主動學習、合作學習的態度。在課程資源上,要構建開放式的課堂,重視校外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形成學校與社會、家庭密切聯系,教育資源共享的開放性課程。新課程改革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可見,「16字實驗原則」與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16字實驗原則」中的「主體探究」、「合作活動」符合新課程標准中「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要求;「16字實驗原則」中的「綜合滲透」符合新課程標准中「精選對學生生活和終身發展有用的知識」和「構建開放式的課堂」的要求;而「創新發展」是EPD教育和新課程改革共同追求的目標。二、EPD課堂教學原則在課堂教學中的實施(一)「主體探究」原則的實施1.注重同步設計與同步推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主動探究學習。2.注重把指導學生做好課前知識預習與問題探究作為起步課堂教學的第一環節,促使課堂學習過程前移。3.指導學生獨立選定研究專題,並進行自主探究。案例一:北京55中劉愛英老師的《中國的可持續發展道路》這節課,在課前布置學生預習我國古代可持續發展思想,以及我國人口、資源、環境現狀。帶領學生實地調查北京首鋼,了解首鋼在實行清潔生產方面取得的成績。在教學過程中,根據預習和調查的資料,通過展示、討論、探究,引導學生認識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性和緊迫性,為北京首鋼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最後,學生各抒己見,如何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為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這一案例說明,教師非常重視課前知識預習和課堂自主探究。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的主動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意識,並且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地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使自己的行為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真正地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二)「綜合滲透」原則的實施1.注重在分科課程教學中確定EPD相關知識點並實施滲透教育。2.注重在綜合課程教學中確定EPD相關知識點並實施滲透教育。案例二:北京5中分校劉鳳英老師《長江》這節課,教學內容主要有長江巨大的水能、長江的航運、長江洪災等三部分內容。教師選擇了「長江洪災」這部分內容作為EPD滲透點。首先,讓學生觀看一段錄像,讓學生體驗洪水的巨大破壞力。然後出示長江洪災發生頻率表格,讓學生看出長江洪災的發生頻率很高。引出問題:長江為什麼洪水多發?教師發給每組同學1998年長江洪災的有關資料,讓學生分析長江洪水多發的自然和人為原因。接著,讓學生討論:我們應該採取哪些措施來防洪呢?最後,教師小結:只有給水以家園,給萬物生靈以家園,人類才有自己的家園;只有給水以活路,給萬物生靈以活路,人類才能生存與發展。這是在地理學科中確定EPD相關知識點並實施滲透教育的一個案例。從這個案例看出,教師認真分析教材,挖掘教材合適的EPD滲透點,並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使學生充分參與,初步形成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提高了學生的防災減災意識。(三)「合作活動」原則的實施1.注重為小組和全班討論及其他合作探究活動提供較為充分的時間與空間。2.注重啟發各層次學生參與討論,以利於培養學生合作互助精神和集體探究精神。3.注重教師同學生的合作,有效發揮教師在深入理解難點並掌握重點知識方面的主導作用。案例三:景山學校趙國紅老師的《巴西》這節課,課前教師讓學生自由組合為四個小組:巴西概況組、熱帶雨林組、巴西經濟發展組、巴西之旅組。每個組有一張組員分工表,組員各負其責,進行合作學習。教師對各組的資料進行精選和把關。課堂上,巴西概況組的同學根據查詢的資料,介紹巴西的位置、面積、人口、地形、氣候等資料。熱帶雨林組的同學分別扮演林業部長、外國開發商、當地農民、生態學家等角色,通過角色模擬討論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問題。巴西經濟發展組的同學模擬巴西工業部長、農業部長等政府官員與外商見面會商討投資問題。巴西之旅組的同學模擬導游,帶領全班同學走進巴西,領略巴西風光。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各組進行點撥、補充和評述。這個案例說明,教師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習、角色扮演、辯論等形式多樣的合作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合作互助精神和集體探究精神。(四)「創新發展」原則的實施1.注重通過EPD科學知識與科學思想教育激發學生形成創新精神與能力。2.注重促進教師主體與學生主體在EPD教育教學過程中得到同步發展。案例四:北京5中程翠煙老師的《傳統工業區》這節課,教材採用案例編寫的方法,以德國魯爾區為案例,來講述傳統工業區。程老師沒有照本宣科,而是結合我國實際,增加了我國「東北工業區」這一案例,讓學生根據資料分析東北工業區的區位優勢、衰落原因,啟發學生通過學習魯爾區,借鑒魯爾區的先進經驗,為實現我國「振興東北」的戰略目標出謀劃策。這個案例說明,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有創新意識,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為振興東北獻計獻策,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創新精神,促進了師生的同步發展。三、新課程改革與EPD課堂教學實踐的有機結合為了便於理解,「16字實驗原則」的內涵和操作方法都是按「主體探究」、「綜合滲透」、「合作活動」、「創新發展」四個方面分別講述的。但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綜合運用,不可斷章取義。「主體探究、綜合滲透、合作活動、創新發展」16個字中,最核心的是「主體」和「滲透」4個字,前者體現了主體教育思想,後者體現了可持續發展教育思想,這是EPD教育的兩根理論支柱,缺一不可。因此,在進行EPD課堂教學實踐時,一方面要分析和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的EPD滲透點;另一方面要了解學生,鼓勵探究,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也就是說,要有新的教材觀和學生觀。這是新課程改革與EPD課堂教學實踐的結合點。(一)新的教材觀教材不是教學的至高權威和惟一依據。教師不是教材的執行者,而是教材的研發者。教師結合學生實際和生活實際,對教材研究後進行二次開發。(二)新的學生觀新的學生觀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強調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小組學習與合作學習等。(三)正確評價「綜合滲透」(新的評價觀)評價一節課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是否有效地進行了EPD教育的滲透,需要把握兩點:1.把握好「度」。在學科教學中滲透EPD教育,並不是一節課中EPD的內容越多,效果就越好。要根據學科特點、教材特點、學生特點來決定。北京5中分校劉鳳英老師《長江》一課,滲透點是長江洪災;景山學校趙國紅老師《巴西》一課,滲透點是熱帶雨林砍伐與保護;北京55中劉愛英老師《中國的可持續發展道路》這節課,則是在進行EPD教育。所以,既要在教材中充分挖掘EPD的滲透點,又要掌握好分寸把握好度。不能因為過多的堆砌而沖淡了學科教學本身的特點。2.要力求自然。在學科教學中滲透EPD教育,要做到自然、和諧,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不是大段的說教,而是通過具體事例、現象,讓學生體驗和頓悟,師生達到共鳴。北京5中分校劉鳳英老師《長江》一課,通過1998年長江洪災的一段資料分析,讓學生悟出人與水共存亡的道理;景山學校趙國紅老師《巴西》一課,通過熱帶雨林砍伐與保護的討論,使學生悟出環境與發展要協調一致的道理;北京5中程翠煙老師的《傳統工業區》一課,通過分析工業區繁榮-衰落-振興的過程,揭示人與環境協調-不協調-再協調的關系。北京55中劉愛英老師《中國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一課,通過大量關於我國人口、資源、環境方面的感性材料和圖片,讓學生深刻體會到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性和迫切性。這些老師在教學中都非常自然地進行了EPD教育的滲透。通過自然的滲透,既保證甚至提高了學科教學的質量,又使這節課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得到深化和升華,可謂畫龍點睛、錦上添花。
Ⅸ 改革創新的重要意義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既包括經濟體制改革,也包括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創新也是全面的創新,既包括理論創新,也包括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創新。
1、在當代中國,社會發展離不開改革創新,改革創新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
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必然要求。唯物史觀認為,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是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這一規律不僅表現為通過暴力革命手段實現新社會制度代替舊社會制度,也表現為在社會基本制度不變的前提下,通過改革實現社會的自我調整和改善。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建立在發達的生產力基礎之上。
2、改革創新,不斷促進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以巨大的政治勇氣不斷推進改革開放偉大事業,決心之大、變革之深、影響之廣前所未有,成就舉世矚目。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
3、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重要條件。
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新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只有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使廣大人民共享改革和發展的成果。
4、建設社會主義創新型國家的迫切需要。我國的國情決定了不可能選擇資源型和依附型的發展模式,必須通過全面的改革創新,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建設社會主義創新型國家。
面向未來,增強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步伐,必須大力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改革釋放創新活力,在全社會積極營造鼓勵大膽創新、勇於創新、包容創新的良好氛圍,把創新驅動的新引擎全速發動起來,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強勁動力。
5、 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當代中國人民精神風貌的集中寫照,是激發社會創造活力的強大力量。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創造性事業,只有堅持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才能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9)改革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1、樹立改革創新的自覺意識 陳規陋習最易束縛人的思維和手腳,未知常常令人心生怯意,創新創造的過程往往充滿艱辛。
2、樹立突破陳規陋習的自覺意識。清代著名畫家鄭板橋曾為他的書齋題聯自勉:「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就是時刻以「領異標新」的標准要求自己,不趕浪頭、不趨風氣,而應似二月之花,一花引來百花開,自辟新路,創造與眾不同的新格調。
3、樹立以創新創造為目標的志向。創新是在常規中闖出新路,創造是從無到有,是零的突破。相對創新創造,模仿因循更為輕松容易,但其價值也難以與創新創造相提並論。
參考資料:唯有改革創新,融合才能走得更遠-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