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血脂的來源何和去路分別是什麼
血脂是血漿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類脂(磷脂、糖脂、固醇、類固醇)的總稱,血脂中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和膽固醇。
一、來源
1、甘油三酯
食物中的脂肪經過消化在小腸中形成乳糜微粒(這就是外源性甘油三酯)。乳糜微粒攜帶的甘油三酯通過血液循環運往脂肪組織並儲存其中。
脂肪組織中的甘油三酯一部分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運輸到肝臟,肝臟將它們重新合成為甘油三酯儲存,也能以極低密度脂蛋白的形式運送的血液(這就是內源性甘油三酯)。
2、膽固醇
每天從食物中直接吸收300-500mg。每天身體合成1g,70-80%來自肝臟,10%來自小腸。由低密度脂蛋白攜帶,運輸到全身。
二、去路
1、甘油三酯
體內有部分的脂肪酸會被氧化為水和二氧化碳提供能量。當機體處於寒冷、飢餓時,也能轉化為葡糖糖、供重要器官使用。
2、膽固醇
用於合成脂質類激素;組成細胞膜等。高密度脂蛋白吸收組織中多餘的膽固醇,運輸到肝臟,加工為膽汁酸排出體外。
(1)血脂從哪裡來圖片擴展閱讀
調節:
(1)、甘油三酯
在正常的人體中的血液中甘油三酯來源去路是基本平衡的。一般血脂代謝受到激素調節。胰島素促進糖轉變成甘油三酯,抑制甘油三酯轉變成糖。胰高血糖素促進甘油三酯向糖轉變。腎上腺素促進甘油三酯分解,脂肪酸向糖轉化。
(2)、膽固醇
在正常的人體中的血液中甘油三酯來源去路是基本平衡的。一般通過高密度脂蛋白調節。
⑵ 血脂的來源有哪些
血脂包括甘油三酯、膽固醇、磷脂和脂肪酸。我們通常所說的血脂主要是指血中的甘油三酯和膽固醇。血脂的來源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是人體內自身合成的,也叫內源性途徑,占血脂的70%;二是外源性途徑,就是我們吃進的食物,通過食入富含脂肪和膽固醇的食物獲得,佔30%,這類食物如豬牛羊的肥肉、動物油脂、烤鴨、各種煎炸食品、全奶、奶油、乳酪和雞蛋等。有些人當血液中膽固醇太多的時候,多餘的膽固醇會滯留於血液中,使血液變得黏稠,或沉積在血管壁上引起疾病。
雖然人體血漿中甘油三酯、膽固醇主要靠自身合成(占血脂的70%),但食物的影響不容忽視。食入過多含有脂肪和膽固醇的食物,一方面會直接增加外源性血脂,另一方面體內合成血脂的原料增多,可以通過血脂自身合成途徑間接增加血脂濃度。
⑶ 血脂的來源與去路是什麼
血液中脂質與蛋白質結合成為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攜帶膽固醇進入周圍組織(包括血管),而高密度脂蛋白可將膽固醇從組織中反向轉移到肝臟。
血脂的來源主要有兩個:一部分來自富含脂肪和膽固醇的食物,如蛋黃、奶油、動物的腦組織、內臟(特別是肝臟)及脂肪豐富的魚、肉類,為外源性;另一部分由體內自身合成,為內源性。食物中的脂肪在胃中經過加溫軟化後,進入小腸。膽囊在食物和胃腸道一些特殊激素的刺激下,發生收縮,將膽汁排入腸道內。膽汁中含有膽鹽,可以將脂肪乳化,形成微小的脂滴分散於水溶液中。
這時從胰腺分泌出的脂肪酶就可以更有效地把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隨後膽汁中的膽酸又可與之結合,形成水溶性復合物,促進其在小腸的吸收。內源性膽固醇或三醯甘油主要在肝臟和小腸合成,占內源性血脂的90%。大部分膽固醇是人體自身合成的,少部分是從飲食中獲得的。
三醯甘油恰恰相反,大部分是從飲食中獲得,少部分是人體自身合成。
兩種來源的血脂可以相互制約。正常情況下,當攝入食物中脂肪、膽固醇含量增高時,腸道吸收增加,血脂濃度上升,同時肝臟的合成受抑制。反之,限制攝入時,肝臟合成將加速,同時清除也加速,故最終血脂濃度保持相對平衡。但當肝臟代謝紊亂時,便不能正常地調節脂質代謝。凡能引起脂肪在體內合成增加、分解減少及攝入增多等的因素,均會導致高脂血症。此時若繼續進食高脂食物,必然導致血脂濃度持續增高,久之則可造成心血管系統及其他臟器的嚴重病變。
⑷ 血脂來源去路(畫圖)
血脂是血漿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類脂(磷脂、糖脂、固醇、類固醇)的總稱。
血脂的來源有兩個途徑:(1)外源性途徑:即從食物中攝取的脂類經消化道吸收進入血液;(2)內源性途徑:即由肝、脂肪細胞以及其他組織合成後釋放入血。
⑸ 血液中的「血脂」就是我們吃進去的脂肪嗎
現在人們生活越來越好了,血脂也是越來越高了!每次看到化驗單,或者自己抽出的血液,都會說:你看,這些血脂都是你吃進去的。那麼這里所說的血脂就是我們吃進去的脂肪嗎?
食物中的脂類物質通過口腔食道進到胃裡,胃酸和胃的蠕動把食物變成食糜推到十二指腸。在十二指腸里遇到膽汁和胰脂肪酶,通過膽汁的乳化作用把大的油脂分子團變成小的顆粒,胰脂肪酶又把小的脂肪顆粒分解成分子狀態,這些分子被吸收進入腸壁,在腸壁上又重新組合在一起形成乳糜微粒。
簡單地說,肝臟合成的磷脂、膽固醇和脂肪都是通過低密度脂蛋白送到需要的地方的,這樣就不會導致血管堵塞。然而,低密度脂蛋白若是被氧化了,脂蛋白的空間結構也隨之發生了變化。
這時候,人體就會動員巨噬細胞將其吞噬並將其留在血管壁上以形成「空泡細胞」,這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其中一個原因。所以,找出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和根除的原因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⑹ 血脂高是什麼原因產生的
人體血脂的來源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肝臟合成;另外一個方面是腸道吸收。腸道吸收又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飲食當中包含的血脂;另外一個是從膽道排到腸道以後腸道的重吸收,所以是這兩個方面。不同的人血脂升高的原因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可能是肝臟的合成比較多,有的人可能是吸收比較多,所以,不同的原因要分別對待。但是,畢竟食物當中血脂來源是造成血脂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特別強調要低脂飲食,避免食物中脂質成分的增加,的確會造成血脂升高。當然,血脂升高還有一種特殊原因,就是遺傳性因素,是自身先天存在基因突變等方面的問題,造成脂質代謝出現障礙,更多的時候是脂質的清除減少造成血脂升高,所以,有一種名稱叫做家族遺傳性的高膽固醇血症,這種情況患者血脂往往會高的特別多。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講,血脂高是合成增加和吸收增加兩方面的原因。
⑺ 什麼是血脂運輸
血液中脂質的運輸是由血漿脂蛋白完成的。
脂蛋白是由蛋白質和脂類(包括磷脂、膽固醇和甘油三脂)組成。膽固醇在血液中以載脂蛋白形式存在,參與運輸。膽固醇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組成成分,細胞膜包圍在人體每一細胞外,膽固醇為它的基本組成成分,占質膜脂類的20%以上。
血脂從哪裡來?
血脂包括甘油三酯、膽固醇、膽固醇酯、磷酸和脂肪酸。我們通常所談及的血脂主要是指血中的甘油三酯和膽固醇。
血脂的來源不外乎兩條途徑,一是來源於我們吃進的食物,二是來源於我們體內的合成。
我們每天攝入的食物中,主要含澱粉和脂肪。中國人以澱粉(如大米、玉米等)為主食,所以甘油三酯的主要來源應該是澱粉的體內轉化而來。此外,豬肥肉、動物油脂、烤鴨、各種煎炸食品、奶油糕點均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酸。
肝臟和小腸是合成甘油三酯的主要場所,肝臟的合成能力最強,但不儲存甘油三酯,合成後即釋放入血,脂肪組織如皮下脂肪及肌肉之間的脂肪等也是合成甘油三酯的重要部位。
除了遺傳基因的作用外,飲食是影響血膽固醇水平的重要因素。含膽固醇高的食品多種多樣,蛋黃中含有豐富的膽固醇,所以不能多吃。
人體內大部分的膽固醇靠自身合成。肝臟是膽固醇的主要合成部位,膽固醇合成的原料像甘油三酯一樣,主要來自於糖的分解,其次來源於食物脂肪和體內脂肪的分解。所以,即使食物中沒有膽固醇,體內仍能自行合成而不致缺乏膽固醇。
雖然人體血漿甘油三酯、膽固醇主要靠自身合成,但食物的影響不容忽視,畢竟它們的合成需要原料。所以,醫學上倡導低糖低脂飲食。
⑻ 血脂的形成原因
人體內血脂的來源有兩種途徑,即內源性和外源性。內源性血脂是指在人體的肝臟、脂肪等組織細胞中合成的血脂成分;外源性血脂是指由食物中攝入的血脂成分。具體來說,內源性血脂是指通過人體自身分泌、合成的一類血清脂類物質。內源性血脂先經過肝臟、脂肪細胞,並與細胞結合後釋放到血液中,便可成為供給人體新陳代謝和生命活動的能量來源。相對於內源性血脂而言,來自外界、不能由人體直接合成的血脂稱為外源性血脂,這類血脂大多是人體從攝取的食物中吸收而來的。食物在經過胃腸道的消化和吸收後脂類物質進入血液,從而成為血脂。
正常情況下,外源性血脂和內源性血脂相互制約,二者此消彼長,共同維持著人體的血脂代謝平衡。當人體從食物中攝取了脂類物質後,腸道對於脂肪的吸收量便會隨之增加,此時血脂水平就會有所升高;但由於外源性血脂水平的升高,肝臟內的脂肪合成便會受到一定的抑制,從而使內源性血脂分泌量減少。相反,如若在進食中減少對外源性脂肪的攝取,那麼人體的內源性血脂的合成速度便會加快,從而可以避免血脂水平偏低,這樣能使人體的血脂水平始終維持在相對平衡、穩定的狀態。而正是由於這種制約關系的存在,人體的血脂水平才能夠良好地維持在穩定狀態。若是長期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如高脂肪、高熱量飲食等,則會造成血脂升高,誘發疾病。
人體的血液猶如汽車的汽油,血漿中膽固醇或甘油三酯含量高,就相當於汽油中的雜質多或油路不通暢,那麼高血脂及其並發症的發生就不可避免。因此,正確認識高血脂,聽聽專家的指導與建議,掌握一些高血脂的調治方法,飲食得當,平時也可以用決明子和烏龍茶等組方為決烏湯茶這類組方茶長期泡飲,堅持運動,並始終如一地貫徹執行,相信高血脂一定會得到有效控制並向良性發展。
血脂在正常情況下是趨於穩定狀態的,但血脂水平也易受非疾病因素的影響,如某人平時空腹血脂正常,食用高脂肪膳食2小時後抽血檢查血脂,就會發現此時的血脂水平比平時空腹水平高出許多。但是這種膳食所造成的影響只是暫時的,通常在3-6小時之後血脂即可恢復正常。這就不難理解你到醫院檢查血脂時,醫生要求你在進完晚餐後,不要再吃其他東西,空腹12小時後再抽血了。當然,短期飢餓也可因儲存脂肪的大量動員,而使血脂含量暫時升高。
⑼ 什麼是血脂
血脂是血液中所含脂類物質的總稱。主要包含膽固醇、甘油三酯、磷脂、脂肪酸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膽固醇和甘油三酯。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都是不溶於水的,血脂和載脂蛋白相結合形成脂蛋白,才能存在於血液中,因此脂蛋白是脂質在血液中的一種存在形式。脂蛋白主要有四種:乳糜微粒、極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主要存在於低密度和高密度脂蛋白中,所以膽固醇又分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包含在乳糜微粒和極低密度脂蛋白中。
⑽ 血脂的概念,種類及運輸形式
血脂是血漿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類脂(磷脂、糖脂、固醇、類固醇)的總稱,廣泛存在於人體中。它們是生命細胞的基礎代謝必需物質。
血脂中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其中甘油三酯參與人體內能量代謝,而膽固醇則主要用於合成細胞漿膜、類固醇激素和膽汁酸。
種類:膽固醇(簡寫為Ch),甘油三酯,磷脂(簡寫為PL),游離脂肪酸(簡寫FFA)。
脂類本身不溶於水,它們必須與蛋白質結合形成脂蛋白才能以溶解的形式存在於血漿中,並隨血流到達全身各處。
(10)血脂從哪裡來圖片擴展閱讀:
血漿脂類含量雖只佔全身脂類總量的極小一部分,但外源性和內源性脂類物質都需經進血液運轉於各組織之間。
源性血脂和內源性血脂相互制約,二者此消彼長,共同維持著人體的血脂代謝平衡。當人體從食物中攝取了脂類物質後,腸道對於脂肪的吸收量便會隨之增加,此時血脂水平就會有所升高;但由於外源性血脂水平的升高,肝臟內的脂肪合成便會受到一定的抑制,從而使內源性血脂分泌量減少。
相反,如若在進食中減少對外源性脂肪的攝取,那麼人體的內源性血脂的合成速度便會加快,從而可以避免血脂水平偏低,這樣能使人體的血脂水平始終維持在相對平衡、穩定的狀態。而正是由於這種制約關系的存在,人體的血脂水平才能夠良好地維持在穩定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