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內耳廓是哪裡圖片
擴展閱讀
卡通女生頭像圖片 2024-11-18 12:15:32
前台電腦真實圖片 2024-11-18 12:15:21

內耳廓是哪裡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5-01 12:07:44

1. 人耳的基本構造是怎樣的

人的耳朵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外耳、中耳及內耳。

  1. 外耳:主要包括耳廓及外耳道。外耳道呈」S」,長度為2.5—3.5CM。因為耳道有彎度,所以耳機在耳朵內不掉出來。比如扭頭、跑步、蹲跳等,耳機都不易掉落。生理功能主要包括:收集聲音、聲源定位(聲音傳進雙耳的時間差與強度差)、傳導聲音到達中耳、對聲波的增壓作用。

  2. 中耳:中耳結構中,主要有三塊骨頭(錘骨-砧骨-鐙骨)即聽骨鏈。鼓膜是有一個反光區的透明膜,起到保護中耳的作用,以防水、蟲子等進入中耳。

  3. 內耳:內耳結構主要由耳蝸和前庭組成。內耳主要作用是換能,將中耳傳進來聲音震動轉換成生物電。

2. 人體耳朵結構圖片

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內耳三部分,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兩部分。耳郭的外面有一個大孔,叫外耳門,與外耳道相接。耳郭呈漏斗狀,有收集外來聲波的作用。

外耳道是一條自外耳門至鼓膜的彎曲管道,長約2.5~3.5 cm,其皮膚由耳廓延續而來。靠外面三分之一的外耳道壁由軟骨組成,內三分之二的外耳道壁由骨質構成。鼓室位於鼓膜和內耳之間,是一個含有氣體的小腔,容積約為1 cm3。鼓室是中耳的主要組成部分。

(2)內耳廓是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耳朵是五官其中一個重要器官,具有辨別振動的功能,能將振動發出的聲音轉換成神經信號,然後傳給大腦。在腦中,這些信號又被翻譯成我們可以理解的詞語、音樂和其他聲音。它除了掌管聽覺外,也兼具保持身體平衡的機能。

耳朵體積雖小,但接觸空氣的面積大,熱量容易散發,且「耳為宗脈之所聚」,十二經脈皆通過於耳,因此冬季外出一定要給耳朵保暖外衣。可以戴上耳包,或用寬大的帽子、圍巾遮住耳朵;從室外進入溫暖的室內,可以迅速用手搓一下耳朵,讓其快速回暖。

3. 耳朵的構造

↑聽小骨構造

耳蝸:傳導並感受聲波的結構,它就像一個神奇的轉換器,可以將得到的聲音信號轉換為神經電信號,並把信號交送給大腦,從而就實現了聽覺。

半規管:半規管與聽覺的關系相對小一些,它更多的作用在於保持平衡。它主要負責保持平衡和控制生物的姿勢。

前庭:和半規管一樣,是用來保持平衡的結構,它能感受頭部的位置變動,同時控制身體上的肌肉,包括眼部肌肉,這樣我們才可以在三維空間做出各種動作。我們經常看到有人暈車或者暈船,其實都是半規管和前庭在起作用。

——以上內容參考米萊童書《生命簡史》

4. 雙耳廓是指耳朵的哪裡

耳廓(auricle)位於頭部兩側,前凹後凸,利於收集聲波。耳郭的上方大部分以彈性軟骨為支架,覆以皮膚構成,皮下組織少,富含血管和神經,感覺敏銳;下方的小部分富含結締組織和脂肪,柔軟而無軟骨,稱為耳垂,曾是臨床上取末梢血進行化驗的常用部位,但因操作不便而被棄用。耳郭穴位豐富,中醫科常行耳針或局部穴位貼葯法治療某些疾病。

5. 耳朵結構圖與名稱

耳的結構包括外耳、中耳和內耳.
圖中,外耳包括①耳廓和②外耳道,它們分別有收集聲波和傳送聲波的作用;中耳由③鼓膜、④鼓室和⑨聽小骨組成,鼓膜的作用是當聲波傳送來時產生振動,鼓室內主要有三塊聽小骨,聽小骨主要是將鼓膜產生的振動傳導到內耳;內耳分為⑥耳蝸、⑦前庭和⑧半規管三部分管腔,三部分管腔分布有相應的感受器,耳蝸含有聽覺感受器,前庭和半規管里感受頭部位置變動的位覺(平衡覺)感受器.⑤是咽鼓管,是咽喉與中耳的通道,當吞咽食物和打呵欠時咽鼓管的管口開放,空氣由此進入鼓室,可以保持鼓膜內外的氣壓平衡.
聽覺的形成過程是:外界的聲波經過外耳道傳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動;振動通過聽小骨傳到內耳,刺激耳蝸內的聽覺感受器,產生神經沖動;神經沖動通過與聽覺有關的神經傳遞到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就形成了聽覺.
故答案為:(1)耳廓;外耳道;鼓膜;鼓室;咽鼓管;耳蝸;前庭;半規管;聽小骨;(2)外耳道;鼓膜;聽小骨;內耳;耳蝸;聽覺感受器;聽神經;大腦皮層.

6. 耳朵結構圖

耳朵結構圖如下:

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內耳三部分。聽覺感受器和位覺感受器位於內耳。也有人將外耳和中耳列為位聽器的附屬器。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兩部分,在外耳道的皮膚上生有耳毛和一些腺體,腺體的分泌物和耳毛對外界灰塵等異物的進入有一定的阻擋作用。

(6)內耳廓是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聽覺是由耳、聽神經和聽覺中樞的共同活動來完成的。耳是聽覺和位覺(平衡覺)的外周感覺器官。耳由外耳、中耳構成的傳音器和內耳感音、平衡器所組成。

外耳露於體表,中耳和內耳埋藏在顳骨岩部內,外耳和中耳是聲波的傳導器官,內耳有感受聲音和位覺的感受器,是聽、位覺器官的主要部分。聲波通過外耳道、鼓膜和聽小骨傳到內耳,使內耳的感音器官(柯蒂氏器官)發生興奮,將聲能轉變為神經沖動,再經過聽神經傳入中樞,產生聽覺。

7. 耳朵有哪幾種形狀圖

一、菜花耳:菜花耳耳廓燒傷或外傷後、軟骨感染破壞,使軟骨攣宿增厚變形,捲曲一團,耳廓外形極不規則稱為菜花耳。

二、隱耳,隱耳又稱袋狀耳是較少見的先天性耳畸形,特點為除耳垂正常外耳前皮膚與顱側皮膚連成一片,耳廓軟骨結構基本正常但被埋在皮膚內不能正常突出,顱耳溝消失,提起或壓迫時可出現正常耳廓外形,放鬆後又縮回,有時有對耳輪上腳成角畸形和耳輪軟骨折疊。

三、招風耳:招風耳是一種較常見先天性性耳畸形,多見於雙側。特點為耳廓略大,上半部扁平,對耳輪發育不全,形態消失;而耳甲過度發育,耳舟與耳甲之間夾角大於150度(正常90度)。

四、杯狀耳:杯狀耳又稱為捲曲耳或垂耳為較常見的先天性耳畸形,多發生於雙側。特點為耳輪緣緊縮,耳輪及耳廓軟骨捲曲和粘連、耳舟、三角窩狹小,嚴重者整個耳廓上部縮小、下垂,耳舟及對耳輪形態消失,整個耳廓呈管狀稱為舟狀耳。

(7)內耳廓是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內耳三部分。聽覺感受器和位覺感受器位於內耳,因此耳又叫位聽器。也有人將外耳和中耳列為位聽器的附屬器。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兩部分。另外,在外耳道的皮膚上生有耳毛和一些腺體,腺體的分泌物和耳毛對外界灰塵等異物的進入有一定的阻擋作用。

1、耳郭

耳郭的外面有一個大孔,叫外耳門,與外耳道相接。耳郭呈漏斗狀,有收集外來聲波的作用。它的大部分由位於皮下的彈性軟骨作支架,下方的小部分在皮下只含有結締組織和脂肪,這部分叫耳垂。耳郭在臨床應用上是耳穴治療和耳針麻醉的部位,而耳垂還常作臨床采血的部位。

2、外耳道

外耳道是一條自外耳門至鼓膜的彎曲管道,長約2.5~3.5 cm,其皮膚由耳廓延續而來。靠外面三分之一的外耳道壁由軟骨組成,內三分之二的外耳道壁由骨質構成。軟骨部分的皮膚上有耳毛、皮脂腺和耵聹腺。

3、鼓膜

鼓膜為半透明的薄膜,呈淺漏斗狀,凹面向外,邊緣固定在骨上。外耳道與中耳以它為界。經過外耳道傳來的聲波,能引起鼓膜的振動。

4、鼓室

鼓室位於鼓膜和內耳之間,是一個含有氣體的小腔,容積約為1 cm3。鼓室是中耳的主要組成部分,裡面有三塊聽小骨:錘骨、砧骨和鐙骨,鐙骨的底板附著在內耳的卵圓窗上。三塊聽小骨之間由韌帶和關節銜接,組成為聽骨鏈。鼓膜的振動可以通過聽骨鏈傳到卵圓窗,引起內耳里淋巴的振動。

5、內耳

內耳包括前庭、半規管和耳蝸三部分,由結構復雜的彎曲管道組成,所以又叫迷路。迷路里充滿了淋巴,前庭和半規管是位覺感受器的所在處,與身體的平衡有關。

8. 耳朵的結構圖是什麼樣子的

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內耳三部分。聽覺感受器和位覺感受器位於內耳,因此耳又叫位聽器。也有人將外耳和中耳列為位聽器的附屬器。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兩部分。另外,在外耳道的皮膚上生有耳毛和一些腺體,腺體的分泌物和耳毛對外界灰塵等異物的進入有一定的阻擋作用。

耳位於眼睛後面,它具有辨別振動的功能,能將振動發出的聲音轉換成神經信號,然後傳給大腦。在腦中,這些信號又被翻譯成我們可以理解的詞語、音樂和其他聲音。

(8)內耳廓是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正常人的耳朵大約可分辨出40萬種不同的聲音,這些聲音有些小到微弱得只能使耳膜移動氫分子直徑的十分之一。當聲音發出時,周圍的空氣分子就起了一連串的振動,這些振動就是聲波,從聲源向外傳播。

當聲音到達外耳後,通過耳廓的集音作用把聲音傳入外耳道並到達鼓膜。鼓膜是外耳和中耳的分界線,厚度和紙一樣薄,但卻非常強韌。當聲波撞擊鼓膜時,即引起鼓膜的振動。耳蝸里有數以千計的毛細胞,它們的頂部長有很細小的纖毛。

在液體流動時,這些細胞的纖毛受到沖擊,經過一系列生物電變化,毛細胞把聲音信號轉變成生物電信號經過聽神經傳遞到大腦。大腦再把送達的信息加以加工、整合就產生了聽覺。

9. 什麼是耳廓

耳廓一般指耳郭,即「耳廓」,外耳的一部分,是收集聲波的裝置。它的大部以彈性軟骨為支架,覆以皮膚。皮下組織較少而緊密,富含血管神經,耳郭下端的下垂部分,無軟骨,僅由皮膚、結締組織和脂肪構成,叫做耳垂。

耳郭借韌帶、耳郭肌、軟骨和皮膚等附著於頭顱兩側。耳郭的前外側面凸凹不平,其向前捲曲的游離緣名為耳輪,以耳輪腳起於外耳門的上方。



(9)內耳廓是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耳廓大部分由彈性軟骨外覆皮膚構成。耳郭有幾個凹陷,其中耳甲最深。耳垂(不含軟骨)由纖維組織、脂肪和血管構成,易於穿孔取血樣及掛耳環。

耳郭的血液主要來自耳後動脈及顳淺動脈;耳大神經及耳顳神經分布於耳郭皮膚:耳大神經分布於耳郭上部及外耳道以下耳郭外側的皮膚;耳顳神經(三叉神經下頜支)分布於外耳道以上耳郭皮膚。

耳郭上半部外側面的淋巴引流至腮腺淺淋巴結,顱側(內側)的淋巴則引流至耳後淋巴結及頸深上淋巴結。耳郭其餘部分(包括耳垂)的淋巴引流至頸淺淋巴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