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紅軍長征有關的圖片哦,一些故事。
飛奪瀘定橋---紅軍長征期間重要戰役
1935年5月25日,中央紅軍部隊在四川省安順場強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順場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紅4團第2連連長廖大珠等22名突擊隊員沿著槍林彈雨和火牆密布的鐵索奪下橋頭,並與左岸部隊合圍佔領了瀘定城。中央紅軍主力隨後從瀘定橋上越過天險,粉碎了蔣介石殲滅紅軍大渡河以南的企圖。
B. 紅軍長征的時候的軍旗是什麼樣的最好來個圖片
1933年4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軍事委員會頒布《蘇維埃群眾團體及紅軍旗幟印信式樣》,更改中國工農紅軍軍旗式樣。下發了軍旗圖式,規定旗的右上方為一五角星,旗中間為交叉的「鐮刀錘子」,旗的三邊有旗須,旗桿處有二寸三分的白布書寫部隊番號。同時規定五角星和「鐮刀錘子」一律用金黃色。這種軍旗一般稱為「三三式」軍旗。五星和鐮錘用金黃色布做成。由於當時國民黨軍隊的圍剿,各根據地之間聯系不便,除中央紅軍外,其他蘇區均沒有及時採用這種軍旗。
你網路搜索「長征時紅軍軍旗」就可找到圖片
C. 紅軍長征途中經過的11個省;紅軍長征的資料、圖片。
中央紅軍走了11個省,若加上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共走了14個省
11個省是: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湖南、貴州、四川、雲南、西康、甘肅和陝西共11個省。"我覺得答案這么寫有些不妥。就問題而言,我認為,答案除了要答中央紅軍經過的省份之外,還應該把紅軍其他方面軍走過的省份加在一塊,才符合題意。也就是除了中央紅軍經過的省份之外,再加上紅二十五方面軍經過的河南、湖北兩省和紅二方面軍經過的新疆。另外,中央紅軍所走過的省份,是不是只有11個?寧夏在圖中顯示的非常明顯,為什麼不算?如果加上寧夏,中央紅軍長征走過的省份應該是12個。這樣看來,紅軍長征共經歷15省,它們是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湖南、貴州、四川、雲南、西康、甘肅、陝西、湖北、河南和新疆。
1.長途征討(expedition●long march)
2.紅軍長征(Long Marches)::1934~1936年間,中國工農紅軍主力從長江南北各蘇區向陝甘革命根據地(亦稱陝甘蘇區)的戰略轉移。
1934年10月,由於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領導,以及敵強我弱,中央革命根據地(亦稱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戰爭遭到失敗,紅軍第一方面軍(中央紅軍)主力開始長征,同時留下部分紅軍就地堅持游擊戰爭。8月,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為了給中央紅軍戰略轉移探索道路,命令紅六軍團撤離湘贛蘇區,到湘中發展游擊戰爭。10月,紅六軍團與紅三軍(後恢復紅二軍團番號)會合,並創建了湘鄂川蘇區。
D. 紅軍長征的背景
紅軍長征是在中國面臨民族危亡的危機、抗日救亡成為全民族最緊迫的任務情況下發生的。「九一八」事變是日本企圖滅亡中國的開始。
1932年,日軍向上海發動進攻,製造了「一二八」事變,進一步加快侵華步伐。1933年春,日軍相繼攻佔山海關、熱河,並侵佔長城以北沿線部分地區,鋒芒直指平津。
但蔣介石卻逆歷史潮流而動,頑固以「攘外必先安內」作為處理內外關系的基本國策,一再對日妥協,不斷調集重兵「圍剿」蘇區和紅軍。
在民族危機日益嚴重的形勢下,蔣介石集團「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遭到國人不滿和輿論譴責,甚至遭到了國民黨統治集團內部一部分人和地方實力派的反對。
面對日益嚴重的民族危機,中國共產黨始終高舉抗日大旗,不斷發表宣言,強烈譴責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表示對日宣戰,號召全國人民團結抗日;
在日本加緊侵華,全國抗日救亡運動興起的時候,高舉著抗日旗幟的中國共產黨,本應根據國內階級關系劇烈變動的新情況,進一步制定出正確的戰略策略,以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推動以抗日戰爭為中心的中國革命事業的發展。
然而,在黨內取得統治地位的以王明為代表的教條主義者,卻在革命的生死關頭犯了「左」傾錯誤,使黨和紅軍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機之中。
王明「左」傾錯誤推行的惡果,是鄂豫皖、湘鄂西蘇區的第四次反「圍剿」和中央蘇區、湘贛、湘鄂贛、閩浙贛蘇區的第五次反「圍剿」相繼失敗,紅軍遭受慘重損失。
部隊的建設受到嚴重破壞,黨和紅軍陷入嚴重的生存危機,被迫實行戰略轉移。中央蘇區反「圍剿」的失敗,改變了中國革命戰爭的大格局,影響了其他蘇區,使長征由局部演變為全局性的戰略轉移。
兩大危機,考驗著瀕臨絕境的中國共產黨和紅軍,以謀生存、圖發展為主旨的長征隨之在中華大地上展開。
(4)紅軍長征背景圖片高清大圖擴展閱讀:
長征起因:
長征的起因就是中央根據地在先後打敗國民黨4次反圍剿斗爭後,第五次失敗,為了保住革命火種,保存實力,被迫撤退,開始長征。
其間共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里,紅一方面軍於1935年10月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
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志著萬里長征的勝利結束。
長征中關鍵轉折點是毛澤東提出向國民黨部隊實力較弱的貴州轉移,隨後大事件遵義會議,確定了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三人軍事小組,扭轉了國際共產主義的教條軍事指揮,把長徵引向了勝利的方向。
還有著名的四渡赤水,為了擺脫消滅國民黨的主力部隊,被列為世界經典軍事教科書的四渡赤水的勝利,使得中央紅軍主力擺脫了國民黨幾十萬主力軍隊的圍追堵截,奠定了長征勝利的基礎。
紅軍在遵義進行整修,傷員較多,當地老百姓熱心擁軍,在董公寺,老百姓拿出董酒為戰士消炎,療傷,活血化瘀。因為董酒為高度純糧固態釀造的白酒,百草入曲具有一定的葯酒特性,效果奇佳,深為紅軍戰士認可。
E. 紅軍長征的背景
1933年9月,中央蘇區紅軍第五次反「圍剿」作戰,由於中共中央領導人博古和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李德,先是實行冒險主義的進攻戰略,後又實行保守主義的防禦戰略,致使紅軍屢戰失利,蘇區日漸縮小。
1934年4月,中央紅軍在江西省廣昌與國民黨軍進行決戰,損失嚴重,形勢危殆。7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命令紅軍第7軍團組成北上抗日先遣隊,向閩浙皖贛邊挺進,建立新的蘇區。
10月初,國民黨軍向中央蘇區的中心區域進攻,迅速佔領了興國、寧都、石城一線。紅軍的機動迴旋餘地更加縮小,在蘇區內打破國民黨軍的「圍剿」已無可能,於是被迫退出蘇區,進行長征。
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志著萬里長征的勝利結束。
(5)紅軍長征背景圖片高清大圖擴展閱讀
長征的起因就是中央根據地在先後打敗國民黨4次反圍剿斗爭後,第五次失敗,為了保住革命火種,保存實力,被迫撤退,開始長征。
其間共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里,紅一方面軍於1935年10月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志著萬里長征的勝利結束。
長征中關鍵轉折點是毛澤東提出向國民黨部隊實力較弱的貴州轉移,隨後大事件遵義會議,確定了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三人軍事小組,扭轉了國際共產主義的教條軍事指揮,把長徵引向了勝利的方向。
還有著名的四渡赤水,為了擺脫消滅國民黨的主力部隊,被列為世界經典軍事教科書的四渡赤水的勝利,使得中央紅軍主力擺脫了國民黨幾十萬主力軍隊的圍追堵截,奠定了長征勝利的基礎。
紅軍在遵義進行整修,傷員較多,當地老百姓熱心擁軍,在董公寺,老百姓拿出董酒為戰士消炎,療傷,活血化瘀。因為董酒為高度純糧固態釀造的白酒,百草入曲具有一定的葯酒特性,效果奇佳,深為紅軍戰士認可。
F. 求 紅軍長征過草地 的高清大圖 因為要畫畫 沒有找到高清的 看各位有嗎
望採納
G. 當年紅軍長征時走過的草地,現在成什麼樣子了
在國家政策和當地部門的大力改造之下,松潘草地的面貌煥然一新,早就不是之前的沼澤地景象。這里經過排水疏干,多墾為農田,草地和沼澤面積已大為縮小,已發展成少數民族的農耕區,一眼望去,松潘草地一片綠油油的景象,非常的有生機和活力,而且在這里也形成了著名的紅色革命旅遊區。
一、松潘草地
草地里沒有清水,只能喝帶草味的苦水。經過幾天的行軍後,糧食吃光了,戰士們只好沿路找野菜充飢,有時甚至嚼草根,吃牛皮。但是,紅軍個個都是英雄漢,他們忍受著寒冷、飢餓的折磨,以堅強的革命意志,堅持每天按計劃的路程前進。
總之:經過七天的艱苦努力,戰勝了嚴寒飢餓,歷盡千辛萬苦,終於走出了人跡罕至、氣候變化異常的茫茫草地,於8月27日到達草地盡頭的班佑地區,左路軍也同時到達阿壩地區。兩天後右路軍發起包座戰斗,殲滅了企圖堵截紅軍的胡宗南部第49師,攻佔了包座,打開了通向陝西、甘肅的大門,為實現黨中央北上的戰略方針創造了有利條件。
H. 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資料和圖片
u=1566069667,289583848&gp=2[1]
I. 你了解紅軍長征嗎
長征指的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撤離長江南北各蘇區,轉戰兩年,到達陝甘蘇區的戰略轉移行動。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中央紅軍共進行了380餘次戰斗,攻佔700多座縣城,紅軍犧牲了營以上幹部多達430餘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共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
其間共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里,紅一方面軍於1935年10月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
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志著萬里長征的勝利結束。
(9)紅軍長征背景圖片高清大圖擴展閱讀:
紅軍長征的時代背景:
紅軍長征是在中國面臨民族危亡的危機、抗日救亡成為全民族最緊迫的任務情況下發生的。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企圖滅亡中國的開始。1932年,日軍向上海發動進攻,製造了「一二八」事變,進一步加快侵華步伐。
1933年春,日軍相繼攻佔山海關、熱河,並侵佔長城以北沿線部分地區,鋒芒直指平津。日軍加緊侵華,中華民族的危機日益嚴重。團結禦侮、抗日救亡逐漸成為中國社會的政治主題和全國人民的共同要求。
但蔣介石卻逆歷史潮流而動,頑固以「攘外必先安內」作為處理內外關系的基本國策,一再對日妥協,不斷調集重兵「圍剿」蘇區和紅軍。
1933年4月6日,蔣介石在《告各將領先清內匪再言抗日電》中宣稱:「剿共」前線的將領「若復以北上抗日請命,而無意剿匪者」,「決不稍加姑息」;「侈言抗日」,「立斬無赦」。在蔣介石集團的不抵抗政策下,「一二八」抗戰、長城抗戰相繼以失敗告終。
在民族危機日益嚴重的形勢下,蔣介石集團「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遭到國人不滿和輿論譴責,甚至遭到了國民黨統治集團內部一部分人和地方實力派的反對。
發表於《獨立評論》上的一篇題為《假如我是蔣介石》的文章,批評不抵抗政策是「最下流的自殺政策」,它使中國變成「一大塊肥肉」,然後日本「一刀一刀的割去」。
在廣東的國民黨中央委員致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認為「今日事勢,舍抵抗而外,實無其他救亡之道」,要求國民政府切實進行抗戰。
1933年5月,馮玉祥在張家口成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隨後收復了察哈爾省全部失地。
正當中央蘇區紅軍第五次反「圍剿」作戰陷入被動之時,駐福建的國民黨第19路軍將領陳銘樞、蔣光鼐、蔡廷鍇等聯合國民黨內李濟深等反蔣勢力,於1933年11月20日發動「福建事變」,公開宣布反蔣抗日。
面對日益嚴重的民族危機,中國共產黨始終高舉抗日大旗,不斷發表宣言,強烈譴責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表示對日宣戰,號召全國人民團結抗日;提出在立即停止進攻蘇區、保證民眾的民主權利和武裝民眾等三項條件下,紅軍准備與任何部隊簽訂停戰協定,共同抗日。
幫助和加強察哈爾抗日同盟軍。1934年7月,中國工農紅軍第7軍團組成「北上抗日先遣隊」,北上閩浙贛皖邊地區,其中一項任務就是「最高度的開展福建浙江的反日運動」。盡管有各方力量的不懈努力,長征前的中國,民族危機依然日益嚴重,合作抗日似乎遙不可及。
在日本加緊侵華,全國抗日救亡運動興起的時候,高舉著抗日旗幟的中國共產黨,本應根據國內階級關系劇烈變動的新情況,進一步制定出正確的戰略策略,以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推動以抗日戰爭為中心的中國革命事業的發展。
然而,在黨內取得統治地位的以王明為代表的教條主義者,卻在革命的生死關頭犯了嚴重的「左」傾錯誤,使黨和紅軍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機之中。
他們雖然主張抗日,但忽視了「九一八」事變後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所引起的國內階級關系的新變化,否認以民族資產階級為主體的中間勢力的抗日要求。
否認國民黨內部在抗日問題上正發生分化,斷定中間派別是中國革命最危險的敵人,排斥一切上層分子、中間勢力,只要「兵」、不要官。他們武斷地認為「目前中國政治形勢的中心,是反革命與革命的決死斗爭」。
為此,他們無視敵強我弱的客觀現實,反對紅軍行之有效的「誘敵深入」方針,主張實行先發制人的進攻戰略。在這種進攻戰略下,他們反對必要的游擊戰和運動戰,「要求陣地戰和單純依靠主力軍隊的所謂『正規』戰」等等。
在軍隊建設上,他們採取了一系列「改造紅軍」的措施:
一、實行宗派主義幹部政策,改組各蘇區黨和紅軍領導機關;
二、取消黨委集體領導制度,強化政治委員個人決定作用;
三、取消紅軍籌款、做群眾工作的任務,強調紅軍的任務僅限於打仗;
四、反對紅軍必要的游擊性,片面強調正規化,削弱了紅軍的戰鬥力。
王明「左」傾錯誤推行的惡果,是鄂豫皖、湘鄂西蘇區的第四次反「圍剿」和中央蘇區、湘贛、湘鄂贛、閩浙贛蘇區的第五次反「圍剿」相繼失敗,紅軍遭受慘重損失,部隊的建設受到嚴重破壞,黨和紅軍陷入嚴重的生存危機,被迫實行戰略轉移。
中央蘇區反「圍剿」的失敗,改變了中國革命戰爭的大格局,影響了其他蘇區,使長征由局部演變為全局性的戰略轉移。
兩大危機,考驗著瀕臨絕境的中國共產黨和紅軍,以謀生存、圖發展為主旨的長征隨之在中華大地上展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長征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紅軍長征的時代背景是什麼?
J. 長征的歷史背景
長征的歷史背景:
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在王明的「左傾」錯誤指導下失敗,被迫長征。 歷史意義:完成了戰略轉移,歷經曲折,戰勝了重重艱難險阻,保存和鍛煉了革命的基幹力量,宣傳了黨的宗旨,發揚了革命集體主義、革命英雄主義、革命樂觀主義,為開展抗日戰爭和發展中國革命事業創造了條件。
王明「左」傾錯誤推行的惡果,是鄂豫皖、湘鄂西蘇區的第四次反「圍剿」和中央蘇區、湘贛、湘鄂贛、閩浙贛蘇區的第五次反「圍剿」相繼失敗,紅軍遭受慘重損失,部隊的建設受到嚴重破壞,黨和紅軍陷入嚴重的生存危機,被迫實行戰略轉移。
中央蘇區反「圍剿」的失敗,改變了中國革命戰爭的大格局,影響了其他蘇區,使長征由局部演變為全局性的戰略轉移。
(10)紅軍長征背景圖片高清大圖擴展閱讀:
80多年前,四路紅軍相繼撤離苦心創建經營的蘇區,跨越萬水千山,歷盡千辛萬苦,勝利完成了這次決定中國命運的革命力量的戰略大轉移,創造了人間奇跡。
偉大的創舉必然順應時代的需求。那麼,紅軍長征是在什麼樣的時代背景下發生的?
紅軍長征是在中國面臨民族危亡的危機、抗日救亡成為全民族最緊迫的任務情況下發生的。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企圖滅亡中國的開始。1932年,日軍向上海發動進攻,製造了「一二八」事變,進一步加快侵華步伐。1933年春,日軍相繼攻佔山海關、熱河,並侵佔長城以北沿線部分地區,鋒芒直指平津。
日軍加緊侵華,中華民族的危機日益嚴重。團結禦侮、抗日救亡逐漸成為中國社會的政治主題和全國人民的共同要求。
但蔣介石卻逆歷史潮流而動,頑固以「攘外必先安內」作為處理內外關系的基本國策,一再對日妥協,不斷調集重兵「圍剿」蘇區和紅軍。
1933年4月6日,蔣介石在《告各將領先清內匪再言抗日電》中宣稱:「剿共」前線的將領「若復以北上抗日請命,而無意剿匪者」,「決不稍加姑息」;「侈言抗日」,「立斬無赦」。在蔣介石集團的不抵抗政策下,「一二八」抗戰、長城抗戰相繼以失敗告終。
在民族危機日益嚴重的形勢下,蔣介石集團「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遭到國人不滿和輿論譴責,甚至遭到了國民黨統治集團內部一部分人和地方實力派的反對。
發表於《獨立評論》上的一篇題為《假如我是蔣介石》的文章,批評不抵抗政策是「最下流的自殺政策」,它使中國變成「一大塊肥肉」,然後日本「一刀一刀的割去」。
在廣東的國民黨中央委員致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認為「今日事勢,舍抵抗而外,實無其他救亡之道」,要求國民政府切實進行抗戰。1933年5月,馮玉祥在張家口成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隨後收復了察哈爾省全部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