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景德鎮維也納酒店有幾家,哪家離浮梁進坑比較近
景德鎮珠山區新廠東路何家橋加油站對面有一家新開的維也納酒店,離進坑村6公里,開車十五分鍾左右能到,希望能幫到您
Ⅱ 有誰知道志坑村王泥排開村歷史
明置成山衛,清改榮成縣。因境內榮山、成山二山首字得名。
1988年11月1日,撤銷榮成縣,以其行政區域設立榮成市。
1989年12月18日,撤銷尋山鄉,設立尋山鎮;撤銷東山鄉,設立東山鎮;撤銷寧津鄉,設立寧津鎮;撤銷王連鄉,設立王連鎮;撤銷邱家鄉,設立邱家鎮;撤銷夏庄鄉,設立夏庄鎮;撤銷泊於鄉,設立泊於鎮;撤銷崖西鄉,設立崖西鎮;撤銷馬道鄉,設立馬道鎮;撤銷大疃鄉,設立大疃鎮;撤銷黃山鄉,設立黃山鎮;撤銷嶗山鄉,設立嶗山鎮。
1993年10月19日,撤銷港西鄉,設立港西鎮;撤銷蔭子鄉,設立蔭子鎮;撤銷鏌鋣島鄉,設立鏌鋣島鎮;撤銷蘭家鄉,以原蘭家鄉的行政區域和崖頭鎮的徐家村設立城西鎮,鎮人民政府駐徐家村。
1994年6月23日,將橋頭鎮、泊於鎮2鎮整建制劃歸威海市環翠區。
1998年11月18日,將東山鎮的上譚家、下譚家、桃園3個村和寧津鎮的山前、青木寨2個村劃歸石島鎮管轄(魯政函民字[1998]33號)。
2000年6月23日,撤銷城西鎮,將其行政區域並入崖頭鎮;撤銷斥山鎮,將其行政區域並入石島鎮;撤銷鏌鋣島鎮,將其行政區域並入寧津鎮;撤銷龍須島鎮,將其行政區域並入成山衛鎮(魯政函民字[2000]52號)。
2000年,榮成市轄22個鎮。總人口732147人,各鎮人口: 崖頭鎮 134322 尋山鎮 33756 俚島鎮 28839 馬道鎮 15858 成山衛鎮 47435 埠柳鎮 25301 港西鎮 14702 夏庄鎮 13994 崖西鎮 22093 蔭子鎮 15180 嶗山鎮 15011 滕家鎮 32247 大疃鎮 19505 上庄鎮 28559 黃山鎮 17548 邱家鎮 26517 靖海鎮 31629 人和鎮 38458 石島鎮 101028 王連鎮 19699 東山鎮 22249 寧津鎮 28217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1年,撤銷尋山鎮、嶗山鎮,所屬區域並入崖頭鎮;撤銷東山鎮、王連鎮,所屬區域並入石島鎮;撤銷馬道鎮,所屬區域並入俚島鎮;撤銷靖海鎮,所屬區域並入人和鎮;撤銷黃山鎮,所屬區域並入邱家鎮並更名為虎山鎮。
2002年7月31日,省政府批復同意:榮成市成山衛鎮更名為成山鎮。
2004年,經省政府批准,撤銷了石島、寧津兩個建制鎮,設立了准縣級石島管理區(根據榮成市2005年政府工作報告第一部分倒數第二段)。2005年1月1日,石島管理區黨工委、管委會揭牌。
2006年初,榮成市轄6個街道、13個鎮:崖頭鎮、俚島鎮、成山鎮、埠柳鎮、港西鎮、夏庄鎮、崖西鎮、蔭子鎮、滕家鎮、大疃鎮、上庄鎮、虎山鎮、人和鎮;石島管理區(桃園街道、東山街道、斥山街道、王連街道、寧津街道、港灣街道)。
2006年6月,榮成市轄10個街道、12個鎮:崖頭鎮、俚島鎮、成山鎮、埠柳鎮、港西鎮、夏庄鎮、崖西鎮、蔭子鎮、滕家鎮、大疃鎮、上庄鎮、虎山鎮、人和鎮;石島管理區(桃園街道、東山街道、斥山街道、王連街道、寧津街道、港灣街道);榮成經濟開發區(崖頭街道、尋山街道、嶗山街道、城西街道)。
根據「榮成市政府網站」:轄13個鎮,1個管理區,6個街道辦事處,861個行政村,96個居委會:桃園街道、東山街道、斥山街道、王連街道、寧津街道、港灣街道、崖頭鎮、成山鎮、俚島鎮、崖西鎮、蔭子鎮、虎山鎮、滕家鎮、大疃鎮、夏庄鎮、港西鎮、埠柳鎮、上庄鎮、人和鎮、石島管理區。
2006年6月10日,榮成經濟開發區行政區劃和管理體制改革大會舉行,會上宣讀省政府批復的撤鎮設辦事處的意見及山東榮成經濟開發區行政區劃和管理體制改革意見。山東榮成經濟開發區揭牌成立。這次改革將目前市經濟開發區、崖頭鎮鎮區合一的體制調整理順為撤銷崖頭鎮,保留市經濟開發區,並更名為山東榮成經濟開發區。將目前崖頭鎮的行政區劃整建制劃歸山東榮成經濟開發區。山東榮成經濟開發區總面積為227平方千米,人口約18萬,維持副縣級規格不變。山東榮成經濟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作為榮成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機構,隸屬榮成市委、榮成市人民政府,開發區採取下管工作部門和街道的管理格局。崖頭、尋山、嶗山、城西4個街道辦事處也於當日揭牌成立。 [編輯本段]榮成民俗榮成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古稱「朝舞之地」,《孟子·正義》中,解釋為「朝日樂舞之地」,意思是說這里風光優美,人煙阜盛,連朝日都不願意離去並為之且蹈且舞。據史書記載,秦皇漢武先後多次來榮成觀海祀日,歌功頌德。這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詩一般的韻味,畫一般的魅力,神話般的傳奇,引無數仁人志士心儀嚮往,感懷不已,令眾多文人騷客潑墨揮毫,流連忘返。就是在這塊神奇而古老的土地上,一代代榮成人用勤勞和智慧創造了燦爛的文明,在中華文明的發展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筆。革命戰爭時期,英雄的榮成人民英勇奮斗,前赴後繼,為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事業寫下了光輝的篇章。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特別是黨的十屆三中全會以來,在這神州萬裏海疆最早迎接太陽的地方,新一代榮成人,藉助改革開放的東風,躍上歷史的潮頭,掀起了波瀾壯闊的現代化建設的新高潮,使昔日貧窮落後的濱海小縣,變為初具規模、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現代化濱海開放城市,經濟綜合實力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百強縣前列、山東省首位,成為聞名全國的文化城、環保城、旅遊城、衛生城,是山東半島崛起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榮成昨天飽經滄桑,榮成今天充滿輝煌,榮成明天將譜寫出更加絢麗的篇章。
成山頭風景旅遊區位於山東省榮成市成山山脈最東端。故而得名:成山頭。成山頭海拔200米,東西寬1.5公里,南北長2公里,佔地面積2.5平方公里。與韓國隔海相望僅94海里,是陸海交接處的最東端,最早看見海上日出的地方,所以被譽為太陽啟
升的地方」,有「中國的好望角」之稱。
成山頭自古被認為是日神所居之地。據《史記》載:姜太公助周武王商定天下之後 ,曾在此拜日神迎日出,修日主祠;公元前219年、210年,秦始皇曾兩次駕臨此地, 禮祠名山,求尋長生不老之葯,留下了「秦橋遺跡」、「秦代立石」、「射鮫台」、「始皇廟」及李斯手書「天盡頭、秦東門」等古跡;公元前94年,漢武帝劉徹東巡海上,拜成山日主祠、觀日出,建成山觀,且作赤雁歌。
自古成山頭就是兵家必爭地,三國、隋唐、明清,均有兵事發生。震驚中外的甲午海戰最後一戰—黃海之戰,就發生在成山頭以東10海里外的海面上。北洋水師愛國將領鄧世昌就殉國在此。為了表彰鄧世昌誓與戰艦共存亡的英雄氣概,光緒皇帝御賜碑文,謚號「壯節」,鄧碑至今還保存於皇廟內。
建國後,黨和國家領導人華國鋒、胡耀邦、萬里、喬石、彭真、田紀雲等以及國內外著作家、藝術家先後到此觀光。胡耀邦同志還親手題寫了「天盡頭」、 「心潮澎湃」七個字。
成山頭三面環海,一面接陸,群峰蒼翠延綿,大海浩瀚碧藍,峭壁巍然,巨浪飛雪,氣勢恢宏萬千,是理想的旅遊避暑勝地。一九八八年被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赤山名勝風景區
位於山東半島最東端、榮獲首屆國家魅力城市的榮成市境內,方圓12.8平方公里,東面隔黃海與韓國遙遙相望,被譽為是「佛教聖地」、「森林公園」、「大明聖境」、「海島民俗」的旅遊勝地,每年都吸引了大批的中外遊人。2002年,山東斥山水產集團接管經營景區以來,積極實施大投入、大開發戰略,先後投資3.2億元,本照以赤山法華院為主線,以海文化為依託,貫穿崇自然,浸文化的特色主題,把赤山景區打造成為空間序列清晰,功能完備,具有濃郁地域特色的國際一流景區和中、日、韓三國文化交流的平台。目前,景區有法華院、赤山明神、張保皋傳記館、赤山禪院、民俗館、極樂菩薩廣場、法華塔、天門潭、天後宮、仙居山莊等十大景觀區,共計三十六處景點。
法華院:膠東半島最大最早的佛院之一,也是目前威海市唯一的一座佛教寺院,公元824年由新羅人張保皋所建。因建院時請來誦經的首批僧人屬天台宗派,誦法華經,故此院命名為法華院。古剎掩映在碧樹秀林之中,四周層巒疊嶂。常年雲籠霞罩,廟宇香火旺盛。
張保皋紀念塔:坐落於蓮花頂上,是由韓世界民族聯合會捐資建立的。1994年7月24日舉行落成儀式。塔座長19米,寬16米,高1.8米;塔身高15米,全部用石島紅剁斧石砌成。中間用天然石島紅磨光板材料,鑲嵌著韓國前總統金泳三題寫的張保皋紀念塔六個銅質大字。
張保皋傳記館,總投資2100萬元,佔地1.3萬平方米。共設五個展廳,一個影視廳。主要展示張保皋入唐背景,參加武寧軍作戰,建立赤山法華院,設立清海鎮,掃平海盜,禁止奴婢買賣,開展海上貿易活動等內容。展館建築仿唐風格,雕梁畫棟,氣勢宏偉。院內矗立著8米高的張保皋銅像。四周長廊環繞水榭迂迴,翠竹繁花掩映其中。
榮成民俗館位於法華院南,總投資600萬,佔地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500平米,共設3大展廳6個展區。榮成的民俗及民間文化源遠流長,民間剪紙線條流暢、質朴清新;雕塑粗獷豪放,栩栩如生;從榮成方言中可以感受到榮成人的豪爽熱情;從民間工藝品中可以看到榮成人的心靈手巧。各種展品主要通過實物、圖片、雕塑模擬等手段,反映榮成近代具有代表性的民俗事象及傳承變化,展示榮成的風土人情和榮成人民的勤勞智慧。
赤山禪院,共分圓仁入唐展館、赤山閣兩大部分,總投資2800萬元,佔地1.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多平方米。其中圓仁入唐展館共設5個展廳,主要展示隋唐佛教發展史,圓仁法師入唐求法以及回國後在日本建立赤山禪院的過程。
圓仁,是日本佛教天台宗的高僧。他在中國求法巡禮,歷時九年七個月左右,其中三赴赤山浦,客居赤山法華院、寺庄兩年九個月。圓仁入唐求法,對日本佛教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生著述頗多,其中的《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被稱為東方三大旅行記之一。
法華塔 位於赤山禪院後的赤山西側,總投資390萬,建築面積1100平方米,高48米,共7層,該塔聳立於鬱郁蔥蔥的密林中,氣勢恢弘,登塔遠眺碧海藍天,翠巒奇谷,鳥韻交啼,百卉彌香。
位於張保皋南面的赤山明神銅像,高33.8米,總投資4500萬元。據《後漢書》載,赤山明神是中國古代原北方系鮮卑族之保護神。他不僅是中國民間的保護神,也是日本、韓國,甚至波斯、大食(阿拉伯)等諸多國家民間的保護神。尤其是韓國、日本的許多禪院里如今仍供奉著赤山明神。
石島港:位於山東半島最東端的石島,依山傍海,風景秀麗,是鑲嵌在半島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享有北方「小香港」之稱。被石島和鏌鋣島環抱的石島灣三面環山,一面通海,海灣內風平浪小,是各種船隻停泊,避風的理想場所。北方第一大漁港——石島漁港和國家一類開放港口——石島新港猶如兩條巨龍盤踞在石島灣,為石島的騰飛提供了最佳舞台。石島新港是由山東石島水產供銷集團總公司投資興建的,屬於國家一類開放港口。港區面積12萬平方米,碼頭全長1,550米,可停泊1,000~30,000噸級的客貨輪。港池平均水深-9~-12米,擁有10,000~30,000噸級的泊位3個,大型門機吊7台,年吞吐能力200萬噸,是船舶停靠和集疏運貨物的理想港口。石島至仁川的海上客貨航線的開通,繁榮了石韓間的貿易往來。港口常年有大批漁船在此靠泊,是各種海產品的集散地。由中韓合資開通的石島至仁川的客貨航線,成為兩地貿易往來的海上黃金通道。20000平方米多功能中韓商貿城的建成,更使航線如虎添翼,商機無限。
石島灣海水浴場:海上游樂園是建於石島海濱的一個大型綜合項目,它集海邊運動、娛樂、商貿、科普、探險、度假為一體,深入發揮海洋文化、漁家民俗風情文化。石島灣萬米海水浴場,水清浪柔,沙細灘緩,潮跡線下150米以內,最深處不足1.6米,是一處老幼皆宜的優良天然海水浴場,海水中盪漾著船型圖書館和別具一格的石器園,蟹、貝、水母、海螺等海生動物造型的娛樂休閑場所、健身中心、沖浪室,還有特色濃郁的四合院茅草房,別具異國情調的海邊別墅,近期根據專家設計方案建設海上活動中心,開辟海上飛機、海上滑水、水上摩托、沙灘排球、動力傘、墊氣球等一些參與性強、挑戰性高、娛樂性濃的海邊文化活動,可以讓旅遊休療者充分享受海邊、洗海澡、聽海潮的樂趣。
桃園漁家民俗度假村:石島桃園漁家民俗度假村位於石島灣省級旅遊度假區內。它北依秀麗的朝陽山,南臨碧波浩渺的黃海,村東是一片誘人的桃園,西南是石島灣優良的海水浴場。這里冬暖夏涼,四季宜人。這里有山、有海、有灘;這里可游、可釣、可攀 ,是休閑度假的理想勝地。因與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中的「世外桃源」很相似,而得名。石島桃園度假村以漁家民俗度假為主體。有兩種居住形式:家居式客房和高檔賓館一處。家居式的客房每戶都設有獨立的衛生間、廚房、會客廳,除備有普通雙標間外,那具有濃郁膠東風味的漁家火炕,更令每位客人感受到回家的溫馨,石榴、無花果、杏樹、柿子樹、桃樹、梨樹、櫻桃樹……將度假村點綴成真正遠離都市喧囂的世外桃源。那房前屋後的小菜園種滿了各種無公害的蔬菜,瓜果累累,可供客人自炊時選用。
俗話說得好:「活魚鮮煎飽口福,揮桿釣魚樂無窮,吃魚不如釣魚」。桃園海釣基地是省釣魚協會特別批准設立的,這里盛產優質的黑魚和黃魚等經濟魚類,度假村南的海面上建有400米長的釣魚台,可同時供200多位釣魚愛好者拋線垂釣。那一字排開的遮陽傘擋住了炎炎烈日,那一陣陣清涼的海風送來清爽與遐意,揮竿者嘴邊藏不住的笑意,便是魚簍漸滿帶來的喜悅與自豪。情侶灣內伴著愛人在碧波盪漾的海面上架起遊船盪起雙漿,讓人的心情豁然開朗,在這里還可以邀上好友一起乘船出海觀石島秀麗的風光,做一天快樂的漁民,參觀海水養殖,布網捕魚,下籠捉蟹,當然也可海上垂釣,船上野餐,當潮落灘顯的時候,一定要抓緊時間趕海、拾貝、摸蛤、撈海菜、捉螃蟹、打牡蠣……待日落西山滿載著收獲回到花香飄溢的漁家小院,先泡上一壺清茶,在漁家大嫂的協助下,各種鮮活的魚蝦蟹貝很快就會擺滿桌頭。
桃園度假村的海仙閣擁有近300個餐位,背依大海的天然石礁而建,和大海連為一體。 客人在這里可以品嘗最鮮活的海味領略膠東漁家的飲食文化。興致濃時在餐廳外的觀景長廊上下幾個釣鉤,不多時,大家的餐桌上就會又多了一道美味。
閑瑕時還可以到度假村的民俗藝術展室去看看,那裡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民間藝術家」稱號的剪紙藝人方桂鳳的剪紙作品、民間工藝品和一批國內著名國畫書法家的作品。如果有興趣還可以親自動手製作小掛件、學習剪紙技藝。在海邊的露天廣場上還可以舉辦載歌載舞的篝火燒烤晚會。每年的4月20日的穀雨這一天是榮成傳統的漁民節,穀雨時節春曖花開,各種在深海越冬的海洋生物紛紛游到岸邊覓食,是百魚上岸的日子。這一天是漁家盛大的節日,他們紛紛打起震天動地的石島漁家大鼓,燃鞭放炮來慶賀,家家戶戶都要蒸大餑餑、大元寶、聚寶盆等供奉給美麗善良的天後娘娘,燒香、磕頭、虔誠地祈盼海神娘娘保佑家人出海平安,漁蝦滿倉。
畫村:在石島區域內,牧雲庵是遠近聞名的漁民畫村,家家戶戶牆壁上繪刻著巨幅壁畫,如色彩絢麗的宮殿;揚帆遠航的大展宏圖,滿倉而歸的喜樂圖等。村中專設一個常年開放的「美術展覽室」,展示近200多件作品,其中有國畫、油畫、年畫、連環畫、書法和剪紙等,絢麗多彩,琳琅滿目,它只是村民幾十年創作的一個縮影。近10多年來,該村有80多幅作品參加了市、省級及全國的美術畫展,有20作作品獲獎,有20多幅年畫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有400多件美術作品在各級報刊上發表。不少村民成了美術世家,宋仁賢先生是土生土長知名漁民畫家,6歲就跟父親學畫,他有3件作品被國家美術館收藏,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美術家協會山東分會理事。他的兒子和女兒都是美術學院畢業,從事專職美術創作。王茂愛一家三代都是村裡的美術創作骨幹。宋仁壯父子兩代全是畫壇能手,他的三個子女她也都是美術學院畢業。剪紙在該村也有悠久歷史。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他們在追求物質生活美的同時,也在追求著精神生活的美,把舞文弄墨當作一件高雅事。
花村:車腳河,是名揚海內外的花村,其位於法華院東。這里由於受海洋性氣候影響,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山上覆蓋著砂質黑土,山泉四季潺潺,十分適宜花卉栽培和生長,因此山上有數不盡的野生花卉。車腳河的養花歷史悠久,早在明末清初就已開始了有規模的庭院養花,經歷300多年的發展歷程,現在花卉種植已成為村裡主要經濟支柱。該村花卉以杜鵑、茶花、雲松為主,品種繁多,僅杜鵑、茶花就各達近百個品種。其自行培植的「桃紅」杜鵑在全國園藝博覽會上獲銀獎。現已是山東省最大的杜鵑、茶花養植基地。「人人是花匠,戶戶有花房」是這里的真實寫照,該村現戶平均養花在800株以上。每年春夏,前來該村參觀庭院養花的遊人絡驛不絕。 上海龍華苗圃的大師看後說:「講造型,哪裡也比不上你們!」1984年來此拍片的聯邦德國一家電視台的攝影師感嘆地說:「西德花卉雖多,但造型比不上這里美啊!」。
漁村:石島大魚島村依山傍海,風景秀麗,是我國最大的自然漁村,也是我國漁村風貌最突出的地方,早期的海草房(海草做頂,青石為牆,冬暖夏涼)及漁村部分舊貌保留完整。早在六十年代,大魚島人耕海牧魚,艱苦奮斗,在全國響當當地樹起「海上大寨」、「海上明珠」的牌子,改革開放以來,大魚島村居民文化福利設施健全完善,有「中華第一漁村」的美譽。走進今日的大魚島,從解放前古樸的茅草房、六七十年代的磚瓦房,到新世紀的洋樓別墅,展現給人們的是一幅幅生機勃勃的漁家生活畫卷,熱情好客的漁民會用最新鮮的海珍、最朴實的膠東方言讓您領略這里濃厚的、獨具一格的漁家風情。
石島大鼓:石島漁家大型鑼鼓始創於明末清初,是從民間發展起來的。原各村有一兩面大鼓,多在出海之前、海市之前,尤其是在天後宮廟會時演奏。過去的鑼鼓十分深沉、舒緩,甚至有些蒼涼,演奏中休止符的使用,使人感到對未來充滿著懸念。1993年,石島鎮文化站壯大鑼鼓隊伍,並對大鼓的曲調進行了改進和完善:一是變單打為群打;二是去掉了每套的手鑼、小鈸等小件,增加了鑼、鈸各一的組件;三是根據時代精神,加強了水斗中歡樂氣氛;四是改二鈸指揮為一人總指揮,從而使鑼鼓的音樂性進一步發展和完美,陣容更加宏大,氣勢更加壯觀。它主要表現出石島人民在同大自然、特別是與風浪斗爭中堅韌不拔的鬥志、頑強拼搏的精神及敢打必勝的信念。如今,這里已培養出一支以石島中學300多名漁家弟子為骨乾的新一代「石島漁家大型鑼鼓隊」,並多次在省、市組織的大型活動中一展風采。
Ⅲ 為什麼說「流坑村」是千古第一村
自1990年8月周鑾書先生第一次到流坑村以來,已經整整二十年了。周先生第一次到流坑村,流坑村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他自己在《初探流坑村》一文中的話來說,就是:「在村中穿梭盤桓,流連忘返,此時雖烈日當空,而興味正濃。唯見種種文化遺存,雜然紛呈,真是瞻之在前,忽焉在後,俯仰皆是,美不勝收。大家都感到流坑村確是江西古代文明的一個代表,也是中國農業社會聚族而居、百世不衰的一個典型。」
第二:建村後注重規劃,並按規劃建設。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流坑董氏二十二世孫董燧辭官回村,在以後的20年中,倡集族人對流坑村進行整治規劃。在村莊的西面用人工擴大修整龍湖,將湖水與江水相連,使流坑村成為山環水抱的勝地。以七橫(東西向)一豎(南北向)的八條巷道總攬全村布局,董氏族人按照房派支系分不同巷子居住。七條橫巷的巷口都向著烏江,各條巷子的巷口均建有門望樓,門樓之間以牆垣相連,使全村成為一座城堡。靠烏江的七座門樓出去後正對著七個碼頭,給村民生活、出行帶來方便。沿八條巷子的一側均有下水道,至今仍然是無論天下多大的雨,村裡卻從不積水。現在有一種說法是:看一個城市現代化程度高不高,並不是看它建築有多高,而是看它下雨時積水不積水。因為不積水的城市才是規劃設施完整的現代化文明高的城市。村中的雨水經下水道排入龍湖,污水經龍湖沉澱後再排入烏江。既環保,河風也可順著巷子進入村中直達龍湖,起到清新空氣,調節氣溫的作用。村中房屋均建有馬頭牆,既體現了江南民居的特色,又起到了房屋之間防火的作用。我們現在的縣城是上個世紀末才開始規劃的,對村莊的規劃是最近幾年搞「新農村建設」才開始的。而流坑村的規劃在450年前的明代就開始實施,使流坑村外有烏江、龍湖環繞,內有村牆門樓守望。巷道規整,道路通達。既像一座城池,也像一方都會。這在全國古村來說應該算是第一。
第三:明清古建築保存基本完好的不僅數量多,種類多,建築精美,且有準確的年代可考。流坑村從明代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董燧治村時建造的18棟聯為一體的住宅開始,經後人多年的努力和經營,達到現在佔地約3.6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000餘人的規模。這些建築群在歷經了幾百年的風霜雪雨之後,至令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築多達260多棟,這在氣候多雨濕潤的江南是罕見的。其中明代和明清之際的民居30餘棟,祠堂60餘座,宮觀廟宇8處,文館、戲台各1座。此外,還有狀元樓、五桂坊、魁元坊、三策流馨、旌表節孝坊等紀念、表功性牌坊和翰林門、中流砥柱門、里仁門、拱辰門等碉堡式門樓。這些古建築的形狀和結構,是中國近古時代的典型模式:清一色的青磚灰瓦,朴實素雅;高峻的馬頭牆仰天昂起,既可防風,又可防火;間或有幾座建有水平高牆的宅第,又儼然如微型城堡;牆體內一般為木架結構,多為兩層,上層藏物,下層住人;廳堂居於中央,卧房分置左右,廳大房小,廳明房暗,這是因為前後廳堂可靠天井採光,而廂房耳房僅有墨窗或門窗通氣;廳大便於家人活動,房小適宜寒冬保暖之故。門楣、屋檐上多有雕刻、彩繪,有的還有儺像;屋內牆壁、門柱、窗欞、柱礎、枋頭、雀替、甚至檔板、天花板,也多有木刻、彩飾,花鳥魚蟲、人物山水、神魔鬼怪、傳奇故事,琳琅滿目,應有盡有。雕工繪制都很精緻細膩,堪稱上品。使流坑村的明清古建築成為當年江南富商住宅和祠宇的標本。最為難得的是,大部分古建築堂上有匾,門旁有聯。而這些匾聯與主人的身世、家族的榮顯息息相關,內涵豐富,意境深遠,且往往出自名家之手,使此房屋有準確的年代可考。明末著名的大旅行家和地理學家徐霞客在他的游記中稱流坑為:「萬家之市。」這對全國古村來說也應該算是第一。
第四:書院之眾多,科舉之興盛,歷時之久遠,在全國古村中罕有。流坑董氏的家世淵據其族譜記載可以上溯到西漢著名的儒家學者董仲舒。但流坑董氏在宋代以科舉而勃興的真正原因,卻是得益於流坑開基祖董合之長孫董文廣。北宋統一中國後,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偃武修文,大開科舉,董文廣於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試取明法科。由於其年歲已高,朝廷三次調他為官皆不赴任,以家族之財,創辦「桂林書院,」村中崇文重教蔚然成風。董文廣的努力很快有了結果,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文廣長弟文肇的四個兒子滋、湘、淵、淳全部中舉;次年董淳及進士第,成為流坑董氏的第一個進士。從此,董氏科甲之盛一發而不能收,「登科之儒,累累相續。」景右元年(1034年),流坑董氏洙、汀、儀、師德、師道叔侄五人同科中進士,時稱「五桂齊芳,」士林傳為佳話。南宋文天祥《謝恩表》中有:「名耀帖金,一門而五董」之句,即用此典。此即俗話中所說的「五子登科,」在全國僅此一例。流坑村所在的雲蓋鄉也因此由太守奏請朝廷改名為「五桂鄉。」流坑董氏為彰顯此事而建「五桂坊,」此在明末著名的大旅行家和地理學家徐霞客的游記中均有記載。自宋至清,流坑董氏家學師承深厚,大小書院林立。明萬曆年間,建書院、書屋19所,清道光年間建書院、書屋23所,可謂「序塾相望,弦誦相聞。」學風之盛,可見一斑。北宋靖康元年,流坑董藻在朝廷「特設一科以謀略取士」中,「名選第一,時稱武狀元。」南宋紹興十八年,董德元廷試第一,稱「恩榜狀元。」(現在流坑村文館的大門門額上題字為:「儒林發藻。」此「藻」即董藻的「藻,」因為董藻是憑謀略在儒林中選拔的武狀元。據此,我猜測文館有可能是流坑後人為紀念武狀元董藻所建的建築。否則:第一,「儒林發藻」四字很難解釋得通;第二:流坑有紀念文狀元董德元的「狀元樓,」而沒有紀念武狀元董藻的建築是說不過去的。)流坑村在科舉制中的近千年間,共考取進士34名,舉人78名。上至宰相、御使、侍郎,下至主簿、教諭,超過100人。至今,在住宅門口、祠堂門前樹旗以示榮耀的旗桿石仍遍布全村。廢科舉已達105年,而中舉喜報仍張貼在堂屋之上。江西在宋代進士共5000餘名,其中曾鞏、王安石、劉恕等家族或一門三進士,或一門四進士,而董氏一門五進士同科高中,這在江西乃至全國都是罕有的殊榮。古人雲:「江以右稱文獻世家,必以樂安董氏為最。」流坑村的科舉之盛,仕宦之眾,爵位之崇,在全國古村之中可以說是全國第一。其實流坑村還有許多方面可在全國古村中排名第一,例如走進流坑就象走進了書法的海洋,流坑村現存木質匾188方、題額362方、楹聯71聯。如宋代朱熹為董德元題寫的「狀元樓」匾和「南宮策士文章貴,北闕傳臚姓字先」對聯;明代大學士、三朝宰輔楊士奇為曾任翰林院編修、與修《永樂大典》、拜國子司業董琰題寫的「少司成第」匾額及「數封天子詔,當代帝王師」楹聯;明代狀元、理學家、地理學家羅洪先為刑部郎中董燧題寫的「高明廣大」坊額和「文章輝列宿,冠冕重南州」對聯;明代吏部尚書曾同亨送給董燧的「理學名家」題匾等,至今保存完好。他們書藝高超,諸體皆長,雖經數百年的歲月滄桑,仍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四百年前,由刑部郎中董燧、刑部尚書董裕等主編的董氏明代萬曆族譜,在傳世的明刻中,屬罕見的寫刻本,無論書寫、雕板、紙張、印刷都屬上乘,為國內稀有。其模刻的聶豹、譚綸、羅洪先、鄒守益等一批明代官宦名流的手跡,遒勁有力,流暢飄逸,使人愛不釋手。專家們一致譽為「稀世珍品。」正如國家文物局局長張文彬所說:流坑「延續時間之長,歷史價值、學術價值、藝術價值之高,建築藝術之美,保存之完好,文化內涵之豐富,恐怕是國內其它地區的古村所不能比擬的。」這也是張文彬局長贊譽流坑為「千古第一村」的真情表白。
Ⅳ 關於清後期廣西進士吳錫璋
尚寨派裔孫吳錫璋,清乾隆四十年乙未科高中一甲一名武狀元,欽點殿前侍衛,晉封四品武德騎尉。�、
吳 姓源 流�
一、淵源
在古譜中出現許多吳姓的人物:有《路史•國名記》中記載的炎帝之臣吳權、黃帝之母吳樞 ;有火神祝融氏吳回;有曾與羿比射的神箭手吳賀等。這些吳氏的來源,固然都有一定的依據,但在吳氏史料中十分罕見。而現在吳姓的人絕大多數是泰伯、仲雍的後裔。鄭樵《通志 •氏族略》載:"泰伯封於吳,子孫以國為姓"。�起源出自姬姓:黃帝,有熊氏國君,號有熊。生於軒轅之丘(今河南新鄭西),名軒轅。長於姬水,故以姬為姓。是歷史上第一個姬姓的人。黃帝有四妃,共生子二十五子,其中正妃嫘祖生二子,長玄囂,次昌意。黃帝去世後,玄囂繼任。並繼承了黃帝的姬姓,吳姓即從玄囂這一支脈遞傳而來。史稱姬姓吳氏,故追溯本源,黃帝是吳姓的初祖。�黃帝以降,經玄囂、嬌極,帝嚳至五世為後稷。名"棄"。善農耕,播五穀,建功於天下, 被堯帝命為農官,受舜帝封於邰(今陝西武功)。成為我國農業始祖,後被後世遵為"神農" 。吳姓舊譜載:"吳氏之先,始於後稷",指明後稷是吳氏的先祖。�開氏於泰伯、仲雍:後稷之後,傳十二代至古公亶父,(下簡稱古公),幾經遷徙,已由封地 轉移至 (今陝西西彬縣和甸縣一帶)。古公繼承和振興了後稷等祖先的事業,積德行義,深受民眾擁戴。時值商殷之世,西北戎狄游牧民族也逐步強大起來。經常搔擾古公的轄地,因不堪戎狄侵凌,古公便率眾離南遷岐山山麓的周原地區(今陝西岐山縣)定居,同時建立國家統治管理機構。得到了商王朝的認可。因所建的諸侯國地處周原,故稱周人,諸侯國也稱周。�古公生三子:長泰伯、次仲雍、三季歷。傳說季歷賢而其子昌(即周文王)有聖端,深得古公寵愛。古公有意傳位於季歷,以便今後能傳位給昌。但因礙於當時氏族王位長子繼承的傳統而苦惱。泰伯、仲雍體察到古公這一心意,為了順從父親的意願,兄弟倆決定自動引退,以遜位於季歷,於是托辭為父采葯,結伴南奔衡山,且一去未返。這樣,季歷被立為太子。但古公去世前仍留下遺囑,要季歷讓位給泰伯以遵氏族傳統。泰伯、仲雍回國奔喪時,季歷遵 照父親遺命,要泰伯繼承王位,泰伯卻堅辭不受。季歷不依。幾經避讓不成,泰伯只好再次 偕弟南奔荊蠻,為了表示義無反顧之心,泰伯、仲雍回荊蠻之後,即舉族南遷,兄弟倆輾轉 來到長江入海口的江蘇吳地(今無錫梅里村一帶)落腳,並改從當地吳人斷發紋身之俗,以成 "刑佘"之人。表示再無資格當宗廟社稷之主,籍以迴避季歷。泰伯、仲雍此舉,不僅順從父意,使季歷因而登上王位,而且開創了吳氏的謙讓家風。其崇高品德,深為後世敬仰。孔 子在《論語》中說:"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己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認為泰伯的品德已到了至高的境界,這就是"至德傳芳","至德"堂號的來源。司馬遷在《史記 》中把泰伯列為《世家》之首。�
泰伯、仲雍到江蘇吳地之後,不畏艱辛,開山辟水,教民農桑,積極改造環境,"數年之後 ,人民殷富,遠近民眾相率歸附者千餘家",於是泰伯興建國家,國號"勾吳",族人以國為姓,改姬姓為吳。泰伯從而成為吳姓的開氏始祖,無錫梅里成為吳姓的發祥地。《趙宋百家姓》載:"紀吳之郡海",蓋輿地誌雲"渤海者,東海之通稱也"。所以吳姓統稱" 渤海傳芳"。由於泰伯無嗣,泰伯去世後,王位傳於仲雍,今日吳姓乃仲雍所傳,仲雍是為 吳姓的傳代始祖。�後來傳至泰伯十九世孫壽夢,吳國始稱王。吳王壽夢有五子:長諸樊,次余祭,三夷昧,四 季札,五厥由。由於季札最賢,吳王要傳位於他,他堅辭不受,壽夢死後,才決定以兄弟次 序傳位,最後傳給季札。可是,季札仍舊禮讓不受,後來索性避居延陵(今江蘇武進),二兄 余祭無奈,只好把延陵封給他作屬邑,因此世稱延陵季子。季札不但繼承了"讓德"高風的高尚品質,而且以高度的文化素養稱賢於世。季札去世時,六十五歲的孔子親自為他題寫墓碑:"於戲有吳延陵季子之墓",世稱"十字碑"。傳至泰伯二十一世孫吳王夫差,至公元 前四七三年被越王勾踐發動的對吳國戰爭中所打敗。夫差失國,絕大部份的吳姓子孫被趕出 家園,流亡他鄉,散居各地,甚至流落國外。其中除季札四子中的子玉一支留守延陵外,其 他的則"散處吳楚、閩越間"。季札的後裔另稱延陵,以別渤海,郡號"延陵郡"此後還析 出"長沙郡"、"濮陽郡"。吳姓一族以"謙讓開拓"的特有家風,生息繁衍,丕顯昌盛, 成為望族,據最近統計資料表明,全國吳氏族人有二千多萬,在十九個大姓中居第十名。海 外吳氏後裔有四百六十萬人,占華僑總數的百分之十五。�二、入閩
福建是吳姓分布較多的地區,主要分布於崇安、建陽、浦城、福州、連江、莆田、泉州、惠安、晉江、南安、安溪、永春、同安、廈門、漳州、雲霄、龍岩、寧化、連城、上杭等縣市 。�南北朝至德三年(583年),豐州刺史章大寶謀反,吳惠覺平叛有功,授豐州刺吏,後擇居清源山朋山(舊稱屏山)嶺後。�
唐開元十二年(724年),河南光州固始人吳圖元,以治書御史奉命都統節制經略閩疆。先住福州古橋頭,反又遷居尤溪,子孫又分衍大田、漳平、安溪等地。�唐僖宗中和二年,河南光州固始人吳仁祿唐開成進士,官國子博士,遷戶部大司徒,因避廣 明之亂"恥再受亂朝爵令",徙居惠安大吳。至今已一千餘年,傳四十世,譽為"名宦鄉賢 裔,忠臣孝子家",繁衍蕃盛於閩南各市縣和台灣、浙江、廣東、四川、江西、遼寧等省, 以及東南亞諸國。子孫數百萬人,泉州黃龍、晉江磁灶、石獅三宗,鄉殷富昌榮,菲律賓" 讓德堂"和印尼"延陵公會"以及泰國、星州等的吳氏族姓社團,對僑居地和祖國貢獻巨大 。宋代惠安九世十三人登進士第,宋旌表吳德章為孝德大孝子,清光緒庚寅,晉江吳魯欽點 狀元。其所著《百哀詩》為親睹八國聯軍侵華罪行之紀實。痛責清廷腐敗賣國之愛國史詩。唐僖宗中和四年,河南光州固始人吳祭字孝先,隨王審知入閩。同行的還有其堂兄弟:發、 興、瑞、良、斌等五人,分居福州、莆田、泉州、漳州、汀州等地,稱為吳氏六祖。�宋末元初(1249年),狀元宰相安徽吳潛之十一世孫吳薪,從浙江蘭溪以孝廉征為龍岩令入閩,為官清正,未三年即得遷秩,改判潮州,蒞任時途徑海陽探訪祖跡,不幸染疾,其子徙居漳下坡,後裔丕振蕃盛於福建、廣東、廣西、台灣和東南亞諸國,至今繁衍二十多萬人 ,其中尚寨派裔孫吳錫璋,清乾隆四十年乙未科高中一甲一名武狀元,欽點殿前侍衛,晉封四品武德騎尉。�浦城城吳氏顯榮於宋仁宗朝,禮部侍郎吳待問生:育、京、方、亮四子均進士及第;吳育大魁天下,與弟吳充先後任仁宗,神宗宰相,調和鼎鼎,家聲大振。�遷入上杭的吳氏有兩派,一屬江蘇無錫常州延陵郡;一屬渤海郡。衍居全國各地子孫以四川為多,連江吳氏,其始祖吳省元,於宋代因避亂由南京遷居連江東塘,至今已發展三十一世 ,其裔孫吳運追隨孫中山革命,為黃花崗烈士之一。�宋進士文林郎吳宥由江西南豐遷寧化,成為後世閩、粵客家吳氏始祖。子孫分衍於台灣、兩廣、香港等地。�
安溪縣厚安吳氏,其始祖子原公,於明代永樂年間遷入安溪劍斗開發創業,至今五百餘年, 人才昌盛,其子孫散居福建、江西、浙江等地,僅安溪劍斗鎮就有子孫一千餘人。�福建歷史上出現了不少吳姓的清官廉史,在宋代就有知惠、潮二州的惠安吳達老;有古田尉,積階朝散大夫莆田的吳公誠和尚右郎官,大理少卿吳叔告;有史稱"真廉吏"的建陽古田尉,攸縣丞,融州節度推官吳居仁以及長樂世稱"吳鐵面"的著名監察御史吳實。此外還有 南宋進士、大教育家、惠安吳崗治學舍以經學指授峽邵二州,夷陵學子始第春官。�
三、肇南
吳姓也是較早遷居南安的族姓之一。兩晉時期,中原漢人為辟戰禍,紛紛南來,沿古南安江而居,特別是唐宋、中原板盪,北方大量民眾南遷入閩,移居南安。唐代詩人韓盄隱居南安時,在《秋郊閑望有感》詩中就有"楓葉微紅近有霜,碧雲秋色滿吳鄉"的詩句和《南安寓居》中有"天近函關屯紫氣,水通吳甸浸晴霞"詩句,說明南安一帶早有地名"吳鄉"及田地"吳甸"。�據有關史料記載,吳姓移居南安主要支派有:黃龍族禮孫公裔下;漳州南靖吳薪公裔下;還有吳伯謙裔下;靈水清溪支派,肇基公,燕翼公裔下;還有從龍岩、漳浦等地遷入其他支派,他們在南安開山辟水,艱苦創業,蕃衍昌盛,至今人口達58170人,為南安第七大姓。�四、蕃衍
黃龍吳氏:大約於宋嘉定(公元十二世紀)紛紛遷入南安,黃龍一族遷入南安開發的村落有: 碼頭詩口村、詩坂村、龍溪村、營園村;洪瀨有湖美小路村、進坑村;溪美有頂溪美、溪美 街、蓮池村(赤口);柳城有浦頭村、鷺江大埕村、下都、杏蓮、三堡、八尺嶺東山村;彭美 下房村;金陶有鼎美村、吳板村、內寮村、蓋溪跳坑村、金墩吳厝村、鎮山墩頭村;羅東有 潭邊村;水頭有湖內村、田中村、托坂村;石井有後店村;豐州有素雅東門、南門、港吳; 霞美有邱店、許厝後村、下福村、埔頭村、麻山村、金雞村、雲台村(小部分);康美有東坂 吳厝村;詩山吾豐古宅村。美林有溪州、省新的林頭、庫內、梅勝、埔頂;歷經八百左右年 來,如今黃龍族的南安後裔,廣播閩、浙、贛、粵、港、澳、台,並僑居海外,星、馬、泰、菲、印尼、歐美等地,瓜瓞綿長,人才輩出,簪纓顯宦,名賢博士,商賈富豪,遍及海內外。�黃龍吳氏開基祖禮孫,其先祖吳琚以下幾代是:吳琚--吳安仁--吳仕驤--吳爽-- 吳禮孫,自禮孫起至今已傳二十九世,衍居於海內內數十萬人。一世禮孫,配陳氏,生三子 :長景政,居黃龍祖地傳世;次景善,分居南安詩口;三景興,分居晉江、石獅、蚶江及錦里。二世景政,配蔡氏妙清,生六子:長君用、次君濟、三君弼、四君輔、五君錫、六君賜 。�二世景善支派:後裔又遷播於南安金淘、安溪、泉州城內、福清、龍溪地區、尤溪縣、福州市、延平、建寧、邵丁、同安、廈門、晉江以及江西上饒、浙江溫州、平陽和台港等地,後裔數萬人。三世君用支派:配陳氏,生三子:長觀生、次觀應、三觀慶。後代有分居予永春梧板和南安陶內、吳坂、內寮、詩口、埔尾等地。�
三世君濟支派:字和卿、號龍溪。配楊氏、胡氏、劉氏、杜氏、蔡氏。生七子,長希憲(楊 氏生),配林氏,生三子:長宗之、次益之、三習之;次希文(杜氏生),配周氏,生一子, 羽遂,分居晉江、石獅、蚶江;三希禮(杜氏生)官諱顯寶,號大石,配庄氏,生五子:長仕 良、次仕宗、三仕銘、四仕端、五福生(早逝);四子希勉(杜氏生),配林氏,生一子:從道 ;五子希舜(杜氏生)諱顯德,配虞氏(早逝無嗣);六子希禹(杜氏生)諱顯勝,號翌齋,配甘氏,生二子:長孟溢、次孟奇;七子希敬(蔡氏生)諱仲孫,生三子:長觀榮、次觀志、三觀東。�水頭湖內吳氏:始祖一處士(君濟之裔孫),分支晉江東廷後播居,水頭湖內的泰安。一處士 到水頭開拓求進,不久便與宋氏交厚。宋氏慧眼識中一處士之才能與為人,遂以愛女妻之, 生二子,長精直、次精一。精直與精一於明憲宗成化九年開族湖內,精一即大二房,後插遷漳州開族。精直傳恪齊,繼傳濱竹。濱竹再傳四子:長竹居、次竹所、三竹軒、四竹斐(後 裔大都分支漳州葛頭或雲角尾綱頭)。故稱後湖內村吳氏四房之分源於此。一處士衍傳水頭 吳氏,迄今已有五百餘載,傳宗二十一代,現海內外人口五千多人。�裔孫播據南安溪美街、頂溪美、洪瀨進坑村。�
三世君弼支派:字和甫,號清江。配陳氏,生二子,希聖諱元寶,配劉氏,生二子:長紹祖 、次繩祖。紹祖播居南安市海都石井後店。再播遷於廣東潮屬的海豐、陸豐、曲溪等地。繩祖播居惠安洛陽街及武夷山等地。君弼次子希源諱福寶號攬秀,配陳氏,生四子:長敬祖、 次德祖、三榮祖、四慶祖。�石井後店吳氏:始遷祖吳啟勛諱紹祖,於元朝末年(1361年)遷居後店村。至明末清初, 鄭成功反清復明與清廷對抗。斯時人口二千餘人,清廷以治海民與鄭成功交接、強迫遷移。 限三十里外,驅而逐之。初、二次村民尚在近處觀望,至第三次大肆殺戮,焚其居室,村民 驚而四散逃走。全族逃往廣東屬揭陽、海豐、陸豐等地。後來鄭成功退守台灣,至康熙末年 (1735年),兩廣總督奏請,"沿海居民當使復族",康熙准奏。於是人民紛紛回鄉,重 整家園。後店村回歸者僅十餘戶,其餘均留在廣東各地,各自謀生。回歸吳姓人艱苦奮斗, 辛勤創業,傳至現在二十四代, 總人口三千餘人,其中分居台灣三百餘人,分居廈門三百 餘人,在村人口(包括外出國內工作人員)二千餘人,僑居海外一千餘人。�裔孫播:新步、下尾宅、產頭、星田、西庄、仙景、石崎、延陵的索路、南安洪瀨鎮。�
三世君錫支派:字和傑,號敏齋,仕元武榮州主薄;授將士郎,配何氏又名妙蓮,生三子: 長希善,號儼齋,配葉氏,生二子:賢、德;次希允,號毅齋,配揚氏,生一子:玄瑞(今嚴埔西房大廳);三希弼,號忠齋。配蔡氏,生三子:瑩、輝、昭(今嚴埔東房)。�裔孫播居:金浦(嚴浦)、金雞、麻山、石崎、仙景、五羊、小錦田、仙塘五房、浦頭、下福 、田中等。�
賢名大治,號惟忠,播居南安古宅。輝由乒乓石溝花樹下據居晉江下浯(花樹房),傳下灶、 羅堂、高坑、安海聖店街、南安官橋田盇、豐州下福。六世允齋居南安鋪頭、赤口、當甲、 豐州東門。七世吳欽宜播居南安洪瀨、小路。八世願庵之子播居南安坑尾再移居芸後(即今浦頭)。希灝之長子移居庫內。九世臨田播居南安林頭。西渠裔孫一柱移居晉江茂陳宅,由 陳宅部份移居南安邱店許厝後,一柱移居仙景、石碑後。十世退庵播居晉江下茂。秀山播居 南安羅東潭邊,其長子茂山由潭邊遷居江西上饒橋恩山村;十二世岩山之子播居南安岸帽; 鵬之子印官(龍畝)播居南安露水頭大埕;十三世朝官由金浦播居麻山;人口1800人,十 八世自浮由南安庫內分居溪美吳厝巷;十九世周廣播居金雞,人口200餘人。�蒼山吳氏:明洪武年間,宋狀元宰相吳潛的十一世孫吳薪派裔啟衷公,字鈞父。為避" 辱宰官禍"由漳州南靖展轉遷徙,開基武榮二十七都古蒼鄉,生三子:長高齋,次厚齋,三 實齋。公元十四世紀初,高齋遷居興化仙游,厚齋遷居同安吾峰,唯實齋公,仍留居桑梓, 弘揚祖業。實齋生二子:長聖福,次聖祿。聖福生一子,裔居古蒼、墩坂。聖祿生四子:長 秉與居溪後埔。次秉成居古蒼。三秉貢,大約於公元十四世紀八十年代,分居�尾。四秉泰 分居後畲。至五世,大約於公元十五世紀,秉成之長子欽明,次子欽玉分居安溪墩坂。三子 欽和仍守居古蒼。歷經六百多年風風雨雨,艱苦創業,蒼山吳氏一族,以堅強的毅力,慧悟 之本性,著望族於溫陵,拓鄉域於蒼山,一脈綿長,發屏崛起,如今僅於本土人口12000 多人,地跨南安、安溪兩縣,分布於�美、古蒼、墩坂三鄉,此外還有大批宗族成員,拓展 港、澳、台和東南亞諸國,足跡遍及五大洲。�瀨水頭吳氏:吳伯謙於北宋年間由泉州清源山朋山嶺後分居南安瀨水頭,(一說從晉江象畔 遷入)瀨水頭吳氏子孫後衍居安溪長坑、祥華、龍涓、西坪、魁斗、劍斗、尚卿和德化、感 德、石門、潘田、福德等地。�靈水吳氏:靈水支派始祖吳懶翁,是江南吳氏大宗吳宣的後裔,自宣以下,世系是:吳綸 - --吳宥--吳坤二--吳吉甫--吳五四郎--吳千六郎--吳九六郎--吳懶翁。吳 懶翁字志仲,生於1325年,卒於1387年。明洪武十三年(1380),攜其幼孫吳溫明(1375--1 443),從泉州東門移居靈水安居落業,至今600多年。�江崎吳氏屬靈水清溪支派,始祖肇基公於明末由晉江東石鎮坑園徙居江崎,繁衍至今已二十 五世,現本鄉人口2500多人,並衍至水頭、康店、後邦、上郎、上圳、田中、撫坂、蘇 厝、雲霄城關及世界各地,在台灣台南港仔尾、彭湖鎖廣港等地都有江崎的分支。�山前頂鄉吳氏屬靈水清溪支派,開基祖清溪一世祖然公之子燕翼,現人口600多人。�
蕉山吳氏:礌蒼蕉坑吳氏的開基祖朴軒公,平賊有功,欽賜游擊,明正統年間由龍岩徙居蕉坑,本地人丁2000多人,還有子孫分衍溫州、福清、安溪等地和東南亞諸國約20000多人。 �鳳巢吳氏:屬入閩龍溪支派默公裔下,始祖述善公生二子,長致政,居東石埭邊。次致茂, 裔居豐州西岱浯宅。致政生四子,長勤齋,仍守居埭邊,次毅齋,三慎齋,四寧齋居柯坑, 次子毅齋於大清雍正年間,開基鳳巢村,生二子至今傳十八世,人口400多人。次子仍回埭邊。�五、昭穆
黃龍吳氏通族:六十四字行。�
十二世起字數取易有六十四卦,生生不已之義。�
洪維我宗,生民自周,記序世家,端為之首,�
至德所貽,實庶且永,代鍾哲人,在君左右,�
允文亦武,亮節高風,輝煌典策,蔚焉國楨,�
丕嗣徽音,望諸賢裔,凡億孫曾,尚其懋哉。�
康熙二十五年丙寅七月望日(1686年)賜進士出身南康縣令裔孫吳黃龍編定�
水頭湖內吳氏字行(自七世起):�
宗、憲、縉、紳、世、代、恩、榮、學、遵、孔、孟、道、法、周、程�
蒼山吳氏�
前十字:啟 齋 聖 秉 欽�
於 德 景 宗 伯
後二十八字:�
世 光 祖 武 永 傳 芳 基 業 敬 承 信 彥 通�
惟 冀 孫 曾 敦 道 學 朝 廷 應 舉 顯 明 堂�
江崎吳氏字行:�
世 必 孟 仲 淑 奮 隆 徵 錫 御�
翼 亮 昭 文 德 丕 繩 振 武 功�
蕉坑吳氏字行:�
廷承宗功世道德文章榮國選仁慈孝友振家聲�
鳳巢吳氏:�
述 致 齋 純 敦 素 復 司 奇 興 孟�
宗 光 嘉 慶 永 遠 傳 輝 耀 澤 隆�
吳氏堂號 延陵衍派�
六、宗祠楹聯�
蒼山吳氏�
德揚渤海志異征誅春秋頌美節 宗鎮蒼山謙讓開拓祚胤傳遺芳�
啟基拓梓園高瞻遠矚推鈞父 衷正系邦國武略文韜賦裔孫�
麟趾呈祥開一世 螽斯衍慶拓三吳�
宏圖鈞父啟蒼山 妙蔭定公傳古佛�
大聖孔丘崇至德 雄心宗武仰高風�
蒼山梓桑多雨露 山川形勝蔚人文�
古干新枝春永在 蒼松翠竹寒歲長�
譜 牒
南安吳氏譜牒的編修,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大部份的支派世系完整、脈絡清楚,長幼有序 ,排列井然,而且名人傳記,行狀、文辭精華,有的還載有詩詞賦和文物古跡。�蒼山吳氏大宗譜約編篡於清咸豐年間,由蒼山吳祖許先生編篡,後來再篡修。但各支派房譜 ,勻有自行續修,直至2002年10月,由吳達生、吳文華、吳基彬主持修編。約於2004年10月完成。
Ⅳ 怎麼去河源市紫金縣臨江鎮斬坑村
如果你是在河源生活的,簡單告訴你。
河源市區往紫金縣省道S242約7公里處(即紫金縣臨江鎮市公安基地大門往前約500至1000米)左手有條村道,上去就是斬坑水庫(見谷歌地圖http://map.earthol.com/?x=114.73791&y=23.70277&zoom=15
),順水庫進去就是斬坑村了。
若不是在河源生活的話,那就比較難說清楚了,可以通過谷歌地球鏈接http://map.earthol.com/?x=114.73791&y=23.70277&zoom=15
中找到網路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Ⅵ 福建性吳的人主要在哪裡
黃龍族吳氏:基於泉州古城西郊黃龍江濱(今晉江)兩岸縱橫20平方公里。
泉州鯉城區浮橋鎮:延陵、坂頭、大博、新步、下美宅、石崎、仙景、西庄、岐山、田中、東邊、黃石頭、五羊、林美、金浦、金雞、霞洲、浮橋街、塔頂吳、高山義門吳、山美吳。
泉州鯉城區江南鎮:烏石、後墩、官林、後頭、小錦田、新塘、仙塘、上塘村、上塘霞茂村。
泉州豐澤區東海鎮:津頭博。
豐澤區北峰鎮和清源農場:溪乾、西博、潘山、田庵、田邊、前山、花園頭、水流坑、洋西橋、烏墩白水嶺。
泉州南安市豐州鎮:博頭、豐州南門、豐州東門。
南安市洪瀨鎮:洪瀨街、湖尾小路村、進坑村、南安市石井鎮後店村。
南安市霞美鎮:麻山、後房、下福。
泉州晉江池店鎮:高坑、華洲東山、水田霞美。
泉州惠安縣洛陽鎮:洛陽街。
閩南僑鄉、衣冠之族
明朝《閩書》卷之九方域志載:岸上(黃龍江岸)黃龍鄉有吳氏—衣冠之族。
源流與播遷
黃龍族吳氏是季札後裔,屬吳征生支派。黃龍族吳氏1世祖吳禮孫。先祖自吳琚以下至吳禮孫的幾代為:吳琚—吳安仁—吳仕驤—吳爽—吳禮孫,自禮孫起,至今已傳29世,海內外數十萬人。
一世吳禮孫:1215—1374,配陳氏(1221—1278),子三:長子吳景政居黃龍祖地傳世,次子吳景善分居南安詩口,三子吳景興分居晉江、石獅、蚶江及錦里。
二世吳景政:1249—1328,娶蔡氏妙清(1260—1343),子六:吳君用、吳君濟、吳君弼、吳君輔、吳君錫、吳君賜。
二世吳景興,後裔居於晉江市和石獅市等地。
三世吳君用:1278—?,娶陳氏,子三:吳觀生、吳觀應、吳觀慶。分居永春縣梧板與南安縣的陶內、吳坂、內寮、詩口、博尾等地。
三世吳君濟:1280—1350,字和卿,號龍溪,娶楊氏、胡氏、劉氏、杜氏、蔡氏。子七:吳希憲、次子吳希文,分居晉江、石獅、蚶江、三子吳希禮、四子吳希勉、五子吳希舜、六子吳希禹、七子吳希敬。
福建省南安市水頭村吳氏:水頭村古稱鰲海境,亦稱湖內村。吳精一、吳精直。自7世字輩:宗憲縉紳世代恩榮學遵孔孟道法周程。2000年已傳至周程代。
福建南安市石井鎮後店村吳氏:始遷祖吳啟勛諱紹祖,是泉州黃龍族1世祖吳禮孫傳3世三房4世祖吳希聖之長子。於元末(1361年)遷居後店村。
福建省惠安縣洛陽街尾吳氏:始祖黃龍族4世希聖之次子於元末遷居此。
福建省德化縣三鄉吳氏:黃龍族吳氏3世五房吳君錫之孫吳暉肇基永春吳坑。德化朱地村吳氏是泉州黃龍族遷入,始祖吳源、吳潤。
黃龍通族六十四字行:12世起0字數取易有六十四卦生生已之義:洪維我宗、生民自周、記序世家、端為之首、至德所貽、實庶且永、代鍾哲人、在君左右、允文亦武、亮節高風、輝煌典策、蔚焉國楨、丕嗣徽音、望諸賢裔、凡億孫曾、尚其懋哉。
黃龍族文化藝術:南曲亦稱「南音」是一種古典樂曲。四管合奏:琵琶三弦、二弦、洞簫、璧板。
福建莆田市吳氏
莆田史稱「興化」,統稱閩中,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之稱。始祖為吳祭、吳瑞、吳良、吳興。系太伯第62世孫,季札第44代孫:太伯...季札-征生-啟蕃-翊-售-彌庸-勾餘-厥由-涉-平-申-芮-臣-回-右-著-允陵-全-隆-復興-章-漢-成-[日於]-勝-恢-佑-鳳-駕-庫-猛-神霄-均-銓-授-淵-國寶-禎-頌-琳-繩祖-蘿獻-惠達(諱鐸任建安刺史)-吳祭、吳瑞、吳良、吳斌。從兄弟吳蔭、吳發、吳興。
分布:黃石水南玉塘吳氏:吳祭第17世吳隆後裔吳天順。東甲吳氏:吳祭後裔吳天宇,吳瑞後裔第23代吳重謀由東華遷居。
江東五吳亦屬吳祭後裔:環浪吳氏:祭-烈-緣-占-資-舍-嗣-當-察-翊-繹-裕-叔告(狀元)-起滬-圭老。孝友吳氏:吳諏長子吳聲[火亘]於宋代由城廂坊巷遷江東。祭-烈-緣-占-資-舍-嗣-當-察-翊-叔雅-諏-聲[火亘]。福清吳氏:吳祭第14代吳元益於宋代遷福清石塘。其9代孫吳美玉官居廣州府通判,自廣州返福清,路過莆田,見江東環境優美,遂居。東甲吳氏:吳天宇於明朝由北高後吳遷東甲。世立吳氏:遷徙不詳。
華堤吳氏、下江頭三吳:都是吳祭第23代孫吳泮孫吳萬代、吳萬利後裔。華中村吳氏:吳祭29世孫吳學周由水南龍度遷居。華東村吳氏:吳祭第14世孫吳元華之曾孫吳翊由吳岱遷居。沙堤:吳祭14孫吳元華之玄孫吳朝始祖。天馬吳氏:吳祭19世孫吳竹溪開族。清江村:吳祭16世孫吳佛寶遷居。黃石長坑下坂吳氏:吳祭12世吳仲舉開族。黃石東井、龍度、華中、後誅、城廂吳鏞支系:祭-烈-緣-羽-清-[土高]-嚴-士敏-確-某-汝恭-叢桂-勝龍-復-天就-富-鴻祖-鏞。
福建莆田市吳興支系:吳興(646-709),吳竟次子,字起祖,號長官,太伯70世孫。
福建省永定縣吳氏:大多是江南吳氏始祖吳宣之孫吳宥的後裔。吳宥,號承順,宋進士,敕封文林郎,誥封中憲大夫,吏部侍郎。生於928年。
福建省南平市吳氏:《崇壽寺碑》載,875年左右,河南固始人吳卓首次入閩為官,共父吳[禾遂]太伯68世孫,因黃巢之亂,兄弟四人棄任入閩,至今1135年,定居南平南山已1091年。
福建周寧縣獅城鎮南源村吳氏:先祖吳胄。後裔南源村開氏祖吳仁部,是吳晟的第五子。吳仁部946-1009,北宋初年任統兵大使。
福建省南靖縣吳氏:始祖一:吳承順;始祖二:吳薪。
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區吳薪—吳孔輝支系。
福建省平和縣壺嗣吳氏:始祖吳文應。祭-烈-緣-詹-資-舍-嗣-富-察-翊-繹-裕-叔告-起渥-強老-尚彬-清溪-漢一-伯和-文應。新碑烏石吳氏:始祖吳則惠,繫念二郎吳岳之次子。泰伯...吳宣(71)- 綸-宥-坤二-吉甫-五四郎-千九郎-六四郎-念二郎(79)-則賢、則惠、則茂。嶺下村吳氏:始祖吳峻嶺,其字輩:峻敦道忠成直一毓國永元文時,文章經國盛時世振家聲統緒承源繼宗基甲第榮。九峰鎮、坂仔鎮、文峰鎮吳氏:吳伯亮之孫吳雲傳始祖。
福建省詔安縣吳氏:吳祭15代吳強老始祖。
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建新鎮勞光村下店吳氏:澄-京-當-德聰-師-宗祿-達江-一槐-調煒-思佑-克明,克明始祖。
福建省漳浦縣吳源、吳岳支系:強老派開基始祖吳源,字端本,號強老。浯漾派開基始祖吳岳。
福建廈門市同安區新店鎮霞浯吳氏:始祖吳潛。二世吳極、三世吳昭。
福建省福清市玉塘吳氏:始祖吳元益。祭-烈-緣-吉-寅-安-建-復-玖-驥-芻-汝梅-匡-元益。玉塘村吳元益、塘西村二世吳汝守、嶺頭村二世吳汝宇、吳塘村二世吳汝密、下梧村八世吳公譚、後籠村8世吳公言、溪東村7世吳稔、城關樓錦霞東巷7世吳稹、瑞亭村7世、敏營村7世吳稠、官垣村3世吳伯龍、吉嵐村7世吳三官、前薛村3世吳伯魯、後園村7世吳長發、吳厝村3世吳伯僑、倪博村19世吳開旺,另無法落實的高侖村、龍塘村、東坪村、觀音博村、溪南村、北嶼村、上逕鎮、漁溪鎮、鏡洋西邊村。墩頭村吳祭長子吳鳳始祖、三星村、勤壽山村、玉博村、東台村、下施村、里坑村、石蕊村、紅邊村、雷底村、北山頂村、宣口村、東林村、東慶村、西山村。玉塘吳氏以吳元益為1世,其字輩為:左昭:元、汝、伯、善、硅、智、穆、公、朝、從、臣、國、承、賢、夢、廷、昌、朝、進、啟、紹、章、茂、繼、古、唐、虞、<-1993年續->守、大、則、可、作、良、箴、易、直、溫、和、世、代、上、承、祖、武...;右穆:以、光、世、彥、景、用、時、伯、叔、思、汝、於、有、載、元、侯、孔、振、開、宗、緒、孝、裔、傳、榮、起、德、輝<-1993年繼->存、誠、心、用、宏、至、道、安、祥、寬、厚、久、遠、垂、裕、孫、謀...玉塘文化:吳氏宗祠:建於明崇禎十一年(1638)。祠聯:太伯推位肇基梅里萬世師表稱至德 季子讓國躬耕延陵百代帝王頌嘉賢;玉樹發千枝根從渤海 塘水分萬脈源出延陵。
福建省福清市吳蔭支系:885年始祖遷居。
吳姓支系-福建卷二
吳姓是中國的十大姓氏之一,在寶島的歷次統計中,長期穩坐第七把交椅。這與鄭成功渡海收復寶島,從潮州沿海尤其是饒平、南澳、澄海各縣招收了不少吳姓兵士有關。
順治年問,兩省人民赴台者更多,也有不少是吳氏。所以寶島的歷史人物中,姓吳的佔有一定比例,如被稱為「阿里山之神」的吳鳳、宜蘭的開拓者吳沙、抗倭名將吳彭年和吳湯興、寶島道吳大廷、畫家吳鴻業等。
吳姓出自姬姓,周武王姬昌封自己父親的長兄泰伯後代於吳地,國滅之後,其子孫以國為姓。吳地,就在現在的江蘇無錫一帶。
吳氏究竟何時入閩,何時入粵?
查閱多種族譜,可以劃出吳氏入閩入潮的遷徒路線。
吳氏自一世季扎之後,傳至六世為彌庸。彌庸的後代有從吳地遷河南者,傳至第五十世有吳祭者,定居河南固始,隨王潮、王審知於唐僖宗乾符四年提兵入閩,遂定居莆田縣。吳祭為吳氏入閩之始祖,死後葬莆田黃石山。
吳祭生有四子,其子孫分居漳浦、雲霄、莆田、崇安、連城、詔安、泉州、廈門等市縣。至南宋理宗年間,有吳養行,號千十郎者,乃吳祭之十三代裔孫,由福建來潮州府潮陽縣任武官之職。任滿之後,不回莆田老家,而偕家眷居於潮地。這吳養行便是吳氏入潮始祖。稍後,又有吳沖一,從福建詔安遷來饒平高堂定居。這吳沖一乃吳祭之十八代。吳沖一是為饒平高堂吳氏始祖。這一支又有人分居南澳等地。
總的來說,今日居住潮汕的吳氏,基本上是這兩派遷居者的後代。但溯本追源,皆是入閩始祖吳祭派下。正如南澳吳氏族譜的編纂者在序言中所說:「雖則來回不同,遲早有異,然則三江殊流,會出於九河,終歸蒼海。」皆屬開閩始祖吳祭之後。就是潮安的部分吳姓人家,系由寧化石壁村遷來,由客家吳氏而漸同化為潮人吳氏,也是同出一祖。
初居潮陽之吳養行後代,於南宋末年有一支移居揭陽龍砂(譜中稱砂洲),又有一支於元初移居澄海的東隴。
吳氏入潮雖缺少了一點戲劇性和傳奇色彩,但這個在總人口數量居顯要地位的姓氏,在歷史上卻出了不少有名的人物。最早也最著名者首推與蘇軾同時代的吳復古。他是北宋時代人物,早於潮州公推的入潮始祖吳養行,名氣也比他大得多。吳復古及其先人何時由何處遷徙入潮,後代世系也無從排列,故不敢把他定為吳氏入潮始祖。但他是蘇軾的好朋友,潮州八賢之一,這是人所共知的。他操行高潔,蔑視功名,終生悠遊歸隱,民間曾流傳著不少他的佳話。他是潮汕吳氏的光榮。至南宋,又有皇宮教授吳厝。《海陽縣志》有關於他的記載,吳厝墓在新津溪與梅溪之間的漁洲上,是一處對研究韓江三角洲形成歷史和人文發展史有價值的文物。
1989年8月間,澄海信訪辦來了3位寶島同胞,自稱是縣對台辦的同志讓他們來這里的。原來,這3位寶島同胞是回大陸尋根訪祖的。據他們自己介紹,他們3人皆姓吳。先祖是鄭成功部下。鄭成功收復寶島後,他們在宜蘭縣定居。至今已傳了十幾代,人口有200多人,還建有吳氏宗祠,修有家譜。先祖曾告訴子孫,咱們的老家在廣東省潮州澄海縣吳厝鄉,鄉邊有一條河,村口有叢破布樹(烏桕)。世代為農,農閑下海挨楫(一種古老的捕魚方式)。現在生活較為安定,族人擬重修族譜。為此事特回大陸尋訪宗親,接續源流。他們介紹完情況,還取出攜帶來的手抄族譜,真的在第一頁第一行上寫雲:「碩祖(他們祖先名字)雲,祖籍澄海,隨鄭國姓爺渡海來潮。」另有一行小字註明祖籍鄉里特徵。信訪辦的同志很熱心,趕忙打電話到各個鎮詢問,但終無迴音,寶島同胞只得怏怏而回。
清初,為隔離鄭成功與縣民的聯系,防止有人投向鄭成功,澄海實行裁地政策,濱海人民一律內遷,連澄海縣建制也撤消了。不少村落淪為廢墟,復縣後模樣已大變,澄海已不再有吳厝村,更不用提破布樹了。近400年滄海桑田,世事巨變,誰還記得當年村中有人隨鄭成功去寶島呢。但既然同胞言之鑿鑿,鄭成功曾來澄海招兵一事史籍上又曾記載,用心查找,或許有個滿意結果,使台胞了卻多年心願。
吳氏支系·福建卷三
三千多年前誕生於江蘇的吳氏,其枝葉的很快蔓延於長江以南各地,是理所當然的事。
著名的姓氏學者羅香林教授,曾經寫了一篇「吳氏源流考略」,文中對於吳氏自江蘇擴展到閩、粵地區,乃至進一步分衍到其他各地的情形,都有極為精湛的考證結論,是每一位吳姓中國人都必須一讀的重要文獻,該文的全文如下:
「吳氏受姓,始於周初泰伯至德公。當其讓位,居荊蠻(即今江蘇無錫縣界梅里鄉),荊蠻人慕其高風.立為勾吳長,其弟仲雍繼之。厥後周章封吳,子孫以國為氏。吳之得名,實始於此,其由來遠矣。
春秋時,吳王壽夢立,周封吳為子爵,由是稱霸中原,而吳益大(見吳越春秋)。先是壽夢公,欲傳位季札,札讓不受,遂封於延陵,故曰延陵季子,後又封於州來(即今安徽鳳台縣),又曰延州來季子,則季札之讓,與泰伯殆有後先媲美者焉。
自周末以及秦漢,其子孫散居於長江流域等省:後漢時有吳漢,為大司馬大將軍;吳恢為南海太守,吳佑為膠東相;東晉吳隱之為廣州刺史,後升晉尚書。又隱之公曾孫吳猛,為二十四孝之一,亦猶是泰伯公之支派也。
迄自唐代則有唐太史兢公,為江南始祖,其來孫簡公,因仕蜀而居閩州。簡公之子宣公,字機蔡,於後晉天福元年,由蜀地攜眷渡江而南,乃江西臨川、南豐、祝家山等處居焉。
按宣公之孫文福,編有實錄,雲:「吾祖宣公,隨父任居蜀閬州(今四川閬縣)蘭台谷巫錫山,娶盂知祥嫡妻何氏女。五代後,唐潞王清泰元年甲午(民國前九七八年),外祖知祥即蜀主位,不一年而殂,太子孟昶即位,封宣公為駙馬宣成公,祖母為孟氏夫人。吾祖夫婦,有深遠之慮,攜卷回籍,於後晉高祖天福元年丙申(民國前九七六年),時吾年四歲,吾祖年六十有三,偕祖母與父綸公,叔經公、紹公,合家渡江,徙今江西撫州府臨川縣之石井,留二叔經公居此,又與父綸公、三叔紹公,易居江西建昌府南豐縣嘉禾驛梓口李家莊,後又徙居祝家山金斗窠將軍出洞形居焉。時後漢乾佑元年戊申(民國前九六四年)九月……按綸公次子宥公,居祝家山,遷山塘隱居,即今福建汀州寧化。宥公次子坤二公,由寧化遷永定。
坤二長子泰甫公,為宋執事郎中,生子二:長四五郎,傳梅縣、大埔、豐順等處;次四六郎,傳廣東、江西等處。坤二公第三子吉甫,宋進士,任廣東博羅縣知縣。長子五四郎,傳下九子:長千一郎,傳永定大坪里、石門、岡下等處,次千二郎,傳永定大坪里、高陂、塘下等處;三千三郎,傳小新村、條魚、竹寨等處;四千四郎,傳豐田、赤逕等處,五千五郎,傳勝運、水槽逕、洪山塘等處;六千六郎,傳漳州、雲霄等處,七千七郎,傳廣東斷鐵背、雲坪、及海豐等處,八千八郎,傳河源、梅縣等處。
又吉甫長子五四郎之長孫六四郎,生下九子:長念一,傳梅縣南口,奇峰、嵩山等處,,次念二,傳蕉嶺、高思、豐裔、徐溪等處,三念三,傳梅縣、珠王坑、松溪、鬆口、蕉嶺、徐溪等處;五念五,傳平遠、東石、畲腦等處;七念七,傳梅縣、葵嶺等處。
又泰甫公之玄孫伯五公,開基龍川李埔柏樹下。後傳至法猷公,遷興寧烏池油寮圍。法猷公生下九子,各散居於興寧、五華、龍川等處,及遷徙各省,不可勝記。
上文所述吳吉甫公長子五四郎長孫六四郎,生下九子,五念五所傳平遠、東石、畲腦等。處一支吳氏,自清乾隆以至咸、同間,亦多遷移至四川新繁、灌縣等地者。平遠吳敬軒教授,昔年撰『二親六一雙壽恭述』,頗夾載其事,其文略雲:
『先是,蜀中明季張、李亂後,炊煙都絕,清初他省移民入蜀,相望於道,吾族健者,亦多驅車入蜀。至道、咸間,居成都,屬邑溫江、新繁、灌、崇寧等處,所雲川西壩者,已數世矣文甲公英年邁往,同治末,借族人等,徒步入川(公自雲:經贛南、湘潭、洞庭、常德、湖北,抵重慶,而入成都,凡二月余而達),居鄆、灌、新繁諸邑四年,數以病廢,無所得,遂東歸,時年二十九矣。「此不特可睹清初平遠吳族移川景況,且可推薦當時經行途徑也。」此外本省吳銅先生所編的一項「吳氏族譜」,對於吳氏的南遷入閩、粵,也有下列的記述:「其祖有吳祭者,固始縣青雲鄉鐵井兜人,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八八四年),兄弟一行二十餘人,住福州侯官縣。王審知據八閩之地,乃避地福、泉之間,遂為閩人。……吳祭由福而南,先居莆田,然後子孫分支漳、泉各地。今之晉江、同安、惠安、安溪、平和、詔安、莆田、廣東饒平,皆祭公之後。」
以上兩項文獻,說明了唐朝末年及五代時期兩支吳氏輾轉入閩的情形。不過,長時以來在閩粵地區人多勢眾的吳氏,在血統的歸屬上,當然不會僅有這兩支,「漳州府志」的記載,在唐初陳元伏開辟漳州時,他的部屬之中,便已經有吳姓在內,由此可見吳姓在閩粵的盛況,絕不是一天造成的。
Ⅶ 景德鎮進坑古村在哪裡附近有什麼好酒店啊
陶瓷一條街、陶瓷歷史博物館、古窯及御窯廠、瑤里的古村... ... 逛街的話,要切古街或是休閑廣場了. 亽民公園挺好玩的,風景不錯.可以和朋友們在訥里打打牌. 昌河冇游泳館勒,沵來玩乜可以錒. 額,黃泥頭乜挺好的,在那裡散步挺不錯的. 飛馬滑冰場不錯,還有其他各個游戲廳. 中國最美的鄉村--婺源,大巴一個半小時就到了。
Ⅷ 延陵衍派的蕃衍
黃龍吳氏:大約於宋嘉定(公元十二世紀)紛紛遷入南安,黃龍一族遷入南安開發的村落有:
碼頭詩口村、詩坂村、龍溪村、營園村;洪瀨有湖美小路村、進坑村;溪美有頂溪美、溪美
街、蓮池村(赤口);柳城有浦頭村、鷺江大埕村、下都、杏蓮、三堡、八尺嶺東山村;彭美
下房村;金陶有鼎美村、吳板村、內寮村、蓋溪跳坑村、金墩吳厝村、鎮山墩頭村;羅東有
潭邊村;水頭有湖內村、田中村、托坂村;石井有後店村;豐州有素雅東門、南門、港吳;
霞美有邱店、許厝後村、下福村、埔頭村、麻山村、金雞村、雲台村(小部分);康美有東坂
吳厝村;詩山吾豐古宅村。美林有溪州、省新的林頭、庫內、梅勝、埔頂;歷經八百左右年
來,如今黃龍族的南安後裔,廣播閩、浙、贛、粵、港、澳、台,並僑居海外,星、馬、泰、菲、印尼、歐美等地,瓜瓞綿長,人才輩出,簪纓顯宦,名賢博士,商賈富豪,遍及海內外。黃龍吳氏開基祖禮孫,其先祖吳琚以下幾代是:吳琚
吳安仁 吳仕驤 吳爽 吳禮孫,自禮孫起至今已傳二十九世,衍居於海內內數十萬人。一世禮孫,配陳氏,生三子
:長景政,居黃龍祖地傳世;次景善,分居南安詩口;三景興,分居晉江、石獅、蚶江及錦里。二世景政,配蔡氏妙清,生六子:長君用、次君濟、三君弼、四君輔、五君錫、六君賜
。二世景善支派:後裔又遷播於南安金淘、安溪、泉州城內、福清、龍溪地區、尤溪縣、福州市、延平、建寧、邵丁、同安、廈門、晉江以及江西上饒、浙江溫州、平陽和台港等地,後裔數萬人。三世君用支派:配陳氏,生三子:長觀生、次觀應、三觀慶。後代有分居予永春梧板和南安陶內、吳坂、內寮、詩口、埔尾等地。
三世君濟支派:字和卿、號龍溪。配楊氏、胡氏、劉氏、杜氏、蔡氏。生七子,長希憲(楊
氏生),配林氏,生三子:長宗之、次益之、三習之;次希文(杜氏生),配周氏,生一子,
羽遂,分居晉江、石獅、蚶江;三希禮(杜氏生)官諱顯寶,號大石,配庄氏,生五子:長仕
良、次仕宗、三仕銘、四仕端、五福生(早逝);四子希勉(杜氏生),配林氏,生一子:從道
;五子希舜(杜氏生)諱顯德,配虞氏(早逝無嗣);六子希禹(杜氏生)諱顯勝,號翌齋,配甘氏,生二子:長孟溢、次孟奇;七子希敬(蔡氏生)諱仲孫,生三子:長觀榮、次觀志、三觀東。水頭湖內吳氏:始祖一處士(君濟之裔孫),分支晉江東廷後播居,水頭湖內的泰安。一處士
到水頭開拓求進,不久便與宋氏交厚。宋氏慧眼識中一處士之才能與為人,遂以愛女妻之,
生二子,長精直、次精一。精直與精一於明憲宗成化九年開族湖內,精一即大二房,後插遷漳州開族。精直傳恪齊,繼傳濱竹。濱竹再傳四子:長竹居、次竹所、三竹軒、四竹斐(後
裔大都分支漳州葛頭或雲角尾綱頭)。故稱後湖內村吳氏四房之分源於此。一處士衍傳水頭
吳氏,迄今已有五百餘載,傳宗二十一代,現海內外人口五千多人。裔孫播據南安溪美街、頂溪美、洪瀨進坑村。
三世君弼支派:字和甫,號清江。配陳氏,生二子,希聖諱元寶,配劉氏,生二子:長紹祖
、次繩祖。紹祖播居南安市海都石井後店。再播遷於廣東潮屬的海豐、陸豐、曲溪等地。繩祖播居惠安洛陽街及武夷山等地。君弼次子希源諱福寶號攬秀,配陳氏,生四子:長敬祖、
次德祖、三榮祖、四慶祖。石井後店吳氏:始遷祖吳啟勛諱紹祖,於元朝末年(1361年)遷居後店村。至明末清初,
鄭成功反清復明與清廷對抗。斯時人口二千餘人,清廷以治海民與鄭成功交接、強迫遷移。
限三十里外,驅而逐之。初、二次村民尚在近處觀望,至第三次大肆殺戮,焚其居室,村民
驚而四散逃走。全族逃往廣東屬揭陽、海豐、陸豐等地。後來鄭成功退守台灣,至康熙末年
(1735年),兩廣總督奏請,沿海居民當使復族,康熙准奏。於是人民紛紛回鄉,重
整家園。後店村回歸者僅十餘戶,其餘均留在廣東各地,各自謀生。回歸吳姓人艱苦奮斗, 辛勤創業,傳至現在二十四代,
總人口三千餘人,其中分居台灣三百餘人,分居廈門三百
餘人,在村人口(包括外出國內工作人員)二千餘人,僑居海外一千餘人。裔孫播:新步、下尾宅、產頭、星田、西庄、仙景、石崎、延陵的索路、南安洪瀨鎮。
三世君錫支派:字和傑,號敏齋,仕元武榮州主薄;授將士郎,配何氏又名妙蓮,生三子:
長希善,號儼齋,配葉氏,生二子:賢、德;次希允,號毅齋,配揚氏,生一子:玄瑞(今嚴埔西房大廳);三希弼,號忠齋。配蔡氏,生三子:瑩、輝、昭(今嚴埔東房)。裔孫播居:金浦(嚴浦)、金雞、麻山、石崎、仙景、五羊、小錦田、仙塘五房、浦頭、下福
、田中等。
賢名大治,號惟忠,播居南安古宅。輝由乒乓石溝花樹下據居晉江下浯(花樹房),傳下灶、
羅堂、高坑、安海聖店街、南安官橋田盇、豐州下福。六世允齋居南安鋪頭、赤口、當甲、
豐州東門。七世吳欽宜播居南安洪瀨、小路。八世願庵之子播居南安坑尾再移居芸後(即今浦頭)。希灝之長子移居庫內。九世臨田播居南安林頭。西渠裔孫一柱移居晉江茂陳宅,由
陳宅部份移居南安邱店許厝後,一柱移居仙景、石碑後。十世退庵播居晉江下茂。秀山播居
南安羅東潭邊,其長子茂山由潭邊遷居江西上饒橋恩山村;十二世岩山之子播居南安岸帽;
鵬之子印官(龍畝)播居南安露水頭大埕;十三世朝官由金浦播居麻山;人口1800人,十
八世自浮由南安庫內分居溪美吳厝巷;十九世周廣播居金雞,人口200餘人。蒼山吳氏:明洪武年間,宋狀元宰相吳潛的十一世孫吳薪派裔啟衷公,字鈞父。為避
辱宰官禍由漳州南靖展轉遷徙,開基武榮二十七都古蒼鄉,生三子:長高齋,次厚齋,三
實齋。公元十四世紀初,高齋遷居興化仙游,厚齋遷居同安吾峰,唯實齋公,仍留居桑梓,
弘揚祖業。實齋生二子:長聖福,次聖祿。聖福生一子,裔居古蒼、墩坂。聖祿生四子:長
秉與居溪後埔。次秉成居古蒼。三秉貢,大約於公元十四世紀八十年代,分居?尾。四秉泰
分居後畲。至五世,大約於公元十五世紀,秉成之長子欽明,次子欽玉分居安溪墩坂。三子
欽和仍守居古蒼。歷經六百多年風風雨雨,艱苦創業,蒼山吳氏一族,以堅強的毅力,慧悟
之本性,著望族於溫陵,拓鄉域於蒼山,一脈綿長,發屏崛起,如今僅於本土人口12000
多人,地跨南安、安溪兩縣,分布於?美、古蒼、墩坂三鄉,此外還有大批宗族成員,拓展
港、澳、台和東南亞諸國,足跡遍及五大洲。瀨水頭吳氏:吳伯謙於北宋年間由泉州清源山朋山嶺後分居南安瀨水頭,(一說從晉江象畔
遷入)瀨水頭吳氏子孫後衍居安溪長坑、祥華、龍涓、西坪、魁斗、劍斗、尚卿和德化、感
德、石門、潘田、福德等地。靈水吳氏:靈水支派始祖吳懶翁,是江南吳氏大宗吳宣的後裔,自宣以下,世系是:吳綸 - 吳宥 吳坤二 吳吉甫 吳五四郎 吳千六郎
吳九六郎 吳懶翁。吳 懶翁字志仲,生於1325年,卒於1387年。明洪武十三年(1380),攜其幼孫吳溫明(1375 1
443),從泉州東門移居靈水安居落業,至今600多年。江崎吳氏屬靈水清溪支派,始祖肇基公於明末由晉江東石鎮坑園徙居江崎,繁衍至今已二十
五世,現本鄉人口2500多人,並衍至水頭、康店、後邦、上郎、上圳、田中、撫坂、蘇
厝、雲霄城關及世界各地,在台灣台南港仔尾、彭湖鎖廣港等地都有江崎的分支。山前頂鄉吳氏屬靈水清溪支派,開基祖清溪一世祖然公之子燕翼,現人口600多人。
蕉山吳氏:礌蒼蕉坑吳氏的開基祖朴軒公,平賊有功,欽賜游擊,明正統年間由龍岩徙居蕉坑,本地人丁2000多人,還有子孫分衍溫州、福清、安溪等地和東南亞諸國約20000多人。
?鳳巢吳氏:屬入閩龍溪支派默公裔下,始祖述善公生二子,長致政,居東石埭邊。次致茂,
裔居豐州西岱浯宅。致政生四子,長勤齋,仍守居埭邊,次毅齋,三慎齋,四寧齋居柯坑,
次子毅齋於大清雍正年間,開基鳳巢村,生二子至今傳十八世,人口400多人。次子仍回埭邊。
Ⅸ 深山裡的一個無人村,因為什麼走進去一個人沒有
這兩天似乎探尋黃山的無人村有點上癮了,但是不得不說在黃山歙縣,無人村真的很多,多的有點出乎我的想像。按理來說,一個地方有一兩個無人村已經算是很罕見了(比如封門村),但是一個縣級單位,卻有著接近10來個左右(目前所了解的,還有不少尚未了解的)還是挺令人意外的。
如果你有機會來黃山,也喜歡這種破敗感的古村落,一定要到歙縣看看。這里有不少荒廢了的小眾的徽派古村落,再過十來年,也許很多房子都會慢慢倒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