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節慶背景圖片喜慶紅色幕布
擴展閱讀
洗澡卡通圖片大全 2024-11-16 15:48:53
搜索一些關於海怪的圖片 2024-11-16 15:46:36
ps怎樣傳輸圖片 2024-11-16 15:45:22

節慶背景圖片喜慶紅色幕布

發布時間: 2022-04-24 06:23:54

『壹』 照片的背景為什麼選擇紅色或是藍色做背景

人臉處的紅色亮度最大、其次是綠色、最後是藍色。這就說明一般人臉的顏色分解成紅、綠、藍三種顏色後,藍色占的比例是最少的,所以登記照選用藍紅色的幕布作為背景,就可以使藍紅色分量圖像中背景與頭像的差別最大,從而便於使用數字處理方法提取頭像的輪廓,最終提取出頭像特徵。

『貳』 上元節是哪個少數民族的節日

不是少數民族的, 是漢族的。

「鬧元宵」

一 元宵節的歷史起源和文化背景

元宵節又叫上元節,元宵夜又稱「元夜」、「元夕」。農歷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是春節的尾聲。這天晚上,皓月高懸,人們團聚一堂,吃完熱騰騰的、香甜可口的元宵,走出戶外,將華夏民族的「狂歡節」推向最後的高潮。鬧花燈、放焰火、猜燈謎、社火、迎月、踏橋……絢麗的燈火映照著淡藍色的寒雪,回響著一年裡難得的輕松笑聲……

中國的傳統節日和它的神話傳說一樣,往往眾說紛紜,起源問題很難尋根究底,而元宵節卻是發展脈絡難得清晰的一個。

西漢初,文帝在周勃勘平「諸呂之亂」後即位稱帝,他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於是漢文帝就將這天命為「元宵節」。不過,當時還沒有張燈、觀燈的習俗。

到了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也被定在正月十五(大量承襲了楚文化的漢代,將太一神視作主宰宇宙之神),加深了這個節日的隆重氣氛。司馬遷創建「太初歷」時,元宵節就已經被確定為重大節日了。

東漢明帝時,蔡愔從印度求得了佛法。明帝敕令在元宵節點燈,不僅在宮廷、寺院「燃燈表佛」,還令士庶一律掛燈——這便是元宵節張燈、觀燈的起源,也是元宵節中佛教文化的背景。

唐代奉道教為國教,按照道教三元的說法,上元、中元、下元,對應著天官大帝(堯)、地官大帝(舜)、水官大帝(禹)的生日。為慶賀「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誕生於正月十五,元宵節又有了「上元節」這個名字,從此,元宵節便成為具有佛道兩教特色的民眾性節日。張燈、放焰火、吃元宵等節俗也逐漸固定下來。

二,節俗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辛棄疾 《青玉案 元夕》

元宵節的節俗非常有特色。節期與節俗活動,也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但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還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

說到節俗,很想多說幾句:縱觀歷史會發現,各種節日,不論它的本身背景如何,發展到後世,往往只沉澱下熱鬧和喜慶,清代尤甚。這大概隨著華夏文化逐漸淪失開始的。失去了禮儀風范,多了幾分世俗的笑鬧,少了些許歷史的浪漫……先讓我們細細回顧一下這個節日歷代的普遍節俗:

1. 祈福祭祖

不論是當年漢武帝元宵節祭祀的太一神,還是唐代上元日慶賀生日的天官,這些神的主要職責之一就是賜福。後來太一神逐漸被忽略,隨著道教的發展,民間卻盛行起了在清晨備牲醴祭拜天官大帝的祈福習俗;我們的傳統習俗中,節日也是祭祖的日子,正月十五,元宵煮好後先盛一碗敬奉於祖先的牌位前,然後合家團聚,品嘗香甜的元宵。

2. 吃元宵。

元宵,唐代叫牢丸(清俞正燮說)。宋代叫圓子(又寫作「元子」)。因在元宵節煮食,後又稱作元宵,今也稱湯圓。以糯米粉包以甜或鹹的餡心,放沸水中煮熟而成。也有不包餡的,比如今天的酒釀圓子。宋朱淑真的《圓子》詩,味道口感躍然紙上:「輕圓絕勝雞頭肉,滑膩偏宜蟹眼湯。縱可風流無處說,已輸湯餅試何郎。」關於元宵有一個故事:明崇禎帝傳口諭買元宵,尚膳監管事的隨即進呈一椀,崇禎問多少錢,回答說:「一貫錢。」崇禎做太子時就喜歡微訪市井,對市價清楚得很,但他脾氣倒溫和,只笑著說:「朕在藩時,每以三十文買一碗,今算一貫耶?」還是准許管事支領一貫錢,尚膳監管事為此惴惴不安了數日。

今天的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或湯煮,或油炸,烹法很多。不管是叫「圓子」「湯圓」,還是「元宵」,這些名稱都與「團圓」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

2006-1-1 17:37 回復

溪山琴況
287位粉絲
12樓

3. 鬧花燈。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盧照鄰 《十五夜觀燈》

元宵張燈習俗始於東漢,盛於唐代,至宋代臻於極盛。自臘月末至正月初,民間已有各種奇巧燈彩應市,稱為「燈市」。後世相沿。一般自十三日開始,稱「上燈」,十四日為「試燈」,十五日為「正燈」,十七日為「罷燈」又稱「殘燈」、「闌燈」。又十四、十五、十六日分別為神燈、人燈、鬼燈。在古代,元宵節也是皇家與民同慶的節日。唐玄宗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樣繁多。敕造的巨型燈樓,廣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燈的種類紛繁眾多,古書上提到的就讓人目不暇接。人物類有老子、美人、鍾馗捉鬼、月明度妓、劉海戲蟾等;花草一類則有槴子、葡萄、楊梅、柿橘等;禽蟲類則有鹿、鶴、魚、蝦、走馬……

花市燈如晝,點燃了歷代文人不知多少筆墨。唐朝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描述:「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唐詩人崔液:「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明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場》:「八日至十八日,集東華門外,曰燈市。貴賤相沓,貧富相易貿。」宋朱淑真《元夜》詩:「十里綺羅春富貴,千門燈火夜嬋娟。」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詞:「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猜燈謎」是元宵節鬧花燈衍生出來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開始時是大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貼於五光十色的彩燈上。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謎,猜謎的人眾多,這個習俗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關於燈節的民間傳說也琳琅紛紜,大家不妨雅俗共賞吧:

其一,傳說隋煬帝色迷心竅,欲娶自己的妹妹。妹妹硬扭不過,借托除非正月十五齣現繁星滿地的奇跡,才可成婚。隋煬帝下令京城四周百姓到十五日晚每戶燃燈火,違令者斬。至十五日晚,妹妹登樓見滿地都是燈火,誤以為真是繁星落地,縱身投河自戕。為了紀念這位不甘凌辱的女子,民間百姓每逢正月十五都燃起了燈火;

其二,傳說燈節源於漢武帝。當時有一個叫元宵的宮女正月過後想念家中父母姊妹,宮深禁嚴,怎麼外出相會呢?足智多謀的東方朔得知後很同情宮女們,便設計成全她們,他先散布謠言,說火神君將派員火燒長安城,城裡宮內一片恐慌。後又向武帝獻計,十五晚上宮廷內人員一律外出避災,滿城大街小巷,庭院屋門,都掛上紅燈,好像滿城大火,以騙過天上觀望監視的火神。武帝允諾,宮女們元宵遂趁機與家人相會。從此,每逢正月十五都要放燈。

還有的傳說,元宵燈會源於民間的「放哨火」等農事習慣。每年正月十五左右,春耕即將來臨,各地農民忙於備耕等工作。一些地區的農民就在這天晚上到地里把枯枝雜草攏在一起,放火燒掉,以除蟲害。

4. 走百病

都城燈市春頭盛,大家小家同節令。姨姨老老領小姑,攛掇梳妝走百病。
——明 周用《走百病行》

一些地方的元宵節還有「走百病」的習俗,又稱「烤百病」「散百病」「走橋」「摸燈」,參與者多為婦女,她們身著白綾衣裳,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走在最前面的舉香開道,其他婦女緊隨其後,相率過橋,謂之「度厄」。據說,過橋者能保一年腰腿無病,健康長壽。過橋後,婦女們還要到各城門洞去摸城門上的銅釘,稱此舉為「宜男」,可生男孩。

明代的劉侗、於奕正在《帝京景物略.春場》中說:「八日至十八日......婦女著白綾衫,隊而宵行,謂無腰腿諸疾,曰走橋。」這一習俗也流傳到了清朝。清顧祿《清嘉錄 正月 走三橋》:「元夕,婦女相率宵行,以卻疾病。必歷三橋而止,謂之走三橋。」

5 祭蠶神

正月十五民間有祭蠶神的風俗。《荊楚歲時記》記載,人們在正月十五煮粥祈禱蠶神,把肉蓋在粥上面,爬上屋口念祭詞將粥供與蠶神。而有些研究者認為,元宵即起源於煮蠶繭祭蠶神。

2006-1-1 17:37 回復

溪山琴況
287位粉絲
13樓

6 迎紫姑

民間在元夕迎接紫姑神,來占卜即將到來的蠶事好壞,還占問其他事的吉凶。 紫姑是民間傳說中一個善良、貧窮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窮困而死。百姓們同情她、懷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現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風俗。每到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紮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婦女們紛紛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廁所、豬圈和廚房旁邊迎接她,象對待親姐妹一樣,拉著她的手,跟她說著貼心話,流著眼淚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動,反映了民間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樸素情感。

三,元宵節中的女性情愫

去年元月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月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朱淑真《生查子》

元宵節是春節的最後一天,延續了熱鬧喜慶,不過卻多了一種別樣的情懷。除夕夜的爆竹元宵節的燈——爆竹的喜慶是帶有幾分陽剛味,而燈燭的喜慶就帶有濃濃的女性情愫了。那闌珊的燈火、如流的街市、燈與花、酒與詩……古往今來沉澱了不知多少欲說還休,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淡淡哀愁。

舊習元宵之夜,城裡鄉間,到處張燈結綵,觀花燈,猜燈謎,盛況空前。屆時,不論皇室貴戚,平民百姓,深閨淑女,均可破常規,順習俗。制燈玩賞,出遊嬉鬧。元宵節是一個浪漫的日子,這天閨秀們可以結伴出來遊玩,不諳情事的姑娘們,元宵燈會帶給她們的,有的只是一段埋沒心底的美好記憶,有的卻是刻骨一生的難解情緣,甚至,更有那衣帶漸寬、斯人憔悴的故事……那燈火闌珊的街頭市角,不知演繹了多少賺人眼淚的人生劇幕。《荔鏡記》里陳三和五娘在元宵節賞花燈相遇而一見鍾情,南朝陳國的樂昌公主與夫君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兩心相許……還有辛棄疾的那句「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意境——元夕的繽紛燈火、嘈雜喧嚷突然消弭,天地間唯有那人在回眸淺笑,似已靜靜等待千載;朱淑真那《生查子》的哀愁,將近千年依然驅之不散:「去年元月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月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出乎大多數人的想像,和春節喜慶的紅色相比,元宵節在宋代其實是偏雪白的色彩——這和我們平時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有點出入。其實,古人並非我們臆想的那樣,凡是喜慶一並大紅到底。宋代節物尚白色——宋周密《武林舊事.元夕》說:「元夕節物,婦人皆戴珠翠、鬧蛾、玉梅、雪柳......而衣多尚白,蓋月下所宜也。」。

玉梅、雪柳、燈球、鬧蛾等是宋代以來元宵節女子所戴的應景首飾,多以白綾或白絹做成,屆時街頭巷陌,皆有售賣。此風俗延續到宋以後。宋代李邴的《女冠子》詞:「東來西往誰家女,買玉梅爭戴,緩步香風度。」宋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正月十六》:「市人賣玉梅、夜蛾、蛾兒、雪柳、菩提葉。」 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宋范成大《菩薩蠻》詞:「留取縷金幡,夜蛾相並看。」

玉梅和雪柳都以白綾或白絹做成,玉梅被作為梅花之狀;雪柳則呈柳樹之形,插在髻中以為裝飾;「夜蛾」、「蛾兒」即是「鬧蛾」,亦作「鬧鵝」,蛾兒的形制稍微復雜一些。通常用竹篾、綾絹等製成花朵;另用硬紙剪製成蝴蝶、飛蛾之形,將其粘於細竹篾上,並附綴在花朵周圍,使用時按插在發髻之上,微風襲來,舉足行步時震動著花朵,牽動了竹蔑,花旁的蝶蛾微微顫動,就像圍著花朵飛舞。和玉梅、雪柳等相比,這種飾物具有動感。

四, 上元節復興的實踐構想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元夕夜與除夕夜最大的不同,就是民間對公共節日歡會的參與性。除夕的主題是團圓,是要呆在家裡的。而上元夜華夏人民則選擇了舉家外出、滿城歡會。元夕之夜,是人們追求歡樂和浪漫的日子,五彩的霓裳、絢爛的燈火、白雪映月、歡歌笑語,元夕是要「鬧」的,這是華夏民族心情釋放地最充分的一個節日。上元時節,雖已過立春,但多數地方仍然非常寒冷,然而,越是冷的時候,人們越是能感受到歡樂帶來的溫度。

2006-1-1 17:37 回復

溪山琴況
287位粉絲
14樓

但是有趣的是,「鬧」與「靜」卻在元夕發生了奇妙的碰撞與融合。元夕的喧鬧往往更能帶給人們心靈的寧靜感與和諧感,生命是美麗而驕傲的,是深情的,上元之夜,舉家逛游燈市,團圓的溫馨感在家庭之間相互感染著,別家的歡樂襯托著自家的團圓,人們要的就是這種盛大聚會中情感相互傳遞所帶來的溫馨感受。而對於心思細密的女子和情竇初開的姑娘們來說,歡鬧的元夕夜沉澱在她們心中的,更是一種充滿憧憬的浪漫情愫。

元宵之鬧,表達的是人們對於生命歡樂的訴說。然而元夜也並不全是喧鬧的色彩。正月十五正是滿月掛上樹梢的美麗夜晚,明月對人間絲般的牽聯,又扯動著人們心中柔美清幽的動人情懷。元夕的色彩,火紅但不辛辣、溫暖而不刺激,燈籠真的是華夏民族一種絕世的創造,沒有比元夕和中秋的燈籠更能准確表達華夏人民微妙美麗的文化心境的了。歷史中的歲時節日圖景已經淡去,但在查閱古文時的一大發現卻足以令我們感到難以言說的美妙。如前所說,宋時元夕女子衣色尚白,那是和月亮一樣清幽美麗的色彩,燈市如海、月下白衣、清雅美人,也難怪稼軒「眾里尋她千網路」,大詞人為美麗的元夕姑娘獃獃地站著,一站就是千年。

上元復興,其實有著很好的基礎,上元節的許多風俗,因為太美麗了,所以被人們頑強地傳承到了今天。上元的傳承,核心問題在於兩個方面。一是公共文化安排。二是民間過節的心境。對於前者,需要公共機關為民間妥善安排,極力營造節日的繁榮和氣氛,將絢爛的燈會鋪滿都市和鄉村,把燈會更好地裝扮起來,把各種熱鬧好玩的「百戲」為民眾組織起來。而後者更為關鍵,它需要民間真正理解上元歡會的意義,需要准備好美麗的心境,去發現、營造、感受上元節歡樂、溫馨、鬧中有靜的美妙節日氛圍。

上元是一個特別的節日,而今人們普遍感到沒意思,其實就是這種特色的喪失,因此,找回上元節的節日感受,也需在「特別」之上下一番功夫。政府對上元節日生活的組織和安排在此不作贅述,下面主要談一談民間的方面:

這個節日的節俗特色應該突出兩個字:「燈」和「月」

1.祈福祭祖。

宜備香案、鮮花、果品,元宵,於上元之夜月上樹梢之時舉行簡單而莊重的祭禮,紀念祖先及逝去的親人。

2.包元宵、食湯圓,全家享用上元夜宴。

千萬不要購買元宵成品,而宜全家一起動手,包元宵、煮湯圓,依據各地不同的食俗,准備上元夜宴,合家團圓享用。

3 舉家著漢服禮服,宴後提燈籠外出觀賞燈會。女孩子可以特別佩上應景飾品裝飾。

像古時候那樣盛大的燈會畢竟不常見了,電燈普及後,燈籠成了稀罕,於是也發展成為一種別致的節物。我們小時候的元宵節總是伴隨著燈籠。一根小木棒挑著,朦朧的紅光隨孩子的腳步在雪地上搖曳。燈籠要舅舅送,也是一種約定俗成的民風:「打燈籠,找舅舅,舅舅躲在門後頭……」的童謠也在黑暗中響起,稚嫩的童音在燈火點點的黑夜裡清晰而甜暖。

服飾建議本章第五部分將專門闡述。

4 年輕的姐妹們舉行「走橋」儀式。

除去傳統「走百病」中的迷信成分,其實這種儀式並不是沒有價值。它表現了人們渴望擁有健康身體和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建議元夕夜,女孩子們穿上美麗的白色漢裝,各打一盞燈籠,牽手在街道、小橋上走過,為自己、親人和愛人做祈福。相信那將是上元夜一幅美麗的風景。

5 登高迎月。

這一儀式,文獻記載不詳,似漢民族古時有之但後來逐漸流失,今天,與漢文化有密切淵源的朝鮮族等在上元節仍有此風俗。我們覺得,這是一種歡樂又不失優美的適宜男女老幼參與的元夕活動。建議元夕夜,男女老幼皆穿漢服禮服,人人手提燈籠,結伴登高至山頂,迎月出,賞明月。

『叄』 少女時代圖片,這張圖片背景是很華麗紅色的幕布。哪位有 拜託發給我 [email protected]

這張好像真沒有紅色的背景 有兩張紅色背景的 但不是這張圖

『肆』 主席台紅旗後面的幕布是什麼顏色的

是紅顏色,或者淺桔色。

習慣顏色是紅色,紅色給人視覺上一種迫近感和擴張感,容易引發興奮、激動、緊張的情緒。紅色的性格強烈、外露,飽含著一種力量和沖動,其中內涵是積極的。

中國國旗是紅底色,大多數在節慶都喜歡紅色,張燈結綵大紅燈籠高高掛,也是紅色,沒看過過年了掛個黃燈籠、黑燈籠。紅色寓意頗深。一般會議主席台後面應該用紅色。



『伍』 積極展開有關我國春節傳統節慶習俗 懸賞900

臘月廿九、大年三十
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農歷年的最後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除夕」。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是人們辭舊迎新的日子。由於農歷大月有三十天、小月只有二十九天,所以除夕的日期也就有廿九、三十的不同了。但是這一天常常不論是二十九還是三十,習慣上都被稱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夜飯(農歷一年中最後一頓飯),年夜飯以後有發壓歲錢和熬年夜(守歲)的習俗,表示從農歷本年的最後一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里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置天地桌 傳說此夜為天上諸神下界之時,所以民間有接神習俗。天地桌是一個臨時性的供桌,是除夕專設之桌主要為接神使用。一般無大佛堂之家特別重視,因為平時對佛供獻較少,到年終歲盡時要對神佛大酬勞一次。天地桌的內容與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掛錢、香燭、五供、大供之外,受祀的偶像大都是臨時性的,如「百分」,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畫冊;「天地三界十八佛諸神」,一張用大幅黃毛邊紙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碼;福祿壽三星畫像等。以上諸像有的接神後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則須到破五、甚至到燈節才焚燒。擺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統一,如堂屋地方寬大,可置於屋中;如屋內無地,就置於院中。 吃年夜飯 看春節聯歡晚會(6張)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算盤聲和報帳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卜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後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多少喝一點。 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朝傳下來的),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面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新年吃餛飩,是取其開初之意。傳說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盤古開天闢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長面,也叫長壽面,新年吃面是預祝壽長百年。 看春節聯歡晚會 雖然這並不是一個古有的習俗,但進入80年代後,由於電視的普及,春節聯歡晚會成為中國人必不可少的一道文化「盛宴」,每年全球都有超過十億人通過電視或者互聯網收看春晚。 守歲 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年年有餘(5張)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 接神 接神是為新舊年分野,但接神時間亦不太統一。有的子時一到就開始舉行儀式,有的到「子正」之時,即午夜零點開始接神,有的則在「子正」之後方接。祭灶後,諸神都回天宮,不理人間俗事,到除夕子時後,即新一年來臨時,又降臨人間理事。接神的儀式在天地桌前舉行,由全家中的最長者主持。因為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時來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於接何神,神從何方來,要預先查好「憲書」,帶領全家舉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憲書」上指示:「財神正東、福神正南、貴神東北、喜神西南、太歲神西南等」。按方位叩首禮畢後,肅立待香盡,再叩首,最後將香根、神像、元寶錠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備好的錢糧盆內焚燒,同燃松枝、芝麻秸等。接神時鞭炮齊鳴,氣氛極濃烈。 踩祟 接神後,將芝麻秸從街門內鋪到屋門,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聲,稱為「踩歲」,亦叫「踩祟」。由於「碎」與「祟」同音,取新春開始驅除邪祟的意思。 接財神 舊時從春節子夜開財門起,就有送財神的,手拿著一張紙印的財神在門外嚷著:「送財神爺的來啦!」這時屋裡的主人為表示歡迎財神降臨,便拿賞錢給來人。送財神的口中要說些吉利話,如「金銀財寶滾進來啦!」「左邊有對金獅子,右邊有對金鳳凰」之類的口彩。 另外,有身穿紅袍,頭戴紗帽,嘴上掛鬍子,身上背黃布袋,裝扮財神爺的模樣,後面跟幾個敲鑼打鼓的,挨家挨戶散發財神爺像,以討賞錢。每到人家門口,就唱「左廂堆滿金銀庫,右邊財寶滿屋堆」等一堆討吉利的話,直到主人歡歡喜喜地接過財神爺像給他們分些錢,這些人才連聲道謝,更起勁地敲打一陣。在咚咚鏘鏘的鑼鼓聲中,轉到別的戶家。
正月初一
放爆竹(11張)正月初一原名「元旦」,「元」的本意為「頭」,後引申為「開始」。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正月初一還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別稱,意即年、月、日三者的開始。 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拜年 新年的初一,男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幹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名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後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占歲 壓歲錢(17張)舊時民間以進入新正初幾日的天氣陰晴來占本年年成。其說始於漢東方朔的《歲占》,謂歲後八日,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八日為谷。如果當日晴朗,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陰,所主之日不昌。後代沿其習,認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氣清朗,無風無雪為吉。後代由占歲發展成一系列的祭祀、慶祝活動。 飲屠蘇酒 屠蘇酒是一種葯酒。在古代習俗中,元日全家飲屠蘇酒,以祛不正之氣。製作屠蘇酒的方法是:用大黃一錢,桔梗,川椒各一錢五分,桂心一錢八分,茱萸一錢二分,防風一兩,以絳囊盛之懸於井中,至元日寅時取起,以酒煎四五沸。古時飲屠蘇酒,方法很別致。一般人飲酒,總是從年長者飲起;但是飲屠蘇酒卻正好相反,是從最年少的飲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長大,先飲酒以示祝賀,而年長者過一年少一年,後飲以示挽留。宋朝文學家蘇轍的《除日》詩道「年年最後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餘」,說的就是這種風俗。這種別開生面的飲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產生種種感慨,所以給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聚財 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著一習俗,大年夜掃除干凈,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正月初二
正月初二(北方地區為正月初三),嫁出去的女兒們便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女兒回娘家,必備辦一大袋的餅干、糖果,由母親分送鄰里鄉親,一如過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個女兒的,而這些女兒又不在同一天歸來,那麼,就要來一個分一次,禮物頗薄,四塊餅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回娘家(15張)意卻甚濃,真正的是「禮輕情意重」,它表達了姑娘對鄉親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兒,當姑母的必須再掏腰包,盡管在初一日給壓歲錢時已經送了,可這一次意義不同。這習俗,潮汕人稱為「食日晝」。顧名思義,僅僅是吃中午飯而已,女兒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 祭財神(北方)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號,這天均大舉祭祀活動,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今年要發大財。
正月初三
正月初三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在這一天里,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裡,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 燒門神紙 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並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穀子生日 民間以為正月初三為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小年朝 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貼「赤口」 在中國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貼「赤口」(禁口),認為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謂「赤口」,一般是用約長七八寸、寬一寸的紅紙條,上面寫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話(格式:「公元一九九四年歲次甲戌正月初三日當對神前香火前門釘斷四方男女赤口賊盜火星一切禍災歸天大吉大利」),貼在前門和後門的門頂上,另外有一張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兩天積下來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則,等於把家中的金銀財寶向外流一樣。總之,貼「赤口」,是使人們心理上覺得一年到頭都能出入平安,不與人發生口角或各種不幸的災難,家中多多招財進寶,萬事如意。 「送年」 一般晚上舉行送年儀式,是送諸神和祖先回天。
正月初五
財神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 民間有吃餃子的習俗,寓意著招財進寶。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北方叫「煮餑餑」)五日,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兩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沒有不吃的,古時從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戶都如是,就連待客也如此。婦女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新嫁女子在這一天歸寧。 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一說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本年內遇事破敗。破五習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窮,迎財神,開市貿易。 祭財神(南方)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願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裡,在新的一年裡大發大富。俗以為接路頭,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別靈驗,因此叫「搶路頭」。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搶路頭」了,且相沿成俗。 送窮 正月初五「送窮」,是中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其意就是祭送窮鬼(窮神)。窮鬼,又稱「窮子」,相傳窮鬼乃顓頊之子。他身材羸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爛衫,喝稀飯。陝西韓城一帶,破五這一天忌出門,而且要將鮮肉放在鍋中炙烤,還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發聲,認為這樣可以崩除窮氣,求得財運。此外舊時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別飽,俗稱「填窮坑」。民間廣泛流行的送窮習俗,反映了中國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 開市 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關門,而在正月初五開市。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聖日,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股票市場也是在這一天開市。
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是人日,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傳說女媧初創世,在造出了送火神(20張)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後開始重視。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彩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綵為花、剪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發上。此外,還有登高賦詩的習俗。唐代之後,更重視這個節日,每至人日皇帝賜群臣彩縷人勝,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氣晴朗,則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順利。 「熏天」 民間此日要吃春餅卷「盒子菜」(一種熟肉食品),並在庭院攤煎餅「熏天」。 吃七寶羹 七寶羹是用七種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時候食用,以此來取吉兆,並說此物可以除去邪氣、醫治百病。各地物產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別。廣東潮汕用芥菜、芥蘭、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蔥、芫茜、韭菜加魚、肉等;台灣、福建用菠菜、芹菜、蔥蒜、韭菜、芥菜、薺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蔥兆聰明,蒜兆精於算計,芥菜令人長壽。 送火神 在山東半島,正月初七這天還要「送火神」,孩子們選一根兩米左右的木棒,用麥秸將其綁住,這就是所說的「火神」。黃昏時分,在家門口點著「火神」的一端,孩子們抱著「火神」的另一端跑向離家較遠的地方,直到燃燒殆盡為止。這個活動寓意於將「火神」送出家門,一年之內家裡沒有火災,平平安安。
正月初八
傳說初八是穀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這一年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 順星 順星又名祭星。正月初八晚上,人們無論是否去廟里進香祀星君(即順星),等天上星斗出齊後,各家都要舉行一個順星的祭祀儀式。祭星時,要在案頭、灶台、門檻、鍋台等處各放一盞「金燈」(黃燈花)中國結(16張)並點燃,叫「散燈花兒」,有避除不祥之意。祭星結束後,全家聚在一起吃一頓元宵。 放生祈福 正月初八有「放生」活動,就是把家裡養的一些魚、鳥拿到外面,放歸野外。 明代劉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記載說:「正月八日,石磴巷放生,籠禽雀、盆魚蝦、筐螺蚌,羅堂前,僧做梵語,數千相向,縱羽空飛,孽著落屋上,移時乃去,水之類投皇城金水河中網罟筍餌所希至。」 初八放生,不僅體現了古人尊重自然萬物、和諧相處的品德,也表達了新春之始,企盼世間各種生物興旺發達的美好願望。
正月初九
正月初九是天日,傳說此日為天界最高神只玉皇大帝生日,俗稱「天公生」。「天公」就是「玉皇大帝」,道教稱之為「元始天尊」,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他是統領三界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代表至高無上的「天」。主要習俗有祭玉皇、道觀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時婦女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
正月初十
十,諧音「石」,因此初十為石頭生日。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設祭享祀石頭,恐傷莊稼。也稱「石不動」「十不動」。河南風俗這一日家家向石頭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饃餅,認為吃餅一年之內便會財運亨通。在山東鄆城等地有抬石頭神之舉。初九夜,人們將一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大石頭上,初十日早晨,以繩系罐鼻,由十個小夥子輪流抬著瓦罐走。石頭不落地則預示當年豐收。
正月十一
元宵節(20張)「子婿日」,此日是岳父宴請子婿的日子。初九慶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還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費,就利用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兒,民歌稱為「十一請子婿」。
正月十五
元宵節 元宵節的節俗非常有特色。節期與節俗活動,也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新年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 [4]
食俗
臘八粥
「臘八 臘八粥
節」。這一天在中國民間有吃臘八粥的習俗。喝臘八粥在我國已有千年歷史。臘,在遠古時代本是一種祭禮的名稱,夏朝稱「清祀」,殷商稱「嘉平」,周朝時改稱「臘」。「臘」是從「獵」字演變而來,故「臘」「獵」相通。因為一歲之終,農作物已收曬完畢,農閑了,人們便到野外獵取禽獸,用來祭祖先、敬百神,以祈福求壽、避災迎祥,稱之為「臘祭」。南北朝時,農歷十二月初八才被正式固定為「臘八節」,在這一天要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據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稱為「佛成道節」。臘月初八這天,中國各地都有喝臘八粥的習俗。 據史料記載,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富人還是窮人,家家都要喝臘八粥。最早的臘八粥是用紅小豆來煮,後經演變,加之地方特色,逐漸豐富多彩起來。「臘八粥」又叫「七寶粥」「五味粥」,不僅清香甜美,而且能暢胃氣,生津液,因而頗受人們喜食。隨著時代的發展,花樣越來越多的臘八粥已發展成具有地方風味的小吃。臘八,本身是個傳統節日,又是年節的前奏,可以說臘八節拉開了春節的序幕。「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兒就是年」「吃了臘八飯,就把年來辦」。臘八節後,春節將至,人們便開始購置年貨,打掃衛生,布置居室,以嶄新的面貌迎接「年」的到來。
年糕
年糕
春節吃年糕,「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稔。」寓意萬事如意年年高。年糕的種類有:北方有白糕飥、黃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台灣有紅龜糕。漢代楊雄的《方言》一書中就已有「糕」的稱謂,魏晉南北朝時已流行。 賈思勰《齊民要術》記載了製做方法。明、清時,是糕已發展成市面上一種常年供應的小食,並有南北風味之別。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種,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湯煮諸法。
餃子
北方年 餃子
夜飯有吃餃子的傳統,但各地吃餃子的習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餃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餃子,北方一些山區還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餃子的習俗。吃餃子是表達人們辭舊迎新之際祈福求吉願望的特有方式。按照我國古代記時法,晚上11時到第二天凌晨1時為子時。 「交子」即新年與舊年相交的時刻。餃子就意味著更歲交子,過春節吃餃子被認為是大吉大利。另外餃子形狀像元寶,包餃子意味著包住福運,吃餃子象徵生活富裕。與北方不同,南方的年夜飯通常有火鍋和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著生活幸福,「年年有餘」。南方還有一些地方過春節講究吃年糕,年年高(糕),象徵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界一年比一年高。
元宵
元 元宵
宵節,道教稱之為「上元節」。據元代伊土珍《(女郎)環環記》引《三餘帖》記:嫦娥奔月後,羿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見,自稱為嫦娥之使,說:「夫人知君懷思,無從得降,明日乃月圓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團團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臨。可見元宵節吃元宵,是取「團團如月」的吉祥之意。 明代時,元宵在北京已很常見,做法也與今天無異。清代康熙年間朝野盛行「八寶元宵」、馬思遠元宵。民國初年還有袁世凱因元宵與「袁消」音同,故下令禁喊元宵之事。 元宵用面除江米面外,還有粘高梁面、黃米面等。餡則有桂花白糖、山渣白糖、什錦、豆沙、棗泥等。形制上,或大若核桃,也有小如黃豆的「百子湯元」,還有實心圓子和薄皮的「碌皮湯園」。
春餅
立春吃春餅是中國一種古老風俗。晉代已有「五 春餅
芋盤」即「春盤」,是將春餅與菜同置一盤之內。唐宋時立春吃春餅之風漸盛,皇帝並以之賜近臣百官,當時的春盤極為講究:「翠縷紅絲,金雞玉燕,備極精巧,每盤直萬錢」。 民間也用以互相饋贈。吃春餅的食俗也影響了兄弟民族。如耶律楚律隨成吉思汗征西域時就曾命廚師作春盤,並作詩日:「昨朝春日偶然忘,試作春盤我一嘗。本案初開銀線亂,砂瓶煮熟藕絲長。勻和豌豆揉蔥白,細剪萎蒿點韭黃。也與何曾同是飽,區區何必待膏梁」。 春餅發展到今天,形制隨地而異,食用時間也因地而別。有烙制、也有蒸制;或大如團扇,或小如荷甲。
意義
人們說,有海水新春壁紙(20張)的地方就有中華兒女,而有中華兒女的地方,就有春節。放眼中華大地,舉目五洲四海,每逢春節,禮花綻放,龍舞翻飛,歡聲笑語盪漾,春節熱鬧了中國,春節也正走向世界。 春節不僅是中國人的春節,也是世界的春節。 春節首先是個親人的節日、家庭的節日,而人特別是中國人最看重家庭和親情。中國有句老話:「大年三十吃餃子,沒有外人」,意思是說一年忙到頭的人們,四處漂流的人們,過春節時一般都要回家,父子兩代,祖孫三代,甚至四世同堂,敬杯酒,鞠個躬,父慈子孝,母良妻賢,人們在鞭炮聲中,在鑼鼓聲中,在歡笑聲中,享受著人間溫暖。這種溫暖同金錢無關,同權力無關,同勢利無關,是骨肉情,闔家歡。同時,春節還是加深人與人之間感情、溝通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節日,是團結的節日。不但在親人之間,即使在互不相識「外人」之間,包括在有些隔閡、有些矛盾的人們之間,春節見面時也會客氣一點,會有笑容和寬容。有點理解和關心,一句「恭喜發財」,一句「新春愉快」,誰聽了誰高興。總之,春節是使人和陸相處、歡樂愉快的盛大節日。 春節是集中展現傳統文化的節日。海外華人過春節(19張)過春節,是對和平、友誼和親情的檢閱和激勵,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禱。春節文化是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東方文化,受人喜愛,深入人心。如今,春節不但深入中國人心,還深入了外國人心。重家庭、重親情,中國人、外國人都一樣。在一些有中國人的國家和地區,外國人也同中國人一起過春節。除了原來的幾千萬華僑華人和留學人員,今天還有更多的中國人在走出國門,也有更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人的進進出出,勢必促進文化的進進出出,有「西學東漸」,也有「東學西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東西方互相吸收文化的精華,取長補短,凡是健康的、文明的就是世界歡迎的。文化交流使世界更文明,生活更多彩。 春節的魅力是中國的魅力、東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中國的春節,是對世界文明的一種貢獻,是送給全人類的一份厚禮。

『陸』 求高清的紅色幕布背景圖,適合在比較嚴肅的場合(比如博士答辯什麼的)當作PPT背景的

樓主您好,很高興為您答疑解惑,請選擇優質回答「好評+採納」! 採納答非所問的回答,以及惡意刷分將被加密處罰,請謹慎。如有其他問題,請將問題闡述清楚,採納後繼續追問!


『柒』 關於過年節日的作文

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朱仙鎮木板年畫《聚寶盆灶》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神。小年過後的第七天就到年三十了。
我國的春節一般是從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開序幕的,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在二十五日舉行祭灶儀式。舉行過祭灶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准備。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到除夕的這段時間,漫畫《祭灶上天》民間稱之為「迎春日」。
祭灶
據說,每年的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糖(或蜜)融化,塗抹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曰為:上天言好事。民間傳說,灶王爺上天專門告人間善惡,一旦那家被告有惡行,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此說法流傳的比較廣泛。
人們認為灶王爺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便會給家裡帶來幸福,可保佑來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要祭祀灶神,請求他上天後多說好話、吉利話。這種送灶神的儀式叫做「送灶」或「辭灶」。
送灶時,為了讓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人們就用各種辦法對付他。有的用膠牙糖敬它,好把灶王爺的牙齒粘住,使它不能亂說話;有的用酒糟塗抹灶門,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亂說話。
灶神受到人們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短」,當然就不好講壞話了,這實際上是民間一種倫理道德的自律。
7天之後,也就是在除夕夜,還要把「灶神」再接回來。因為,年三十的晚上,灶王爺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有「接灶」「接神」的儀式。按一般地方的風俗,接送灶王爺都由男主人主持,女眷不參加,古時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
送走「灶神」以後,便輪到祭拜祖宗,民間稱「掛影」。天津市民俗專家林希介紹說,小年這天要把祖宗的畫像或照片掛在牆上,備好酒水、貢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
吃灶糖
灶糖是一種麥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製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寒冷,糖瓜凝固得堅實而里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2]

臘月二十四

掃塵
漫畫《掃捨去塵》民諺稱「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舉行過灶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准備。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大江南北,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氣氛。
據典籍記載,上古就有年終掃除的習慣。 本「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俗,由來已久。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清嘉錄》卷十二記載:「臘將殘,擇憲書宜掃舍宇日,去庭戶塵穢。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塵埃』」。 臘月二十四「掃房」,對庭院內外進行徹底的大清理。可見,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也是中華民族在漫長歷史中積累的在冬季講究衛生,預防疾病的傳統美德。 [3]
漫畫《推磨做豆腐》

臘月二十五

臘月二十六

割年肉
俗話說「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殺豬,當然是殺自家養的豬;割肉,是指沒養豬的人家到集市上去買過年吃的肉。
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往往在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5]
漫畫《宰雞趕大集》

臘月二十七

宰雞趕大集
民諺稱「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這一天,家家戶戶除了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趕集上店、集中采購。與平日以購缺賣余為主要目的的趕集相比,臘月二十七趕集主要是買賣年節物品,例如:鞭炮、春聯、神馬、香燭、燒紙、牛羊肉、贈送小孩子的各種玩具禮品、女孩子的各種頭花飾物等等。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紅火熱鬧。
洗浴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准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6]
漫畫《貼桃符》

臘月二十八

貼花花
年謠雲:「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所謂貼花花,就是張貼年畫、春聯、窗花和各種神碼。
其中貼春聯的習俗源於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典術》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到了五代時,後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學,他每年都命人題寫桃符,成為後世春聯之濫觴,而題寫於桃符上的「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便成為有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副「春聯」。後來,隨著造紙術的問世,才出現了以紅紙代替桃木的張貼春聯的習俗。[7]
漫畫《上供請祖》

臘月二十九

祭祖
年謠稱:「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對於祖先的崇拜,在我國由來已久。事死如生不僅是孝道的重要標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節是大節,上墳請祖儀式也就格外鄭重。上墳請祖的時間,大多數地區在二十九日早晨請祖。據漢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記載:「正月之朔是為正月,躬率妻孥,潔祀祖禰。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室家尊卑,無大無小,以次列於先祖之前,子婦曾孫各上椒酒於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這說明,早在漢代我國的祭祖活動就已經是春節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活動了。
小除夕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8]

臘月三十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歷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迎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里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貼門神
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門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傳說中的神荼、郁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唐代以後,又有畫猛將秦瓊、尉遲敬德二人像為門神的,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為門神的。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門神分三類:第一類是「大門門神」,多貼在車門或整間大門上,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第二類是「街門門神」,多貼小街門上,高約二尺,寬約一尺。這兩種門神都是一黑臉一白臉兩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獰惡,各手執槊鉞。第三類是「屋門門神」,較街門門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門最多是貼「麒麟送子」像,兩個敷粉塗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這種門神,本應貼在新結婚的屋門上,以取吉利,後來也就作普通街門的新年點綴品了。
貼春聯
春聯亦名「門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於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發展為春聯。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清人陳尚古的《簪雲樓雜說》中記載,有一年朱元璋准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副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但廟宇用黃紙,守制(服孝未滿)用白、綠、黃三色,第一年用白紙,第二年綠紙,第三年黃紙,第四年喪服滿才恢復用紅紙。因滿族尚白,清宮廷春聯用白紙,藍邊包於外,紅條鑲於內。
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貼掛千
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它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春聯由神荼、郁壘的名字而向文字發展,而年畫依然沿著繪畫方向發展。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家裡,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節貼春聯,年畫也受其影響隨之而盛行開來,全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我國年畫的三大流派。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歷。掛千,就是用吉祥語鐫於紅紙之上,長尺有咫,粘之門前,與桃符相輝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為佛前所掛。掛千民戶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較少。其黃紙長三寸,紅紙長寸余,是「小掛千」,為市肆所用。最早的掛千當是以制錢(銅錢)串掛的,與壓歲錢一樣,有壓勝的作用。[9]
守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給壓歲錢
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裡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裡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們齊集正廳,高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新年快樂,列隊跪拜;而後伸手要紅包。甚而追討到爺爺媽媽的卧房,一齊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壓歲錢,壓歲錢!」老人家還嫌不夠熱鬧,故作小氣,由討價還價到圍攻摸索,最後把老祖宗的紅包挖掘出來,大家搶掠一空,才呼嘯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卻樂不可支,認為這是新年事事順利的好兆頭。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晚輩對長輩的尊敬,是一項整合家庭倫理關系的民俗活動。

正月初一

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拜年
春節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親朋好友家和鄰居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民間互訪拜年的形式,根據彼此的社會關系,大體可分4類:
一是走親戚。初一必須到岳父、須帶禮物。進門後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
二是禮節性的拜訪。如給同事、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這種情況一般不宜久坐,寒喧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應擇日回拜。
三是感謝性的拜訪。凡一年來對人家欠情的(如律師、醫生等)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謝忱。
四是串門式的拜訪。對於左鄰右舍的街坊,素日沒有多大來往,但見面都能說得來,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見面彼此一抱拳說:「恭禧發財」、「一順百順」,在屋裡坐一會兒而已,無甚過多禮節。
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現在,有些機關、團體、企業、學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之為「團拜」。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占歲
舊時民間以進入新正初幾日的天氣陰晴來占本年年成。其說始於漢東方朔的《歲占》,謂歲後八日,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八日為谷。如果當日晴朗,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陰,所主之日不昌。後代沿其習,認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氣清朗,無風無雪為吉。後代由占歲發展成一系列的祭祀、慶祝活動。有初一不殺雞,初二不殺狗,初三不殺豬……初七不行刑的風俗朱仙鎮木板年畫。
貼畫雞
古時春節在門窗上畫雞來驅鬼怪邪氣。晉朝人著的《玄中記》里講到了前面說到的度朔山上的這只天雞,說是當太是剛剛升起,第一道陽光照到這株大樹上時,天雞就啼鳴了。它一啼,天下的雞就跟著叫起來了。所以春節所剪的雞,其實就是象徵著天雞。然而古代神話中還有雞是重明鳥變形的說法。據說堯帝時,過方的友邦上貢一種能辟邪的重明鳥,大家都歡迎重明鳥的到來,可是貢使不是年年都來,人們就刻一個木頭的重明鳥,或用銅鑄重明鳥放在門戶,或者在門窗上畫重明鳥,嚇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來。因重明鳥樣類似雞,以後就逐步改為畫雞或者剪窗花貼在門窗上,也即成為後世剪紙藝術的源頭。我國古代特別重視雞,稱它為「五德之禽」。《韓詩外傳》說,它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後有距能斗,是武德;敵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明報曉,是信德。所以人們不但在過年時剪雞,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為雞日。
聚財
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著一習俗,大年夜掃除干凈,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10]

正月初二

祭財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號,這天均大舉祭祀活動,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今年要發大財。[11]

正月初三

羊日
正月初三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在這一天里,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裡,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
燒門神紙
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並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穀子生日
民間以為正月初三位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小年朝
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12]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五日,北方叫「煮餑餑」。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沒有不吃的。從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戶都如是,就連待客也如此。婦女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新嫁女子在這一天歸寧。一說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本年內遇事破敗。破五習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窮,迎財神,開市貿易。
祭財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清代顧祿《清嘉錄》雲:「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又說:「今之路頭,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謂五路,當是東西南北中耳。」上海舊歷年有搶路頭的習俗。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於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
五祀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路頭」,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余」諧音,詩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
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願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裡,在新的一年裡路頭神畫像大發大富。
路頭神
路頭神是吳地所信奉的一位財神。俗以是日為他的生日,祭曬迎接,頗為壯觀。
俗以為接路頭,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別靈驗,因此叫「搶路頭」。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搶路頭」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護者,人們便不再在赴旅時祭祀它了。
至於人們在元月初五祭拜路頭神,並以此日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與初五之「五」牽連之故。北方於此日祭「五窮」也是一樣。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氣象,圖一年吉利,財源茂盛,東西南北中,財富五路並進。
送窮
正月初五「送窮」,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這一天各家用紙造婦人,稱為「掃晴娘」,「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穢土掃到袋內,送門外燃炮炸之。這一習俗又稱為「送窮土」,「送窮媳婦出門」。
開市
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關門,而在正月初五開市。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聖日,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13]

正月初七

人日
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傳說女蝸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後開始重視。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彩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綵為花、剪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發上。此外還有登高賦詩的習俗。唐代之後,更重視這個節日。每至人日,皇帝賜群臣彩縷人勝,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氣晴朗,則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順利。
吃七寶羹
人日節,人們用七種新鮮的節令蔬菜加米粉做成羹食用,稱為「七寶羹」,在人日的時候食用,以此來取吉兆,並說此物可以除去邪氣、醫治百病。各地物產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別。廣東潮汕用芥菜、芥蘭、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蔥、芫茜、韭菜加魚、肉等;台灣、福建用菠菜、芹菜、蔥蒜、韭菜、芥菜、薺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蔥兆聰明,蒜兆精於算計,芥菜令人長壽,如此種種。
撈魚生
南方一些地區,人們有在人日節「撈魚生」的習俗,撈魚生時,往往多人圍滿一座,把魚肉、配料與醬料倒在大盤里,大家站起身,揮動筷子,將魚料撈動,口中還要不斷喊到:「撈啊!撈啊!發啊!發啊!」,而且要越撈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攤煎餅
民間此日要吃春餅卷"盒子菜"(熟肉食品),並在庭院攤煎餅,「熏天」。
出遊、登高
人日節也是仕女出遊與文人墨客登高賦詩的日子。唐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詩雲:「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柳條弄色不忍看,梅花滿枝空斷腸。身在南蕃無所遇,心懷百憂復千慮。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14]

正月初八

穀日
傳說初八是穀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主這一天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
順星
民間以正月初八為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祭星」、「接星」。祭祀用兩張神碼,第一張印著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張是"本命延年壽星君"。二張前後撂在一起,夾在神紙夾子上,放在院中夭地桌後方正中受祀。神碼前陳放著用香油浸捻的黃、白二色燈花紙捻成的燈花,放入直徑寸許的"燈盞碗",或用49盞,或用108盞,點燃。再供熟元宵和清茶。黃昏後,以北斗為目標祭祀。祭祀後,待殘燈將滅,將神碼、香根與芝麻秸、松柏枝一同焚化,祀成。[15]

正月初九

天日
正月初九是天日,傳說此日為玉皇大帝生日。主要習俗有祭玉皇、道觀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時,婦女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16]

正月初十

石頭生日
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設祭享祀石頭,恐傷莊稼。也稱「石不動」「十不動」。河南風俗這一日家家向石頭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饃餅,認為吃餅一年之內便會財運亨通。在山東鄆城等地有抬石頭神之舉。初九夜,人們將一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大石頭上,初十日早晨,以繩系罐鼻,由十個小夥子輪流抬著瓦罐走。石頭不落地則預示當年豐收。
賀老鼠嫁女
舊時民間俗信。在正月舉行的祀鼠活動,亦稱「老鼠嫁女」「老鼠娶親」。具體日期因地而異,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區是正月初十。山西平遙縣初十日將面餅置牆根,名曰「賀老鼠嫁女」。湖南寧遠則以十七日為「老鼠嫁女」這一日忌開啟箱櫃,怕驚動老鼠。前一天晚上,兒童將糖果、花生等放置陰暗處,並將鍋蓋簸箕等大物大敲大打,為老鼠崔妝,第二天早晨,將鼠穴閉塞,認為從此以後屬可以永遠絕跡。還有的地區於老鼠娶婦日很早就上床睡覺,也不為驚擾老鼠,俗謂你擾它一天,它擾你一年。[17]

正月十五

元宵節
元宵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著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展開來。而元宵節俗真正的動力是因為它處在新的時間點上,人們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時間階段來表達自己的生活願望。
燈會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以後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18]

『捌』 傣族的風俗、語言、節日、服飾等的詳細介紹

傣族供奉自己村寨的社神,傣語稱「丟拉曼」,也稱「披曼」,是保護神,每年要祭祀兩次,栽秧前為祈求豐收,秋收後為謝恩,要集體殺牛或豬一頭,各家備貢品送入供奉社神的房內,待念完祭詞後,大家共食。

新加入社的成員,要用雞、酒和臘肉條供奉社神。在勐海等地屠宰祭牲仍保留著剽牛和食牛皮的風俗。元江、新平等地的傣族,普遍崇拜龍樹、龍神,元江江邊傣族每年農歷3月祭龍樹時,

全村要殺紅牛,殺前在紅牛身上用白灰畫成花紋,還要在牛身上披紅綠布。同月還要殺豬祭「天公地母」,以求保佑牲畜平安。

內地傣族婦女服裝與邊疆大體相同,但有地區性特點,往往因此被其他民族稱為「花腰傣」、「大袖傣」等。

如玉溪市新平的傣族婦女用長達丈余的特製花腰帶系筒裙,由此而得名「花腰傣」。她們的服裝以黑色、紅色基調為主,貼身的短褂長及上腰部,領口用細銀泡拼成上下交錯的菱形圖案,腰間裝飾長達五、六米的綉花腰帶,頭戴尖頂「雞樅」斗笠帽,帽沿上翹。

傣族有自己的民族語言,因分布而分別被稱為傣語、泰語、寮國語等,屬漢藏語系侗台語族(壯侗語族)台語支。

(8)節慶背景圖片喜慶紅色幕布擴展閱讀

傣族的來源

其中影響最大的一種說法為「南下說」,該說法認為傣族源於川北陝南地區、阿爾泰山地區等中國北方或更遠的地方,在其他民族的驅逐下不斷南下,在遷徙的過程中,傣族一度停留在了雲南,並建立起了南詔王國,在忽必烈平大理以後,傣族被迫繼續南遷至雲南南部及東南亞一帶,

該觀點由於研究的深入已被越來越多的學者所放棄。其他還有起源於印度尼西亞群島、兩廣雲貴地區等說法。隨著對傣族民族文獻研究的深入,遷徙說得到了越來越多證據的支撐,如《本勐傣泐西雙邦》、《西賀勐龍》、《巴沙坦》等,

這些文獻顯示傣族居住區的土著主要為拉瓦人、克木人、孟人、孔人等,傣族為後來遷徙進入的。一些學者從語言學角度出發,

提出了傣族先民曾與壯族先民在同一個地域生活的觀點,認為傣族是從廣西地區遷出的,但鄭曉雲認為由於不同族源的民族使用同一語言的原因有很多,這一研究方法並不能說明傣族的起源。

『玖』 不同的人地方不僅有不同的節日風俗,還有各具特色的藝術形式。說說藏戲有什麼

《藏戲》這篇課文介紹了藏戲的什麼?
謝謝朋友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如果沒有猜錯的話,是我本人第一個回答這個問題的,希望全國的朋友們,支持我!不管答案是正確還是錯誤,都給我點個贊吧!

【一】為了驗證我這個問題,是否正確?請全國的朋友一起來看原文(小學六年級語文):

藏戲

不同的地方不僅有不同的節日風俗,還有獨具特色的藝術樣式。這篇課文講的是藏文化的「活化石」――藏戲。默讀課文,說說藏戲有什麼特色,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的。

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是戴著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在演出時是沒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一部戲可以演出三五天還沒有結束的呢?

還是從西藏那個僧人唐東傑布的傳奇故事講起吧。

那時候,雅魯藏布江上沒有一座橋,數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馬脫韁般的激流中,許多涉水過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於是,年輕的僧人唐東傑布許下宏願,發誓架橋,為民造福。一無所有的唐東傑布,招來的只有一陣鬨堂大笑。

於是就有了這樣一段傳奇。 唐東傑布在山南瓊結,認識了能歌善舞的七兄妹,組成了西藏的第一個藏戲班子,用歌舞說唱的形式,表演歷史故事和傳說,勸人行善積德,出錢出力,共同修橋。隨著雄渾的歌聲響徹雪山曠野,有人獻出錢財,有人布施鐵塊,有人送來糧食,更有大批的漁民、工匠、流浪漢跟著他們,從一個架橋工地,走到另一個架橋工地。隨著鐵索橋一座接著一座地架起來,藏戲的種子也隨之撒遍了雪域高原。

身無分文的唐東傑布就這樣在雅魯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鐵索橋,同時,成為藏戲的開山鼻祖。

傳說,唐東傑布在母親的肚子里待了80年,出生時頭發鬍子都白了。因此,在藏戲里,他的面具是白色的,前額飾有日月,兩頰貼著短發,眉眼嘴角永遠帶著神秘的笑。

在藏戲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顏色和形狀基本相同。

國王的面具是紅色的,紅色代表威嚴。

王妃的面具是綠色的,綠色代表柔順。

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象徵其兩面三刀的性格。

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壓抑和恐怖。

村民老人的面具則用白布或黃布縫制,眼睛和嘴唇處挖出窟窿,以示朴實敦厚。

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藏戲的藝人們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燈光,不要道具,只要鼓、一鈸為其伴奏。他們別無所求,只要有觀眾就行。

觀眾團團圍坐,所有的劇情全靠藝人們用說唱來描述。藝人們唱著,說著,跳著,在面具下演繹著各種故事。面具運用象徵、誇張的手法,使戲劇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鮮明,這是藏戲面具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根據之一。

西藏地廣人稀,生產形態鬆散,生活節奏比較緩慢。表現在藏戲中,即情節可以任其拖延,藝人們的唱腔、舞蹈動作可以隨意發揮,一段戲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復,觀眾也在吃喝玩耍中看戲,雙方隨心所欲、優哉游哉,一出戲演他個三五天毫不稀奇。

藏戲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地師傳身授下去。

【二】現在,我擔任過高中語文教師,下面我也來試試,這篇文章怎麼做教學設計,給學生上一堂生動的課,從課堂中找答案。

教學目標:

1. 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激發民族自豪感。了解藏戲的傳說及藏戲的特點,體會作

者對藏

戲這種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2.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學習作者圍繞中心選材的寫作方法,體會難理解的字、詞、句的意

思,了解各段大意。

3.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的學習,提高分析、感悟理解、表達的綜合能力。

教學重點:

1. 知道藏戲的由來及特點,感受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激發民族自豪感。

2. 了解文章的結構和寫作順序,品味作品富有表現力的句段。

教學難點:

採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模式學習本文,培養閱讀能力。

教學安排:1課時。

教學准備:

1.媒體圖片人物的視頻和課件。

2.錄音的戲劇欣賞片段。

3.本文朗讀錄音。

教學過程:

一. 激發興趣,導入內容:

1. 播放媒體――人物圖片。(各種戲劇的人物圖片)

2. 指名說說,圖片人物都有哪些民族。

3. 放錄音,聽戲劇片段,式說圖片中對應的民族人物。

4. 自由談談,你最喜歡的是哪種民族,為什麼?

二. 引入課文,板書課題:《藏戲》

三. 學習課文:

1. 播放課文朗讀錄音,讓學生邊聽課文范讀,邊給不認識的字注音,清除閱讀障礙。

2. 播放藏戲的資料,了解藏戲的由來。

3.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出示閱讀要求:(自學或同桌互學)

(1)這是一篇略學課文,主要講的什麼民族的什麼內容?

(2)藏戲同其他劇種相比,獨特魅力的地方是什麼?(快速瀏覽課文,畫出相關的語句和不理

解的詞語)

4. 檢查學習情況:

(1)你有哪些詞語不理解的需要同學幫助請提出來?

生:「吞噬、奇葩」

指生解答:(略)

(2)從藏戲方面,課文講了哪些內容?

指生回答:(略)

教師板書:藏戲的形成、藝術特色。

(3)你從哪些地方看出,藏戲具有獨特的魅力?

5. 細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總結每段的大意。

給學生時間思考,指名回答,老師明確。

6.全文分為四段:

第一段(1-3自然段):用設問句揭示藏戲的特點。

第二段(4-7自然段):講了藏戲的形成。

第三段(8-18自然段):講的是藏戲的面具特色。

第四段(19-21自然段):藏戲形成了固定的形式,並一代一代師傳身授下去。

7. 朗讀品味了解藏戲的特點。

師:齊讀第一段,從哪一句可以看出是寫藏戲的特點?

生:(連續的三個排比式句的問句,更能突出藏戲的特點,還含有民族自豪感。)

指名朗讀這一段。

8. 有感情地朗讀第二段,唐東傑布的故事有哪些傳奇色彩?

(1)分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

(2)指小組代表回答。(略)

教師板書:傳奇色彩:勇敢的傳奇;齊心合力、人定勝天的傳奇;藝術的傳奇。

(3) 教師小結:這個傳奇的故事深深紮根在藏民的心中,唐東傑布不愧被譽為藏戲的開山鼻祖,時

至今日,在每個藏戲劇團,都會供奉著他的畫像,讓他接受著一代代藝人的膜拜,也讓我們頓生出

幾分神聖和肅穆感。

(4)全班有感情的朗讀這一段。

9. 有感情的自讀第三段,具體了解藏戲的特點,感受藏戲獨特的藝術魅力。

(1)出示主題,研讀時填空:

( )的面具 ( )的舞台 ( )的演唱風格

(2)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反復閱讀相關段落,把藏戲的主要特點用一句話或一個詞概括出來。

(3)指2―3名學生結合具體內容回答,教師隨機板書。

四. 教師板書:多樣、誇張、形象的面具

沒有固定的舞台

固定的程式、唱腔及動作豐富

五. 教師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這一課後,也許同學們已經喜歡上它了。從藏戲可以想像到,許多地區、民

族,都有著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是中華文化的奇葩。而藏戲自然、古樸,有神秘的獨特魅力,看

戲時的輕松自然、隨心所欲帶給人們極美得享受。藏戲作為藏族的傳統劇種,到幾百年後的今天,

仍有著無窮的魅力,是寶貴的文化遺產。讓我們再一次齊讀開頭部分。

9. 欣賞全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1)讀自己喜歡的片段。

(2)同桌交流學習收獲。

三.布置作業:

1.給下列字組詞。

婀(婀娜 ) 渾( 雄渾) 俊(俊俏 )

容(容貌 ) 舞(舞姿 ) 身(身份)

唱(唱腔 ) 敦(敦厚 ) 贊(贊嘆不已)

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在藏戲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帶的面具,其顏色和形狀基本相同。

(1).(善者 )的面具是白色的,白色代表(純潔 );

(2)(國王 ) 的面具是紅色的,紅色代表( 威嚴);

(3)(王妃) 的面具是綠色的,綠色代表(柔順);

(4)(活佛)的面具是黃色的,黃色代表(吉祥);

(5)(巫女)的面具是半白半黑的,象徵其性格(兩面三刀);

(6)(妖魔)的面具是青面獠牙,以示(壓抑和恐怖);

三. 板書設計

《藏 戲》

藏戲的形成、藝術特色。

傳奇色彩:勇敢的傳奇;齊心合力、人定勝天的傳奇;藝術的傳奇。

特點: 多樣、誇張、形象的面具

沒有固定的舞台

固定的程式、唱腔及動作豐富

【三】朋友們看了我的教學設計以後,可以回答問題了吧?我的答案是:《藏戲》這篇課文說了藏戲的形成,特點。

不知道答案是否正確,請全國的小學語文教師來給我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