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三山藏在哪裡圖片
擴展閱讀
電腦頁面布置的圖片 2024-11-16 13:27:33
ps怎麼收起一個組的圖片 2024-11-16 13:22:51
高清美女傷感圖片素材 2024-11-16 13:17:30

三山藏在哪裡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4-24 00:43:21

A. 三山五嶽中的「三山」是哪三座山

三山:廬山、黃山、峨眉山。

五嶽: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南嶽衡山。

B. 三山五嶽海拔各是多少哪裡

東岳泰山(1532米),位於山東泰安市。

西嶽華山(1997米),位於陝西華陰市。

南嶽衡山(1512米),位於湖南省長沙以南的衡山縣。

北嶽恆山(2017米),位於山西渾源縣。

中嶽嵩山(1440米),位於河南登封市。

C. 三山是指哪三座山

三山,有三種說法:

(1)是指華夏遠古神話傳說中的三條龍脈:喜馬拉雅山脈(盤古開天闢地、共工怒觸不周山)、昆侖山脈(玉帝居庭玉京山、嫦娥奔月)、天山山脈(西王母娘居庭、女媧煉石補天);

(2)是道教傳說中的三座仙山:蓬萊(蓬壺)、方丈山(方壺)、瀛洲(瀛壺);

(3)今人所喜歡的三座旅遊名山:黃山、廬山、雁盪山。

三山五嶽遍布華夏大地,或綿延千里,或高聳平原盆地之上,格外險峻。其中三山是華夏遠古傳說之地;五嶽是中華文化的興盛之地。

(3)三山藏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雁盪山主體位於浙江省溫州市東北部海濱,小部在台州市溫嶺南境。《載敬堂集》載:「雁盪山以甌江自然斷裂,分北雁盪山和南雁盪山。近人以景觀區位,有北雁盪山、南雁盪山、西雁盪山、東雁盪山、中雁盪山之稱。雁盪山,形成於一億二千萬年以前,是環太平洋大陸邊緣火山帶中一座日至紀流紋質破火地。其開山鑿勝始於南北朝,興於唐 ,素有「寰中絕勝」、「海上名山」之譽。史稱「東南第一山」。

總面積450平方公里,500 多個景點分布於8個景區,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飛瀑流泉稱勝。其中,靈峰、靈岩、大龍湫三個景區被稱為「雁盪三絕」。特別是靈峰夜景,靈岩飛渡堪稱中國一絕。因山頂有湖,蘆葦茂密,結草為盪,南歸秋雁多宿於此,故名雁盪。

歷代文人墨客紛至沓來,謝靈運、貫休、沈括、徐霞客、康有為、張大千、沙孟海、潘天壽、郁達夫、郭沫若、鄧拓、舒婷等都留下了詩篇和墨跡。

D. 中國的三山五嶽是指那幾座山,它們分別坐落在什麼地方

三山,有三種說法:

(1)是指華夏遠古神話傳說中的三條龍脈:喜馬拉雅山脈(盤古開天闢地、共工怒觸不周山)、昆侖山脈(玉帝居庭玉京山、嫦娥奔月)、天山山脈(西王母娘居庭、女媧煉石補天);

(2)是道教傳說中的三座仙山:蓬萊(蓬壺)、方丈山(方壺)、瀛洲(瀛壺);

(3)今人所喜歡的三座旅遊名山:黃山、廬山、雁盪山。

五嶽指泰山、華山、衡山、嵩山、恆山。

泰山是「五嶽」之首,位於山東泰安 。

華山海拔2154.9米,位於陝西省西安以東120公里歷史文化故地渭南市的華陰市境內。

衡山,又名南嶽,是我國五嶽之一,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海拔1300.2米。

北嶽恆山:

山西恆山,原名高是山、玄武山、崞山,後附會北嶽恆山故事,明後期建北嶽廟,清順治被定為北嶽。

河北恆山,明代以前北嶽,今大茂山,亦名恆山、常山、玄岳、神尖、毋恤台、神仙山等,位於河北省阜平縣西北70里,海拔1989米;北嶽廟在曲陽。

中嶽嵩山橫跨滎陽、新密、鞏義、登封、偃師、伊川、洛陽等市縣,全長60多公里。

(4)三山藏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三山五嶽遍布華夏大地,或綿延千里,或高聳平原盆地之上,格外險峻。

三山是華夏遠古傳說之地;五嶽是中華文化的興盛之地。

五嶽是遠古山神崇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它們以象徵中華民族的高大形象而名聞天下。以中原為中心,按東、西、南、北、中方位命名。五嶽稱華夏名山之首,有景觀和文化雙重意義。五嶽各具特色:東岳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南嶽衡山之秀,北嶽恆山之奇,中嶽嵩山之峻,早已聞名於世界。

E. 三山五嶽分別指的是什麼山分別在什麼地方

中國名山的三山。傳說中的「三山」因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格外受到古人的神往。《史記》載:「齊人徐福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從此以後三山的名字,便在古代小說、戲曲、筆記中經常出現,然而它是傳說,不存在的。後人為了延續三山五嶽的美麗神話,就在五嶽之外的名山中間選擇新的三山,廣為流傳的三山是: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盪山。然而,另有一說為:安徽黃山、江西廬山、四川峨嵋山。目前國際上大部分認可的是第一種說法,因為峨眉山本身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一般不把它重復列為三山之一。黃山位於中國安徽省南部,橫亘在黃山區、徽州區、歙縣、黟縣和休寧縣之間,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其中精華部分為154平方公里,號稱五百里黃山。廬山又名匡山,或匡廬。位於江西省北部,北臨中國第一大河長江,東瀕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一山獨峙,群峰崢嶸,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的美譽,以「奇、秀、險、雄」聞名於世,1996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雁盪山又稱北雁盪山,位於浙江溫州樂清境內,屬括蒼山脈。以山水奇秀聞名,號稱「東南第一山」。山頂有湖,秋雁來棲,故稱雁盪。
中國名山的五嶽。五嶽是遠古山神崇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它們以象徵中華民族的高大形象而名聞天下。以中原為中心,按東、西、南、北、中方位命名,東岳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北嶽恆山之奇,中嶽嵩山之峻,南嶽衡山之秀,早已聞名於世界。 東岳泰山位於山東,巍峨陡峻,氣勢磅礴,被尊為五嶽之首,號稱「天下第一山」,被視為崇高、神聖的象徵,故有「五嶽獨尊」之說。「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千載流傳。 「重於泰山」、「有眼不識泰山」、「泰山北斗」――泰山其實已經作為我們民族文化積淀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嶽華山風景名勝區位於陝西華陰縣,為五嶽之西嶽。西嶽華山,五帝時稱「太華」,夏商時稱「西嶽」,雅稱「華岳」。據清代著名學者章太炎先生考證,「華夏」、「中華」皆藉華山而得名。「自古華山一條路」,險居五嶽之首。北瞰黃河,南依秦嶺,雄踞關中平原東部秦晉豫三省交匯處,南峰落雁、東峰朝陽、西峰蓮花、北峰雲台、中峰玉女五峰環峙,高擎天空,「遠而望之若花狀」,故有其名。 中嶽嵩山古稱外方,又稱嵩高,屬伏牛山脈,其主體在今河南登封縣境內,東鄰省會鄭州,西鄰九朝古都洛陽。橫卧中原腹地的嵩山,三皇五帝都曾在此生息繁衍,炎黃祖源,三代都地。嵩陽書院乃儒家文化聖地;少林寺是禪宗祖庭,少林武術馳名中外。嵩山不同於其他四山者,似乎突出在一個「奧」字上:自然景色奇麗,奧妙無窮。太室如龍眠,少室似鳳舞,三十六峰雄渾奇秀,更有奇特的地質地貌,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地層匯聚一處,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地質「五世同堂」的「天然地質博物館」。周平王東遷洛陽後,以嵩山位於中央,是為天地之中,故定嵩山為中嶽。嵩山主要由太室、少室二山組成,山體從東至西橫卧,蜿蜒70公里,故有「中嶽如卧」之說。嵩山風景名勝區由少林寺、中嶽廟、嵩陽書院、觀星台、三岳寨、白沙湖六大景區組成。嵩山之頂名曰峻極,海拔1512米,古有「峻極於天」之說。 北嶽恆山,又稱恆岳,位於山西渾源縣。恆山別名常山。恆,常也,萬物伏北方,有常也。歷來稱為北嶽。秦朝時「奉天下名山十二,其二便是恆山」,《爾雅》也稱:「恆山為北嶽」。北嶽恆山則山勢陡峭,溝谷深邃。深山藏寶,如著名的「懸空寺」便隱匿其中。相傳四千年前舜帝巡狩至此,因見其山勢雄偉,遂封為北嶽。泰山之次便是恆山。南嶽衡山位於湖南省衡山縣,是五嶽之南嶽,自古天下聞名,尤以壯美的自然風光和佛、道兩教形成的人文景觀著稱。橫卧中原腹地的嵩山,三皇五帝都曾在此生息繁衍,炎黃祖源,三代都地。嵩陽書院乃儒家文化聖地;少林寺是禪宗祖庭,少林武術馳名中外。西嶽華山,五帝時稱「太華」,夏商時稱「西嶽」,雅稱「華岳」。

F. 三山五嶽分別在哪裡

三山:蓬萊(蓬壺)、方丈山(方壺)、瀛洲(瀛壺),今有黃山、廬山、雁盪山新三山的說法;

五嶽:泰山、華山、衡山、嵩山、恆山。

三山五嶽在中國雖不是最高的山,但都高聳於平原或盆地之上,這樣也就顯得格外險峻。

1、泰山

泰山是「五嶽」之首,有「中華國山」、「天下第一山」之美譽,又稱東岳,中華十大名山之首,位於山東泰安,有數千年精神文化的滲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觀的烘托。

2、華山

華山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海拔2154.9米,位於陝西省西安以東120公里歷史文化故地渭南市的華陰市境內,北臨坦盪的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黃河,南依秦嶺,是秦嶺支脈分水脊的北側的一座花崗岩山。

3、衡山

衡山是我國五嶽之一,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由於氣候條件較其他四岳為好,處處是茂林修竹,終年翠綠;奇花異草,四時飄香,自然景色十分秀麗,因而又有「南嶽獨秀」的美稱。

4、恆山

山西恆山,明後期建北嶽廟,清順治被定為北嶽。與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並稱為五嶽,揚名國內外。1982年,恆山以山西恆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5、嵩山

中嶽嵩山,全長60多公里。主體部分在登封境內,分東西兩部分,東為太室山,西為少室山。太室山主峰為峻極峰,海拔1494米,少室山最高峰為連天峰,海拔1512米,兩山各有36峰,合稱嵩山72峰。

東,西,中三岳位於黃河附近。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這是中國祖先定居的最早的地方,對中華民族的文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新三山位於南部,比中原地區稍遠一些。它在五嶽之後成名,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南擴和中原文化的傳播。

(6)三山藏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古代帝王附會五嶽為群神所居,在諸山舉行封禪、祭祀盛典。「五嶽」一說始於漢武帝。

五嶽中「岳」意即高峻的山。中國古代,認為高山「峻極於天」,把位於中原地區的東、南、西、北方和中央的五座高山定為「五嶽」。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開始在五嶽修建佛寺,進行宗教活動,每個「岳」均尊奉一位「岳神」(或稱「大帝」、「神君」等)作為掌管該岳的最高神祇。

這幾座山上的天然風景亦逐漸被開發出來,供朝山信徒游覽。於是,五嶽又成為中國以山嶽自然景觀之美而兼具佛、道人文景觀之勝的風景名勝區。唐宋以前,五嶽大抵是佛、道共尊,寺、觀並存。宋以後,佛教和道教各自依靠政治背景和社會勢力彼此展開爭奪。到明清時期,南嶽、北嶽和中嶽仍保持著佛、道共尊的局面,東岳和西嶽則以道教勢力為主,成為中國道教的中心。

G. 「三山五嶽」是哪八座山,它們分別都在什麼地方,要精確到縣級。

【三山】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盪山
【五嶽】〖中嶽〗河南嵩山、〖東岳〗山東泰山、〖西嶽〗陝西華山、〖南嶽〗湖南衡山、〖北嶽〗山西恆山

H. 新疆號稱『三山夾兩盆『』』,三山是指哪三山兩盆是哪兩盆

1,三山是指最北的阿爾泰山,南為昆侖山,中部為天山山脈。

新疆北面是阿爾泰山,南面是連接青藏高原的喀喇昆侖山、昆侖山及阿爾金山山脈,天山山脈橫亘中部,把新疆分為南北疆兩部分。中國境內的天山全在新疆,西高東低,全長1700公里,南北寬100~400公里,總面積25萬平方公里。

2,兩盆是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和北部的准噶爾盆地。

位於天山南和昆侖山北的塔里木盆地,是我國最大的盆地,盆地長約1400公里,最寬約500公里,外貌呈不規則菱形,面積為53萬平方公里。盆地西部有巍峨的天山南脈和帕米爾高原,南部是高峻而寬廣的喀喇昆侖、昆侖及阿爾金山脈,盆地向東傾斜。

(8)三山藏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位於新疆的天山,是世界七大山系之一,位於歐亞大陸腹地,東西橫跨中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四國,全長約2500千米,南北平均寬250—350千米,最寬處達800千米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緯向山系,也是世界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山系和全球乾旱地區最大的山系。

天山山系位於歐亞大陸腹地,平均海拔約4000米,東起中國新疆哈密星星峽戈壁,西至烏茲別克的克孜勒庫姆沙漠,近東西向延伸,橫跨中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4國,在中國新疆境內綿延約1760千米。

新疆天山長達1760千米,占天山總長度的3/4以上,平均寬度300千米,擁有天山最高峰托木爾峰(海拔7443米),橫亘新疆全境,是准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天然地理分界,南北被塔克拉瑪干沙漠和古爾班通古特兩大沙漠環抱,是新疆地理的獨特標志。

I. 三山五嶽分別在哪

具體如下:

東岳泰山,1532米,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巍峨陡峻,氣勢磅礴,被視為崇高、神聖的象徵,故有「五嶽獨尊」之說。

西嶽華(huà)山,1997米,位於陝西華陰縣。五帝時稱「太華」,夏商時稱「西嶽」,雅稱「華岳」。

南嶽衡山,1512米,位於湖南長沙以南的衡山縣。因它位處星度二十八宿的軫星之翼,「度應璣衡」,像衡器一樣,可以稱量天地的輕重,能夠「銓德鈞物」,所以定名叫「衡山」。

北嶽恆山,2017米,位於山西渾源縣。山勢陡峭,溝谷深邃,深山藏寶,如著名的「懸空寺」便隱匿其中。

中嶽嵩山,1440米,位於河南登封縣。三皇五帝都曾在此生息繁衍,炎黃祖源,三代都地。

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

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

雁盪山以山水奇秀聞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譽,史稱中國「東南第一山」。

相關信息:

中國名山首推五嶽。「五嶽歸來不看山」。五嶽稱華夏名山之首,有景觀和文化雙重意義。五嶽各具特色:東岳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南嶽衡山之秀,北嶽恆山之奇,中嶽嵩山之峻,早已聞名於世。

J. 三山五嶽名傳天下,其中的三山和五嶽具體是哪裡

愛游山,尤愛游名山!

曾游過許多名山大川,深感於祖國山川的千姿百態,特點各千。

人們對於山的崇拜,起源於原始社會。由於山的高大雄偉,以及難於攀登等原因,給人以神秘感,被古人當作是幻想中神靈居住的地方。最早的時候,山還被當作「天梯」,「神仙」之所以能「上下於天」,就是沿著山爬上去的。這樣,就在我們人類的童年時代,便產生了許多「神仙」居山的神話與傳說。如西王母在天山瑤池宴請穆天子;昆侖山直達天廷,黃帝居之。所以我們的祖宗都以「赫赫我祖,來自昆侖」而自傲。

傳說中的「三山」也因其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格外受到古人的神往。

「三山」又稱「三神山」,「史記秦始皇本紀」載:「齊人徐市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從此以後三神山的名字,便在古代小說、戲曲、筆記中經常出現,然而它是傳說,不存在的。唐代詩人白居易在他的名作「長恨歌」中,非常詼諧的說:「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飄渺間。」既然是仙山,「凡俗」之人哪能見到!

不愧為一代雄主的秦皇漢武,卻十分迷信神鬼,據記載,秦始皇巡幸天下名山大川,曾登嶗山望「蓬萊」、「瀛洲」。漢武帝也曾來嶗山,祀海求仙,以求「長生不老」。至宋代,郡守朱處約在秦皇漢武求仙的地方,建起了蓬萊閣,人們稱為「蓬萊仙閣」。古往今來又不知有多少名人慕名前往尋訪「仙跡」。

蘇東坡有詩曰:「東方雲海空復空,群山出沒空明中」,仙跡是沒有的,一「空」而已。但這里的景色卻異常動人。

「五嶽」是我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南嶽衡山。他們是封建時代帝王加封的。

「史記集解」載:「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帝王們為了「報天之功」,常以雄偉險峻的大山為祥瑞,在峰頂上設壇祭祀,舉行封禪大典。

封禪的理論起源於戰國時代的齊、魯。而第一個舉行大規模封禪儀式的是秦始皇。秦皇親自祭祀的地方只有泰山一處。到了唐代,封禪活動更加頻繁。經過封建帝王的大肆吹捧,五嶽的地位更高了。

我國的名山不少,廬山、黃山、峨眉山名氣都不小,唯獨這五座山尊為「岳」,不是沒有道理。拿東、西、中三岳來說,都位於黃河岸邊,黃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搖籃,是華夏祖先最早定居的地方。五嶽在我國雖不是最高峻的山嶺,但都高聳在平原或盆地之上,這樣也就顯得格外險峻了。「詩經」中有「泰山岩岩,魯邦所瞻」、「嵩高維岳,駿極於天」等詩句,可以看出泰山、嵩山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同時,由於受到當時一些條件的限制,不可能對天下名山全面考察,當然也就無法「擇優錄取」了。

五嶽劈地摩天,氣冠群倫。千百年來,皇帝在這里祭祀,僧人道士在這里修行念經,善男信女在這里燒香許願,名人雅客也喜歡在這里賦詩作畫,給五嶽留下了眾多的人文遺跡,五嶽更加有名了。難怪人們登五嶽後,會發出「五嶽歸來不看山」的慨嘆。

東岳泰山聳立在山東省中部,高接雲天,巍峨陡峻,氣勢磅礴,最高峰為海拔1500多米,尊為五嶽之首。孔子曾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句,不過他當時所說的天下,僅限於魯國鄰近的幾個國家。後人在泰山山頂上刻有「孔子小天下處」的碑碣,以示紀念。故登泰山,自古有「小天下」之說。唐代詩人杜甫登臨泰山山頂後,寫下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詩句。據記載,歷代有七十二個帝王,都來過泰山,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古跡。

南嶽衡山位於湖南衡陽盆地北緣的湘江之濱。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0米。相傳大禹治水的時候到過這里,山上散布著廟宇亭台、石刻碑記等古跡,而且林木蒼郁,景色幽秀,享有「五嶽獨秀」的美名。山腳下的南嶽廟,始建於唐代,是湖南省最大的一座古建築。

西嶽華山,位於陝西省華陰縣。華山的雄險居五嶽之首。「自古華山一條路」,登臨猶如上天梯。遊客到了「千尺幢」下「回心石」處,如無勇氣,便會回心轉意,望峰興嘆,悻悻而歸。據說唐代的文人韓愈曾偕數人同游華山,登上蒼龍嶺時,只見下面萬丈深淵,白雲繞路,不堪回首,頓生絕望之念,便寫了一封遺書投在崖下訣別,後來還是華山所在地的官員把他救下山來。如今在當年韓愈痛哭投書的地方,經過修復,已是石級平穩,石柱為欄,鐵索可依,還可以索道上下,已不愁登臨之險了。華山還有許多美麗動人的神話,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在華山西峰上,至今還留有巨大的「斧劈石」。

北嶽恆山在山西省東北部,山勢陡峭,溝谷深邃。主峰玄武峰海拔2,017米,這里因交通不便,聲名不如泰山、華山那樣昭著,但偏是深山藏寶,恆山的許多古跡,如掛在半空之中、鑲嵌在筆立的山壁上的「懸空寺」,鄰近處還有我國現存最古最大的塔----應縣木塔,在全國是僅有的。

中嶽嵩山,屹立於河南省豫東平原西隅。有三個高峰,其最高峰1440米。始建於秦代的巍峨廟宇----中嶽廟,是五嶽之中較為完整的一所岳廟,也是我國最早的道教廟宇之一。此外,還有元代科學家郭守敬建造的「觀星台」,以及被稱為我國佛教禪宗發源地的少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