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諾氟沙星有效期寫在哪裡圖片
擴展閱讀
茶和書唯美圖片大全 2025-02-02 08:40:14
種子有哪些種類帶圖片 2025-02-02 08:34:37
電腦桌面怎麼設置圖片 2025-02-02 08:20:34

諾氟沙星有效期寫在哪裡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4-21 13:44:09

『壹』 如 圖是諾氟沙星膠囊的說明書,某患者遵醫囑,每次服用諾氟沙星400mg,一段時間後病情好轉.請回答以下

(1)由諾氟沙星化學式可知,一個諾氟沙星分子中含有16個碳原子、18個氫原子,諾氟沙星分子中碳、氫的原子個數比為16:18=8:9.
(2)諾氟沙星分子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是
12×16
12×16+1×18+19+14×3+16×3
×100%=60.2%.
(3)由諾氟沙星化學式可知,諾氟沙星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屬於有機化合物.
根據題意,每次服用諾氟沙星400mg,400mg=0.4g,每粒0.1g,則每次服用諾氟沙星的粒數為0.4g÷0.1g=4粒;一日服用2次,故一日服用諾氟沙星的數量為4粒×2=8粒;10日為一個療程,一個療程服用諾氟沙星的數量為8粒×10=80粒.
故答案為:(1)8:9;(2)60.2%;(3)有機化合物;80.

『貳』 諾氟沙星膠囊的包裝

鋁塑包裝,12粒*2板/盒,12粒*25板/盒

『叄』 諾氟沙星膠囊一天吃幾次吃幾粒有人嗎

口服1. 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奇異變形菌所致的急性單純性下尿路感染:一次0.4g(4粒),一日2次,療程3日。2. 其他病原菌所致的單純性尿路感染:劑量同上,療程7~10日。3. 復雜性尿路感染:劑量同上,療程10~21日。4. 單純性淋球菌性尿道炎:單次0.8~1.2g(8粒~12粒)。5. 急性及慢性前列腺炎:一次0.4g(4粒),一日2次,療程28日。6. 腸道感染:一次0.3~0.4g(3粒~4粒),一日2次,療程5~7日。7. 傷寒沙門菌感染:一日0.8~1.2g(8粒~12粒),分2~3次服用,療程14~21日。

『肆』 諾氟沙星葯品說明

消炎葯對懷孕都是有一定的影響的,注意去醫院復查。
在空氣中能吸收水分,遇光色漸變深.本品在二甲基甲醯胺中略溶,在水或乙醇中極微溶解,在醋酸,鹽酸或氫氧化鈉溶液中易溶.本品的熔點為218~224℃
諾氟沙星適用於敏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淋病,前列腺炎,腸道感染和傷寒及其他沙門菌感染.
查看更多好大夫信息

『伍』 諾氟沙星副作用

1、胃腸道反應 較為常見,可表現為腹部不適或疼痛、腹瀉、惡心或嘔吐。

2、中樞神經系統反應 可有頭昏、頭痛、嗜睡或失眠。

3、過敏反應皮疹、皮膚瘙癢,偶可發生滲出性多性紅斑及血管神經性水腫。少數患者有光敏反應。

4、本品大劑量應用或尿pH值在7以上時可發生結晶尿。為避免結晶尿的發生,宜多飲水,保持24小時排尿量在1200ml以上。

5、癲癇發作、精神異常、煩躁不安、意識障礙、幻覺、震顫。

6、少數患者可發生血清氨基轉移酶升高、血尿素氮增高及周圍血象白細胞降低,多屬輕度,並呈一過性。

『陸』 諾氟沙星

喹諾酮類quinolones是人工合成的含4-喹諾酮基本結構,對細菌DNA螺旋酶(DNA gyrase)具有選擇性抑製作用的抗菌葯物。目前發展迅速,臨床廣為使用。

一、喹諾酮類葯物概述

(一)簡史

萘啶酸(nalidixic acid)是1962年用於臨床的第一個喹諾酮類葯(實是萘啶酮),抗菌譜窄,口服吸收差,副作用多,現已不用。吡哌酸(pipemidic acid)抗菌活性強於萘啶酸,口服少量吸收,不良反應較萘啶酸少,可用於敏感菌的尿路感染與腸道感染。1979年合成諾氟沙星(norfloxacin),隨又合成一系列含氟的新喹諾酮類葯,通稱為氟喹諾酮類(fluoroquinolones)。

(二)化學結構與作用關系

本類葯物的構效關系研究表明:4-喹諾酮母核的3位均有羧酸基,6位引入氟原子可增強抗菌作用並對金葡菌有抗菌活性;7位引進哌嗪環可提高對金葡菌及綠膿桿菌的抗菌作用(如諾氟沙星),哌嗪環被甲基哌嗪環取代(如培氟沙星),則脂溶性增加,腸道吸收增強,細胞的穿透性提高,半衰期延長。在8位引進第二個氟原子,可進一步提高腸道吸收,延長半衰期(如洛美沙星等),N-1修飾以環丙基團(環丙沙星)或惡嗪基團(氧氟沙星)可擴大抗菌譜,增強對衣原體、支原體及分支桿菌(結核桿菌與麻風桿菌等)的抗菌活性,惡嗪環還可提高水溶性,使葯物在體內不被代謝,以原形經尿排泄。

(三)抗菌作用機制

喹諾酮類通過抑制DNA螺旋酶作用,阻礙DNA合成而導致細菌死亡。大腸桿菌的DNA螺旋酶是四疊體結構的蛋白,由2個A亞單位與2個B亞單位組成,分子量分別為105kD與95kD(見圖42-1)。細菌在合成DNA過程中,DNA螺旋酶的A亞單位將染色體DNA正超螺旋的一條單鏈(後鏈)切開,接著B亞單位使DNA的前鏈後移,A亞單位再將切口封住,形成了負超螺旋。根據實驗研究,氟喹諾酮類葯並不是直接與DNA螺旋酶結合,而是與DNA雙鏈中非配對鹼基結合,抑制DNA抑螺旋酶的A亞單位,使DNA超螺旋結構不能封口,這樣DNA單鏈暴露,導致mRNA與蛋白合成失控,最後細菌死亡。

本類葯體外對DNA螺旋酶的半抑制濃度(IC50)與其對細菌的MIC呈一定的平行關系。哺乳動物的細胞內也含有生物活性與細菌DNA螺旋酶相似的酶,稱為拓樸異構酶Ⅱ(topoisomerase Ⅱ)。氟喹諾酮類葯對人體細胞拓樸異構酶Ⅱ影響較小(見表42-1)。從該表可見氧氟沙星與環丙沙星對動物細胞內拓樸異構酶Ⅱ的作用明顯比依諾沙星與萘啶酸小,IC50很高,選擇指數很大。這可能是氧氟沙星與環丙沙星不良反應較少的原因。

(四)細菌耐葯機制

氟喹諾酮類葯物廣泛應用後,已出現細菌耐葯性。耐葯機理研究證實主要是染色體突變,不存在質粒介導的耐葯性。耐葯機制有二:①細菌DNA螺旋酶的改變,與細菌高濃度耐葯有關;②細菌細胞膜孔蛋白通道的改變或缺失與低濃度耐葯有關。耐葯菌株DNA螺旋酶的活性改變主要由於gyrA基因突變所致。

(五)氟喹諾酮類葯理學共同特性

①抗菌譜廣,尤其對革蘭陰性桿菌包括綠膿桿菌在內有強大的殺菌作用,對金葡菌及產酶金葡菌也有良好抗菌作用;某些品種對結核桿菌,支原體,衣原體及厭氧菌也有作用;②細菌對本類葯與其他抗菌葯物間無交叉耐葯性;③口服吸收良好,部分品種可靜脈給葯;體內分布廣,組織體液濃度高,可達有效抑菌或殺菌水平;血漿半衰期相對較長,大多為3~7小時以上。血漿蛋白結合率低(14%~30%),多數經尿排泄,尿中濃度高;④適用於敏感病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前列腺炎,淋病及革蘭陰性桿菌所致各種感染,骨、關節、皮膚軟組織感染;⑤不良反應少(5%~10%),大多輕微,常見的有惡心、嘔吐、食慾減退、皮疹、頭痛、眩暈。偶有抽搐精神症狀,停葯可消退。

表42-1 喹諾酮類葯物對大腸桿菌和哺乳動物細胞DNA旋轉酶的選擇作用

葯物 IC50(mg/L) 選擇指數
B/A
A
大腸桿菌KL-16DNA螺旋酶 B
胎牛胸腺局部拓樸異構酶Ⅱ
氧氟沙星 0.76 1870 2461
環丙沙星 0.13 155 1192
依諾沙星 1.72 93 54
萘啶酸 23.0 385 17

二、各種喹諾酮類葯特點

吡哌酸(pipemidic acid,PPA)對革蘭陰性菌的抗菌作用較萘啶酸強,對革蘭陽性和部分綠膿桿菌有一定作用。口服400mg後血濃度達不到治療效果,但尿中濃度高,可達900mg/L以上,主要用於治療尿路和腸道感染。

諾氟沙星(norfloxacin)又名氟哌酸,是第一個氟喹諾酮類葯,抗菌譜廣,抗菌作用強,對革蘭陽性和陰性菌包括綠膿桿菌均有良好抗菌活性,明顯優於吡哌酸。口服吸收約35%~45%;易受食物影響,空腹比飯後服葯的血濃度高2~3倍,血漿蛋白結合率為14%,體內分布廣,組織濃度高,葯物消除半衰期為3~4小時。主要用於尿路及腸道感染。

氧氟沙星(ofloxacin)又名氟嗪酸,抗菌活性強,對革蘭陽性菌(包括甲氧西林耐葯金葡菌,MRSA)革蘭陰性菌包括綠膿桿菌均有較強作用;對肺炎支原體,奈瑟菌病,厭氧菌及結核桿菌也有一定活性。對感染小鼠的保護效果明顯強於諾氟沙星、依諾沙星。口服吸收快而完全,血葯濃度高而持久,血漿消除半衰期為5~7小時,葯物體內分布廣,尤以痰中濃度較高,70%~90%葯物經腎排泄,48小時尿中葯物濃度仍可達到對敏感菌的殺菌水平,膽汁中葯物濃度約為血葯濃度的7倍左右。

依諾沙星(enoxacin)又名氟啶酸,抗菌譜和抗菌活性和諾氟沙星相似,對厭氧菌作用較差。口服吸收好,不受食物影響,血葯濃度介於諾氟沙星與氧氟沙星之間,口服後約50%~65%經腎排泄,消除半衰期為3.3~5.8小時。副作用以消化道反應為主,偶有中樞神經系統毒性反應。

培氟沙星(pefloxacin)又名甲氟哌酸,抗菌譜廣與諾氟沙星相似,抗菌活性略遜於諾氟沙星,對軍團菌及MRSA有效,對綠膿桿菌的作用不及環丙沙星。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為90%~100%.血葯濃度高而持久,半衰期可達10小時以上,體內分布廣泛,尚可通過炎症腦膜進入腦脊液。

環丙沙星(ciprofloxacin)又名環丙氟哌酸,抗菌譜廣,體外抗菌活性為目前在臨床應用喹諾酮類中最強,對耐葯綠膿桿菌,MRSA,產青黴素酶淋球菌、產酶流感桿菌等均有良效,對肺炎軍團菌及彎麴菌亦有效,一些對氨基甙類、第三代頭孢菌素等耐葯的革蘭陰性和陽性菌對本品仍然敏感。口服後本品生物利用度為38%~60%,血濃度較低,靜脈滴注可彌補此缺點。半衰期為3.3~5.8小時,葯物吸收後體內分布廣泛。

洛美沙星(lomefloxacin)抗菌譜廣,體外抗菌作用與諾氟沙星、氧氟沙星、氟羅沙星相似,但比環丙沙星弱;體內抗菌活性比諾氟沙星與氧氟沙星強,但不及氟羅沙星。本品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為85%,血葯濃度高而持久,半衰期約7小時,體內分布廣,葯物經腎排泄。

氟羅沙星(fleroxacin)又名多氟沙星,抗菌譜廣,體外抗菌活性略遜於環丙沙星,但其體內抗菌活性強於現有各喹諾酮葯。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達99%.口服同劑量(400mg)的血葯濃度比環丙沙星高2~3倍,半衰期為9小時。體內分布廣,葯物經腎排泄,約為給葯量50%~60%.

表42-2幾種常用氟喹諾酮類葯的葯代動力學參數

葯物 單次口服劑量(mg) Cmax(mg/L) t1/2kel(h) 絕對生物利用度(%) Vd(L) 總清除率(L/h) 原葯尿中排泄率(%) 糞便排泄率
(%)
諾氟沙星 400 1.58 3~4 35~45 >100 51.6 25~30 28
培氟沙星 400 3.80 7.5~11 90~100 139 8.94 11
依諾沙星 400 3.70 3.3~5.8 80~89 175 21.0 52 18
氧氟沙星 400 5.60 5.0~7.0 85~95 120 12.84 70~80 4
環丙沙星 500 2.56 3.3~4.9 38~60 307 39.12 29~44 15

三、應用注意事項

1.對幼年動物可引起軟骨組織損害,故不宜用於妊娠期婦女和骨骼系統未發育完全的小兒。葯物可分泌於乳汁,乳婦應用時應停止哺乳。

2.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不宜用於有中樞神經系統病史者,尤其是有癲癇病史的患者。

3.可抑制茶鹼類、咖啡因和口服抗凝血葯在肝中代謝,使上述葯物濃度升高引起不良反應。產生上述相互作用最顯著者為依諾沙星、其次為環丙沙星與培氟沙星,氧氟沙星無明顯影響。因此應避免與有相互作用的葯物合用,如有指征合用時,應對有關葯物進行必要的監測。

4.制酸葯的同時應用,可形成絡合物而減少其自腸道吸收,宜避免合用。

5.腎功能減退者應用主要經腎排的葯物如氧氟沙星和依諾沙星應減量。

『柒』 諾氟沙星膠囊是治什麼病的

你好:
諾氟沙星膠囊
葯理:
本品為氟喹諾酮類抗菌葯,具廣譜抗菌作用,尤其對需氧革蘭陰性桿菌的抗菌活性高,對下列細菌在體外具良好抗菌作用:腸桿菌科的大部分細菌,包括枸椽酸桿菌屬、陰溝腸桿菌、產氣腸桿菌等腸桿菌屬、大腸埃希菌、克雷伯菌屬、變形菌屬、沙門菌屬、志賀菌屬、弧菌屬、耶爾森菌等。諾氟沙星體外對多重耐葯菌亦具抗菌活性。對青黴素耐葯的淋病奈瑟菌、流感嗜血桿菌和卡他莫拉菌亦有良好抗菌作用。
諾氟沙星為殺菌劑,通過作用於細菌DNA螺旋酶的A亞單位,抑制DNA的合成和復制而導致細菌死亡。
『葯代動力學』
空腹時口服吸收迅速但不完全,約為給葯量的30%~40%;廣泛分布於各組織、體液中,如肝、腎、肺、前列腺、睾丸、子宮及膽汁、痰液、水皰液、血、尿液等,但未見於中樞神經系統。血清蛋白結合率為10%~15%,血消除關衰期(T1/2a)為3~4小時,腎功能減退時可延長至6~9小時。
單次口服本品400mg和800mg,經1~2小時血葯濃度達峰值,血葯峰濃度(Cmax)分別為1.4~1.6mg/L和2.5mg/L。
腎臟(腎小球濾過和腎小管分泌)和肝膽系統為主要排泄途徑,26%~32%以原形和小於10%以代謝物形式自尿中排出,自膽汁和(或)糞便排出佔28%~30%。
尿液pH影響本品的溶解度。尿液pH7.5時溶解最少,其他pH時溶解增多。
適應症:
適用於敏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淋病、前列腺炎、腸道感染和傷寒及其他沙門菌感染。
用法用量:
口服。
1.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奇異變形菌所致的急性單純性下尿路感染 一次400mg,一日2次,療程3日。
2.其他病原菌所致的單純性尿路感染 劑量同上,療程7~10日。
3.復雜性尿路感染 劑量同上,療程10~21日。
4.單純性淋球菌性尿道炎 單次800~1200mg。
5.急性及慢性前列腺炎 一次400mg,一日2次,療程28日。
6.腸道感染 一次300~400mg,一日2次,療程5~7日。
7.傷寒沙門菌感染 一日800~1200mg,分2~3次服用,療程14~21日。
注意事項:
1.本品宜空腹服用,並同時飲水250ml。
2.由於目前大腸埃希菌對諾氟沙星耐葯者多見,應在給葯前留取尿標本培養,參考細菌葯敏結果調整用葯。
3.本品大劑量應用或尿pH值在7以上時可發生結晶尿。
為避免結晶尿的發生,宜多飲水,保持24小時排尿量在1200ml以上。
4.腎功能減退者,需根據腎功能調整給葯劑量。
5.應用氟喹諾酮類葯物可發生中、重度光敏反應。應用本品時應避免過度暴露於陽光,如發生光敏反應需停葯。
6.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患者服用本品,極個別可能發生溶血反應。
7.喹諾酮類包括本品可致重症肌無力症狀加重,呼吸肌無力而危及生命。重症肌無力患者應用喹諾酮類包括本品應特別謹慎。
8.肝功能減退時,如屬重度(肝硬化腹水)可減少葯物清除,血葯濃度增高,肝、腎功能均減退者尤為明顯,均需權衡利弊後應用,並調整劑量。
9.原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患者,例如癲癇及癲癇病史者均應避免應用,有指征時需仔細權衡利弊後應用。
『禁忌症』
對本品及氟喹諾酮類葯過敏的患者禁用。
『兒童用葯』
本品在嬰幼兒及18歲以下青少年的安全性尚未確立。
但本品用於數種幼齡動物時,可致關節病變。本品不宜用於18歲以下的小兒及青少年。
『妊娠及哺乳期婦女用葯』
曾用猴進行繁殖研究,劑量高達人用量的10倍,發現本品可致流產。該劑量在猴的血漿峰濃度(Cmax)約為人的2倍。本品在動物中並未證實有致畸作用。然而,在孕婦並未進行合適的、有良好對照的研究,因此本品不宜用於孕婦。
本品是否經乳汁分泌尚缺乏資料。當乳婦應用200mg本品時,乳汁中不能檢出該葯。然而,由於研究劑量較小,且本類葯物的其他品種經乳汁分泌,加之對新生兒及嬰幼兒潛在的嚴重不良反應,乳婦應避免應用本品或於應用時停止哺乳。
『老年患者用葯』
老年患者常有腎功能減退,因本品部分經腎排出,需減量應用。
不良反應是:
1.胃腸道反應 較為常見,可表現為腹部不適或疼痛、腹瀉、惡心或嘔吐。
2.中樞神經系統反應 可有頭昏、頭痛、嗜睡或失眠。
3.過敏反應 皮疹、皮膚瘙癢,偶可發生滲出性多性紅斑及血管神經性水腫。少數患者有光敏反應。
4.偶可發生:
(1)癲癇發作、精神異常、煩躁不安、意識障礙、幻覺、震顫。
(2)血尿、發熱、皮疹等間質性腎炎表現。
(3)靜脈炎。
(4)結晶尿,多見於高劑量應用時。
(5)關節疼痛。
5.少數患者可發生血清氨基轉移酶升高、血尿素氮增高及周圍血象白細胞降低,多屬輕度,並呈一過性。
過量處理:
小鼠及大鼠單劑口服本品劑量達4g/kg,未發現致死作用。急性葯物過量時需進行催吐或洗胃促使胃排空,仔細觀察病情變化,予以對症處理及支持療法。必須維持適當的補液量。
相互作用:
1.尿鹼化劑可減少本品在尿中的溶解度,導致結晶尿和腎毒性。
2.本品與茶鹼類合用時可能由於與細胞色素P450結合部位的競爭性抑制,導致茶鹼類的肝清除明顯減少,血消除半衰期(T1/2a)延長,血葯濃度升高,出現茶鹼中毒症狀,如惡心、嘔吐、震顫、不安、激動、抽搐、心悸等,故合用時應測定茶鹼類血葯濃度和調整劑量。
3.環孢素與本品合用,可使前者的血葯濃度升高,必須監測環孢素血濃度,並調整劑量。
4.本品與抗凝葯華法林同用時可增強後者的抗凝作用,合用時應嚴密監測患者的凝血酶原時間。
5.丙磺舒可減少本品自腎小管分泌約50%,合用時可因本品血濃度增高而產生毒性。
6.本品與呋喃妥因有拮抗作用,不推薦聯合應用。
7.多種維生素,或其他含鐵、鋅離子的制劑及含鋁或鎂的制酸葯可減少本品的吸收,建議避免合用,不能避免時在本品服葯前2小時,或服葯後6小時服用。
8.去羥肌苷(didanosine,DDI)可減少本品的口服吸收,因其制劑中含鋁及鎂,可與氟喹諾酮類螯合,故不宜合用。
9.本品干擾咖啡因的代謝,從而導致咖啡因清除減少,血消除半衰期(T1/2a)延長,並可能產生中樞神經系統毒性。

『捌』 諾氟沙星的介紹

諾氟沙星(Norfloxacin,又名Noroxin、Fulgram),別名:力醇羅、氟哌酸、淋剋星。其化學名為1-乙基-6-氟-1,4-二氫-4-氧代-7-(1-哌嗪基)-3-喹啉羧酸。本品為第三代喹諾酮類抗菌葯,會阻礙消化道內致病細菌的DNA旋轉酶(DNA Gyrase)的作用,阻礙細菌DNA復制,對細菌有抑製作用。是治療腸炎痢疾的常用葯。但此葯對未成年人骨骼形成有延緩作用,會影響到發育。故禁止未成年人服用。

『玖』 右圖是諾氟沙星膠囊的說明書.某患者遵醫囑,每次服用諾氟沙星400mg,一段時間後病情好轉.請回答以下問

(1)由諾氟沙星化學式可知,一個諾氟沙星分子中含有16個碳原子、18個氫原子,諾氟沙星分子中碳、氫的原子個數比為16:18=8:9.
(2)諾氟沙星分子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是

12×16
12×16+1×18+19+14×3+16×3
×100%=60.2%.
(3)根據題意,每次服用諾氟沙星400mg,400mg=0.4g,每粒0.1g,則每次服用諾氟沙星的粒數為0.4g÷0.1g=4粒;一日服用2次,故一日服用諾氟沙星的數量為4粒×2=8粒;10日為一個療程,一個療程服用諾氟沙星的數量為8粒×10=80粒.
故答案為:(1)8:9;(2)60.2%;(3)80.

『拾』 請問諾氟沙星膠囊生產日期在哪裡寫的嗎

最上面的一行數字就是生產日期,17年3月22日,這就是生產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