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崑曲誕生的歷史背景是怎樣的
那是在宋元時期,南方戲曲、散曲所用各種曲調的統稱為「南曲」,主要流行於長江以南,並以浙江溫州、永嘉為中心。南曲用韻以南方語音為准,特別是以江浙一帶語音為主,有平、上、去、入四聲。
南曲音樂上用五聲音階,聲調柔緩婉轉,以簫笛等伴奏。南曲是相對於淵源於唐宋大麴、宋詞、諸宮調和北方民間曲調,並吸收了兄弟民族音樂綜合發展而成的北曲而言的。
元末明初時期,著名戲曲家顧堅等人把流行於江蘇崑山一帶的南曲原有腔調加以整理和改進,並吸收了滾白念唱的浙江餘姚腔腔調進行演唱。因為這種新創腔調的源頭在崑山一帶,因此稱為「崑山腔」。
崑山腔在當時是與流行於浙江餘姚的餘姚腔、浙江海鹽的海鹽腔、江西弋陽的弋陽腔並稱的明代南戲四大聲腔。
但是,後來海鹽腔逐漸衰微了,崑山腔卻越來流行。所以,以前只要說到唱南調,都是指海鹽腔,但海鹽腔不流行了,就專指崑山腔了。
開發出崑曲所蘊涵的藝術潛力,使之成為一種重要演唱形式的人是民間音樂家魏良輔。魏良輔原籍江西豫章,他以演唱民間曲調為職業,有著較高的文學詞曲修養。他不僅嗓音優美,而且精通音律,酷愛唱曲藝術。
魏良輔在熟諳南北曲的基礎上,他在1522年至1566年間來到經濟發達、市鎮繁華、歌舞場眾多、南戲演出頻繁的江蘇太倉南碼頭,長期苦心鑽研流傳於崑山一帶的傳統戲曲唱腔。
魏良輔不滿足於南戲原有的聲腔,他聯合了蘇州洞簫名手張梅谷、崑山著名笛師謝林泉,在南曲專家貫雲石和北曲戲劇家張野塘等人幫助下,吸收了當時流行的海鹽腔、餘姚腔以及江南民歌小調的某些特點,對老崑山腔的傳統戲曲唱法進行加工整理,把南北曲融為一體,一改以往那種腔調平直又欠意趣韻味的呆板唱腔,創造了一種格調新穎、委婉舒暢的嶄新唱腔。
這種唱腔要求啟口輕圓、收音純細,講究轉喉押調、字正腔圓,唱出了曲情理趣,細膩得宛如蘇州巧匠用木賊草蘸水研磨紅木傢具一樣,因此,當時人們稱之為「水磨腔」,又稱「昆劇」或「崑曲」。
同時,魏良輔對伴奏樂器也進行了大膽改革,他在原來單調的弦索、彭板伴奏中,加入了笛、簫、笙和琵琶等樂器,極大豐富了音色,使崑曲音樂更加瑰麗多彩,更富感染力,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從此,崑曲迅速流傳開來,並被士大夫帶入了京城,成為了宮中大戲,不但贏得了官腔的美稱,還形成了「四方歌者皆宗吳門」的盛勢,成為了壓倒其他戲曲聲腔的劇種。
魏良輔因此名振曲壇,被譽為「立昆之宗」、「崑曲鼻祖」,藝壇尊他為「國工」和「聖曲」。魏良輔在晚年,潛心將多年積累的心得札記整理成文,稱為《南詞引正》,又名《曲律》,逐條簡要闡述崑曲在字、腔、板、眼等各方面的練唱技術,以及南北曲唱法的區別,成為論述崑曲唱法及南北曲流派的重要著作。
魏良輔改革的成功給崑曲帶來了巨大聲譽,這種新式的曲調一經問世,立即以不可抗拒的藝術魅力征服了當時的廣大聽眾。一批民間音樂家紛紛向魏良輔學習崑曲的演唱技法,使得這一優美的曲調很快在周圍地區傳播開來。
B. 崑曲代表作有哪些
崑曲的代表作列舉如下:
1、《牡丹亭》,又名《還魂記》,是明朝湯顯祖所作崑曲傳統劇目,講述的是杜麗娘夢想自由戀愛的故事,全劇共五十五齣。
2、《桃花扇》,戲曲作家孔尚任的作品,圍繞李香君與侯朝宗愛情主線狀寫了眾多人物,呈現一幅駁雜的社會斷面,寫出了活躍於社會的「真的人」的鮮明性格。
3、《鳴鳳記》,為明朝無名氏所作(一說王世貞作),是崑曲傳統劇目,從史實中提煉出典型事例,全劇共四十一出。作者從時間跨度長、人物眾多、頭緒紛繁的史實中,提煉出5個典型事例,組成戲劇沖突,塑造了許多憂國憂民、剛正不阿的忠義之士形象。
4、《義俠記》,明代沈璟作。取材於小說《水滸傳》中武松故事,從景陽岡打虎開始,至上樑山受招安結束,並添出武妻賈氏,寫她同母親訪尋武松,路遇孫二娘等情節。
5、《長生殿》,由清朝洪升所作崑曲傳統劇目,描寫了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全劇共五十齣。
6、《風箏誤》,是清朝戲曲作家李漁的代表作,講述的是書生韓琦仲、戚友先與詹氏愛娟、淑娟間的戀愛故事,作品以關目新奇而又針線細密著稱,它以風箏為姻緣的線索,通過巧合、誤會等手法編織情節,引出許多逗人發笑的喜劇效果。
7、《清忠譜》,是戲曲作家李玉晚年的代表作,被列為中國十大古典悲劇之一,是著名的崑曲傳統劇目,背景為明朝末年東林黨反對魏忠賢等閹黨殘暴統治的斗爭。
8、《浣紗記》,由中國明代傳奇作品《吳越春秋》改編,原名《吳越春秋》,是明代中、晚期作家梁伯龍的代表作,是以吳越戰爭為題材的大型傳奇作品,是第一次以改革後的崑山腔進行舞台演唱的典型之作。
9、《寶劍記》,是公認的崑曲十大代表作之一,劇本取材於中國白話小說名著《水滸傳》但有所改動,講述的是林沖得罪奸黨被逼上樑山後又領皇恩歸順的故事,其借宋代故事曲折反映宋代社會政治狀況,具有一定的藝術感染力。
10、《琵琶記》,是元末戲曲作家高明根據長期流傳的民間戲文《趙貞女蔡二郎》改編創作的一部南戲,敘寫了漢代書生蔡伯喈與趙五娘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是中國古代戲曲中的一部經典名著,被譽為「傳奇之祖」。
1、發源於江蘇崑山,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的崑曲被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
2、崑曲,原名「崑山腔」或簡稱「崑腔」,清代以來被稱為「崑曲」,現又被稱為「昆劇」。崑曲是我國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
崑山腔早在元末明初之際(14世紀中葉)即產生於江蘇崑山一帶,它與起源於浙江的海鹽腔、餘姚腔和起源於江西的弋陽腔,被稱為明代四大聲腔,同屬南戲系統。
崑山腔開始只是民間的清曲、小唱。其流布區域,開始只限於蘇州一帶,到了萬曆年間,便以蘇州為中心擴展到長江以南和錢塘江以北各地,並逐漸流布到福建、江西、廣東、湖北、湖南、四川、河南、河北各地,萬曆未年還流入北京。這樣崑山腔便成為明代中葉至清代中葉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
崑曲在長期的演出實踐中,積累了大量的上演劇目。其中有影響而又經常演出的劇目如:王世貞的《鳴鳳記》,湯顯祖的《牡丹亭》、《紫釵記》、《邯鄣記》、《南柯記》,沈璟的《義俠記》等。高濂的《玉簪記》,李漁的《風箏誤》,朱素臣的《十五貫》,孔尚任的《桃花扇》,洪?N的《長生殿》,另外還有一些著名的摺子戲,如《游園 驚夢》、《陽關》、《三醉》、《秋江》、《思凡》、《斷橋》等。
D. 崑曲登上藝術巔峰的歷史背景是怎樣的
清代以後,崑曲仍然保持著持續興盛的勢頭。特別是清初,繼吳江派之後,蘇州地區又出現了一個崑曲作家群,後人稱之為「蘇州派」。
與以前的劇作家相比,蘇州派更加關注現實,力圖用自己的創作來挽救時勢。雖然蘇州派劇作家並沒有徹底擺脫官僚紳士階層的影響,但也給崑曲領域帶來了不少新鮮氣息。
明代各個時期的政治形勢及新興市民階層的思想和生活狀況在他們的作品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在藝術上,蘇州派超越了崑曲過分重視優美的美學傳統,顯示出宏大的敘事風格。
蘇州派劇作家中以李玉的成就為最大。他充分掌握了崑曲表演的特點,在創作中將舞台性與文學性結合起來,寫出了《清忠譜》、《千忠戮》、《一捧雪》和《占花魁》等30多部優秀的崑曲作品,贏得了當時及後世大批觀眾的喜愛,在清初的崑曲舞台上產生過不小影響。
跨越兩個朝代的蘇州派劇作家為清初崑曲創作開辟了廣闊的道路。在1661年至1722年間,蘇州派劇作家洪升的《長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兩部重要崑曲作品相繼問世,標志著新一輪崑曲創作高潮的到來。
在清代初期,有許多人在作品中影射和探索明代滅亡的教訓,而洪升的《長生殿》就是這樣崑曲劇作的代表作品。《長生殿》取材來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詩《長恨歌》和元代劇作家白樸的劇作《梧桐雨》,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
《長生殿》故事講述唐玄宗寵幸貴妃楊玉環,兩人於七夕之夜在長生殿對著牛郎織女星密誓永不分離。由於唐玄宗終日和楊玉環游樂,不理政事,寵信楊國忠和安祿山,最後導致了安祿山造反。
唐玄宗和隨行官員逃離長安,在馬嵬坡軍士嘩變,強烈要求唐玄宗處死罪魁楊國忠和楊玉環。唐玄宗不得已讓高力士用馬韁將楊玉環勒死了。
後來,中唐名將郭子儀帶兵擊潰了安祿山。唐玄宗回到長安,他日夜思念楊玉環,對著楊玉環的雕像痛哭,還派方士去海外尋找蓬萊仙山。唐玄宗的行動最終感動了天孫織女,讓唐玄宗與楊玉環兩人在月宮中最終團圓。
這部劇本以宮廷生活為主線,穿插社會政治的演變,情節跌宕起伏,有幾個高潮。蘇州音樂家徐麟幫助洪升嚴格地按照曲律填詞,使整個音樂布局與曲辭密切配合,風格各異,與人物場景配合得恰如其分。劇中楊玉環醉酒後,採用《南撲燈蛾》唱曲,宛然一幅貴妃醉酒圖,而郭子儀則用北曲演唱得雄渾激昂。
此劇上演後,立刻轟動京城,幾乎家家會唱其中的唱段。後來,其中片段被各種戲劇劇種改編。如戲劇名家梅蘭芳的京劇《貴妃醉酒》就是改編自《長生殿》。
清初孔尚任的《桃花扇》故事講述在大明江山風雨飄搖的危急時刻,憂國憂民的名士侯方域和色藝雙全的秦淮名妓李香君相愛了。就在結婚第一天,閹黨餘孽阮大鋮轉經他人送來了巨資,新娘李香君退回了饋贈,雙方的冤讎就此結下了。阮大鋮誣告侯方域勾結明末大將左良玉,侯方域不得不離開李香君,投奔了明末抗清名將史可法。
後來,南明小朝廷建立,阮大鋮利用權勢逼迫李香君給漕運總督田仰做妾。李香君一心思念遠行的丈夫侯方域,當然不肯從命,當著搶婚人的面以頭撞地,把斑斑血跡都濺在了侯方域新婚之夜送給她的詩扇上。
目睹此景的侯方域一位友人深受感動,就把扇面上的血跡勾勒成朵朵桃花,成了一面桃花扇。李香君托正直的友人蘇昆生帶著這把飽含無限情誼的扇子去尋找侯方域。
侯方域一回到南京,就被捕入獄了,李香君也被迫做了宮中的歌妓。直到清軍席捲江南,南明小朝廷覆亡,這對夫妻才分別從獄中和宮中逃出。他們後來在棲霞山白雲庵不期而遇,感慨萬千,各自出家了。
《桃花扇》是一部抒情韻味很濃的崑曲傳奇劇,孔尚任自稱《桃花扇》是:
不獨使觀者感慨涕零,亦可懲創人心,為末世之一救。
《桃花扇》反映了南明王朝從建立到亡國的短暫歷史過程,描繪出明清易代時的社會生活狀況。孔尚任是非分明,愛憎分明,特別是對矢志報國而無力挽狂瀾的史可法寄予了深切同情和大力稱頌。
作品著重塑造了李香君、柳敬事和蘇昆生等下層人物的形象,滿腔熱忱地贊揚他們心系國家安危的高尚品質和民族氣節。
《桃花扇》以其鮮明的時代特色、進步的思想傾向和扣人心弦的藝術力量,引起人們強烈的感情共鳴。劇本剛脫稿時,「王公薦紳,莫不借抄,時有紙貴之譽」。在北京演出的演員,每天都有演出,觀眾看後唏噓而散。可以說它是繼《長生殿》後又一部古典崑曲傑作。
E. 請問關於戲曲的舞台背景圖案
樓主的問題問的有誤。
舞台背景圖與劇種、流派無關,中國各地不同的劇院,都有自己特有的舞台背景圖,一般來說,經常看戲的觀眾,只要一看舞台的背景,就知道這是中國的哪一家劇院,背景圖與劇院是一一對應的,與劇種、流派無關,不管是什麼劇種、什麼流派,來某劇院演出,用的都是同一個背景圖。
當然新編的大製作大投入的戲除外,這些戲都根據劇情架設了繁多的背景,而且經常一場一換,也就是說一出戲要換幾個背景圖。
F. 崑曲在哪個朝代最興盛
明清時期
起源形成
崑曲是出現於中國明代的一種新興戲劇樣式,從16世紀晚期開始,它逐漸占據了劇壇的中心地位,成為此後兩百多年間最重要的戲劇形式。崑曲從起源到正式形成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根據所能見到的資料,大約在南宋光宗皇帝時期,浙江永嘉的一種地方小戲迅速崛起,它以南方民間音樂為主要演唱曲調,所以被稱為南戲。南戲保留了許多民間藝術的特點,不受任何清規戒律約束,演出自由活潑,帶有較大的隨意性。在發展過程中,南戲逐步吸收了唐宋以來多種成熟的傳統音樂形式,日漸走向豐富和細致。但由於缺少上層知識分子的參與,它一時還無法克服自身所帶有的種種先天或後天缺陷,以致於長期徘徊在一個不太高的層次上。
明代初年,南戲一方面從以北方曲調演唱的雜劇中汲取寶貴藝術經驗,一方面吸引部分知識精英加盟,呈現出嶄新的面貌。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讀到高明(?―1359)編寫的南戲劇本《琵琶記》後,大為稱賞,專門叫人在宮廷中排演。可見明初的南戲已經開始向更高雅的藝術境界邁進,由此得到上層社會的積極肯定。
南戲之所以能夠如此迅速地取得進展,與其本身所具備的靈活性有著相當密切的關系,而這種靈活性集中體現在它演唱曲調的繁衍變化之中。從南宋到明代,南戲在流傳過程中不斷與各地方言和民間音樂相結合,發展出多種不同風格的地方曲調。它與崑山的地方音樂及吳語結合而形成的崑山腔便是崑曲的前身。必須注意的是,這時的崑山腔只是一種清唱的音樂形式,還沒有用來表演完整的戲劇情節。明代中葉以前,崑山腔的傳播范圍不是很大,僅在蘇州一帶流行。當時的蘇州在經濟、文化等方面遙遙領先,是東南地區首屈一指的大都會。經濟的繁榮帶動了文化藝術的發展,崑曲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走到了社會文化大舞台的中心。
開發出崑曲所蘊涵的藝術潛力,使之成為一種重要演唱形式的是民間音樂家魏良輔(生卒年不詳)。同中國歷史上許多傑出的民間藝術家相仿,魏良輔的生平記載十分簡略。結合當時人著作中的一些材料可以知道,他大約生活在明代嘉靖、隆慶年間,原籍江西豫章,長期寄居太倉,以演唱民間曲調為職業。這種職業使魏良輔接觸到北方和南方的多種曲調,通過比較研究,他對崑山腔曲調平直簡單、缺少起伏變化這一狀況日漸感到不滿,於是和一批藝術上的志同道合者親密合作,開始了對崑山腔的全面改
明代《南中繁會圖》中的崑曲演出場景
這種改革分演唱和伴奏兩個方面進行。魏良輔等民間音樂家在原來崑山腔的基礎上,匯集南方和北方各種曲調的優長之處,同時借鑒江南民歌小調音樂,整合出一種不同以往的新式曲調,演唱時注意使歌詞的音調與曲調相配合,同時延長字的音節,造成舒緩的節奏,給人以特殊的音樂美感,這就是流傳後世的崑曲。魏良輔善於演唱,但對樂器並不精通。在改革崑山腔的過程中,他得到了河北人張野塘(生卒年不詳)的大力幫助。張野塘是個很有才華的民間音樂家,他充分發揮自己的專長,協助魏良輔將北方曲調吸收到南方的崑曲中來,同時對原來北方曲調的伴奏樂器三弦進行改造,將它與簫、笛、拍板、琵琶、鑼鼓等樂器共同用在崑曲的伴奏之中,使其唱腔變得委婉、細膩、流利悠遠,被人稱之為「水磨腔」。
崑曲改革的成功給魏良輔帶來了巨大的聲譽,這種新式的曲調一經問世,立即以不可抗拒的藝術魅力征服了當時的廣大聽眾。一批民間音樂家紛紛向魏良輔學習崑曲的演唱技法,使得這一優美的曲調很快在周圍地區傳播開來。最早用崑曲形式演出的劇作一般認為是崑山人梁辰魚(約1521―約1594)的《浣紗記》。
據說梁辰魚曾得到魏良輔的真傳,在崑曲演唱上具有很高的造詣,在崑山當地極受尊重,周圍地區的歌童、歌女爭著上門請他指點演唱技巧,甚至還有人不遠千里來向他學習。梁辰魚同一些民間樂師合作,對魏良輔改革後的崑曲作了進一步加工,創作出《浣紗記》劇本並用崑曲形式在舞台上演出。
經過魏良輔的改革和梁辰魚的藝術實踐,崑曲的影響越來越大,很快傳播到江蘇、浙江的廣大地區,成為這些地域主要的戲劇形式。
發展興盛
在崑曲初步形成的過程中,民間藝術家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崑曲獲得較為完整的戲劇形態後,開始向更高的層次發展,這時許多一流的作家、學者參加進來,用精美的詩句和生動曲折的故事撰寫了大量劇本。就在梁辰魚創作《浣紗記》的同一時期,明代戲劇領域還誕生了另外兩部影響同樣巨大的作品,那就是李開先(1502―1568)的《寶劍記》和無名氏的《鳴鳳記》。它們本來並不是為崑曲演出而創作的,後來改用崑曲演唱並成為崑曲重要的保留劇目。
《浣紗記》《寶劍記》《鳴鳳記》等劇作主要圍繞政治主題展開,而在此前後的另一些劇作,如徐霖(1462―1538)的《綉襦記》、高濂(生卒年不詳)的《玉簪記》等,
則主要圍繞愛情主題展開。從此以後,政治和愛情成為崑曲劇作的兩大主題,兩者有時各自獨立,有時又緊密結合在一起。
大約到了明代末期的萬曆年間,另一位崑曲發展史上偉大劇作家――湯顯祖(1550―1616)誕生了。他比英國大戲劇家莎士比亞(1564―1616)大15歲,兩人在同一年去世。湯顯祖的《牡丹亭》大膽地將閨門少女的愛情幻夢搬上舞台,一經演出,立即引起巨大的轟動。當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在伊麗莎白時代的倫敦劇場贏得陣陣歡笑的時候,在中國富紳的家庭表演場地或民間的露天劇場里,《牡丹亭》中那個神秘而綺麗的夢境也正弄得人們如醉如痴。《牡丹亭》突破了中國傳統倫理道德中情與理的沖突,試圖去追尋一種「情之所至」,「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理想愛情觀。
明代還有一位崑曲劇作家與湯顯祖有著同樣重要的地位,他名叫沈璟(1553―1610),是江蘇吳江人。沈璟顯然不像湯顯祖那樣激烈,他思想較為正統和保守,對於現行的社會體制採取充分肯定的態度,這種態度在他的崑曲劇作中體現得極為明顯。從藝術實踐的角度來看,沈璟的崑曲創作注重戲劇自身的藝術特性,為當時及後世的劇作家提供了適合舞台演出的規范性樣本,自有其不容抹殺的積極意義。沈璟的《義俠記》取材於《水滸傳》武松的故事。它客觀反映了奸人橫行、司法紊亂、官府貪贓枉法的社會現實,認為這些都是倫理道德敗壞的具體表現,而武松與流氓惡霸斗爭到底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正義行為。劇作的結尾表明,只有自覺維護以皇帝為中心的正常社會秩序,才能恢復被少數人破壞了的道德標准。沈璟以自己的藝術主張帶動和影響了同地區的一批劇作家,在崑曲創作領域形成吳江派作家群。
湯顯祖這樣的戲劇大師和《牡丹亭》等傑作的出現,吳江派這樣頗具實力的劇作家群體的形成,標志著崑曲創作開始進入全盛時期。在湯顯祖、沈璟等的帶動下,明代崑曲創作日新月異,碩果累累,先後產生了一大批著名劇作。連元代的一些劇作也被吸收改造為崑曲劇本,用崑曲形式演出了。
伴隨著劇作的層出,是崑曲演出的異常興盛。崑曲演出最集中的地區是江蘇、安徽、浙江一帶。為滿足社會的需要,萬曆年間,這些地區出現了不少專門演出崑曲的民間職業戲班,其中以蘇州的瑞霞班、吳徽州班,南京的郝可成班、陳養行班,常熟的虞山班,上海的曹成班等最為有名。天啟、崇禎年間,民間崑曲戲班的數量迅猛增加,僅南京一地,崑曲戲班就達幾十個之多。
與民間戲班相比,由文人和紳士階層私人家庭組織建立的崑曲戲班數量更為龐大,演出也更為頻繁。由於得到作家、學者的悉心指導和充分的經濟保障,家庭崑曲戲班的演出一般比較精美,總體水平也往往超過民間戲班。
除了民間崑曲戲班和家庭崑曲戲班的演出外,業余演員的登台表演也是明代崑曲演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些業余演員中有作家、學者,有經濟較為寬裕的平民,有民間樂師,有自由職業者,還有文化素養較高的妓女。
明代晚期,崑曲演出進入宮廷,成為供皇帝娛樂的新形式。與此同時,崑曲突破區域限制,在北方也得到廣泛的傳播,真正徹底地為全社會所共同接受。這一階段,明代崑曲領域名家輩出,體現出一種整體的實力。無論是戲劇作家、學者還是民間崑曲藝術家都勤於思索,勇於實踐,憑著自己的能力與才華將崑曲不斷引向更高的層次。
進入清代以後,崑曲仍然保持著持續興盛的勢頭。明末清初,繼吳江派之後,蘇州地區又出現了一個崑曲作家群,後人稱之為蘇州派。與前輩劇作家相比,他們更加關注現實,力圖用自己的創作來挽救時勢,矯正人性的偏差。雖然蘇州派劇作家並沒有徹底擺脫官僚紳士階層的影響,但也給崑曲領域帶來了不少新鮮的氣息,明代各個時期的政治圖景及新興市民階層的思想和生活狀況在他們的作品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在藝術上,他們超越了崑曲過分重視優美的美學傳統,顯示出宏大的敘事風格。蘇州派劇作家中以李玉(生卒年不詳)的成就為最大,他充分掌握了崑曲表演的特點,在創作中將舞台性與文學性結合起來,寫出《清忠譜》《千忠戮》《一捧雪》《占花魁》等三十多種優秀的崑曲作品,贏得了當時及後世大批觀眾的喜愛,在明末清初的崑曲舞台上產生過不小的影響。
跨越兩個朝代的蘇州派劇作家為清初崑曲創作開辟了道路,康熙年間,洪升(1645―1704)的《長生殿》和孔尚任(1648―1718)的《桃花扇》兩部集大成式的重要崑曲作品相繼問世,標志著新一輪崑曲創作高潮的到來。
清代初年還有一位十分重要的劇作家李漁(1611―1680)。李漁是個天才型的作家。李漁平生創作了十個崑曲劇本,還撰寫了在中國戲劇理論史上佔有極其重要地位的《閑情偶寄》。他在藝術上有很多新穎的見解,但政治思想卻偏於保守,認為劇作家應該藝術地處理作品的意識形態內容,以使觀眾在審美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接受封建倫理道德思想的熏陶。
李漁崑曲創作的代表作是《風箏誤》,劇中的主人公是一個名叫韓世勛的書生,他父母早亡,借住在父親生前的朋友戚天袞家中。戚家的兒子戚施面貌醜陋,性格粗俗,一天他在外面放風箏,不料風箏掉進了一戶姓詹的人家。討回風箏時,發現詹家二小姐在上面題了一首詩。韓世勛故意將另一隻風箏放進詹府試探,很快就接到詹家小姐的邀請。他到詹府去赴約會,沒想到遇見的卻是醜陋愚蠢的詹家大小姐,嚇得慌忙逃跑。後來醜陋的詹家大小姐嫁給了戚施,韓世勛在文官考試中取得第一名,戚天袞叫他和美麗的詹家二小姐結婚。韓世勛誤以為要娶的是前次所見的醜女,堅決不肯答應。直到與新娘在洞房中見了面,才徹底澄清誤會。這是一部幽默的風俗喜劇,思想平庸而技巧純熟,舞台演出效果十分理想。
從清代初年到清代中葉,崑曲演出繼續保持了較為旺盛的勢頭,各種家庭劇團和職業劇團也仍是演出的主要力量。宮廷崑曲演出也有所發展,清代初年主要是演出各種經典劇目的選場,乾隆時期,一些文化官員奉命創作了部分篇幅較長的大戲,將崑曲演出完全納入了宮廷文化的范疇。
G. 蘇州的戲曲稱為什麼
評彈。
評彈又稱蘇州評彈、說書或南詞,是蘇州評話和彈詞的總稱。是一門古老、優美的傳統說唱藝術。 評話通常一人登台開講,內容多為金戈鐵馬的歷史演義和叱吒風雲的俠義豪傑。彈詞一般兩人說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彈自唱,內容多為兒女情長的傳奇小說和民間故事。
(7)崑曲的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蘇州是蘇州評彈藝術的發源地,作為首批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已有400餘年歷史,被譽為曲藝形式的「活化石」。中國蘇州評彈藝術節是全國范圍內規模最大、藝術水準最高、參與面最廣的評彈藝術活動,從2000年起,每三年一屆固定在蘇州舉辦,至今已連續舉辦6屆。
市文廣新局局長李傑表示:「舉辦中國蘇州評彈藝術節,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示江浙滬蘇蘇州評彈藝術傳承、創新、發展成果,促進文藝精品創作,培育挖掘青年人才具有重要意義。」據悉,本屆評彈藝術節不僅書目豐富、名角薈萃,更是票價低廉、文化惠民。
H. 為什麼崑曲沒能成為國粹
為什麼崑曲沒有成為我們的國粹,而出現時間較短的京劇卻能擁有這個位子呢?有很多原因。
如果讓你說說崑曲有什麼代表人物你可能支支吾吾說不上來,如果你說京劇有什麼人物,怕是誰都能說上兩個,京劇偏大眾,這么多年來一直革新發展,人才輩出,也深受大家喜愛,當之無愧的國粹。
而且在新中國成立初期,京劇更是我們傳播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的一個明信片。而崑曲卻沒有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當真是十分可惜。而且它的過於文雅,可能也是阻礙它成為國粹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