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白鵝背景圖片
擴展閱讀
蘇聯在地球哪個位置圖片 2024-09-20 17:45:41
我的卡通圖片咱卡打的 2024-09-20 17:29:23

白鵝背景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1-06 12:04:25

『壹』 查豐子愷的簡介,他的代表作有哪些,《白鵝》的寫作背景。

豐子愷(1898.11.9-1975.9.15),曾用名豐潤、豐仁、嬰行,號子愷,字仁。漢族,浙江崇德(今桐鄉)人。我國現代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音樂教育家、漫畫家和翻譯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他的文章風格雍容恬靜,漫畫多以兒童作為題材,幽默風趣,反映社會現象。他的兒子豐華瞻為父親作傳《豐子愷小傳》。豐子愷給孩子們寫了一封信《給我的孩子們》,書籍《我的苦學經驗》深受讀者喜歡。
逝世日期: 一九七五年
代表作品: 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隨筆二十篇》
豐子愷,原名豐潤,是中國現代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音樂教育家、漫畫家和翻譯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解放後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美協上海分會主席、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上海對外文化協會副會長等職。被國際友人譽為「現代中國最像藝術家的藝術家」。豐子愷風格獨特的漫畫作品影響很大,深受人們的喜愛。他的作品內涵深刻,耐人尋味。 豐子愷是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啟蒙者之一,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藝術概論》《音樂入門》《西洋名畫巡禮》《豐子愷文集》等著作。他一生出版的著作達一百八十多部。 十年動亂期間,遭受迫害,積郁成病,於1975年不治而逝,享年七十八歲。 豐子愷自幼愛好美術,1914年入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從李叔同學習繪畫和音樂。另一位對他有較大影響的老師則是夏丏尊,他稱李叔同為「爸爸」,夏丏尊為「媽媽」,這兩位老師尤其是李叔同,對他的一生影響甚大。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曾寫作文《懷念李叔同先生》以紀念恩師。1917年與同學組織桐蔭畫會。1919年師范學校畢業後,與同學數人在上海創辦上海專科師范學校,並任圖畫教師。1921年東渡日本短期考察,學習繪畫、音樂和外語。1922年回國到浙江上虞春輝中學教授圖畫和音樂,與朱自清、朱光潛等人結為好友。回國後從事美術、音樂教學,曾任上海開明書店編輯、上海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美術教授。同時進行繪畫、文學創作和文學、藝術方面的編譯工作。1924年,與友人創辦立達學園。抗戰期間,輾轉於西南各地,在一些大專院校執教。文藝刊物《我們的七月》4月號首次發表了他的畫作《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
豐子愷 兒童漫畫(20張) 上陸續發表,並冠以「漫畫」的題頭。自此中國才開始有「漫畫」這一名稱。1925年成立立達學會,參加者有茅盾、陳望道、葉聖陶、鄭振鐸、胡愈之等人。1926年,任教職於上海藝術大學。1929年被開明書店聘為編輯。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緣緣堂隨筆》由開明書店出版。七七事變後,率全家逃難。1937年編成《漫畫日本侵華史》出版。1939年任浙江大學講師、副教授。1942年任重慶國立藝專教授兼教務主任。1943年起結束教學生涯,專門從事繪畫和寫作。陸續譯著出版《音樂的常識》《音樂入門》《近世十大音樂家》《孩子們的音樂》等面向中小學生和普通音樂愛好者的通俗讀物,為現代音樂知識的普及作了許多有益的工作。1946年返上海。出版畫冊《子愷漫畫選》。1952年後歷任上海文史館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上海市對外文化協會副會長、上海市文聯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主席,上海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等。供繪畫、書法,亦擅散文創作及文學翻譯。 豐子愷,是中國現代受人敬仰的漫畫家,散文家。他的繪畫,文章在幾十年滄桑風雨中保持一貫的風格:雍容恬靜,其漫畫更是膾炙人口。豐先生作品流傳極廣,失散也很多,就是結集出版的五十餘種畫冊也大多絕跡於市場,給讀者帶來極大遺憾。在豐子愷先生的作品中,漫畫恐怕是最為著名的了。往往是寥寥幾筆,就勾畫出一個意境,比如《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幾個茶杯,一卷簾櫳,便是十分心情。豐先生的許多漫畫,都是以兒童作為題材的,例如《阿寶赤膊》,《你給我削瓜,我給你打扇》和《會議》。讀豐先生的兒童漫畫,讓我們這些所謂的成人都覺得慚愧。什麼時候,我們這個世界,能少一些欺詐,少一些執著,多一些自然,多一些淡泊。 豐子愷的散文,在我國新文學史上也有較大的影響。主要作品有《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隨筆二十篇》《甘美的回憶》《藝術趣味》《率真集》《護生畫集》(共6部)等。《白鵝》被編入長春版小學五年級課文。這些作品除一部分藝術評論以外,大都是敘述他自己親身經歷的生活和日常接觸的人事。

編輯本段小傳
註:此傳由其子豐華瞻所做。 《豐子愷》
父親於一八九八年(清光緒二十四年)十一月九日生於浙江省崇德縣石門灣(今桐鄉市石門鎮)。祖上在石門鎮開一家小染坊。祖父名豐璜(字斛泉),長於詩文,於一九零二年鄉試時中「舉人」。父親是祖父的第七個孩子,是長子;父親的姐弟大多夭折早亡。父親八歲時,祖父就患肺病去世。父親九歲時進私塾讀書,十二歲入石門灣西溪小學。一九一四年他十六歲時,到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讀書。浙江第一師范的教師李叔同先生(後出家,法號「弘一法師」)教他圖畫、音樂,發現他的才能,鼓勵他向繪畫方面發展。李先生不但精於圖畫、音樂,也擅長戲劇、文學、書法,對父親的一生有很大的影響。 一九一九年父親畢業於浙江第一師范後,在上海專科師范任教。一九二一年初赴日本留學。在東京參加洋畫研究會與音樂研究會。年底由日本返國。 一九二二年,父親在浙江上虞白馬湖春暉中學任教。這時開始作漫畫。有幾幅畫發表於《我們》雜志上。一九二四年父親辭去春暉中學職到上海創辦立達學園。一九二五年父親的漫畫在鄭振鐸主編的《文學周報》上連續發表,稱為〖子愷漫畫〗。一九二五年十二月由文學周報社出版《子愷漫畫》,內收畫六十幅,這是父親的第一本畫集,也是中國的第一本漫畫集。 從一九二六年到一九三七年間陸續出版的畫集有《子愷畫集》《護生畫集》《學生漫畫》《兒童漫畫》《都會之音》《雲霓》《人間相》等。其中除描寫詩詞意境、兒童生活與學生生活的畫外,有大量的畫揭露舊社會的黑暗與勞動人民所受的苦難。同一時期中父親出版了散文集《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車廂社會》等,又出版了大量的音樂書與藝術理論書,如《音樂入書》《中文名歌五十曲》《近世十大音樂家》《西洋畫派十二講》《藝術趣味》《藝術漫談》等。 《子愷畫集》作品選
一九三七年抗戰爆發。十一月,父親率全家逃難。從故鄉出發,經江西,到達湖南長沙。後遷廣西桂林。一九三九年春,父親受浙江大學之聘,到廣西宜山浙大任教。後隨浙大遷往貴州遵義。一九四二年秋,父親到達四川重慶,任教於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一年後辭職,在家著述為生。 抗戰期間父親在西南各省出版的畫集有《漫畫阿Q正傳》《大樹畫冊》《客窗漫畫》《畫中有詩》等。一九四一年在遵義繪成《子凱漫畫全集》,至一九四五年十二月由開明書店在上海出版。《全集》共分六冊,收畫四百二十四幅。一九四五年抗戰結束,次年父親回到杭州。一九四六至四八年住在杭州期間出版的畫集有《又生畫集》與彩色版《子愷漫畫選》等。 建國後父親一直住在上海。任上海市人民代表與政協委員,又任全國政協委員。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主席、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上海市文學藝術家聯合會副主席。一九六零年任上海中國畫院院長。大部分時間在家著述。 建國以後父親主要從事翻譯俄文與日文的文學作品。譯有《獵人筆記》《夏目漱石選集》《源氏物語》等。畫集方面出版的有《繪畫魯迅小說》《子愷漫畫選》(一九五五年)《豐子愷兒童漫選》英文本與印尼文本(一九五六年)、彩色的《豐子愷畫集》(一九六三年)。 父親一生著作豐富,共有一百五十多種。他在繪畫、文學、音樂、書法、藝術理論與翻譯等各方面都作出了貢獻。他在國內外都有較大的影響。 豐子愷紅葉女郎樵 立軸
十年浩劫期間,父親被林彪、「四人幫」加上莫須有罪名,遭到殘酷迫害,身心備受摧殘。一九七零年初他患重病,卧病半年。病癒後,他不顧林彪、『四人幫』的迫害,仍堅持作畫,並從事翻譯。但由於長期受折磨,患了肺癌。一九七五年九月十五日,父親在陰霾蔽日的情況下含恨長逝。 一九七九年六月二十八日,在上海龍華公墓大廳舉行隆重的骨灰安放儀式。上海市領導同志在骨灰安放儀式悼詞中指出:父親痛恨舊社會的反動統治,用美術創作來表示他的正義感和斗爭精神;建國後他為社會主義文藝事業忘我地進行勞動,熱情歌頌了中國共產黨,歌頌社會主義。宣讀了中共上海市委為父親徹底平反的決定。 豐子愷傳
豐子愷 行書(10張)豐子愷者,本名豐潤,字子愷,浙江崇德石門灣人也。光緒二十四年(1898)生,有六姊,倍受珍寵,乳名慈玉,幼常有悲天憫人之意。父璜為舉人,既廢科舉,遂無所用。幼入私塾,好謄摹人像。業師見之,以為其自畫也,遂命畫孔子像。急無所出,終以九宮玻璃格制之,師嘉之,懸於學庠。同學鄉鄰乃多來求畫,九宮格已不足為,遂學畫,聞於遠近。稍長,入高小,以應民主選舉故,易名豐仁。繼之,考入省立第一師范,從李叔同學音樂、繪畫,從夏丏尊學國文。畢業,與劉質平、吳夢非、劉海粟、姜丹書創中華美育會,辦《美育》雜志。又與質平等創辦上海藝術專科學校,教西洋美術。民國十年(1921),賣祖宅,赴東京學美術,偶見竹久夢二作品,甚愛其簡煉洗凈,醒世勸誡,遂引為榜樣。居十月,回浙任教於上虞之春暉中學,朱自清、朱光潛、匡互生、劉薰宇、劉淑琴與俱焉。嘗作畫《一鉤新月天如水》,時鄭振鐸主持《文學周報》,見而異之。遂約見,愛其溫文爾雅,以為與葉聖陶相亞。久之,所約畫稿成集,振鐸為賜名曰《子愷漫畫》,世間始有漫畫一詞也。十五年(1926),與葉聖陶等發起開明書店。次年,弘一法師雲游至滬,下榻子愷處,為其漫畫題詩合璧,名曰《護生畫》,為戒殺生愛生命之意。先此,子愷為寓所求名,弘一曰可拈字抓鬮也。凡兩次皆得緣字,遂名之曰緣緣堂也。是年九月,從弘一皈依佛門,為居士,法名嬰行。然貴適意,不戒酒肉。 豐子愷浣紗溪邊
民國二十二年(1933),緣緣堂落成於石門灣,堅固坦白,深沉樸素,正子愷所素追求也。弘一法師、馬一浮為題詞,藏書兩萬余卷,獸香不斷,童趣盎然,誠無尚之樂也。故傳世文集,多冠緣緣堂之名焉。二十二年(1935)。出版《人間世》畫集,序曰:「吾畫既非裝飾,又非贊美,更不可為娛樂;而皆人間之不調和相,不歡喜相,與不可愛相。」此所謂亂世之相也。且轉為刻圖章一枚,曰「速朽之作」。又有音樂著作三部、散文五部、藝術論著八部,俱作於斯堂之下耳。 未幾,以避戰事,輾轉於桐廬、衢州、上饒、南昌、萍鄉、湘潭、長沙、桂林、宜山、遵義、重慶。於萍鄉聞緣緣堂遭轟炸夷平,憤不能消,乃作《還我緣緣堂》。又作反日漫畫,曰《漫畫日本侵華史》,以避時難,沉於江底,遂不得面世。三十一年(1942),定居重慶,住城郊沙坪小屋,賣字畫為生,種瓜豆,養鵝鴿,飲渝酒,怡然自得。時有名流來訪,輒意興飆舉,語各如泉,酒亦屢增。是年,聞弘一法師圓寂,悵然若失。既而曰:「人生境界可分三等。一曰物質生活,此大多數也。二曰精神生活,即學者之流也,此亦不在少數。三曰靈魂生活,即宗教也,得其真諦者極少數耳。弘一法師則安步閱此三層樓台也。事母孝,待妻愛,精深藝術,精研佛法。實最完美一人也。藝術家之最高境界,實與宗教相近。藝術之情景交融,與宗教之諸相非相,實止差一步耳。故所謂格律詩、山水畫之屬,絕非雕蟲之技,為其有宗教精神在焉。吾腳力甚小,故不能隨法師更上層樓,惟斤斤於小技,但可攀其欄桿作一窺視,深自慚愧雲耳。」乃赴樂山訪馬一浮,倩其為弘一作傳。 民國三十五年(1946),攜眷回石門灣,尋緣緣堂,已成飛灰矣。乃痛飲千杯,不顧而去。居杭州。三十八年(1949)後,居上海陝西路,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美居室曰日月樓,潛心翻譯,歷譯俄文之《獵人筆記》、日文有《源氏物語》等。所譯《源氏物語》者,國內譯此書之始也。文革間,定性為「反動的學術權威」。先此,曾編童書名曰《教我唱歌難上難》,有句曰:「東方出了個綠太陽」,意在糾錯也。遂為罪證,造反派以十萬人批鬥之,羞辱倍至。回家則日飲斗升,惟愛白樂天「在世無所須,惟酒與長年」一句而已。未幾,聞老舍投湖,淡然曰:「死則死矣。」又聞馬一浮罹難,竟曰:「何不早死一年。」人皆以其冷漠,實乃佛性也。一九七零年,患中毒性肺炎,得居家養病。復作漫畫,以難見天日故,總其名曰《敝帚自珍》。知者多來求之,則回以《種瓜得瓜》、《東風浩盪》兩幅。有求字者,則回以魯迅詩句。又譯日人湯次子榮之《大乘起信論》,交廣洽法師攜至新加坡出版,然不敢署名。時文獄之森然可見矣。此外,略有散文,集曰《緣緣堂續筆》。一九七二年,平反,抄沒諸物發還。睹物思情,遂起還鄉之意。一九七五年,回鄉競志。是年初秋,卒於肺癌,年七十有七。臨去猶日飲黃酒一斤,抽煙一巴。有《護生畫》六集傳世,亦廣洽法師與復梓焉。一九八五年,鄉人為重建緣緣堂,今尚存焉。 現代畫家、文學家、藝術教育家。早年曾從李叔同學習繪畫、音樂,深受其佛學思想影響。五四後,開始進行漫畫創作。早期漫畫作品多取自現實題材,帶有「溫情的諷刺」,後期常作古詩新畫,特別喜愛取材兒童題材。他的漫畫風格簡易朴實意境雋永含蓄,是溝通文學與繪畫的一座橋梁。 豐子愷故居
豐子愷出生時,他的母親已生了六個女兒,他是家裡第一個兒子。因為父親也只有一個妹妹,他便是豐家煙火得繼的希望,備受珍惜。父親為他取乳名為"慈玉",他確實是家人眼中的寶玉,祖母溺愛他,父母、姑姑疼愛他,姐姐們憐愛他,連家裡染坊中的伙計們也喜歡他。豐子愷自小便被包圍在脈脈的溫情中,這種溫情後來跟隨了他一生,浸透在他的性格里,使他總是以溫柔悲憫的心來看待事物;發散在他的筆下,就變成平易的文字和純仁的畫風。 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著人間的情味…… ——俞平伯評豐子愷 著有:《緣緣堂隨筆》、《豐子愷書法》、《豐子愷兒童漫畫選》《護生畫集》等。
著作書目

[1]《子愷漫畫》1926,開明。 《子愷畫集》1927,開明。 《西洋美術史》1928,開明。 《緣緣堂隨筆》(散文集)1931,開明;增訂本,1957,人文。 《子愷小品集》1933,上海開華書局。 《隨筆二十篇》1934,天馬。 《藝術趣味》(散文集)1934,開明。 《繪畫與文學》(論文集)1934,開明。 《近代藝術綱要》(論文)1934,中華。 《車廂社會》(散文集)1935,良友。 春到草廬
《藝術叢話》(論文集)1935,良友。 《豐子愷創作選》(散文集)1936,上海仿古書店。 《藝術漫談》1936,上海人間書屋。 《緣緣堂再筆》(散文集)1937,開明。 《漫畫阿Q正傳》1939,開明。 《子愷近作散文集》1941,成都普益圖書館。 《藝術修養基礎》(論文集)1941,桂林文化供應社。 《畫中有詩》(詩配畫)1943,桂林文光書店。 《教師日記》(日記體散文集)1944,重慶崇德書店。 《藝術與人生》(論文集)1944.1,桂林民友書店。 《古詩新畫》(子愷漫畫全集之一)1945,開明。 《兒童相》(子愷漫畫全集之二)l945,開明。 《學生相》(子愷漫畫全集之三)1945,開明。 慶祝國慶
《民間相》(子愷漫畫全集之四)1945,開明。 《都市相》(子愷漫畫全集之五)1945,開明。 《戰時相》(子愷漫畫全集之六)1945,開明。 《率真集》(散文集)1946,上海萬葉書店。 《小鈔票歷險記》(童話)1947,上海萬葉書店。 《子愷漫畫選》1955.11,人民美術出版社。 《子愷漫畫全集》1962.11,香港嶺南出版社。 《緣緣堂集外遺文》明川編,1979,香港問學社。 《豐子愷散文選集》1982,上海文藝。 《緣緣堂隨筆集》1983,浙江文藝。 《豐子愷兒童漫畫選》(全10冊)2010.9,海豚出版社。 《手指》(人教版語文書六年級下冊)
翻譯書目
《苦悶的象徵》(理論集)日本廚川白村著,1925,商務。 《藝術概論》日本黑田鵬信著,1928,開明。 《初戀》(小說)俄國屠格涅夫著,1931,開明。 《自殺俱樂部》(長篇小說)英國史蒂文生著,1932,開明。 《獵人筆記》俄國屠格涅夫著,1953,文生。 《源氏物語》(長篇小說)日本紫式部著,1987,人民文學出版社。其書對日本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被同《唐詩》《紅樓夢》等書列為亞洲十大值得收藏的書目。世界上第一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寫實小說。紫式部也被評為全球五大偉人之一。 《不如歸》日本德富蘆花著,2010,上海譯文出版社.
音樂論著
《音樂的常識》 《音樂入門》 《近世十大音樂家》 《孩子們的音樂》
編輯本段《子愷漫畫選》自序
我作這些畫的時候,是一個已有兩三個孩子的二十七八歲的青年。我同一般青年父親一樣,疼愛我的孩子。我真心地愛他們:他們笑了,我覺得比我自己笑更快活;他們哭了,我覺得比我自己哭更悲傷;他們吃東西,我覺得比我自己吃更美味,他們跌一跤,我覺得比我自己跌一跤更痛……。我當時 豐子愷漢皋春望
對於我常常抱孩子,喂孩子吃食,替孩子包尿布,唱小曲逗孩子睡覺,描圖畫引孩子笑樂;有時和孩子們一起用積木搭汽車,或者坐在小凳上"乘火車"。我非常親近他們,常常和他們共同生活。這"親近"也是這些畫材所由來。由於"熱愛"和"親近",我深深地體會了孩子們的心理,發見了一個和成人世界完全不同的兒童世界。兒童富有感情,卻缺乏理智;兒童富有慾望,而不能抑制。因此兒童世界非常廣大自由,在這里可以隨心所欲地提出一切願望和要求:房子的屋頂可以要求拆去,以便看飛機;眠床里可以要求生花草,飛蝴蝶,以便遊玩;凳子的腳可以給穿鞋子;房間里可以築鐵路和火車站;親兄妹可以做新官人和新娘子;天上的月亮可以要它下來……。成人們笑他們"傻",稱他們的生活為"兒戲",常常罵他們"淘氣",禁止他們"吵鬧"。這是成人的主觀主義看法,是不理解兒童心理的人的粗暴態度。我能熱愛他們,親近他們,因此能深深地理解他們的心理,而確信他們這種行為是出於真誠的,值得注意的,因此興奮而認真地作這些畫。 進一步說,我常常"設身處地"地體驗孩子們的生活;換一句話說,我常常自己變了兒童而觀察兒童。我記得曾經作過這樣的一幅畫:房間里有異常高大的桌子、椅子和床鋪。一個成人正在想爬上椅子去坐,但椅子的座位比他的胸膊更高,他努力攀躋,顯然不容易爬上椅子;如果他要爬到床上去睡,也顯然不容易爬上,因為床同椅子一樣高;如果他想拿桌上的茶杯來喝茶,也顯然不可能,因為桌子面同他的頭差不多高,茶杯放在桌子中央,而且比他的手大得多。這幅畫的題目叫做《設身處地做了兒童》。這是我當時的感想的表現:我看見成人們大都認為兒童是准備做成人的,就一心希望他們變為成人,而忽視了他們這准備期的生活。因此傢具器雜都以成人的身體尺寸為標准,以成人的生活便利為目的,因此兒童在成人的家庭里日常生活很不方便。同樣,在精神生活上也都以成人思想為標准,以成人觀感為本位,因此兒童在成人的家庭里精神生活很苦痛。過去我曾經看見:六七歲的男孩子被父母親穿上小長袍和小馬褂,戴上小銅盆帽,教他學父親走路;六七歲的女孩子被父母親帶到理發店去燙頭發,在臉上敷脂粉,嘴上塗口紅,教她學母親交際。我也曾替他們作一幅畫,題目叫做《小大人》。現在想像那兩個孩子的模樣,還覺得可怕,這簡直是畸形發育的怪人!我當時認為由兒童變為成人,好比由青蟲變為蝴蝶。青蟲生活和蝴蝶生活大不相同。上述的成人們是在青蟲身上裝翅膀而教它同蝴蝶一同飛翔,而我是蝴蝶斂住翅膀而同青蟲一起爬行。因此我能理解兒童的心情和生活,而興奮地認真地描寫這些畫。 以上是我三十年前作這些畫時的瑣事和偶感,也可說是我的創作動機與創作經驗。然而這都不外乎"舐犢情深"的表現,對讀者有什麼益處呢?哪裡有供讀者參考的價值呢?怎麼能幫助他們在生活中發見畫材呢? 無疑,這些畫的本身是瑣屑卑微,不足道的。只是有一句話可以告訴讀者:我對於我的描畫對象是"熱愛"的,是"親近"的,是深入"理解"的,是"設身處地"地體驗的。 畫家倘能用這樣的態度來對付更可愛的、更有價值的、更偉大的對象而創作繪畫,我想他也許可以在生活中--尤其是在今日新中國的生氣蓬勃的生活中--發見更多的畫材,而作出更美的繪畫。如果這句話是對的,那麼這些畫總算具有間接幫助讀者的功能,就讓它們出版吧。 豐子愷放生趣聞 豐子愷先生是我國有名的漫畫家,他去世已多年,遺留給後人以豐富的藝術遺產。豐子愷的漫畫可謂別具風格,他有著國畫的深厚根基,寥寥幾筆,就勾勒出生動的圖像。特別是他取材多是人世間的辛酸事,為勞苦大家抱不平,因而他的漫畫深受人們所喜愛。 相逢
人道是豐子愷有一副菩薩心腸,這話可不假。豐子愷是篤信佛教的,他是一位虔誠的居士,一生都苦口婆心地勸人們護生戒殺。他也因放生而鬧出了一則趣聞。 抗日戰爭之前,在蘇州緣緣堂期間,有一次,豐子愷先生從石門灣攜帶一隻雞,要到杭州雲棲放生。但是他對雞也起了惻隱之心,不忍心像常人一般在雞腳的部位捆縛起來把雞倒提著,於是撩起自己的長袍把雞放在裡面,外面用手兜著。由石門灣乘船經崇德,到長安鎮轉乘火車。因為他用手兜著的布長袍裹面鼓起了一團東西,看過去這個怪模樣很可疑,因此在長安鎮火車站引起了一個便衣偵探的懷疑,便一直追蹤著,同車到達杭州,一出站門便衣偵探便把他捉住,恰巧站外早有人迎候豐子愷,於是彼此說明原委,偵探才知跟錯了人。豐子愷捧著要放生的母雞,引得在場眾人大笑不已。 豐子愷為什麼篤信佛教呢?他既是受了弘一法師的影響,而更主要的是受了父親的熏陶。他父親豐斛泉在一九二零年中了舉人,但是因故未去北京趕上最後一科的科舉會試,眼看清朝已在風雨飄搖,仕途無望,只好在家設塾授徒,維持生計。豐斛泉為人平易可親,熱心助入。鄰里親朋故凡有婚喪之事,都請他撰聯題書。他也為人代筆書信,或代書契約等,都從不計較酬金。 豐斛泉一次為漁人代筆,知道漁人窮苦,沒有接受酬金。一天,漁人送來大小水魚七隻,水魚亦即是鱉。豐斛泉平素誠心信佛,好為善舉。當夜,他夢見有七位穿著裙子的女人向他跪拜求救,大呼「老爺救救,老爺救救—」豐斛泉猛地醒來,深感夢境奇怪,反覆思量,不得其解,檢點平日自己所作所為,也沒有見愧於心之事,但是夢境使他整日坐立不安。忽然悟到水魚四周有一圈軟皮,俗稱作「裙」,因此相信是七隻水魚托夢向他求救,便立即全數放生。 豐子愷幼承家教,在作為佛教居士之後,更加愛好放生。他繪有《護生畫集》六集,流傳於世。每年農歷四月初八相傳是釋迦牟尼誕生日,佛教徒習慣在這一天放生。豐子愷在每年這一天,買來螺獅蜆蚌魚蝦,帶領子女一同去放生,就是平日,也不時親自放生。 豐子愷的子女 資料提供:常州市外國語學校陸軒省 藝術家豐子愷愛子女是眾所周知的,他的許多漫畫作品直接就以他的子女作描繪的對象,比如《瞻瞻的車》畫的是他的長子,《阿寶赤膊》描的是他的長女,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豐子愷自然也知道真正愛孩子是要讓他們受教育,所以,他對孩子的讀書學習極其重視。1932年他的緣緣堂在故鄉石門落成後,豐子愷就隱居鄉間讀書作畫、寫文賦詩,在他看來,這是他夢寐以求的理想生活,然而,為了兩個女兒的讀書,他居然不惜金錢,另在杭州設「行宮」,為的是能讓女兒就近在省城上學。豐子愷愛子女,而他的子女也十分爭氣,他的三子四女中,皆學有所成:長子豐華瞻攻比較詩學,現任上海復旦大學的教授;次子豐元草長期從事音樂出版,任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編輯;幼子豐新枚通數國語言,任海外專利代表;長女豐陳寶,中外文水平具佳,曾任上海譯文出版社編輯;次女豐宛音多年從教,長期供職中學;幼女豐一吟多才多藝,文學、書畫、翻譯兼通,曾任上海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另有一女豐寧欣,雖非親生,但豐子愷視同己出,此女亦曾在杭州大學數學系任副教授。

『貳』 <<白鵝>>作者介紹和寫作背景

《白鵝》又名《沙坪小屋的鵝》,原載於1946年8月一日《導報》月刊第1卷第1期。

豐子愷原名豐潤,我國現代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音樂教育家、漫畫家和翻譯家。他的母親將他生下來後,由於父母親十分喜愛他,取小名「慈玉」。他在家鄉念小學時,有一次,鄉下要搞什麼選舉。小學老師說,鄉下人文化低,筆畫多的字不好寫,為日後考慮,名字應盡量用筆畫少的字,因此,「潤」字改為「仁』,字,老師說,浙江讀音「仁」與「潤」差不多,「仁」在意義上與「慈玉」的「慈」接近,因此,他的名字就叫「豐仁」了。他就以這個名字進入杭州浙江第一師范學校。

『叄』 豐子愷《白鵝》全文

抗戰勝利後八個月零十天,我賣脫了三年前在重慶沙坪壩廟灣地方自建的小屋,遷居城中去等候歸舟。

除了託庇三年的情感以外,我對這小屋實在毫無留戀。因為這屋太簡陋了,這環境太荒涼了;我去屋如棄敝屣。倒是屋裡養的一隻白鵝,使我戀戀不忘。

這白鵝,是一位將要遠行的朋友送給我的。這朋友住在北碚,特地從北碚把這鵝帶到重慶來送給我,我親自抱了這雪白的大鳥回家,放在院子內。它伸長了頭頸,左顧右盼,我一看這姿態,想道:"好一個高傲的動物!"凡動物,頭是最主要部分。

這部分的形狀,最能表明動物的性格。例如獅子、老虎,頭都是大的,表示其力強。麒麟、駱駝,頭都是高的,表示其高超。狼、狐、狗等,頭都是尖的,表示其刁奸猥鄙。豬玀、烏龜等,頭都是縮的,表示其冥頑愚蠢。

鵝的頭在比例上比駱駝更高,與麒麟相似,正是高超的性格的表示。而在它的叫聲、步態、吃相中,更表示出一種傲慢之氣。

鵝的叫聲,與鴨的叫聲大體相似,都是"軋軋"然的。但音調上大不相同。鴨的"軋軋",其音調瑣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鵝的"軋軋",其音調嚴肅鄭重,有似厲聲呵斥。它的舊主人告訴我:養鵝等於養狗,它也能看守門戶。

後來我看到果然:凡有生客進來,鵝必然厲聲叫囂;甚至籬笆外有人走路,也要它引亢大叫,其叫聲的嚴厲,不亞於狗的狂吠。狗的狂吠,是專對生客或宵小用的;見了主人,狗會搖頭擺尾,嗚嗚地乞憐。

鵝則對無論何人,都是厲聲呵斥;要求飼食時的叫聲,也好像大爺嫌飯遲而怒罵小使一樣。

鵝的步態,更是傲慢了。這在大體上也與鴨相似。但鴨的步調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鵝的步調從容,大模大樣的,頗像平劇里的凈角出場。這正是它的傲慢的性格的表現。我們走近雞或鴨,這雞或鴨一定讓步逃走。這是表示對人懼怕。

所以我們要捉住雞或鴨,頗不容易。那鵝就不然:它傲然地站著,看見人走來簡直不讓;有時非但不讓,竟伸過頸子來咬你一口。這表示它不怕人,看不起人。但這傲慢終歸是狂妄的。

我們一伸手,就可一把抓住它的項頸,而任意處置它。家畜之中,最傲人的無過於鵝。同時最容易捉住的也無過於鵝。

鵝的吃飯,常常使我們發笑。我們的鵝是吃冷飯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樣東西下飯:一樣是水,一樣是泥,一樣是草。先吃一口冷飯,次吃一口水,然後再到某地方去吃一口泥及草。大約這些泥和草也有各種滋味,它是依著它的胃口而選定的。

這食料並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絲毫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飯,倘水盆偶然放在遠處,它一定從容不迫地踏大步走上前去,飲水一口。再踏大步走到一定的地方去吃泥,吃草。吃過泥和草再回來吃飯。這樣從容不迫地吃飯,必須有一個人在旁侍候,像飯館里的堂倌一樣。

因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們這位鵝老爺的脾氣,每逢它吃飯的時候,狗就躲在籬邊窺伺。等它吃過一口飯,踏著方步去吃水、吃泥、吃草的當兒,狗就敏捷地跑上來,努力地吃它的飯。

沒有吃完,鵝老爺偶然早歸,伸頸去咬狗,並且厲聲叫罵,狗立刻逃往籬邊,蹲著靜候;看它再吃了一口飯,再走開去吃水、吃草、吃泥的時候,狗又敏捷地跑上來,這回就把它的飯吃完,揚長而去了。等到鵝再來吃飯的時候,飯罐已經空空如也。鵝便昂首大叫,似乎責備人們供養不周。

這時我們便替它添飯,並且站著侍候。因為鄰近狗很多,一狗方去,一狗又來蹲著窺伺了。鄰近的雞也很多,也常躡手躡腳地來偷鵝的飯吃。我們不勝其煩,以後便將飯罐和水盆放在一起,免得它走遠去,比雞、狗偷飯吃。然而它所必須的盛饌泥和草,所在的地點遠近無定。

為了找這盛饌,它仍是要走遠去的。因此鵝的吃飯,非有一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的!

鵝,不拘它如何高傲,我們始終要養它,直到房子賣脫為止。因為它對我們,物質上和精神上都有貢獻。使主母和主人都歡喜它。物質上的供獻,是生蛋。它每天或隔天生一個蛋,籬邊特設一堆稻草,鵝蹲伏在稻草中了,便是要生蛋了。

家裡的小孩子更興奮,站在它旁邊等候。它分娩畢,就起身,大踏步走進屋裡去,大聲叫開飯。這時候孩子們把蛋熱熱地撿起,藏在背後拿進屋子來,說是怕鵝看見了要生氣。鵝蛋真是大,有雞蛋的四倍呢!主母的蛋簍子內積得多了,就拿來制鹽蛋,燉一個鹽鵝蛋,一家人吃不了!

工友上街買菜回來說:"今天菜市上有賣鵝蛋的,要四百元一個,我們的鵝每天掙四百元,一個月掙一萬二,比我們做工的還好呢,哈哈,哈哈。"我們也陪他一個"哈哈,哈哈。"望望那鵝,它正吃飽了飯,昂胸凸肚地,在院子里跨方步,看野景,似乎更加神氣了。

但我覺得,比吃鵝蛋更好的,還是它的精神的貢獻。因為我們這屋實在太簡陋,環境實在太荒涼,生活實在太岑寂了。賴有這一隻白鵝,點綴庭院,增加生氣,慰我寂寥。

且說我這屋子,真是簡陋極了:籬笆之內,地皮二十方丈,屋所佔的只六方丈。這六方丈上,建著三間"抗建式"平屋,每間前後劃分為二室,共得六室,每室平均一方丈。中央一間,前室特別大些,約有一方丈半弱,算是食堂兼客堂;後室就只有半方丈強,比公共汽車還小,作為家人的卧室。

西邊一間,平均劃分為二,算是廚房及工友室。東邊一間,也平均劃分為二,後室也是家人的卧室,前室便是我的書房兼卧房。三年以來,我坐卧寫作,都在這一方丈內。歸熙甫《項脊軒記》中說:"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又說:"雨澤下注,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

我只有想起這些話的時候,感覺得自己滿足。我的屋雖不上漏,可是牆是竹製的,單薄得很。夏天九點鍾以後,東牆上炙手可熱,室內好比開放了熱水汀。這時候反教人希望警報,可到六七丈深的地下室去涼快一下呢。

竹籬之內的院子,薄薄的泥層下面盡是岩石,只能種些番茄、蠶豆、芭蕉之類,卻不能種樹木。竹籬之外,坡岩起伏,盡是荒郊。因此這小屋赤裸裸的,孤零零的,毫無依蔽;遠遠望來,正像一個亭子。我長年坐守其中,就好比一個亭長。

這地點離街約有里許,小徑迂迴,不易尋找,來客極稀。杜詩"幽棲地僻經過少"一句,這室可以受之無愧。風雨之日,泥濘載途,狗也懶得走過,環境荒涼更甚。這些日子的岑寂的滋味,至今回想還覺得可怕。

自從這小屋落成之後,我就辭絕了教職,恢復了戰前的即居生活。我對外間絕少往來,每日只是讀書作畫,飲酒閑談而已。我的時間全部是我自己的,這是我的性格的要求,這在我是認為幸福的。然而這幸福必須兩個條件:在太平時,在都會里。

如今在抗戰期,在荒村裡,這幸福就伴著一種苦悶—-寄寂。為避免這苦悶,我便在讀書、作畫之餘,在院子里種豆,種菜,養鴿,養鵝。而鵝給我的印象最深。因為它有那麼龐大的身體,那麼雪白的顏色,那麼雄壯的叫聲,那麼軒昂的態度,那麼高傲的脾氣,和那麼可笑的行為。

在這荒涼舉寂的環境中-,這鵝竟成了一個焦點。凄風苦雨之日,手酸意倦之時,推窗一望,死氣沉沉分惟有這偉大的雪白的東西,高擎著琥珀色的喙,在雨中昂然獨步,好像一個武裝的守衛,使得這小屋有了保障,這院子有了主宰,這環境有了生氣。

我的小屋易主的前幾天,我把這鵝送給住在小龍坎的朋友人家。送出之後的幾天內,頗有異樣的感覺。這感覺與訣別一個人的時候所發生的感覺完全相同,不過分量較為輕微而已。原來一切眾生,本是同根,凡屬血氣,皆有共感。

所以這禽鳥比這房屋更是牽惹人情,更能使人留戀。現在我寫這篇短文,就好比為一個永訣的朋友立傳,寫照。

這鵝的舊主人姓夏名宗禹,現在與我鄰居著。

1946年夏於重慶。

作者善於運用反語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如,用「我們的鵝老爺」「不勝其煩」「架子十足」等似乎含有貶義的詞語表現鵝的個性,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對鵝的喜愛之情。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引導學生體會動物的有趣、可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對生活的熱愛;二是在閱讀總體會作者抓住特點寫的方法,感受作者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

(3)白鵝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豐子愷,光緒二十四年生,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石門鎮人。原名豐潤,又名仁、仍,號子覬,後改為子愷,筆名TK,以中西融合畫法創作漫畫以及散文而著名。

豐子愷是中國現代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音樂教育家、漫畫家、書法家和翻譯家。

《白鵝》寫於1946年夏天。抗戰期間,豐子愷內遷重慶,住在郊外一座荒村裡。當時正值戰時,生活條件艱苦,而人們內心更是焦慮苦悶。豐子愷在讀書、作畫之餘,在院子里種豆、種菜、養鴿。養鵝,這成了作者排遣苦悶的一種寄託。

作者善於運用對比的方法來突出鵝的特點;作者還善於運用反語來表達自己的感情。

《白鵝》又名《沙坪小屋的鵝》,1946年夏寫於重慶,原載於1946年8月1日《導報》月刊第1卷第1期。

『肆』 豐子愷 白鵝賞析

賞析:

《白鵝》這篇文章很典型地體現了豐子愷的這種寫作風格和人生態度。狀物文章不但要寫出對象的特點,更要寫出作者的情懷,沒有情懷和寄寓的文章是呆板的,缺乏感染力的。

教學這篇課文,在落實人文性要求時必須強調體認事物背後的情感元素,具體教學過程中可結合豐子愷的一些漫畫進行講解。

從工具性層面著眼,《白鵝》這篇文章層次鮮明,寫法簡潔易懂,很好地體現了狀物文章的典範價值。文章先簡單交待白鵝的來歷,再用「左顧右盼」一詞點明白鵝高傲的特點。接著,作者用一個過渡段總起,然後分別從叫聲、步態、吃相三個層面分別刻畫白鵝高傲的特點。

在每一個具體層面,作者又以不同的角度展開。叫聲與步態主要運用比較手法,前者主通過與狗的比較突出鵝叫聲的嚴肅鄭重,後者則通過與鴨、凈角的比較突出鵝步態的傲慢。在吃相這個層面,豐子愷又從食物、吃法、鵝狗大戰三個視角進行描畫。

在每個層面,作者又用總起句總括鵝的相關特點。整篇文章結構清晰而具體,形象地展現了結構性思維的魅力,極富借鑒學習意義。教學過程中不能以一句簡單的總分概括了之,而應該讓學生理解,寫一個事物圍繞它的特點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表現,初步掌握寫狀物文章的能力。

(4)白鵝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這篇文章豐子愷寫於1946年,寫他抗戰後期在重慶鄉間的生活,原名叫《沙坪小屋的鵝》,今入選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

這個單元收錄的都是狀物類文章,編者共選編了俄國作家葉·諾索夫的《白公鵝》以及老舍的《貓》和《母雞》等四篇,豐子愷這篇文章,編者作了一些刪節改動,更加突出了文章的狀物性質。

從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點出發,學習狀物文章旨在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意識,喜愛小動物,熱愛生活的情懷和寫作狀物文章的能力。《白鵝》是這個單元的首篇,文章經編者處理後成了一篇經典的狀物文章,是落實單元教學任務一個很好的載體。

豐子愷是二十世紀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個大師級的人物,在文學和藝術諸方面都有不俗的建樹。他親近生活,喜愛兒童,富有童心、童趣。他的作品,無論畫作還是隨筆小品,時常展現出濃濃的童真和生活情趣。

他的隨筆小品文在創作上常小處落筆,以小見大,言外有意,讀他的文章我們能真切地感受到他是一個生活的有心人,他細心地體察生活,用心地記錄生活,開心地享受生活。

『伍』 豐子愷白公鵝的寫作背景

《白鵝》是豐子愷在1946年的夏天寫的。抗戰時期,豐子愷內遷重慶,住在郊外一座荒村裡。當時生活條件艱難,人們的心情更是焦急苦悶。豐子愷在讀書作畫之餘,就在院內種菜、養動物。養鵝,便是作者排遣苦悶的一種寄託。

豐子愷(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光緒二十四年生,原名豐潤,又名仁、仍,號子覬,後改為子愷,筆名TK(主要原因是豐子愷的威氏拼音法名字為FONG, TSE KA)。師從弘一法師(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畫法創作漫畫以及散文而著名。中國浙江桐鄉石門鎮人。中國現代漫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和音樂教育家、翻譯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美協上海分會主席、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上海對外文化協會副會長等職。被國際友人譽為「現代中國最像藝術家的藝術家」。豐子愷風格獨特的漫畫作品影響很大,深受人們的喜愛。

『陸』 紅蓼白鵝圖時代背景

自己的語言理解

『柒』 豐子愷寫<<白鵝>>的寫作背景

《白鵝》寫作背景

《白鵝》寫於1946年夏天。抗戰期間,豐子愷內遷重慶,住在郊外一座荒村裡。當時正值戰時,生活條件艱苦,而人們內心更是焦慮苦悶。豐子愷在讀書、作畫之餘,在院子里種豆、種菜、養鴿、養鵝,這成了作者排遣苦悶的一種寄託。在重慶最初的半年多時間里,豐子愷一家一直寄居在朋友和學生家,但考慮到抗日戰爭可能分曠日持久,豐子愷便以剛到重慶時舉辦個人畫展所得收入,在沙坪壩正街以西的廟灣租地,自建住房。這是一所極為簡陋的平屋,用竹片編成牆壁,塗以堊土,屬典型的「抗建式」風格,豐子愷把這所同樣由他本人設計的小屋命名為「沙坪小屋」。

『捌』 紅蓼白鵝圖

《紅蓼白鵝圖》寫紅蓼一枝離坡高起。畫折葉反正,翻折得勢,用粉染瓴,筆意精工之至。白鵝靜卧岸邊,引頸回眸,造型上健壯肥碩,全畫面無論白鵝、蓼花的枝幹、葉均用細線雙鉤、坡岸、水紋鉤皴與之筆韻一致,且用淡墨汁綠等層層宣染,精工而豐富,整幅畫面意境清曠,幽遠遼闊,一派深秋的肅殺氣氛,借單純的物象傳出,充分說明這是一張言簡意駭的傳神妙品,畫面唯因年代久遠而蓼花紅色脫落,似覺美中不足。
2W#x\iR']中國書法|篆刻|圖片資料|字畫收藏|新聞|學術批評|理論研究|文房|美術|傳統文化|藝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