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南康百家姓祠堂在哪裡
在蘇訪賢大道(中國南康百家姓和諧城)。百家姓和諧城,是一項會合古今、繼往開來的宏大工程,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凸顯著輝煌的今天,展望著美好的未來。她的建成,為華夏子孫歌頌祖德萬世流芳提供 了絕佳機會。各姓子孫都在爭先恐後,選號選址,捐資出力。已有大部分姓氏的宗祠已竣工落成。
南康百家姓和諧城由仿明清古建風格的乾坤殿、始祖殿、熙和殿三大殿和108間百家姓祠堂組成。108間宗祠,分三排,沒排最中間是一座大殿。
百家姓祠堂列舉介紹
1、吉氏祠堂。在第一排從右邊往熙和殿數第一間,其門口牌匾是:黃帝子孫馮翊根基源遠流長,甫公後裔神州駿業枝繁葉茂。
2、黎氏祠堂。在第一排從右邊往熙和殿數第二間,其門口牌匾是:古黎望族延世澤,京兆名宗振家聲。
3、彭氏祠堂。在第一排從右邊往熙和殿數第三間,其門口牌匾是:源自黃帝百脈通流彭祖血,澤惠全球千年傳唱手足情。
4、藍氏祠堂。在第一排從右邊往熙和殿數第四間,其門口牌匾是:與天同姓王土之上唯有吾祖,給海狀色碧宇之下當屬我民。
5、張氏祠堂。在第一排從右邊往熙和殿數第六間,其門口牌匾是:世間孝友氏,天下第一張。
⑵ 廣州孖祠堂(周氏大宗祠) 簡介 圖片~
熱烈慶祝中華周氏網建站5周年!
— —
河北站-剪紙文化節-張家口蔚縣
——
— —
— —
—
› › › 查看主題
最後登錄2010-3-26 威望31 周幣110 貢獻4 注冊時間2006-11-30 閱讀許可權1 帖子12 精華0 積分178
注冊時間2006-11-30 帖子12 精華0 積分178
廣州白雲區的周氏大宗祠
發表於 2006-11-30 22:25
|
|
|
4 e9 d& W7 z" f0 i周氏大宗祠
0 Z) j8 w" H7 O$ Q( q 龍歸南村周氏大宗祠 >
3 f- f6 }* Y3 {座落於廣州白雲區南村的周氏大宗祠,由兩座建築結構基本相同且並排在一起的祠堂組成,當地俗稱「孖祠堂」。祠堂結構罕見,氣勢堂皇,歷史悠久。 3 t2 Q9 Q$ {' o: H6 x Y
南村周姓人的先祖是著名的宋代理學家周敦頤,現旅居海外和港澳的南村周氏後人就有13000多人,可以說,周氏大宗祠是周氏海外鄉親在祖(籍)國的「根」。
% c6 [$ _4 ]8 P0 F5 R* [建築攝影: http://gzbbs.soufun.com/photoclub~11/10300134_10300134.htm# Y l. d' c/ r' i2 ?5 ? q2 R
廣州市白雲區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
7 O4 c0 q7 q. d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
3 g+ v4 L* t5 E# G" B第三次會議 (建議)第67號 9 I% a' Q6 H% A% L6 {1 R<br>代表姓名: 羅樹德 聯系電話: 86562805 13802771466 <br># D4 `' H2 N4 J2 }# Z" s1 {6 v人大代表: & P0 c! c: {/ _* S) D. k; {0 p' N<br>標題:關於修繕白雲區龍歸南村「周氏大宗祠」的建議 " w( Z$ r$ @+ E$ L2 T& b2 k9 Q# \<br>主辦單位: 區文廣局 協辦單位: # v. b4 e3 <br>發表時間:2006-5-18 . H9 f1 S% a& R<br>內容:7 M$ w6 {/ q% w' o& B$ h4 Q<br>坐落於白雲區太和鎮龍歸南村的「周氏大宗祠」(當地俗稱「 祠堂」),是白雲區最大的祠堂。2002年被定為廣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白雲區第一批宗祠文物保護單位。由於年久失修,加上「文革」期間的毀壞,急需進行維修,其理由如下:<br>* Y3 B6 }+ w8 v2 m0 ~$ F http://www.by.gov.cn/cn/renda/content.asp?id=190 ( ?$ r1 V) Y& ]) B
% x2 K, a. ]4 y5 ?" Z
4 V5 R+ |" h+ Q6 Y4 n) @
遊客不能瀏覽全部內容,請馬上:|沒有帳號?
最後登錄2007-5-22 威望33 周幣105 貢獻0 注冊時間2007-5-13 閱讀許可權1 帖子30 精華0 積分186
注冊時間2007-5-13 帖子30 精華0 積分186
發表於 2007-5-15 02:00
|
回復:廣州白雲區的周氏大宗祠
不知班序是怎麼樣??????????????????? 8 C+ `, J. e0 Q
是否是必大公及恆豐之後
遊客不能瀏覽全部內容,請馬上:|沒有帳號?
最後登錄2007-11-21 威望139 周幣28 貢獻0 注冊時間2006-10-26 閱讀許可權0 帖子111 精華0 積分362
注冊時間2006-10-26 帖子111 精華0 積分362
發表於 2007-5-15 06:07
|
回復:廣州白雲區的周氏大宗祠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最後登錄2007-5-22 威望33 周幣105 貢獻0 注冊時間2007-5-13 閱讀許可權1 帖子30 精華0 積分186
注冊時間2007-5-13 帖子30 精華0 積分186
發表於 2007-5-15 06:33
|
回復:廣州白雲區的
⑶ 阜陽市八角祠堂在哪
討論祠堂的選址之前,先簡要梳理下「祠堂」的概念和歷史。祠堂,「中國古代供奉祖先神主、舉行祭祀活動的場所。」(《中國大網路全書》2009年第二版)《詩經》里的「祠」是春天祭祀的意思;南宋,為正禮儀朱熹在《家禮》中明確提出「祠堂」一詞(「古之廟制不見於經,且今士庶人之賤亦有所不得為者,故特以祠堂名之。」),各地興起立祠之風,但當時的祠堂只能立於「正寢之東」,少有單獨建造;明嘉靖時期,經「大禮儀」討論和「推恩令」,『庶人無廟』的規矩被打破,民間淫辭泛濫。明清時期村落施行保甲制,「縣下皆自製」,一般是宗族管理著村內的大小公共事務。祠堂作為族權的空間表現形態,不僅用於祭祀,更是議會、教化、舉辦大型公共事務的重要場所。在宗族社會中,祠堂決定著村落形態的發展,也是經濟技術水平的體現。祠堂在村中地位如此重要,古人一般將祠堂放置於何處?如何考慮其選址?以幾個村子為例簡要說明下。1 徽州黟縣宏村(來源:段進. 世界文化遺產宏村古村落空間解析[M]. 東南大學出版社, 2009.)上圖是宏村清代鼎盛時期的平面圖。深色的圖塊代表祠堂。可以看出,雷崗山下分布的祠堂多建於明代,大約十座,其特點是順應山勢,坐東北,朝西南。月沼前有一片較為集中的祠堂群,而此處正是村落的中心區域。往南,在南湖邊上零星分布幾座清代祠堂,最靠近南湖的汪公廟,坐西北,朝東南,不同於山下西南向的祠堂。祠堂朝向也影響著道路的走勢,村中東西走向道路與山脈延伸方向相同,南北走向道路垂直於南湖,有利於消防與排水。可見,祠堂選址隨著歷史演變與空間擴張,有向南向兩側發展的傾向。選址要素與古人對於山水、光照的把握有關。2 徽州歙縣棠樾村(來源:東南大學. 棠樾[M]. 東南大學出版社, 1999.)首先表白棠樾這個美極了的名字:棠,源於《詩經》,「棠陰」有「德政」之意;樾,「楚謂兩樹交陰之下」,似乎是一個與世不隔甚至通曉古今的桃花源,相比於陶潛,更有蘇軾的氣質。圖為清代棠樾村復原圖(可能並沒有十分清晰,原諒,如有需要再更改)。相比宏村山水圍和出的半圓形,棠樾的形態呈現袋狀。村中主要的祠堂群分布在村口牌坊群之後(東面),皆南北向,與東邊的牌坊相配合形成,形成徽州最具特色的禮制建築群。(來源:達瓦絳曲)(來源:達瓦絳曲)村口祠堂群主要由男祠敦本堂,女祠清懿堂,專門傳播孝義的世孝祠組成。男祠朝男,女祠朝北,取陰陽相悖之意。村西的祠堂坐西北,朝東南,顯然是受到山勢的影響,當然也與其存在歷史相關,比如宣忠堂,本是明代戶部侍郎鮑象賢罷官歸鄉後,建造的自宅,卒後「因宅為祠」形成。可見,祠堂的選址除了地理原因,還與文化心理和特殊人物相關。3 廣州橫坑村(來源:馮江. 祖先之翼:明清廣州府的開墾、聚族而居與宗族祠堂的衍變[M].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10.)建於清代的廣州府橫坑村。圖中深色代表祠堂。祠堂多數位於湖邊,朝東垂直於橫麗湖分布,這樣的布局既有利於排水,也避免了廣州夏日陽光的直射。4 小結簡而言之,各個地區的祠堂選址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如徽州丘陵地區多在山下選址建祠,廣州平原地區多在湖邊建祠),同一地區不同時期的祠堂選址也不同(如宏村祠堂由北向南的趨勢),但無一例外都是結合了山水、形制、制度、技術、心理、風水等因素的綜合考慮,並影響著街道、民居的尺度與布局。推薦閱讀以上與圖片來源相關的書籍,與「王鶴鳴, 王澄. 中國祠堂通論[M].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4.」一書。希望能幫到您。
⑷ 中國王氏家族祠堂在哪裡
中國王氏家族祠堂在江西省蓮花縣白渡村。名字為:白度村王氏宗祠。
歿宣德五年戌庚歲[1430]四月二十六日亥時,夫妻合葬永新南鄉渴虎飲泉形。子二:子明,子彰[回原籍南京廷獻公譜,影有雲傳子彰未知的否]。長子子明公為隱居之仕於白渡,截至2012年足六百餘載,已傳二十三代孫,現有四百八十餘丁,總人口一千有餘。
據載,金八公六代孫琰檠公徙居湖南攸縣漕泊。金六公七代孫仁驛公徙居湖南攸縣柏樹下。十七世孫禮全公清光緒年間【1885年由八房出】徙居本縣坪里潭湖。
(4)祠堂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遷移
始祖:太子晉。王姓在秦漢時期基本生活在今山西芮城、夏縣、蒲縣、平陸、河南開封、虞城、淮縣,陝西咸陽,山東淄博,福建南安等地,而子姓為王的後裔則由河南衛輝遷至今甘肅天水、山東東平、河南新蔡、新野、焦作等地。
兩漢時期,開始出現了以新朝皇帝王莽而得名的元城(今河北大名)王姓,琅邪王姓,以西漢諫議大夫王吉為開基祖;太原王姓,以東漢徵士王霸為開基祖,分為晉陽支(以三國魏司空王昶開基),祁縣支(以三國王允為開基)。
魏晉南北朝時期,五胡亂華,少數民族改王姓入主中原,而琅邪王姓的後裔王導和王敦兄弟輔佐司馬睿建立東晉,時稱「王與(司)馬共天下」。太原王姓祁縣支在司馬懿專權時遭受滅頂之災。隋滅陳時,原仕於南朝的琅邪王姓被分別遷於關中、河北、河東等地。
⑸ 祠堂在中國常見嗎人們建立祠堂的意義在哪裡呢
「參天之樹,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無論在什麼地方,不管漂泊多遠,遊子們最是關心的,甚至是魂牽夢繞都是這樣的一句話——「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我的根在何處。。。。」這種生生不息的尋根意識,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向心力、凝聚力。
宗祠是是一個家族的精神中心、信仰中心、祭拜典儀、會議聯誼、一切活動的中心所在、我們的精神信仰所在。宗祠文化在中國傳統的民族文化里一向被視為宗族的象徵。
舊時,宗族管理日常管理中,修族譜也是宗族管理重要任務。修族譜,記錄宗族中的所有男女人丁目錄,做到綜文獻,溯源流,知根本,辨主支,明世系,秩昭穆,述宗風,敦親情,揚先德,志現狀。
正如孫中山論族譜所述:「《族譜》記述中華民族由宗族的團結,擴展到國家民族的大團結,這是中國人民才有的良好的傳統觀念,應加以利用。」「中國國民和國家結構的關系,先有家族再推到宗族,然後才是國家。」
如今,我們從祠堂內的堂匾、對聯以及歷代宗親的世系表和家乘族譜等,可以了解到該族姓人和後人,了解族姓的產生、發展,以及篳路藍縷的艱苦歷程。
⑹ 全國陳氏總祠在那裡
陳氏大宗祠坐落在永安貢川城南巫峽頭
是明代宮殿式建築物,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福建聞名遐邇的旅遊觀光景點之一。其始建於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是陳氏入閩始祖唐中丞搽陳雍的紀念祠,清代康熙、光緒年重修。 宗祠坐西朝東,現存一進門樓和二進正廳,造型古樸典雅,結構厚實,木雕、石雕、磚雕工藝精湛。正廳面闊五間,進深五間,為抬梁和穿斗結構,中堂有神台,設五個神龕,分別崇祀唐代入閩始祖陳雍和宋代陳瓘、陳淵等人。歇山式門樓正中,「陳氏大宗祠」五個大字遒勁有力;大門兩側,石獅雄踞;二進石華表上"世承天寵"大字描金;焚紙寶庫、花木草坪及兩邊廂房布局有序;追遠堂內肅穆高雅,"狀元及第"、"探花及第"、"七十九位進士"等金匾高懸於大廳上方。「雍穆宗風」、「敦宗愛國、」「理學之門,忠貞之家」等匾額記載過往的種種故事。宗祠內珍藏著一部清光緒十六年撰修的大宗譜,共48分冊;還有民間收藏的清嘉慶、道光年間撰修的宗譜,可供查閱考證。 大宗祠是連接陳氏後裔的重要紐帶和尋根謁祖的聖地,也是八閩大地及海內外陳氏子孫奉祀先祖的凈地。每年農歷二月初十和八月初十舉行春秋兩祭,來自福建、廣東的陳氏後裔及至海外裔孫代表雲集祭拜,舉行盛大慶典活動,仰篤先公之恩德。
⑺ 全國紀念諸葛亮的祠堂共有多少座具體分布在那些地方最好詳細點哦!
共有3座,分別為:
1、武侯祠,1991年,經當地政府批准,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正式成立,區名取自轄區內的武侯祠(原為漢昭烈廟,昭烈為劉備死後的謚號)。武侯祠因諸葛亮生前被封為武鄉侯而得名,明初與昭烈廟合並,為蜀中著名的歷史旅遊名勝之一。
(7)祠堂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諸葛亮的其他紀念建築:
1、諸葛亮廟位於諸葛亮逝世之地今寶雞岐山縣五丈原,是後人為了紀念諸葛亮,多次修葺而成,布局嚴謹,氣宇軒昂,又因歷代名人雅士題聯贈匾,成為一處文化氣息濃厚的歷史人文景觀。
廟群面南朝北,山門為諸葛亮廟大門,由正門和東西兩個耳門組成,廟門古樸厚重,正門楣上書法家舒同書寫的「五丈原諸葛亮廟」赫然在目,門兩邊是一副對聯「一詩二表三分鼎,萬古千秋五丈原」,對諸葛亮的一生作了很好的總結。
2、諸葛亮廣場是湖北省襄陽市人民為弘揚歷史文化傳統,紀念三代下一人諸葛亮而建。襄陽市標志性景觀之一,襄陽市政府塑諸葛亮銅像於廣場。既彰顯我們中國人民智慧的象徵,又是中國最大的人像雕塑工程。
3、諸葛亮故里紀念館,位於臨沂市沂南縣磚埠鎮諸葛村,佔地面積3360平方米,館內有諸葛亮塑像,陳列著在陽都故城遺址出土的代表龍山文化、周代文化、漢代文化三個時期的重要文物5000餘件和諸葛亮及其後裔的有關資料。
⑻ 宗祠圖片。
宗祠即是祠堂,是古儒教供奉祖先和祭祀場所,是宗族的象徵。宗廟制度產生於周代。上古時代,士大夫不敢建宗廟,宗廟為天子專有。宋代朱熹提倡家族祠堂:每個家族建立一個奉祀高、曾、祖、禰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龕。 祠堂是族權與神權交織中心。祠堂中的主祭---稱宗子,管理全族事務稱宗長,還有宗正、宗直等職。宗祠體現宗法制家國一體的特徵,是凝聚民族團結的場所,它往往是城鄉中規模最宏偉、裝飾最華麗的建築群體,不但巍峨壯觀,而且注入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與古塔、古橋、古廟宇相映,成為地方上的一大獨特的人文景觀,是地方經濟發展水平和中華儒教文化的代表。
宗祠記錄著家族的輝煌與傳統,是家族的聖殿。作為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儒教文化的象徵與標志,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
⑼ 中國最豪華的祠堂在哪裡為什麼說它最豪華
陳家祠內易受風雨侵蝕的建築構件均採用花崗岩石材,其淺灰色調與磚木結構建築的主色調形成鮮明對比。歷史上,廣州是一座多災多難的城市。
⑽ 中國最大的袁氏祠堂在哪裡
袁氏大坡宗祠是指汝南袁氏的一支族人從湖北入川,聚居於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縣壽保鄉大坡村,並在大坡建立袁氏宗祠,史稱大坡袁氏宗祠。
袁氏祖先是洪武二年(1370年) 入川,一行壽童共二十七人,距今有640多年的歷史。據「雍睦堂」族人爛壩子袁光富收藏的《袁氏大坡族譜》記載,從入川第一代算起,老族譜記載了之前有一十六代無統一字輩,天字輩為17代。
初來川時先人在黃金溝一石包上刻有袁姓家族的地界,族人聚居在黃金溝、亂次溝、陳李溝一帶生息了三百多年。後為緬懷祖上,團結族人,興清明會,選點大坡建袁家廟,撰寫了袁氏族譜一本,編排了統一字輩,這期間又改廟為袁氏大坡宗祠,就是今大坡祠堂。